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专题第三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政治的腐败——皇帝不理朝政、宦官专权、官员贪污、朝 中党争。



四、三案之争——东林党的政治努力
1、争国本案

从万历十四年(1586年)开始,就应该 立贵,还是立长为皇太子一事,神宗与廷 臣之间出现了激烈争论,是为争国本。东 林党人借题发挥攻讦政敌一味当神宗和郑 贵妃的应声虫,而当权阁臣则攻击东林党 “庙堂之是非,天下必欲反之。”万历二 十九年,神宗被迫以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但直到万历四十二年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阳 才降下帷幕。
四、三案之争
2、梃击案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有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
闯入太子的居所--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太监。张差被 刑部主事王之寀( cai ,东林党人)审时,供出是郑贵 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引进的。时人怀疑郑贵妃想谋杀 太子。但神宗不想追究此事。结果以疯癫之罪公开杀死 了张差。又在宫中密杀了庞、刘二太监,以了此案。
呼 和 浩 特 市 旧 城 ︐ 也 称 三 娘 子 城 俺答汗与三娘子
三娘子出生于蒙古瓦剌土尔扈特部部,其父为部落首领,
嫁给了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俺答汗)。明隆庆年间,她力主 与明朝改善关系,经过双方的努力,明朝与俺答汗改善了关
系,开通了互市,终止了常年不断的战争,为了纪念她的功
绩,特建三娘子城,也称归化城,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
一、张居正的改革 5、一条鞭法
第一,将赋役以及土贡方物等杂征合并为一项,一律征银, 按人丁和田亩分摊。
改革之前,明朝的田赋分为“夏税”、“秋粮”,分两次
缴纳,夏税以米、麦为主,杂以绢、钱钞。徭役按里甲分 配。改革后,源自文库役等合并一并征银。
第二,赋役数额以州县为单位,原有赋役额不准减少,赋
顾宪成像
二、东林党议兴起
2、齐、楚、浙、昆、宣诸党 齐、楚、浙三党分别以山东蓬莱人亓( qi )诗教、湖广
黄冈人官应震、浙江慈溪人姚宗文为首。昆、宣两党以 南直隶昆山人顾天峻和宣城人汤宾尹各自招收朋党而构 成。他们多追随权臣,曲迎皇室、豪绅,同时攻击东林 、排斥异己。
3、东林党争的影响 东林党人是在看到明朝政治黑暗、宦官专权后,希望在
二、市民阶层的兴起——工商业阶层
明初为了恢复经济 , 明政府下令“安养生息”,移民屯垦
,另外还特别注重经济作物的种植,这些措施为经济恢 复和商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明中叶以后,在经济恢 复的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迅速,商业空前繁荣,商品经 济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迅速的拓展。
明中叶,一条鞭法的推行规定所有赋役一律征银,一方
第三节 明末的农民起义和明朝的灭亡

一、明末农民战争的背景 1、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官僚大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如大学士徐阶有“田二十四万亩”,大学士朱庚几乎侵占了山 阴地区所有的良田美宅。


2、赋税的增加,使农民负担越来越重
(1)土地高度集中,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万历中期)天下赋税比二十年前十增其四,天下殷实之 户比二十年前十减其五”。——《明神宗实录》卷340 (2)激化了农民与皇族、官绅的矛盾。尤其是在天启年间以 后,为了对抗后金势力,开始大量向农民征收“三饷”(剿饷、 辽饷、练饷)使这种矛盾更为突出。
役由地方官征收。
改革之前,明朝的税粮征收以里甲为单位,里甲长不但要
征收税粮,还要负责押运至所需地区,长途运粮导致人民 不堪重负。改革后,所有赋役钱粮由官府征收,由官府运 输,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一条鞭法的意义
一条鞭法将赋役征收合则为一,一律征银,使赋役征收
的办法简单化,而且与考成法、清丈土地等措施相结合, 丁银的征收为官府是问,又以内阁、部院、六科、府、 州等形成自上而下的,行之有效的赋税征收系统,大大 缓解了明朝中叶的赋税不逮现象。同时,一条鞭法在一 定成都上放松了对农民的束缚,使农民能够更自由的进 行生产,为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万历二十四年,坤宁宫发生火灾,扑灭不及,
连乾清宫一起烧为灰烬。修复两宫需要大量 的费用。为解决经费问题,府军前卫副千户 仲春建议开矿以佐经费,得到神宗批准,开 矿太监遍布各省。
三、万历年间的矿税与反矿税斗争
万历二十六年,神宗又向各通衢大邑派设
税监。矿监、税监往往合而为一,主持开 矿者,往往兼征税收。短短三年时间,矿 监、税监遍布了全国。
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同时也放松了国家对农民的人 身控制,为他们转向更为自由的工商业提供了可能。
在此基础上,手工业部门出现了建立在雇佣关系基础上
的规模化的生产的萌芽,作为丝织业中心的苏州最为典型 。
由于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以商贾和
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明代市民生活
9/14/2017
11
明代社会生活(2)
9/14/2017
12
三、万历年间的矿税与反矿税斗争
万历年间随着明朝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
会财富急剧增加,刺激了统治阶级的消费欲 望。而明初的定制迫使统治者无法在田赋上 过多的增加税收,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皇 帝将税收的增加对象对准了新兴的市民阶级 ,对工商业增加税收。
国家事务和体制运作中处于主要的地位,期盼通过自己 的努力改变国家的命运,挽救衰落的大明朝。但在东林 党议兴起中,东林党内部鱼龙混杂,为争夺国家事务的 话语权与齐、楚等党针锋相对,大兴党争。又因为他们 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鼓动商人不缴纳商税,使 明朝财政经济雪上加霜,反而加速了大明的亡国。甚至 有史家认为明朝即亡于东林之手。
政危机,万历元年规定,隆庆元年以前所欠补租 ,悉数蠲免,隆庆四年以前,免三征七。张居正 还把它作为考核各地官吏的一项内容。 。田地总额比弘治时期增加三百万顷,增加了国 家收入。
其次,清丈田地。万历六年开始,万历九年完成
第三,兴修水利。明朝时期的财赋供给地主要是
在江南地区,南粮北运的漕运非常重要,但河南 的黄河堤坝年久失修,在万历初年经常泛滥成灾。 万历六年张居正采纳潘季驯的意见治理黄河,疏 通了漕运,使许多废弃的田地重新变为良田。
3、红丸案 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朱常洛刚即位一月,郑贵妃为
了讨好光宗先是进献乐女,又令鸿胪寺李可灼进献红丸 ,自称仙丹。泰昌帝服后死去,恰好首辅方从哲拟旨赏 赐了李可灼50两银,此举被东林党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 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 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矣。
明清史专题 第三章
明王朝的衰败与 明末的农民战争
明朝在神宗万历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到了顶峰,之后明朝各种
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开始走向衰落。
神宗(年号万历)之后,又经历了光宗(年号泰昌,实际在
位一个月),熹宗(年号天启),毅宗(年号崇祯),大明 王朝走向了终结。
崇祯皇帝上吊处,今北京景山公园。崇祯皇 万历皇帝像 帝死后,南明王朝尊其庙号为思宗,后改毅 宗。清朝改为怀宗
四、三案之争
4、移宫案 明万历四十八年 (1620 年 ) 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为
泰昌元年,宠妃李选侍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
不到一个月后,光宗死于红丸案,立熹宗为帝。李选侍
想继续占据乾清宫,控制年幼的皇太子。当时,她与郑 贵妃、魏忠贤来往甚密。魏忠贤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机, 把持朝政大权。为防其干预朝事,东林党人坚决要求李 选侍移出乾清宫。此事件史称"移宫案"。
三、京察之争

1、京察与大计 明朝对于官员的考核 ,京官六年一考 ,谓之“京察”; 外官三 年一考 , 谓之“大计”。京察大计主要由吏部尚书、都察院 都御史、吏科给事中、河南检查道御史主持。 2、京察之争 从万历十五年(1587年)的丁亥京察到天启三年(1623年 )癸亥京察的七次大计成为了东林党与反对党之间互相争 夺、打击政敌的机会。 尤其是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的京察中,吏部尚书孙鑨 ( long )和左都御史李世达等人不肯因循枉法,与当时的 内阁势不两立,最后孙鑨等官员,包括顾宪成等人先后被 削职为民。之后他们开始在书院讲学,形成了东林之风。 后来的几次京察大计中,双方各有争执。
从万历二十七年(1599 年)开始直到万历三 十三年( 1605 年),各地地方官、市民、军 士曾多次与矿监、税使发生冲突,甚至多次 酿成了大规模民变、兵变。反抗矿税最为声 势浩大的有武昌民变、临清民变、云南民变 、苏州民变。
总体来说万历年间的矿税在市民阶层声势浩
大的反抗面前逐步减轻,反矿税的斗争取得 了相对的胜利。市民阶层在其中起到了重要 作用,但反矿税的斗争也反映出了新兴市民 阶层与皇室集团之间的深刻矛盾。
第一节 明朝万历前期的政治与社会
一、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
岳,湖广江陵人,(今 湖北荆州)嘉靖进士, 隆庆元年入阁,成为首 辅,神宗即位,以神宗 年幼,当国十年,推行 改革。
一、张居正的改革
1、整顿吏治
创立 “考成法” ,用以考核官吏的政绩。 他认为,自嘉靖以来“纪纲不肃,法度不行” 的根本原因,在于官员的不负责任,敷衍塞 责。
然而,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的动机与目的在于挽救明王
朝的统治。他的税制改革是为了确保政府财政收入。事 实上,一条鞭法只是将原来的各种合法、不合法的税种 进行合并,变为了正税,而私下的加派私征则更为方便 和隐蔽了。
而且他的改革也触犯了统治阶级其他官僚的利益。万历
十一年,张居正去世后不到一年,神宗就下令追夺他的 官秩,抄其家产,他的改革措施大多也付之东流了。
矿监掠夺多以督民开采、坐地分成或包矿
的方式,税使则采取重复增加征税名目等 方式掠夺。据不完全统计万历二十五年至 三十四年期间,矿税进奉内库就高达金 1.2 万余两,白银近 570 万两。而这些所 谓的矿、税实际上大多是出自于对富裕的 市民阶层的剥削和掠夺。
三、万历年间的矿税与反矿税斗争
对工商业者的剥削和压迫激发了社会矛盾。
规定:评判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安静宜 民者”为上,“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列 下考。方法:逐级考核,地方官以上述标准 考属吏,吏部以之考地方官,朝廷以之考吏 部。此外,有随事考成制度,规定六部、都 察院以及各衙门之间来往公文,均须根据事 情缓急,及时处理,不得延误。
一、张居正的改革
2、经济改革 首先清理补欠田赋。为了增加田赋收入,缓解财
第二节 东林党议
一、万历中后期的政局 明神宗朱翊钧( 1563 年—1620 年),明朝第十三位皇
帝。隆庆六年( 1572 年),穆宗驾崩, 10 岁的朱翊钧 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 帝。
朱翊钧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
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他亲政后 ,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 万历中兴”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 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抗倭援朝战役),巩固了汉家疆 土。但是自万历十四年( 1586 年)开始,因无像张居 正之流的人可以进行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 ,自此不上朝,创造了国君三十多年不上朝理政的奇闻
万历后期明朝出现了吏治腐败,贪污成风,党争不断的
局面,国家运转几乎停摆,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
二、东林党议兴起
1、东林党

东林党是明末在野的士人组成的政治、学术团体。起源于公元 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等人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 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 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东林人士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他 们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 权贵贪纵枉法。这些针砭时政的主张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同情 与支持,同时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
一、张居正改革
3、整顿边防。
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将领充实边防,给予边
将“专断”的权力。以名将李成梁镇守辽东, 以戚继光镇守蓟门,这一时期“边境晏然”。
4、俺答汗封贡
俺答汗原为游牧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的
蒙古族土默特部,明嘉靖年间一度崛起,成 为控制辽东至青海地区的强大部族。张居正 担任首辅期间采取安抚政策,开通与蒙古的 马市等,加强了与蒙古的联系,在他和三娘 子的共同努力下隆庆五年(1571 年)俺答汗 与明朝议和,明朝封其为顺义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