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蚓蛔线虫蛔虫
《似蚓蛔线虫》课件
头部结构
头部具有口孔,周围有3个唇片 ,用于吸附肠壁。
尾部结构
尾端钝圆,具有交合伞,用于 交配时抱持异性虫体。
地理分布与生态习性
地理分布
似蚓蛔线虫主要分布于 温带和热带地区,在我
国各地普遍存在。
宿主范围
主要寄生于人及动物的 肠道内,引起蛔虫病。
感染方式
感染方式主要为摄入感 染性虫卵,经口感染。
生态习性
在肠道内寄生,以肠内 容物为食,繁殖迅速。
生命周期与繁殖
01
02
03
04
生活史
似蚓蛔线虫的生活史包括虫卵 、感染性虫卵、幼虫和成虫四
个阶段。
繁殖方式
雌雄异体,交配后雌虫产卵, 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数万个。
生命周期
在适宜条件下,感染性虫卵经 口摄入后约1个月可发育为成
虫。
环境适应性
蛔虫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可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并传播
防治挑战
防治工作需要持续加强,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和参与度,加 强监测与控制,提高治疗效果等。
05Leabharlann 似蚓蛔线虫的研究 价值在生态学研究中的价值
生态平衡
似蚓蛔线虫作为生态系统 中的一部分,对于维持土 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
生物多样性
似蚓蛔线虫的存在丰富了 土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03
似蚓蛔线虫的传播 途径
传播媒介与方式
传播媒介
似蚓蛔线虫的传播媒介主要是蚯蚓。
传播方式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时,似蚓蛔线虫幼虫会从蚯蚓体内逸出,进入土壤。
流行病学特征
人群普遍易感
01
似蚓蛔线虫感染不受年龄、性别、种族和地域限制,人群普遍
第10章0 常见人体寄生虫
人
土壤
人
41
三、生活史
(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1、感染
阶段:丝状蚴(感染期蚴) 方式:经皮肤主动钻入
(为主要的感染方式); 经口食入; 经胎盘输入
42
三、生活史
(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2、幼虫移行
丝状蚴 皮下组织 小静脉 随血流至右心
咽
小支气管、支气管
肺泡
肺
食管 胃
小肠
43
三、生活史
(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钩蚴的迁延移行(persisting migrants)
人经皮肤感染A.d后,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之前, 可潜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有报道253d),此 时,虫体发育很慢或暂停,在受到某些刺激后才陆续 到达小肠发育成熟,这种现象称为钩蚴的迁延移行。
44
三、生活史
(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3、寄居
阶段:成虫 部位:小肠上段 寄居方式:以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粘膜上 食性: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 习性:经常更换咬附部位 产卵量: A.d: 1-3万个/日/♀;N.a :0.5-1万个/日/♀ 寿命: 3年±
17
蛔虫性肺炎肺切片
18
(二)、成 虫 致 病
1. 掠夺营养与影响吸收:
蛔虫以人体肠腔内半消化物为食 代谢产物毒性刺激 损伤肠粘膜→消化和吸收障碍 临床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间歇性脐周疼痛等。重度感染的儿童, 可引起发育障碍
19
重度蛔虫感染儿童
20
2 变态反应
症状: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 性水肿,以及结膜炎等 可能是蛔虫变应原被人体吸收后,引 起IgE介导的变态反应 ❖非特异表现:面部白斑、指甲白斑、 粘膜白斑、舌疹、夜间磨牙
寄生虫-似蚓蛔线虫
02
似蚓蛔线虫的寄生方式与宿主
寄生方式
寄生部位
似蚓蛔线虫通常寄生于人体肠道中, 特别是小肠。
生活史
似蚓蛔线虫的成虫在人体内产卵,卵 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环境下, 卵孵化成幼虫,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 育,幼虫会再次感染人体。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在极少数情况下,似蚓蛔 线虫可能通过人与人之间 的密切接触传播。
03
似蚓蛔线虫对宿主的影响
致病性
寄生部位
似蚓蛔线虫主要寄生于人 体小肠,少数情况可寄生 于肺部。
感染症状
感染后可能出现食欲不振、 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 症状。
并发症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肠梗阻、 肠穿孔、肺部感染等并发 症。
寄生虫-似蚓蛔线虫
• 似蚓蛔线虫简介 • 似蚓蛔线虫的寄生方式与宿主 • 似蚓蛔线虫对宿主的影响 • 似蚓蛔线虫的防治与控制 • 研究展望
01
似蚓蛔线虫简介
生物分类
动物界
蛔属 钩口科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形态特征
成虫
呈圆柱形,两端尖细,体表光滑, 乳白色。雌虫长20~35cm,直径 约3mm;雄虫长15~31cm,直径 约2.5mm。
04
似蚓蛔线虫的防治与控制
预防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
经常洗手,避免接触可 能被似蚓蛔线虫污染的
土的肉 类和蔬菜,确保饮用水
清洁。
环境卫生
保持家庭和周围环境的 清洁,定期清理垃圾和
粪便。
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对似蚓蛔线虫 的认识,了解其传播途
径和预防方法。
治疗方式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
Lips En Face“
第五页,共35页。
雄蛔虫(huíchóng)交合刺
第六页,共35页。
Section of the Anterior End of Ascaris
(蛔虫(huích)óng)横切面
?The elongated oesophagus is
形状
宽椭圆形
长椭圆形
颜色
棕黄色
棕黄色
卵壳 内容
厚、外披蛋白膜,
凹凸不平
含一个圆形卵细胞, 壳间有新月形空隙
壳及蛋白膜均薄
含大小不一的
折光性卵黄颗粒
第十六页,共35页。
3. 幼 虫
第十七页,共35页。
第十八页,共35页。
二. 生活史
成虫(chéngchóng)
卵(受、未)
感染性蛔虫(huíchó肠n壁g)微卵静脉、
农村 —— 人粪施肥、随地大便
城市—— 菜篮子 Food: 虫卵污染的生菜、泡菜、生水 —熟食。 Fly: 蝇(鸡、犬)机械性携带。
第三十五页,共35页。
卵细胞,卵细胞 与卵壳间有新月
形空隙
第九页,共35页。
Fertilized Ascaris Egg
(受精(shòu jīng)蛔虫卵)
?A fertilized Ascaris egg, still
at the unicellular
stage, as they are when passed
in stool. Eggs
? 3. 驱虫治疗性诊断 根据成虫形态特征进行 鉴别。
第三十一页,共35页。
五、流 行
? 蛔虫的流行农村(nóngcūn)多于城市、儿童多于成人。目 前,我国农村(nóngcūn)多数地区感60染%率-9为0% 。
似蚓蛔线虫蛔虫
似蚓蛔线虫(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预习提要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虫卵随粪便排出,在外界适宜土壤环境中发育为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被人吞食后,幼虫在小肠内孵出,侵入肠粘膜静脉经血液移行至肺,再进入消化道而发育为成虫。
目的要求一.掌握蛔虫受精卵及未受精卵的形态。
二.掌握诊断蛔虫病的粪便直接涂片技术操作。
三.熟悉蛔虫成虫的基本形态特征。
实验内容一.虫卵临时玻片。
载玻片上滴加保存在5%福尔马林中之浓集粪渣虫卵悬液一滴,加盖玻片,先置低倍镜找虫卵后,小心转向高倍镜(勿使液体接触镜头)观察。
(一)受精卵:椭圆形,卵壳较厚而透明,壳的表面通常有一层粗糙不平的蛋白质膜,新鲜粪便中的卵因受宿主胆汁染色呈棕黄色,卵内有一大而圆的卵细胞。
(二)未受精卵:多为狭长椭圆形,也呈棕黄色,卵壳及蛋白质膜均较受精卵薄,卵内含有许多折光性强的卵黄颗粒。
(三)脱蛋白质膜卵(示教):受精卵及未受精卵外面的蛋白质膜有时可脱落,此时虫卵无色而透明,观察时应注意与其他虫卵和植物细胞(多角形)鉴别。
(四)感染性卵(示教):受精卵排出体外,在外界经过一定时间可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卵内含有幼虫。
此种虫卵在新鲜粪便中看不到。
二.成虫(示教)(一)液浸标本1.外部形态:(1)色泽形状:活体为肉红色,经福尔马林固定后呈灰白色。
虫体圆柱形,形似蚯蚓,两端较细,体表光滑而有细纹,两侧可见明显的侧线。
(2)雌雄虫识别:雌虫比雄虫大,雌虫尾端钝圆,雄虫尾端向腹面弯曲。
(3)头尾端识别:头端中央有口孔及三片唇瓣围绕,尾端或直或弯曲。
(4)背腹面鉴别:腹面有肛门(尾端)及雌虫阴门(虫体前1/3处)的开口。
(5)雄虫交合刺:仔细观察雄虫弯曲的末端,有二根白色的交合刺,有时因脱落或缩入泄殖腔内不能见到。
2.内部器官:(1)消化器官:为一连续纵行直管。
前端始自口腔,下连食道,食道以下依次为中肠和直肠,雌虫直肠通于尾端肛门,雄虫直肠与射精管相通而成为泄殖腔。
似蚓蛔线虫医学课件
饶虫
• 蛲虫是另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 得了蛲虫病常会有肛门、 会阴部瘙痒等症状。蛲虫病很容易广泛流行和传染, 其传 染的途径可以通过接触、吸入空气等。如果宝宝得了蛲虫 病, 全家都要注意, 孩子在学校、幼儿园等也很容易被集体 感染, 所以在治疗时应该同时集体服药治疗, 这样才能达到 根治的目的。
• 对有并发症的患者, 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不要自行用药, 以免贻误病情。
• 饶虫是常见寄生虫, 又叫绕虫 也叫蛲虫, 尖尾科、蛲虫属, 成虫细小, 乳白色线状。比蛔 虫小得多。主要寄生于人体 的盲肠, 一般在体内存活四个 星期左右, 儿童感染率居高, 感染率城市大于农村, 主要通 过手感染饶虫卵后, 经口传入 人体内, 具有易治难防的特点。
婴幼儿常见问题13—蛔虫病
预防蛔虫病
• 1.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卫生知识。 • 2.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 不饮生
水, 防止食入蛔虫卵, 减少感染机会。
常用驱虫药
•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阿苯达唑(肠虫清)、甲苯咪唑 (安乐士)、左旋咪唑(宝塔糖)和枸橼酸呱嗪(驱蛔 灵), 驱虫效果都较好, 并且副作用少。
发生胆管坏死、穿孔、以及肠扭转和肠坏死。
临床表现
• 临床上以肺部炎症症状为主,伴有全身表现: 患者发热、 咳嗽、哮喘、血痰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X线检 查可见浸润性病变,重度感染时可出现肺水肿、肺出血等。
小儿蛔虫
• 小儿蛔虫轻者可无明显症状, 重者食欲不振, 或喜食异物, 面黄形瘦, 脐 周腹痛, 时作时止, 触之腹部柔软, 或可扪及虫团聚散, 并可见吐蛔或便 蛔, 且大便干稀不稠。有些患儿出现淡色白斑、巩膜出现兰色斑点, 下 唇或出现颗粒样大小白点, 舌苔薄腻或花剥, 舌尖红尖。
人体常见的寄生虫
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一)似蚓蛔线虫似蚓蛔线虫又称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肠内未消化的食物为营养,雌雄交配,每条雌虫每天产卵24万个,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外界经3周发育为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口-小肠-幼虫孵出-粘膜、粘膜下层—静脉、淋巴管—肝—右心—肺—穿破毛细血管—肺泡—支气管—气管一咽部一吞咽-胃-小肠-童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引起蛔虫病。
蛔虫的自然生存期为一年左右。
不良的卫生习惯是感染该病的关键,如不洗手、生吃果菜、喝不洁净水等。
(二)疟原虫疟原虫是人体疟疾的病原体。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两种少见。
人体疟原虫的生活史,都需要人和雌性按蚊做宿主,并经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世代的交替。
当按蚊刺吸疟疾病人血液时,疟原虫随血液进入蚊胃后,雌配子体发育为雌配子,雄配子体发育为雄配子。
雌、雄配子受精,形成合子。
成熟动合子穿过蚊胃壁上皮细胞,在蚊胃弹性纤维膜形成卵囊。
卵囊形成后即进入抱子增殖阶段,形成子抱子,子抱子可随蚊血淋巴到达蚊唾腺内。
当雌蚊再度刺吸人血时,便可随唾液进入人体。
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疟疾发作期间为潜伏期。
一般间日疟短者11~25天,长者6~12个月,个别可长达625天。
疟疾发作的原因主要是红细胞内期疟原虫裂殖子胀破红细胞,裂殖子和疟原虫的代谢产物、残余和变性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引起发热。
典型的疟疾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
这种周期性特点与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即和裂殖子从所寄生的红细胞释出的时间一致。
间日疟疾和卵形疟疾为隔日发作一次;三日疟疾为隔两天发作一次;恶性疟疾起初为隔日发作一次,以后则出现每天发作或间歇期不规则。
蚊虫叮咬是本病致病原因。
(三)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或肠系膜静脉,以吸盘吸附在血管壁上,以血液为食,寿命3.5-5年,少数20~30年。
15,16,17 实验动物常见线虫
幼虫
移行途径:皮肤 → 血管、淋巴管→右心 →肺 →肺泡 (无蜕皮 )→支气管→气管 → 咽 → 小肠(蜕皮2次→成虫) 寿命:十二指肠钩虫7年
美洲钩虫15年
钩虫生活史
66
钩虫幼虫感染人和动物的方式:
主要通过皮肤感染人体
经口感染(十二指肠钩虫) 婴儿钩虫感染主要通过使用被钩蚴污染 的尿布 母体内钩蚴可通过胎盘传给婴儿 (十二)
5.随地解便或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施肥造成 土壤、蔬菜等环境污染; 6.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差。
37
蛔虫防治原则
查 治
防
查病治病: 消灭传染源
甲苯达唑、 哌嗪
防止病从口入 注意个人卫生
加强粪便管理
肠虫清
使君子、苦 楝树根皮
和饮食卫生
38
蛲虫
39
40
41
42
二、生 活史
43
44
三、致病
实验动物线虫
1
线虫常见种类
2
似蚓蛔线虫
3
(一)、似蚓蛔线虫(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此病呈世界性分布,但发达国家的感染率明显较低,如美国 为1%,而我国农村为90% 4
1.成虫: 圆柱形,形似蚯蚓 体表具细横纹及侧索 雌雄异体 雌虫:20—35 cm 雄虫:15—31 cm
79
二、生活史
转续宿主
80
(被终宿主食入)
转续宿主
(鱼、虾、 蟹、蟾蜍、 蛙等)
(发育)
第三期幼虫
(发育)
成 虫
(6-7W)
(产卵)
(排出)
人
终宿主肺内
第三期幼虫
(发育,蜕皮) 2W
医学蠕虫—医学蠕虫图谱(寄生虫检验技术课件)
一、线虫
1.似蚓蛔线虫
♀
♂
简介
似蚓蛔线虫俗称蛔虫是人体最
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 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
感染方式
食入感染期虫卵
致病
幼虫在体内移行造成机械性损 害,如蛔蚴性肺炎;成虫夺取 宿主的营养、造成超敏反应, 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肠 梗阻、肠穿孔、胆道蛔虫症等。
♀♂
2.毛首鞭形线虫
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成虫
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可引起 华支睾吸虫病。
感染方式
误食含有活囊蚴的淡水鱼 虾而感染。
致病 症状
肝吸虫的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 引起胆管内膜炎、阻塞性黄疸、 胆石症、肝硬化、腹水,甚至 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而死 亡。儿童严重感染可致侏儒症。
2.布氏姜片吸虫
♀
♂
雌雄同体 人体寄生吸虫最大者
症
状
行症,能引起多个器官损伤, 最严重的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炎
或脑膜炎。
二、绦虫
成虫 ♂
头节
1.链状带绦虫
♀
孕节
简介 感染方式
链状带绦虫俗称猪肉绦虫、猪 带绦虫、有钩绦虫,古籍中称 为寸白虫或白虫。雌雄同体,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幼虫 可寄生于人或猪的组织内。
人误食含囊尾蚴的“米猪肉” 感染猪带绦虫病;误食虫卵 或孕节可感染猪囊尾蚴病。
4.斯氏狸殖吸虫
♀
♂
雌雄同体 虫体窄长呈梭形
简简简简介介介介 感染方式
斯氏狸殖吸虫是我国独有的虫 种。可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 成虫主要寄生于果子狸、猫、 犬等动物的肺部, 在人体一般 不能发育为成虫。
误食含有活囊蚴的淡水蟹 而感染。
似蚓蛔线虫
3.婴儿钩虫病(infantile
hookworm disease)
感染途径 ① 钩蚴污染尿布 ② 接触污染土壤 ③ 穿开裆裤、沙袋代替尿布或睡沙袋、 麦秸而受感染 ④ 经胎盘 ⑤ 经母乳 感染虫种 多为十二指肠钩虫 好发年龄 47 生后5~12个月,甚至生后4天
钩虫防治原则
查
治 防
23
使用未经无 害化处理的 人粪施肥
粪便污 染水源
24
蛔虫病实验诊断
检查成虫 检查虫卵
1. 直接涂片法 2. 盐水浮聚法
蛔虫防治原则
查 治
防
查病治病: 消灭传染源
甲苯达唑、 哌嗪
防止病从口入 注意个人卫生
加强粪便管理
肠虫清
使君子、苦 楝树根皮
和饮食卫生
(二)、钩虫(hookworm)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ncylostoma
十二指肠 钩口线虫 (呈“C” 形)
duodenale)
美洲板口线虫
(Necator americanus)
美洲板 口线虫 (呈“S” 形)
钩虫形态口囊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美洲板口线虫
二对钩齿
一对板齿
口囊
板齿
钩齿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板口线虫
交合伞 交合刺
上腹不适、持续性隐痛
临床表现
恶心、呕吐、腹泻 食欲 ,体重
消化功能紊乱,油样黑便。
3)异嗜症: 喜食茶叶、碎纸、木屑、破布、 煤渣 、泥土、瓦片、炉灰等。 这种异常的嗜好,被称为“异嗜症”。
43
4)婴儿钩虫病:急性便血性腹泻, 大便呈黑色或柏油样,
钩虫病实验诊断
粪检虫卵
1. 直接涂片法 2. 饱和盐水漂浮法 3. 粪钩蚴培养法
第二节似蚓蛔线虫
第二节似蚓蛔线虫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aeus,1758)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Ascariasis)。
此外,犬弓首线虫(Toxocara canis,简称犬蛔虫)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 larva migrans,VLM)。
形态成虫为寄生人体的肠道线虫中体型最大者,虫体呈长圆柱形,头、尾两端略细,形似蚯蚓。
活虫呈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可见有细横纹和两条明显的侧索。
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其周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唇瓣。
背唇瓣一个,较大,亚腹唇瓣两个,略小。
唇瓣内缘有细齿,外缘有乳突。
直肠短,雌虫消化道末端开口于肛门,雄虫则通入泄殖腔。
雌虫长约20~35cm,个别虫体可达49cm,最宽处直径约为3~6mm,尾端钝圆。
雌性生殖系统为双管型,盘绕在虫体后2/3部分的原体腔内,阴门位于虫体前、中1/3交界处的腹面。
雄虫长约15~31cm,最宽处直径约为2~4mm,尾端向腹面卷曲。
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盘绕在虫体后半部的原体腔内。
具有一对象牙状交合刺,在泄殖腔前、后有多对乳突。
虫卵自人体排出的蛔虫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两种。
受精蛔虫卵呈宽卵圆形,大小约为45~75×35~50µm, 卵壳自外向内分为三层:受精膜、壳质层和蛔甙层。
壳质层较厚,另两层极薄,在普通显微镜下难以分清。
卵壳内有一个大而圆的细胞,与卵壳间常见有新月形空隙。
卵壳外有一层由虫体子宫分泌形成的蛋白质膜,表面凹凸不平,在肠道内被胆汁染成棕黄色。
未受精蛔虫卵多呈长椭圆形,大小约为88~94×49~44µm,壳质层与蛋白质膜均较受精蛔虫卵薄,无蛔甙层,卵壳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折光性颗粒( 图16-4)。
若蛔虫卵的蛋白质膜脱落,卵壳则呈无色透明,应注意与其他线虫卵的鉴别。
图16-4 蛔虫卵生活史蛔虫的发育过程包括虫卵在外界土壤中的发育和虫体在人体内发育的两个阶段。
似蚓蛔线虫(蛔虫)
似蚓蛔线虫(蛔虫)
一、形态
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较大,长20-35cm,尾直。
♂: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虫卵:受精卵:短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厚,外被波浪状的蛋白质膜,卵壳内有一个椭圆形的卵细胞。
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蛋白质膜较薄,卵壳内含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也称屈光颗粒。
感染期虫卵: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而形成;幼虫盘曲在卵壳内;脱蛋白质膜蛔虫卵。
二、生活史:成虫→虫卵(温、湿、暗土中)→感染性虫卵→幼虫→成虫→小肠→小肠壁静脉或淋巴管→肝→右心→肺→气管→咽喉→胃→小肠→成虫。
(其中,幼虫可直接变成成虫)。
寄生部位:人小肠。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三、致病
幼虫:蛔蚴性肺炎。
成虫:掠夺营养;损伤肠粘膜;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
四、实验诊断:1、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一张80%,三张95%。
2、试验驱虫法。
五、流行因素:1、生活史简单,产卵量大。
2、虫卵的抵抗力强。
六、防治原则: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预防工作;加强粪便管理;普查普治。
似蚓蛔线虫课件
2 虫卵 〔3〕脱蛋白质膜受精蛔虫卵 虫卵无色透明,无蛋白质膜。其他构造同受精蛔虫卵。
10
完整蛋白质膜受精蛔虫卵〔左〕与脱蛋白质膜受精蛔虫卵〔右〕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规范》及指导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 监管部 门对第 三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许可 (含变 更和延 续)的 现场核 查,第 二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备案 后的现 场核查 ,以及 医疗器 械经营 企业的 各类监 督检查
《规范》及指导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 监管部 门对第 三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许可 (含变 更和延 续)的 现场核 查,第 二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备案 后的现 场核查 ,以及 医疗器 械经营 企业的 各类监 督检查
一、形态
2 虫卵 〔1〕受精蛔虫卵
宽椭圆形,棕黄色,大小约〔45~75〕µm×〔35~50〕µm。卵壳厚, 无色透明,外表常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壳内有一大而圆的卵细胞, 卵细胞与卵壳之间有新月形间隙。
三、致病
2 成虫致病
〔2〕超敏反响
病症: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 肿以及结膜炎等。
可能是蛔虫变应原被人体吸收后,引起
IgE介导的超敏反响。
17
蛔虫引起的荨麻疹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规范》及指导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 监管部 门对第 三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许可 (含变 更和延 续)的 现场核 查,第 二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备案 后的现 场核查 ,以及 医疗器 械经营 企业的 各类监 督检查
《规范》及指导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 监管部 门对第 三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许可 (含变 更和延 续)的 现场核 查,第 二类医 疗器械 批发/零 售经营 企业经 营备案 后的现 场核查 ,以及 医疗器 械经营 企业的 各类监 督检查
寄生虫生活史整理
寄生虫生活史整理表格一、似蚓蛔线虫(蛔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寄生部位:寄生在人体小肠的肠腔。
产卵量:一条雌虫每天产卵约24万个。
幼虫移行:幼虫在人体内需移行(经肝、肺)才能发育为成虫。
营养来源:肠腔的半消化物。
寿命: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一般为1年左右。
二、毛首鞭形线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寄生部位: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严重感染时也可寄生于阑尾、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段。
产卵量:一条雌虫每天产卵5000-20000个。
幼虫移行:与蛔虫不同,无需经肝、肺移行。
营养来源:成虫以宿主血液和组织液为食。
寿命:成虫寿命一般为3-5年,长者可达8年以上。
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幼虫(丝状蚴)。
感染途径:经皮肤感染。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借口囊的板齿和钩齿咬附在肠粘膜上。
产卵量:十二指肠钩虫日平均产卵为1万-3万个,美洲钩虫为0.5万-1万个。
幼虫移行:幼虫进入人体要经过移行(经肺等处)才能发育为成虫。
移行过程为循环系统到呼吸系统,再到消化系统。
营养来源:以宿主的血液、组织液和肠粘膜为食。
寿命:一般成虫在人体内可存活3年左右,个别报道十二指肠钩虫7年左右,美洲钩虫15年左右。
四、蠕形住肠线虫(蛲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或经空气吸入感染。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也可达小肠上段甚至胃及食管黏膜等处寄生。
产卵量:发育成熟的雌虫子宫内含虫卵5000-17000个,必须到达肛周才产卵。
幼虫移行: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后,沿小肠下行蜕皮2次至结肠蜕皮1次发育为成虫。
营养来源:以肠内容物、血液或组织液为食。
寿命:雌虫寿命2-4周,一般不超过2个月,最长101天。
蠕虫——线虫—— 似蚓蛔线虫(蛔虫)
蠕虫——线虫——似蚓蛔线虫(蛔虫)一、形态:1、成虫:具交合刺一对;颜色:活时呈肉经色,死时为灰白色。
“品”字形唇瓣环绕着口。
2、虫卵:内含物:受精卵细胞◆四种虫卵的区别:1、脱去蛋白质膜的受精卵2、受精卵3、感染期虫卵4、未受精卵二、生活史:人体内人体外经口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食物、水胃—小肠幼虫22-30℃小肠—血—肺—气管有氧、阴蔽、--食道—小肠潮湿的土壤中成虫约三周虫卵受精蛔虫卵◆第一次蜕皮在虫卵内◆第二、三次蜕皮在肺泡内◆第四次蜕皮在小肠内,发育为童虫吞入孵化蜕皮两次虫卵小肠血或淋巴肝心脏肺病气管幼虫逆行咽下咽喉部肠(发育为童虫、成虫)三、致病性:1、蛔蚴移行症:蛔虫幼虫在体内移行的过程中,发育、蜕皮、释放变应原物质,引起人体变态反应。
如最常见的蛔蚴性肺炎——由于变态反应、机械性损伤、出血、水肿、细胞浸润等原因引起。
2、成虫致病:①毒性作用:变应原引起的,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搔痒等。
此外,头痛、失眠、兴奋性增强,磨牙等神经系统症状,也与毒素有关。
②损伤肠粘膜:间歇性脐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
1、从呕吐物、粪便或其它部位查见成虫。
五、防治原则:1、查病治病:消灭传染源;中药:使君子、苦楝树根皮,对各种并发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2、加强粪便管理;3、加强宣传教育:防止病从口入。
③引起营养不良:由于肠粘膜损伤所致的消化有吸收障碍;④并发症:蛔虫有钻孔的习性,由于饮食不当、不适当的驱虫治疗、剧烈呕吐等激惹了蛔虫,使其窜扰到胆道、胰管、阑尾等处。
引起胆道蛔虫症,胰腺炎、阑尾炎等,或扭结成团引起肠梗阻。
四、实验诊断:主动脉查从粪便中查见虫卵4、直接涂片法:5、浓集法:饱和盐水漂沲法及沉淀法。
蛔虫
肠梗阻也是蛔虫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大量的虫体 扭结成团,或者蛔虫寄生处肠段发生蠕动障碍,均可 导致肠管堵塞。 少数患者可呕吐蛔虫;蛔虫也可进入上呼吸道或 耳咽管内。如果肠道与肾盂、输尿管或膀胱、女性生 殖道之间有瘘管,蛔虫还可出现于泌尿生殖道。
似蚓蛔线虫
(五)实验诊断
(1)粪便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雌虫产卵量大。 (2)检查痰中蛔虫幼虫:疑似有蛔蚴性肺炎的患者。
似蚓蛔线虫
(六)流行与防治原则
1.流行:世界性(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农村高于城 市,儿童高于成人。 流行广,感染率高的原因:
(1) 蛔虫产卵量大
(2) 虫卵在外界抵抗力强,在适宜的土壤中可存活一 年,10%硫酸、盐酸、硝酸或磷酸等不会影响卵内幼 虫发育 (3)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 (4)粪便管理不当,使用未经无害化的粪便。饭前便 后不洗手
• 幼虫体内移行途径:
(三)生活史
幼虫侵入小肠粘膜和粘膜下层,钻入肠壁小静脉或淋巴管
经右心 穿过肺毛细血管 吞咽 经胃
经门脉
系统
肝
肺 入肺泡二次蜕皮 咽
食道
小肠。
•在小肠中经过第四次蜕皮后继续发育成成虫。 •自感染到雌虫产卵约需60~75天 • 每天每条雌虫可排卵多达24万个
长圆柱形,头尾两端略细,形似蚯蚓。活时粉红色或微黄 色。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围以三个“品”字形排列的唇瓣 (背 1 ,腹 2 )。 雌雄异体:
雌虫长约20~35cm,直径约3~6mm, 尾端钝圆。生殖系统为双管型,阴门位 于虫体前、中1/3交界处的腹面。 雄虫长约15~31cm,直径约2~4mm, 尾端向腹面卷曲。生殖系统为单管型, 有象牙状交合刺一对。
似蚓蛔线虫
(三)生活史
(三)生活史
蛔虫详解
五、流行:
蛔虫病广泛地流行于世界各地,尤以温暖、潮 湿、卫生条件较差的国家和地区更为严重。在我国、 感染普遍较为严重。全国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89年~90年),感染率为69%,农村感染高于城市, 儿童感染高于成人。原因: 1.蛔虫的雌虫产卵量大: 20~22万/条/日 200天/年 2.虫卵的抵抗力强: ① 低温、潮湿的条件下 活 5~6年 ② -10℃条件下 活 2年 ③ 粪坑中 活 半~1年
3.似蚓蛔线虫流行广泛、感染率高的原 因为 (X型题)“基础知识” A 生活史简单,虫卵在外界发育不需要中 间宿主 B 成虫产卵量大,易污染环境、食物和水 源 C 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D 家禽、家畜和苍蝇机械携带虫卵 E 个人卫生习惯差,饭前不洗手,食生菜 和饮生水 [本题答案] ABCDE
一、形态: 1.成虫 虫体圆柱形,状似蚯蚓,体形向头尾两端逐 渐变细,体表光滑有纤细的横纹,两侧各有一条 侧线,乳白色或淡红色,头端钝圆,有唇瓣三片, 呈“品” 字形排列,雌雄异体。 雄虫长约15~30cm,尾端向腹面弯曲,有两 根可伸缩的交合刺。 雌虫长约20~40cm,尾端平直,生殖器官为 双管型。
三、致病: 1.幼虫的致病: (1) 支气管肺炎: 由于幼虫在体内移行时,需要穿破肺部的
微血管进入肺泡,使肺部形成许多出血点,起
炎性细胞浸润及嗜酸性粒细胞的集聚,从而引 起。 症状:痉挛性咳嗽,痰带血丝,甚至发热, 胸痛等。(一过性,反复发作)
(2) 支气管哮喘:
幼虫在肺部需发育2周,蜕皮2次,因此发育时 的代谢物,分泌物,排泄物及蜕落的皮屑和蜕皮液 均有抗原性,从而导致。
1.蛔虫对人体危害最为严重的是(A1型 题)“基础知识” A 成虫夺取营养,造成营养不良 B 幼虫经肺脏心脏移行造成的损害 C 由于成虫的扭结、钻孔而造成的多种并 发症 D 成虫在肠腔内移动,造成肠粘膜损伤、 炎症 E 成虫代谢产物造来自宿主的中毒反应 [本题答案] C
似蚓蛔线虫
)
Ascaris
Linnaeus,
round ),是人体常见寄生虫。
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灵枢·厥病》中就有记载,“心肠痛,憹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
涎也者,是蛟蛕也。
”
清代著名医家张志聪注释:“蛟蛕者,蛔虫也。
”
乳突唇瓣
交合刺
受精蛔虫卵感染期蛔虫卵
半月型间隙
蛋白膜
卵壳卵壳:厚,凸凹不平的蛋白质膜
卵细胞
蛋白膜卵壳屈光颗粒
钩虫卵
生活史
心肺支气管
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哮喘、血痰等;血中酸性粒 细胞可增多;X线可见肺部阴影,常有游走现象,多在
蛔虫的分布为世界性,主要流行于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较差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人群感染的特点为
年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
防治蛔虫感染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查治感染者、
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和随地大便的习惯,使蛔虫卵广泛污染土。
似蚓蛔线虫PPT课件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第一章 线虫纲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一、 肠道寄生线虫
似蚓蛔线虫 20-35cm
毛首鞭形线虫 3.5-5cm
钩虫 约 1cm
蠕形住肠线虫 0.8-1.3cm
◆土源性线虫:
◆生物源性线虫
雌3-4mm,雄1.4-1.6mm
(一)、似蚓蛔线虫(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此病呈世界性分 布,但发达国家 的感染率明显较 低,如美国为1%, 而我国农村为 90%
交合伞 交合刺
辐肋
背辐肋
33
钩虫形态虫卵
卵壳 卵细胞
钩虫卵
四细胞期卵
多细胞期卵
含蚴卵
35
2. 幼虫 (钩蚴)
杆状蚴
口腔细长,有口孔 第一、二期杆状蚴
•
口孔
36
丝状蚴
钩虫生活史
钩虫生活史
外界孵化
虫卵
皮肤
杆状蚴、丝状蚴
体内移行途径
血或淋巴
肝
心脏
逆行
肺
气管
咽喉部 咽下 肠(发育为成虫)
钩虫幼虫感染人体的方式:
肺
幼虫在肺部移行
肺部出血、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
蛔虫性肺炎、哮喘
18
蛔虫致病性成虫致病 肠梗阻
损伤肠粘膜
20
胆道蛔虫症
钻入胆总管 21 的蛔虫
22
临床病例
患者 女,23岁。因突然发生脐周腹痛、胸闷、 呼吸困难,随即发生昏厥,全身皮肤出现风 团,急诊住院。一年多来,曾有类似发作5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钩虫引起的贫血
四、实验诊断
1.粪便检查虫卵: 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 :为首选检查方法。
2. 钩蚴培养法:需5-7天。 3. 痰中查钩蚴
第四节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第四篇 医学蠕虫学
蠕虫为多细胞无脊椎动物,藉身体的肌肉 收缩而作蠕形运动。
根据其发育方式不同,分为二种类型:
土源性蠕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的 直接发育型,如蛔虫、鞭虫、钩虫、蛲虫。
生物源性蠕虫: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 如丝虫,血吸虫
学习内容
第36章 线虫纲 蛔虫、钩虫、蛲虫、丝虫、鞭虫、旋毛虫、 粪类圆线虫、广州管圆线虫
蛔甙层
受精卵
未受精卵
宽椭形
长椭园形
卵壳厚
卵壳较薄
内含1个圆形卵细胞 内充卵黄颗粒
两端有半月形间隙
二、生活史
1.在外界发育 2.在人体内发育
蜕蜕皮皮11次次
幼虫进入小肠, 蜕皮1次
体内移行,蜕皮2次
3.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小肠。 感染阶段:感染性蛔虫卵
(含蚴卵) 感染方式:通过污染食物、
壁的点状出血与炎性渗出。 急性钩虫病:短期内大量感染引起。
2.成虫
*胃肠功能紊乱:肠壁的出血、溃疡等损伤 *贫血:慢性失血致贫血。 *异嗜症:部分患者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
致病机理:
钩虫吸血为食;钩虫头 腺分泌抗凝素,使伤口 血液不易凝固,不断渗 血,加之虫体不断更换 吸血部位,加重渗血的 程度;慢性失血引起造 血原料不足(铁、蛋白 质)等。
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和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 americanus)
一、形态 成虫
钩虫长约1cm,肉红色,死后为灰白色。 有一发达口囊,钩齿或板齿、咽管壁肌组织丰富,
有利于叮咬吸血作用 头腺:分泌抗凝素——有利于钩虫的吸血。 咽腺:释放乙酰胆碱酯酶和胶原酶,影响神经递
质的传递作用,降低宿主肠壁的蠕动,有利于虫 体的附着。 雌雄异体,雄虫末端交合伞分背辐肋、侧辐肋和 腹侧辐肋。背辐肋的形态具有明显的特征性,是 虫种鉴定的依据之一。
二种钩虫成虫形态鉴别
鉴别要点
体形 口囊 背辐肋 尾刺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C”型 钩齿 远端分两支,每支又分三小支
有
“S”形 板齿 近端分两支,每支再分二小
饮水,经口感染。 体内移行:口→小肠→门
静脉→肝脏→右心→肺脏 →气管→咽→食管→胃→ 小肠。 致病阶段:成虫、幼虫。 诊断阶段:成虫、虫卵 (粪检)。 营养来源为肠内半消化性 食糜
三、致病
1.幼虫 蛔蚴性肺炎或蛔虫性哮喘:机械性损伤造成 肺部炎性浸润和血中嗜酸性细胞增多。
2.成虫 肠蛔虫症:损伤肠粘膜、掠夺营养、 引起超敏反应。 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较常见。
3.雄虫生殖器官呈单管型,雌虫多呈双管型。 4.具有原(假)体腔,体壁由外向内依次为角
质层、皮下层及肌层。
二、线虫生活史特征
1.线虫生活史中有虫卵、幼虫和成虫三期, 由幼虫发育为成虫需蜕皮四次。
2.线虫多为土源性蠕虫(不需中间宿主), 少数为生物源性蠕虫(需中间宿主)。
第二节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六、防治原则
1 驱虫:选用甲苯咪唑和丙硫咪唑。 2 粪便管理:加强管理,粪便无害化处理。 3 卫生宣教: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第三节 钩虫 (Hookworm)
钩虫是人体消化道危害最严重的虫种,是我国 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发达的口囊,引起以慢性 失血为主要症状的钩虫病。
呈世界性分布,全球感染人数9亿之多。 感染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二种:即十二指肠钩口
丝状蚴
经皮肤或粘膜感染
杆状蚴
3.生活史要点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途径:经皮肤或粘膜。赤足下地接
触疫土 体内移行:皮肤→血循环→右心→肺→
气管→咽→小肠 致病阶段:成虫、丝状蚴 诊断阶段:虫卵;丝状蚴
三、致病
1.幼虫
*钩蚴性皮炎:其分泌的蛋白酶引起的超敏反应 钩蚴性肺炎:蚴虫在肺部移行引起肺间质和肺泡
第37章 吸虫纲 肝吸虫、姜片吸虫、肺吸虫、血吸虫
第38章 绦虫纲 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 、棘球绦虫
第36章 线虫
学习要求
掌握蛔虫、钩虫、蛲虫成虫与虫卵的形态特征及生活 史。
熟悉蛔虫、钩虫、蛲虫的致病性及实验诊断方法。 掌握两种钩虫成虫形态鉴别要点。 掌握班氏及马来微丝蚴的形态特征及鉴别要点。 熟悉丝虫生活史特点、致病及实验诊断方法。
肠梗阻
胆道蛔虫症
肠穿孔
四、实验诊断
病原学检查:检获虫卵或虫体是蛔 虫感染或蛔虫病诊断依据。
首选方法:直接涂片法检查蛔虫卵
五、流行原因
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 产卵量大,♀两套生殖系统,双管型,24万/d 虫卵抵抗力强,导致感染十分普遍 粪便管理不当,虫卵散播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肠道线虫中体形最大者,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引 起蛔虫病(Ascariasis)。
蛔虫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感染率高,尤其是农村。
一、形态
成虫:形似蚯蚓,长约15-35cm。
虫体前端有口孔, 3个唇瓣呈“品” 字排列在口周。 雄虫尾端卷曲,有 一对镰状交合刺,雌虫尾部钝园。
虫卵
受精膜 卵 壳质层 壳
无
板 齿
钩 齿
幼虫、虫卵
幼虫:分杆状蚴和丝状蚴两个阶段。 虫卵: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 区别于蛔虫的脱蛋白膜卵
卵壳
卵细胞
空隙
二、生活史
1.在外界发育:
杆状蚴
(具有向温性 向组织性)
2.在人体内发育:
皮肤→血循环→右心→肺→气管→咽→小肠, 发育为成虫→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 从感染幼虫到成虫产卵时间:5-7周。
第一节 概述
寄生于人体的线虫主要有似蚓蛔线虫、 蠕形住肠线虫、毛首鞭形线虫、钩虫、 丝虫和旋毛形线虫,以似蚓蛔线虫流行 最为广泛;
其中丝虫和旋毛形线虫为组织内寄生 线虫,其他为消化道寄生线虫。
一、线虫成虫的形态特征
1.线状园柱形,雌雄异体,雌大雄小,雄虫 尾端卷曲或膨大,雌虫尾端尖直或钝圆。
2.消化器官较完整,具有口、咽、食道、肠 及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