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高原病研究的技术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上, 年在加拿大Lake Louise低氧讨论会上建立了一 国际上,1991年在加拿大 年在加拿大 低氧讨论会上建立了一 急性高山病的诊断标准” 项“急性高山病的诊断标准”,这激发了国际高原医学家创意也 应建立国际统一的“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 应建立国际统一的“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而且很快得到广泛 支持,1997年末成立了一个国际工作组,由世界上具有广大高原 支持, 年末成立了一个国际工作组, 年末成立了一个国际工作组 人群地区的专家组成,有中国,秘鲁 玻利维亚,美国 法国,瑞士 秘鲁,玻利维亚 美国,法国 瑞士,吉 人群地区的专家组成, 有中国 秘鲁 玻利维亚 美国 法国 瑞士 吉 尔吉斯, 日本等国,我国吴天一 格日力参加工作组。 我国吴天一、 尔吉斯 日本等国 我国吴天一、格日力参加工作组。工作组也采 用了大量交流信息和意见的方法,由秘鲁的Leon-Velarde Fabiola 用了大量交流信息和意见的方法,由秘鲁的 教授及美国John T Reeves教授负责组织,大家提出了许多方案。 教授负责组织, 教授及美国 教授负责组织 大家提出了许多方案。 1998年5月在日本松本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高原医学与生理学 年 月在日本松本召开的“ 月在日本松本召开的 大会期间,工作组开会讨论国际标准,令人惊奇的是, ”大会期间,工作组开会讨论国际标准,令人惊奇的是,意见十 分分歧,争论十分激烈, 分分歧,争论十分激烈,甚至认为慢性高山病都是由慢性呼吸道 病变引起的,真正的慢性高山病并不存在。针对这一局面, 病变引起的,真正的慢性高山病并不存在。针对这一局面,工作 组仅起草了一个“慢性高山病的概念” 组仅起草了一个“慢性高山病的概念”,其它问题待后协商讨论 。
慢性高原病研究的技术总结
一、概念 慢性高原病(Chronic high altitude disease),国际上习称 慢性高山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 CMS). 1925年,Carlos Monge报告了第一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综 合征”也称之为“慢性高山病”(CMS)并为纪念他而称为 “Monge病”。该病人为一38岁男性,生活于秘鲁海拔4330米 Cerro 886 , 的Cerro de Pasco, 其红细胞值高达886万,显著高于该高度正常 值。由于过度的红细胞增多(excessive polycythemia)是CMS的 重 要 标 志 , 故 “ 高 原 过 度 红 细 胞 增 多 症 ” ( High altitude excessive polycythemia) 或 简 称 “ 高 原 红 细 胞 增 多 症 ” ( 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HAPC)是CMS的同义词。 CMS是一个生活在高原而丧失适应(Loss of adaptation)的临 床综合征,发生于久居和世高原者,特征为过度的红细胞增 多、显著的肺动脉高压及严重的低氧血症,在转至海拔低处 病状好转。
应该说明, 年我国高原病诊断标准中, 应该说明 ,1995年我国高原病诊断标准中, 虽然对慢 年我国高原病诊断标准中 性高原病的血液学值等作出了量化要求, 性高原病的血液学值等作出了量化要求, 但是尚未建 立一个症状记分系统( 立一个症状记分系统(Questionnaire scoring system)。 ) 1998年在日本松本召开的“ 第三届世界高原医学与生 年在日本松本召开的“ 年在日本松本召开的 理学”大会会议上, 理学 ” 大会会议上, 吴天一的报告中已提出了一个症 状量化标准的记分系统,会后几年中, 状量化标准的记分系统, 会后几年中, 对这一量化标 准进一步在健康人群、 准进一步在健康人群、慢性高原病拟诊病人及临床确 诊病人中三重验证,有扎实的科学依据。 诊病人中三重验证,有扎实的科学依据。
(León-Velarde et al., 1997; León-Velarde et al., 2001)
According to the sum of points given for each symptom and the Hb, CMS is defined as (Wu et al., 1997; Wu et al., 1998d): Absent Mild Moderate score = 0 – 5 score = 6 – 10 score = 11 – 14
二、诊断标准研究 1982年在西宁召开的高原医学会议上拟定了一个概念性的 年在西宁召开的高原医学会议上拟定了一个概念性的 诊断标准,经过10年的应用 认为其太笼统, 年的应用, 诊断标准,经过 年的应用,认为其太笼统,在实际操作时难 以统一掌握。 以统一掌握。 1992年在海口专门召开了一次“ 高原病命名及分型” 会议 年在海口专门召开了一次“ 年在海口专门召开了一次 高原病命名及分型” 但没预料到,意见十分分歧,未臻一致。 ,但没预料到,意见十分分歧,未臻一致。 但是, 但是 , 我国高原医学工作者迫切期望建立一个统一的高原 病诊断标准,才能使流行病学、 病诊断标准,才能使流行病学、临床学和病理生理学有依可循 为此,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按照“百家争鸣、 。为此,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按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的原则,让高原医学家充分各抒己见,约有20余篇文章发表 ”的原则,让高原医学家充分各抒己见,约有 余篇文章发表 高原医学”杂志。在此基础上,吴天一教授拟定了两篇“ 于“高原医学”杂志。在此基础上,吴天一教授拟定了两篇“ 高原病命名分型” 高原病诊断标准”的大型述评, 高原病命名分型”和“高原病诊断标准”的大型述评,概括了 国内外的意见和方案,提出了意向标准。 国内外的意见和方案,提出了意向标准。
Cyanosis 0 No cyanosis 1 Mild cyanosis 2 Moderate cyanosis 3 Severe cyanosis Dilatation of veins 0 No dilatation of veins 1 Mild dilatation of veins 2 Moderate dilatation of veins 3 Severe dilatation of veins Paresthesia 0 Paresthesia 1 Mild paresthesia 2 Moderate paresthesia 3 Severe paresthesia Headache 0 No headache 1 Mild headache symptoms 2 Moderate headache 3 Severe headache, incapacitating
பைடு நூலகம்
1995年9月在西宁召开的“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第三届 年 月在西宁召开的 月在西宁召开的“ 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 按照“求大同,存小异” 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上,按照“求大同,存小异”的原 将初步方案分发与会专家,经过讨论,终于通过了“ 则,将初步方案分发与会专家,经过讨论,终于通过了“我国 高原病命名分型和诊断标准的意见” 高原病命名分型和诊断标准的意见”,其中难度大的是慢性高 原病,分了高原衰退症(即原称慢性高原反应) 原病,分了高原衰退症(即原称慢性高原反应),高原红细胞 增多症,高原心脏病(小儿型、成人型) 增多症,高原心脏病(小儿型、成人型),慢性高原病混合型 病几个型。 或Monge病几个型。 病几个型 这一全国标准,对推动临床和科研工作的统一化、 这一全国标准,对推动临床和科研工作的统一化、科学化 起到了重要作用,除少数军队单位以外, 起到了重要作用,除少数军队单位以外,全国都统一使用了这 一标准。 一标准。
请见原文: 请见原文: The Qinghai CMS score The Qinghai score has been designed to assess CMS severity and to compare CMS cases within and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t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symptoms and the Hb at the altitude of residence: Breathlessness and/or palpitations 0 No breathlessness / palpitations 1 Mild breathlessness / palpitations 2 Moderate breathlessness / palpitations 3 Severe breathlessness / palpitations Sleep disturbance 0 Sleep as well as usual 1 Did not sleep as well as usual 2 Woke many times, poor night’s sleep 3 Could not sleep at all
Tinnitus 0 No tinnitus 1 Mild tinnitus 2 Moderate tinnitus 3 Severe tinnitus Hb Males: > 18g < 21 g/dl ≥ 21g/dl score = 0 score = 3 (León-Velarde et al., 1993; Monge-C et al., 1992) Females:> 16g/dl < 19g/dl ≥19g/dl score = 0 score = 3
2004年8月在西宁召开的世界第六届高原医学与生理 年 月在西宁召开的世界第六届高原医学与生理 学会议,慢性高原病是本次会议的重中之重, 学会议,慢性高原病是本次会议的重中之重,CMS诊断标 诊断标 准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工作组先后召开了四次会议, 准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工作组先后召开了四次会议,通过 艰巨的协商讨论,终于达成了国际CMS量化诊断标准,应 量化诊断标准, 艰巨的协商讨论,终于达成了国际 量化诊断标准 用了我国的记分系统,并将此定名为“ 用了我国的记分系统,并将此定名为“青海慢性高山病记 分系统” 分系统”(Qinghai CMS Score ),
这是不足为奇的, 这是不足为奇的 , 因为慢性高原病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远比急性高山病要复杂得多, 远比急性高山病要复杂得多,各国学者所处地理环境及面向的 人群又不相同。为此必须拿出建立诊断标准的基础研究依据来。 人群又不相同。为此必须拿出建立诊断标准的基础研究依据来。 在此期间,我国学者, 在此期间 , 我国学者 , 特别本课题组成员作了大量扎实的 工作,一是建立高原地区正常人的血液学( 工作,一是建立高原地区正常人的血液学(RBC、Hct、Hb) 、 、 ) 指标, 特别是“ 最适红细胞压积/或血红蛋白 或血红蛋白” 指标 , 特别是 “ 最适红细胞压积 或血红蛋白 ” (Optimal Hct or Hb),作为切割点的依据,其次,是论证高原肺动脉高压导 ,作为切割点的依据,其次, 致的右心损害是慢性高原病的重要表现。 致的右心损害是慢性高原病的重要表现。2002年在西班牙巴塞 年在西班牙巴塞 罗那第五届世界高原医学大会上, 罗那第五届世界高原医学大会上 , 国际高山医学协会主席 Peter Hackett 主持了慢性高山病国际工作组会议,吴天一、 主持了慢性高山病国际工作组会议,吴天一、 格日力再次强调了高原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意义及高原心脏病为 慢性高山病的一型。 慢性高山病的一型。工作组分工让我们提供这方面资料及依据 , 我 们 先 后 在 会议 Proceedings,High Altitude Medicine & , Biology及Wilderness Med J 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以阐述我们 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及 的观点及根据,为以后进入国际标准打下了基础。 的观点及根据,为以后进入国际标准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