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基本实验归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化学基本实验
教学目的1、复习初三上册各个实验
2、帮助总结解题思路、归纳解题思路
3、提高实验题的解题能力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通过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流进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就是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热;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中,至约占集气瓶内空间的 1/5。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5。

误差分析:
1、为什么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 1/5 呢?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1)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耗尽;(2)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3)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4)红磷中含有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气体的杂质,例如,S、C .
2、该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 1/5,又是为什么呢?原因插入燃烧匙没有立即塞进瓶塞,导致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一部分跑到空气中;红磷中含有杂质,燃烧时消耗了氮气。

3.容器内剩余气体的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等。

资源开发: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做好本探究实验除用白磷代替红磷外,就是尽可能防止或减少气体泄漏的可能。

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装置来进行探究:
⑴ 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白磷,使白磷燃烧。

此法可以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气体的散逸。

如图5-2。

⑵ 用水浴加热的办法使白磷燃烧,也可以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气体的散逸。

白磷的着火点仅40℃,水温稍高,足以使白磷着火燃烧。

如图5-3。

做此实验时,盛白磷的广口瓶不能直接放入沸水中,也以免广口瓶因骤热而爆裂。

可先用温水淋浴后,再将热水注入外面的大烧杯中。

⑶用钟罩代替集气瓶进行实验,如图5-4所示。

钟罩下方敞口,气体受热膨胀时,可将水压出一部分从产生减压作用。

用此法既减少了气体泄漏的可能,准确性比原实验方案高。

⑷ 在一端封闭的粗玻璃管内放一颗白磷,用胶塞塞住,并使从推入到玻璃管中部,记下位置。

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白磷,使之燃烧,同样可观察到白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胶塞被推向外侧(右侧)。

待装置冷却,胶塞逐渐向内侧(左侧)移动,根据胶塞停止时的位置,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如图5-5。

这种方法在不透气的情况下进行,几乎可以完全防止漏气。

但要注意的是,胶塞在干燥条件下很难塞入玻璃管内,可蘸少量水后向管内推入;推入时,还须在胶塞上插一根注射器针头,以便排出气体,待胶塞推到合适位置时,拔出针头即可。

做该实验时,玻璃管不宜太短,太短,加热时胶塞会被推出管外。

例题
1.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请回答:
(1) 为确保实验成功,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
红磷的量一定要 .
(2) 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是。

(3) 该实验的主要结论是。

【答案】
1(1)气密性;过量。

(2)产生浓厚白烟,烧杯中的水倒吸到广口瓶约一格。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五分之一
2.如右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

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

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先可能进入
A.甲瓶 B.乙瓶
C.同时进入甲、乙瓶 D.无法判断
3.下面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两个实验。

实验1:在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余下的容积5等分,做好标记,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足量的红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如右图1)。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2:将试管的容积5等分,做好标记。

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用橡皮塞塞紧管口,将试管放入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在水中而不在空气中取下橡皮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测定结果分析,上述实验中效果较好的是哪一个?写出另一个实验的两点不足。

_________较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
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
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2)图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
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4)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5)对照图Ⅱ实验,你认为图I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
(1)集气瓶;烧杯
(2)4P+5O22P2O5
(3)③①②④
(4)1
(5)易造成实验误差(或污染环境)

B
水 A A
5.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OmL 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 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橡皮塞体积、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均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 刻度处推至15mL 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OmL 刻度处,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5. (1)装置的气密性好
(2)活塞先向右移动,最终稳定在约约在 12mL 的刻度线上 (3)活塞先向右移动 , 最终稳定在约 8mL 的刻度线上
6.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简单,即前面的综合)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

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
) , A .蜡烛 B .红磷 C .硫粉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上图的两套装置, 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 。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

[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
组 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
20 21 19 20 22 18
体积(mL)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实验拓展]
★(4)小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又尝试用木炭重新做了以上实验,发现水几
乎没有进入集气瓶。

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如果事先在集气瓶内注入少
量溶液来吸收气体,实验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5)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图2所示),你认为改
进后的优点是:。

(6)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
是。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①反应原理:
②实验装置:
收集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③收集方法: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思考]: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了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然,则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收集满了的氧气集气瓶应该正放在桌子上。

检验是否为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是氧气;反之,则不是。

⑤实验步骤:
a). 仪器组装: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c).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d). 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e). 收集气体: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

f). 检验及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g). 仪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先上后下的顺序。

注意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并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1.集气瓶装满水2..刚开始产生的气体不能收集,因为气体不纯,有空气存在,应该在当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再进行收集。

3.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2)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反应原理:2KMnO4→ K2MnO4 +MnO2 + O2↑
实验装置:同上
收集及检验都同氯酸钾制取氧气一样。

[思考]:在氯酸钾制取氧气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两个实验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3)分解过氧化氢
①反应原理:
②制取装置:如图所示为“固一—液不加热型”
③使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遇到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的速度相当快,本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分批分量地加人反应物,从而很好地控制反应速度。

[思考]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什么
其他制取氧气的方法:
1)工业制取氧气
氮气
空气液态空气
液态氧(用蓝色钢瓶保存氧气)(-183℃才能变成气体)2)电解水制氧气:2H2O−−−→
通电2H
2 + O2↑(正O2 负H2 ,体积比1:2)
加压降温升温至-196℃

催化剂
1.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有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度,有的可以减慢反应速度。

2.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二不变。

一变: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别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二不变:1)在反应过程中本身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2)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没有增减。

3.二氧化锰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和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过程中,均为催化剂.而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产物。

例题
有关催化剂的实验
1.某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这一命题。

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总结
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
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
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
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但是速度缓慢。

二氧化
锰能加
快过氧
化氢的
分解
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
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

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
生氧气
实验三①②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助该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该同学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3)如果在68克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理论上得到多少摩尔的氧气?
(写出计算过程)
1.(1)①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2)对比(或对照等)
(3)(共2分)68克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68×5%=3.4g
物质的量为0.1mol (1分)
设0.1mol过氧化氢理论上产生Xmol氧气,
2H2O2 2H2O + O2↑
2mol 1mol
0.1mol Xmol
2/0.1 = 1/X X=0.05mol (1分)
答:产生氧气0.05mol
2、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氧气,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MnO2
(1)写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氧气除了可以用右图部分装置进行收集以外,还可以用_________进行收集。

(2)称取氯酸钾4.9 g 和二氧化锰0.6 g 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至完成反应,冷却后称取试管中剩余固体总质量为3. 58 g ,则共产生氧气_________g ,你的计算和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张为了回收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应采用的方法是(写出操作方法和依据)__________________,小张通过实验后得到的二氧化锰少于0.6 g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

2.(1)①2KClO 32
MnO

−−−→2KCl+3 O 2↑ ②排水集气 (2)③1.92 ④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的差就是氧气的质量)
(3)⑤在剩余固体中加入水,充分溶解质过滤,把滤渣洗涤、烘干即得到二氧化锰固体。

(1分) 依据是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可溶于水。

(1分) ⑥原因一:在回收过程中,转移液体或固体时造成的损耗;
或原因二:在过滤时;滤纸上有小的破损,导致少量二氧化锰进入滤液中;
或原因三:在过滤时,转移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导致少量二氧化锰从滤纸和漏斗壁间的空隙中进入滤液中;
或原因四t :在称量时,操作错误。

3.某课外小组研究“影响H 2O 2 生成O 2反应速率的因素”的课题。

通过查阅资料,他们提出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都会影响H 2O 2 生成O 2 的反应速率 【实验过程】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锥形瓶中,立即收集一瓶放出的气体。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Ⅰ Ⅱ

反应物
5%H 2O 2 50 mL
5%H 2O 2
3%H 2O 250 mL
加入固体0.5gCuO 0.5gMnO20.5gMnO2
收集等体积O2所需时间105 s 45s 78 s
①实验Ⅱ中加入H2O2溶液的体积为(13) mL;
②充分反应后,将实验Ⅱ中剩余物质里的MnO2提取的方法是(14);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15);
【反思】 H2O2在常温加入MnO2 后反应速率加快。

小敏提出,为了更好的证明二氧化锰是否对H2O2生成O2的反应速率有影响,还应该增加一组对比实验。

该实验选用的药品和用量为(16);
【实验拓展】小敏用收集的气体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②小敏发现用收集的气体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没有产生明显的火星四射现
象。

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18) 。

【兴趣实验】小敏欲对家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研究:
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他取出该溶液68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O2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9)(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
(1)50 ;过滤
(2)使用催化剂和增大双氧水的浓度都会加快反应速率
(3)50mL5%双氧水(不加催化剂)或50mL3%双氧水(不加催化剂)
(4);收集的氧气不纯。

因为在加入双氧水后立即就收集,首先排出的是锥形瓶内的空气,使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纯度不高,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5)3%
氧气的制取实验
1.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装置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仪器编号)。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催化剂是_________。

③连接:A、E装置,点燃酒精灯,收集氧气并测定其体积。

该方法收集到的氧气往往不纯,这对氧气体积的测定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不纯的原因是_________。

④A中有氯酸钾0.02 mol,若完全分解可生成多少摩尔氧气?(写出计算过程)
⑤经测定反应生成了0.32 g氧气,这些氧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

此时,A中的氯酸钾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完全分解。

(1)酒精灯; (2)集气瓶; (3)D; (4)二氧化锰; (5)没有;
(6)A装置中有空气,加热时空气先进入E中的集气瓶中
④0. 03mol 1分 (7) 0.01; (8)没有
2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时,可选用装置①和(填写装置序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②
(3)判断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与(2)中的方法匹配。

(4)对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适当的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

正确操作的依序是。

3.实验室中常用氯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组装制氧发生装置,请你从上图中选择
所需的仪器(填序号,下同)_________,装药
品前应首先进行 ___________,进行该操作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什么?(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3)要想获得干燥氧气,应该选择___________法收集,需要的装置有_________。

要想或者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__________法收集, 需要的装置有_________
(4)a:实验室里还可采用右图装置,通过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
b:此装置中锥形瓶可用上图中的哪些仪器替代 ___________,收集氧气的方法还可
以用________ 。

上图发生装置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有____ ___ 。

c:若某同学在收集氧气的时候,动作太慢,氧气没有收集满。

在不拆卸装置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方法收集满氧气。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反应结束后,为了回收二氧化锰应该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室常用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装置A),
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催化剂二氧化锰粉末来制取氧气
(装置B)。

装置B中的仪器a是分液漏斗,通过活塞的
“开”、“关”可以随时滴加过氧化氢溶液,从而控制得到
氧气的量。

(1)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来比较装置A和B的差异:
装置A 装置B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3)用装置B制得的氧气带有少量水蒸气,可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请在下列方框中
添上带橡皮塞的玻璃导管,完成除去水蒸气的实验装置图。

(4)用问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
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这是利用了氧气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性质。

三、实验:粗盐提纯
主要仪器和药品:粗盐、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
步骤:称量————过滤——————称量
物质的称量:
天平使用:左物右码,固体使用
⑴称量前先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⑵称量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⑶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⑷干燥的药品放在洁净的纸上称量,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等玻璃器皿里称量。

过滤:把不溶解于液体的物质跟液体分离的方法。

()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烧杯靠玻璃棒、玻璃棒靠三层滤纸、漏斗尖嘴靠烧杯内壁。

蒸发:加热使液体沸腾转变为气体。

(除去水)
操作要点:控制总量,缓慢加热,不断搅拌,发挥余热。

蒸发皿中盛放液体的量不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二。

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滤液。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使滤液蒸干。

练习
1.固体药品存放在____;液体物品存放在_____;气体药品存放在_____(盛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要___放,盛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时要____放.)遇光受热易分解的药品用______盛放.盛碱液试剂瓶不能用_____塞.
答案:广口瓶,细口瓶,集气瓶,正方,倒放,棕色瓶,玻璃塞
2. 若在试管中加入2-3毫升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毫升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C
3、为保证某些玻璃仪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经过磨毛处理的是()
A、B、C、D、
B
4.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燃烧匙 B.烧杯 C.蒸发皿 D.试管
B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
B.不慎将酸洒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去中和
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无人的方向
D.用托盘天平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出砝码盒中
B
6.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酒精灯前,先向灯里添加酒精至灯嘴处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用灯帽盖,熄灭酒精灯
D.试管洗涤干净后,将试管口向下放置在试管架上
A
7.粗盐提纯实验中,搭建蒸发装置时,下述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
A.放置酒精灯 B.固定铁圈位置
C.点燃酒精灯 D.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
A
8.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读数为9.5g(1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
A.9g
B.10g
C.8.5g
D.8g
C
9.小明同学需要称量25.8 g的NaCl,结果发现指针指向刻度盘的左边。

试想,如果小明的操作步骤都是正确的,则小明接下来应该()
A.减少NaCl的量,使天平保持平衡。

B.加砝码,调游码,使天平保持平衡。

C. 增加NaCl的量,使天平保持平衡。

D.减少砝码,调游码,使天平保持平衡。

A
10.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

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

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A. 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判断
B
11.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

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2.9gNaCl固体
B.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馏水
C.向50mL小烧杯中倒入约20mL蒸馏水
D.用pH试纸(即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为2.5
D
12.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B.取少量液体试剂时,滴管伸入试剂瓶内液体中,挤压胶头吸液
C.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液体加热时,需要移动试管,以防受热不均和液体冲出
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
C
13.下列操作中,仪器间不应接触的是 ( )
A.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 B.使用胶头滴管时,尖嘴与试管内壁
C.过滤时,盛被过滤液体的烧杯口与玻璃捧 D.向试管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B
14、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现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①实验步骤包括:A、计算产率,B、溶解,C、蒸发,D、称量粗盐,E、称量精盐,F、过滤,则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13)__、(填编号字母)。

其中溶解、过滤、蒸发都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14)_ ,其作用分别是搅拌、___(15)_、搅拌;
②最后得到的精盐属于____(16)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③已知:产率=
()
()
m
m
精盐
粗盐
×l00%。

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下:
组别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
产率68% 70% 90% 92%
教师对产率的评价偏低偏低偏高偏高下面是各组同学对造成产率偏低或偏高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_____ (17) 。

A.第1组:过滤时不小心捅破了滤纸
B.第2组:烧杯中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C.第3组:蒸发时搅拌不充分,液体溅出
D.第4组:没有蒸发干,精盐中含有水分
DBFCEA;玻璃棒;引流;混合物; B、D
四、质量守恒
[实验4-1] 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

在锥形瓶
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并使玻璃棒能与白磷接触。

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
砝码平衡。

然后,取下锥形瓶。

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
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
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