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风险管理原则(完整版)
风险管理原则--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九章练习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九章练习风险管理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甲企业的管理者属于非常理性的管理者,经常告诫自己的员工: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要时刻树立风险观念,不能麻痹大意。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风险具有()。
A.客观性B.损失性C.可变性D.复杂性2、企业由于石油泄漏或排放到河流造成的污染、烟囱产生的空气污染、垃圾处理场的废物倾倒等产生的环境破坏而承担损失的风险为()。
A.声誉风险B.环境风险C.产品风险D.信用风险3、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在应监管部门要求进行自查的过程中,发现公司财务部经理李某自2010年11月起,未经董事会批准,私自将2.85亿元以存单质押的方式为A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提供全额银行承兑保证。
该项业务将于2011年6月到期,A及其关联公司表示不能如期归还,公司存款2.85亿元将被银行扣除。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甲公司面临的风险属于()。
A.声誉风险B.信用风险C.流动性风险D.操作风险4、下列哪项不是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
A.调整风险偏好和战略B.加强风险应对决策C.降低经营性意外和损失D.降低多重和跨企业的风险5、下列有关风险管理的程序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评估风险的成本B.评估影响及发生的可能性C.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D.针对出现的风险制定应对办法6、下列部门和人员最适宜担任风险监察工作的是()。
A.财务部B.总经理C.内部审计师D.销售部7、在风险评估系图中,风险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是影响风险评级的重要参数,另一个影响风险评级的重要参数是()。
A.应对风险措施的成本B.风险发生的可能性C.企业对风险的偏好D.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8、一个理想的首席风险总监应当具备的技能不包括()。
A.领导技能B.能将怀疑者转变成支持者C.保护该企业的财务和声誉资产D.组织技能9、某公司经营软件开发,软件开发过程中人员流失对于软件项目的影响非常严重,该公司通过完善工作,配备后备人员等方法来减轻人员流失带来的影响,这属于()。
(完整word版)-GMP完整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目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发布 (1)关于发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无菌药品等5个附录的公告 (3)关于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有关事宜的公告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卫生部令第79号) (6)第一章总则 (6)第二章质量管理 (6)第一节原则 (6)第二节质量保证 (7)第三节质量控制 (8)第四节质量风险管理 (9)第三章机构与人员 (9)第一节原则 (9)第二节关键人员 (9)第三节培训 (12)第四节人员卫生 (13)第四章厂房与设施 (13)第一节原则 (13)第二节生产区 (14)第三节仓储区 (16)第五节辅助区 (17)第五章设备 (17)第一节原则 (17)第二节设计和安装 (17)第三节维护和维修 (18)第四节使用和清洁 (18)第五节校准 (19)第六节制药用水 (19)第六章物料与产品 (20)第一节原则 (20)第二节原辅料 (21)第三节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 (22)第四节包装材料 (22)第五节成品 (23)第六节特殊管理的物料和产品 (23)第七节其他 (23)第七章确认与验证 (24)第八章文件管理 (25)第一节原则 (25)第二节质量标准 (27)第三节工艺规程 (28)第四节批生产记录 (29)第六节操作规程和记录 (31)第九章生产管理 (32)第一节原则 (32)第二节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 (33)第三节生产操作 (34)第四节包装操作 (34)第十章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36)第一节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 (36)第二节物料和产品放行 (41)第三节持续稳定性考察 (42)第四节变更控制 (43)第五节偏差处理 (44)第六节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5)第七节供应商的评估和批准 (45)第八节产品质量回顾分析 (47)第九节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 (48)第十一章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 (49)第一节原则 (49)第二节委托方 (49)第三节受托方 (49)第四节合同 (50)第十二章产品发运与召回 (50)第二节发运 (51)第三节召回 (51)第十三章自检 (51)第一节原则 (51)第二节自检 (52)第十四章附则 (52)附录1:无菌药品 (58)第一章范围 (58)第二章原则 (58)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58)第四章隔离操作技术 (62)第五章吹灌封技术 (62)第六章人员 (63)第七章厂房 (63)第八章设备 (64)第九章消毒 (65)第十章生产管理 (65)第十一章灭菌工艺 (67)第十二章灭菌方法 (68)第十三章无菌药品的最终处理 (70)第十四章质量控制 (70)第十五章术语 (70)附录2:原料药 (72)第一章范围 (72)第二章厂房与设施 (72)第三章设备 (72)第四章物料 (73)第五章验证 (73)第六章文件 (75)第七章生产管理 (75)第八章不合格中间产品或原料药的处理 (78)第九章质量管理 (78)第十章采用传统发酵工艺生产原料药的特殊要求 (79)第十一章术语 (80)附录3:生物制品 (82)第一章范围 (82)第二章原则 (82)第三章人员 (82)第四章厂房与设备 (83)第五章动物房及相关事项 (84)第六章生产管理 (85)第七章质量管理 (86)第八章术语 (86)附录4:血液制品 (88)第一章范围 (88)第二章原则 (88)第三章人员 (88)第四章厂房与设备 (89)第五章原料血浆 (89)第六章生产和质量控制 (90)第七章不合格原料血浆、中间产品、成品的处理 (91)附录5:中药制剂 (92)第一章范围 (92)第二章原则 (92)第三章机构与人员 (92)第四章厂房设施 (93)第五章物料 (93)第六章文件管理 (94)第七章生产管理 (95)第八章质量管理 (95)第九章委托生产 (96)第十章术语 (97)《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发布2011年02月12日发布历经5年修订、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版药品GMP)今天对外发布,将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完整版)全面风险管理制度

为保障公司规范、稳健运作,加强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在经营中可能发生或者浮现的风险与危机,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公司经营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合用于公司及各控股子公司(如有)的风险管理工作。
本制度所称风险,是指在公司在制定相关制度和业务开展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其战略及经营目标的影响。
本制度中所称风险管理,是指公司环绕战略目标,通过在管理的各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哺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公司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一)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二)确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三)确保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重大措施的贯彻执行,保障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四) 确保企业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者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公司风险管理应当遵循全面、审慎、独立、有效、适时的原则,确保风险管理的作用。
(一)全面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统一,覆盖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存在风险管理的空白或者漏洞;(二) 审慎性原则:内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子公司部门组织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三) 独立性:风险管理监督检查职能的部门应当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并贯彻到业务的各具体环节;(四)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任何员工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者违反规章的权力;(五)适时性原则:应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风险管理理念等内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公司业务的发展,及时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项目风险管理课件(PPT 62页)

二、风险识别
3~应用不理想。对策: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鼓励大家上 传资料(如书籍、电影等)
4~技术问题。对策:联络其他院系高手或找相关老师协助 解决。
5~安全问题。对策:经常更换密码,采用认证机制。
6~资产处置问题。对策:按市价由某位成员收购或对外拍 卖后均分。
3.因果图法(鱼刺图、鱼骨图)
导致项目出现某种问题(如质量管理)的原因多种多 样,因果图允许项目团队借助于图解清楚而详细地识别 、探察以及发现所有涉及这些问题或状态的可能原因, 以便为解决这些问题或改变这些状态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和办法。
这种方法没有权威影响,又进行了集体讨论,因而使 得结果真实、全面、客观。
(2)头脑风暴法的使用方法
1~召集项目团队,确定需要识别风险的项目。
2~指定活动主持人以及现场记录员,明确头脑风暴法的原 则与要求,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 新思想、歪点子。
3~每个人按顺序或随意提出自己的观点,由记录员把每个 人的想法记录在黑板或表格中,暂且不管这些想法正确 与否,千万不能打击看似愚蠢的想法。
收集到精确的信息。要用足够的时间收集资料,以保证资料的结果具有典 型意义。
有时,在总体中可能有些重要的差异,这种差异应该在对不同的分级 分别进行抽样调查中反映出来,即分层。
3~设计一种既清楚又易于使用的检查表。 一个完整的检查表应包括两方面内容:
〈1〉资料来源信息(检查项名称/资料收集地点/资料收集者姓名/日期/其他 )
风险管理PPT课件

17
精品课件
一、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职能
目标是通过测量风险,在此基础上对其实施监 测和控制
职能: 1、揭示、报告和控制风险 2、增强竞争优势 3、为定价政策提供依据 4、为决策提供依据
筛选——监测——诊断法
筛选是指将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类,确定哪些 风险因素会明显地引起损失,哪些因素需要进 一步的研究,哪些因素由于不重要应该排除出 去。
监测是指对筛选出来的结果进行观测、记录和 分析,掌握这些结果的活动范围和变化趋势。
诊断是指根据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判 断,对风险进行识别。
汇率波动给行为人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
利率水平的不确定波动;
证券价格水平的不确定波动;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波动。
6
精品课件
(2)信用风险
是指客户发生违约或信用等级下降的风险。 违约会导致债权人借出的资金会遭受全部或部分损失。 信用等级下降并不意味着违约的必然发生,而是指发
生违约的可能性增加。 信用到期履约过程中各种因素交叉影响从而带来风险; 信用风险的后果都是损失,不会带来收益的可能。
13
Β系数% 18 18 12 15 18 15 12 12
精品课件
高级度量法
是银行用以定性和定量的标准,通过内部操作 风险计量系统来计算监管资本额度;使用高级 计量法应当获得监管当局的批准。
高级度量法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度量方法,一些 国际大银行采用的内部度量法和所属分布法应 该可以算作高级度量法
8
精品课件
(4)操作风险
其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定
第九章外汇风险管理

表9-1 预计2011年公司损益和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项目
金额
销售收入(200 万单位,单位售价 10 元)
2000
销售成本
1200
营业费用
100
折旧
60பைடு நூலகம்
税前利润
640
税后利润
320
年获现金流量
380
第九章外汇风险管理
但2011年初,人民币意外贬值为$1=¥5.2,对公 司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销售数量产生影响。
第九章外汇风险管理
第一节 外汇风险概述
一、外汇风险的概念
外汇风险(Foreign Exchange Risk)是指是 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 因汇率、利率变动等因素带来的获利或损失的 可能性。
二、外汇风险的构成要素 本币、外币、时间
第九章外汇风险管理
三、外汇风险的类型 (一)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又称交易结算风险,是指在运 用外币进行计价结算的交易中,经济主体因外 汇汇率的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1.贸易结算风险; 2.国际信贷风险; 3.外汇买卖风险;
第九章外汇风险管理
1.贸易结算风险
在商品、劳务的进出口交易中,从合同的签订到货 款结算的这一期间,外汇汇率变动使得出口商收入 减少或进口商支付增加,这种风险构成了对外贸易 的结算风险。
第九章外汇风险管理
(四)外汇风险管理的方法 1.远期合同法 2.BSI法 3.LSI法
债券,所得资金用于发放5年期美元贷款支持国内某大型 投资项目,当时汇率为USD1=JPY224.93。该金融机构将 100亿日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兑换成4445.83万美元。 5年期满后,汇率变为USD1=JPY120,如果不考虑利息部分 ,该金融机构要偿还100亿日元,就需要$8333.33万,这 比当年的本金多$3887.5万,该金融机构因日元汇率上升 蒙受巨大损失。
第九章 风险管理原则(完整版)

本章属于次重点章, 主要介绍了风险及风险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本章所 介绍的概念和方法对于企业制定正确有效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于是考生应该认真学习掌 握。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 风险的定义及分类; (2) 风险管理的概念、 内容和意义; (3)企业风险管理程序; (4)风险管理策略及其特点; (5)风险管理文化。
本章考试的题型普通为客观题和简答题,但对本章的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是解决案例分 析题的必要前提,近 3 年平均分值为 8 分。
2022 年主要考点集中在风险的类别、风险管理 程序和风险管理策略,学习本章内容同样要注意与其他章节相结合。
年份2022 年题型3 题 3 分 1 题 1.5 分简答题 0.33 题 10 分2.33 题 12.5 分2022 年3 题 3 分 1 题 1.5 分 0.5 题 2.5 分4.5 题 7 分 2022 年1 题 1 分 1 题 1.5 分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综合题合计4 题 4.5 分风险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主观的看法, 着重于个人及心理状况。
从这种观点出发, 风险是指在一定情况 下的不确定性, 此不确定性意指: 1.发生与否不确定; 2.发生的时间不确定; 3.发生的状况 不确定; 4.发生的后果严重性程度不确定。
(二)事件遭受损失的机会这是一种客观的看法, 着重于整体及数量的状况。
该观点认为风险是指在企业经营的各 种活动中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亦即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 并且用概率表示可能 性,企业经营活动损失的概率愈大,风险亦愈大。
在商业活动的层面上,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可分为两大类: 行业风险和经营风险。
(一)行业风险及其影响因素(2022年综合)行业风险是指在特定行业中与经营相关的风险。
考虑企业可能面对的行业风险时,以下 几个因素非常关键:1.生命周期阶段(行业周期性分析)。
IT管理制度完整版

IT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引言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涵盖了各种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的信息处理和业务管理手段。
为了保证IT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制定一套完整的IT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章将介绍IT管理制度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目标和原则2.1 目标IT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规范和标准,确保IT 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减少风险和错误的发生,为企业业务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2 原则2.2.1 安全与隐私保护原则:保护企业的信息资源不受非法获取、篡改和破坏。
2.2.2 规范与标准化原则:确立统一的IT管理规范和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2.2.3 风险管理原则: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IT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2.4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优化IT管理流程,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第三章:组织和职责3.1 IT管理委员会3.1.1 建立IT管理委员会,由高级管理人员和IT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审查IT管理制度。
3.1.2 IT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IT系统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并审查IT项目的进展和成果。
3.2 IT管理部门3.2.1 设立专门的IT管理部门,负责IT系统的日常运维和管理。
3.2.2 IT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IT管理制度,监控和管理IT系统的运行状态。
3.3 岗位职责3.3.1 IT管理委员会成员的职责包括参与IT决策、监督IT项目实施、评估和审查IT风险等。
3.3.2 IT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IT系统的维护、故障处理、系统性能监测和用户支持等。
第四章:IT运维管理流程4.1 变更管理4.1.1 建立变更管理流程,确保IT系统的变更经过合理的评估、测试和批准。
4.1.2 变更管理包括变更申请、变更评审、变更实施和变更验证等环节。
第九章 食品安全性评价 毒理学评价及风险分析

倍——300倍者,应进行慢性毒性试验。 (3)如果最大无作用剂量≤ 人可能摄入量50倍
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
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评价原则 (1)如果最大无作用剂量≥人可能摄入量100倍
者,则可考虑用于食品,制定ADI。 (2)如果最大无作用剂量 人可能摄入量50倍—
凡属尚无资料可查、国际组织未允许使用的, 先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经初步评价后, 决定是否需进行进一步试验。
从食用动植物可食部分提取的单一高纯度天然 香料,如化学结构及有关资料并未提示具有不 安全性的,一般不要求进行毒性试验。
其他食品添加剂:凡属毒理学资料比较完整, WHO以公布ADI或不需规定者,要求进行急性 毒性试验和一项致突变试验,首选Ames试验 或小鼠骨髓微核试验。
(1)如果3项试验为阳性,一般应放弃受试物 用于食品。
(2)如果其中两项试验为阳性,且短期喂养 试验表明该受试物有显著毒性作用,则放弃用 于食品。
(3)如果一项试验为阳性,则可从上述其他 备选遗传毒性试验选两项遗传毒性试验。
(4)如果4项试验均为阴性,则进入第三阶段 毒性试验。
短期喂养试验
试验方法 : 试验动物 大鼠、小鼠和家兔 动物分组和剂量设计 至少设4个组,1个空白对照,3
个试验组。剂量原则以LD50的1/4、1/16、1/64 ,或 以亚急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高剂量组,其 1/30左右为低剂量组,在期间设一组。 P254
3.繁殖试验
目的:检查受试物对试验动物繁殖生育功能是 否有影响的试验。
染毒剂量与分组
正式试验一般设5~7个剂量组,组距: (LD100-LD0)
中国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本政策(机密)

(讨论稿)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目录总则信用风险管理架构信用风险偏好信用风险识别与计量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约期与定价信用风险缓释资产风险分类、减值与不良处置信用风险组合管理信用风险资本管理内部控制与审计IT 系统与数据管理附则第一章总则为完善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结合农业银行实际情况,制定中国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本政策(以下简称本政策)。
本政策是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制定信用风险各项制度、办法的基本依据。
本政策所指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违约或者其信用评级、履约能力降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农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分布于贷款、投资、担保、承诺以及其他表内外信用风险敞口等。
信用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计量、监测、报告和控制信用风险的全过程。
信用风险管理政策目标: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旨在通过确定信用风险偏好、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优化风险管理流程、哺育风险管理文化,最终提升银行价值。
(一)提升农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力。
本政策旨在通过有效经营和管理信用风险,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范围内,实现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
(二)统一全行信用风险偏好。
本政策着眼于明确全行的信用风险偏好,并将决策层确定的风险偏好转化为具体的管理措施,增进风险管理部门及风险承担部门的协允许识和联动能力,促进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最佳平衡。
(三)促进信用风险管理的持续优化。
通过在业务领域有效配置信用风险管理资源,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效率,增强风险管理的业务敏感度,促进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优化。
(四)哺育审慎稳健的风险文化。
本政策作为全行风险文化的重要宣示载体,传导农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导向,促进审慎、稳健风险文化的形成。
第五条信用风险管理遵循原则:(一)全面覆盖。
2012年注会《战略》各章主要考点和总结

第一章战略与战略管理本章基本内容框架如下图所示。
主要考点● 企业战略(战略5P定义、战略层次、战略要素、战略测试)● 使命(使命要素、使命的陈述)● 战略目标(SMART原则)● 战略管理流程(战略管理与运营管理的区别、战略管理流程)【本节考试小贴士】:● 本节内容在前三年考试时并未涉及,预计考试出题的概率很小。
● 由于内容与教材后续章节联系较为紧密,建议复习时先不用花很多时间研究,简单记忆一些基本结论点,具体内容可以结合后面章节的内容一起掌握。
【本章小结】第二章战略分析-外部环境考情分析第二章战略分析-外部环境是对制定企业战略时应考虑的外部环境要素及有关手段方法的介绍,内容有一定难度,考点较多。
考生应按照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经营环境及国际化经营环境四个方面具体掌握有关内容及考点。
在此基础上特别注意PEST分析、行业生命周期及五力分析模型,以及经营环境中的消费细分。
本章基本内容框架如下图所示:主要考点(难点或重点)● 宏观环境PEST因素● 行业生命周期● 五力分析模型● 经营环境中的消费细分● 国际化经营环境中的国际化行为、动因、钻石模型复习逻辑体系本章总结第三章战略分析—内部资源、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考情分析第三章资源、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主要针对企业内部环境分析进行的介绍,内容有一定难度,考点也较多。
考生应按照内部因素构成、内部因素分析和SWOT分析模型三个方面具体掌握有关内容及考点。
本章基本内容框架如下图所示。
主要考点(难点或重点)●内部因素的构成(资源、能力、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基准分析)●价值链分析●SWOT分析本章总结第四章战略选择考情分析:战略选择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章主要阐述了战略选择之前的差距分析以及企业总体战略、业务单位战略、战略发展和评估。
本章内容的学习,首先要把握战略选择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着重理解和掌握企业总体战略、业务单位战略的基本含义、类型、适用条件和优缺点;以及战略发展方法、战略评估及选择等主要内容。
风险管理高频考点第九章 声誉风险与战略风险管理

第九章声誉风险与战略风险管理第一节声誉风险管理考点1声誉风险识别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声誉风险可能产生于商业银行运营的任何环节,通常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交叉存在、相互作用。
例如,内部欺诈或违法行为可能同时造成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损失。
因此,声誉风险识别的核心是正确识别八大类风险中可能威胁商业银行声誉的风险因素。
良好的声誉是商业银行生存之本。
建立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减少各种潜在的风险损失,包括:1.招募和保留最佳雇员;2.确保产品和服务的溢价水平;3.减少进入新市场的阻碍;4.维持客户和供应商的忠诚度;5.创造有利的资金使用环境;6.增进和投资者的关系;7.强化自身的可信度和利益持有者的信心;8.吸引高质量的合作伙伴和强化自身竞争力;9.最大限度的减少诉讼威胁和监管要求。
(二)声誉风险相关监管要求2012年6月8日,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自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其中有关声誉风险的评估要求主要包括:(1)商业银行应建立与自身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
(2)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有效的公司治理架构、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以及对声誉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
(3)商业银行应定期进行声誉风险的情景分析,评估重大声誉风险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并根据情景分析结果制定可行的应急预案,开展演练。
(4)对于已经识别的声誉风险,商业银行应当准确计量隐性支持或在不利市场条件下可能面临的损失,并尽可能准确的计量声誉风险对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的影响。
(5)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考虑声誉风险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其他风险对资本水平的影响,并视情况配置相应的资本。
(三)声誉风险基本识别方法在声誉风险识别中,识别声誉事件很关键,声誉事件是指引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相关行为或事件。
国企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国企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国企信息安全管理,保护国企的信息资产安全,确保国企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维护国企的声誉和利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 法律合规原则:国企信息安全管理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并严格遵守各地区的地方法规。
2. 保护原则:国企信息安全管理应当以信息资产保护为核心,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信息系统运行安全和信息资产完整。
3. 整体原则:国企信息安全管理应当全面、协调、一体化管理,强化全员参与,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4. 风险管理原则:国企信息安全管理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信息安全控制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风险可控。
5. 持续改进原则:国企信息安全管理应不断完善制度和技术手段,改进管理方式,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和效能。
第三章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1. 设置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2. 核心网络安全团队,负责网络安全设备的运维管理和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置;3. 设置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高层领导负责制定和审批信息安全策略和重大安全事项。
第四章信息安全管理的职责分工1. 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1)制定和完善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组织推动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2)协调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定期组织进行信息安全管理检查和考核;(3)举办信息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
2. 核心网络安全团队负责:(1)负责公司网络安全设备的运维管理和安全事件的及时处置;(2)负责公司网络安全事件的分析和处理,做好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3)负责公司网络攻击和漏洞的防范和修复。
3. 其他部门负责:(1)各部门严格遵守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主动配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2)各部门及时上报公司信息安全事件,配合核心网络安全团队进行安全事件的处置;(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信息资产的保护。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第九章 声誉风险与战略风险管理(真题库)

第九章声誉风险与战略风险管理一、判断题(请对下列各题的描述做出判断,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1、商业银行应充分评估战略风险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及对资本水平的影响,并视情况对战略风险配置资本。
()[2018年6月真题]【答案】A【详解】战略风险的评估要求之一是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评估战略风险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及其对资本水平的影响,并视情况对战略风险配置资本。
2、商业银行声誉风险主要由于高管在媒体的言论、前台人员的不当行为而产生。
()[2018年6月真题]【答案】B【详解】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题干中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声誉风险的产生,但不是主要原因。
3、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主要应对声誉危机的处置,不需要配置风险资本。
()[2018年6月真题]【答案】B【详解】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考虑声誉风险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其他风险对资本水平的影响,并视情况配置相应的资本。
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制定商业银行的战略风险管理政策和操作流程,对战略风险管理的结果负有最终责任。
()[2017年10月真题]【答案】B【详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商业银行的战略风险管理政策和操作流程,并在其直接领导下,独立设置战略风险管理/规划部门,负责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战略风险。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战略风险管理的结果负有最终责任。
5、战略风险管理能够从全局的角度避免经济损失,持久维护和提高商业银行的声誉和股东价值。
()[2014年11月真题]【答案】A【详解】商业银行可以在短期内便体会到战略风险管理的诸多益处,如对主要风险提早做好准备,能够避免或减轻其可能造成的严重损失等。
简而言之,战略风险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经济损失、持久维护和提高商业银行的声誉和股东价值。
6、当商业银行战略目标与风险管理目标相冲突时,应当牺牲风险管理目标以服从战略目标。
()[2014年6月真题]【答案】B【详解】在整个战略风险管理过程中,银行应保持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相互促进、统一协调,在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同时,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新版gmp取样管理制度

新版gmp取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强化企业GMP取样管理工作,提高药品质量,确保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GMP药品的企业,涉及GMP取样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企业应当建立GMP取样管理制度,明确GMP取样的原则、程序和责任。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取样管理制度文件,包括取样计划、取样程序、取样记录、取样人员培训等内容。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取样管理档案,包括取样计划、取样记录、取样人员培训记录等。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取样管理数据库,包括取样计划、取样记录、取样结果等。
第七条企业应当不定期开展取样管理的自查和内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取样管理的考核制度,对取样管理工作进行评价。
第九条企业应当根据GMP取样管理工作的要求,配备合格的取样设备和工具。
第十条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取样管理制度文件,文本不能进行修改或篡改。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对GMP取样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措施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GMP取样管理的教育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培训,确保取样人员具备正确的取样技能和知识。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制定GMP取样管理的改进计划,持续改进取样管理工作,提高取样管理水平。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GMP取样管理系统,并通过GMP合格证书认证,确保取样管理符合GMP要求。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制定取样管理的责任人,明确取样管理工作的责任分工和职责。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取样管理委员会,对取样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取样管理的考核体系,对取样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及时披露取样管理工作的情况,接受监管部门和公众的监督。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企业应当及时落实本制度规定的各项要求。
第二章 GMP取样管理的原则第二十条 GMP取样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原则:依法规、符合GMP的规定进行取样管理。
风险管理原则

主讲人:张英奎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九章:风险管理原则•考情分析•考点分析风险管理原则考情分析本章是对风险及风险管理的详细介绍,是风险管理部分的重点章节。
从题型来看,四种题型均可能出现,考试难度不会太大。
风险管理程序和风险管理策略,考生应理解掌握,并能灵活应用。
2009年、2010年两年的考试情况如下:年度题型2009年2010年单项选择题3题3分3题3分多项选择题1题 1.5分1题 1.5简答题/计算分析题 2.5分综合题合计7分 4.5分风险管理原则考点分析包括四部分内容:一、风险概览二、风险管理的概念三、风险管理程序四、风险管理策略五、成本、效益和挑战本章知识结构第一节风险概览9.1.1 风险的定义了解9.1.2 风险的特性了解9.1.3 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种类了解第二节风险管理的概念9.2.1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熟悉9.2.2 风险管理的内容熟悉9.2.3 风险管理对利益相关者的意义熟悉9.2.4 风险管理的发展与挑战熟悉第三节风险管理程序9.3.1 风险识别掌握9.3.2 对主要风险的评估掌握9.3.3 确定风险评级和应对策略掌握9.3.4 风险监察掌握第四节风险管理策略9.4.1 风险管理策略的重要性熟悉9.4.2 各种风险管理策略的特点重点掌握9.4.3 选择风险管理策略的考虑因素重点掌握9.4.4 风险管理文化重点掌握第五节成本、效益和挑战9.5.1 风险管理的成本与效益了解9.5.2 实施风险管理所面临的障碍和挑战了解一、风险概览(一)风险的定义一般来说,风险的定义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1、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从主观观点而言,风险是指在一定情况下的不确定性,此不确定性意指:(1)发生与否不确定;(2)发生的时间不确定;(3)发生的状况不确定;(4)发生的后果严重性程度不确定。
2、事件遭受损失的机会这是一种客观的看法,着重于整体及数量的状况。
该观点认为风险是指在企业经营的各种活动中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亦即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风险管理原则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属于次重点章,主要介绍了风险及风险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本章所介绍的概念和方法对于企业制定正确有效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因而考生应该认真学习掌握。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1)风险的定义及分类;(2)风险管理的概念、内容和意义;(3)企业风险管理程序;(4)风险管理策略及其特点;(5)风险管理文化。
本章考试的题型一般为客观题和简答题,但对本章的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是解决案例分析题的必要前提,近3年平均分值为8分。
2012年主要考点集中在风险的类别、风险管理程序和风险管理策略,学习本章内容同样要注意与其他章节相结合。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年份2009年2010年2011年题型单项选择题3题3分3题3分1题1分多项选择题1题1.5分1题1.5分1题1.5分简答题0.5题2.5分综合题0.33题10分合计 4.5题7分4题4.5分 2.33题12.5分本章基本结构框架第一节风险概览一、风险的定义风险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类:(一)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主观的看法,着重于个人及心理状况。
从这种观点出发,风险是指在一定情况下的不确定性,此不确定性意指:1.发生与否不确定;2.发生的时间不确定;3.发生的状况不确定;4.发生的后果严重性程度不确定。
(二)事件遭受损失的机会这是一种客观的看法,着重于整体及数量的状况。
该观点认为风险是指在企业经营的各种活动中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亦即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并且用概率表示可能性,企业经营活动损失的概率愈大,风险亦愈大。
二、风险的特性(★)三、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种类(★★★)在商业活动的层面上,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可分为两大类:行业风险和经营风险。
(一)行业风险及其影响因素(2011年综合)行业风险是指在特定行业中与经营相关的风险。
考虑企业可能面对的行业风险时,以下几个因素非常关键:1.生命周期阶段(行业周期性分析)。
企业会经历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及最后的衰退期。
显然,处于成长期的行业会比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行业有利的多。
2.波动性(行业波动性分析)。
这是与变化相关的一个指标。
波动性行业是指成长迅速变化,充满上下起伏的行业。
波动性行业会涉及较大的不确定性,使计划和决策变得更难。
3.集中程度(行业集中度分析)。
对企业而言,在一个受保护的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风险很低,如国有大型企业。
相反,随着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国家企业私有化、关税壁垒降低、以及新兴行业与成熟的公司相竞争,垄断地位被推翻,各行业的竞争性都增强,风险也就加大。
(二)经营风险(2009年单选、简答;2010年单选;2011年多选)经营风险可简单定义为经营企业时面临的风险,从广义标准来说,它指由于采用的战略不当、资源不足、经济环境或竞争环境发生变化而不能达成经营目标的风险。
它包括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性风险、项目风险、信用风险、产品风险、流动性风【例题1·多选题】甲公司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钢铁生产企业。
甲公司60%以上的铁矿石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进口。
甲公司的长期债务中,长期银行借款占 80%。
下列各项中,属于甲公司在日常经营中面临的市场风险有()。
(2011年)A.利率风险B.流动性风险C.商品价格风险D.股票价格风险【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市场风险的类别。
市场风险,也称为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市价的变化而导致亏损的风险。
企业需要管理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和股票价格风险。
流动性风险不属于市场风险。
【例题2·单选题】某钢铁公司铁矿石原料主要依赖进口,下列各项中,属于其市场风险的是()。
(2010年)A.产品风险B.信用风险C.流动性风险D.汇率风险【答案】D【解析】财务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属于财务风险,但不属于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和股票价格风险。
所以,选项D正确。
【例题3·单选题】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主要采用信用方式对外销售,产品毛利率为10%。
为有效应对信用风险,甲公司强化对应收账款逾期的管理。
甲公司2010年度预算批准的半年度逾期应收账款余额(不含税)不超过l800万元。
截至2010年6月30日,甲公司逾期应收账款(不含税)余额为3000万元。
甲公司截至2010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不含税)信用风险敞口为()。
(2010年)A.120万元B.300万元C.1200万元D.3000万元【答案】C【解析】风险敞口就是指未加保护的风险。
本题3000万元的应收账款中,已经得到预算批准的逾期应收账款余额有l800万元,即有1800万元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已经得到保护,尚有1200万元的信用风险敞口。
【例题4·单选题】下列风险中,不属于市场风险的是()。
(2009年)A.商品价格风险B.利率风险C.信用风险D.汇率风险【答案】C【解析】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和股票价格风险,不包括信用风险。
【例题5·简答题】甲公司为一家拟上市的医药生产公司,该公司董事会目前正在审查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
甲公司管理层一直致力于实现最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以使股东对公司的管理层更加有信心,同时提高甲公司的社会信誉。
但是最近甲公司的信誉由于内部出现的事件而受到了负面影响。
事件的起因是,一种口服药的部分批次所包含的菌群和菌落超出了相关药品安全标准的规定,药品生产质量检验部的一名员工对外进行了披露。
该员工曾就此问题向其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反映,但并未得到任何答复,遂向媒体投诉。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该员工指出,甲公司一向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此次漠视药品安全标准规定只是公司对待类似问题的一个例子。
要求:(1)根据我国最近制定的相关内部控制原则,说明甲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有哪些地方不符合相关内控原则的要求。
(2)确定甲公司目前遭受风险的类型,并评价这些风险对公司可能造成的影响。
(2009年简答题)【答案】(1)我国于2008年6月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这规范借鉴了以美国COSO报告为代表的国际内部控制框架,完善的控制系统应当包括五个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甲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存在诸多不合规之处。
①甲公司内部环境不完善。
员工提出问题被管理层忽视,表明甲公司的文化不支持良好的内部控制。
表明甲公司存在管理效率低下问题。
②甲公司缺乏有效的信息与沟通系统。
甲公司员工向管理层反映问题的报告程序不健全。
③没有证据表明甲公司存在风险评估系统。
没有证据表明甲公司存在旨在减少药品微生物污染风险的控制测试系统。
(2)甲公司遭受的风险类型及其影响。
①甲公司存在信誉风险。
甲公司产品不符合外部标准,导致顾客对产品的信心不足。
顾客服用甲公司不合格产品,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法律诉讼。
还将对公司的财务产生不良影响。
②甲公司存在法律/合规性风险。
甲公司因不遵守药物安全标准将面临相关部门的法律制裁。
【说明】风险敞口,也称为风险暴露,是指未加保护的风险。
举例说明:1.甲公司收入的是日元,但甲公司有一笔美元的借款要还,如果甲公司对此没有做任何对冲的交易(比如远期外汇买卖或货币互换等),那么,甲公司就有了一个日元对美元的汇率风险敞口。
2.乙公司由于赊销给丙公司货物而形成应收账款,由于丙公司资信程度不高,但乙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没有做任何对冲交易,也没有计提坏账准备金,那么,乙公司就有一个信用风险敞口。
3.如果A公司购买了B公司发行的固定利率的债券,A公司对此没有做任何应对措施,那么,A公司就要承担利率风险,因此,也就有了一个利率风险敞口。
下面举例说明一家零售集团如何辨别所面临的风险。
A公司通过其在中国的30家店铺销售多种高质量的运动服和运动鞋。
在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该公司目前是盈利的,但这几年的利润空间一直在减少,公司尚未对此查明原因。
每家店铺均采用电子系统记录库存。
所有商品都由各店铺提供详细的产品要求,然后由驻孟加拉国的总部集中订购。
订单通过邮寄方式发给供应商,并用塔卡(孟加拉国货币单位)结算。
最近有新闻报道称,A公司在中国独家代理的防辐射服装,因其生产中使用的一种化学药品,在阳光下暴晒时间过长会释放毒烟。
公司管理层正对此事进行调查。
根据上述信息,A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1.操作风险:(1)会计方面毛利率下降原因虽然尚未弄清,但是可能表明存在舞弊和其他违法行为。
而这可能是由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差错或舞弊行为导致销售收入减少。
(2)技术风险与公司所采用电子系统的技术有关,比如可能在传输过程中产生差错。
2.外汇风险:公司因用塔卡进行采购而面临外汇风险,从而导致采购成本上涨。
3.声誉风险:公司在中国独家代理的防辐射服装存在的安全问题,可能损害公司声誉,影响其产品的销售。
第二节风险管理的概念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一)内部环境和风险偏好1.内部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元素的根基,是控制环境在内容上的扩展,引入了风险管理和风险偏好两个概念。
内部环境是对确立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和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
2.风险偏好:是指对风险的偏爱,而风险态度(risk attitude)、风险承受能力(risk tolerance)或风险容量(risk capacity)是企业准备在任一时点承受的风险数量。
(二)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促使其在该企业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具体来说,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如下内容:1.一个正在进行并贯穿整个企业的过程(全过程管理);2.受到企业各个层次人员的影响(全员参与);3.战略制定时得到应用(属于战略管理范畴);4.适用于各个级别和单位的企业,包括考虑风险组合(具有普遍适用性);5.识别能够影响企业及其风险管理的潜在事项(管理的重点);6.能够对企业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合理保证(管理的局限性);7.致力于实现一个或多个单独但是类别相互重叠的目标(管理目标)。
【提示】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包括风险管理程序、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二、风险管理的内容(★)(一)风险管理的目标与范围(二)实现企业的目标风险管理框架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针对内部控制定义中包含的目标,各个部门应为支持企业的目标计划实现确立下面三方面目标:三、风险管理对利益相关者的意义风险管理的意义在于减少风险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