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常见仪器的校正操作规程
![常见仪器的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76acf6b48d7c1c708a1451e.png)
常见仪器的校正操作规程1 容量瓶的校正1.1 将待校正的清洁、干燥的容量瓶恒重,称重。
1.2 测量纯化水的温度(可将纯化水置仪器室1小时以上,仪器室室温即为纯化水的温度)将纯化水注入容量瓶标线处,称重。
1.3 根据纯化水的温度,查出该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该温度下该容量瓶标示刻度体积的水的质量,并称重,视水液的弯月面是否与刻度吻合。
1.4 校正刻线:若与刻度不符合,可用纸条与水液的弯月面成切线贴成圆圈,然后倒去内容水,在纸圈上,下涂以石腊薄层,再沿纸圈用别针刻一圆圈,涂上氢氟酸,几分钟后洗去过量的氢氟酸,并除去石腊及纸圈,即见容量瓶上的新刻度。
1.5 重复1.1和1.2步骤,取平均值计算容量瓶体积,算出允差,并填附表A。
2 移液管,刻度吸管的校正2.1 在洁净的移液管或刻度吸管内吸入已测过温度的纯化水,并使水弯月面恰好在刻线处。
2.2 将水放入预先恒重并称好重量的具塞小锥形瓶中,称量,计算,可得水的重量。
(应测2次,得放出水的平均重量)。
2.3 根据水的温度查水的密度表(见附表B),计算,可得移液管或刻度吸管的体积。
2.4 将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中。
3 滴定管容积的校正3.1 在洗净的滴定管内注入纯化水,使弯月面最低处与刻度零位相切。
3.2 由滴定管中放水到已恒重并称重的具塞锥形瓶中,密塞,称重。
3.3重复3.1和3.2操作,取平均值。
3.4根据水的温度查水的质量及该温度下水的密度表(见附录B),计算,可计算出滴定管该部分管柱的体积。
3.5将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中。
4 量筒、量杯的容积校正4.1 将洁净的量筒或量杯注入已知温度的纯化水,并使水弯月面恰好在刻线处。
4.2 将水倒置已恒重并称重的具塞锥形瓶中,密塞,称重,可得水的质量。
4.3 根据水温查附表B水的密度,可计算出该量筒或量杯的体积。
4.4 根据附表B规定的标准容量允差,判断被校正量筒或量杯是否合格,并将校正结果记录在附录A表中。
附:衡量法校准大容量玻璃量器的方法探讨【摘要】本文介绍用衡量法校准大容量玻璃量器(容量大于分析天平最大称量范围)的方法,本法较传统之比较法准确、简便实用。
玻璃器皿自校规程作业指导书
![玻璃器皿自校规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788900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5.png)
1. 目的为确保玻璃量器测量之准确性,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滴定管、吸管、移液管、容量瓶、量筒等玻璃量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3. 职责3.1操作人员应按照作业指导书,按期对玻璃量具和玻璃容器经行校准,并做好校准记录。
3.2复核人员负责复核校准结果。
3.2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
4. 自校规程4.1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4.1.1取洁净干燥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1小时以上,记下水温。
4.1.2 精密称量空容量瓶重,加水至刻度;若有水停留在刻度线以上,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
4.1.3 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4.1.4 将容量塞子盖后倒置10次。
每次倒置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
不应有水渗出。
4.1.5依据表1计算容量瓶体积(ml):表1 玻璃容器中1ml水在空气中用黄铜砝码称得重量4.2滴定管校正操作规程:4.2.1取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具塞三角瓶),精密称定。
4.2.2 将滴定管垂直夹在检测架上,活塞芯涂抹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油脂,不应有水渗出。
4.2.3在滴定管里装入水至零刻度处,除去尖端和外面的水,流出口不应接触接水器。
4.2.4 当水注至最高线时,活塞在关闭的状态下,停留20min后,渗水量不得大于最小分度线。
4.2.5控制滴定管流速3--4滴/秒,从滴定管放下一定体积(5ml)的水至称量瓶中,等待时间30s,盖上瓶盖,精密称定。
4.2.6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至0.02ml。
4.2.7依据表2计算滴定管体积(ml)。
表2 滴定管计量要求4.3单线吸管、刻度吸管校正操作规程:4.3.1 取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具塞三角瓶),精密称定。
4.3.2 吸取蒸馏水至刻度线5mm以上,然后将液面调制最高线处。
除去尖端和外面的水。
4.3.3 将吸管垂直放置,并将流液口轻靠接水器壁,此时接水器倾斜30°,在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流出并计时。
以流至口端不流为止,其流出时间应符合规定。
容量瓶的校正方法
![容量瓶的校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21972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f.png)
容量瓶的校正方法容量瓶是一种常用的精确测量液体容量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药品制备等领域。
然而,由于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原因,容量瓶的实际容量可能会与标称容量存在一定的偏差。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容量瓶进行校正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容量瓶的校正方法,并详细说明校正的步骤、要点和注意事项。
首先,容量瓶的校正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容积的计算和容积的校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
一、容积的计算容量瓶的标称容量是通过厂家在制造过程中根据国家标准确定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存在差异的情况。
这种差异主要受制造工艺、容量瓶形状和使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容积的计算是通过测量实际容量和标准液体密度来得到的。
首先,将容量瓶清洗干净,并在干燥后,称量待测液体的质量。
然后,将这一质量除以标准液体的密度,即可得到容积。
最后,将得到的容积与标称容量进行比较,计算出容量瓶的偏差。
对于容积的计算,有以下几点要注意:1. 标准液体的选择:标准液体的密度应当比较精确,可以选择经过校准的密度计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2. 实验环境的控制:由于温度对液体密度的影响较大,所以进行容积计算的实验环境应保持恒定。
可以使用恒温水浴或恒温箱来控制环境温度,这样可以减小温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3. 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在进行瓶内液体质量的称量时,要使用精确的天平,提高称量的准确性。
同时,在倒液体的过程中要避免溅出液体和带入气泡,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容积的校准容量瓶的标称容量是由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瓶身进行标定来确定的。
然而,由于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原因,标定结果可能会存在误差。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容积的校准来获得更加准确的容量。
容积的校准是通过使用一种已知容量的容器(如标准容量瓶)来对待校准容量瓶进行校准的。
具体步骤如下:1. 预热容量瓶和标准容量瓶:将待校准容量瓶和标准容量瓶放置在同一个恒温环境中,等待它们达到相同的温度。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a80cf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9.png)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一、前言容量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和分配液体的体积。
然而,由于使用和环境等原因,容量瓶的准确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容量瓶的校正操作。
本文将介绍容量瓶校正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校正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校正前的准备在进行容量瓶的校正操作之前,必须确保以下准备工作的完成:1. 准备标准溶液:根据实验要求和容量瓶的量程,准备相应浓度的标准溶液。
2. 清洗容量瓶:使用去离子水和洗涤剂彻底清洗容量瓶,确保无残留物。
3. 干燥容量瓶:将清洗后的容量瓶经过适当的干燥处理,以确保容量瓶内壁干燥无水迹。
4. 温度调节:将容量瓶和标准溶液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等待温度稳定。
三、校正操作步骤以下是容量瓶校正的操作步骤:1. 第一次称量标准溶液: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标准溶液,并记录称量质量为m1(单位为克)。
2. 倒液操作:将标准溶液缓慢倒入容量瓶中,直到溶液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
接近刻度线时,使用滴定管缓慢加液,直到溶液液面略高出刻度线。
3. 吸余液操作:用胶头滴管吸取溶液液面上方多余的液体,滴管胶头与容量瓶刻度线平齐时停止吸取。
4. 第二次称量标准溶液:将容量瓶与残余液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为m2(单位为克)。
5. 计算校正因子: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校正因子K:K = (m1 - m2) / (m2 - m3)其中,m3为容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
6. 校正容量瓶体积:根据校正因子K,将容量瓶上的刻度值乘以K 得到校正后的体积值。
四、校正结果记录与报告在校正操作完成后,需要对校正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使用和参考。
以下内容需要记录和报告:1. 校正日期和时间:记录校正操作的日期和时间。
2. 容量瓶信息:记录容量瓶的编号、型号和量程等信息。
3. 校正结果:记录校正前后的刻度值和校正因子。
4. 操作人员:记录进行校正操作的人员姓名。
同时,对于校正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在报告中注明。
容量器具校验标准操作规程
![容量器具校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c791402aaea998fcc220ec0.png)
容量器具校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制定容量器具(容量瓶、锥形瓶、不锈钢桶等)的使用、自检等各环节的控制要求吗,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以确保容量器具的检测精准度的持续性。
应用范围:适用于车间配制中所需的容量瓶、锥形瓶、不锈钢桶等容量器具的内部校验。
内容:1 校验用器具1.1 电子台秤或电子天平1.2 温度计2 不同水温下1ml水的密度(ρ)见下表:3 容量计量校验3.1 容量瓶/锥形瓶3.1.1 将洗净的容量瓶/锥形瓶在室温晾干后编号,称空瓶重W0;3.1.2 向容量瓶/锥形瓶中注入纯化水至标线,同时记录水温t,切不可将水弄到不玻璃瓶的内壁;3.1.3静置10分钟后,检查容量瓶/锥形瓶中的水是否准确至标线,若高于标线,应用干净的吸管将多余的水吸出,再称重W1,3.1.4根据水温查表,记录水温t下纯化水的密度ρ,按照下面计算式计算容量瓶/锥形瓶的实际容积V。
V = (W1- W0)/ ρ3.1.5 按上述方法测定三次,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为容量瓶/锥形瓶的真实体积。
3.2 不锈钢桶3.1.1 将洗净的不锈钢桶在室温晾干后编号,称空桶重W0;3.1.2 向不锈钢桶中注入纯化水至标线,同时记录水温t,切不可将水弄到不锈钢桶的内壁;3.1.3静置10分钟后,检查不锈钢桶中的水是否准确至标线,若高于标线,应用干净的吸管将多余的水吸出,再称重W1,3.1.4根据水温查表,记录水温t下纯化水的密度ρ,按照下面计算式计算不锈钢桶的实际容积V。
V = (W1- W0)/ ρ3.1.5 按上述方法测定三次,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为不锈钢桶的真实体积。
4 允许误差(参考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容量瓶的允许误差(ml)锥形瓶的允许误差(ml)不锈钢桶的允许误差(ml)5 校验结果处理经校验符合技术要求者准予使用,不合格者重新标定标线,并按照3项校验后方可准予使用。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cfe241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f.png)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一、目的容量瓶是一种用来测量液体容量的量具,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定期对容量瓶进行校正。
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容量瓶校正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正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容量瓶并需要进行校正的实验室和生产现场。
三、设备和材料1.校正容量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瓶,容量瓶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2.校正溶液:选择适合用于容量瓶校正的溶液,溶液浓度和性质应与实际使用时的液体相似。
3.天平:用于称量溶液和校正容量瓶的质量。
四、校正步骤与要求1.准备工作1.1检查校正容量瓶和天平的状态,确认其可用性。
1.2清洗校正容量瓶,确保其内壁无残留物,并彻底干燥。
1.3选择适合用于校正的溶液,并按照其制备方法,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溶质。
2.校正容量瓶2.1将所需质量的溶质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摇匀,得到校正溶液。
2.2用天平称取适量的校正溶液,注入校正容量瓶中,注意不得产生气泡或溢出。
2.3将填充满溶液的容量瓶放置一段时间,让溶液温度与实验室温度相平衡。
2.4用天平称取填充溶液后的容量瓶与校正溶液质量的差值。
2.5计算校正值:校正值等于容量瓶容量减去校正溶液的质量,即校正值=容量瓶容量-校正溶液质量。
2.6根据容量瓶校正值的正负情况,可进行修正或调整,确保校正结果的准确性。
3.校正记录与处理3.1将校正结果记录在校正记录表中,包括校正值、环境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记录时应签署完成校正的人员和日期。
3.2根据校正结果,判断容量瓶是否合格。
若校正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容量瓶即为合格。
若校正结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则需要进一步处理或更换容量瓶。
五、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2.在校正过程中,应避免操作中产生的误差,确保校正结果的准确性。
3.容量瓶校正应定期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校正容量瓶和其他设备,保持其清洁干燥。
容量瓶标准操作规程
![容量瓶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f25b92dd4d8d15abe234ed1.png)
目的:本程序《国家标准》规定了容量瓶的操作规程。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不同规格的容量瓶。
职责:质量管理部、QC
内容:
1检查容量瓶是否已校正,清洁、刻度线是否清晰。
2在使用前容量瓶内加入适量溶剂冲洗2--3次。
3配制:
3.1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将一定体积的浓溶液准确移至容量瓶中,移取浓溶液的容器必须用该溶液冲洗2--3次后,将其移入容量瓶中,并加稀释液至近标线处。
3.1固体溶质配制溶液:将准确称量定的固体放在烧杯中加少量溶剂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后倒入容量瓶,烧杯和玻璃棒用溶剂冲洗2--3次,洗涤的溶剂也注入容量瓶中,加溶剂使凹液面至刻度处。
观察时视线应与最低凹液面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当液面距刻度1cm时,应用滴管逐滴将蒸馏水加到溶液凹面底部到标线处)。
4塞紧瓶塞,并用手压住瓶塞,将容量瓶倒置,振荡数次,使之均匀,静置数分钟,即配制完毕。
5并及时填写配制记录。
6容量瓶使用完毕后,应按规定及时清洗。
容量瓶的操作规程
![容量瓶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6224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a.png)
容量瓶的操作规程一、容量瓶的选用与清洗1.选择合适容量的容量瓶,根据需要测量或储存的液体量来决定,选择较小的容量瓶可以提高准确性。
2.使用前先进行清洗,确保容量瓶表面无灰尘、污渍或其他杂质。
清洗时可使用温水和洗涤剂,用刷子或海绵清洗,注意不要划伤瓶壁。
二、容量瓶的校准1.在使用容量瓶前,首先要进行校准。
容量瓶的标定值通常是在特定温度下得出的,所以在使用前应查看容量瓶上的标定温度,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正。
2.校准容量瓶的方法可以使用比重法、称量法、称液法等。
校准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确定,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液体的加入与倒出1.加入液体时,应将液体缓缓倾倒入容量瓶中,避免溅出或过量。
可以使用滴管等工具辅助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2.加入液体后,使用玻璃棒等器具轻轻搅拌,使液体充分扩散,消除气泡。
但要注意不要划伤瓶壁。
3.倒出液体时,必须使用特殊的倒口设备,如倾斜导管或滴液器。
倒液时要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液体顺利倒出,并避免液滴残留在瓶嘴上。
四、避免瓶内外温度差异1.容量瓶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所以在使用容量瓶时要注意瓶内外温度的差异。
如果瓶内温度与标定温度相差较大,应进行温度调节或校准修正。
2.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应让容量瓶与环境温度均衡后再操作,避免温度梯度对容量瓶的标定值产生影响。
五、防止容量瓶的污染与损坏1.用完容量瓶后,应及时清洗和干燥,避免残留液体引起污染或留下水迹影响下次使用。
2.容量瓶是易碎品,操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摔落。
使用过程中发现破损或缺陷应及时更换。
六、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容量瓶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如果有损坏应更换。
2.检查容量瓶是否清洁干净,无异味、异色或残留物。
3.与实验室其他仪器设备的环境温度要一致,避免因温度差异影响实验结果。
容量瓶校正规范
![容量瓶校正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1e8c765e87101f69f319515.png)
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容量瓶校正的标准操作规程,对检验过程中使用的容量瓶进行校正,以保证其体积和标示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避免因容量瓶的误差导致检验结果错误,使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检部容量瓶的校正。
3.职责质检部的化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4 内容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容量瓶的容积。
4.1 外观4.1.1单标线量瓶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4.1.2单标线量瓶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和商标标准温度(20℃)标称总容量与单位准确度等级 A或B4.2 单标线量瓶的瓶口与瓶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标线,将瓶塞塞紧,用手指压紧瓶塞,上下颠倒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结束后,用吸水纸在塞与瓶口周围擦看,不应有水渗出。
4.3.总则4.3.1容量瓶在规定的时间按本规程进行校正,不合格不得使用。
4.3.2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蒸馏水放置于天平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
4.3.3将校正用的蒸馏水、锥形瓶、容量瓶在天平室内的滴定台上放置一段时间,使水温和室温相差不超过0.1℃。
4.3.4待校正的容量瓶应洗干净,并自然干燥。
4.3.5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时,记录水的温度。
4.3.6称量水质量所用天平精确到0.01g 4.3.7温度计精度0.1℃。
4.4 校正方法:取洗净并干燥的单标线容量瓶,称重后加入蒸馏水,使液面达标线以下约5mm 处,用毛细滴管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标线,精密称定单标线量瓶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用实验温度时1毫升水的重量(查下表)来除水重,即可算出容量瓶的实际毫升数(即20℃时的真是容积)。
4.5记录与计算:由表2查得K (t ),按式(1)计算出滴定管所测各段水的校正值。
△V= m*K(t)-V 1……………… (1) 式中:△V —校正值,mL; V 1—滴定管的读数,mL ; m —称出水的质量,g ;K (t )—转换系数,由表2查得。
SOP文件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SOP文件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479e8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e.png)
SOP文件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的校正流程,确保实验室容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2. 目的该操作规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容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规范校正操作流程,提供一致性的标准;•降低人为误差,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3.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常用的容量仪器校正,包括但不限于体积瓶、移液器、管道等。
4. 校正仪器和设备•校正天平:精度应为0.1mg;•校正温度计:精度应为0.1℃;•校正试剂:应为纯净的蒸馏水。
5. 校正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容量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确保校正天平、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校准试剂应为新鲜的、纯净的蒸馏水;•清洗容量仪器,并待干燥后进行校正。
6. 校正操作步骤1.使用校正天平称量校准试剂的质量,记录下质量值;2.将校准试剂倒入容量仪器中,注意不要产生溅泼或倒漏;3.用校正温度计测量校准试剂的温度,并记录下温度值;4.在规定的温度下,将试剂完全倒入容量仪器中,同时使用玻璃杯套装将溶液的液面调整至刻度线;5.用校正天平称量容量仪器中的溶液质量,记录下质量值;6.比较称量的质量值与校准试剂的质量值之间的差异,计算容量仪器的误差;7.如果误差超出规定范围,则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容量仪器;8.校正完成后,及时清洗容量仪器,并保持干燥。
7. 校正记录校正过程中,应准确记录以下信息:•容量仪器的型号和编号;•校准试剂的质量和温度;•容量仪器中溶液的质量;•容量仪器的误差值。
8. 容量仪器的校正周期•容量瓶:每月校正一次;•移液器:每周校正一次;•管道:每季度校正一次。
9. 容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定期清洗容量仪器,并保持干燥;•避免容量仪器受到撞击或其他机械损伤;•定期检查容量仪器的刻度线是否清晰可见;•对于出现故障或损坏的容量仪器,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10. 紧急处理措施在校正过程中,如果发现容量仪器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停止使用异常的容量仪器;•录制异常情况的细节,并及时报告主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维修或更换容量仪器。
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94fd865af45b307e8719769.png)
4.2.1.4 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4.2.1.5 依据表1计算容量瓶体积(ml);
4.2.2 相对校正法
4.2.2.1 将要校正容量瓶洗净干燥;
4.2.2.2 用洁净的已校正好的50ml滴定管注入一定温度的蒸馏水至“0”刻
题 目
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制 定
部门审核
质量部审核
制定时间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 准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
质量部
1.目的
建立起一套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容量瓶的校正。
3.职责
质量检验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 总则:
4.1.1 校正用的蒸馏水至少在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4.1.2 待校正的仪器必须清洗干净,容量瓶必须干燥;
4.1.3 如室温有变化,每次操作时应记录水的温度;
4.1.4 称量所用的天平精度应达到万分之一;
4.2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4.2.1 绝对校正法
4.2.1.1 将被校正的容量瓶清洗干净并干燥;
4.2.1.2 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20分钟,记下水温;
1000ml
2000ml
允差
一等
±0.02
±0.02
±0.03
±0.05
±0.10
±0.15
±0.15
±0.25
±0.40
±0.50
二等
±0.04
±0.04
±0.06
±0.10
容量瓶校正规程
![容量瓶校正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cca6c0ce87101f69e31959e.png)
容量瓶校正规程1. 总则1.1 校正用纯化水至少须在标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1.2 待校正的仪器检定前需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
然后用水冲净。
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
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
容量瓶必须干燥。
1.3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测量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的程度。
1.5 校正时使用的温度计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
按检定结果读取温度。
1.6凡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不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1.7检定周期: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
1.8 检定条件1.8.1万分之一天平1.8.2测量范围(10—30)℃,分度值为0.1℃的精密温度计。
1.8.3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1.8.4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 6682-1992要求。
2.检定方法2.1外观2.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
2.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2.1.3玻璃量器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20℃)、型式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等待时间(+ⅹⅹs)、标称总容量与单位(××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记的按B级处理)。
2.2密合性2.2.1具塞量筒、量瓶的口与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最高标线,塞子盖紧后颠倒10次。
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不应有水渗出。
3.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的流出时间与等待时间见表1~表3。
4.容量允差4.1要求:在标准温度20℃时,分度吸量管的标称容量和零至任意分量,以及任意两检点之间的最大误差,均应符合表1和表3的规定。
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最新)
![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003b79df28ea81c758f578cf.png)
****制药有限公司检验操作规程1. 总则1.1 校正用纯化水至少须在标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1.2 待校正的仪器检定前需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
然后用水冲净。
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
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
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必须干燥。
1.3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测量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的程度。
1.5 校正时使用的温度计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
按检定结果读取温度。
1.6凡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不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1.7检定周期: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其中无塞滴定管为1年。
1.7 检定条件1.8.1万分之一天平1.8.2测量范围(10—30)℃,分度值为0.1℃的精密温度计。
1.8.3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1.8.4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 6682-1992要求。
2.检定方法2.1外观2.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
2.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2.1.3玻璃量器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20℃)、型式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等待时间(+ⅹⅹs)、标称总容量与单位(××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记的按B级处理)。
2.2密合性2.2.1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2.2.2具塞量筒、量瓶的口与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最高标线,塞子盖紧后颠倒10次。
容量瓶、吸管、移液管和酸式碱式滴定管的校准
![容量瓶、吸管、移液管和酸式碱式滴定管的校准](https://img.taocdn.com/s3/m/9403bf691711cc7931b71620.png)
容量瓶、吸管、移液管和酸式碱式滴定管的校准一、目的:建立玻璃量器校正的标准操作规程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实验室定量容器(量瓶、滴定管、吸量管)的校正三、职责:质量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四、正文:1. 总则:1.1. 所有玻璃量器到厂验收时均需按本规程校正,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检定周期为一年。
1.2. 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纯化水放置于实验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将水温控制在20—24℃之间固定不变。
1.3. 校正用纯化水须在实验室内放置半小时左右。
1.4. 待校正仪器应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并自然干燥。
1.5.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6. 每个仪器(每段)校正值的误差,应小于0.02g。
1.7.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应为万分之一天平。
2. 概述:2.1. 容量瓶的校正:先称干燥后的空瓶重,再加入1.2.项下纯化水至刻度,再称总重,总重减去空瓶重即为水重,根据水重以及此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相对体积。
2.2. 吸管的校正:先取一适当的干燥锥形瓶,精密称定再用欲校正的吸管吸取1.2.项下纯化水到标示容量处,再垂直将所吸之水放入已称重的瓶中,并将吸管尖碰触瓶内壁,以将尖端的水完全放入锥形瓶中,再称总重,则总重减去空瓶重即为水重,根据水重以及此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相对体积。
2.3. 滴定管的校正:先以1.2.项下纯化水填充至刻度(注意检查管内有无气泡),再将滴定管内的水分段放入一预先称重的干燥锥形瓶中,分别记录重量,再换算成体积,并和滴定管标示体积做对比。
3.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将被校正的容量瓶洗净干燥。
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约30分钟,记下水温。
称取空瓶重,再加水至刻度,如瓶颈上有水用滤纸条吸干,塞直瓶塞,再称总重量。
计算容量瓶中水重,从附表中查出该温度下水的密度,计算容量瓶的容积(ml)。
4. 移液管校正操作规程:4.1. 取一洁净干燥锥形瓶,精密称量重量。
玻璃容器校正操作规程
![玻璃容器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c34eab2f524ccbff1218444.png)
玻璃容器校正操作规程目的:建立定量容器校正的标准操作规程,对检验过程中使用的玻璃容器进行校正,以保证其体积和标示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避免因容器误差导致检验结果错误,使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范围:适用于实验室定量容器(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刻度吸管)的校正。
责任:QC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1 容量瓶的校正:1.1将待校正的容量瓶洗净干燥,取烧杯盛放一定量水,容量瓶及水同时放于天平室中20min,使温度与空气的温度一致,记下水的温度。
先将空的容量瓶连同瓶塞一起称定重量(称准至1mg),然后加水至刻度。
注意刻度之上不可留有水珠,否则应用干燥滤纸擦干,塞上瓶塞,再称定重量,减去空瓶重量即得容量瓶中水的重量,用表1-1中温度换算后1ml 水的重量来除容量瓶容积的毫升数。
1.21.3例如:某250ml 容量瓶的容积校正,当21℃时容量瓶中水重249.300g ,由表2-2中查得1ml 水21℃时在空气中重0.99700g ,因此该容量瓶的容积为250.05ml 。
(ml)05.25099700.0300.249==V即这个容量瓶的校正值为250.05-250.00=+0.05(ml ) 1.4容量瓶允许的误差范围见表1-2表1-2 容量瓶允许的误差范围2 移液管的校正:2.1取一洁净且外壁干燥的锥形瓶,称定重量(称准至1mg ),然后取内壁已洗净的待校正的移液管,按照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吸取水至刻度,将水放入已称定重量的锥形瓶中,称定重量,记下水的温度,从表1-1中查出水的密度,以此密度除放出的水的重量,即得到移液管的容积。
2.2移液管允许的误差范围见表2-1表2-1 移液管允许的误差范围2.3刻度吸管的校正方法,参照滴定管的校正法进行。
3 滴定管的校正:3.1取一洁净且外壁干燥的50ml锥形瓶,称定重量(称准至1mg)。
然后将待校正的滴定管装入水至零刻度处,记下水的温度,从滴定管放下一定体积的水至锥形瓶中(根据滴定管大小及管径均匀情况,每次可放5ml或10ml),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03c827bd64783e09122baa.png)
德信诚培训网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建立容量瓶校正程序,规范容量瓶校正过程。
适用于公司工作用容量瓶的校正。
2 职责
质量控制部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3 内容
3.1 容量瓶的校正就是称量一定量水的体积随着温度上升而膨胀,容量瓶的体积也随温度变化,从而得出容量瓶的准确容积。
3.2 不同温度时,1ml水在不同介质中称量数据如下表。
应用此表来校正容量仪器,例如,在15℃时欲取得20℃时容量为一升的水,由于是在空气中称量,可查表计算得997.93(g)反之,也能从水中的重量换算成体积。
温度真空中重空气中重温度真空中重空气中重
10 0.99973 0.99839 21 0.99802 0.99700
11 0.99963 0.99831 22 0.99780 0.99680
12 0.99952 0.99832 23 0.99757 0.99661
13 0.99940 0.99814 24 0.99732 0.99639
14 0.99927 0.99804 25 0.99707 0.99618
15 0.99913 0.99793 26 0.99681 0.99594
16 0.99897 0.99780 27 0.99654 0.99570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药企玻璃容量器具校正操作规程
![药企玻璃容量器具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58265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c.png)
范围:玻璃容量器具。
责任人:容量器具校正人员,质控部负责人。
正文:1 总则1.1 校正用水为纯化水,须在室内放置至水温达到20℃,若水温偏差过大至少放置两小时以上。
1.2 待校正的仪器洗至内壁完全不挂水珠。
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量筒必须干燥。
1.3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 每个仪器(每段)校正两次,两次校正值的误差小于0.02g。
1.5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200g以下达到0.0001g;200g以上达到0.01g。
2 容量瓶校正操作程序2.1 将被校正的容量瓶洗净、干燥。
2.2 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一同存放于天平室中20分钟,记下水温。
2.3 取空容量瓶带塞称重,加水至刻度,不可有水珠留在刻度线以上,如有水珠,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重量。
2.4 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2.5 从表中查得1ml水的重量,计算容量瓶的容积(ml)。
3 移液管校正操作程序3.1 取一洁净干燥锥形瓶,精密称定重量。
3.2 取需校正的内壁洁净的移液管,按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吸取水至刻度,除去尖端与外面的水。
3.3 将水放入已称定重量的锥形瓶中,精密称定,记下水温、计算水重。
3.4 从表中查出1ml水的重量计算该移液管的容积(ml)。
4 滴定管校正操作程序4.1 取洁净干燥的50ml锥形瓶,称定重量。
4.2 将被校的洁净滴定管装入水至刻度零处,除去尖端与外面的水,记下水温。
4.3 从滴定管放下一定体积(5ml)的水至锥形瓶中。
控制滴定管的流速3-4滴/秒。
4.4 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至小数点第二位。
4.5 称定锥形瓶中水的重量。
4.6 再放一定体积再称重,如此一段一段校正。
4.7 从表中查出水试验温度时的重量,计算每段体积的真实容积(ml),校正数和总校正数。
5 量筒校正操作程序5.1 将被校正的量筒洗净干燥。
5.2 称取量筒的重量,加水至刻度,不可有水珠留在刻度线以上,如有水珠用滤纸吸干,再称定重量。
01容量瓶校验标准操作程序
![01容量瓶校验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4ff05258762caaedc33d41e.png)
1目的
建立一个容量瓶校验标准操作程序,以保证检验用容量瓶符合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我司检验用容置瓶校验。
3责任
QC人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4 内容
4.1仪器用具
4.1.1万分之一天平、温度计、滴管等。
4.2试液
4.2.1 纯化水
4.3操作
4.3.1将容量瓶冼净室温凉干后,称空瓶重W
1
(g)。
4.3.2注入纯化水至标线,再称重W
2
(g)。
4.3.3将两次称重相减得水的重量W
2—W
1
(g)。
4.3.4记录校验时水的温度并查出此温度时1mL水的重量P(g/mL)。
4.3.5将水的重量除以校验时1mL水的重量,即得容量瓶的真实体积V (mL)。
计算公式:V=
P W1
-
W2
4.4 注意事项
4.4.1所用纯化水至少须在室内放置1h以上。
4.4.2待校正容量瓶应仔细以洗液洗涤,洗至内壁完全不挂水珠,且必须千燥后才能校正。
4.4.3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纯化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4.4.4每个容量瓶应校正二次。
附表一:容量瓶的允许误差(时)
附表二:不同温度下1mL水的重量。
容量瓶标定操作规程
![容量瓶标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79caaa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a.png)
容量瓶标定操作规程容量瓶标定操作规程1. 目的和适用范围:容量瓶标定是用于测定容量瓶的精确容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容量瓶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的一种操作方法。
该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容量瓶的标定操作。
2. 设备和器材:a. 容量瓶:要标定的容量瓶;b. 天平:用于测量容量瓶的质量;c. 温度计:用于测量容量瓶的温度;d. 定量注射器:用于放液,注射液体到容量瓶中;e. 精密质量瓶:用于标定定量注射器的准确量;f. 设备清洁用品:纯水、酒精棉球、纱布等;g. 计算机:用于记录标定结果。
3. 操作步骤:正确操作容量瓶标定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检查设备:检查天平、温度计等测量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准确度和可靠性;b. 清洁容量瓶:使用酒精棉球清洁容量瓶内外表面,保证无灰尘和杂质;c. 确定环境条件:将容量瓶和所需设备放置在恒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d. 测量容量瓶质量:使用天平测量容量瓶的质量,记录测量结果;e. 测量容量瓶温度:使用温度计测量容量瓶的温度,记录测量结果;f. 标定定量注射器:使用精密质量瓶标定定量注射器,记录标定结果;g. 放液到容量瓶中:使用定量注射器将液体缓慢注入容量瓶中,同时避免起泡和溢出;h. 读取标定结果:读取容量瓶上液面的刻度值,确保读数准确;i. 计算标定结果:根据容量瓶的质量、温度和刻度读数,计算出容量瓶的准确容量;j. 比对标定结果:将标定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判断容量瓶的准确性;k. 记录标定结果:将标定结果记录在标定记录表中,并进行签字确认。
4. 注意事项:a. 操作人员应穿戴专业的实验室服装,戴上手套和口罩,确保操作卫生和安全;b.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标定操作,遵循仪器操作说明,确保标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c. 操作环境应保持清洁和干燥,以避免外部因素对操作结果的影响;d. 所使用的器材和试剂应符合质量要求,严格控制操作误差;e. 标定完成后,及时清理设备和器材,保持其功能完好和卫生干净状态;f. 标定记录应及时整理、归档,并进行审核和存档,以备后续查阅和处理。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d8d8d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4.png)
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容量瓶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量具,用于精确测量液体的容量。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容量瓶进行定期的校正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校正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所需器材:待校正的容量瓶、校正溶液、蒸馏水、胶头滴管。
2.检查容量瓶表面是否干净,如有灰尘或污渍,用蒸馏水彻底清洗,然后用纸巾擦干。
3.校正溶液的制备:选择相对密度和黏度较小的溶液作为校正溶液,通常使用蒸馏水。
4.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的校正需要在恒温室中进行,所以需要提前将校正溶液和容量瓶放入恒温室中,使其温度稳定。
二、校正方法:1.取出待校正的容量瓶,用蒸馏水彻底清洗干净,然后用纸巾擦干。
2.用胶头滴管取一定体积的校正溶液放入容量瓶中。
3.根据容量瓶的刻度,逐渐滴加校正溶液,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滴加校正溶液至液面与刻度线完全重合。
4.注意,滴加校正溶液时,胶头滴管的上端要与刻度线平行,避免垂直滴加产生误差。
5.待液面与刻度线完全重合后,等待一段时间,使液体在容量瓶内达到恒定的温度和压力,通常为15分钟。
6.校正完成后,用纸巾擦干容量瓶外表面的水分。
三、测量结果的处理:1.观察液面与刻度线是否完全重合,如有偏差则需要重新进行校正。
2.校正结果通常以液体体积为单位,比如毫升(ml)。
根据校正溶液的体积和液面与刻度线的偏差,计算出容量瓶的校正值。
3.若液面低于刻度线,则容量瓶的实际容量小于标称容量,需计算出校正值减去该偏差;若液面高于刻度线,则容量瓶的实际容量大于标称容量,需计算出校正值加上该偏差。
四、校正周期:1.对于常用的容量瓶,通常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校正。
2.若容量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或损坏,需要及时进行校正。
3.在容量瓶校正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如液面无法与刻度线完全重合、液体温度无法稳定等,需要重新校正或更换容量瓶。
总结:容量瓶校正是实验室中重要的质量控制措施之一,通过校正可以保证容量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目 的:制订容量瓶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日常检测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 50ml 、100ml 、200ml 、250ml 、1000ml 单标线容量瓶的校准。
职 责:化学分析组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员对本规程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
查责任。
校正规程:将洗净、干燥、带塞的容量瓶准确称重(准确至0.01g 即可),注入蒸馏水至水的弯月面底部与容量瓶颈上的标线相切。
记录水温,用滤纸吸干瓶颈内水滴,盖上瓶塞准确称重两次称重之差即为容量瓶内容纳的水重。
用实验温度时1毫升水的重量(查下表)来除水重,即可算出容量瓶的实际毫升数(即20℃时的真是容积)。
结果处理和周期:
根据上述自校项目的自校数据,查表1,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自校周期为三年,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仪器、设备自校记录”中。
表1:
例:在21℃时,称出50毫升容量瓶中水的重量为49.08克,查表可知道在21℃时每毫升水的重量为0.99700克,由此可算出20℃时其实际容积为95.4999700
.080.49 毫升,故此容量为负误差
49.95-50.00=-0.05毫升。
表2:不同温度下用水充满20℃时容积为1升的玻璃容器于空气中以黄铜砝码称取的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