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蚓蛔线虫蛔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雄虫生殖器官呈单管型,雌虫多呈双管型。 4.具有原(假)体腔,体壁由外向内依次为角
质层、皮下层及肌层。
二、线虫生活史特征
1.线虫生活史中有虫卵、幼虫和成虫三期, 由幼虫发育为成虫需蜕皮四次。
2.线虫多为土源性蠕虫(不需中间宿主), 少数为生物源性蠕虫(需中间宿主)。
第二节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六、防治原则
1 驱虫:选用甲苯咪唑和丙硫咪唑。 2 粪便管理:加强管理,粪便无害化处理。 3 卫生宣教: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第三节 钩虫 (Hookworm)
钩虫是人体消化道危害最严重的虫种,是我国 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发达的口囊,引起以慢性 失血为主要症状的钩虫病。
呈世界性分布,全球感染人数9亿之多。 感染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二种:即十二指肠钩口
质的传递作用,降低宿主肠壁的蠕动,有利于虫 体的附着。 雌雄异体,雄虫末端交合伞分背辐肋、侧辐肋和 腹侧辐肋。背辐肋的形态具有明显的特征性,是 虫种鉴定的依据之一。
二种钩虫成虫形态鉴别
鉴别要点
体形 口囊 背辐肋 尾刺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C”型 钩齿 远端分两支,每支又分三小支

“S”形 板齿 近端分两支,每支再分二小
丝状蚴
经皮肤或粘膜感染
杆状蚴
3.生活史要点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途径:经皮肤或粘膜。赤足下地接
触疫土 体内移行:皮肤→血循环→右心→肺→
气管→咽→小肠 致病阶段:成虫、丝状蚴 诊断阶段:虫卵;丝状蚴
三、致病
1.幼虫
*钩蚴性皮炎:其分泌的蛋白酶引起的超敏反应 钩蚴性肺炎:蚴虫在肺部移行引起肺间质和肺泡
饮水,经口感染。 体内移行:口→小肠→门
静脉→肝脏→右心→肺脏 →气管→咽→食管→胃→ 小肠。 致病阶段:成虫、幼虫。 诊断阶段:成虫、虫卵 (粪检)。 营养来源为肠内半消化性 食糜
三、致病
1.幼虫 蛔蚴性肺炎或蛔虫性哮喘:机械性损伤造成 肺部炎性浸润和血中嗜酸性细胞增多。
2.成虫 肠蛔虫症:损伤肠粘膜、掠夺营养、 引起超敏反应。 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较常见。
壁的点状出血与炎性渗出。 急性钩虫病:短期内大量感染引起。
2.成虫
*胃肠功能紊乱:肠壁的出血、溃疡等损伤 *贫血:慢性失血致贫血。 *异嗜症:部分患者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
致病机理:
钩虫吸血为食;钩虫头 腺分泌抗凝素,使伤口 血液不易凝固,不断渗 血,加之虫体不断更换 吸血部位,加重渗血的 程度;慢性失血引起造 血原料不足(铁、蛋白 质)等。
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和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 americanus)
一、形态 成虫
钩虫长约1cm,肉红色,死后为灰白色。 有一发达口囊,钩齿或板齿、咽管壁肌组织丰富,
有利于叮咬吸血作用 头腺:分泌抗凝素——有利于钩虫的吸血。 咽腺:释放乙酰胆碱酯酶和胶原酶,影响神经递
第四篇 医学蠕虫学
蠕虫为多细胞无脊椎动物,藉身体的肌肉 收缩而作蠕形运动。
根据其发育方式不同,分为二种类型:
土源性蠕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的 直接发育型,如蛔虫、鞭虫、钩虫、蛲虫。
生物源性蠕虫: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 如丝虫,血吸虫
学习内容
第36章 线虫纲 蛔虫、钩虫、蛲虫、丝虫、鞭虫、旋毛虫、 粪类圆线虫、广州管圆线虫
蛔甙层
受精卵
未受精卵
宽椭形
长椭园形
卵壳厚
卵壳较薄
内含1个圆形卵细胞 内充卵黄颗粒
两端有半月形间隙
二、生活史
1.在外界发育 2.在人体内发育
蜕蜕皮皮11次次
幼虫进入小肠, 蜕皮1次
体内移行,蜕皮2次
3.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小肠。 感染阶段:感染性蛔虫卵
(含蚴卵) 感染方式:通过污染食物、
肠梗阻
胆道蛔虫症
肠穿孔
四、实验诊断
病原学检查:检获虫卵或虫体是蛔 虫感染或蛔虫病诊断依据。
首选方法:直接涂片法检查蛔虫卵
五、流行原因
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 产卵量大,♀两套生殖系统,双管型,24万/d 虫卵抵抗力强,导致感染十分普遍 粪便管理不当,虫卵散播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第37章 吸虫纲 肝吸虫、姜片吸虫、肺吸虫、血吸虫
第38章 绦虫纲 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球绦虫
第36章 线虫
学习要求
掌握蛔虫、钩虫、蛲虫成虫与虫卵的形态特征及生活 史。
熟悉蛔虫、钩虫、蛲虫的致病性及实验诊断方法。 掌握两种钩虫成虫形态鉴别要点。 掌握班氏及马来微丝蚴的形态特征及鉴别要点。 熟悉丝虫生活史特点、致病及实验诊断方法。
钩虫引起的贫血
四、实验诊断
1.粪便检查虫卵: 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 :为首选检查方法。
2. 钩蚴培养法:需5-7天。 3. 痰中查钩蚴
第四节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肠道线虫中体形最大者,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引 起蛔虫病(Ascariasis)。
蛔虫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感染率高,尤其是农村。
一、形态
成虫:形似蚯蚓,长约15-35cm。
虫体前端有口孔, 3个唇瓣呈“品” 字排列在口周。 雄虫尾端卷曲,有 一对镰状交合刺,雌虫尾部钝园。
虫卵
受精膜 卵 壳质层 壳
第一节 概述
寄生于人体的线虫主要有似蚓蛔线虫、 蠕形住肠线虫、毛首鞭形线虫、钩虫、 丝虫和旋毛形线虫,以似蚓蛔线虫流行 最为广泛;
其中丝虫和旋毛形线虫为组织内寄生 线虫,其他为消化道寄生线虫。
一、线虫成虫的形态特征
1.线状园柱形,雌雄异体,雌大雄小,雄虫 尾端卷曲或膨大,雌虫尾端尖直或钝圆。
2.消化器官较完整,具有口、咽、食道、肠 及肛门。

板 齿
钩 齿
幼虫、虫卵
幼虫:分杆状蚴和丝状蚴两个阶段。 虫卵: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 区别于蛔虫的脱蛋白膜卵
卵壳
卵细胞
空隙
二、生活史
1.在外界发育:
杆状蚴
(具有向温性 向组织性)
2.在人体内发育:
皮肤→血循环→右心→肺→气管→咽→小肠, 发育为成虫→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 从感染幼虫到成虫产卵时间:5-7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