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志摩在婚姻的低潮期写下名诗《我 《 徐志摩 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其实他一 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 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 张幼仪、 张幼仪 林徽因、 小曼。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 小曼 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 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 张幼仪 张幼仪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 妇道。而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姻”始终心存 “无爱的婚姻” 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离 疑虑,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 林徽因 婚。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11月还在国内发 1922年3月 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号新闻。徐志摩还 写下《笑解烦恼结》一诗送给张幼仪,痛斥封建 《笑解烦恼结》 礼教后说:“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 思考:第二部分中,除了“金柳”,还有 思考:第二部分中,除了“金柳” 意象” 意象” 哪些 “意象” ? 这些 “意象” 体现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青荇” 星辉” 笙箫” “青荇” 、“星辉” 、“笙箫”——描写康 描写康 桥景观之美,体现诗人对康桥的眷恋。 桥景观之美,体现诗人对康桥的眷恋。
• 遵循“三美”创作原则——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 大诗人之一, 徐志摩 中国现代诗坛上屈指可数的大诗人 中国现代诗坛 大诗人 20年代末到30年代盛极一时的“新月派”主将。 “新月派” 他的诗,风格欧化 欧化,流动着内在的韵律和节奏 韵律和节奏, 欧化 韵律和节奏 情感真挚充沛,有《再别康桥》等许多名篇传世。 《再别康桥》 徐志摩留学英美,交游广阔:胡适、梁启超、郁 达夫、沈从文、罗素、狄更生、泰戈尔、曼殊斐 儿……无一不是社会名流兼文化名人。 长辈与他亦师亦友,同辈与他亲密无间。熟识徐 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天真挚诚、不计 名利、热情无私、活泼风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欢 笑。但是,总是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徐志摩内心却有解 不开的“烦恼结”。 “烦恼结”
我 敢 说 康 河 是 世 上 最 美 的 一 条 水 ! ______ ______ 徐 志 摩 ,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 是康桥给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 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
康桥情结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 的一条水。河的名字是葛兰大(Granta),也有叫康河 (Kiver Cam)的,许有上下流的区别,我不甚清楚。河身 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Byron’s Pool”——当 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 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 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 这是上游;下游是从骞斯德顿下去,河面展开,那是春夏间 竞舟的场所。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 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 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 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带着作者对康桥的喜爱,诵读此诗。 带着作者对康桥的喜爱,诵读此诗。
•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 惆怅、 惆怅、难舍 从哪里看出? 从哪里看出? 1.色彩: 色彩: 色彩 西边的云彩(夕阳下的景物) 西边的云彩(夕阳下的景物) 2.节奏: 节奏: 节奏 舒缓 3.动作: 动作: 动作 轻轻(轻盈) 轻轻(轻盈) 4.情感: 情感: 情感 淡淡的哀愁 • 如何理解第一节诗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 轻轻的来”? ——主人公心中的康桥如梦似幻,美好而易碎。 主人公心中的康桥如梦似幻, 主人公心中的康桥如梦似幻 美好而易碎。
• 暗喻。 • 1.概念: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 概念: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概念 成了” 变成”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 “成了”、“变成”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 • 2.典型形式:甲是乙。 典型形式:甲是乙。 典型形式 • 3.暗喻的变体: 暗喻的变体: 暗喻的变体 • (1)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 )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 • 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 (2)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修饰关系 )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 这里是花的海洋。 这里是花的海洋。 • (3)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注释关系 )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 我爱北京 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祖国的心脏。 祖国的心脏 复指关系 • (4)本体和喻体是复指关系。 )本体和喻体是复指关系。 • 让我们对土地倾注更强烈的感情吧!因为大地母亲的 让我们对土地倾注更强烈的感情吧! 镣铐解除了。 镣铐解除了。
徐志摩在北平教书, 徐志摩在北平教书,而陆小曼坚持留在 北平教书 上海,于是徐志摩只得经常在平沪两地奔波, 上海,于是徐志摩只得经常在平沪两地奔波, 总想飞” “总想飞”的诗人还特别喜欢乘坐当时并不 普及的交通工具———飞机。 飞机。 普及的交通工具 飞机 悲剧终于发生。1931年11月19日,徐 悲剧终于发生。 年 月 日 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机从南京飞向北平, 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机从南京飞向北平,因为 他答应20日要帮助林徽因筹划一个学术讲座 日要帮助林徽因筹划一个学术讲座。 他答应 日要帮助林徽因筹划一个学术讲座。 飞机在山东党家山上空撞山炸毁, 山东党家山上空撞山炸毁 飞机在山东党家山上空撞山炸毁,想飞的诗 人死于飞。 人死于飞。
• 思考:为什么徐志摩甘愿做一条水草? 思考:为什么徐志摩甘愿做一条水草? 1.“软泥”写出了泥的细腻与光滑。 软泥” 软泥 写出了泥的细腻与光滑。 2.“油油的”凸显水草的可爱与亲切。 油油的” 油油的 凸显水草的可爱与亲切。 3.“招摇”写出水草的快活与轻松,突出它旺盛 招摇” 招摇 写出水草的快活与轻松, 的生命力。 的生命力。 小结:这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小结:这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明净、 明净、自由自在
• 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 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 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我所知道的康桥》
• 上面的几幅图片就是诗人徐志摩所依依眷恋的康 康 桥。 • 1920年,徐志摩来这里研究文学,他称这是他一 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 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写下了长诗《康桥再 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我难得的知己”“永 ”“永 “我难得的知己”“ 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因为康桥所体现的英式文明,令徐志摩陶醉, 因为康桥所体现的英式文明, 因为康桥所体现的英式文明 令徐志摩陶醉, 形成了心中的“康桥理想” 形成了心中的“康桥理想”。 ——而当徐志摩返回中国,军阀统治下中国现实 而当徐志摩返回中国, 而当徐志摩返回中国 的黑暗,令他心中的理想渐渐破灭。 的黑暗,令他心中的理想渐渐破灭。 • 1928年7月,徐志摩重访英伦,故地重游,物是人 非,千般感触涌上心头。因此便有了著名的抒情 诗《再别康桥》。
•
我在康桥时虽没马骑,没轿子坐,却也有我的风流:我 常常在夕阳西晒时骑了车迎着天边扁大的日头直追。日头是 追不到的,我没有夸父的荒诞,但晚景的温存却被我这样偷 尝了不少。有三两幅画图似的经验至今还是栩栩的留着。只 说看夕阳,我们平常只知道登山或是临海,但实际只须辽阔 的天际,平地上的晚霞有时也是一样的神奇。有一次我赶到 一个地方,手把着一家村庄的篱笆,隔着一大田的麦浪,看 西天的变幻。有一次是正冲着一条宽广的大道,过来一大群 羊,放草归来的,偌大的太阳在它们后背放射着万缕的金辉, 天上却是乌青青的,只剩这不可逼视的威光中的一条大路, 一群生物,我心头顿时感着神异性的压迫,我真的跪下了, 对着这冉冉渐翳的金光。再有一次是更不可忘的奇景,那是 临着一大片望不到头的草原,满开着艳红的罂粟,在青草里 亭亭像是万盏的金灯,阳光从褐色云斜着过来,幻成一种异 样紫色,透明似的不可逼视,刹那间在我迷眩了的视觉中, 这草田变成了……不说也罢,说来你们也是不信的!
徐志摩
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 别名:南湖,云中鹤 浙江省海宁人。
追求“爱,自由和美” 主要作品有诗集: 《猛虎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 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新月社成立于1928年,主要
成员包括胡适、梁实秋、闻一多、徐志摩等一大批 有才华、有成就的诗人,又以提倡格律诗而独树一 帜,形成了现代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人称 “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 。
徐志摩的生命被热爱他的三位女性用不同的 徐志摩 方式延续: 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 张幼仪 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 之先,业务也相当发达,直到56岁才再次结婚, 得享天年。 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 林徽因 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 “志摩奖金” 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 陆小曼 《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的心愿,而由于种种 原因,这一愿望到1965年她辞世也没能实现。
• 意象------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 思的客观物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 • “金柳”改成“柳树”或者是“杨树”,如何? 金柳”改成“柳树”或者是“杨树” 如何? • • • • • • • 1.与“夕阳”相映,给柳树披上金似的。 与 夕阳”相映,给柳树披上金似的。 2.金色是最富贵的颜色。 金色是最富贵的颜色。 金色是最富贵的颜色 3.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 代表着整个康桥, 代表着整个康桥 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 4.柳的意象:离别。 柳的意象: 柳的意象 离别。 (1)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 的谐音“ (2)“柳”的谐音“留”。 ) (3)西安灞桥,是古代的送别之地。伤心不过 )西安灞桥,是古代的送别之地。 灞桥柳。 灞桥柳。
• 诗人固执地寻找着 “彩虹似的梦”,希望在 “星辉斑斓里放歌”,但为什么又不能放歌呢? ——自己心中的“康桥理想”已经幻灭,物是 人非,无限的惆怅。1927年,梦想破灭,与小 曼不合。 ——马上就要再次离开康桥,离别时的不舍压 得诗人无法放声高歌。最后只能够“悄悄”地 最后只能够“ 最后只能够 悄悄” 离去,微妙的苦闷尽在不言中。 离去,微妙的苦闷尽在不言中。
徐志摩完美的现实追求终落在社交名媛陆小曼身上。 徐志摩完美的现实追求终落在社交名媛陆小曼身上。 陆小曼是有名的美人加才女, 陆小曼是有名的美人加才女,与徐志摩相恋时已是有夫 是有名的美人加才女 之妇。两人的恋情成为当时最轰动的社会新闻之一。他们在 之妇。两人的恋情成为当时最轰动的社会新闻之一。 经受了许多痛苦折磨后终成眷属,而婚礼上还遭到证婚人梁 经受了许多痛苦折磨后终成眷属,而婚礼上还遭到证婚人梁 启超声色俱厉地训斥 声色俱厉地训斥: 希望勿再做一次过来人。 启超声色俱厉地训斥:“希望勿再做一次过来人。” 婚后的徐志摩并非进了天堂,他父亲始终不承认陆小曼 婚后的徐志摩并非进了天堂, 这个儿媳, 这个儿媳,而陆小曼整日沉浸在上海的社交场上使徐志摩痛 惜她浪费才华,她挥金如土的习性也使诗人入不敷出。 惜她浪费才华,她挥金如土的习性也使诗人入不敷出。 在种种矛盾中,徐志摩形容自己的创作陷入了“ 在种种矛盾中,徐志摩形容自己的创作陷入了“穷、窘、 的境地。 枯、干”的境地。
这时徐志摩的“烦恼结”已 “烦恼结” 系在了林徽因 林徽因身上。林徽因秀外 林徽因 慧中,是有名的才女,其父林长 民也是社会名流。她与徐志摩相 识时只有17岁,两人虽然相知很 深,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 启超之子、后来的著名建筑学家 梁思成,他们的因缘也是一段佳 话。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 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