牟宗三

合集下载

牟宗三视域下的孟子心性思想探析

牟宗三视域下的孟子心性思想探析

牟宗三视域下的孟子心性思想探析牟宗三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心性思想做出了广泛的探讨和分析。

从牟宗三的观点来看,孟子的心性思想是以人为本的,并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理智思考的重要性。

下面从牟宗三的视角探讨一下孟子的心性思想。

一、心性是人的内在本质孟子认为,人的心性是天赋的本能,是人作为人的本质所在。

牟宗三认为,这一观点表明了孟子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观念了人。

即在孟子的世界观中,人是自然与天命的结合体,是具有独立存在和生命力的有机个体。

孟子提出,心性包含了良知和情感两个方面。

良知即是人的理性,是人类所具有的道德感和价值观念,是人的本能直觉的延伸。

而情感则包含了喜怒哀乐等感情,是人的本能反应。

牟宗三认为,良知与情感融合构成了孟子心性思想的核心,良知上升为情感,情感表现为良知。

人通过内心的良知来指导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情感中不断提炼和升华出更高层次的道德智慧。

二、心性具有天赋的道德价值在孟子的心性思想中,心性具有天赋的道德价值。

即人所具有的内在本质中包含了道德的积淀和认知,并可通过不断修炼和提升来达到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

牟宗三认为,孟子的心性思想与人性本善是相辅相成的。

人既有天赋的道德感和理性判断,也因为受到环境和社会习俗的影响而可能受道德污染。

因此,孟子认为修炼心性是实现人性本善的必要途径。

孟子提出“养气”,即通过内心的自我修炼和控制来让心灵达到自我升华的境地。

而为了真正达到道德高峰,必须不断实践、反思和提炼,从而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

三、心性可以借助外部环境来达成更高层次的修行孟子认为,人的内在心性可以通过外在的物质和环境来影响和刺激。

牟宗三认为,孟子的这一观点强调了环境和人的内在本质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外部的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家庭等因素,可以对人的心性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塑造。

比如,良好的根据地和家庭教育可以使人更易于理性思考和道德修养。

而不良的环境和社会关系,可以让人产生消极、压抑和虚伪等不良的心理反应。

牟宗三与现象学

牟宗三与现象学

牟宗三与现象学word格式牟宗三与现象学牟宗三先生在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已经毋庸置疑。

即便许多人或许还不能认同傅伟勋先生所说“牟先生是王阳明以后继承熊十力理路而足以代表近代到现代的中国哲学真正水平的第一人”,但傅先生主张的“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课题关涉到如何消化牟先生的论著,如何超越牟先生理路的艰巨任务”[1],业已为今日汉语思想界诸多学者所默认,或至少成为他们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里的研究便是在这个方向上进行。

笔者相信,牟宗三先生的学说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交流成果的主要代表之一,因而对他的深入研究,有可能达至两方面的目的,既可以检阅百余年来中西思想交融的基本结果与收获,也可以窥望中国传统文化之发展在全球化趋势下的未来走势与取向。

这里的研究将集中讨论牟宗三与现象学的关系问题。

由于对现象学的理解实际上会涉及到对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解,特别是对康德的相关思想的理解,因此这里的讨论并不局限于狭义的现象学,即本世纪初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哲学思潮。

这也符合牟宗三本人的相关思想境况,因为他对现象学的把握,基本上是在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的背景中完成的。

就笔者对牟宗三的有限认识而论,他对现象学的直接理解主要是通过对海word格式德格尔著作的阅读,尤其是对与康德哲学有直接关系的《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和《形而上学导论》这两本书。

而海德格尔的另一部代表作《存在与时间》,由于“的确难读,无谓的纠缠绞绕令人生厌”,所以牟宗三自称“实无兴趣读完”[2]。

在胡塞尔与舍勒的现象学著作方面,尚未有迹象表明牟宗三在其治学过程中有过直接的接触。

但他对萨特(J.-P. Sartre)的生存主义(existentialism)思想却显然关注和评论较多。

这与当时,六、七十年代,国内外盛行的对现象学思想的理解趋势大致相符。

凡此种种,说明牟宗三先生对现象学的理解,无论在关注范围上,还是在切入角度上,都还是较为有限的。

牟宗三良知坎陷说评述

牟宗三良知坎陷说评述

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就个人而言, 可以没有 化的问题根本不是好坏的问题, 而是发展的
科学知识, 但是不能没有道德, 道德的作用 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文化内部, 内在地
则更为突出。科学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要具有 创造文化。文化是人创造的, 它内在于人的
的, 只要一部分人具有, 就可以引领整个社 生命, 生命人格的精神表现方式就是文化生
“ 天理”和孟子所说的“ 良知”“、 良 能 ”相 同 。 陷”的究竟涵义。如郑家栋在《 现代新儒学概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沿袭了他们的主张, 并直 论》中就不太肯定地说“:‘ 坎陷’大约含有下
接借用了孟子“ 良知”的说法, 宣称自己的思 降、失落、逆转之意”。李明辉说“: 坎陷”就是
否 定 之 意 。“ 良 知 的 自 我 坎 陷 ”就 是 它 的 自我否定。即良知暂 时忘却自己是道德 主体, 退居认知主体
人的道德修养上出发解决问题, 试图利用道 以伸展理性”之经过, 这同样 是 康 德 式 的 启
德“ 坎陷”出民主和科学。这条道路是行不通 蒙任务。儒家之经典之所说皆从人类理性所
的, 他没有找到产生民主和科学的真正基 生发出, 尽管也有不健全的地方, 但通过主
础。中国的历史没有产生民主和科学的基 体是可以自觉地补足, 按照康德的路走, 也
会和国家。
命的表现方式。毫无疑问, 这是对的。内在于
有人认为, 牟宗三先生的“ 自我坎陷说” 人的生命中的文化的发展 是 人 类 社 会 文 明
在理论上是从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国家的“ 整 的体现, 也是人类存在意义的诠释。但是, 文
体”拯救出发, 而不是从一个普 通 的 现 代 公 化的发展必然的前提是人 类 生 存 问 题 的 解
兰台世界 61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牟宗三是中国当代哲学家和思想家,曾提出“形而上学”、“实践哲学”、“线性哲学”、“不二哲学”等多个哲学概念,是中国当代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道德形上学是牟宗三重要的哲学贡献之一。

道德形上学是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研究道德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牟宗三将道德定义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和价值观念”,并认为道德的存在不仅是因为人类有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而且因为它具有一种客观的存在形式,这种存在形式就是道德本体。

道德本体是超越个体和社会的正当性原则和价值标准,是一种形而上学中的存在。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从三个方面展开:道德本体的定义、道德本体的存在、道德本体的运作。

首先,牟宗三认为道德本体应该是“不断发展、升华的自我之外的虚拟实在”。

道德本体并不是固定的、静态的存在形式,而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升华之中的存在形式。

其次,牟宗三认为道德本体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和超越性。

道德本体并不是个体、社会或者文化因素的产物,而是一种超越个体和社会的存在形式。

它可以超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超越人们的渺小生命,是超越而存在的。

最后,道德本体的运作不仅仅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还在于指导人们的思想和理念,影响人类的文化和社会形态。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有着广泛的影响。

首先,它强调了道德本体的客观存在,为道德哲学从主观化和相对化中走出一条出路,保证了道德的正当性和客观性。

其次,道德形上学让人们可以更好的认识道德本体的存在,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遵循道德的规范。

最后,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强调了道德的实践性和线性,使得道德哲学具备了更加实用和具体的性格,也使得人们更加强调道德的实践意义,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总之,道德形上学是牟宗三对哲学的贡献之一,它强调了道德本体的客观存在、超越性和不断升华的特点,在推动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牟宗三视域下的孟子心性思想探析

牟宗三视域下的孟子心性思想探析

牟宗三视域下的孟子心性思想探析
牟宗三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文化评论家,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和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他的著作中,牟宗三对孟子的心性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牟宗三认为,孟子的心性思想是他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是他对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真理的认识。

孟子的心性思想强调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们的行为和品质受到内在心性的驱动和影响。

牟宗三强调了孟子心性思想的人本性和社会性,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的心性可能会生变。

为了使人们的心性保持善良,必须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教化来培养。

对于孟子的心性思想,牟宗三提出了四点具体的认识。

他认为孟子的心性思想是一种非宗教性的伦理观,强调人的内在心性的善良和人本性的价值。

牟宗三指出,孟子的心性思想是一种社会性的伦理观,认为人的性格和品质是在社会交往和教育引导的作用下形成的。

他主张孟子的心性思想是一种实践性的伦理观,认为人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修养和实践实现自身的完善和成长。

他认为孟子的心性思想是一种历史性的伦理观,强调人的心性和品性是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心性和品性。

牟宗三对孟子的心性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他认为,孟子非常重视人的心性修养和自我完善,主张通过自我修养和追求道德修养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牟宗三认为,孟子在心性思想中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主张通过实践来发展人的心性,通过行善来提高人的品质。

牟宗三还指出,孟子的心性思想强调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主张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不断追求自身的完善和提高。

牟宗三“良知自我坎陷”再辨析

牟宗三“良知自我坎陷”再辨析

程志华丨牟宗三"良知自我坎陷"再辨析哲学牟宗三“良知自我坎陷”再辨析文/程志华“内圣外王”乃儒家表达立教宗旨的理论模型:“内圣”表达人格理想,“外王”表达社会理想,二者有 “体”“用”之内在关联。

“内圣”指内在的“圣贤工夫”,即以“成德”为目标、以“圣人”为人格理想的道德修养。

“内圣之学”亦称“成德之教”,即教导人在有 限生命中取得无限而圆满意义,以成就圣贤人格的学问。

“内圣”具有永恒意义,内容和目标持久不易,不会随时 代而变化。

更为重要者在于,“外王”可由"内圣”推衍 以解决。

“外王”指外在的“事功”,即为了实现治国平 天下的社会理想,施行礼乐教化德治之“王道”。

就内容 讲,“外王”即《尚书》之“利用”“厚生”“惟和”、孔子之“安人”“安百姓”、《大学》之“亲民”“止于 至善”和“齐家”“治国平天下”。

然而,在现代,由于 现代化要求这一时代主题的出现,“施行王道”的“旧外 王”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故有推进一步的必要,变为“科 学和民主”的“新外王”。

即,现代化语境下的“外王”已经不再是传统泛泛的“事功”,而变化为“科学”“民主”的具体内容。

因为“新外王”的出现,使“内圣外 王”的理论模型出现了张力,给“内圣外王”的立教宗旨 提出了挑战—在前现代,“内圣”可以直接推出“外 王”;在现代,“内圣”未能开出“新外王”。

面对这种挑战,牟宗三对儒家“内圣外王”的理论模 型进行了深入探究。

在他看来,既然传统“内圣”开不出 “新外王”,而“内圣”又具有永恒意义,内容和目标均 持久不易,那么,是否可以在“内圣”之内容和目标不变 的前提下,对其功能进行调节,将“旧内圣”转为“新内 圣”,从而开出"新外王”呢?这个课题便是“新内圣开 出新外王”。

在牟宗三看来,“道德理性”“实践理性”亦即“良知”,目的在于指导人的行为,故凡“真”“善”“美”皆“良知”所意欲者,因为它们于人都是有价值的。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读书笔记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读书笔记

一、引言牟宗三是20世纪著名的我国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对我国哲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在其著作《我国哲学史纲》中,牟宗三详细阐述了我国哲学的特质,这些特质对于我们理解我国哲学的本质和特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根据牟宗三对我国哲学特质的论述,进行深入的阐释和分析。

二、我国哲学的重要特质1. 周易哲学的独特性牟宗三指出,我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质是周易哲学的独特性。

周易是我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思想内容包括了哲学、宇宙观、时间观等多个方面。

周易哲学所强调的变通思维和“易”与“不易”的关系,对我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思维方式的综合性我国哲学在思维方式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牟宗三认为,我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那种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而是更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

我国哲学的思维方式追求的是一种辩证的、综合的理解方式,在面对问题时更倾向于整体性的思考。

3. 理解自然与人的关系我国哲学对自然与人的关系有着独特的理解。

我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深刻体现了我国哲学的特质。

4. 道德修养与哲学思辨的关联牟宗三指出,我国哲学与道德修养有着紧密的关联。

我国哲学重视人的修养与品德,并将哲学思辨与道德修养相结合。

在我国哲学中,哲学思辨和道德修养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5. 凝结历史与文化的智慧我国哲学凝结了我国千百年的历史和文化智慧。

牟宗三认为,我国哲学在思想内容上融合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其中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多种思想流派的智慧,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

三、我国哲学特质的价值和意义1. 深化对我国哲学的理解牟宗三详细阐述的我国哲学的特质,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我国哲学的理解。

理解我国哲学的独特特质,可以更好地揭示我国哲学的本质和深层次的价值。

2. 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我国哲学特质的论述有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通过深入了解我国哲学的特质,可以增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构建更加和谐的文化交流关系。

牟宗三美学思想研究

牟宗三美学思想研究

牟宗三美学思想研究牟宗三是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美学家之一,其美学思想与实践为中国现代美学研究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对牟宗三美学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现代美学的发展历程,也可以从中找到对于当代美学研究的启示和思考。

本文将对牟宗三的美学思想进行探究与总结,并举出5个例子证明其思想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

一、牟宗三的基本思想牟宗三的美学思想主要贯穿于其代表作《美学导论》中,并以此作品为基础,不断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发展。

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纪实主义美学。

牟宗三认为,美学的本质在于描述和表达真实的事物和现象,而不是抒情和虚构。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学也应该被视为一种科学,其所追求的不是主观感受的表达,而是对于事物本质的把握和再现。

2. 面向人类的美学。

牟宗三认为,美学研究的本质是人类的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它是人类对于事物本质的直观感受。

因此,美学理论的核心是关注人类的美感经验与感受,它关注的是人类的身体、感性和直觉。

3. 美学价值的客观性。

牟宗三强调,美学价值的客观性是基于美学对象的客观性而言的。

不同的的美学对象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这些性质和特征是其固有的本质属性,不受主观感觉和情感的影响,因此它是客观存在的。

4. 平衡感和谐美。

牟宗三认为,美的本质是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状态,它涉及到事物表面和本质的平衡,感性和理性的平衡,情感和思维的平衡。

这种平衡状态不是一种对立或者抵消的状态,而是一种综合和融合的状态,它包括了事物的矛盾和多样性。

5. 美的价值和意义。

牟宗三认为,美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是在美学对象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在于美的价值和意义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美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是美学经验的个人享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塑造。

二、牟宗三美学思想的5个例子及其证明1. 东方人的直觉感知带来的美学价值牟宗三强调,在东方文化中,人们的直觉感知能够带来非常深刻的美学体验和表达。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读书感悟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读书感悟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读书感悟《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读书感悟》篇一读牟宗三先生的《中国哲学十九讲》,就像是在古老的哲学森林中进行一场奇趣的冒险。

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像个迷失在大雾中的旅人,满眼都是陌生的概念和复杂的论述。

牟宗三先生讲起中国哲学来,那深度就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感觉我得拿个超级长的绳子才能探到底儿。

就拿他讲儒家的部分来说吧,那些个关于“仁”、“义”、“礼”的阐释,哎呀,我感觉我的小脑袋瓜儿都要转不过来了。

不过,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好像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

就好比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牟宗三先生在书中把中国哲学的各个流派像是摆拼图一样,一块一块地给我们呈现出来,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韵味。

我记得他讲到道家的时候,那种“无为而治”的思想,让我突然就联想到了现在大家经常说的“躺平”文化。

也许道家的“无为”并不是真的啥都不干,而是像那种顺应自然规律的“躺平”,不刻意去追求功名利禄,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该拐弯就拐弯,不强行去冲击巨石。

这可能有点扯,但这就是我读书时候冒出来的奇怪想法。

有时候我也会想,牟宗三先生的这些解读是不是就是完全正确的呢?毕竟中国哲学这潭水太深了,也许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结论。

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只是摸到了中国哲学这个“大象”的一部分。

我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有时候觉得先生说得太在理了,简直就像直接钻进了我的脑袋里知道我在想啥;但有时候又觉得,好像还有别的理解方式。

比如说他对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哲学演变的讲解,我就感觉自己像是在走迷宫,晕头转向的。

我可能需要再读个几遍才能真正搞明白。

书中有一些特别专业的哲学词汇,就像一群拦路虎一样,时不时地就把我阅读的热情给浇灭一点。

但是当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小障碍后,那种成就感就像打游戏通关了一样。

总的来说,读《中国哲学十九讲》,就像是一场和古人智慧的对话,虽然过程有点磕磕绊绊,但我想这就是探索哲学的乐趣所在吧。

关于牟宗三介绍

关于牟宗三介绍

关于牟宗三介绍牟宗三是被人称之为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是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

牟宗三的思想受熊十力的影响很大,他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熊十力的哲学思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简介牟宗三(1909年6月12日-1995年4月12日),字离中,生于山东省栖霞县牟家疃,祖籍湖北省公安县。

1927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9年升入哲学系,并于1933年毕业。

1949年往台湾。

1960年往香港,先后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任哲学教授及导师,退休后,定居台北。

1995年4月12日下午三时因器官衰竭逝于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

曾获香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及台湾行政院文化奖。

曾任教于华西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东海大学、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化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

他独力翻译康德的《三大批判》,融合康德哲学与孔孟陆王的心学,以中国哲学与康德哲学互相诠解。

牟宗三毕生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作出巨大贡献。

其许多著作被译成英、韩、德等文字。

主要著作有《逻辑曲范》、《理性的理想主义》、《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佛性与般若》、《才性与玄理》、《圆善论》等28部;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康德判断力之批判》等3部译作。

牟氏哲学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其影响力具有世界水平。

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学术思想牟宗三为新儒家代表人物,认为现代新儒学的任务为“道统之肯定,即肯定道德宗教之价值,护住孔孟所开辟之人生宇宙之本源。

”他独力翻译康德的三大批判,融合康德哲学与孔孟陆王心学,以中国哲学与康德哲学互相诠解。

牟宗三先生,学思精敏而透辟,慧识弘卓而深彻。

他悠悠一生,只做一件事:“反省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以重开中国哲学的途径。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牟宗三是20世纪中国著名哲学家之一,道德形上学是其主要标志性思想之一。

道德形上学是牟宗三在借鉴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传统,探索道德的内在本质和形上属性的一种哲学思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核心内容。

一、道德一元论牟宗三认为道德是一种绝对的价值,它的存在独立于人类的意愿和利益。

道德不是人类的产物,而是在物质与精神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它是价值局限性。

因此,道德在其本质上是一元的,不受时间、空间、个体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超然性和不变性。

对于牟宗三来说,道德是宇宙的普遍而永恒的存在,是所有存在的本质所含有的。

二、道德本体论牟宗三认为,道德并不是一种一般的精神现象,而是存在于本体之中的一种形上属性。

本体是一切存在的基础,是特殊动物的存在形式。

牟宗三将本体分为“有”和“无”两个层次,即后天的本体和先天的本体。

有本体具有动、静、物、化等形式,而无本体则是最终形上原理,是所有存在的根本。

因此,在无本体的趋势中,道德作为超越性存在,具有最高的存在形式。

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是“本体中的本体”,是整个宇宙存在的本质构成部分。

三、道德的统一性对于牟宗三来说,道德的本体属性同时也决定了其统一性。

道德是由一系列特殊的结构体在本体中聚合形成的,这些结构体涉及心灵、意向、自由、责任等属性。

因此,道德本质上是统一的,并且在其内部具有一致性。

不同的人在理解道德时可能会存在不同的看法,但这并不改变道德本质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牟宗三主张,道德应该具有普遍适用的规范性和可塑性,能够成为人们行为的指导和限制。

在这个意义上,道德具有超越性、普遍性和统一性,是所有人重视和奉行的普遍价值。

四、道德的价值对于牟宗三来说,道德价值是基于本体论的。

由于道德本体是一种超越性存在,因此道德价值也具有超越性。

道德作为普遍价值的绝对标准,具有普遍适用性和纯粹性。

道德能够指导人们的言行举止,让人们在获得内在满足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牟宗三(1909-2009)是中国当代思想家,他的思想被称为“道德形上学”。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许多哲学界的讨论和研究。

本文将从牟宗三的生平背景、道德形上学的理论主张以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牟宗三的生平背景牟宗三,原名赋兴,字宗三,号方外,浙江省嘉兴市人。

他生于北洋政府时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

在他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复旦大学哲学系主任、美国伍斯特学院的客座教授等职务。

牟宗三早年留学日本,后又赴美国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就读期间,曾师从哲学家唐捐、白先勇,深受新庄学的影响。

回国后,他一直致力于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为中国哲学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理论主张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主要包括三个核心理论:价值哲学、道德形上学和生命哲学。

1. 价值哲学价值哲学是牟宗三主张的哲学思想之一。

他认为,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价值是根植于自然和社会之中的,是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生活的规范。

牟宗三认为,价值是一切事物与人的关系的基础,是一种客观的规范和评价标准。

他主张通过逻辑和经验的结合来解释价值,并强调了价值作为概念的结构和功能。

2. 道德形上学牟宗三提出的道德形上学是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他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形式,是人类行为和活动的规范。

牟宗三指出,道德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统摄和引导的功能。

他认为,道德是“我们与他人共同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必然产物”,道德形上学关注的是人类行为和社会生活的规范性问题。

3. 生命哲学牟宗三的生命哲学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生命是一种原始的存在状态,是一种存在的本原。

牟宗三关注生命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认为生命是一种能动的实体。

他提出了生命哲学的相关概念,探讨了生命与自然、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以上三个核心理论构成了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体系,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牟宗三(1909-1995)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文化学者和教育家,他的学术研究领域涉及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等多个领域。

他的道德形上学理论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他的重要学术成就之一。

本文将对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进行浅析,探讨其核心观点和对当代道德伦理学的意义。

一、道德形上学的内涵道德形上学是牟宗三在道德哲学领域的学术探索方向,它涉及到道德的本质、真理和规范等基本问题。

在牟宗三看来,道德不仅是人类行为的规范,更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和人类精神发展的基础。

道德不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存在,是一种对于人类自身的持续追问和自我审视。

牟宗三重视道德形上学的研究,试图从更深的层面探讨道德的意义和本质。

在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中,他试图从价值观、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等方面来分析和探讨道德的形上学问题。

他认为,道德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道德形上学的任务就在于探讨道德的本质、道德规范的来源和道德认知的基础,以及道德实践的意义和方式。

1. 道德价值的形上学探究牟宗三认为,道德的形上学价值在于其超越性和普遍性。

道德并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规范或者个人行为准则,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追求和社会价值。

在这一点上,牟宗三强调了道德的形而上学价值,试图从更深层次来理解和把握道德的真谛。

牟宗三主张,道德认知的形上学思考需要从更深层次来理解道德的真谛和实践。

他认为,道德的认知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性的思考,更是一种实践性的追求。

他试图从认知的深层次来探讨道德的真理和实践。

三、道德形上学的意义与当代价值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它对当代道德伦理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道德形上学的思考有助于深化对道德本质的理解。

牟宗三试图从更深层次来探讨道德的本质和意义,这对于当代道德伦理学的理论建构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于道德的认知和实践存在着多种分歧和争议,而道德形上学的思考可以对这些争议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解释。

牟宗三良知坎陷说释义

牟宗三良知坎陷说释义

牟宗三良知坎陷说释义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哎,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很多朋友可能听说过这位哲学家,但对他的观点了解得并不多。

牟宗三可不是一个只会高谈阔论的老头,他的思想可是扎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他所说的“良知”,就像那小船一样,载着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人生海洋中航行。

你想啊,良知就是我们心底那个最真诚的声音,它会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可是,有时候这条船就会陷进坎坷的泥潭里,让人无从前进。

在他看来,良知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内在能力。

这就像你跟朋友聊天的时候,突然感到某种情绪上的共鸣,那种感觉绝对不能忽视。

牟宗三强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对自身良知的敏感。

这时候,很多人可能会问了,怎么才能保持这种敏感呢?嘿嘿,其实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一样,要多留意自己的内心。

你吃了一口美味的蛋糕,心里那个满足感,简直无与伦比;但是如果你因为别人的眼光而不敢享受,这时候的良知就被“坎”给卡住了。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牟宗三认为良知也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有的人非常善良,有的人则让你感到无奈。

想想你身边的朋友,有些人能在你低落的时候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而有些人可能只是路过,连一句安慰都不愿意说。

良知让我们意识到,真诚的情感是多么珍贵。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不要总是让外界的噪音淹没了自己的判断。

不过,话说回来,良知有时候也像是一面镜子,它能反映出我们内心的真实状态。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态度变了,可能是因为经历了一些事情。

牟宗三说的“坎陷”,其实就是让我们面对自己的良知,让它告诉我们,哪儿出了问题。

这时候,你得认真想一想,是什么让你变得如此,也许是压力,也许是烦恼,抑或是对未来的迷茫。

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能让良知被淹没,得把心底的那股力量找回来。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好奇,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坎”?其实也不难。

牟宗三的哲学思想

牟宗三的哲学思想

三、牟宗三对中西哲学差异的认识
1、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特别重视人的“主体性” 与“内在道德性”的确立;中国没有西方以知识论与逻辑 学为中心的哲学。(《中国哲学的特质》) 中国的学问是生命的学问。与西方文化源头之一希腊 文化首先把握自然不同,中国文化首先把握了生命。中国 人由如何安顿和调护生命开出了“内圣外王”之学。他又 把这一内圣外王之学称之为仁学,认为中国文化系统是仁 的文化系统,或是“仁智合一而以仁为笼罩者的系统。” 在《心体与性体》一书中,牟先生将宋明儒学的哲学 称之为“道德的形上学”。中国哲学关心生命是从德性方 面讲的。从德性方面关心生命不是知识问题而是实践问题。 他认为中国哲学儒道佛三大系统都是“实践的智慧学”。 不过,道家与佛家的实践是解脱的实践,而儒家的实践是 道德的实践。
3、中国文化在已往的发展中充分实现了内圣,但在外王方面却有严 惩的不足,即没有产生近代的民主与科学。 (1)原因:在中国的文化生命中只有“综和的尽理之精神”,而缺 少“分解的尽理之精神”;只有“理性之运用表现”,而缺少“理性 之架构表现”;只有“理性之内容表现”,而缺少“理性之外延表 现”。 (2) “综和的尽理之精神”下的“理性之运用表现”都是“摄所 归能”,“摄物归心”,它外投则全心在物,内收则全物在心,消融 了主客、能所、心物等等对列关系,因而顺理性之运用表现而趋,可 以成就圣贤人格,德化的治道,智的直觉形态,但决不会产生客观化 的政道(近代意义的民主)和智的知性形态(科学)。而后者是“分 解的尽理之精神”下“理性之架构表现”的成就。 (3)理性之运用表现,此理性为实践理性,禅宗之“作用见性”, 宋明儒之“即用见体”,《易经》所谓“于变易中见不易”,它是生 活,是智慧,亦是德性。理性架构表现中之理性不是实践理性,而是 理论理性。而科学与民主恰恰是架构表现的成就。

法帅丨牟宗三历史哲学探要

法帅丨牟宗三历史哲学探要

法帅丨牟宗三历史哲学探要摘要:以精神理念来探讨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牟宗三历史哲学的主要研究思路。

他认为,中国历史是“综合的尽理之精神”和“综合的尽气之精神”的表现,西方历史是“分解的尽理之精神”的表现。

这是中国历史中没有产生科学、民主和宗教的根本原因。

中西历史的未来,在于中国“综合的尽理之精神”和西方“分解的尽理之精神”的融合。

牟宗三的历史哲学在各方面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牟宗三;精神理念;坎陷;科学;民主一、基本理念现代史学理论研究业已证实,历史学不仅是一门史料考订性质的学问,同时还是一门带有阐释属性的学问,即“历史学是一门带有科学(实证)属性的解释学”。

然而,五四以来,史家进行的多是史料考订的工作,而于历史阐释却不甚在意。

对这种失于偏颇的学术风气,后来史学界曾有诸多的批评和反思。

牟宗三对这种忽视历史阐释的学风也曾批评道:“自‘五四’以来,治史专家多详于细事之考证,而不必能通观大体,得历史文化之真相”。

在这个历史阶段,史料考证成为风靡学界的研究工作,而历史阐释则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由此,造成了对历史哲学研究的漠视。

究其原因,牟宗三认为,则是因为“今之治历史者,大都是把历史性的事理之事予以物化,因而不能了解其意义,因而亦不知其有理,甚至断言其无理,所以他们反对并轻视历史哲学”。

也就是说,在考证派的眼中,历史只是文献材料的累积,而不是有意义的历史事实。

其实,历史是在人的精神理念支配下的活动,由这些活动形成的历史无疑充满了意义,也只有通过人的精神理念,才能实现对这些活动的理解和把握。

对此,牟宗三说:“历史是集团生命的活动行程。

集团生命的活动,不论其自觉与否,均有一理念在后面支配。

理念就是他们活动的方向。

因此,了解历史是要通过‘理念’之实现来了解的。

”“就个人言,在实践中,个人的生命就是一个精神的生命,精神的生命含着一个‘精神的实体’。

此实体就是个人生命的一个‘本’。

就民族言,在实践中,一个民族的生命就是一个普遍的精神生命,此中含着一个普遍的精神实体。

牟宗三先生的水浒世界____

牟宗三先生的水浒世界____

shaolinyutaiji吾尝云:红楼梦是小乘,金瓶梅是大乘,水浒传是禅宗。

请言水浒传。

水浒境界颇不好说。

从其中的故事及人物而言之,较有凭借。

然亦正因此,较易限定。

一有限定,则水浒境界便不是水浒境界。

酸腐气,学究气,市侩流氓气,皆不足以言水浒。

吾常以为只从文字观之,亦可以悟。

读小说者,总是先急于了解其中之故事,道说其中之人物,然后再进而解析其所表示之思想或意识。

吾言水浒世界,岂不类于解析其思想或意识是不然。

如是,正是落于学究气。

吾不知其是何思想,吾亦不知其是何意识。

久而久之,吾亦不觉其中之故事,吾亦不想其中之人物。

吾只随手翻来,翻至何处即看何处。

吾单看文字,即触处机来。

吾常如此而悟水浒之境界。

水浒文字很特别:一充沛,二从容。

随充沛而来者如火如荼,随从容而来者游戏三昧。

不从容,不能冲淡其紧张。

游戏所以显轻松,三昧所以显静定。

其文字之声音色泽,一有风致,二极透脱。

惊天动地即是寂天寞地。

而惊天动地是如是如是地惊天动地,寂天寞地是如是如是地寂天寞地。

如是如是,便是水浒境界。

吴用说三阮撞筹,是那样地清机徐引,三阮之兴发上钩,是那样地水到渠成。

吾不觉有来有往,吾只觉步步是当下。

潘金莲毒死武大郎,其惊险可怕,阴森狼毒,令人透不过气来。

然而其文字一经从容回环,便令人透过气来,便觉无处不停停当当,洒然自足。

其令人洒然自足处,不在报应,而在描述潘氏之干号。

“话说妇人之哭有三种。

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有声谓之号。

当下潘金莲干号了几声。

”云云,此就是水浒之从容也。

其如是如是之境界,大抵由此等处烘托出。

若问其如是如是是什么东西之如是如是,则曰:若可以说是什么东西之如是如是,便不是如是如是。

此所以说单由文字亦可以悟之故也。

如是如是之境界是“当下即是”之境界。

而当下【编者按】:牟宗三先生(1909—1955年)被人誉为最具“原创性”和“智者型”的哲学家,是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大师级人物。

他在肯定道德宗教之价值,护住孔孟所开辟的人生宇宙之本源的基础上,融合了康德哲学与陆王的心学,开辟了一条中西互相诠解的哲学路径。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

浅析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牟宗三(1896-1987)是中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的道德形上学是他的重要学说之一。

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的道德境地问题,即人在道德实践中的心理动机、行为方式以及道德实践的目标和意义。

下面将从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特点、要点、意义等方面对其进行浅析。

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牟宗三倡导“形上思维”,认为要真正理解道德问题,需要摆脱实证主义的束缚,通过超越经验和观察的形上学推理来认识道德的本质。

牟宗三强调“道德的境地”,强调人的道德实践不仅仅是依靠理性的思考和推理,还需要借助感性的体验和良心的呼唤,以及对生命的认知和积极的行动。

牟宗三强调“人格的完善”,他认为人的道德实践的目标是通过对自我和他人的真正关怀和付出,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道德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人是一个具有道德能力和道德责任的存在。

牟宗三认为,道德并非是一种外加的规范或者约束,而是人类内在的情感和良知的体现。

牟宗三认为道德实践是自由的实践,他反对机械和机构化的道德行为,强调道德行为应该基于自由意志和内在动机。

牟宗三强调道德的境地和人格的完善,认为真正的道德实践需要从心灵深处的感知和意识去实现,而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行为或者形式。

牟宗三道德形上学通过超越经验和观察的形上学推理来认识道德的本质,强调道德实践的个体性和自由性,主张道德的境地和人格的完善,为研究和推动社会的道德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和方法。

他的道德形上学对于研究道德问题和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追忆牟宗三先生阅读理解答案

追忆牟宗三先生阅读理解答案

追忆牟宗三先生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牟宗三出身于山东栖霞大族,家室显赫,但他少小离乡,飘萍不定,抗战时期,牟宗三颠沛流离于西南边陲各地,生活一度困顿窘迫。

B. 1949年,牟宗山在离开大陆前曾去探望恩师熊十力,熊十力考虑到两岸严峻的政治形势建议他留下,牟宗三没有听从,从此师生海峡永隔。

C. 与其他由于历史原因而被阻隔在海峡对岸的大陆人一样,牟宗三也是亲人难见,故土难回,怀念乡土之情萦绕于心,挥之不去。

D. 牟宗三的父亲虽是农家之人,却也常常阅读经典,朗读古文,深受中国文化陶养,这使牟宗三自幼形成了养志立身、择善而从的品性。

E. 两岸关系缓和后,借助《道德理想主义的重逢》等著作在大陆陆续出版发行并产生广泛影响,牟宗三的学术思想终于得以“返乡”。

(2)牟宗三说:“我之得遇熊先生,是我生命中一件大事。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熊十力对牟宗三的人生有哪些重大影响。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为新儒学的一代宗师,牟宗三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牟宗三的桑梓情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

(2)1、有知遇之恩。

熊十力对牟宗三十分器重,向西南联大推荐了他,认为他的悟性见识不凡,是可造之材。

2、引发其学术思想巨变。

大学期间受熊十力影响,牟宗三的学术路径由逻辑学和西方哲学转向了中国哲学。

3、熊十力对牟宗三寄予厚望,使牟宗三潜心于学术,著述甚丰。

熊十力与牟宗三(下)

熊十力与牟宗三(下)

熊十力与牟宗三(下)"三、牟宗三:熊十力哲学精神的继承者与拓展者牟宗三作为熊十力哲学衣钵的传人,对熊子哲学思想的继承采取了康德式的批判态度,发扬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中国人说的尊师重道的精神。

他敬仰熊子,但不盲从,不迷信,而是经过简别,择善而从。

因此,他对熊子的学问与教导有褒有贬,既有同情地理解,也有善意地批评,既有继承,也有扬弃。

虽然,牟宗三哲学接续了熊十力哲学,但是熊十力哲学是熊十力哲学,牟宗三哲学是牟宗三哲学。

牟宗三哲学不同于熊十力哲学。

简言之,牟氏对熊子的理解是同情地相应理解,牟氏对熊子的继承是忠实地批评继承。

这种同情理解与批判继承的精神,牟宗三始终一贯,保持了一生。

熊子《新唯识论》出版不久,身为弟子的牟氏就发表评论,在对新论作了极高的肯定的同时,也对其浪漫色彩加以批评,指出其“流转”概念不如《易经》的“流行”来得老实,其所用“生命”、“活力”来自柏格森,但与怀特海以缘起之扩延关系所表现的意味迥乎不同:前者玄妙、抽象、单纯;后者老实、具体、复杂。

又说新论以“翕辟”幻现而成的动点解说现象界为科学之根据,──“动点”概念亦取自柏氏,其表意甚单纯、赤板而抽象,如此等等。

还指出新论中的浪漫色彩实是因为浸润佛学日久之所致。

[69]而到他晚年谈到《新唯识论》,在有所批评的同时,则又肯定了其把握儒学命脉的价值之所在。

他指出:熊先生之生命是有“真者”在,这“真者”就是儒家的本源核心之学,这点抓住了,就可以立于斯世而无愧,俯视群伦而开学风,这一点是儒家之为儒家的关键,我们就从这点尊重我们的老师。

但他的缺陷我们也应知道,知道了,就有所警惕,警惕之,则可以定我们这一代学问奋斗的方向,此之谓自觉。

[70] 此外,牟氏从读书治学方面,也对他的业师不客气地作过批评。

牟氏回忆起在与熊子相处的日子里,熊子批评唯识宗这里不对那里不对,牟氏就苦读玄奘的《成唯识论》及其注疏和窥基的述记,读完后就跟熊氏说:“老师,你的了解不大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牟宗三:水浒世界吾尝云:《红楼梦》是小乘,《金瓶梅》是大乘,《水浒传》是禅宗。

请言《水浒传》。

游戏所以显轻松,三昧所以显静定。

其文字之声音色泽,一有风致,二极透脱。

惊天动地即是寂天寞地。

而惊天动地是如是如是地惊天动地,寂天寞地是如是如是地寂天寞地。

如是如是,便是《水浒》境界。

吴用说三阮撞筹,是那样地清机徐引,三阮之兴发上钩,是那样地水到渠成。

吾不觉有来有往,吾只觉步步是当下。

潘金莲毒死武大郎,其惊险可怕,阴森狠毒,令人透不过气来。

然而其文字一经从容回环,便令人透过气来,便觉无处不停停当当,洒然自足。

其令人洒然自足处,不在报应,而在描述潘氏之干号。

“话说妇人之哭有三种。

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有声谓之号。

当下潘金莲乾号了几声”云云,此就是《水浒》之从容也。

其如是如是之境界,大抵由此等处烘托出。

若问其如是如是是什么东西之如是如是,则曰若可以说是什么东西之如是如是,便不是如是如是。

此所以说单由文字亦可以悟之故也。

如是如是之境界是“当下即是”之境界。

而当下即是之境界是无曲之境界。

明乎此而后可以了解《水浒传》中之人物。

此中之人物以武松李逵鲁智深为无曲者之典型,而以宋江吴用为有曲者之典型。

就《水浒传》言之,自以无曲者为标准。

无曲之人物是步步全体呈现者,皆是当下即是者。

吾人观赏此种人物亦必须如如地(assuch)观之。

如如地观之所显者即是如是如是。

他们这些年强力壮之人物,在消极方面说,决不能忍受一点委屈。

横逆之来,必须打出去。

武松说:“文来文对,武来武对。

”决不肯低头。

有了罪过,即时承认,决不抵赖。

好汉做事好汉当。

他们皆是“汉子”。

汉子二字颇美。

有气有势,又妩媚。

比起英雄,又是一格。

禅家常说:出家人须是硬汉子方得。

他们只说个汉子,便显洒脱妩媚。

《水浒》人物亦是如此。

承认犯罪,即须受刑。

受刑时,决不喊叫。

“叫一声,不是打虎的好汉。

”在消极方面,他们是如是抵抗承当。

在积极方面,他们都讲义气,仗义疏财。

消极方面是个义字,积极方面亦是个义字。

义之所在,生死以之,性命赴之。

天下有许多颠连无告者、弱者、残废者、哀号宛转无可告诉者,此种人若无人替他作主,直是湮没无闻,含恨以去。

大圣大贤于此起悲悯心,伊尹之任亦于此处着眼,《水浒》人物则在此处必须打上去。

所以他们常闹事,人海生波,与圣贤之悲,伊尹之任又不同。

但无论如何,此皆是替颠连无告者作主之一方式。

而《水浒》之方式乃是汉子之方式。

武松替兄报仇,实是替残弱之武大作主。

其兄弟之情甚笃。

武大在潘金莲眼中看来,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一打团团转,三打不回头的人物,而在武松看来,却口口声声是兄长,决无轻视他的意思,只是系念他是个弱者,常被人欺负,临别时,嘱他晚出早归,武大哭了,遂说:即不出门亦可,只在家坐地。

武大说他兄弟的话是金子言语,我只信他。

像这样一个诚实人,可怜虫,若无人作主,便是昏了天地。

我每于此起无涯之悲痛,深深之怅惘。

天地生人,真有许多不仁处,好像全无心地于不觉中夹带来许多渣滓,漂流道旁,像个蝼蚁,像棵干草。

此种人物不必说被欺负,即其本身根本上便是可怜虫。

彻头彻尾即须有人替他作主,以参赞化育之不及,以弥补天地之缺陷。

不必到他被践踏了,被残害了,才为之作主,才显出他的可怜。

我有许多最亲切的事例作印证,我无可奈何,天地亦无可奈何,我只有悲痛。

我的怜悯之感,常是无端而来的。

佛说众生可悲以此。

他们这些不受委屈,马上冲出去的人物,你可以说他们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但是,在他们,罪过无大小,义理无大小,你对不起他,你欺负了他,你就是错了。

一错永错,便无甚可说的。

你若说:忍耐点吧,则在他们这种无曲的汉子,不能有忍耐。

隐忍曲折以期达到某种目的,不是他们的心思。

他们没有瞻前顾后,没有手段目的,而一切皆是当下即目的。

然而人文社会就是有曲屈的。

像他们这种无曲的人物,自然不能生在社会圈内。

“水浒”者即社会圈外,山巅水涯之意也。

普通说逼上梁山,好像是某种人一定把他们逼出去。

实则还是从“对他”的关系上而看的。

因此便有反抗暴虐,压迫被压迫阶级之说。

须知此就是酸腐气,学究气,武松、李逵不见得领你的情。

你这种替他们仗义,是可以令他们耻笑的。

他们根本不承认自己是被压迫者,他们并没有那种龌龊的自卑感。

他们明朗而俊伟,所以是个汉子。

现在的人必得以自己的卑鄙不堪之心把武松杀嫂的故事写成潘金莲恋爱的故事,直是污辱圣人。

他这种“当下即是”的汉子,本性上就不是社会圈内的人物。

社会圈内总是有缺陷。

政治经济教育俱平等了,而人与人间未见得即无争吵打架之事。

所以这是人性问题,并不是社会政治或经济问题。

这些人并不能从事政治,亦不事生产,亦不能处家庭生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东西南北走天涯。

而又理无大小,罪无大小,一有不义,即时打去,而且一打常泛滥而不可收拾。

试想此等人如何能处社会?在社会的立场上说,必是闹乱子;而在他们的立场上说,却是硬汉子。

吾尝思其故,此中确有一面真理。

此面真理即构成所谓《水浒》世界。

盖纯直无曲,当下即是,只有上帝是如此,而上帝是真理的标准,本是在人以外的。

现在《水浒》人物,是人而要类似上帝,自然非在社会圈外不可。

自社会人文上说,要做到当下即是,是不容易的。

《水浒》人物的当下即是,不是人文社会上的,乃是双拳两脚的野人的,不曾套在人文化成的系统中之汉子的。

孔圣人不能用拳打足踢来维持仁义。

他有《春秋》之笔,有忠恕之道:从委曲中求一个“至是”。

如是乃有文化。

孔圣人是人与神的合一者。

既是合一,则纯直无曲,当下即是,必在极高度的道德含忍中呈现。

王学所谓“全体是知能呈现”,程朱所谓“天理流行”,岂不是纯直无曲,当下即是?朱子临终时说:“天地生万化,圣人应万事,直而已矣。

”这个直却不容易。

这个直是随孔圣人之圣人之路下来的。

如是,吾人有一个上帝,有一个孔圣人,二者之外,还有一个《水浒》世界。

这《水浒》人物,既不能是上帝,因为他是人;又不能是孔圣,因为他不能处社会。

所以只好在山巅水涯了。

金圣叹即于此而言作《水浒》者有无量之隐痛。

若处于上帝与孔圣一面而观之,他们自是可痛的。

实则亦不必。

他们自身并不是可痛可悲的。

我看作《水浒》者并不是根据什么大悲心而写《水浒》。

如此解之,亦未免头巾气。

读施耐庵自序,即可知其心境(人或以为此篇自序即是金圣叹作的。

但无论谁作,我以为此篇文字可以表示《水浒》境界)。

他们这种即时打去之行径,都是顶天立地之人物。

首出庶物,无有足以掩盖之者。

所以是自足而穷尽的。

因为自足而穷尽,所以只有一个当下。

此种自足而穷尽所呈现的当下,是极洒脱妩媚的。

他们也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但是说他们为的什么一定的东西,或表示什么一定特殊化了的背景,我以为皆不免学究气。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人或在此窥出他背后的寂寞,我以为他的寂寞只是无酒无肉,受了一套佛教文化的拘束。

恐怕未必是普通人所意想的寂寞。

我们常说耐住寂寞。

耐住寂寞,就是固定个寂寞与不寂寞相对待。

一定要从《水浒》行径窥测它背后的什么背景,不如直翻上来直从他们的无曲行径体会《水浒》境界。

说《水浒》是寂寞的表示,不如直说原始生命必须蠢动。

他有那股充沛的气力,你如何叫他不蠢动?而蠢动不是境界,亦不是什么思想或意识。

其蠢动之方式,成为纯直无曲,当下即是,方是表得一个“如是如是”之境界。

李逵见各人下山搬爹取娘,便大哭起来。

宋江问他烦恼甚的,他说他也要搬老娘上山快活。

宋江让他去搬。

结果搬不来,在深山中被老虎吃了。

我曾向一个朋友说:我有一个禅机,请你细参。

李逵决搬不上他的娘来,写《水浒》的人压根就不想叫他搬上来:理上不能如此。

请问什么缘故。

友人瞪目不解。

人多于此不留心。

实则是一个大机窍。

李逵不去搬,不是李逵;去搬而搬得上来,也不是李逵。

照来布尼兹的哲学说,一个本体概念一经形成,则所有可能的谓词皆已含在里面了。

去搬而搬不上来,是李逵一个体中必然的谓词。

回来把他的经过告诉宋江等人,皆大笑。

若说不替他惋惜,而却发笑,实在太不仁了。

我于此也颇不解。

实则并非不仁,而李逵自身即是可笑的。

他的可笑掩盖了对于他娘的仁。

若于此而不笑,便是虚伪。

虚伪而可为仁乎?此就是超越了一切既成的固定的系统,而成就了一个当下即是的妩媚境界。

此只能如如地观之。

惟如如,而后觉其一切皆必然。

林冲差人去东京取眷,回来知道已死了,无不为之悼惜悲叹,以助其哀。

然而此决用不到李逵身上。

人文系统之仁,在此不能呆板其用了。

此处确有一点禅趣。

许多道理俱当作如是观。

人们必得以林黛玉之不得与宝玉成婚为大恨,因而必深恶痛绝于宝钗。

我以为此皆不免流俗之酸腐气。

试想若真叫黛玉结婚生子,则黛玉还成其为黛玉乎?此乃天定的悲剧,开始时已经铸定了。

人们必得于此恨天骂地,实在是一种自私的喜剧心理。

人们必得超越这一关,方能了悟人生之严肃。

同理,读《水浒》者,必随金圣叹之批而厌恶宋江,亦大可不必。

须知梁山亦是一个组织。

《水浒》人物虽不能过我们的社会生活,但一到梁山,却亦成了一个梁山社会。

自此而言,宋江是不可少的。

不可纯以虚假目之也。

必须饶恕一切,乃能承认一切。

必须超越一切,乃能洒脱一切。

洒脱一切,而游戏三昧,是《水浒》妩媚境界。

没有生命洋溢,气力充沛的人,不能到此境界;没有正义感的人,也不能到此境界。

武松说:“武二这双拳头,单打天下不明道理的人。

”又说:“我武二是噙齿戴发的男子汉,不是那禽兽不如的猪狗。

嫂嫂以后休要恁的。

”只是他们好为一往之行,乃是不学的野人,没有回环。

所以不合圣人之道。

然而他们却是另一世界。

他们的生命并非全无安顿。

义是他们生命的着落点,只是没有经过理性的自觉而建立,所以不是随孔子之路而来。

此只可说是原始的、气质的,所以只是一个健实的、妩媚的汉子。

他们作过即完,一切是当下,是新奇。

他们的生命随时可以结束:完了就完了,并没什么可躲闪回避的。

飘忽而来,飘忽而去。

但是来也须来得妩媚,去也须去得妩媚:所以是个汉子。

杜甫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

此不是《水浒》境界。

而《水浒》结尾诗云:语不惊人也便休。

此方是《水浒》境界。

这个境界,出世不能为神,入世不能为圣人。

殊不可由系统以解之。

必须是在洒脱一切时的触处机来。

《水浒传》自序云:“薄暮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捻带之际,皆有所遇矣。

”又云:“所谈未尝不求人解,而人亦卒莫之解。

盖事在性情之际,世人多忙,未之暇问也。

”吾之感觉《水浒》境界,在由坝子上,在树底下,在荒村野店中,在世人睚眦下,在无可奈何之时,在热闹场中,在污浊不堪之社会中,花天酒地,金迷纸醉,冷冬小巷,皆有所遇。

我之感觉,颇不易写得出。

比起写哲学系统还难。

以往生活,已成云烟。

然而我未曾倒下去。

我只因读了点圣贤之书,渐渐走上孔圣之路。

假若有归宗《水浒》境界者,必以我为无出息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