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操控稳定性研究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车辆的设计、制造和性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在实际驾驶过程中,车辆稳定性依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汽车稳定性不仅关乎车辆安全性,也直接影响了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对汽车的稳定性分析和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汽车稳定性分析1.1 车辆稳定性的定义车辆稳定性是指车辆在行驶中保持直线行驶或在转弯、避障等特殊场景下保持稳定的能力。
一个稳定的车辆能够更好地保持横向、纵向和转向的稳定性,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1.2 影响车辆稳定性的因素车辆稳定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悬挂系统、操控系统、车辆质量、车辆速度等。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横向稳定性和纵向稳定性。
横向稳定性是指车辆在转弯、避障等横向运动时的稳定性,主要受悬挂系统、车辆重心、轮胎性能等因素影响。
而纵向稳定性是指车辆在加速、制动等纵向运动时的稳定性,主要受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车辆重心等因素影响。
1.3 车辆稳定性测试为了评估车辆的稳定性,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测试项目来检验车辆在各种运动情况下的性能。
比如在横向稳定性测试中,会进行转向稳定性测试、侧倾角测试、悬挂系统性能测试等;在纵向稳定性测试中,会进行加速稳定性测试、制动稳定性测试等。
只有通过这些测试项目,才能够全面评估车辆的稳定性能力。
二、汽车稳定性对策研究2.1 悬挂系统优化悬挂系统是影响车辆稳定性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因此优化悬挂系统对于提升车辆稳定性至关重要。
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可以提高悬挂系统的刚性和稳定性,从而减小车身的横摇、纵摇等现象,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2.2 轮胎性能提升轮胎是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因此改善轮胎的性能,是提升车辆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可以通过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制造工艺等手段来提升轮胎的抓地力、耐磨性等性能,从而提高车辆在横向和纵向运动中的稳定性。
2.3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辆的稳定性控制系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稳定性与操控性测试
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稳定性与操控性测试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对于车载测试而言,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测试是保证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深入探讨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稳定性和操控性测试的相关内容。
一、车辆稳定性测试车辆稳定性是指车辆在不同路况下保持平衡、抗侧倾和抗滚翻的能力。
车辆稳定性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表现,包括直线行驶稳定性、高速切换稳定性和急转弯稳定性等。
1. 直线行驶稳定性测试直线行驶稳定性测试是通过模拟车辆直线行驶时的实际工况来评估车辆的稳定性能。
测试中,需要测量车辆的侧倾角、横摆角和纵向加速度等参数,以评估车辆在高速直线行驶时的稳定性。
2. 高速切换稳定性测试高速切换稳定性测试是模拟车辆在高速行驶中进行躲避障碍物等复杂动作时的实际工况。
测试中,需要测量车辆的横摆角、转向响应时间和侧倾角等参数,以评估车辆在高速切换过程中的稳定性表现。
3. 急转弯稳定性测试急转弯稳定性测试是模拟车辆进行急转弯时的实际工况。
测试中,需要测量车辆的车身侧倾、横摆角和轮胎抓地力等参数,以评估车辆在急转弯时的稳定性能。
二、车辆操控性测试车辆操控性是指车辆响应驾驶员操纵指令并实现预期动作的能力。
车辆操控性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车辆在各种操纵动作下的表现,包括转向响应、制动性能和加速性能等。
1. 转向响应测试转向响应测试是评估车辆在驾驶员操纵转向时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测试中,需要测量车辆的转向角度和转向力等参数,以评估车辆在转向过程中的响应表现。
2. 制动性能测试制动性能测试是评估车辆在紧急制动时的稳定性和制动效果。
测试中,需要测量车辆的制动距离、停车稳定性和刹车时间等参数,以评估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表现。
3. 加速性能测试加速性能测试是评估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加速能力和稳定性。
测试中,需要测量车辆的加速时间、加速度和动力输出等参数,以评估车辆在加速过程中的操控性能。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使用,对汽车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
其中,汽车的稳定性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对汽车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一、汽车稳定性的概念汽车稳定性是指汽车行驶时在受到外部干扰或自身动力下产生的各种变化时,汽车保持姿态的能力。
这包括侧翻、翻滚、偏移等变化。
稳定性好的汽车能够更好地保护驾车人员和乘客的安全。
1.结构因素:汽车的结构对于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底盘结构、重心高度、车身结构等。
2.悬挂系统:悬挂系统对于汽车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主要包括悬挂系统的刚度、阻尼等参数。
3.轮胎:轮胎的负荷、胎压、花纹等都会影响汽车的稳定性。
4.驾驶员:驾驶员技能和行为方式也会影响汽车的稳定性。
1.改进底盘结构:改进底盘结构可以降低车身的重心高度,提升行驶稳定性。
车身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受到底盘刚度的影响,因此加强横向连杆和纵向连杆的刚度也会有助于提高汽车稳定性。
2.完善悬挂系统:在悬挂系统设计中应该更多考虑安全因素。
减震器、弹簧、悬挂的偏心距等参数都应该加以考虑。
此外,金属弹簧也比橡胶弹簧更稳定。
3.选择优质轮胎:大众文化中有这样的观念,更宽、更低的轮胎一定会更好看。
但殊不知,它们的胎面压力相对高于普通轮胎,增加了车辆翻滚的概率。
因此优质的轮胎不一定要更宽更低,最重要的是能负载和承受汽车额定的重量和速度。
4.驾驶员技能:驾驶员的技能对于汽车行驶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提高驾驶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其对信号的识别和反应能力,掌握正确的驾驶技能,如急刹车、急转弯等。
四、结语汽车的稳定性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因素。
本文围绕汽车稳定性的定义、影响因素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汽车稳定性的重要性,提高对车辆行驶安全的认知。
《汽车操纵稳定性》课件
06
汽车操纵稳定性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品牌汽车操纵稳定性优化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优化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该品牌汽车通过改进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设计和参数, 实现了在各种路况下都能够保持较好的操纵稳定性。具体 措施包括采用先进的悬挂系统、优化转向齿条和齿轮的设 计、改善轮胎的抓地力等。这些改进使得汽车在高速行驶 、紧急变道和弯道行驶时更加稳定,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和舒适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是评价汽车性能的重要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之一,它涉及到汽车的操 控性、安全性、舒适性等多个方面,对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行车安全 具有重要影响。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重要性
03
提高行车安全性
提高行驶稳定性
提高乘坐舒适性
良好的汽车操纵稳定性可以提高驾驶员对 汽车的操控信心,减少因失控而引发的交 通事故。
良好的汽车操纵稳定性可以使汽车在行驶 过程中保持稳定,减少侧滑、失稳等现象 的发生,提高行驶安全性。
案例二:某品牌汽车控制系统优化案例
总结词
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详细描述
该品牌汽车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如电子稳定程序和 牵引力控制系统,来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这些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车辆的动态特性和驾驶员的操作,自动调 整发动机输出和制动系统的制动力,以保持车辆的稳定 性和控制性。通过这些控制系统的优化,该品牌汽车在 各种驾驶条件下都能够提供更好的操纵性能和安全性。
良好的汽车操纵稳定性可以使汽车在行驶 过程中更加平顺,减少颠簸和振动,提高 乘坐舒适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早期的汽车由于没有转向助力、悬挂系统等装置,操纵稳定 性较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操纵稳定性逐渐得到改 善。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解析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解析!汽车的操稳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面,而且也是决定汽车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为了保证安全行驶,汽车的操稳性受到汽车设计者很大的重视,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使用性能之一,如何试验并评价汽车的操稳性显得极其重要。
汽车操控稳定性分为两个方面:1、操控性: 指汽车能够确切的响应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2、稳定性:指汽车受到外界扰动(路面扰动或阵风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
一、常用试验仪器1、陀螺仪:用于汽车运动状态下测动态参数,如汽车行进方位角,汽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及纵倾角等;2、光束水准车轮定位仪:测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外倾角,车轮前束,车轮最大转角及转角差;3、车辆动态测试仪:测汽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及纵倾角,汽车横向加速度与纵向加速度等运动参数;4、力矩及转角仪:测转向盘转角或力矩;5、五轮仪和磁带机等。
二、试验分类三、稳态回转试验01试验步骤1、在试验场上,用明显的颜色画出半径为15m或20m的圆周;2、接通仪器电源,使之加热到正常工作温度;3、试验开始前,汽车应以侧向加速度为3m/s2的相应车速沿画定的圆周行驶500m以使轮胎升温。
4、以最低稳定速度沿所画圆周行驶,待安装于汽车纵向对称面上的车速传感器在半圈内都能对准地面所画的圆周时,固定转向盘不动,停车并开始记录,记下各变量的零线,然后,汽车起步,缓缓连续而均匀地加速(纵向加速度不超过0·25m/s2),直至汽车的侧向加速度达到6·5m/s2为止,记录整个过程。
5、试验按向左转和右转两个方向进行,每个方向试验三次。
每次试验开始时车身应处于正中央。
02评价条件1、中性转向点侧向加速度值An:前后桥侧偏角之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斜率为零的点的侧向加速度值,越大越好;2、不足转向度:按前后桥侧偏角之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2m/s2点的平均值计算,越小越好;3、车厢侧倾度K:按车厢侧倾角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2m/s2点的平均斜率计算,越小越好。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与评价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与评价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汽车操纵稳定性作为衡量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驾驶者的操控感受和行车安全。
因此,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其评价水平,对于提升汽车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主要涉及车辆动力学、控制理论、机械系统等多个领域,其目的是在各种行驶条件下,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然而,目前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价标准不统测试条件不完善等,制约了其发展。
汽车操纵稳定性对于保证驾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行驶过程中,车辆受到外部干扰或自身惯性力的影响,容易导致车身失稳,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良好的汽车操纵稳定性通过有效抑制车身晃动、调整轮胎磨损,为驾驶者提供稳定的操控感,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动力学性能:车辆的加速、减速、转弯等动力学性能直接影响驾驶者的操控感受和行车安全。
(2)轮胎性能:轮胎的抓地力、摩擦系数等性能对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3)悬挂系统:悬挂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车辆的侧倾、振动等特性,从而影响操纵稳定性。
(4)驾驶者的操控技巧:驾驶者的预判、反应速度、操控技巧等直接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为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其中,最重要的是采取主动控制策略,包括:(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通过调节制动压力,防止轮胎抱死,提高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电子稳定系统(ESP):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状态,对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进行纠正,保证车辆稳定行驶。
(3)四轮驱动(4WD):通过将驱动力分配到四个轮胎上,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和操控稳定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侧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侧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2)纵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纵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3)横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横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教学课件:第六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对比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 有效性,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06
总结与展望
本章总结
操纵稳定性定义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驾驶员按照自己的意愿操纵汽车行驶方向和行驶状态的能力,同时 要求汽车能按驾驶员的意图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且在行驶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及自动回正能力。
教学课件:第六章-汽车 的操纵稳定性
• 引言 • 汽车操纵稳定性基础知识 • 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方法 •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与评价 • 汽车操纵稳定性优化设计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介绍
汽车操纵稳定性是汽车动力学的一个 重要研究方向,涉及到汽车行驶时的 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本章将介绍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概 念、研究方法以及相关实验,为后续 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通过建立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汽车的动态行为,使得数学分 析变得相对简单。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广泛应用于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
横摆运动分析
横摆运动是指汽车绕垂直于地面 的轴线的旋转运动,主要受到前 轮转角、侧向加速度和侧向风的 影响。
侧倾运动分析
影响操纵稳定性的因素
汽车的结构设计、悬挂系统、转向系统、轮胎等都会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操纵稳定性评价
通过一系列试验和评价指标来评价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如蛇形试验、转向盘角阶跃试验、 稳态回转试验等。
下章预告
第七章内容概述
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 工作原理,以及制动性能的评价 指标和试验方法。
重点与难点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标准
横摆角速度标准
根据不同车速和转向盘转 角下的横摆角速度值,制 定相应的评价 角下的侧向加速度值,制 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汽车稳定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产业的日益壮大,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路面状况、车辆性能等,可能导致车辆出现不稳定现象,给驾驶者和乘客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汽车稳定性实验成为汽车研发和检测的重要环节。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汽车稳定性进行测试和分析,为汽车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稳定性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汽车稳定性测试设备的使用技巧;3. 分析汽车稳定性测试结果,为汽车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4. 培养实验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设备:汽车稳定性测试台、测速仪、转向角传感器、测力计、数据采集器等;2. 实验方法:采用实车实验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汽车稳定性进行测试和分析;3.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将汽车稳定性测试台、测速仪、转向角传感器、测力计等设备安装到位;(2)调整实验参数,如车速、转向角等,使实验条件符合测试要求;(3)进行实车实验,记录实验数据;(4)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5)根据实验结果,对汽车稳定性进行评价和改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稳定性因数:通过实验,计算出汽车的稳定性因数,判断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2)特征车速:根据实验数据,确定汽车在特定路面条件下的特征车速;(3)稳态横摆角速度:分析汽车在转向过程中的横摆角速度,评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4)侧向加速度:测量汽车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判断汽车在侧向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2. 分析与讨论:(1)稳定性因数与特征车速:稳定性因数越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越好;特征车速越高,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越差。
因此,在汽车设计和改进过程中,应注重提高稳定性因数,降低特征车速;(2)稳态横摆角速度:稳态横摆角速度越小,汽车在转向过程中的稳定性越好。
汽车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测试方法研究
汽车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测试方法研究汽车操纵稳定性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平稳、可控的能力。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和驾驶舒适性。
为了评估和测试车辆的操纵稳定性,需要进行道路试验。
本文将研究汽车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测试方法。
在进行道路试验时,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测试方法。
首先是曲线行驶测试。
这项测试是通过在特定的道路上,让车辆以一定的速度行驶,进行曲线转弯。
测试时需要记录车辆横向加速度、方向盘转角等参数。
曲线行驶测试可以评估车辆在转弯时的操控稳定性和抓地力。
其次是蛇形行驶测试。
这项测试是让车辆在连续的左右变道中行驶。
测试时需要记录车辆的姿态变化、横向加速度等参数。
蛇形行驶测试可以评估车辆的侧倾稳定性和方向盘的响应能力。
第三是紧急避障测试。
这项测试是模拟紧急情况下的避让障碍物动作。
测试时需要记录车辆的刹车距离、避障动作的稳定性等参数。
紧急避障测试可以评估车辆的刹车性能和操控的可靠性。
最后是稳定性控制系统测试。
现代汽车普遍配备了稳定性控制系统,用于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测试时可以模拟车辆在不同路面条件或动态情况下的行驶,评估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效果。
在进行道路试验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是确保测试道路的光滑度和平面度。
道路的几何形状会影响到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因此应选择平整度较高的道路进行测试。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测试速度。
测试速度应当符合实际的行驶条件,同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要求。
第三是对测试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析。
记录准确的测试数据是评估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基础,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模拟或专业软件进行。
最后是综合考虑试验结果。
道路试验只是评估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一种方法,还应结合其他测试方法和虚拟仿真数据,综合考虑综合性能和实际使用情况。
总之,汽车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测试方法的研究是评估车辆操纵性能和安全性能的重要内容。
通过合理选择测试方法和准确记录数据,可以为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有关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参考信息,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的相关研究
21 稳态 回转 .
稳 态 回转 试 验 包 括 中 性 转 向 点 的 侧 向加 速 度 值 不 足 转 向度 U和 车 身 侧倾 角 K 三 个 指 标 评 价 ,此 试验 的 目的 是 确 定 车 辆 的稳 态 操 控 特 性 , 要 表现 为侧 向加 速 度 的 函数 特 性 。 主 汽车转弯 时的特征 如图 1 示。在稳态 回转试 验时 , 所 固定 方 向盘不 动, 随着 车速 的不断升高 , 向特 性可能变化 , 转 如里转
容。
22 转 向 回正性 .
转 向 回 正 性 能试 验 分 为 低 速 转 向 回 正 性 能 试 验 和 高 速 转 向 回正 性 能 试 验 ,两 种 速 度 的 评 价 指 标 都 是 松 开 转 向盘 3 时 s 的残 留横 摆 角 速 度 对 值 △ 和 横 摆 角速 度 总 方 差 E 。△ 越 小 说 r t r 明汽车转向后 自动回正保持直线行驶 的能力越 好, r E 越小说 明
中
右摇摆 , 行驶方 向难于稳定 。这种汽车在 受到路面不平或突然
陈 风 的 拢 动 时 , 会 出现 这 种 摇 摆 。 也 () 丧失路感 ” 2“ 。正常汽车 的转弯 的程度 , 会通过方向盘在 驾 驶 员 手 上 产 生相 应 的 感觉 。有 些 操 纵 性 能 不 好 的汽 车 , 别 特 是在 车速 较 高 时或 转 向剧 时会 丧 失这 种 感 觉 。这 会增 加 驾驶 员 的 操 纵 困 难 或 影 响 驾驶 员作 出正 确 的判 断 。 () 车 辆 发 飘 ” 3“ 。有 时 驾驶 员并 未 发 指 令 到 转 向盘 , 汽 车 但 自 己不 断 改变 行驶 的方 向 , 人 感 到 飘 浮 。 使 () 失去 控 制  ̄ 4“ * I P 时汽 车 在 车 速 超 过 一 个 临 界 值 之 后 或 o有 向 一 D 速 度 超 过 一 定 值 之 后 , 驶 员 已经 完 全 不 能控 制 汽 车 的 CH  ̄ , 驾 行驶 方向。可 能驾驶 员向左 打方 向而汽车却产生 向的转 向。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指标
32
以上分析可知: 具有适度不足转向的汽车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 过度的不足转向会加剧轮胎的磨损。
FY k
k—侧偏刚度。
FY一定时希望侧 偏角越小越好,所 以 |k| 越大越好。
(1)扁平率小,k大 (2)垂直载荷大,k大 (3)轮胎气压高,k大
垂直载荷过 大时,轮胎与 地面接触区的 压力分布不均 匀,使 k反而有 所减小。
18
α一定时, W大,FY大。
FY = k ,即k 大。
19
(3)轮胎气压高,k大
20
(4)FX 越大,FY 越小
FY1
FY2
FX2
FX1
21
(5)路面干湿状态
22
轮胎胎面、路面粗糙程度、水层厚度与滑水现象的关系
转向油泵
转向减振器 转向直拉杆 转向器 转向摇臂
转向横拉杆
转向油管 转向控制阀
转向节臂
3
4
5
操纵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将汽车作为开路控制系统 人—汽车系统作为闭路系统
6
操纵稳定性的两种试验评价方法
开路系统
人—汽车闭路系统
客观评价法
主观评价法
通过仪器测出横摆角 速度、侧向加速度、侧 倾角及转向力。
让试验评价人员根 据试验时自己的感觉 进行评价。
7
4.1 汽车的转向特性
➢轮胎的侧偏特性 ➢汽车的转向特性
一、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力—侧偏角曲线 1.侧偏力FY
地面作用于车轮的侧向反作用力。
8
1)在刚性轮上作用侧向力 F y
c
c
u
u
u'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汽车稳定性一直是汽车行业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因为汽车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车辆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汽车稳定性分析汽车稳定性是指车辆在各种情况下保持平稳行驶的能力,这包括在高速行驶、转弯、紧急制动等情况下的稳定性。
汽车稳定性主要受到车辆本身结构、悬挂系统、轮胎、悬挂系统和底盘控制系统等因素的影响。
1. 结构设计汽车的结构设计对车辆的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汽车的车身刚度、重心位置、轴距等参数都会直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较为刚性的车身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车辆在弯道时的侧倾,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2.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是汽车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悬挂与导向性能,进而影响车辆的稳定性。
良好的悬挂系统能够有效地吸收道路不平造成的冲击,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3. 轮胎轮胎是汽车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分,因此轮胎的性能将直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合适的轮胎胎压、胎面宽度和胎面花纹等参数能够提高车辆在湿滑路面上的抓地力,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4. 底盘控制系统现代汽车普遍配备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SP电子稳定程序等底盘控制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帮助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保持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汽车稳定性对策研究针对上述汽车稳定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业内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对策,旨在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通过采用更加先进的悬挂系统,例如主动悬挂系统和气动悬挂系统,能够提高车辆对道路不平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对悬挂系统的调校也能够有效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目前,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重视汽车稳定性的研究和改进工作。
政府相关部门也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将进一步推动汽车稳定性的研究与改进工作。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汽车稳定性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平稳行驶的能力,是汽车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行车安全的关注不断增加,汽车稳定性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在日常驾驶中,很多交通事故都与汽车稳定性不足有关,因此研究汽车稳定性,探索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汽车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车辆的重心位置、车辆的重心高度、轮胎的摩擦力、悬架系统的性能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表现。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可以为提高汽车稳定性提供有效的对策。
本文旨在对汽车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影响汽车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还将介绍汽车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汽车稳定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汽车制造商和驾驶员提供参考,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研究背景内容到此结束】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汽车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并综合研究影响汽车稳定性的因素及提高汽车稳定性的对策。
通过探讨汽车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和案例分析,旨在为汽车设计和制造领域提供实用的参考和指导,以提高汽车在各种道路及气候条件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汽车制造商更好地设计出更加安全与稳定的车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驾驶者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汽车工程领域的相关专家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2. 正文2.1 汽车稳定性分析汽车稳定性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的能力。
汽车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车辆的重心高度、悬挂系统、操控系统以及路面状况等。
通过对汽车稳定性的分析,可以帮助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性能。
汽车的重心高度是影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重心越低,车辆在转弯时的侧倾角就会越小,稳定性就会越好。
设计车辆时应该尽量降低重心高度,以提高稳定性。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汽车稳定性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研究对象。
接着从汽车稳定性分析方法、影响因素、提高技术、经验对策和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对现有技术和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了提高汽车稳定性的关键方法和规范。
最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未来展望,指出了汽车稳定性研究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本文对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做出了全面且系统的探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的关键词包括:汽车稳定性、分析方法、影响因素、技术提升、经验探讨、案例分析、结论总结、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汽车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平稳、不失控的能力,是汽车行车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道路交通的增加,汽车稳定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汽车稳定性不仅关系到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还直接影响到交通安全和道路通行效率。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汽车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提高汽车稳定性,减少事故发生率,已成为汽车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汽车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汽车稳定性分析方法、影响汽车稳定性的因素、提高汽车稳定性的技术、经验及对策探讨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希望通过对汽车稳定性的研究,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交通安全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汽车稳定性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干扰而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
汽车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驾驶员和乘客的行车安全,因此对于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汽车稳定性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人们对驾驶安全性的关注度逐渐增加,汽车稳定性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制造商可以不断改进车辆设计,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满足消费者对于安全驾驶的需求。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汽车稳定性一直是汽车设计和制造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汽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稳定性不仅关系到车辆本身的安全性,也直接影响到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受。
研究汽车稳定性成为汽车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汽车制造商们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改进,以增强汽车的稳定性。
随着交通工具的种类和形式不断增多,以及交通环境的复杂性不断提升,汽车稳定性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汽车稳定性,分析影响汽车稳定性的因素,探讨现有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汽车稳定性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提升汽车稳定性的有效对策,并通过案例分析来验证这些对策的有效性。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通过对汽车稳定性的分析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找出提升汽车稳定性的有效对策。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各种不同因素对汽车稳定性的影响,深入探讨在不同路况和环境下汽车的稳定性表现,为更好地理解汽车稳定性提供参考。
2. 通过现有问题的分析,发现汽车稳定性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汽车稳定性的对策和建议。
3. 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的汽车事故案例,深入挖掘事故背后的稳定性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避免类似事故提供借鉴。
通过上述研究目的的达成,希望能够为汽车行业提升汽车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1.3 研究意义汽车稳定性是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交通密度的增加,汽车稳定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研究汽车稳定性不仅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可以改善行驶的舒适性,减少驾驶者和乘客的疲劳感,提升驾驶体验。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车辆拥有者越来越重视汽车的稳定性,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也是为了避免事故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汽车稳定性是指车辆行驶过程中保持平稳行驶的能力,主要包括悬挂系统、轮胎、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组件的协同作用。
汽车在加速、刹车、转弯等场景中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车辆稳定性不足,则容易导致失控、侧翻或其他安全事故。
当前,随着汽车性能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行车安全的日益关注,汽车稳定性已经成为了汽车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本文将围绕汽车稳定性展开讨论,分析现有的汽车稳定性问题及其对策。
一、汽车稳定性问题及原因1.车速过高车速过高是导致汽车稳定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车辆行驶速度过快时,车辆的惯性作用会增强,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会减小,导致车辆转向、刹车的效果降低,容易出现侧滑、翻车等不稳定现象。
2.悬挂系统问题汽车的悬挂系统起到了缓冲车身震动、维持车身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如果悬挂系统受到损坏或过度磨损,容易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定,震动加剧,车辆失控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3.轮胎问题轮胎是连接车辆与地面的重要组件,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稳定性。
如果轮胎胎面磨损过度或胎压不正常,车辆与地面的摩擦力也会降低,从而导致车辆稳定性下降。
制动系统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性系统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稳定性。
如果制动系统失灵或制动效果不好,容易导致车速无法控制、侧滑等现象,从而引发车辆失控的风险。
降低车速是保障行车安全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在常规行驶、拐弯等场景中,车速不要过快,以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减少侧滑、失控等不稳定现象的发生。
为了保障汽车悬挂系统的健康和性能,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定期检查和维护悬挂系统,包括悬挂弹簧、减震器、悬挂杆等组件的检查和更换。
3.定期检测轮胎定期检测轮胎的状态是维持车辆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要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程度、胎压是否正常、漏气等情况,并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合理更换轮胎。
4.提高制动系统性能提高制动系统性能是保障行车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建议选择品质高、性能稳定、制动效果好的制动系统产品,同时日常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检查制动系统的状态,并进行维护和更换。
《基于线控制动系统的车辆稳定性研究》范文
《基于线控制动系统的车辆稳定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线控制动系统已成为现代车辆的重要部分。
这种系统通过电子信号控制制动系统,无需传统机械连接,从而为车辆稳定性提供了新的可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线控制动系统的车辆稳定性研究,旨在为未来的汽车设计与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二、线控制动系统概述线控制动系统,简称EBS(Electronic Brake System),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部件实现电子控制制动。
相较于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EBS具有更高的响应速度、更精确的控制和更好的适应性。
此外,EBS的模块化设计使得其更易于维护和升级。
三、车辆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性车辆稳定性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高速行驶、复杂路况或紧急情况下,车辆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操控能力和行车安全。
因此,对车辆稳定性的研究至关重要。
线控制动系统为提高车辆稳定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四、基于线控制动系统的车辆稳定性研究(一)线控制动系统在车辆稳定性控制中的应用线控制动系统能实现精确的制动力分配和响应速度,因此对车辆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精确的制动力控制,线控制动系统可以优化车辆的动态性能,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此外,线控制动系统还可以与其他主动安全系统(如ESP、ABS等)协同工作,进一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二)基于线控制动系统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策略针对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基于线控制动系统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策略。
例如,通过优化制动力分配策略,实现车辆的横向和纵向稳定控制;通过引入预测算法,提前预测并调整制动力,以应对可能的失稳情况;通过与转向系统协同工作,实现车辆的动态操控等。
五、实验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基于线控制动系统的车辆稳定性研究的可行性,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线控制动系统对制动力进行精确控制,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在复杂路况和紧急情况下,线控制动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并调整制动力,保证车辆的稳定行驶。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汽车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能力。
良好的汽车稳定性是确保驾驶安全和行驶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汽车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分析汽车稳定性的因素。
汽车稳定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车辆重心、悬挂系统、车轮间距、轮胎类型等因素。
车辆重心低、悬挂系统刚性好、车轮间距合适以及粘附力强的轮胎能够提高汽车的稳定性。
分析汽车稳定性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汽车存在着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速行驶时容易失去控制、转弯时容易倾斜、过减速带时容易震动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汽车的驾驶安全和行驶舒适性。
然后,提出提高汽车稳定性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提高汽车的稳定性。
设计合理的底盘结构。
合理设计汽车的底盘结构,降低重心,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增加加固板和支撑杆等构件,加强底盘的刚度,减少车身的摇晃和倾斜。
优化悬挂系统。
采用独立悬挂系统可以提高汽车的稳定性。
合理调整悬挂系统的弹簧和减振器的刚度和阻尼,提高悬挂系统的整体性能。
选择适合的轮胎类型。
合理选择轮胎的花纹和规格,提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增加车辆的抓地力,提高稳定性。
加强驾驶员培训和安全意识。
培养驾驶员良好的驾驶习惯和技巧,增强驾驶员对汽车稳定性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安全驾驶的意识。
汽车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对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设计底盘结构、优化悬挂系统、选择适合的轮胎类型以及加强驾驶员培训和安全意识,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稳定性。
这将有助于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和行驶的舒适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衡量汽车行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不仅关乎乘坐者的安全与舒适,也直接影响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精确地评价一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需要运用科学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1. 车载试验车载试验是评价一辆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在车内安装多种测试仪器,如惯性测量单元(IMU)、制动力反馈(BBFM)、转向率传感器(TSR)等,对汽车在不同的路况和驾驶状态下进行测试和分析。
车载试验可以动态地评估汽车的加速度、制动、转向等指标,及时反馈车辆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有利于发现和整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缺陷,提高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2. 静态试验静态试验是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一种简单而又直接的评估方式。
通过推拉车测量系统、悬架测试机等设备对汽车的悬架系统、悬挂刚度、车身刚度等进行测试分析,从而评估汽车悬架系统的稳定性。
静态试验方法可以帮助设计人员优化汽车结构设计,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
3. 路试路试是指在真实路况下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进行评估。
通过在不同路段进行测试,如山路、高速公路等,可以评估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操纵稳定性。
路试有利于检测车辆在实际操作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全面评估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评价标准1. 车辆侧倾角(roll angle)车辆在转弯时的侧倾角是评估操纵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辆汽车悬挂系统的稳定性能够直接影响车辆的侧倾角大小。
在较高的车辆侧倾角下,车辆容易失去操纵,导致事故的发生。
2. 车辆侧向加速度(Lateral Acceleration)侧向加速度能够反映车辆在转弯时的稳定性。
较小的侧向加速度代表车辆的稳定性较好。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若车辆的侧向加速度过大,则容易导致车辆失去操纵。
3. 车辆制动减速度(Braking Deceleration)车辆制动减速度是一个反映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在制动时,车辆制动减速度越大,代表汽车的稳定性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操控稳定性研究一(车辆车身各部件对车辆操纵稳定性影响的研究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对汽车操控稳定性的影响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引入横摆角速度反馈传感器 ,建立了包含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人 -车系统数学模型 ;经模拟仿真分析 ,表明该模型在 EPS中引入横摆角速度负反馈可以显著改善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车辆的横摆角速度的瞬态响应 ;并且EPS助力矩响应曲线上升平稳缓慢 ,有利于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高速转向行驶时的操纵 ,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1.1. 横摆角速度反馈当汽车的运动进入失稳状态时 ,驾驶员很容易做出过度转向的车辆 ,可在 EPS 中引入一个负反馈 ,以降低系统的助力矩 ,削弱驾驶员快速改变前轮转向角的能力。
1.2. 仿真结果及结论对于不引入反馈的系统 ,瞬态响应曲线的振荡幅度很大 ,收敛较慢 ,稳定性较差。
引入反馈后 ,系统的超调量显著降低 ,并很快的趋于稳态值 ,但反应时间较前者增长。
引入反馈后 (实线表示 )系统在横摆角速度出现剧烈振荡的阶段 ( t < 1 s)提供远小于常规系统 (虚线表示 )的助力矩。
这样转向系能提供给驾驶员更多的“路感”,同时也使转向系变得较“迟钝”,削弱了驾驶员快速控制前轮转向的能力[ 6 ] ,防止因驾驶员 (错误的 )快速转向操纵而导致的系统不稳定。
另外 ,带有反馈的系统提供的助力矩曲线很平滑 ,而不带反馈的系统却出现了一定的波动。
抑制助力矩的波动不仅有利于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也有利于延长助力电机的寿命。
因此在 EPS引入横摆角速度反馈可以减少前轮阶跃输入车辆的横摆角速度瞬态响应的时间 ,显著降低超调量 ,可明显改善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但会增长反应时间。
为 EPS引入横摆角速度反馈后 , EPS系统的助力矩上升较慢 ,但增长平稳 ,不出现明显的振荡。
这有利于汽车横摆角速度出现剧烈波动的失稳状态下汽车的操纵 ,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2. 悬架特性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汽车的不足转向度是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在汽车概念设计阶段,通过悬架在各种工况下的K&C性能分析,可计算分析整车的基本动力学特性,协助完成目标设定、目标改进和整车操稳性能优化提升等工作。
本文最终以奇瑞某车型为例,分析并研究改变悬架的K&C特性(主要改变悬架的侧倾转向和侧向变形转向梯度)对整车不足转向度的影响,并在整车操稳性能的优化改进中进行了验证。
通过改变前悬架的侧倾转向梯度和侧向变形转向梯度,运用MSC ADAMS分析悬架K&C性能的变化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该方法也可用于悬架其它K&C性能的分析,为汽车悬架的概念设计和样车性能提升提供仿真支持。
2.1. 基本理论及内容研究Kinematics研究悬架和转向系统的几何空间位置运动特性,不考虑质量或力的影响;Compliance是由于力的作用而引起的变形,如弹簧、稳定杆、衬套和部件的受力变形。
通过悬架K&C性能的分析改进,可为整车性能的提升提供支持。
以ε代表侧倾转向系数,整车的不足转向度可表示为:其中:φ――车身侧倾角;a――侧向加速度; y随着前、后侧倾转向的方向与数值的不同,整车的不足转向度也会随着增加或较小。
侧向变形转向侧向变形转向系数可定义为:其中:δc――转向角;Fy――侧向力;侧向力等于轴荷乘以侧向加速度,因此前轴转向角可表示为:由侧向变形转向引起的整车不足转向度可表示为:2.2. 分析及结果改变前悬架的侧倾转向梯度和侧向变形转向梯度,而保持前后悬架和整车的其它参数不变,对整车进行稳态回转仿真分析,计算整车的不足转向度,即K和K,研究悬架的K&CRSLFCS特性变化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最终结果显示,随着前悬架侧倾转向梯度ε的增大,整车不足f转向度K逐渐增大;随着侧向变形转向梯度A的增大,整车不足转向度K逐渐增大。
在LFCSRSf汽车转弯时,前悬架外侧车轮的负前束变化趋势增大时,整车有增加不足转向的趋势 3. 集成底盘控制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为了应付的稳定性,操纵性能,以及高顺序和复杂的车辆拖车厂的冲突要求,模型跟踪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反馈控制的目的是“脱钩”的车辆和拖车厂,使得每一个跟踪一个明确的二阶独立的参考模型尚未协调发展。
前馈控制是为了维护其系统的稳态性能。
因此,该方法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瞬态响应,而且其稳态性能。
这种做法进一步产生了一个简单而分析控制推导,提供更多有识之士来系统动力学研究。
3.1. 实验模拟及结论计算机模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应模拟阶跃输入。
这些配置包括车辆单独与2WS与RWS的开环控制,车辆拖车与模型跟踪控制系统,汽车拖车,并与修正模型分别跟踪控制。
模拟转向输入为60度和车辆在时速80公里匀速行驶。
为了稳定车辆拖车组合,而在同一时间,以保持其操控性能,模型跟踪控制,提出了基于综合底盘控制,如全轮转向,(AWS)的控制,本文所描述。
建议中的管制包括一个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而反馈控制,主要是旨在通过“脱钩”的车辆和拖车等,每首曲目一个明确的二阶系统暂态响应的参考模型,前馈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稳态性能。
因此,一个简单而推导公式分析控制,提供更深入地了解其动态。
为了应付模型的非线性,改进的模型跟踪双回路反馈控制进一步提出,其性能的改善是通过模拟显示。
二(车辆整体性能操纵稳定性的研究1. 基于ADAMS的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应用机械系统分析软件A D A MS ,建立丁整车的多柔体动理学仿真模型。
详细考虑了悬架、轮胎 (横向稳定杆等部件的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设计了于F环的虚拟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处理并同物理试验结果进行此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应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对车型进行计分评价,分析了影响稳态转向特性的各种因索(结合车辆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1.1. 操纵稳定性的模拟试验的实现及评价我国国家标准t S J G B , T 6 3 2 3 - 9 4的规定进行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时,进行如下试验:?蛇行试验;?转向瞬态响应试验;?转向回正性试验; 转向轻便性试验; ?稳态回转试验。
本次仿真选择稳态回转试验来分析该车的操纵稳定性。
虚拟试验实现的方法是: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行驶(仿真中以 1 0 k m , h为准) 。
调整方向盘转角使转弯半径为1 5 m,测量出此时的方向盘转角。
仿真时用S t e p ( ) 函数6 施加驱动力矩,避免仿真开始时的数据突变。
然后在仿真开始很短时间内( 如 1 S ) 用 S t e p ( ) 函数阶跃输入该转角,在驱动力矩的作用下车辆连续而均匀地加速( 纵向加速度不能超过 0 ( 2 5 m , s ,通过调整驱动力矩的大小来实现) 。
直到汽车的侧向加速度达到 6 ( 5 m , s ( 或达到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侧向加速度) 为止。
根据以下关系式建立 M e a s u r e测量出侧向加速度、转弯半径。
a= X t o ( 1 ) R= V , t o ( 2 ) 式中: a——侧向加速度, m , s ;V ——车辆前进车速, m, s; R ——转弯半径, I n; t o——横摆角速度, r a d , s ; 仿真开始时,横摆角速度 t o为零,从而 R为无穷大,导致仿真失败,用 t o+ o ( t o) 代替 t o( o ( t o) 为一微小常数) ,此问题便可解决。
将试验结果进行处理,然后按照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计分,可得中性转向点侧向加速度、不足转向度和车厢侧倾度的评价计分值分别为 6 5 ,9 5 , 6 6 ,综合评价计分值为 7 5 .3 。
由以上数据判断,该车的稳态转向特性是合格的。
但是,中性转向点侧向加速度、车厢侧倾度的评价计分值偏低,所以该车的操纵稳定性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结合该车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提高评价指标计分值,所采取措施易于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实现,对汽车其他主要性能影响较小。
采取增大横向稳定杆角刚度及改变主销后倾角两项措施对该车操纵稳定性进行改善,将主销后倾角调整为 3 (5 。
横向稳定杆角刚度由原来的 1 0 0 ( 5 N m , ( 。
) 增加至 5 0 5 N m , ( 。
) 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车稳态转向特性有显著改善,中性转向点侧向加速度、不足转向度和车厢侧倾度的评价计分值分别为 7 9 ,10 0 ,7 5 ;综合评价计分值为8 4 (7 ,比原车型提高了 l 2 (5 ,。
1.2. 结论针对改型商务车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包括悬架、轮胎、横向稳定杆、横拉杆、转向系等部件在内的整车动理学仿真模型,完成了虚拟试验并将其与物理试验比较,结果验证所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在仿真的基础上对该车型的稳态转向特性进行了改善。
研究表明,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车辆操纵性能进行仿真,从而对其性能做出预测和评估,为设计和改型提供依据和参考,减少开发费用,缩短设计周期,提高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及工程意义。
进一步可建立更为精确的模型,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进行操纵稳定性的其他各个试验的仿真研究,从而更为全面地对车辆操纵稳定性进行预测和评价 2.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2.1.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概念和方法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是驾驶员根据不同的驾驶任务操纵汽车时,依据对操纵动作难易程度的感觉来对汽车进行评价,即驾驶员对汽车的易操纵性所进行的评价。
由于个体的生理心理存在很大。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包含不同驾驶任务的多项目评价和总评价。
评价项目可分为: 直线行驶稳定性 ( 包括转向回正能力、侧风敏感性、路 I 自 i 不平敏感性等) 、行车变道的操纵性、转弯稳定 ( 包括转向的准确性、固有转向特性、转弯制动特性等 ) 以及操纵负荷等。
另外还常常进行多弯道路段L汽车总特性的评价。
2.2.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的模拟器试验本文驾驶员的主观评价主要是定性评价、对1 4种车辆方案在双移线和蛇行试验时进行主观排序,同时记录驾驶员的主观感觉。
其目的是对试验测量和理论预测进行相关分析。
驾驶员对 1 4个车辆方案的主观感觉描述方案驾驶员的主观感觉描述I 转向反应稍迟钝跟随性能可以,转向盘沉2 转向厦应可阱、跟随性能可以,转向盘轻(稍有发飘感慌3 转向反应稍迟钝,跟随性能可,转向盘力感不好,靠车不好控制4 转向反应很灵艟(跟随性能好(转向盘力感适中5 转向反应可以、跟随性能可,转向盘力感一般6 转向反应灵敏,跟随性能较好,转向盘力感柔和7 转向反应稍迟钝、跟随性能可,转向盘力感轻,路感不太好8 转向反应特灵敏,跟随性能好、转向盘沉9 转向反应稍迟钝、跟随性能可以,转向盘力感一般1 0 转向可反应灵敏、跟随性能好,转向盘力感适中1 1 转向反应迟钝,跟随性能可以,转向盘力感适中1 2 转向盘不稳,难于控制1 3 转向反应太迟钝,跟随性能不好,转向盘力感可l 4 转向反应太灵敏,转盘不稳,较难控村2.3. 主观评价结果分析9名驾驶员对l 4个车辆方案在车速为9 0 k m, ~ h 和 l l O k m,h时的主观评价的排序如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