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辨析病句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辨析病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
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病句题型训练。
二、教学重点:
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
三、课时安排:共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考点阐释】
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
【命题特点】
一般来讲,本考点的考查范围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两大项。
高考试卷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查: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第I 卷中,这种形式占多数;二是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第II卷中。
主要考查以下六种病句类型: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⒈辨析语病的步骤
辨析与修改病句是高考考查的范围之一。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地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快速而又准确地辨析病句一般有三个步骤:
⑴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感觉一下句子是否正确,这样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可是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那么,就必须走下一步了。
⑵从语法角度分析。之所以先语法而后修辞、逻辑,是因为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例最大。另外,即使不是语法错误,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把握句意也有一定的好处,便于我们再作修辞、逻辑的分析。
⑶如果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看不出什么毛病,就应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主要看它是否合乎事实、情理。
⒉辨析病句的方法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掌握一定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⑴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例如:
出了名以后的陈银儿最终从一个优秀企业家堕落成为行贿狂的罪人。
这句话,凭语感就觉得别扭,“行贿狂的罪人”不符合一般语言习惯,一般只说“杀人狂”,不说“杀人狂的罪人”。初步可以断定,此句是个病句,毛病出在“行贿狂的罪人”上。再对病因作进一步的分析,此句在语意上犯了赘余的错误:“行贿狂”已含有“罪犯”的意思。
⑵成分分析法。
①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各成分所起的作用及其惯常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补充+说明
主干主语+ 谓语+ 宾语+ [补语]
修限修限修限
饰制饰制饰制
枝叶(定语)(状语)(定语)
②运用句子成分分析的方法,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即“枝叶”去掉,抽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病;若主干没有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例如: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就会发现这个句子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或“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第二课时
⑶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例如:
此次植树助学公益活动,不仅能加快京郊地区的绿化建设,而且种下的主要是晚秋贡梨的树苗。
这个句子,读起来通顺,语法上找不到错误,经仔细推敲,我们就会发现句中递进关系颠倒,应为“不仅种下了晚秋贡梨的树苗,而且加快了京郊地区的绿化建设”。
⑷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断定,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例如:
这些软件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这一句迷惑性比较大,其实我们用造句类比法,就明了这个句子没有语病。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1.原来卖1元,现在卖5角,价钱便宜了一半。2.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500元,价钱便宜了一半。3.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以上三句都是对的,因此,原句也是对的。
⑸规律标志法。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掌握了这些标志就能帮助我们“一望即知”,快速辨析句子出了什么毛病。下面就是一些病句的特殊标志:
①并列短语
句中出现并列词或并列短语时,要检查这几个概念是否相互包容或各项能否与前后相关成分搭配、语序是否恰当、语句是否有歧义。例如:
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07高考•湖北卷)
这个句子中“水产品”包括“鱼、虾、甲鱼”等,不并列,只要删去“鱼、虾、甲鱼”,就没有语病了。
②介词
如果句字中出现介词“对、对于、关于、和、跟、同、由于”等,我们就要考虑介词是否多余、主语残缺、是否主客颠倒等语病。例如:
《全宋文》的出版,对于完善宋代的学术文献、填补宋代文化研究的空白、推动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特别重大。(07高考•湖北卷)
“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关于”,表示关涉、范围,有提示性质。“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有些用“对”的句子不能改用“对于”。此句中“对于”改为“对”。
③两面词
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高低”“多寡”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要检查一面或两面的前后照应问题。
例如: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起句的“多寡”两面,与承句的“能”一面不对应,判为病句)
④关联词
句中出现关联词时,一般要考虑三种情况:一是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二是关联词是否配套使用,三是分句间语意自然形成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相符,尤其要防止强加因果关系。
人们如果思想滑坡,社会风气不好,经济是很难上去的,即使上去了,也巩固不住。
前后各分句的主语不同,前一分句主语为“人们”,后一分句的主语是“经济”,因此关联词语“如果”应在“人们”之前。
⑤否定词
如果句中出现两个以上的否定词,我们就要想到可能是考查多重否定的得当与否。首先应明确一个问题,“否定”不仅包括否定副词“不”、“非”等,还包括两类比较特殊的形式:一是反问句,二是表示否定意义的动词(如“禁止”、“忘记”、“终止”、“否认”、“推翻”、“排除”、“免去”、“取消”、“忽视”、“忌”、“放弃”、“拒绝”、“避免”等)。另外,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只表达一重否定的意思。例如:
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农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本句应去掉“不”。)
⑥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要考虑搭配是否恰当。例如:
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500多个”不能修饰集体概念的名词“岁月”,应将“岁月”改为“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