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闲置资产的处置管理与处置创新
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使用效率低下、监管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家财政收入。
为此,有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促进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一、存在问题分析1.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管理不善或者监管不到位,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较为普遍。
一些办公用品被私自挪用或者擅自出售,导致国有资产遭受损失。
一些单位还存在着国有资产被挪用、侵占、非法转让等现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2. 使用效率低下。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的使用方面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些公共设施、文物等国有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这不仅浪费了国家资源,也损害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 监管不到位。
由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管不到位。
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导致了监管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
这样一来,国有资产管理就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和保护,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二、改进措施建议1.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的权属、使用权和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
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其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2. 强化国有资产监管。
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有必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登记、清查和盘点制度,健全国有资产处置审批程序,严格监督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授权或委托负责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的组织,其国有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产权不清晰: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国有资产产权不清晰、无法界定归属的问题,导致资产管理混乱和资源浪费。
2. 资产使用效益低下: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利用不够重视,存在闲置、废弃、低效使用等问题,无法实现最大利益的追求。
3. 激励机制不完善: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其激励机制相对薄弱,无法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影响国有资产管理的效果。
4. 监督监管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监管机制,导致管理混乱、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设计和改革,明确产权归属、加强资产清查,建立合理的资产管理制度和程序,确保资产使用和收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 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规划、评估和监测,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资产的高效使用和最大利益的追求。
加强资产管理和维护,提高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
3. 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如提供绩效考核、薪酬激励、职业发展等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4. 加强监督监管: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和监管机制,加强对资产使用情况的监控,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重视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和追责,确保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和合法性。
三、总结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建立激励机制和加强监督监管,可以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最大效益的追求。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资产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国有资产的管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环节。
而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之一,其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缺乏统一管理体系。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管部门繁多,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和统一的资产管理标准,导致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低下,容易出现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
2.机构设置不规范。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缺乏专业化管理人员,导致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无法根据资产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管理和配置。
3.管理手段不够灵活。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缺乏监管手段的多样性,只能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导致资产管理的效果欠佳。
4.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由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权责不清晰,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和配置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资产的使用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价值。
5.监管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监管手段,容易出现资产流失、挪用等违规行为。
二、解决对策3.多元化管理手段。
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4.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使用和配置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全过程的激励和约束,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5.强化监管机制。
加强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检查机制,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和配置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挪用。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推动国有资产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价值,为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家财富的永续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范化处置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范化处置作者:左玮谢振凯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09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以及产权注销的一种行为,包括国有资产无偿调拨、捐赠、出售、报废报损以及其他国有资产转让的方式。
资产处置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降低行政成本,节省财政开支,是各级政府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1.1 对资产处置的认识不到位各部门对国有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钱轻物,重供轻管”观念仍然比较突出。
一些单位和部门受传统思想束缚,对“钱”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物”的重视程度,管理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念也往往随着“钱”向“物”的转化而弱化。
加之宣传力度和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资产管理真正纳入议事日程、作为经常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造成资产购建的主观性、管理的放任性、使用的无序性和处置的随意性等问题时有发生,致使部分国有资产损失、浪费、流失严重。
1.2 资产处置的标准不够统一各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报废更新时,没有统一的报废标准,同样一件资产,有的单位使用二至四年就报废,有的已经八至九年仍在使用,甚至有的可以在资产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永久使用。
各单位报废更新的需求往往是根据自己能争取到的行政事业经费来决定的,而不是根据客观实际需要。
这种资产更新操作上的差异对资产处置规范化影响很大。
1.3 对资产处置的方法不合理在报批手续方面,存在着资产调拨不履行任何资产转移手续,资产转让、置换不申报、不评估,资产报废、报损不做技术鉴定,报废资产处置金额由单位自行决定,收益处置暗箱操作等问题,导致资产处置方法太过随意,失去监管。
另外,单位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余缺调剂机制,对于闲置和超标准的资产,不能及时进行调配,资产闲置浪费与重复购置、资产缺乏的现象同时存在,导致资产无法盘活,制约了经费资产综合保障效能的发挥。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也面临着
改革与创新的压力和挑战。
在此背景下,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来自于国家财政投入和其他渠道,如何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
资产所有权,是改革与创新的关键。
传统上,行政事业单位是直属于政府部门的,行政事
业单位的资产一直纳入政府的资产范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和管
理逐渐市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应当有产权划分,明确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法人的
独立地位。
二、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
为了更好地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可以在行政事业单位之上,建立独立的资
产管理机构,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
该机构可以由政府的相关部门组建,也可以由社会资本参与,以实现资产管理的专业化和独立性。
三、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市场化运作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市场化运作是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市场化运作,可以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发挥最大的效益。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进行招投标、合作经营、引入竞争机制等,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融入市场经济,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
四、完善监督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是一个现实问题,必须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行
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独立评估等方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督,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有效运
作。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若干思考
1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若干思考朱鹏冲河南省财政厅资产管理处河南郑州摘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履行职能、维持运转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
资产处置是资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做好资产处置工作对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资产处置;审批管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履行职能、维持运转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管好用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确保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利用效率,是各行政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责任,也是建立现代化政府的应有之意。
资产处置是资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做好资产处置工作对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浅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1.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不够重视,资产处置与资产配置不能有效结合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度不高,个别单位存在大量闲置资产没有进行处置,依然申报购置新增资产的现象,资产处置结果与预算安排不衔接,资产管理部门缺乏制约手段和预防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思虑较多的是资金的申请使用和资产的采购,资产的处置不能给单位领导带来任何绩效,被长期忽视,不积极不主动做好资产管理工作。
甚至极个别单位长期敷衍搪塞,比如资产月报是财政部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绝大多数地方财政部门资产管理人员都是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每个月的月初资产管理部门都要动用一半以上的业务骨干力量进行催报,甚至分管处长亲自打电话,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个别单位月月拖沓,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互相踢皮球,10多项主要内容的报表,经过反反复复催报后才能上报。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闲置资产的处置管理与处置创新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闲置资产的处置管理与处置创新作者:李海军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第06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的转移和核销。
包括各类国有资产的无偿转让(调剂)、出售、置换、报损、报废等。
通过综合运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方法和手段,对资产进行的价值变现、价值提升的活动。
国有资产的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管理,国资委【1995】06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早已明确规定。
按规定国有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者同级的财政部门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
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尤其是闲置的资产处置较为随意,管理粗放,其人为因素多,滋生了腐败。
比如部分单位违规自行处置、私下交易、擅自转让、擅自报废、随意出售、贱卖国有资产等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败坏了党风党纪,在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直以来主要由财政无偿调拨和购置。
所以各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往往只从本部门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很少从实际工作需要和使用效益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
而财政部门往往只重视经费预算,对已形成的实物性固定资产如何物尽其用等方面兼顾不到。
这就造成了某些部门的某些资产随意添置,重复购置。
其结果是造成很多固定资产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严重浪费了国家财产。
另一方面是制度建设滞后,管理不规范。
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主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但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真空地带,庞大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静态和动态情况,财政部门不可能及时地全面了解和把握。
再者使用单位对实物资产在使用和保管及维护等环节上,责任心不强,相关制度执行不严,责任不落实。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济南市人防安全应急救援中心王育寿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资产配置不合理由于缺乏合理的、有约束力的资产配置标准或标准未被严格执行,以及资产购建资金来源的多样性,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随意购置现象和重复购置现象十分普遍,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各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的任务量与所占用的资产不协调。
许多单位缺乏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购置固定资产时,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和监管制度,存在购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资产形成与配置方面存在财政预算软约束,财产配备无标准,缺乏透明、规范、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和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财产购置方面较为严重的浪费。
(二)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资产流失严重由于资产配置不合理,重复购置严重,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产闲置现象,各类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其中在固定资产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所导致的资产流失;因流动资产管理不善引发的资产流失;无形资产方面的资产流失;资产处置不规范导致的资产流失;决策失误造成无效资产增加导致的资产隐性流失;账外资产方面的资产流失等。
(三)资产管理混乱有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向企业经营性资产的转化与商业化运营过程中,常因相应法制与其他约束等治理机制的缺乏以及运营无章可循,从而忽视了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价值化管理,以致大量的资产流失,除表现为资产账实不符、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之外,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为个人或小团体创收。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上的误区,也有体制、管理上的原因。
(一)管理体制不顺长期以来,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缺乏对体制和机制的整体设计,仅仅是对管理工作做了—些规范,如建立了产权登记制度、统计制度、非转经评估处置办法、占用费收取等,不少管理办法流于形式。
浅析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以乳山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固定资产管理为例
39财务方法等隐性知识,而这些财会专业知识通常难以简单地规则化。
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这些关键技术在未来必将得到解决。
2.会计档案的归档问题智能财务报销完成后形成的电子化会计档案,如果仅以电子形式保存,会节省时间和减少资源消耗,但根据2015年12月最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从外部取得的非电子形式的会计资料(如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纸质发票),应按照发票来源最初形式存档,即使扫描成电子版进行智能报销,仍然要将纸质原始会计资料归集存档,并要满足日后各类人员查找翻看的需求。
这样不仅不能给报销人员带来便利,反而使报销流程更加繁琐,增加了工作量。
但是电子发票在未来的广泛使用必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智能财务报销也能发挥电子发票等电子原始凭证的优势,将其真正纳入会计循环中。
智能财务报销模式形成的电子会计档案可直接无纸化归档保存,方便归档后的调阅、审计等工作,也为后续监管、决策快速便捷地提供财务依据。
而无论是从环境保护还是从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来看,会计档案无纸化一定是必然趋势,电子发票的推广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会计档案无纸化的进程。
四、结语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推动未来财务报销模式的改革。
智能财务报销模式不仅能节省工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还能促使财务人员转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因此,智能财务报销必将是迎合未来发展的财务报销新模式。
参考文献:[1]董皓.智能时代财务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2]于倩.浅析财务云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J].中国集体经济,2019,8(3):146-147.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关键节点之一,也是财务管理的难点之一。
为切实做好代账机关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我中心(乳山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对代账单位固定资产情况进行了全面清查盘点,对实物资产使用了条形码管理,并建立了资产管理台账,做到了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浅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资产管理混乱、管理方式陈旧、监督制约不足等。
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需要采取有效对策,确保国有资产能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
本文将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析。
一、现存问题1. 资产管理混乱由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量庞大、来源复杂,导致资产管理混乱,很多资产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管理、监督。
一些事业单位因为管理不善,甚至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造成利益损失。
2. 管理方式陈旧部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式陈旧落后,一些单位管理严重依赖行政干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导致资产管理不透明、内部监督不到位。
3. 监督制约不足目前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制约力度不够,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薄弱,导致一些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侵吞国有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对策1. 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针对资产管理混乱的问题,应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管理流程。
具体做法包括:明确资产目录、建立资产台账、制定资产管理办法等,确保每一笔国有资产都能够得到有效管理。
2. 推动举办单位改革针对管理方式陈旧的问题,可以通过改革举办单位,推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增强事业单位的自主管理能力。
3. 完善国有资产监督制约机制为了增强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制约力度,可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大对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力度。
4. 加强人员培训针对一些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侵吞国有资产的现象,应加强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
5. 强化舆论监督加强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舆论监督,发挥舆论监督在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减少腐败现象方面的作用,促使事业单位更加规范地进行国有资产管理。
三、结语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管理公平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浅析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浅析摘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公共管理控制、履行政府职能及推动经济建设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但如果使用管理不当,则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给国家带来损失。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并提出国有资产管理改进建议,以充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实现自身目标不可缺少的物质保障,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四个方面。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原则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为了科学管理和有效运用资产,准确及时地掌握各项资产的增减及结存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各项资产进行分类核算,以反映和监督各类资产的变化,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分项目进行披露。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单位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一)资产管理基础薄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人数少,因此未设置专业资产管理岗位,而由其他人员兼任,由于该人员未经专业培训,很可能因对资产管理不熟悉或因不是本职工作而忽视资产管理。
不健全的管理制度造成对资产监管力度不够,从而使管理工作难以真正落实。
(二)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仍欠严谨,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脱节,资产管理人员业务不熟、职责不清。
部分单位购置或向外调拨资产后未到财务部门办理相应手续,导致资产流失、闲置、重复购置现象普遍存在。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特别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更是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本文将从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现状出发,分析改革的必要性和难点所在,并提出一些解决之道,以期为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和公共服务单位,具有大量的国有资产。
这些国有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以及财政资金等,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行政机构的特殊性和经营管理的局限性,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存在一系列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着权责不清、管理混乱的问题。
由于行政机构的职能性质和行政管理的特殊性,导致了国有资产的管理往往与行政事务管理混为一谈,使得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着监管不力、监督不足的问题。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往往依赖于上级部门的检查和督促,而行政机构缺乏足够的监督和管理手段,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以上问题表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在现实中存在着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与挑战。
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二、改革的必要性和难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求也愈发严格和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迫在眉睫,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与保护,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改革,可以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提高其使用效率与价值,增强国家财富的保值增值能力。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有利于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改革创新,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国有资产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2. 改革的难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难以改变。
浅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保值增值能力,也容易引发一些不正当行为和经济损失。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优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更好地发挥资产的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1. 资产管理水平不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单位管理不善,导致资产使用效率较低。
在一些事业单位中,资产保管不力,资产逐渐老化和损坏,甚至存在着浪费和滥用的现象。
这就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保值增值能力。
2. 缺乏科学的资产管理理念一些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对国有资产的使用与管理缺乏规范和标准,导致资产使用不当、损耗过快等问题。
一些单位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对资产管理工作的投入不足,管理效果不佳。
3. 资产监管不力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由于监管不力,存在着资产流失、挪用的现象。
这就直接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失,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也容易引发腐败和不正当行为,严重破坏了事业单位内部的风气和形象。
4.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存在一些监督盲区和监督漏洞。
这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的形成和发展,严重损害了国有资产的利益。
二、对策建议1. 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资产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也应加强对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进行。
2. 强化科学的管理理念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资产管理理念的宣传和培训,强调科学的资产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导资产管理人员改变传统管理观念,更好地适应现代资产管理的需要。
3. 加强资产监管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明确责任、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对资产流动、出入库的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杜绝资产流失和挪用的现象。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作者:张翠敏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第17期摘要:国有资产管理是组成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部分,对我国公共财产管理及社会经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所以要不断去改革和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文章作者根据自己对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了解,浅谈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及创新。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企业经济及市场经济进步,使得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得到完善,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完善。
尽管如此,实际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还存在资产产权关系不清、资产配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和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发展。
所以下文先简单分析了行政管理单位国有资产研究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行政管理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及措施。
一、行政管理单位国有资产研究现状(一)资产产权关系不明确我国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展了商品经济,并且逐渐实现了非经营资产向经营资产的转变,这种转变促进了非经营性质质的飞跃,形成了国有资产,但也因为这样的转变导致内部的资产产权关系复杂且不明确,如国有资产、行政单位权益者的资产经营权、利益等关系都存在不明确的问题。
(二)资产配置不合理第一、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都是以听从上级安排来进行配置的,所以实际资产配置并没有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第二、配置方法落后且管理不严谨,如实际资产管理中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标准及制度来进行管理,导致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及配置;第三、中央各个部门、中央与省级部门、各行政单位等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资产分配不公、配置不全的问题,导致整体资产配置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等问题。
(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第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是由多个部门进行资产管理,因为管理理念及方法上的不同,导致系统成套的资产管理制度难以确立下来;第二、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是由多个出资人进行管理的,而这些出资人的代表不统一,所以在很多资产管理环节上出现脱节现象;第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资产管理制度本身就完事,导致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账实不符等问题,据有关调查结果统计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账实不符的现象普遍存在。
浅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指由政府依法成立的、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要职责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持有的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作为公共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资产处置难、效益低下、缺乏监督等,亟需进行改进。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论述。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资产处置难的突出问题。
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管理者普遍面临估值难、流转难、流程繁琐等问题。
这主要原因是资产管理缺乏专业人才和有效的市场机制,使得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无法及时、高效地得到利用,导致资源闲置、低效使用。
应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资产评估和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资产流转,推动资产优化配置。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效益低下的问题。
由于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运作机制的制约,资产管理往往以“保值为主、效益为辅”的原则进行,导致资产运营效益较低。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资产运营管理,实施市场化运作,优化经营结构,改善资产运营效益。
鼓励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施多元化经营,开展股权投资和独立运营项目,提高资产收益。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缺乏监督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由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涉及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监督机制相对滞后,导致资产管理部门运作不透明,容易出现腐败和权力滥用的问题。
应建立健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加强对资产管理过程和结果的监督,确保资产管理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要解决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并加强宏观调控。
应加强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分类管理,实行差异化管理和激励政策,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与市场经济的有效衔接。
还应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促进公众对资产管理的监督和参与,确保资产管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行政体制中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具有公益性质,是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
作为国家的财政资金投入和政府支持的对象,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责。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资产使用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等负面后果。
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改进,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本文将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1.监管不严格。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监管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在资产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监管机制,导致资产被挪用、浪费等现象频发。
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受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缺乏独立的监管机构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使得资产的管理更加难以规范。
2.资产使用效益低下。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一定的资源浪费问题,一些单位在购买设备、办公用品等方面存在着盲目追求高档品牌、无实际需要而购买等情况,导致资产使用效益降低。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存在着资产闲置、损坏和报废等问题,使得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极低。
3.运行成本高。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一些不必要的行政成本问题,为单位的资产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过度注重文件和手续的办理,不仅增加了单位的行政成本,还降低了资产管理的效率。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从制度、管理和监管等多个方面予以解决。
2.加强内部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内部管理,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管理的标准化和集中化。
对于无效资产和闲置资产,要及时清理和处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3.优化资产配置。
行政事业单位应在资产配置过程中加强科学管理,遵循合理配置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效益进行合理配置,避免盲目购买和挪用资产的情况发生。
关于国有企业闲置资产处置的相关问题探讨
关于国有企业闲置资产处置的相关问题探讨国有企业是国家资产的重要载体,其资产管理和处置直接关系到国家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在国有企业中,常常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资产,如土地、厂房、设备等,这些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
如何有效处置国有企业的闲置资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闲置资产的现状、原因和处置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有企业闲置资产的现状国有企业闲置资产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尤其是在传统产业领域。
由于市场环境的改变、技术更新等因素,部分企业的生产设备、厂房等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据统计,我国国有企业闲置资产规模十分庞大,仅在2019年,国有企业闲置资产的价值就超过了数万亿元。
这些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还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和风险。
1. 技术更新换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很多传统产业的生产设备已经落后于时代,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这些设备往往会被闲置起来,等待进一步的处理。
2. 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导致国有企业资产闲置的重要原因。
有些企业的产品已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生产设备和厂房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3. 管理不善: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管理不善也是导致资产闲置的主要原因。
由于管理者没有及时地对资产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利用,很多资产就被闲置了下来。
1. 重新规划利用:对于部分闲置资产,企业可以通过重新规划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置。
对于闲置的厂房,可以重新规划为办公楼、仓库等;对于闲置的设备,可以考虑进行技术更新,以满足企业的新需求。
2. 资产转让:对于某些不再适用于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闲置资产,可以考虑进行资产转让。
通过与其他企业或个人的合作,将闲置资产转让给有需求的企业或个人,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3. 外部招商合作: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闲置资产,企业可以通过外部招商合作的方式进行处置。
通过与其他企业或公司进行合作,将闲置资产进行盘活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报废资产的处置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报废资产的处置作者:董晓娟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15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日新月异。
办公网络化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进入到了电子时代,行政事业单位相当多的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降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提前被淘汰、被闲置、被处置。
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如何对这些淘汰了的、在原单位没有价值的闲置资产或者是已经报废了的资产资源进行处理。
针对这一问题,在此我简要分析了一下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报废资产的回收利用处置模式,希望可以提供大家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报废资产;回收利用处置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大多都是重预算轻管理,对于单位的经费预算,资产采购相当关注,而对于闲置报废资产的处置管理环节经常是被忽略,从而造就了资产处置过程中的腐败、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等严重现象,败坏了党风党纪,阻碍了行政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闲置报废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来看有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大量的由于低效能运作或是技术性跟不上,修复费用成本又过高的固定资产处于闲置与半闲置状态或者有超标准配置被封存的固定资产,处于不良循环状态,成为单位的负担,由于信息的不畅,得不到迫切需要的部门及区域享用,使得资产资源浪费严重发挥不到该有的剩余效能,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又有一些单位由于资产闲置报废对其不重视只是进行简易的粗放式管理实行分散处置,让国有资产在相关部门审批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全面的了解,对其不加严格监管,任其打包销售或代售自由处置,出现了以下种种弊端:一是在处置闲置报废资产时,没有做到物尽其能,没有将资产的内在实际价值通过竞标与拍卖的方式给多方需求者显现出来,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潜在价值。
再者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没有信息畅通的平台难以用较低的成本找到合适的第三方参与,价格谈判机制无法形成于资产回收部门、需求单位和资产现有部门,资产没有做到市场商业化,也就无法让真正需求的单位找出提升它的变现率。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面临着许多挑战与改革的问题。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益和价值,需要对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围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展开探讨,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国有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制不适应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够灵活、决策效率不高的问题。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依然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决策权过于集中,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导致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2.管理方式滞后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以“管住”为主,缺乏市场化运作和激励机制,导致国有资产的盲目扩张和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管理方式滞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失严重。
3.资产流动性差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动性差,存在着国有资产闲置和沉淀现象,无法及时调动和配置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降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推行科学的管理体制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逐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法治化,建立健全的权责清晰、激励机制合理的管理体制,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灵活性和效率。
2.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与评估。
建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监管平台,加强对国有资产处置的监督和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失。
3.推进资产证券化实行国有资产证券化,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提高国有资产的流动性和灵活性,促进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4.引入市场机制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国有资产的盈利和增值。
实行资产评估、竞争性收购和经营性投资,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益。
关于国有企业闲置资产处置的相关问题探讨
关于国有企业闲置资产处置的相关问题探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但部分资产却因为过时、破旧或者缺乏后续利用价值而被闲置。
这些闲置资产不仅浪费了国有企业的资源,还会占用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给金融机构和投资人带来风险。
因此,如何对国有企业的闲置资产进行有效处置,已成为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国有企业闲置资产的形成原因国有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多样复杂,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形成原因也多种多样。
从国有企业的内部原因来看,一些资产的使用寿命到期或者不再适应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一些老旧厂房、设备、仓库等资产因为维护成本高昂、运营效率低下等原因被淘汰;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装备、工具等资产被淘汰。
从国有企业的外部原因来看,一些资产产生过剩,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发挥作用;一些资产遭受市场需求萎缩和竞争压力,约束企业整体运行的效率。
而这些闲置的资产,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和自然资源,而且没有产生经济效益,也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和风险,成为国有企业收益的“吸血蛊”。
二、资产处置的方法国有企业闲置资产的处置,既要充分考虑资产的利用价值,又要根据政策法规,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与公众利益,因此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处置。
除了传统的变卖、拍卖、拆除等方式,还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1.引进外部投资和专业机构,进行手法多样的创新利用。
国有企业闲置资产改为入股、股权转让等方式,引入具有资金实力的投资机构参与,构建产业链,实现有序的再生产。
闲置的老旧厂房可以改造成文化、商业、旅游等多元业态,成为城市转型升级的动力。
同时,国有企业还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评估、收购、拍卖等服务,发挥市场化和专业化的作用。
2.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等新兴技术模式,开展“资产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处置。
运用互联网技术,将闲置资产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处理,推展闲置资产的“流转”,将资源和市场进行更有效的匹配。
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发闲置资产的线上销售平台,拓展闲置资产的成交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闲置资产的处置管理与处置创新驻马店市政府采购中心李海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的转移和核销。
包括各类国有资产的无偿转让(调剂)、出售、置换、报损、报废等。
通过综合运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方法和手段,对资产进行的价值变现、价值提升的活动。
国有资产的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管理,国资委【1995】06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早已明确规定。
按规定国有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者同级的财政部门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
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尤其是闲置的资产处置较为随意,管理粗放,其人为因素多,滋生了腐败。
比如部分单位违规自行处置、私下交易、擅自转让、擅自报废、随意出售、贱卖国有资产等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败坏了党风党纪,在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直以来主要由财政无偿调拨和购置。
所以各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往往只从本部门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很少从实际工作需要和使用效益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
而财政部门往往只重视经费预算,对已形成的实物性固定资产如何物尽其用等方面兼顾不到。
这就造成了某些部门的某些资产随意添置,重复购置。
其结果是造成很多固定资产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严重浪费了国家财产。
另一方面是制度建设滞后,管理不规范。
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主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但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真空地带,庞大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静态和动态情况,财政部门不可能及时地全面了解和把握。
再者使用单位对实物资产在使用和保管及维护等环节上,责任心不强,相关制度执行不严,责任不落实。
造成人为因素的财产损坏、丢失等情况时有发生。
管理权与使用权的分离,监督机制与绩效评价机制缺乏,使许多国有资产的使用寿命缩短,该处置的闲置资产得不到及时的处置。
致使国有资产低效使用,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能,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
资产闲置一方面是因为管理跟不上,另一方面是某些部门固有的占有欲较强,本位主义严重。
其表现为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为本部门、本单位所有。
宁肯闲在家里,不许用在别处。
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能。
对于闲置和利用效率不高的资产,不能及时地进行调配和合理的流动。
使许多原本可以互通有无公共性资源被闲置。
这些被闲置的资产不要说全国,就某一个省或某一个市闲置“沉睡”的公共性资源究竟有多少?恐怕谁心中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数目。
因此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闲置资产的管理,尤其是加强对闲置资产处置的管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它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最后一道防线。
各单位和部门要对国有闲置资产进行定期核查,确保帐帐、帐实、帐据、帐卡相符。
力争做到家底清楚,心中有数。
国有闲置资产的处置应当由行政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审核鉴定,提出意见,按审批权限报送审批。
资产使用部门需要履行以下程序。
1、提出资产处置申请。
2、资产管理部门提出资产处置的初步意见。
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其掌握的有关资产管理信息,对其使用状况、使用年限、账面价值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资产处置的初步意见。
3、财务部门根据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的初步意见,查对有关明细账和有效凭证,包括原始发票或收据、记账凭证和固定资产卡片等资料。
核算统计该项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行费用、维护费用等支出及价值状况。
根据上述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提出资产处置意见。
4、技术部门从技术角度,对资产的安全性、可用性、损耗程度等方面进行技术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提出资产处置意见。
5、资产管理部门综合财务部门、技术部门提出的意见以及相关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最终处理意见,按照资产处置审批权限报送审批。
6、提供该处置资产的权属证明。
拟处置的国有资产应当产权清晰,权属关系不明或存在权属纠纷的国有资产,不得处置。
闲置资产处置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1、无偿转让(调剂)。
即以无偿的方式变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
要建立闲置资产调剂市场,为供需双方调剂余缺,盘活存量,促使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
使闲置的资产发挥最大效益。
其主要风险控制是:必须提供调入和调出单位同类别资产的存量和需求情况,防止变相的利益输送和行贿。
2、出售。
即以有偿的转让方式变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
有偿转让的资产,应由原占有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报财政部门核准或备案。
将评估价值作为底价进行公开竞价出售,防止贱卖国有资产。
出售的闲置资产应采用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等方式公开处置。
拍卖活动应依法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招投标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执行;协议转让是指资产处置的买卖双方经过协商或谈判后,取得一致意见,以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价格进行资产转让。
应到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
3、质换。
即以非货财政金融5Money China财经界(上接第4页)主权债务危机也对欧元的稳定产生了影响。
今年以来,截止到5月14日,人民币对欧元的累计升值是14.5%。
作为我们最主要的出口市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在5个月中升值了14.5%,这会给中国的出口商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也会对贸易政策的调整产生影响。
四、高度关注出现的贸易逆差背后的问题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617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1%,一季度贸易顺差为144.9亿美元,减少76.7%。
3月份,我国出口1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24.3%;进口1193.5亿美元,增长66%,贸易逆差72.4亿美元。
这是自2004年5月以来,我国外贸首次出现月度逆差。
时隔72个月我国再现贸易逆差确实令国内外高度关注。
虽然此前已经预测3月份可能出现贸易逆差,但是,在10日数据公布后,仍然带来不小反响。
首先,从逆差上解读中国经济彻底回升回暖没有说服力。
3月份逆差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大宗商品快速上涨,比如:50%依靠进口的石油已经攀升到了每桶80美元以上;70%依靠进口的铁矿石呈现100%以上的价格涨幅。
在进口需求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大幅上涨,进口价值额度必然增大。
二是在进口价值额度增大的同时,中国出口并没有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同时由于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出口屡屡受阻,出口附加值大幅下降。
两头夹击是中国贸易出现逆差的根本原因。
中国经济确实率先复苏,也越来越呈现回暖的趋势,但是这主要是国家政策和大举投资的功劳。
逆差不能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的回暖,也不能完全说明中国国内消费已经启动。
其次,3月份首现逆差表明中国出口这驾马车仍然乏力。
逆差并不是在出口强劲,进口超过了出口的基础上出现的,而是出口“缴械投降”,进口“不劳而获”而取得的贸易逆差。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高度重视6年来中国首次出现的贸易逆差所折射出的严重问题。
要加大贸易谈判力度,使得西方国家向中国开放高科技出口领域,扭转中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人民币不但不能升值反而要适度贬值,以促进中国对外出口的根本复苏,出口这驾马车必须加力;要严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对中国国内通胀的助推作用。
五、中国应从容应对欧洲的债务危机当前,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快车道,但还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国内外形势仍然极为复杂。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但复苏的基础依然脆弱,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欧元区各国经济比较疲软,特别是希腊等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将影响经济复苏。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还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财政收支矛盾也比较突出。
因此,在现在这种局势下,中国还是应该保持稳步发展的进程,稳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1]张尚斌.希腊债务危机———美国未来十年的榜样.证券市场周刊,2009;12:7[2]严丽丹.欧盟施压希腊应对危机措施升级.金融时报,2010;1:12[3]张锐.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影响.中国货币市场,2010;3[4]郭红利.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之主权债务危机.商场现代化,2010;2[5]张婷婷.主权债务危机的警钟敲响.金融博览,2010;1[6]杨林.迪拜债务危机及其影响.宏观经济研究,2010;1币性交易方式变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
4、报废。
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已达到使用年限而出现老化、损坏、市场型号淘汰等,经科学鉴定或按照有关规定,已不能继续使用,必须进行产权注销的一种资产处置形式。
5、报损。
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发生呆账损失、非正常损失等,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产权注销的一种资产处置形式。
对于涉及报废和报损的资产,必须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
经批准报废和报损的资产,应当通过资产处置平台统一回收处置,到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交易。
处置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应当真实、完整。
要加强对报废和报损资产的档案管理,做到“物销案存”。
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创新处置方式。
一、积极探索网上交易方式。
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把国有闲置资产处置的信息宣传到位,在社会上形成真正广泛的客户群体。
借鉴网上拍卖商品成功的案例,积极尝试网上竞拍,电子竞拍等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
二、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房屋的出租,长期以来一直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对外招租不透明、不公开、以低价格租出、不签定《房屋租赁合同》、出租收入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长期游离于账外,形成“小金库”。
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房屋出租的监管,制定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出租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房屋出租要采取公开招标方式。
到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
加强租金收入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在收取租金时,必须向承租人开具财政监制的专用票据。
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的处置收入属国家所有,按照政府非税收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国库。
三、针对多次流拍的国有闲置资产,要改变工作思路,积极创新处置交易方式。
比如我市产权交易中心针对二次流拍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两辆退役红旗车,创新交易方式,经财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采用竞买人三轮秘密报价,最高者得的方式以4.7万元的价格最终处置成功。
竞价时,由每位竞买人以书面的形式将自己所报价位密封处理,确保内容的保密性,并实行三轮报价,逐级递增,第二次报价按首轮报价的最高价起价,依次类推。
第三次报价最高者为最终竞买人,如第三轮报价最高价有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则继续进行报价,直至选出最高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