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魏国齐等 著)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四川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四川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盆地位于省东部及市,为一具有明显菱形边框的构造盆地,同时也是四周高山环抱的地形盆地,其围介于北纬28°~32°40′,东经102°30′~110°之间,面积约18×104km2。

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地方。

从汉代“临邛火井〞的出现,到隋朝〔616年〕“火井县〞命名;从凿井求盐到自流井气田“竹筒井〞·“盆〞·“笕〞钻采输技术的开展,都无不例外的证明天然气的开采源远流长。

但是,天然气的开展,经历了近代被欺凌的衰落,直到20 世纪中叶,古老的中国重新崛起,伴随工业化的进程,才得到真正的开展。

截止2004 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勘探,全盆地已经探明114 个气田,14 个油田,获得天然气地质探明+控制+预测储量约15000×108m3,3 级储量之和约占2002 年盆地资源评价总量的1/4。

伴随新区、新层、新领域的勘探发现,盆地的总资源量还将继续增长,为川、渝天然气能源开展锦上添花。

1.构造特征盆地属扬子准地台西北隅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是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与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复合型盆地。

从晋宁运动前震旦系基地褶皱回返,使扬子板块从地槽转向地台开展,直到喜山运动盆地定型,共经历了9 期构造运动,但对盆地构造、沉积地层开展演化有明显影响的有4 期:一是加里东期,形成加里东期~龙女寺古隆起;二是东吴期,拉断裂活动,引发玄武岩喷发〔峨嵋山玄武岩厚达1500m〕;三是印支期,形成印支期、开江、天井山古隆起,且具盆地雏形;四是喜山期,盆地全面褶皱定型。

纵观盆地的开展,受欧亚、太平洋、印度板块活动的影响,盆地应力场的变化经历了古生代拉为主,中生代三叠纪反转〔由拉向挤压过渡〕,中生代侏罗纪以来的挤压过程。

这一拉-过渡反转-压挤的地应力场,控制了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与破坏以及晚期成藏的全过程,尤其对复合型盆地更为明显。

中国西部沉积盆地特点与油气富集规律(简2)

中国西部沉积盆地特点与油气富集规律(简2)

中国西部沉积盆地特点与油气富集规律1.中国西部沉积盆地我国沉积岩分布总面积为669×104km2其中陆上沉积岩面积为522×104km2,近海大陆架147×104km2(李国玉等,1987)。

在这辽阔的沉积岩分布区域里,以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为主,其中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沉积盆地有247个,大于10万平方公里的大型盆地有10个,现已发现蕴藏着油气田的沉积盆地有22个,石油年产量已达1亿3千多万吨,天然气产遺135亿立方米。

而中国西部主要沉积盆地包括塔里木、准噶尔、吐哈、柴达木等(图1)。

面积广阔,盆地面积约为86×104km2,沉积岩厚度达14000~16000m,仅吐哈盆地为8700m。

油气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了一大批油田和天然气田,油气勘探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图1 中国沉积盆地分布图西部地区由于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南北方向:向挤压作用的影响,区域构造线呈近东内向或北西西向,山系与低地相间、多发育挤压性质的大型坳陷沉积盆地,如其北部(昆仑山以北,亦称西北地区)的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河西走廊一带(包括酒泉盆地,亦称走廊盆地),合称四盆一走廊。

另外还有走廊以北的阿拉善三角形地区(包括潮水、银根、巴音浩特、巴丹吉林等盆地)。

南部包括西藏全部,并涉及青海省南缘和云南省西南缘(滇西)。

这些沉积盆地多属山前或山间的大型坳陷盆地,形成时间旱,经历过分异、叠加等长期演化。

此外,尚有少数山间断陷小盆地,由于这些盆地四周山地上升快、地势高,风化剥蚀快,产生大量粗碎屑风化产物,盆地沉降快但充填也快,常处于补偿或过补偿状态。

另外,许多盆地形成时期节,沉积时间长,故沉积厚度大,粗碎屑物质多,河流相和洪积相很发育,湖泊面积也大,但变化快、湖水较浅,深湖区的比例小。

另一特点是西部地区的地壳厚度大,一般40~50公里,最厚处达70公里,地温悌度低,2~2.60/100米,甚至更低。

新人教版七年级文综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 富庶的四川盆地 (共27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文综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 富庶的四川盆地 (共27张PPT)

佛 勒佛坐像,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
九 寨 沟
“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
九寨沟的精灵是水,湖、泉、瀑、溪、河、滩, 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 千颜万色,多姿多彩。
旅游资源丰富
乐山大佛
峨眉山
大足石刻
黄龙五彩池
巴蜀文化
川剧
热烈欢快、幽默活 泼
就如四川人的性格
川菜 辛辣可口 四川盆地湿气大





脉 云贵
高原
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
二、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哪些? 课本中介绍了四川盆地的哪些自然环境?
地形 气候 河流 土壤
欣赏古诗词与谚语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思考:这些词句能告诉我们四川盆地的哪些地形
茶文化
丰饶的物产 安逸的生活
发自内心的愉悦
四川的水土养育了四川人
总结: 四川“天府之国”的美誉,体
现的不仅仅是物产的丰饶,更多的 是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简单生活,内心愉悦。
特征?
•1、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2、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2021/10/242021/10/242021/10/2410/24/2021 3:32:18 PM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6、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年10月 2021/10/242021/10/242021/10/2410/24/2021

古隆起在四川盆地台内碳酸盐岩丘滩体规模成储中的作用

古隆起在四川盆地台内碳酸盐岩丘滩体规模成储中的作用

天 然 气 工 业Natural Gas Industry第41卷第4期2021年 4月· 1 ·古隆起在四川盆地台内碳酸盐岩丘滩体规模成储中的作用杨 威 魏国齐 谢武仁 刘满仓 苏 楠 金 惠 武赛军 沈珏红 郝翠果 王小丹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摘要:台内碳酸盐岩丘滩体储层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古隆起在台内丘滩体规模成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其如何控制台内丘滩体储层形成与分布的认识还不够清楚,制约了该类储层油气勘探的进程。

为了给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在分析该盆地克拉通期发育的4个古隆起形成、演化的基础上,研究了台内丘滩体规模储层的成因机制与特征,分析了主要层系台内规模储层的特征与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发育的4个古隆起对台内丘滩体规模储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其主要从沉积和成岩两个方面控制台内丘滩体规模成储,与海平面变化一起控制台内丘滩体的沉积规模和分布范围,控制台内丘滩体的层间岩溶作用和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与后期构造运动一起控制台内丘滩体的风化壳岩溶作用和破裂作用;②高石梯—磨溪古隆起主要控制上震旦统灯影组和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台内丘滩体规模成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主要控制上寒武统洗象池群和中石炭统黄龙组台内丘滩体规模成储,泸州古隆起和开江古隆起主要控制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台内丘滩体规模成储; ③盆地内发育6套规模台内储层,灯影组和龙王庙组台内丘滩体规模储层主要分布于古隆起核部,其他4套储层主要分布于古隆起斜坡部位。

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为预测四川盆地台内规模丘滩体储层提供了地质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四川盆地;古隆起;台内;碳酸盐岩;丘滩体;规模储集层;成因机制;天然气勘探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21.04.001Role of paleouplift in the scale formation ofintra-platform carbonate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YANG Wei, WEI Guoqi, XIE Wuren, LIU Mancang, SU Nan, JIN Hui,WU Saijun, SHEN Juehong, HAO Cuiguo, WANG Xiaodan(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 Beijing 100083, China )Natural Gas Industry, Vol.41, No.4, p.1-12, 4/25/2021. (ISSN 1000-0976; In Chinese)Abstract: Intra-platform carbonate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paleouplif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cale formation process of scal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 So far, however, the control action of paleouplift o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has not been understood clearly enough, which restricts th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progress of this type of reservoir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deploy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four paleouplifts developed in the cratonic stage of the Sich-uan Basin. On this basis, the genetic mechanis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cal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are studi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large-scale intra-platform reservoirs in the main series of strata are analyzed. And the following re-search results were obtained. First, the four paleouplifts developed in the Sichuan Basin plays an important constructive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scal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Their control actions mainly include sedimentation and diagenesis. Along with the sea level change, they control the sedimentation scale and distribution range of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They control the in-terlayer karstification and quasi-syngenetic dolomitization of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And together with the late tectonic move-ment, they control the weathering crust karstification and fracturing of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Second, Gaoshiti -Moxi paleou-plift mainly controls the formation of the large-scal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in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and the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Leshan -Longnüsi paleouplift mainly controls the formation of the scal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 in the Cambrian Xixiangchi Formation and the Carboniferous Huanglong Formation, while Luzhou and Kaijiang pa-leouplifts mainly control the formation of the scal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in the Triassic Jialingjiang Formation and Leikoupo Formation. Third, six sets of scale intra-platform reservoirs are developed in the Sichuan Basin. Th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of Dengying Formation and Longwangmiao Formation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ore of paleouplift, and the other four set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lope of paleouplift. In conclusion, thes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the geological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scale intra-platform mound-bank body reservoirs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y are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Sichuan Basin; Paleouplift; Intra-platform; Carbonate rock; Mound-bank body; Large-scale reservoir; Genetic mechanism; Natural gas exploration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16ZX05007-002)。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2课第3框富庶的四川盆地课件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2课第3框富庶的四川盆地课件
一级珍稀植物“距瓣尾囊
峨 草”

眉桫

金丝猴 乐 山
山椤 井
大 天然气佛

富庶的四川盆地
定——富庶宝地
四川盆地
地理位置 我国西南部,属于南方地区
范围 四川省、重庆市
知——富庶宝地
地形
图6-32 四川盆地的地形
图6-33 盆地内各类地形面积的比例
盆地内地形的特点:
四川盆地边缘多__山____,山势陡峭;盆地底部则 多丘_陵______和平__原_____。
水文
盆地内水文特征: 河川众多,水量丰富
知——富庶宝地
地形: 边缘多山,山势陡峻;地形闭塞
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农 业
水文:
河流众多,水量大
探——富庶宝地
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常年粮食总产3400万吨, 居全国第3位,经济作物总类繁多,油菜籽产量居第3位, 用仅占全国4.7%的耕地,养活占全国6.8%的人口。
知——富庶宝地
四川盆地三月初油菜花地
长兴地区三月初油菜花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
知——富庶宝地
气温℃
降水量(mm)
气温℃
降水量(mm)
30°N
成都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降水
长兴气温与降水
从季节和气温的角度,你发现四川盆地的气候有什么特征?
盆地内具有冬暖、春早、夏热,气候温和,热量充裕,降水丰沛。(亚 热带季风气候)
知——富庶宝地
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
探——富庶宝地
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探——富庶宝地
优越的自然环境,除了可以发展农业,四川 盆地还能发展哪些其他的产业呢?

《富庶的四川盆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PPT

《富庶的四川盆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PPT
富庶的四川盆地
四川与我国哪些省相邻?
青海、甘肃、湖北、陕西、重庆、贵州、云南、西藏
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
西接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
北靠秦岭 与黄土高原相望
南连云贵高原 东接湘鄂山地
把环抱四川盆地的山脉和高原找出来 秦岭






云贵 高原
北靠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西依青藏高原和横 断山脉,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
水稻
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油菜
成都平原 ——“天府之国”
肥沃的成都平 原,利用岷江 水自流灌溉
—“天府之 国”。





宜宾
重庆
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 部分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 (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 了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典范。
五、四川盆地的资源
水资源

岷 江
陵 江
河流众多,水量丰富
乌 江
四川盆地的资源
矿产资源—矿石资源
四川盆地的资源 矿产资源—天然气、石油
四川盆地的资源
矿产资源—芒硝
四川盆地的资源井(矿)盐来自千年盐都——自贡四川盆地的资源
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使四川盆地成为众多野生动 植物的家园。 盆地西缘山地是我国动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区。
四川盆地的资源
旅游资源
旅游业条件
1.独特的地形 2.独特的气候
“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精灵。湖、泉、瀑、滩连 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泉、瀑、河、滩将108 个海子连缀一体,碧蓝澄澈,千颜万色,多姿多彩,异常洁净,能见 度高达20米。九寨沟以翠海(高山湖泊)、叠海、彩林、雪山、藏情 、蓝冰“六绝”驰名中外。

富庶的四川盆地 6

富庶的四川盆地 6

青城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全山林木青翠,四 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 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自然风光与旅游业
九寨沟 黄龙 都江堰青城山 峨眉山 卧 龙—世界级自然保护 区 神农架
动植物的天堂
桫椤
大熊猫
金钱豹 金丝猴
巴蜀文化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水稻
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油 菜
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家禽
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生猪
成都平原
——“天府之国”
岷 江
肥沃的成都平 原,利用岷江 水自流灌溉 —“天府之 国”。
宜宾
嘉 陵 江
重庆
岷江泛滥 水患严重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西南最重要商品粮基地
位于第二阶梯,我国海拔最低的盆地。

峨眉山
蜀 道 之 难 难 于 上 李青 白天 《! 使 蜀人 道听 难此 凋 ,
》 朱 颜
-------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四川盆地
地跨四川省,重庆市 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
位于第二阶梯,我国海拔最低的盆地。
请对照P11图5-13和P48图6-31、图6-32描 述四川盆地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105°E 34° N 图6-32 110°E
横断山脉
图6-31
位于中国西南部 地处长江上游
四川省和重庆市境 内,北部有秦岭和 30°N 大巴山脉,南临云 贵高原,西部有横 经纬度位置:30°N-34°N,105°E-110°E 断山脉,东临巫山
把环抱四川盆地的山脉和高原找出来 秦岭
横 断 山 脉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课 第三框 富庶的四川盆地课件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课 第三框 富庶的四川盆地课件 人教版
四 我
国 纬
川 度

盆 低
、 海
地 拔
最 低 的
盆 地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亚洲大陆中南部, 中国西南部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青藏高原的东侧。由连结 的山脉环绕而成,是个完整的盆地,也是中国各大盆 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四川 盆地聚居着四川、重庆的大部分人口,是中国最稠密 地区之一.这里也是巴蜀文化的摇篮,号称“天府之 国”,蜀相诸葛亮曾赞其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四川盆地山上山下,从石头到泥土,都是紫红色的 土壤,人们常把它称为 “红色盆地”。亚热带季风 气候,云雾多,日照少,山地多,气候较潮湿. ,面
积约16万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
区域定位
1、位于四川东部和重庆境内,长江上游 2、西—横断山脉(青藏高原)
东—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北—大巴山(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 南—大娄山(云贵高原) 3、经纬度定位:30ºN、34°N、100°E、105ºE 、 110°E
• 封闭的盆地,四周山区东南部相对较低有利水汽进入,西 北部山区相对较高不利于水汽的散失,导致空气湿度高, 多阴雨天气,多雾,是我国年日照时间最少的地区之一 (另一个日照最少的地区是贵州)。
气候与农业
——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 热量资源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周有山 脉环绕,特别是北有秦巴山地的屏障,使冬季寒潮 和冷空气入侵程度减弱,夏季热量也不易扩散。具 有冬暖、春早、夏热的特点,香蕉、龙眼、荔枝均 能安全越冬。
四川盆地示意图
特点:
地形
• 1、盆地中央平均在400-800m;
• 2、周围山岭、高原环绕; 内部低山、丘陵起 伏;西有成都平原;

四川盆地震旦系_下古生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判识_魏国齐

四川盆地震旦系_下古生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判识_魏国齐
Organic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natural gas in the Sinian -Lower Paleozoic reservoirs,Sichuan Basin
Wei Guoqi 1,2,Xie Zengye1,2,Bai Guilin3,Li Jian1,2,Wang Zhihong1,2,Li Aiguo3,Li Zhisheng1,2 (1.Langfang Branch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Langfang,Hebei 065007,China;2.CNPC Key Laboratory of Gas Reservoir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Langfang,Hebei 065007,China;3.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Chengdu,Sichuan610051,China) NATUR.GAS IND.VOLUME 34,ISSUE 3,pp.44-49,3/25/2014.(ISSN 1000-0976;In Chinese)
1.中 国 石 油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廊 坊 分 院 2.中 国 石 油 天 然 气 集 团 公 司 天 然 气 成 藏 与 开 发 重 点 实 验 室 3.中 国 石 油 西 南 油 气 田 公 司
魏 国 齐 等 .四 川 盆 地 震 旦 系 — 下 古 生 界 天 然 气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及 成 因 判 识 .天 然 气 工 业 ,2014,34(3):44-49. 摘 要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筇竹寺组、龙王庙组、洗 象 池 组 的 天 然 气 组 成、同 位 素 值 在 不 同 构 造 位 置 上 表 现 出 不 同的特征,造成了对其天然气成因及来源等认识上的差异。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大量新钻探 井 资 料,开 展 了 该 区 天 然 气 地 球 化学特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总体上表现为典型的干气,以烃类气 体 为 主,甲 烷 含 量 为 74.85% ~97.35%,以 83.0% ~ 96.0%为主;非烃气体含量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N2 和 He,威远—资阳地区相对高 N2、高 He,高石梯—磨溪地区相对低 N2、低 He,这 种 差 异 与 烃 源 岩 中 的 泥 质 含 量 有 关 。② 不 同 地 区 天 然 气δ13 C1 值 、δ13 C2 值 差 异 大 :资 阳 震 旦 系 天 然 气δ13 C1 值 最 轻 (-38.0‰ ~ -35.5‰),其他地区则介于-33.9‰~-32.0‰,反映了捕获阶段的不同,早期捕获的 天 然 气 同 位 素 值 较 轻 ;威 远 震 旦 系—寒 武 系 天然气δ13 C2 为 -36.5‰ ~ -32.7‰,高 石 梯— 磨 溪 龙 王 庙 组 天 然 气δ13 C2 为 -33.6‰ ~ -31.8‰,高 石 梯 — 磨 溪 灯 影 组 天 然 气 δ13 C2则与上述天然气有较大差别,为-29.1‰~-26.8‰,主要反映了母质类型的差异。③天然气 C6~C7 轻烃组成均以环烷烃 和 异 构 烷 烃 为 主 ,主 要 表 现 为 原 油 裂 解 气 特 征 。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纪 寒武纪 天然气 地球化学特征 天然气成因 原油裂解 DOI:10.3787/j.issn.1000-0976.2014.03.007

四川盆地PPTPPT课件

四川盆地PPTPPT课件
不利: 光照不足,旱涝灾害严重
第18页/共23页
成都平原农业进一步发展应采取措施。 适度规模经营; 节约用地; 保护耕地;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兴修水利
第19页/共23页
工业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 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基地 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 “川气东送”(四川普光气田——上海)
气上升运动强,形成了夜雨。 ④ 同时夜晚山风盛行,使冷空气顺着山坡下沉,加剧暖空气抬升,
加速了对流作用,所以夜雨就更多了。
第4页/共23页
蜀犬吠日(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云雾多、日照少。因为盆地的四周地势高峻,中间低洼,风 力微小,温度极大,所以很容易形成雾。
雅安天漏(雅安市为全川多雨中心,有 “西蜀漏天”和“雨城”之称)
一、位置与范围
第1页/共23页
二、自然地理特征
第2页/共23页
地形地势?
地势: 四周高中间低
地形: 西部以平原为主
(成都平原),东 部以丘陵山地为主 (重庆);
我国海拔最低的 盆地(200-750m) 。
气候?
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思考: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同温度长江中下游平原高? 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第21页/共23页
举一反三: “川气东送”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影响? (类比“西气东输”)
输出地:①加快了资
源开发,促进资源优势 转变成经济优势 ② 增加了就业机会 ③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 展 ④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 ⑤有利于环境保护
输入地:
①缓解了能源紧缺的状 况 ②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 ③改善了大气环境 ④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 展,促进经济发展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件

任务三 对不同的自然灾害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并能掌握相应的安全防护 技能 1.我国防灾减灾措施 (1)运用 遥感卫星 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2)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 (3)建设一大批 救灾物资 储备中心。 (4)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积极进行灾害救援。 2.个人避灾方法 (1)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 空旷 地带;如 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 墙角 。 (2)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 垂直 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考点一 地形和地势
任务一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我国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
1.地势:地表 高低起伏 的总趋势。 2.地势特征及分布 (1)归纳我国的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2)三级阶梯概况及界线
项目 第一级阶梯
界线 第二级阶梯
界线 第三级阶梯
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平均在4 000米以上
1.“水能宝库”: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主要集中在 上游 河段。长江干流上建成了世界最大的 三峡 水利枢纽。
2.“黄金水道”: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 被称为“黄金水道”。长江干流上自西向东有著名的港口城市重庆、
武汉 、南京和 上海 等。
3.长江的治理 河段 上游
任务一 区分内、外流河和内、外流区
1.外流河和内流河:最终流入 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最终 未能 流 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2.外流区和内流区 外流区与内流区的比较
内、外 流区
外流区
内流区
主要分 布地区 东南 部
西北部
占全国总 面积的比重
约2/3
约 1/3

地理课件-四川盆地

地理课件-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之一,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
米等作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四周被高山环绕,内部地形平坦,是典型的盆地地 形。
盆地内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其中平原占据了大部分面积,是四川盆地的主 要农业区。
气候特点
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 季分明,温差较大。
四川盆地拥有许多世界级 的自然景观,如九寨沟、 峨眉山等,具有极高的观 赏价值和生态价值。
人文历史丰富
四川盆地是中国文化的发 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 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 都江堰、乐山大佛等。
旅游设施完善
四川盆地的旅游设施比较 完善,能够满足不同层次 游客的需求。
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旅游人数持续增长
03
四川盆地的人文环境
四川盆地的人文环境 历史沿革
人口分布
四川盆地的人口分布呈现出城市密集、乡村稀疏的特点。成都市作为四川盆地的中心城市 ,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而其他城市的人口规模也较大。在乡村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正在向城市迁移。
经济发展
四川盆地的经济发展较快,主要以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为主。成都市的经济实力较强, 其他城市的经济实力也较强。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四川盆地的 经济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形成原因
四川盆地是典型的构造盆地,由喜马 拉雅运动中亚运动形成,以紫红色砂 页岩为主。
盆地内部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丘 陵、山地等,其中平原主要分布在盆 地底部。
盆地特点
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 内陆盆地,也是中国四大盆地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