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色素内镜在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色素内镜在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6-06-29T15:49:26.2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作者:夏庆石硕王迪
[导读] 胃癌是一种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世界上第2大致死性肿瘤。

作者:夏庆石硕地址: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消化内科邮编:163453
王迪地址: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神经内科邮编:163453
【摘要】目的:研究放大染色内镜(MCE)对于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门诊、住院及体检经普通胃镜检查提示胃粘膜异常患者38例,应用MCE检查染色,获得胃癌早期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与分型,并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38例患者经病理证实,8例为浅表性胃炎,28例癌前病变(11例胃粘膜萎缩、7例萎缩伴肠上皮化生、10例萎缩伴不典型增生),2例早期胃癌。

MCE检查与病理检查相比,对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5.7%(24/28)。

结论:MCE对于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胃癌早期;癌前病变;放大色素内镜;诊断
胃癌是一种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世界上第2大致死性肿瘤,其具有着较高的病死率,早期筛查诊断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具有重要意义[1]。

临床证实,放大色素内镜(MCE)对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能够更为准确的对胃小凹形态进行识别,且利于对肠上皮化生或者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镜下诊断,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2]。

本文应用MCE观察分析了38例普通内镜检查提示胃病患者的胃粘膜及形态变化,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旨在评价MCE对于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普通胃镜检查的259例患者中选取胃镜提示胃粘膜异常患者38例。

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5-80岁,平均(51.32±4.19)岁。

临床表现主要是黑便、呕吐、消瘦、上腹部饱胀、呕血、粪潜血阳性及上腹部疼痛等。

1.2 方法
应用富士590变焦放大胃镜进行检查,由同一位资深内镜医生进行内镜检查以及染色处理。

实施常规胃镜检查时,发现疑似病灶以后,选择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实施MCE检查:(1)取20mg糜蛋白酶以及20mL碳酸氢钠注射液,80ml二甲基硅油黏液清除剂经10倍稀释后作为前处理。

(2)患者服用黏液清除剂,根据以下顺序改变体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及右侧卧位,予以轻力按摩上腹部,其中每个体位最少应保持5min,将全胃粘液清除,在插镜以后予以吸引清除处理。

喷洒醋酸靛胭脂混合液(0.2%靛胭脂与0.6%醋酸构成)40ml,5min后观察镜下胃粘膜表面形态变化的异常,并拍摄病灶局部图片。

在镜下观察区留取1-2块活检组织,送至病理检查。

1.3 评价标准
胃小凹形态分型:圆点型病灶(A型)、短小棒状病灶(B型)、稀疏而粗大的线状(C型)、网络状或斑片状病灶(D型)、绒毛状病灶(E型)。

2. 结果
2.1 MCE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38例患者经病理证实,8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28例癌前病变(11例胃粘膜萎缩、7例萎缩伴肠上皮化生、10例萎缩伴不典型增生),2例早期胃癌。

MCE与病理结果比较,良性病变(CSG)诊断符合率为100%,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5.70%(24/28),早期胃癌诊断准确率为100%(2/2),见表1。

3. 讨论
胃癌癌前病变主要包括胃粘膜萎缩、萎缩合并肠上皮化生(IM)以及不典型增生等,如不及时阻断干预可发展成为胃癌。

临床研究表明,胃癌前病变具有特殊的病理,但普通内镜难以发现早期胃粘膜萎缩容易误诊或漏诊[2]。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MCE逐渐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目前已有诸多研究证实其能够清晰地显示消化系统黏膜细微结构变化,并可对其进行描述与分型,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

本研究应用MEC对胃小凹进行初步分型,结果发现34.21%属于E型,C型占26.32%,D型占21.05%,B型占18.42%,而未见A型表现。

其中,A、B型属于正常胃小凹形态变化, C-E型为病灶局部胃
小凹变化,多见于胃粘膜水肿、炎症、萎缩或IM时,获得病理结果证实。

将MCE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MCE对早期胃癌及CSG的诊断符合率均达到100%,而对于癌前病变的诊断率也高达81.08%,与庄丽维等报道相似。

综上所述,MCE能够清晰地显示胃黏膜小凹及其微血管形态特点,对于胃癌前病变(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胃癌早期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磊,房殿春,李向红,等.放大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21(10):37-39.
[2] 袁海锋,唐少波,黄适,等.放大色素内镜在胃黏膜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12(11):115-117.
[3] 陈巍峰,李全林,周平红等.不同染色放大内镜方法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临床价值的前瞻性评估[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7):662-6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