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细胞学课程复习自测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细胞分裂期出现的结构,因其极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故称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一个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其中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每对染色体。

3.联会: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成对平列靠拢的现象称为联会。

4.姊妹染色单体:染色体经过复制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体。

5.二价体:联会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6.交换: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互换片段的现象。

7.交叉:由于交换的发生,形成二价体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排斥分开,但发生交换的部位仍连接在一起。

8.双受精:植物受精方式之一。

指一个精核与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种子的胚,另一精核与两个极核结合发育成种子胚乳。

二、填空题
1.从到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是(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和(染色体)。

2.减数分裂前期Ⅰ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浓缩期)。

3.某二倍体生物2n=4,则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共有(4)种组合形式。

4.植物种子的(胚)和(胚乳)是双受精的产物,而(种皮)属于母体组织。

5.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中期)和减数分裂的(终变期)是鉴定植物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机。

6.着丝粒可将染色体分为(长臂)和(短臂)。

7.减数分裂过程中,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出来的两条染色单体称为(姊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两两成对平列靠拢的现象称为(联会)。

8.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分裂过程不同,有丝分裂经过(1)次分裂,而完整的一次减数分裂要经过(2)次分裂。

三、选择题
1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B)。

A中期ⅠB后期ⅠC中期ⅡD后期Ⅱ
2.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D)。

A中期ⅠB后期ⅠC中期ⅡD后期Ⅱ
3.DNA的半保留复制发生与(B)。

A.前期
B. 间期
C.后期
D.末期
4.被子植物的胚乳是由一个精核和(D)结合形成的。

A卵细胞B两个助细胞C三个反足细胞D两个极核细胞
5.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姐妹染色体的交换和细胞学上观察到的交叉现象间的关系为(B)。

A两者互为因果B交换是原因,交叉是结果
C交换是结果,交叉是原因D两者间无关系
6.染色质和染色体是(C )。

A.不同物质在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
B.不同物质在细胞周期中同一时期的表现形式
C.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
D.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中同一时期的表现形式
7.下列人类细胞中哪种细胞是23条染色体(C )。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体细胞 D.卵细胞
8.玉米(Zea Mays, 2n=20)的胚乳细胞中(C)条染色体。

A. 10
B. 20
C. 30
D. 40
9.真核生物染色体中DNA为线状分子,每个染色单体含有(A)条DNA双螺旋分子。

A. 1
B. 2
C. 3
D. 4
10.10个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产生( C )个雄配子体。

A.10 B.20 C.40 D.80
11.10个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产生( A )个雌配子体。

A.10 B.20 C.40 D.80
12.某生物2n=20,经过减数分裂后每个极核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A )条。

A.10 B.20 C.30 D.40
1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 D )
A.前者没有核物质后者有核物质B.前者没有核仁后者有核仁
C.前者核体积小后者核体积大D.前者没有核膜后者有核膜
14.普通小麦2n=42,其种子胚乳细胞含有( C )条染色体。

A.21 B.42 C.63 D.84
四、问答题
1.试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异同点。

答:相同点
(1)分裂前都要经过细胞间期,发生染色体复制
(2)在分裂过程中都出现纺锤丝。

不同点
(1)分裂发生的部位不同。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减数分裂发生在性母细胞中。

(2)分裂过程不同。

有丝分裂只经过一次分裂,而完整的一次减数分裂要经过连续两次分裂。

(3)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数目不同。

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

(4)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不同。

有丝分裂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与母细胞完全一样,减数分裂的子细胞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5)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6)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2.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是什么?
答:首先,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按严格的规律分到四个子细胞中,这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雄性细胞(花粉)或1个发育为雌性细胞(胚囊),它们各自具有半数的染色体。

以雌雄配子受精结合为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

从而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第一次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在中期I的排列是随机的,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时也是随即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分配到子细胞中。

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这说明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不仅如此,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的片段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差异的复杂性。

因而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为生物的生存及进化创造了机会,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3.简述染色体四级螺旋模型。

答:核小体:核小体包括166bpDNA,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一分子的组蛋白质H1。

由核小体串联的11nm的染色质纤维称为核丝,也就是染色质的初级结构。

螺线管:由核小体的长链进一步螺旋缠绕形成直径约30nm左右的染色质纤维,即螺线管。

超螺线管:30nm的染色线(螺线管)进一步压缩形成300nm染色线,称为超螺线管。

染色体:超螺线管再次折叠和缠绕形成染色体。

第二章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名词解释
1.基因型:指生物体的遗传组成。

是生物体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发育成特殊性状的潜在能力。

2.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出的性状。

它是基因型在外界环境条件作用下的具体表现。

3.测交: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其纯合隐性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

4.表型模写: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种现象叫做表型模写(phenocopy),或称饰变。

5.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

6.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7.并显性(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在F1个体的同一个细胞上得以显现的现象。

8.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F1个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显现的现象。

9.互补作用:两对显性基因互补,共同决定某一性状,当两者任缺一个,或都缺少则表现隐性性状。

10.加性作用:当两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最为强烈,双隐性基因表现最弱。

11.重复作用:两对基因的表现型相同,只有双隐性才表现不同。

12.显性上位作用:当性状是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时,一个基因对另一个非等位基因的显性作用。

13.隐性上位作用:当性状是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时,一对纯合的隐性基因对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显性作用。

14.一因多效:单一基因的多方面表型效应。

15.多因一效:有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表现的现象称为“多因一效”。

17.连锁遗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的现象。

18.连锁群: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组成一个连锁群。

19.染色体图:依据基因之间的交换值(或重组值)确定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绘制出来的简单线性示意图称为染色体图又称基因连锁图或遗传图。

二、填空题
1.(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做材料,研究形状的遗传方式得出连锁交换定律。

2.分离定律可以用(测交法)、(自交法)和(花粉测定法)验证。

3.多对基因共同决定一种性状发育时,不论有多少显性基因都影响一种性状的发育,只有隐性纯合体才表现隐性性状,这种作用为(重复作用)。

4.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种现象叫做(表型模写)。

5.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会改变F2代的表型分离比,以两对基因为例,其中重复基因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15∶1),加性基因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9∶6∶1),互补基因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9∶7)。

6.有两对基因A和a,B和b,它们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而且A对a是显性,B对b是显性。

AABb个体产生AB配子的概率是(1/2);AaBb×AaBb杂交产生AABB合子的概率是(1/16),产生AB表型的概率是(9/16)。

7.如果一个植株的3个显性基因是纯合的,另一植株相对应的3个隐性基因是纯合的,并且3个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把这两个植株相互杂交,F2代中基因型全象亲代纯合隐性亲本的概率为(1/64),基因型全象亲代纯合显性亲本的概率为(1/64),表型全部象亲代纯合显性亲本的概率为(27/64)。

8.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的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这种现象叫做(干扰)。

一般用(符合系数)来表示其大小。

9.假设一个杂合子含有A、B、C三个基因,这三个基因以ABC顺序连锁于一条染色体上,其等位基因abc相互连锁于它的同源染色体。

如果在AB之间的交换值为20%,并且BC之间的交换值是10%,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产生aBc配子的频率是(0.01)。

7.两对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只产生亲本配子,而没有重组型配子产生的现象称(完全连锁);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除有亲本型配子外,还有少数的重组型配子产生的现象称(不完全连锁)。

三、选择题
1.豌豆的黄色子叶(Y)对绿色子叶(y)为显性,杂合体黄色子叶(Yy)和绿色子叶杂交的子代中(B)。

A. 全为黄子叶;
B. 1/2为黄子叶,1/2为绿子叶;
C. 全为绿子叶;
D. 3/4为黄子叶,1/4为绿子叶。

2.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一红果二室与一红果多室杂交,F1代表型有四种:红果二室、红果多室、黄果二室、黄果多室,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B )。

A.YYMM,Yymm B.YyMm,Yymm C.YyMm,YYmm D. YyMM,YYmm 3.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C)。

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
4.对某生物进行测交实验得到4种表现型,数目比为58:60:56:61,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三对基因自由组合)(D)。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5.如果用三点测验进行三对连锁基因定位,应该进行(A),才能完成定位工作。

A. 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
B. 两次杂交和两次测交
C. 三次杂交和三次测交
D. 一次杂交,一次自交和一次测交
四、判断题
(×)1.隐性性状是指在杂种F1中不易观察到明显差异,只有用数量分析的方法才能进行研究的性状。

(×)2.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姊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后期II发生相互分离。

(√)3.受独立遗传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杂合体自交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比例是9:3:3:1。

(√)4.两点测验法测定交换值时,由于不能估计两基因间发生双交换的频率,因而所测得的交换值会偏低。

(√)5.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杂种AaBbCc自交,其后代表现型与该杂种不同的个体数占37/64。

(×)6.具有两对杂合基因的杂种自交,其后代双隐性个体占6.25%,说明这两对基因是连锁遗传。

五.简答与计算题
1.简述孟德尔分离规律中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

答:(1)研究的生物体是二倍体,其性状区分明显,显性作用完全。

(2)减数分裂时形成的配子数相等,配子的生活力相等。

(3)配子结合成合子时,各类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

(4)各种合子及由合子发育形成的个体具有同等生活力。

(5)供分析的群体足够大。

2.花生的种皮紫色(R)是红色(r)的显性,厚壳(T)是薄壳(t)的显性。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下列杂交自由组合:
(1)TTrr×ttRR;(2)TtRr×ttRR;(3)ttRr×Ttrr;(4)TtRr×ttrr。

指出它们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怎么样的?
答:(1)子代全部为厚壳紫色花生。

(2)子代为厚壳紫色、薄壳紫色,比例为1:1
(3)子代为厚壳紫色、薄壳紫色、厚壳红色、薄壳红色,比例为1:1:1:1
(4)子代为厚壳紫色、薄壳紫色、厚壳红色、薄壳红色,比例为1:1:1:1
3.小麦毛颖基因P为显性,光颖基因p为隐性。

写出下列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

(1)毛颖×毛颖,后代全部毛颖;
(2)毛颖×毛颖,后代3/4毛颖:1/4光颖;
(3)毛颖×光颖,后代1/2毛颖:1/2光颖;
答:(1)PP×Pp Pp×PP PP×PP
(2)Pp×Pp
(3) Pp×pp
4.小麦无芒基因A为显性,有芒基因a为隐形。

写出下列各杂交组合中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每一组合的F1群体中,出现无芒或有芒个体的机会各为多少?
(1)AA×aa (2)AA×Aa (3)Aa×Aa (4)Aa×aa
答:(1)全为无芒
(2)全为无芒
(3)3/4为无芒1/4为有芒
(4)1/2为无芒1/2为有芒
5.番茄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紫茎与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该两对性状杂交的结果列于下表。

试分析写出各杂交亲本的基因型。

答:假设紫茎与绿茎分别由基因A和a控制,缺刻叶与马铃薯叶分别由基因B和b控制,根据题意可得亲本基因型如下表
6.在玉米实验中,高茎基因D对矮茎基因d为显性,常态叶C对皱叶c为显性,纯合高茎常态叶DDCC与矮茎皱叶ddcc杂交,子代是高茎常态叶,测交后:高茎常态叶83株,矮茎皱叶81株,高茎皱叶19株,矮茎常态叶17株。

问有无连锁?有无交换?为什么?有交换的话交换值是多少?
答:整理数据
高茎常态叶DDCC×矮茎皱叶ddcc

高茎常态叶DdCc×矮茎皱叶ddcc

高茎常态叶DdCc 高茎皱叶Ddcc 矮茎常态叶ddCc 矮茎皱叶ddcc
实际数83 19 17 81
理论数50 50 50 50
(1)有连锁,如果无连锁现象测交后四种子代的数目应是大致相等的,但题目中四种子代的数目相差甚远,且亲本型的两种表型明显比理论值大,因此两对基因是连锁的。

(2)有交换,如果无交换现象测交后子代只会有高茎常态叶、矮茎皱叶两种表现型,但题目中出现高茎皱叶、矮茎常态叶两种非亲本表现型,因此有交换发生。

(3)新组合比例(19+17) /(83+81+19+17)×100% = 36/200×100%=18% 两对基因的交换值为18%
7.在香豌豆杂交实验中,紫花D对红花d为显性,长花粉C对圆花粉c为显性,纯合紫花长花粉DDCC与红花圆花粉ddcc杂交,子代是紫花长花粉,自交后:紫花长花粉4831株,紫花圆花粉390 株,红花长花粉393株,红花圆花粉1338株。

问有无连锁?有无
交换?为什么?有交换的话交换值是多少?
答:整理数据:P 紫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
(显性) (显性) (隐性) (隐性)

F1 紫花、长花粉

F2 紫、长紫、圆红、长红、圆∑
实际数4831 390 393 1338 6952
依9∶3∶3∶1理论数391013031303434
(1)有连锁,如果无连锁现象自交后四种子代的数目应符合9:3:3:1的,但题目中四种子代的数目的比例与之相差甚远,因此两对基因是连锁的。

(2)有交换,如果无交换现象自交后子代只会有紫花、长花粉,矮茎皱叶两种表现型,但题目中出现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两种非亲本表现型,因此有交换发生。

(3)dc配子的数目等于√1338/6952=0.4387
新配子的比例为1-0.4387×2=0.1226
故交换值应为12.26%。

8.玉米种子有色/白色、淀粉质/蜡质分别由基因决定。

用纯合有色、淀粉质玉米与白色、蜡质玉米杂交,F1自交,F2表现为:有色、淀粉质1774,白色、蜡质420,有色、蜡质263,白色、淀粉质279。

试问两基因间的重组值是多少?
答:F2中有色、淀粉质:有色、蜡质:白色、淀粉质:白色、蜡质=1774:263:279:420,不符合的比例,而且两种亲本型(有色、淀粉质和白色、蜡质)大于9:3:3:1的理论数(2736=1539和2736×1/16=171),两种重组型少于9:3:3:1的理论数(2736
×3/16=513),说明两对基因是连锁的。

双隐性配子频率p=√420/2736=39.18%
交换值=1-2p=1-2×39.18%=21.64%。

9.一个双因子杂合体自交得到如下F2代:
A_B_198
A_bb 97
aaB_101
aabb 1
基因A与B是否连锁?如果连锁,遗传距离是多少?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答:由题意得AaBb×AaBb

A_B_A_bb aaB_aabb
实际数198 97 101 1
理论数223.3 74.4 74.4 24.8
因为自交后代不符合分离比9:3:3:1,说明A与B连锁。

设交换值为p,则[(1/2)×p]2= 1/(198+97+101+1)
计算p=10.04%,所以遗传距离为10.04cM。

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10.有一个杂交试验结果如下: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42% 42% 8% 8%
(1)发生和没有发生交换的配子各是什么?
(2)在两个位点间,双线期交叉的百分率是多少?
(3)两位点间的遗传距离是多少?
答:(1)发生发生交换的配子为AB、ab,没有发生交换的配子是Ab和aB。

(2)在两个位点间,双线期交叉的百分率是32%。

(3)两位点间的遗传距离是16 cM。

11.在玉米中,杂种Ab/aB自交,其数目最少的子代类型为全部子代个体中的0.25%,计算这两个基因的图距。

答:数目最少的子代类型为ab/ab,设玉米中杂种Ab/aB产生的配子ab为q,
则q2=0.25% q=0.05, a与b两基因的图距为10cM。

12.一株三基因A、B、C全杂合的植株与一株三基因隐性纯合植株杂交,结果:
AbC:325;aBc:305 ABC:128;abc:142;
aBC:36;Abc:34;ABc:17,abC:13,
试问三基因是否连锁?基因的排列顺序如何?基因间距是多少?
答:有连锁,因测交后代的比例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排列顺序为bac
b与a的重组率Rf(b-a)=(128+142+17+13)/1000×100%=30%
a与c的重组率Rf(a-c)=(36+34+17+13)/1000×100%=10%
b与c的重组率Rf(b-c)= (128+142+36+34)/1000×100%=34%
但b与c的交换值为30%+10%=40%
b与a遗传距离为30cM,a与c的遗传距离为10cM,b与c的遗传距离为40 cM。

13.已知某生物的a, b, c三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用两纯合亲本杂交F1(+a+b+c)与三隐性纯合个体测交,获得得以下结果:
试问:(1). 两个纯合体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
(2). 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如何?
(3). 求这三个基因两两间的交换值及双交换的符合系数;
(4). 绘制这三个基因间的连锁遗传图。

答:整理数据,得
(1)从题目亲本型与双交换情况可以判断这3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为b a c
(2)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为ba+/ ba+和++c/++c
(3)b与a的重组率Rf(b-a)=(110+96+2+2)/1000×100%=21%
a与c的重组率Rf(a-c)=(63+73+2+2)/1000×100%=14%
b与c的重组率Rf(b-c)= (110+96+63+73)/1000×100%=34.2%
但b与c的交换值为21%+14%=35%
b与a的交换值为21%,a与c的的交换值为14%,b与c的的交换值为35%。

符合系数=(4/1000)/(21%×14%)=13.6%
14.假定3个连锁基因的顺序是A-B-C,A-B间相距10个遗传距离单位,B-C间相距20个遗传距离单位。

试问若无干扰时,ABC/abc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如何?
答:(1)由两个图距相乘,可算出期望双交换频率:
0.1×0.2=0.02 两种双交换应相等,各占有1%。

(2)在b和c间的单交换:
20%-2%=18%
同理,这两个单交换各占9%。

(3)a和b间的单交换:10%-2%=8%
该两单交换各占4%
(4)总加所有单交换和双交换型,并以100减去这个和,即得亲本型百分数:100-(8+18+2)=72%
每一亲本类型为36%
亲本型ABC 36% 72%
abc 36%
单交换型aBC 4% 8%
Abc 4%
单交换型ABc 9% 18%
abC 9%
双交换型AbC 1% 2%
aBc 1%
100.0%
15.亲本AbC/aBc×abc/abc,染色体图a 10 b 20 c,干涉40%,在上述条件下,预测子代表现。

答:(1)由两个图距和符合系数三个数相乘,可算出期望双交换频率:
0.1×0.2×0.6=0.012 或1.2%
两种双交换应相等,各占有0.6%。

(2)在b和c间的单交换:
20%-1.2%=18.8%
同理,这两个单交换各占9.4%。

(3)a和b间的单交换:10%-1.2%=8.8%
该两单交换各占4.4%
(4)总加所有单交换和双交换型,并以100减去这个和,即得亲本型百分数:100-(8.8+18.8+1.2)=71.2%
每一亲本类型为35.6%
亲本型AbC 35.6% 71.2%
aBc 35.6%
单交换型ABc 4.4% 8.8%
abC 4.4%
单交换型Abc 9.4% 18.8%
aBC 9.4%
双交换型ABC 0.6% 1.2%
abc 0.6%
100.0%
16.西红柿的连锁群V有三个隐性:a,不产生花色素苷;hl,产生无毛植株;j,产生无分枝果梗。

在3000个三因子杂种的测交后代中,有如下表现型:
259无毛268无花色素苷、无分枝、无毛
40无分枝、无毛941无花色素苷、无毛
931无分枝32无花色素苷
260正常269无花色素苷、无分枝
(a)在三因子杂种中,这些基因是如何连锁的?(b)估算这些基因的距离。

解:整理数据A Hl j 931 亲本型
a hl J 941
A hl J 259
a Hl j 269
a hl j 268
A Hl J 260
A hl j 40 双交换型
a Hl J 32
(1)从题目亲本型与双交换情况可以判断这3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为a hl j
(2)a与hl的重组率Rf(a-hl)=(259+269+40+32)/3000×100%=20% hl与j的重组率Rf(hl-j)=(268+260+40+32)/3000×100%=20%
a与j的重组率Rf(a-j)=(259+269+268+260)/1000×100%=35.2%
但a与j的交换值为20%+20%=40%
a与hl遗传距离为20cM,hl与j的遗传距离为20cM,a与j的遗传距离为40cM。

17.玉米的第三染色体有3个座位,分别是等位基因b和b+、v和v+、y和y+,与之相对应的隐性表型简写为b(深绿色叶片)、v(淡绿色)、y(无叶舌),加号“+”表示野生型。

将F1代3个基因的杂合子与3个基因的隐性个体进行测交,后代的表型如下:
+ v y 305
b + + 275
b + y 128
+ v + 112
+ + y 74
b v + 66
+ + + 22
b v y 18
计算基因的遗传距离和作染色体图。

答:由从题目亲本型与双交换情况可以判断这3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为v b y
v与b的重组率Rf(v-b)=(74+66+22+18)/1000×100%=18%
b与y的重组率Rf(b-y)=(128+112+22+18)/1000×100%=28%
v与y的重组率Rf(v-y)= (128+112+74+66)/1000×100%=38%
但v与y的交换值为18%+28%=46%
v与b遗传距离为18cM,b与y的遗传距离为28cM,v与y的遗传距离为46cM。

v 18 b 28 y
18.玉米测交结果如下:
ly sb br 404
+ + + 422
ly ++18
+ sb br 16
ly + br 75
+ sb + 59
ly sb + 4
+ + br 2
1)这3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
2)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
3)这3个基因间的遗传距离是多少?
答:整理数据
ly sb br 404
+ + + 422 亲本型
ly ++18
+ sb br 16 单交换1型
ly + br 75
+ sb + 59 单交换11型
ly sb + 4
+ + br 2 双交换
总计1000
(1)从题目亲本型与双交换情况可以判断这3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为ly br sb
(2)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为lybrsb/lybrsb和+++/+++
(3)ly与br的重组率Rf(ly-br)=(18+16+4+2)/1000×100%=4%
br与sb的重组率Rf(br-sb)=(75+59+4+2)/1000×100%=14%
ly与sb的重组率Rf(ly-sb)= (75+59+18+16)/1000×100%=16.8%
但ly与sb的交换值为4%+14%=18%
ly与br遗传距离为4cM,br与sb的遗传距离为14cM,ly与sb的遗传距离为18cM。

19.假定基因a和b是连锁的,交换值为20%,c和d也是连锁的,交换值为10%,但是A/B和C/D分别位于不同的非同源染色体上。

纯合的AABBCCDD与aabbccdd杂交,F1再与aabbccdd回交,那么回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将会如何呢?
答:回交后代中:
A_B_40% A_bb 10% aaB_10% aabb 40%
C_D_45% C_dd 5% ccD_5% ccdd 45%
自由组合:
A_B_C_D_18% A_B_C_dd2% A_B_ccD_2% A_B_ccdd18%
A_bb C_D_4.5% A_b C_dd0.5% A_bbccD_0.5% A_bb ccdd4.5%
aaB_C_D_4.5% aaB_C_dd0.5% aaB_ccD_0.5% aaB_ccdd4.5% aabbC_D_18% aabbC_dd2% aabbccD_2% aabbccdd18% 20.番茄的3个突变基因o(扁平果实)、p(毛果)、s(多花)都位于第2染色体上。

一株3基因都是杂合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测交,得到结果如下:
测交子代表现型数目测交子代表现型数目
+++ 73 ++s 348
+p+ 2 +ps 96
o++ 110 o+s 2
op+ 306 ops 63
请确定这3个基因的位置和距离,并计算符合系数。

答:整理数据,得
从题目亲本型与双交换情况可以判断这3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为p o s
p与o的重组率Rf(p-o)=(110+96+2+2)/1000×100%=21%
o与s的重组率Rf(o-s)=(63+73+2+2)/1000×100%=14%
p与s的重组率Rf(p-s)= (110+96+63+73)/1000×100%=34.2%
但p与s的交换值为21%+14%=35%
p与o的交换值为21%,o与s的的交换值为14%,p与s的的交换值为35%。

符合系数=(4/1000)/(21%×14%)=13.6%
21.玉米有色糊粉层(R)对无色糊粉层(r)显性,绿色植株(Y)对黄色植株(y)显性。

一棵无色糊粉层、黄色植株与两株玉米杂交得到结果如下:
表现型植株1的子代植株2的子代
有色、绿植株88 23
有色、黄植株12 170
无色、绿植株8 190
无色、黄植株92 17
总计200 400
试问:(1)植株1和植株2的基因型如何?
(2)如果植株1和植株2杂交,预期子代中无色、绿植株的频率是多少?
答:(1)与植株1的杂交子代4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1:1:1:1,说明两对基因是连锁遗传的,有色、绿植株和无色、黄植株最多,是两种亲本型。

因此,植株1的基因型为RY/ry,交换值=(8+12)/200=10%。

与植株2的杂交子代中有色、黄植株和无色、绿植株最多,是两种亲本型。

植株2的基因型为Ry/rY,交换值=(17+23)/400=10%。

(2)RY/ry×Ry/rY后代中无色、绿植株包括rrYy和rrYY两种基因型。

rrYy的频率为45%×45%+5%×5%=20.5%,rrYY频率为5%×45%=2.25%。

因此无色、绿植株的频率为22.75%。

22.aabbcc纯合体与AABBCC纯合体杂交,F1与隐性纯合亲本回交,回交子代表现为:aabbcc211,A-B-C-209,aaB-cc212,A-bbC-208。

试分析基因的连锁关系。

答:回交后代中只出现了4种表现型,说明肯定有基因连锁,后代中只有A-C-和aacc,即只有亲本型没有重组型,表明A与C基因完全连锁,交换值为0。

AABB×aabb和BBCC ×bbcc的回交后代,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说明B基因与A和C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23.AaBbCc×aabbcc的杂交后代表现如下:
AaBbCc 350 AabbCc 45 aaBbCc 45 aabbCc 350 AaBbcc 350 Aabbcc 45 aaBbcc 45 aabbcc 350
试解释这一实验结果。

答:分别分析两对基因:
A-B-:A-bb:aaB-:aabb=(350+350):(45+45):(45+45):(350+350),不符合1:1:1:1的比例,表明a与b连锁。

A-C-:A-cc:aaC-:aacc=(350+45):(350+45):(45+350): (45+350)= 1:1:1:1,说明a 与c是独立遗传的,同理也可分析出b与c也是独立遗传的。

a与b之间的交换值=(180)/1580=11.39%
24.基因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基因在另一条自由组合的非同源染色体上。

如果A对
a 是显性,B对b是显性,C对c是显性,那么AB/abCc与ab/abcc测交,在下列情
况中预期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频率如何?
(1)A和B完全连锁,不发生交换(2)A和B间的重组值为20%。

答:(1)A和B形成1/2A B 和1/2aabb表现型,Cc测交后代形成1/2C 和1/2cc表现型。

自由组合得到A B C ,A B cc ,aabbC ,aabbcc4种表现型,各占1/4。

(2)A和B形成40%A B ,10%A bb,10%aaB ,40%aabb,与Cc形成1/2C 和1/2cc 自由组合得到:
20%A_B_C_20%A_B_cc 5%A_bbC_5%A_bbcc
5%aaB_C_5%aaB_cc 20%aabbC_20%aabbcc
第五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一、名词解释
1.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具有明显的界限,没有中间类型,表现为不连续变异的性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