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国外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实行反对苏联,亲近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 1928年,国民政府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 帝国主义支持的“改定新约运动”。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 妥协退让政策,先后与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和“何梅协定”等。 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 取得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这是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大成果。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求得美国的援助,大肆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签 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从中取得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 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
2、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和总理衙门的设立。
3、建国第一年和十七个国家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提出;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并发挥重大 作用。
◆不同时期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不同特点及原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直未变,但不同阶段 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向苏联“一边倒”
20世纪60年代,“两只拳头回击”
①明清之际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 工开物》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国外。明朝 时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传人南洋。
②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 烟草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
对清时期闭关政策的认识
(1)原因:①政治需要:少数民族入主中 原引起汉民族人民的反对,使农民起义风起 云涌威胁统治,为防范中外结成反清联盟;
(3)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 (4)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内因—政策、国防力量
外因—美苏争霸、第三世界
◆ 20世纪80、90年代对外关系 (1)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 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2)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 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3)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 和平的周边环境; (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1)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①与朝鲜的关系②与日本的关系③与西亚、欧洲的往 来 ④丝绸之路 (2)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和新罗的交往; 和日本的交往 和东南亚、印度半岛 各国的交往; 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3)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郑和下西洋华侨与南洋的开发; 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4)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5)新中国的外交: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 新成就 ;新时期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
周恩来曾说过: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 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 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 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 联系历史,周恩来为什么这么说? 原因?
• 清末:签订《辛丑条约》 • 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 蒋介石: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一、中国历代对外关系的概况与特点
1、古代的对外交往 (1)条件:中国古代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发展对外 关系的重要社会基础,发达的交通、工具的进步是其客观条 件,而政府开放、开明的政策是其有力的推动。 (2)概况: 两汉:实行积极的对外交往。东与朝鲜、日本,南与越南 有较为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西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 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欧洲的大秦有了直接的往来。 这一时期,中国输入的主要是各国的特产,输出的主要是 丝绸、铁器等,中华文明第一次大范围地向外辐射。
隋唐:对外交往空前繁盛。中国与朝鲜、日本关系密切友 好,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频繁;与东南亚国家、印度、 波斯、大食和欧洲的东罗马互派使节,中国的丝绸、瓷器 经波斯、大食大量运往欧洲和非洲;唐朝与欧洲、非洲有 了直接的往来。这一时期,中国先进的思想文化和制度向 外传播,对周边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是革命式的 影响。
元—辽阔的疆域与发达的海外交通
①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 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 阿拉伯、北非和欧洲。②传入中国的有:印 度熬糖法、天文、医学、音乐、舞蹈、佛教 及祆教、摩尼教、占城稻等等。
(3)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 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 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 于孤立地位
新中国制订外交政策、方针的依据
有利形势: ⑴资本主义阵营削弱
国际环境
⑵社会主义阵营 壮大 ⑶亚非拉大批国家独立 不利形势:美、欧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最大特点: 两大阵营的对抗
国家利益: 捍卫主权、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
国家性质: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国家实力:实现民族独立,国力亟需增强
阶级本质、综合国力、国际环境等
“屈辱”与“尊荣”,这可以说晚清外交和新中国外交 的最大不同。据此回答: 1、造成晚清70余年屈辱外交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晚清外交特点:一曰丧权辱国,二曰半殖民地化。请 举出两例有关重大史实说明晚清外交的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3、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我国外交取得了那些重大成就?
1、封建制度的腐朽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 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 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 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北洋军阀时期:1915年,袁世凯为换取日本支持称帝,接受了 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 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 条”,收回日本在一战中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这一正义 要求遭到美英等列强的无理拒绝。1924年,孙中山北上,在宣 言中提出: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五川运动中, 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提出了取消领事裁判权、英日军队从上海永 久撤走等谈判条件。1927年初,湖北、江西的人民收回汉口和 九江的英租界。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作用
㈠扩大中国在世界影响、有利中华文化圈形 成; ㈡丰富扩大双方人民生活和眼界,促进中国 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 ㈢有利本国经济文化繁荣发展,有利中外共 同进步,共同对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2、近代的屈辱外交 (1)概况 晚清时期:中国外交以屈辱为特征,被动打开大门,逐 渐半殖民地化。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 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往事宜。1858年《天津条约》 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 国事务衙门,通称“总理衙门”。它是主管外交、通商 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 交机构。《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 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 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了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 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3)特征
先秦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不够发达。秦汉至元朝推 行积极的外交,中外友好往来频繁,形成中华文化圈, 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空前繁 盛,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进步。宋元时期海外贸易达 到高潮,明清时期,开始遭到外来侵略,中国逐步由对 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对外交往的三个高潮时期
(2)特点:
晚清时期与列强既斗争又勾结;
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 一方面投靠帝国主义,成为他们在华统治 的代理人,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外交 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 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 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依据
国家利益
政策

方针
另起炉灶”
成就
与苏联等17国建交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国家性质
国家实力
独 立 自 主 的 依据 和 方针 平 外 交 政 策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成就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 参加日内瓦会 议 参加万隆会 议
国际环境 “一边倒”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 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 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相互同情和支 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掩护和对立。” “中国代表团是要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我 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宣 传个人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存在。” “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 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1、周恩来是在怎样背景下发表上述讲话的? 2、讲话中指出的亚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宋元:中国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不断传向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 大大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明清:一方面,对外交往频繁,郑和七次下西洋;另一方面 遭到了外来的侵略。明清政府一方面领导进行了反侵略斗争, 取得了胜利;另一方面,实行海禁政策,日益走向闭关锁国。 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光环已经慢慢失去,中国逐 渐地落后于世界。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结合,举例说明
原则性: ①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用最少的字概括讲话精神。
针对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共同的遭遇(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共同的愿望和要求 (都面临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 万隆精神: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初,都 面临着那些相同的国际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分别执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原因是什么?
(1)秦汉----罗马帝国,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 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 一次高潮。 ①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 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汉字也传入朝鲜。儒 学经典传到日本。
②传入中国的有佛教、象牙、香料、宝石 和多种植物等等。
重要人物:张骞、甘英、班超、安顿等
(2)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 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 唐朝—东亚文化圈 宋—四大发明外传
国际环境:都面临帝国主义的威胁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不同的外交政策: 屈辱的外交政策 社会性质不同 原因:
领导力量不同
◆ 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表现和原因
(1)中美关系缓和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订《上海公报》,是20世纪70年代 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2)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20世纪80年代,“无敌国外交”
各时期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
是 什 外交政策 么 怎 外交方针 么 样
为 什 外交依据 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客” “一边倒”
国际环境、国家利益、 国家性质、国家实力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 方针 含义 意义
用大日一 。国内九 的瓦五 地国四 位际年 参会四 加议月 国。, 际这周 会是恩 议中来 ,国率 并第中 起一国 了次代 积以表 极世团 作界出 五席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 尼赫鲁会谈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
②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特点的反映:但自给 自足封建经济仍占领重要地位,使统治者认 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须和外国“互通有无”, 还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往来滋事。 ③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结果。
④重农抑商思想进一步发展
(2)作用:积极:一定程度上维护国家 安全,抵制了殖民者的入侵 消极为主: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进步,资 本主义萌芽问题,束缚了人们的视野, 使中国不能与世界同步发展,造成了中 国近代的落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