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疗
胰腺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位置
胰腺为腹膜后旳狭长腺体,横过第1-2腰椎方,其 右侧(即胰头)被十二指肠围绕,左侧(即胰尾)接近脾 门,前方与胃后壁及小网膜囊相邻,后方为腹主动脉, 腹腔神经丛及胸导管起始部.胰腺可分为头,颈,体, 尾四部分;胰头三面为十二指肠围绕,前方为横结肠 系膜,后方为下腔静脉,胆总管等,胰头左后下部有一 突出部绕至肠系膜上动静脉后方为钩突;胰颈位于 胃幽门部后下方,后方为门静脉起始段;胰体前方与 小网膜囊相邻,后方为腹主动脉,双肾及脾静脉;胰尾 行经脾肾韧带之间,末端达脾门.
1
2
3
图1.渗出液由上向下延伸至 左侧髂腰肌及结肠旁沟. 图2.渗出液进入两侧胸腔内. 图3.前腹壁,双侧胁腹壁及腰 骶正中皮下片状密度增高影, 肌肉肿胀,其间隙模糊.
横结肠系膜水肿,蜂 窝织炎,系膜侧肠壁 增厚
小肠系膜水肿
胃后壁局部增厚
十二指肠降段向前移 位,内缘及后方水肿明 显
炎症扩散至盆部腹膜外间隙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 疗
定义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 胰腺内激活旳胰酶本身消化而引起旳急性 化学性炎症,是常见旳急腹症之一.临床上 以急性腹痛,发烧伴有恶心,呕吐,血和尿淀 粉酶增高为特点,常累及全身多种器官.按 病理组织学及临床体现可分为急性间质性 (水肿型)胰腺炎(轻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 腺炎(重型)两种.
2.“二次打击”学说:①多种细胞因子级联反 应介导胰腺炎症性损伤,与消化酶,溶酶体酶相互 增进,最终可产生严重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② 微循环障碍致缺血,缺氧和缺血再灌注损伤;③内 源性抗氧化物质旳缺失造成氧化应激增强,胰腺细 胞膜过氧化,中性粒细胞激活;④大量一氧化氮(NO) 合成时,可能作为一种自由基损害机体;⑤继发于 急性胰腺炎旳肠道细菌移位.
急性胰腺炎影像学
胰腺脓肿
常发生在已经有旳胰周积液或假性囊肿旳基础上,或 发生于胰腺实质坏死区域,少部分可出目前腹膜后间 隙、腹腔或盆腔旳任何部位。
经典增强CT体现为被明显强化壁所包绕旳液化坏死灶, 内有多数集聚分布旳小气泡影。
胰周血管并发症
静脉旳血栓形成、管腔闭塞 动脉旳假性动脉瘤
Thank you!
分头、颈、体、尾四部。头为十二指肠环抱,胰头与 十二指肠之间有胆总管。钩突与胰颈之间有肠系膜上 动静脉行经。
后方为下腔静脉。胰颈后方邻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 汇合形成旳肝门静脉。胰腺上缘有脾动脉,背面有脾 静脉行经。
胰腺背侧
胰管
胰管起始于胰尾,贯穿于胰旳全长,最终与胆总管汇 合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内后壁旳十二指肠大乳头。
急性胰腺炎影像学
病例
林某某,男,70岁,既往有“胆结石”病史2年,未治 疗;
因“上腹痛伴恶心呕吐5小时”入院;
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肌略紧张,上腹部有压痛, 有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2次/分,移动性 浊音阴性;
辅助检验:全腹部+盆腔CT平扫:急性胰腺炎。
胰腺解剖
胰腺为腹膜外器官,相当于1~2腰椎高度。
副胰管细而短,多由主胰管分出,收纳胰头前上部旳 胰液,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管
胰腺正常CT体现
CT平扫:胰腺呈弯曲带状横位于中腹部,分为头、体、 尾,由粗变细。其密度低于肝脏,一般胰总管显示为 2-4mm。
CT增强扫描: 胰腺均匀性强化
急性胰腺炎(AP)定义
多种不良原因造成胰腺本身消化所致旳化学性炎症。 例如:胆道结石,胆道感染,酗酒,外伤等,致使胰腺水 肿、体积增大,腹腔内有渗液。出血坏死性可有胰腺 散在出血及腹腔大量血性渗液。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主要由胰腺自身消化酶的自溶所引起。了解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对于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急性胰腺炎的定义和概述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发生急性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胰腺细胞 破坏、炎性细胞浸润和局部脂肪坏死。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影像学表现
典型影像学特征
胰腺肿胀、明显水肿、周围炎性渗出、脂肪浸润和增强
不典型影像学特征
胰腺实质坏死、液体积聚、囊肿形成及周围间隙增强不明显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
胆囊炎
胆囊炎是急性胰腺炎时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 能由于胰腺炎引起了胆 总管的阻塞。
脓肿和假性囊肿
当胰腺炎引起脓肿形成 或假性囊肿时,可能需 要进行引流或手术治疗。
胰腺坏死和腔隙
胰腺坏死和腔隙是急性 胰腺炎严重情况下的并 发症,可能需要进行手 术干预。
急性胰腺炎的处理和治疗
保守治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则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疼痛、纠正感染和防治并发症等
手术干预的适应症和方法
重度胰腺坏死、胰腺脓肿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和复发
急性胰腺炎的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复发率较高,因此定期随访和生活方式管理非常重要。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一、背景介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其影像学诊断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的相关内容。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1.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常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及回声特征,以及胰腺周围是否存在积液、坏死等病变。
2.腹部CT检查腹部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提供胰腺及周围组织的详细信息。
CT检查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密度及坏死等病变,同时还可以评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血管情况等。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MRC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胰腺及胆道系统的详细信息。
MRCP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胰管的梗阻情况等。
三、影像学表现1.腹部超声检查表现急性胰腺炎的超声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边缘模糊、回声不均匀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等。
2.腹部CT检查表现急性胰腺炎的CT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密度增加、边缘模糊、坏死组织的形成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血管情况等。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表现急性胰腺炎的MRCP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胰管的梗阻、胆管的扩张等。
四、影像学诊断评估根据以上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做出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同时还需要评估病变的程度、范围及有无并发症等信息。
五、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
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两条及以上: 1.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腹痛(急性、突发、持续、剧烈 的上腹痛,向背部放射)。 2. 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水平高于正常值3倍。 3. 腹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急性胰腺炎改变。
病理分型
• 急性间质水肿型胰腺炎。 •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急性间质水肿型胰腺炎
• 定义:炎性水肿引起弥漫性或局限性胰腺肿大。 • 影像表现:
胰腺灌注损伤和胰周坏死的演变需要3-5天,早期增强CT有可 能低估胰腺及胰周坏死的程度,起病1周后的增强CT更有价值。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扩散途径
• 在肾旁前间隙内向周围扩散。 • 向外侧累及十二指肠降段、升降结
肠肠壁。 • 向前累及网膜囊、胃、肝、横结肠
系膜及小肠系膜根部和系膜内。 • 向后累及或破坏肾前(后)筋膜、
➢ 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 ➢ 密度减低,长T1长T2信号。 ➢ 胰腺实质均匀强化,强化程度稍弱于正常胰腺实质。 ➢ 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肾前筋膜增厚。 ➢ 可伴有胰周积液。
急性间质水肿型胰腺炎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 定义:胰腺实质和(或)胰周组织坏死。
• 影像表现:
➢可见胰腺坏死区(动脉晚期:强化程度<30HU)。 ➢ 胰周坏死、积液,密度不均匀,T2信号混杂。
侧锥筋膜,使病变扩散到肾周间隙 或(和)肾旁后间隙。 • 通过淋巴引流、食管及主动脉裂孔 、胰胸膜瘘达到胸腔。
并发症
• 感染(好发于2-4周)。 • 邻近器官的炎性反应和占位效应。 • 胆道系统梗阻(继发于胆管炎或局部积液占位效应)。 • 胰管狭窄、中断(发生于晚期,继发于炎症吸收,局部
纤维化)。 • 假性动脉瘤(胰蛋白酶)。 • 静脉血栓(血流缓慢、血管受压)。 • 出血(血管侵蚀、假性动脉瘤破裂)。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技术。
二、影像学诊断方法1·临床资料整理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疼痛发作、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的持续时间和性质,以及可能的发病因素,如饮食、药物等。
2·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胰酶、血糖等检查,以评估胰腺炎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
3·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和大小变化,以及胰腺周围的积液和炎症的程度。
(2)CT扫描:CT扫描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可以准确评估胰腺的炎症程度及胰腺内和胰周积液等情况。
(3)MRI扫描:MRI扫描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胰腺图像,并能区分胰腺的炎症和坏死组织。
(4)内镜超声:内镜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胰腺病变的细节,并可进一步指导穿刺活检。
(5)ERCP:对于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能够观察到胆总管和胰管的梗阻情况。
三、影像学诊断技术1·影像学表现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以下特点:●胰腺增大●胰腺内积液●胰腺局部坏死●胰腺周围炎症●胰腺囊肿的形成等2·影像学分级根据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可以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四、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相关影像学图片、临床案例分析等,以供参考。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超声: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利用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产生的回声来获取影像的检查方法。
2·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多角度的X射线成像技术来创建人体断层图像的方法。
3·MRI: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获取人体内部组织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检查方法。
4·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一种经胃镜和十二指肠镜直接插入胆管或胰管进行造影检查的方法。
2023修正版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引言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逐年增加。
影像学诊断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识别和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X线、超声、CT、MRI等多种影像学技术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影像学技术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X线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X线影像学表现相对较少,一般只在晚期病例中才能显示出一些非特异性征象。
常见的X线征象包括:- 胃肠道水平片显示胃肠继发性麻痹、胃肠道扩张等;- 腹部平片可见腹腔积液、钙化灶等。
超声影像学诊断超声是一种无创性、廉价且较为安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常用于急性胰腺炎的初步诊断。
超声检查主要包括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腹腔内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具有以下特点:- 可显示胰腺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有无内部异常回声;- 可发现胆总管及胰管等胰腺其他结构的病变;- 可评估胰腺囊肿、假性囊肿等并发症的存在。
CT影像学诊断CT扫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方法,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分型和临床评估。
对于较为严重、疑难的病例,CT扫描是非常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CT扫描能够直观地显示胰腺的形态结构、大小以及降低的密度等;- CT扫描可检测胰腺的坏死、脓肿、脂肪液化灶等并发症;- CT扫描还可显示胆总管、胆囊等附属器官的异常变化。
MRI影像学诊断MRI是一种无辐射、多参数检查的影像学方法,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评估具有独特优势。
MRI的主要优点包括:- MRI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胰腺图像;- MRI可显示胰腺的血供情况,并评价胰腺的灌注状态;- MRI还能够评价胰腺的功能状态,如测量T2弛豫时间等。
结论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识别和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X线、超声、CT、MRI等影像学技术均可以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但各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和评估。
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主要由于胰腺组织的炎症引起。
影像学是诊断和评估胰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以便供参考。
一、病因分类根据病因的不同,胰腺炎可以分为两类,即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影像学表现。
⒈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CT表现: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主要为胰腺增大、密度增高,并伴有周围炎性浸润。
此外,还可见到胆总管扩张、胆管结石、胆囊炎等。
(2)MRI表现:MRI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可以显示胰腺的结构和病变的范围。
MRI的优势是无辐射,适合儿童和孕妇。
(3)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显示胰腺的形态和大小,并可观察到胰腺内的液体积聚和囊肿形成。
⒉慢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慢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常常伴随有胆囊疾病和胆管疾病。
以下是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影像学表现:(1)CT表现:慢性胰腺炎的CT表现包括胰腺体积缩小、密度减低、胰管扩张等。
此外,还可见到胰腺内的钙化灶和胰腺囊肿。
(2)MRI表现:MRI对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显示胰腺的结构和病变范围。
(3)内镜超声:内镜超声是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的病变,并且可进行活检。
二、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阅附件。
附件1:急性胰腺炎CT图像附件2:慢性胰腺炎MRI图像附件3:内镜超声图像三、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急性胰腺炎:指由于胰腺组织的急性炎症导致的一种胰腺疾病。
⒉慢性胰腺炎:指由于胰腺组织的长期炎症引起的一种胰腺疾病。
⒊ 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影像学方法,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获取人体组织的三维图像。
⒋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辐射的影像学方法,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1. 引言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且往往具有较高的急性发作性。
影像学诊断在急性胰腺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病情,评估炎症的程度和范围,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技术。
2. 影像学常用方法2.1 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简便、快速的影像学方法,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超声可以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回声等特征,如胰腺增大、胰头弥漫性增厚等,可以提示急性胰腺炎的存在。
2.2 CT扫描CT扫描是急性胰腺炎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多平面重建等优势。
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的形态、密度、强化等特征,以及胰腺周围的腹腔器官、血管等情况。
通过观察胰腺的增大、密度不均、胰腺实质内液体集聚等表现,可以支持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2.3 MRI检查MRI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适用于儿童、孕妇等不适合接受CT扫描的患者。
MRI可以观察胰腺的形态、信号等特征,通过观察胰腺周围的水肿、液体积聚等表现,支持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3. 影像学诊断指标3.1 胰腺增大急性胰腺炎时,由于胰腺局部炎症反应的刺激,胰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
通过测量胰腺的横纵径可以评估胰腺增大的程度。
3.2 胰腺密度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的密度往往不均匀,常见的表现是胰腺实质内出现散在的高密度结节或斑点状密度增加,这些表现与胰腺炎症相关。
3.3 强化表现静脉注射造影剂后,CT扫描可以观察胰腺的强化情况。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的强化通常减弱或消失,这与胰腺周围的炎性水肿、液体积聚等有关。
4. 影像学诊断的意义和临床应用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对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可以帮助准确定位炎症的范围和程度,指导手术和介入治疗的决策,预测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以及随访和评估治疗效果。
附件:本文档没有附加任何附件。
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 以病后3~4日多见。
三、临床表现 因病理变化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大,较为复杂。
(一)症状 1.腹痛最主要的症状(约95%的病人) 多为突发性上腹
MRI表现: 由于胰腺组织的炎症和水肿,胰腺 明显增大,边界不清,信号出现异常, T1和 T2 延长,表现为在T1上炎症和坏死组织比正常胰腺 和肝脏信号低,在T2上则比正常胰腺和肝脏信号 高。炎症扩散到腹膜后,腹膜后脂肪水肿,在T1
上胰腺周围高信号的脂肪层消失,代之于低信号,
两者分界不清,炎症扩散还可引起胃壁增厚、小 网膜囊积液、膈下积液等,在T2加权上呈高信号。 胰腺出血或出血性胰腺炎时,出血区在T1呈高信 号,在T2信号减低。增强扫描对鉴别胰腺的坏死
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上腹腰部呈束带感, 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生,伴有阵发加剧,可因进食而增强, 可波及脐周或全腹。常向左肩或两侧腰背部放射。腹痛范 围多在胸6~腰1,有时单用吗啡无效,若合并胆管结石或 胆道蛔虫,则有右上腹痛,胆绞痛。 2.恶心呕吐 2/3的病人有此症状,发作频繁,早期为反 射性,内容为食物、胆汁。晚期是由于麻痹性肠梗阻引起, 呕吐物为粪样。如呕吐蛔虫者,多为并发胆道蛔虫病的胰 腺炎。 3.腹胀在重型者中由于腹腔内渗出液的刺激和腹膜后出 血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致肠道积气积液引起腹胀。 4.黄疸约20%的患者于病后1~2天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其原因可能为胆管结石并存,引起胆管阻塞,或肿大的胰 头压迫胆总管下端或肝功受损出现黄疸,黄疸越重,提示 病情越重,予后不良。
总之,经100多年研究一致认为,胰腺梗阻,有/无十二指肠液、
胰腺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胰腺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胰腺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一、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要点1.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胰腺体、尾部增大,密度均匀增高,胰腺周围炎性改变,脂肪积聚、腹水、胸腔积液等。
2.慢性胰腺炎的CT表现:胰腺萎缩、钙化灶、胰管扩张,以及胆总管和胰管的交叉压迫。
二、胰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要点1.胰腺腺癌的CT表现:胰腺肿块,边界不清,中心坏死、囊变、钙化,周围胰腺和邻近组织的浸润。
2.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胰腺占位,边界清晰,肿瘤为实性或囊实性,胰岛细胞瘤发生于胰头部位置较多。
三、胰腺囊肿的影像学诊断要点1.胰腺囊肿的CT表现:多为单房或多房囊性病变,具有明确的包膜,囊内CT值一致。
2.胰腺假性囊肿的CT表现:可以看到囊内壁增厚、壁结节、囊内的软组织。
四、胰腺结石的影像学诊断要点1.胰腺钙化的CT表现:胰腺内钙化病灶,大小不一,密度高,有时伴有胰腺增大。
五、胰腺瘘管的影像学诊断要点1.胰腺瘘管的CT表现:胰腺瘘管与胰管相通,可见胰腺分泌物进入邻近器官或组织。
六、其他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1.胰腺囊腺瘤的CT表现:实性和囊性混合的肿瘤,边界清晰。
2.胰腺淋巴瘤的CT表现:胰腺弥漫增大,密度均匀升高。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胰腺炎:指胰腺的炎症疾病。
2.胰腺腺癌: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胰腺的腺上皮细胞。
3.胰岛细胞瘤:一种源于胰岛细胞的肿瘤,多为良性。
4.胰腺囊肿:胰腺内形成的囊腔病变,多为良性。
5.胰腺结石:胰腺内形成的钙化病灶。
6.胰腺瘘管:胰腺分泌物通过异常通道外流,与胰管相通。
7.胰腺囊腺瘤:一种同时具有实性和囊性成分的肿瘤。
8.胰腺淋巴瘤:胰腺的淋巴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最新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一)急性胰腺炎
病理与临床 病因: 胆源性: 结石、炎症、狭窄 酒精性: 酗酒、暴饮、暴食 感染性: 病毒、内、外毒素 代谢性: 高脂、高钙、高糖 肿瘤性: 胰腺癌,壶腹部癌等
病理特点:
各种病因→胰管内压升高→胰液外溢→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胰组织自溶 → 胆盐激活脂肪酶 →脂肪坏 死 →,胰腺轻度肿胀、充血水肿(早期)→局灶或弥漫 出血、坏死→胰内、外脂肪坏死及液体积聚→炎症被 控制→纤维包绕→假性囊肿
则,密度不均匀,胰管扩展,胰头内小积液,不伴胰 周积液 Grand C:胰体内异常伴胰周模糊,条片状密度等表 现,胰周脂肪组织炎性改变 Grand D:单一、界限不明确的积液或蜂窝组织炎 Grand E:胰腺或邻近区域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境界 不清的积气或积液
急性单纯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体积常有明显弥漫性增大 胰腺密度不均,增强后更明显 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边界模糊 胰外积液,小网膜囊积液多见 两肾前筋膜、肾周筋膜可增厚 炎症可扩展到大网膜上部或胸腔 病灶有气泡提示产气杆菌感染 假性囊肿多为单房,囊壁均匀
急性胰腺炎CT分级标准
Grand A:正常胰腺 Grand B:弥漫性或局灶性胰腺肿大,包括轮廓不规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小网膜囊脓肿,产气菌感染
胰腺癌
病理与临床 病理特点: 胰头癌最多,胰体癌次之,而胰尾癌最少 胰头癌易侵犯胆总管而引起阻黄而被发现 多源于胰管上皮细胞,极少源于腺泡上皮 富有纤维组织质地坚硬,为少血供的肿瘤 胰头癌常直接侵犯胆总管下段、十二指肠 胰体癌常侵犯腹腔动脉以及肠系膜上动脉 胰尾癌常侵犯脾门,胰腺癌易转移到肝脏 胰腺癌易淋巴转移到胰周及后腹膜淋巴结
CT表现: 1 胰局部肿大 胰腺外形因局部隆起或肿块变形 平扫肿块密度与正常胰腺等密度 较大肿瘤内发生坏死则见低密度 增强扫描时瘤灶密度增加不明显 胰头癌常可见胰体尾部萎缩表现 胰头钩突癌表现为三角形态消失 体、尾癌肿块内常见低密度坏死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1、引言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其在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依赖于早期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本文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方法。
2、影像学表现2.1 腹部CT扫描急性胰腺炎的腹部CT扫描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其特点如下:2.1.1 胰腺增大:急性胰腺炎可引起胰腺肿胀,表现为胰腺体、头、尾的增大。
2.1.2 脂肪积聚:由于胰腺炎引发的炎症反应,脂肪组织在CT图像上呈现高密度影像。
2.1.3 胰腺血管增强:急性胰腺炎可引起胰腺血管的扩张和增强,表现为血管的直径增大以及增强程度的增加。
2.1.4 液体积聚:由于胰腺炎引发的炎症反应,胰腺周围可出现液体积聚,表现为CT图像上的低密度区域。
2.2 腹部MRI扫描腹部MRI扫描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其特点如下:2.2.1 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的信号强化:急性胰腺炎可引起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的信号强化,表现为胰腺组织的信号增强。
2.2.2 胆总管扩张:由于胰腺炎引起的炎症反应,胆总管受压迫而扩张。
2.2.3 胰偏心:急性胰腺炎可导致胰腺位置的改变,表现为胰腺偏心或胰腺的嵌入。
3、影像学诊断方法3.1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结果的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结果的结合是确诊急性胰腺炎的关键步骤。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结果,可以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初步判断。
3.2 影像学特征的评估需要对腹部CT或MRI图像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胰腺形态的变化、胰腺周围液体积聚、肿块的形成以及血管的改变等,以确保准确诊断急性胰腺炎。
4、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腹部CT或MRI扫描图片的原始文件。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急性胰腺炎:一种胰腺炎症反应,表现为胰腺炎症反应的急性发作。
5.2 影像学诊断:通过医学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
5.3 腹部CT扫描:一种通过X射线扫描腹部进行影像学诊断的技术。
5.4 腹部MRI扫描:一种通过核磁共振扫描腹部进行影像学诊断的技术。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
影像学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进行详细阐述,以供临床参考。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⑴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安全、无放射线等优点。
超声可观察胰腺形态、大小、回声及胰腺内钙化、积液和胰腺周围炎症等。
⑵腹部CT检查腹部CT检查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具有快速、全面、准确的特点。
CT能够清晰显示胰腺的形态、大小、密度以及胰腺周围炎症、积液和坏死等。
⑶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MRC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能够显示胰胆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病灶,对于胆道疾病引起的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三、影像学表现⑴超声表现超声检查可见胰腺增大、扩张的胰管、胰腺内低回声区域、胰周围积液、胰周围炎症等。
⑵ CT表现CT检查可见胰腺增大、密度不均、胰腺内钙化、胰周围积液、胰周围炎症、坏死等。
⑶ MRCP表现MRCP可见胰胆管系统的扩张、胆管结石、胆管狭窄等。
四、影像学诊断评估⑴急性胰腺炎的分级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分级,常用的分级方法有Balthazar分级和CTSI分级等。
⑵判断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影像学可以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根据胰腺的炎性改变、坏死面积、胰腺周围积液的分布和程度等指标进行判断。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超声图像、CT图像、MRCP图像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急性胰腺炎:指胰腺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导致胰腺局部和全身的病理生理改变。
⒉影像学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手段,对疾病进行形态学及功能学的评估与诊断。
⒊腹部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作为检查工具,对腹部器官进行观察和评估的检查方法。
⒋腹部CT检查:通过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对腹部器官进行立体呈像和诊断的检查方法。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科常见急重症,诊断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通常会出现急性、剧烈、持续的中上腹疼痛;
2、实验室指标:如淀粉酶和脂肪酶,数值高于正常3倍以上;
3、影像学表现:腹部B超或CT、核磁,出现胰腺肿大、渗出等胰腺炎典型改变。
以上三点若存在两点,则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如果出现急性胰腺炎,通常以腹痛为主要表现。
若患者以腹痛就诊时,需先判断腹痛持续时间和有无放射痛,疼痛性质是否非常剧烈,能否在弯腰时或抱膝位时缓解。
此时需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淀粉酶、脂肪酶及肝肾功能。
此外,需结合腹部B超、CT等,明确胰腺影像学有无改变。
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简介:胰腺炎是一种胰腺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对于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并提供相关附件和法律名词及其注释。
一、CT影像学表现⒈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 早期:胰腺增大,密度增高,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胰周积液出现。
- 进展期:胰腺均匀性增大,密度更高,胰周炎症增加,出现脂肪坏死区。
- 恢复期:胰腺大小恢复正常,密度减低,胰周积液吸收。
⒉慢性胰腺炎的CT表现:- 胰腺体积缩小,密度减低和不均匀。
- 胰腺实质钙化。
- 胰腺导管扩张。
- 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或纤维化增厚。
- 胰周积液或假囊肿形成。
二、MRI影像学表现⒈急性胰腺炎的MRI表现:- T1加权成像:胰腺增大,信号强化。
- T2加权成像:胰腺信号高于周围组织,可见水肿、炎症和积液。
⒉慢性胰腺炎的MRI表现:- T1加权成像:胰腺体积缩小,信号减低。
- T2加权成像:胰腺信号低,周围纤维化增厚。
三、超声影像学表现⒈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 胰腺肿胀。
- 强回声穿插。
- 周围液性积液。
- 后方增强。
⒉慢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 胰腺体积缩小。
- 形态不规则。
- 导管扩张。
- 胰周囊样结构。
四、内镜超声影像学表现⒈急性胰腺炎的内镜超声表现:- 均匀的胰腺肿胀。
- 强弱交替回声。
- 囊性病变或假囊肿形成。
⒉慢性胰腺炎的内镜超声表现:- 胰导管结石。
- 胰腺钙化。
- 胰腺分割。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的影像学图像和例子,供参考和学习使用。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胰腺炎:胰腺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⒉CT:计算机断层扫描,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
⒊MRI:磁共振成像,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图像的影像技术。
⒋超声:超声波成像,一种利用超声波进行影像检查和诊断的技术。
⒌内镜超声:内窥镜超声成像,结合内窥镜和超声技术进行胰腺观察和诊断的技术。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CT分级
Balthazar氏分级: A级:CT表现正常. B级:胰腺局部或普遍增大,胰腺轮廓不规则,胰周脂肪
层尚正常,未见胰周渗液. C级:胰腺肿大,炎症累及胰周,表现为胰周脂肪层模糊
呈网状或条索状水肿或脂肪层消失. D级:除上述表现外,有单个胰液储留或有蜂窝织炎. E级:两个或两个以上胰液储留,或胰内或以外气体出
4型
无侧锥筋膜,肾前后筋膜 在肾外侧直接延续.
2.腹膜后间隙的内侧延伸:
①肾后筋膜向内侧附着于腰肌筋膜,肾旁后间隙向内 侧延伸至肾后筋膜附着处.
②肾前筋膜向内侧经肾血管和腹部大血管的前方与 对侧同名筋膜相连续,当筋膜与大血管间为疏松结 缔组织所填充时两侧肾周间隙在肾门平面相连通 (70%),当筋膜与腹部大血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紧密 结合时两侧肾周间隙不连通(30%).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
定义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 胰腺内激活的胰酶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 化学性炎症,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上 以急性腹痛,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血和尿淀 粉酶增高为特点,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按 病理组织学及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间质性 (水肿型)胰腺炎(轻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 腺炎(重型)两种.
胰腺解剖位置
胰腺为腹膜后的狭长腺体,横过第1-2腰椎方,其 右侧(即胰头)被十二指肠环绕,左侧(即胰尾)靠近脾 门,前方与胃后壁及小网膜囊相邻,后方为腹主动脉, 腹腔神经丛及胸导管起始部.胰腺可分为头,颈,体, 尾四部分;胰头三面为十二指肠围绕,前方为横结肠 系膜,后方为下腔静脉,胆总管等,胰头左后下部有一 突出部绕至肠系膜上动静脉后方为钩突;胰颈位于 胃幽门部后下方,后方为门静脉起始段;胰体前方与 小网膜囊相邻,后方为腹主动脉,双肾及脾静脉;胰尾 行经脾肾韧带之间,末端达脾门.
胰腺炎影像诊断PPT课件
将超声探头经内镜导入胃或十二指肠 内,近距离观察胰腺及周围病变,分 辨率高,对微小病变的检出率高。
CT检查
腹部CT平扫
可显示胰腺肿大、胰周渗出等病变, 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常用方法。
腹部增强CT
通过注射造影剂后进行CT扫描,可更 清晰地显示胰腺及周围血管、淋巴结 等结构,对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具有重要价值。
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肠道 受压移位或狭窄等间接
征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并发症的影像诊断
假性囊肿形成及影像表现
定义
假性囊肿是胰腺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胰液外渗、坏死组织包裹形成。
影像表现
CT和MRI均可显示假性囊肿,表现为胰周或腹腔内的囊性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囊内密度均匀,增强 扫描无强化。
胰周积液及影像表现
05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与其他腹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与急性胆囊炎 的鉴别
两者均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 症状,但急性胰腺炎疼痛多位于左上腹,可 向左肩及左腰背部放射,而急性胆囊炎疼痛 多位于右上腹,可向右肩胛下区放射。影像 学上,急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肿大、胰周积 液等,而急性胆囊炎则表现为胆囊壁增厚、 胆囊内结石等。
02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平片检查
腹部平片
可显示胰腺区域钙化或结石,对 慢性胰腺炎有一定诊断价值。
胃肠道钡剂造影
可间接观察胰腺形态及周围脏器 关系,但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 值有限。
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
简便易行、价格低廉,是胰腺炎的常 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显示胰腺肿大 、胰周积液等病变,但对肥胖、胃肠 积气等患者显示效果不佳。
胰腺炎影像诊断仍面临着一些 挑战,如影像技术的局限性、 病变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医生经 验的差异等,需要不断研究和 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这 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学表现
鉴别诊断
慢性胰腺炎CT
◆ ◆
◆
◆
◆
胰腺萎缩:节段性或弥漫性 胰腺正常或增大:炎症导致胰腺体积增大,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弥 漫性,少数成炎性肿块,通常局限于胰头 胰管扩张:可累及整个胰管,也可局限 胰管结石和胰腺实质钙化 假性囊肿:位于胰腺内,胰头区较常见,多发,囊 壁较厚.可伴钙化,注射对比剂后壁有强化
病理
假性囊肿:
病程的4-6周形成—渗液 未及时吸收, 被纤维组织包裹。可位于 胰内、外。 蜂窝织炎: 渗液及坏死组织合并感染 形成脓肿。
影像学表现
正常胰腺CT表现
带状,横跨于腰1、2前,胰尾位置高,胰头钩突最低 胰头被十二指肠圈包绕,外侧十二指肠降段,下方为十二指 肠水平段 实质密度均匀,30-50HU,略低于脾脏密度,增强扫描后密度 均匀增高 急性胰腺炎时常累及肾前筋膜,正常肾前筋膜厚度不超过3mm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杨若男
概述
◆
最常见的胰腺疾病 大部分是单纯水肿性胰腺炎, 10%-20% 为出血坏死 性胰腺炎 女性较多见,多发于20岁-30岁的青年人。 相关因素包括: ①长期酗酒②胆石症③高脂血症 ④高血钙症⑤穿透性消化性溃疡⑥外伤 ⑦病毒感染⑧药物⑨遗传⑩医源性损伤
◆
◆
◆
◆
◆
◆
临床表现
中上腹疼痛,向背部放射
体征
发热
恶心、呕吐 呕吐出现在腹痛后
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严重者有低血压、休克以及多脏器衰竭 实验室检查 WBC升高,血、尿淀粉酶升高
病理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表现取决于其病理类型
1.轻型:急性水肿型,胰腺局部或弥 漫性水肿,质地结实,胰腺周围有少量脂 肪坏死.镜下可见腺泡,间质水肿,少量 散在出血坏死灶,血管变化常不明显,渗 液清亮. 2.重型:出血坏死型,胰腺肿大变 硬,腺泡及脂肪组织坏死,血管出血坏死 .肉眼可见胰腺有灰白色或黄色斑块状 脂肪坏死灶.病程长者可并发脓肿,假性
鉴别诊断
与胰腺癌相鉴别: 前者抗炎治疗后明显好转 增强扫描未见周围血管受侵表现 胰腺周围间隙浑浊,肾前筋膜、侧 锥筋膜增厚浑浊等急性炎症表现。 后者多表现为局限性肿块 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肿块轮廓及肿 瘤侵犯血管、周围淋巴结转移等恶性肿 瘤征象
thank you!
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
平片可显示上腹部肠曲扩张,以及 由于肠系膜水肿所致 胃与横结肠间距增大 肺底炎症浸润和胸腔积液等改变
影像学表现
CT是急性胰腺炎有效的检查方法 单纯水肿型: 胰腺增大 密度降低 轮廓模糊 胰周积液 增强后强化均匀 少数轻者,CT可表现正常
出血坏死型: (1)胰腺体积增大,常为弥漫性。 (2)胰腺密度变化与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多为密度不均匀减低(水肿);合并出血则 密度不均匀增高。增强薄层扫描坏死区更清 楚。 (3)胰周脂肪间隙消失、模糊并条网状致 密影。 (4)胰周坏死、渗液。最常见的位置是小 网膜囊,左肾旁前间隙。沿潜在间隙流注形 成远处积液。 (5)并发症:胰腺的蜂窝组织炎、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