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思考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思考与对策
彭铁牛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创业学院284025)
摘要:转型升级时期的企业如何体现特色,实现持续稳健发展?本文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体现,最难于被对手模仿,成熟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特色。
本文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展开思考,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即扶正气、立士气、走认证、坚持民族特色与与时俱进。
关键词:企业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企业也面临发展模式的转型变革中。
企业如何体现我们自己的特色,实现持续稳健发展?
网络经济加大了行业竞争的同质性,体现在宏观、微观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法律、技术以及顾客、产品、经营方式和业务流程、机构、网点、信息系统等等。
企业间最主要的不同就是“人”。
而正对“人”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
西方学者在深入分析日本和欧美成功企业的经验后得出结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特色,是企业的灵魂,没有成熟企业文化的企业是不可能有持续稳健发展。
企业追求不只于利润,员工追求也不只于金钱和物质,员工激励也不只有金钱和物质。
世界500强的企业无一不是建立了相当完备的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的理念已明确为企业接受,但现状不能尽如人意,表现在:改革的阻力、人才的招聘——
—配置——
—激励发展、内部冲突、纵向横向沟通、制度政策的建立——
—完善——
—执行——
—监督等等。
对企业文化,恐怕没有多少领导可以驾驭自如,举重若轻。
在企业文化的理论、实践上,我们要做哪些思考、并作出什么对策呢?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世界观、价值观,即企业的“思想”和“理想”,它指导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致力于实现社会效益—企业价值—员工价值三赢的战略。
(一)正气是企业文化之本,必先树之。
正气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正日益受到重视。
企业“正气”足则“士气”必旺。
在企业内部树立正气,要强化科学规范管理,在工作中树“正气”。
第一、明确职能分工,事事均有所属,各部门职责不交叉,不重复。
第二、建章立制,规范员工行为,事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三、任用得力干部,对其辖内事敢管善管,不循私枉法,不怕得罪人。
第四、实事求是地处理各种纠纷,对事不对人,不偏袒、不排异已,严肃处理各种无中生有、无理取闹、徇私枉法的错误行为。
其次,抓领导群体表率作用,树立领导群体自身的正气形象。
领导群体应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转型升级”的内涵,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既言传更身教,敢于向员工说“向我看齐”。
再次,改变“不敢得罪人、和稀泥、做老好人,无原则地调和矛盾”的老好人作风,此风最终只能是企业受苦跨台、国家受累、员工受罪,于已于人于企业于国家都百害而无一利。
正气树立的标志是依法按章办事为大家理所当然地接受,不正当思想、行为在企业内无立足之地,人人均自觉站出来制止、反对。
(二)士气为企业文化之华,必培之。
“夫战,勇气也。
”市场即是战场。
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高昂的士气和斗志是首要的。
企业文化建设致力于增强企业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哀莫大于心死”,强大的凝聚力源于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的一致。
需求理论认为,欲望引发需要,需求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动。
员工“社会人”的特性,决定了员工能有节制地追求、接受企业给予的物质待遇。
为此,企业要根据发展规划要求,从多方面、多层次引导和强化员工的个人需求,引导员工思想,维持高昂士气,改变员工思想工作相对滞后状态。
首先,体制问题。
多头管理制约了工作效果,难以形成整体管理效应。
其次,认识问题。
思想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
认为员工思想引导工作过时了,只要抓好经营,抓出效益,给予员工满意的报酬,其它一切问题都是其次的。
这种思想倾向在决策层、管理层、员工中普遍存在。
应从多个角度加深认识。
战略上,企业文化为企业总体战略提供理念引导。
政治上,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无私奉献、服务社会是社会对企业、员工的基本道德要求。
实践上,“人本管理”强调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尽可能兼顾员工个人的价值体现。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文化留人”,就要进行必要的思想工作。
西方企业,相继推出的管理层收购、员工收购、股份制等管理机制,催生员工归属感,弱化了劳资矛盾,值得引起大家思考。
第三,企业现有的领导群体中,不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大有人在。
提高领导群体思想工作能力是今后一项迫切的任务。
可以通过培训、自学、讨论、撰写论文、典型介绍、综合评比等形式,逐步提高现有企业领导队伍的思想工作能力。
第四,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败坏了领导队伍形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领导群体在员工中的形象,给思想工作带来了负面效应。
领导干部应从我做起、率先垂范、廉洁自律、公平正直,这是团结员工、树立领导良好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
第五,管理模式对思想工作也很有影响。
专制型管理模式的领导较难于和群众水乳相融,已逐渐被摒弃;放任型管理模式使队伍成乌合之众,也不足取。
民主型管理模式,能给群众以信任感、亲切感、认同感,能在复杂多变、信息庞杂、竞争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克服个人能力局限,集思广益,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最后、注意思政工作方法的多样性,丰富活跃员工生活。
如谈心活动、家访制度、爱国主义教育、政治理论学习、时事教育、德育教育、文化活动、业务竞赛、典型人物介绍、知识竞赛、生活困难补助、焦点、热点问题讨论等,同时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的政治、公益性活动。
(下转第170页)
(三)沟通乃企业文化之桥,应修之通之。
良好的沟通体现在职责分工明确、部门和员工间配合协调,体现在企业信息的内外、上下、左右间双向流通渠道通畅,不失真。
信息对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建立企业文化,除了正常沟通渠道外,还应关注非正常渠道的沟通,如与企业有关的各种非正式组织对信息的反馈。
沟通阻塞必然引发企业各种矛盾与纠纷,消耗企业资源,增大机会成本。
此类例子举不胜举。
(四)“ISO认证”见企业文化之形,可行之。
条件成熟的企业,应及时导入和推广ISO认证体系。
实践证明,ISO认证是企业文化的良好载体,表现在:科学有效的流程再造,科学简明有效的组织结构,明确详细的职能分工和岗位设置,系统完备的制度,……等等,初步提供了企业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框架,有利于企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五)民族特色、与时俱进立企业文化之的,前进之
西方在企业文化实践中面临了诸多的困扰,如在思维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局部思维的惯性和缺乏整体思维的惯性、偏重于经验或理论、断裂地关注企业经营管理整个过程中的个别事件、总结分析时过于关注与己无关方面的原因、内耗和形式主义等造成企业综合实力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未雨绸缪地统筹可能出现的计划目标和问题等障碍,说明西方文化注重从“点”、“局部”出发,通过偏重于量化的科学技术处理方法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少了些“人情味”,不能系统地解决涉及全局、面上的问题。
西方有些学者明确指出:解决这些困扰,至少可以在东方文化中找到部分答案。
我国处于东方文化之源,企业应本着“以我为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博采众长,不断完善充实企业的文化内涵,努力探索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模式,避免走入西方企业文化建设的窠臼之中,邯郸学步,失去自我。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2】张大中、孟凡驰、徐文中,》《企业文化大词典》,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3】石伟,《组织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彭铁牛(1965.11-),男,广东省揭阳市,高级经济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企业人力资源考评员,高级企业培训师,SYB/IYB培训师。
MBA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就业指导。
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应严格按《文物保护法》、《文化部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管理规定》、《文物出国(出境)展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各项行政许可和备案手续。
双方除在合同文本末尾签字盖章外,在合同的附件(包括借用展品目录照、片等)上还应以骑缝章或密封章的形式确认,特别是展品的残损记录上,双方代表一定要加以确认和签字,以防不必要的纠纷。
其次,做到科学包装,保证藏品安全。
文物藏品包装是一项技术工作,为了交流展的安全进行,保证藏品不在搬运中出现问题,我们在包装过程中要采用坚固、防潮、防震的包装物进行包装。
包装的过程应也要由专业技术人员亲自操作。
包装完成后,要加盖条,未到目的地不可开启。
封条上注明张贴日期外尽量不要留有有关本馆或与文物相关重要提示信息的字样。
再次,注意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文物运输是交流展览过程中文物安全的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必须加以重视。
在运输过程中应组成相应的交流展览布展组,根据情况由本馆正式在职人员担任,一般在4人以上,并指定1~2名中层以上干部担任运输工作的领导。
书画等体积小便于携带的艺术品展览在运输中一般采用火车软卧的方式运送,为了慎重起见,不得提前向外界(包括送展人)泄露展品的运输信息。
如若有一级品等珍贵藏品,为了藏品的安全,可由派出所、公安科的同志押运和护送,通过火车站的绿色通道直达软卧车厢。
再次,加强交接工作。
交流展览的文物在送往展览目的地前,首先保管员按照文物清单对每一件展品需逐件检查,并填写附有照片的《展品名录》(两册,甲乙双方各一册),记录每件文物的完残情况,避免在布展时出现意外,造成文物损伤。
其次要进行出库交接。
文物的交接对象虽然是本馆的送展人员,但一定要按规定认真点交,办好出库交接手续,有条件的馆还可以由保管员随行,以加强保护。
文物到达目的地后,要按照交流展览合同严格执行,可自己布展,也可把文物点交后由对方工作人员布展。
在点交后双方交接人和接收单位的代表要在《展品名录》上签子(必须用钢笔或碳素笔),已明确法律效力。
最后,加强布展与藏品的回收工作。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布展工作最好在本馆保管员、展陈专业人员或展品所有权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布展过程中,如果展线太短,展品未能全部摆下,一定要由双方代表和借展方领导确认后,《展品名录》加以标注并签字后,将该展品封存,放入借展方的文物库房妥善保存。
展览结束后,根据《展品名录》上的记录认真验收展品回库,对有争议的展品,认真做好记录并写情况说明,由双方经手人签字存档。
总之,对于纪念馆来说,藏品保护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利用是根本。
在展陈利用中我们应从本馆实际出发,贯彻好法律法规,遵守各项制度,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藏品无论处在何种状态下,保护工作都应如影随形,时刻不能放松。
参考文献:
[1]安延山.《中国纪念馆概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2]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3]黄哲京李晨.《博物馆常用合同概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4]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博物馆工作手册》[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
[5]首都博物馆.《文物养护工作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庞跃(1978-),男,汉族,天津人,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藏品管理与保护。
(上接第1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