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工艺做地板 已达到国家专利标准

青花瓷工艺做地板 已达到国家专利标准

钻石鉴定

对于钻石原石的鉴别,其结晶上的一些特点是很明显的,例如,晶形上常呈八面体、歪八面体,还可见呈立方体或各种聚型({111}+{100});对那些表面常被熔蚀成浑圆状的钻石原石,可发现一些反映结晶特点的蚀像,如八面体中有三角形的蚀像,立方体中有四边形蚀像;此外,晶面上的阶梯状生长纹及典型的金刚光泽也是重要的鉴别依据。 钻石成品的鉴别 对于钻石成品,则有如下的鉴别方法: 1.钻石的肉眼(含10×放大镜下)鉴定 (1)注意宝石的光泽与色散。钻石应呈现典型的金刚光泽,除非受不合格抛光质量的影响; 切磨标准的钻石成品应能呈现出明显的“火彩”,但需注意常见的人造仿钻品(如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呈现出更明显的“火彩”,从冠部观察见泛出七彩色光,而钻石的“火彩”一般泛出的只是蓝色和橙色两种光。 观看下面的图片: 中间是钻石,从1点钟位置起,依次是:萤石、石英、托帕石、合成蓝宝石、合成尖晶石、YAG、玻璃、GGG、锆石、CZ、铌酸锂、钛酸锶和合成金红石。

(2)注意钻石某些特性的表象。这些特性及其表象主要有:A、由于钻石的最高硬度,所以在钻石的表面不应有擦痕。

B、由于钻石属等轴晶系,所以有双折射的天然代钻品很可能是锆石。 C、由于钻石的高折光率及精良的切工,当将钻石成品台面向下倒置于一文字上时,从亭部将无法看清该字,此称“读字法”;若将钻石的台面倾向观察者侧置,从台面观察宝石亭部与观察者视线相对的一侧,看不到因为光线漏出而呈现的暗窗,此称“暗窗法”。 将钻石台面向下倒置于一玻璃器皿中,加水至相当钻石底尖位置的高度,以聚敛光源垂直照射其底尖,当将容器拿离下承物一定距离后,在下承物背景上可看到一光芒四射的影像,而且四射光芒远离中心的光域范围,不似其它宝石的影像,光芒与光域交织在一起,此称“看图法”。

地砖施工工艺标准修订稿

地砖施工工艺标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地砖施工工艺标准 第一节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墙上四周弹好+50水平线 2、地面防水层已经做完,室内墙面湿作业已经做完。 3、穿楼地面的管洞已经堵严实。 4、楼地面垫层已经做完 5、板块应预先用水浸湿并码放好,铺时达到表面无明水 6、复杂的地面施工前,应绘制施工大样图,并做出析板间,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大面积 施工 二、材料要求 1、水泥: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砂:粗砂或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过8mm孔径的行政子 3、面砖:进场验收合格后,在施工前应进行挑选,将有质量缺陷的先剔除,然后将面 砖按大中小三类选后分别码放在垫木上。色号不同的严禁混用,选砖用木条钉方框模子,拆包后块块进行套选,长、宽、厚不得超过±1mm,平整度用直尺检查。 三、主要机具 小水桶、半裁桶、笤帚、方尺、平锹、铁抹子、大杠、筛子、窄手推四、钢丝刷、喷壶、橡皮锤、小线、云石机、水平尺等。 第二节质量标准 一、保证项目 1、各种面层所使用的板块材质、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面层与基础的结合(粘结)必须牢固,无空鼓。 二、基本项目 1、各种板块面层的表面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均匀,周边顺直,板块无裂 纹、掉角和缺楞等现象。 2、地漏和带有坡度的地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积水,与地漏(管 道)结合处严密牢固,无渗漏。 3、踢脚板表面洁净,接缝平整均匀,高度一致,结合牢固,出墙厚度适宜,基本一 致。 4、楼梯踏步和台阶的铺贴缝隙宽度一致,相邻两步高差不超过10mm防滑条顺直。 5、各种面层连接处的镶边、用料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过角整齐、 光滑。 三、允许偏差项目 第三节工艺流程

元青花鉴定从胎土入手

元青花鉴定从胎土入手 骨董时光讲堂2017-10-25 在当今收藏火爆的情景下,谁都想一剑封喉似地找出识别元青花真伪的密匙,从已经枯竭的原料入手似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麻仓土作为典型元青花瓷胎的主要原料,有无留下非她莫属的特征?本文试图从挖掘含麻仓土瓷胎的感官特征入手,通过分析原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在淘洗和烧造过程中的变化,去科学解释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从而寻找出因麻仓土而带来的独一无二的感官特征。然而,在扑朔迷离的探索过程中,作者没有找到可“封喉”的“一剑”,却发现了一整套综合成因的“剑法”。1-含有麻仓土的瓷胎的感官特征2-认识麻仓土3-了解瓷石 4-麻仓土和瓷石的混合烧造,带来了什么?5-原料的配比对瓷胎外观表现的影响6-淘洗工艺对瓷胎外观表现的影响7- 瓷胎的感官评价与理化指标的关系8-结论关键词麻仓土元 青花高岭土瓷石淘洗瓷土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陶瓷前 言在元青花真与伪的纷扰之争中,麻仓土与苏麻离青的代表特征,成了人们寻找元青花鉴别之秘方的宝贵线索。众所周知,典型元青花的胎土是由瓷石与麻仓土混合而成,这是元代景德镇陶工的发明创造。硕大的器型,是西亚地区使用习俗的要求,二元配方的工艺创新,使得这一需求得以满足。【图一土耳其拓扑卡比宫元青花大盘】因原料的枯竭,人

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只要抓住麻仓土在瓷器烧成后所表现出来的外观特征,便掌握了识别元青花真伪的密匙。思路似乎不错,于是我很自然地顺应着这样的想法儿,不厌其烦地收集、比较了众多元、明、清及现代不同时期的瓷胎,试图寻找与总结出元青花瓷胎的代表特征,并从科学上去解释某些独一无二的特征。含有麻仓土的瓷胎的感官特征典型元青花的瓷胎有一些共同的特征:1-滑腻感元青花的底足露胎部分,用手去触摸,有一种滑腻感,如婴儿的臀部,极为舒服。这种滑腻的舒适感,往往伴随着戳破视觉印象后的惊喜。因为不少元代器物的底足,给人一种粗糙和松软的视觉印象,然而一旦伸手与之亲密接触,那种完全不同于视觉印象的滑腻感,带给你的是一种随之而来的惊喜。【图二伊朗国家博物馆元青花壶底】2-糯软感与滑腻感不同的是,元青花胎土的糯软感,很好地协同了视觉与触觉的感受,那种比粘土块要致密、比石头要糯软、比软木塞要坚硬,不致密又不太疏松、似粉状的又不干涩,似粗糙的又滑腻的感官印象,像极了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图三】3-内部有细长缝隙如果用放大镜把你的视觉延伸到元青花瓷胎的内 部微观结构中,会发现那些瓷胎的断面,常有细小的缝隙,有点像用手将软木塞挤扁后、随之把木塞材料的空隙也挤扁了的感觉。【图五】经过大量的图片比对和器物的观摩,在捕捉因麻仓土的加入而带来的典型元青花的瓷胎特征

明成化青花瓷学习与鉴定规范企业标准2020版

Q/LB TG321.24—2019 明成化青花瓷学习与鉴定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明成化青花瓷胎釉、青料、造型、纹饰和款识。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丽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胎釉 2.1成化青花瓷器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有的近似于脱胎。 2.2施釉洁白肥腴,釉质独特,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若迎光透视,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这种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 2.3成化瓷器修胎规整,瓶、罐、壶等立器接口痕迹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等足较直而且较高。 2.4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以带釉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上手摸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 2.5民窑瓷胎体单薄,质地洁白细腻,瓷化程度好,胎体较明初民窑明显减薄。釉面光润肥厚。罐等琢器讲究修胎,接口不明显,多砂底,釉底较少。 2.6碗的足跟细圆,足径变小,足跟有一圈淡淡的枇杷黄窑红,多釉底。 3青料 3.1成化青花除了前期官窑瓷有的继续使用苏麻离青料,笔法也如宣德青花用小笔触,其青花发色浓重,有浓淡层次和黑褐色结晶斑,与宣德晚期青花非常接近,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3.2中晚期主要使用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也称平等青。 3.2.1色料淘炼精细,含杂质较少,发色柔和淡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颇有水黑画风格,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 3.2.2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 3.2.3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得最为突出。 3.2.4成化青花线条纤细,多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用浓笔,渲染用淡笔,因而其烧成作品呈色大多浅淡雅致。 3.3成化民窑青花瓷采用平等青料,青花颜色同样浅淡发灰。用分水方法渲染,轮廓线大多较粗,渲染之分浓淡两色,多为勾勒点染和单线平涂两种方法混合使用。 4造型 4.1成化青花器形规整,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制作精巧,表里如一,一改永宣以来雄健豪放的风格。胎体厚重的大件器物较少,多轻巧圆润的小件,故历来有“成化无大器”的说法。 4.2器物品种主要有瓶类、罐类、杯类、炉类、碗碟类、盘类、壶类和一些文房用具。 1

元青花特征与鉴定方法、认识苏麻离青料;玩转元青花。

元青花特征与鉴定方法、认识苏麻离青料;玩转元青 花。 展开全文 元青花苏麻离青进口料高清拍摄、揭开苏麻离青的迷雾、苏麻离青元青花的不可复制的标志 苏麻离青~到底是啥玩意。元代时期一克苏麻离青等于三克黄金。~它就是元青花的标志和身份证。~准确识别苏麻离青灰常重要……

真正到代元青花苏麻离青料特征:流淌状铁斑、晕散铁斑自然无规律可寻;苏麻离青研磨不精细的地方出现炸花、胎釉下陷胎骨内陷!青花的深沉感、下沉感~可以感受的到。 苏麻离青属低锰高铁类钴料,青花呈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因为苏麻离青含铁高而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四氧化三铁结晶斑,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代景德镇与明初的青花瓷,大多用它绘制花卉枝叶,明成化以后,渐被回青等代替。 真正到代元青花苏麻离青料特征:流淌状铁斑、晕散铁斑自然无规律可寻;苏麻离青研磨不精细的地方出现炸花、胎釉下陷胎骨内陷!青花的深沉感、下沉感~可以感受的到。 凡是用苏麻离青料绘画的图案都有下沉并渗入胎骨的特点,侧光看器物釉面青料凹陷下沉并渗入胎骨,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觉。凡是早期青花瓷用苏麻离青料绘画的图案,或深或浅都有凹陷下沉并渗入胎骨的特点。这一自然特点仿品在技术上是做不到的。用国产青料绘画的图案没有凹陷下沉,用手抚摸或侧光看没有凹凸不平的感觉,而且具有往釉

上飘浮的特点。 真正到代元青花苏麻离青料特征:流淌状铁斑、晕散铁斑自然无规律可寻;苏麻离青研磨不精细的地方出现炸花、胎釉下陷胎骨内陷!青花的深沉感、下沉感~可以感受的到。 “苏麻离青”来自伊拉克 中国早期青花瓷器使用的釉下青料通称“苏麻离青”或“苏勃泥青”,其主要呈色剂——钴蓝料是从哪里来的?百年来,中国陶瓷专家一直在孜孜不懈地寻找答案。 元代早期缠枝牡丹纹兽耳大罐 苏麻离青流淌状铁斑、晕散毛刺状;青花发色深沉、沉入胎骨;局部出现大面积铁斑。 苏麻离青微观观察:铁斑100倍放大 微观老化拍摄:色釉开始结晶、出现豆花状、云朵状老化… 胎骨老化拍摄:胎骨经历了近700年的老化、开始出现烂坑、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烧制工艺揭秘(上)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烧制工艺揭秘(上) 元王朝于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后,使景德镇瓷业出现了许多新工艺、新装饰、新器形和新画面。其中青花瓷就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它的成功烧造,使景德镇的制瓷工艺和装饰艺术在全国窑业中名列前茅,也因此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下面根据文献和笔者在窑址调查中对出土元青花瓷片 和窑具的仔细观察分析,结合高仿元青花的实践体会,来复原元青花瓷烧制工艺中主要的四个部分。抛砖引玉,与同行们研讨。 一、胎泥、釉料的制备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胎泥、釉料的主要产地及其配制工艺,刘新园先生在《蒋祈著作时代考辨》、《高岭土考》等文章里有详细的论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周仁、李家治、张福康等一批专家自20世纪70年代就不断地对景德镇元青花的胎、釉和“青花+釉”的化学组成进行了科学测试,并发表了不少论文,取得许多研究成果。

元青花的胎泥,都一致认为是景德镇南安一带的瓷石泥加瑶里高岭土混合淘洗的“二元配方”。因为南安一带的“南不”和“柳家湾不”(“不”,音墩,“不子”是清初景德镇陶瓷行业就有的俗语,指原生高岭土、瓷石、釉石经水碓粉碎、淘洗后制成砖块状的原料块),A12O3含量均在17%左右。元青花胎中的A12O3含量在19%~23%之间,高岭土中 A12O3含量在33%以上,只有在南安一带瓷石泥中加入适量的高岭土,元青花胎中的A12O3含量才能提高到19%以上,这就是“二元配方”结论的由来。 笔者曾在仿元青花瓷时按照以上结论进行胎泥配方,用“南不”85~80%加“瑶里高岭”15~20%,达到了仿品坯泥A12O3的含量在20%左右。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元青花的还原焰烧成温度在1280℃±20℃。以上配方在.此还原焰温度中烧成,只能得到欠烧的次品,产品的热稳定性也差,也影响了青花料的正常发色。 根据蒋祈《陶记》所载胎泥产地有“湖坑”,即湖田村以南2.5公里的“三宝莲”,这里产的瓷石泥A12O3的含量为15.34%,比“南不”低;氧化钾、氧化钠助熔剂的含量4.13%和3.79%,比“南不”高,这恰是历代釉果的化学组成。如果要保证胎泥中A12O3的含量在19%以上,又可在1280℃±20℃时成正烧,只有调整以上二元配方之比例,

十大类宝石的一般鉴定方法汇总

十大类宝石的一般鉴定方法汇总 钻石的鉴定 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凡硬度小于9度,均是假钻石。钻石还具有亲油性,如以钢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上述方法在鉴定钻石中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还可以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在10倍放大镜下,多数钻石可见霞疵,有三角形的生长纹,钻石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 红宝石的鉴定 天然宝石“十红九裂”,没有一点瑕疵及裂纹的天然红宝石极为罕见。而人造红宝石颜色一致,内部缺陷或结晶质包裹体少、洁净,块体较大。作为珍贵宝石,市场上超过3克拉以上的天然红宝石十分少见,如碰到较大块体的红宝石,就要引起注意。 天然红宝石有较强的“二色性”,所谓二色性,即从不同方向看有红色和橙红色二种色调,如只有一种颜色,则可能是红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红色玻璃等。红色尖晶石与天然红宝石十分相似,两者最易混淆,所以必须特别慎重。 蓝宝石的鉴定 天然蓝宝石的颜色往往不均匀,大多数具有平直的生长纹。人造蓝宝石颜色一致,其生长纹为弧形带,往往可见体内有面包屑状或珠状的气泡。 天然蓝宝石也具有明显的二色性,从一个方向看为蓝色,从另一个方向看则为蓝绿色。其他宝石的呈色性与天然蓝宝石不同,据此可以区分。 另外,最简便的方法可用硬度测定法,天然蓝宝石可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而其他蓝色宝石难以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 祖母绿的鉴定

在自然界,和祖母绿相似的绿色透明宝石种类不少,较常见的有翡翠、碧玺、萤石、橄榄石、石榴石和锆石等,其中外观酷似祖母绿而容易混淆的是碧玺、萤石和翡翠。以肉眼观察,绿色翡翠一般都呈半透明状,往往有交织纤维斑状结构,而优质祖母绿透明晶莹。祖母绿的硬度7.5-8,而萤石硬度低,仅为4。祖母绿比重较小,而萤石、碧玺、翡翠的比重都较大。锆石则色散强并具有明显的双影。 此外,还有与天然祖母绿相似的人工祖母绿、绿色玻璃等,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之处是天然祖母绿绝大多数有瑕疵或包体,并可见二色性。当然,要严格正确的区分最好运用折光仪、偏光镜等鉴定仪器。 猫眼的鉴定 近年来,市场上有一种玻璃纤维猫眼戒面销售,镶在黄金或白银戒指上,使人真假莫辨。其鉴别方法是,当转动戒面时,假猫眼的弧形顶端可同时出现数条光带,而真猫眼只有一条。假猫眼眼线呆板,而真猫眼眼线张合灵活。真猫眼的颜色大多为褐黄或淡绿色,假猫眼则颜色多样,有红、蓝、绿等色。 欧泊的鉴定 欧泊根据它的颜色可分为黑欧泊、白欧泊、黄欧泊等,其中以黑欧泊价格最高。为了使价格较低的白或黄欧泊提高档次,有人就采用人工方法使其变色,成为“黑欧泊”,以牟取高利。其主要方法是用糖煮或注入塑料,使白欧泊变黑。识别的方法是,经过糖煮或注塑的欧泊比重明显不同,在水中测试,其比重值变轻。亦可用加热后的针测试注塑欧泊,天然欧泊热针扎不进,注塑欧泊能够扎进,并会产生塑料烊化后的气味。 碧玺的鉴定

地砖施工工艺(最新)

地砖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做找平层→做防水层→抹结合层砂浆→镶贴地砖→擦缝→清洁→养护。 (2)施工要点 1)基层处理:混凝土楼地面如果比较光滑,则应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5-10MM,凿毛痕的间距为30MM左右,基层处理还尤其要注意清理表面残留的砂浆、尘土、油渍等,并用水冲洗地面。 2)基层找平:根据楼地面的设计标高,用1:2.5(体积比)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如地面有坡度排水,应做好找坡,并做出基准点,在基准点拉水平通线进行铺设。在基层铺抹干硬性水泥砂浆之前,应先在基层表面均匀抹素水泥浆一遍,增加基层与找平层之间的粘结度; 3)弹线定位:弹线时以房间中心点为原点,弹出相互重叠的定位线,其注意事项:应距墙边留出200-300MM作为调整区间;房间内外地砖品种不同,其交接线应在门扇下蹭位置,且门口不应出现非整砖,非整砖应放在房间不显眼的位置; 4)设置地面标准高度面按铺地砖的工艺:较小房间做丁字形,较大房间做十字形,贴两行地砖。 5)铺设:有两种铺设方法。其一,留缝铺设法,铺设地砖之前,在底子灰面层上先撒上一层水泥,在稍洒水随即铺地砖,铺贴时,水泥浆应饱满地抹于瓷砖的背面,并用橡皮锤敲定,并且一边铺贴,一边用水平尺检查校正,同时即刻擦去表面的水泥浆,铺缝均匀,不留半砖,从门口开始在已经铺好的地砖上垫上木板,人站在板上铺装。铺横缝时用米厘条铺一皮放一根,树缝根据弹线走齐。随铺随用棉纱布洗擦干净。其二,满铺法,无须弹线,从门口往里铺,出现非整块时用随手用小锤沿板拍打一遍,

将缝拨直,再拍再拨,直到平实为止。留缝铺设取出米厘条,用1:1水泥砂浆扫缝(沙子需经过砂网过筛)。铺完一片,清洁一片,随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养护,3-5天内不准上人踩踏,以确保装饰工程质量。 6)铺贴完养护2天以后,进行干水泥擦缝,将白水泥调成干性团,以缝隙上擦抹,使瓷地砖缝内填白水泥,再将瓷砖表面擦净。 (3)施工注意事项 1)铺装地砖前应注意剔选,凡外形歪斜、缺角、脱边、敲曲和裂缝的不得使用。颜色和规格不一的应分类堆放; 2)注意事先预排,使得砖缝分配均匀。遇到突出的管线、支架等物体部位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能用碎瓷砖再凑合作用; 3)为了防止空鼓和脱落,地面基层必须清理干净,泼水湿透。 (4)质量验评: 1)保证项目:见下面板块地面工程质量保护项目表 板块地面质量保证项目 注:单板板边有局部空鼓,且不超过抽查总数的5%者可不计。 2)基础项目:见下面板地面工程质量基本项目表 板块地面工程质量基本项目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有图有真相)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有图有真相)如今世人对元青花的钟爱,导致景德镇元青花仿品销量大升。 景德镇对仿制元青花的热情也与日俱增,各种元青花的仿制品不断问世,并由当初的低档产品逐步向高档仿品发展。 对于鉴别高仿品确有一定难度,必要时,还要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鉴定, 但就一般仿品而言,只要熟练掌握古陶瓷工艺知识,就能作出明确判断。 下文介绍几种实际的元青花新老特征对比供大家参考。 1元代青花瓷的胎质重而坚,器壁较厚,大器较多。 由于含杂质多,胎里大多有铁褐色小点。 胎是用高岭麻苍土做的。 高岭麻苍土的特点是白而不细,因为当时粉碎的条件有限,工艺有限,所以可以见到很多气孔。 现在的胎是非常细的没有气孔。 过去老的胎泥,是有经过陈腐的过程,有机物经过陈腐会发生变化。 所以它的胎有细腻的感觉,现在做的胎没有陈腐显得很干。 现代机械加工出来的制瓷原料的可塑性,一般不如元代手工制备的原料。

元青花龙牡丹卷草纹双耳罐 现代景德镇流行的陶瓷成型工艺说法是:三分拉坯,七分修坯。 也就是说,器物的成形主要是用刀修出的。 元代工艺恰恰相反,是七分拉坯,三分修坯, 主要是由于元代泥料可塑性较强,可以拉得很薄, 所以器物的上半部和内部根本不需要修整,只是需要对下半部和圈足做简 单修整。

现代仿元青花 因此元代器物的口沿和脖颈都线条流畅,外型圆润,不落刀痕。 现代仿品的拉坯拉得很厚,不但要修上半部,甚至还要修内壁, 因此,线条生硬,规整有余,刀痕累累。

2老的元青花,都是用柴木窑烧的,而现在大多仿品都是用气窑烧的,这两种工艺不同,釉质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也有所不同。 特别是釉中气泡的形成过程上,它是不一样的, 古代柴木窑烧的气泡要显得大小不一疏朗,气泡明亮。 而现代气窑烧的气泡较细小大小相间,不透亮。 这只是相对而言,也不能排除现代造假者用柴木窑仿造的器物,还得在器 形、纹饰等各方面深入研究,以致判断

明代各个时期民窑青花瓷器的鉴定

明代各个时期民窑青花瓷器的鉴定 1·xx(1368—1402年) (1)青花云气纹碗,青花福字纹碗。此期民窑器质量很差,极粗,但有此写意瓷画的画笔简洁潇洒,如高士图,水莲纹,草书“福”、“寿”字等。 (2)青料。全部为国产料,发色灰暗,少数呈褐色。 (3)纹饰。碗外壁仅上部绘画,多见云气纹,笔法以一笔点划为多;碗内壁一般为口沿一周边饰,底心绘画,纹饰有兰草、牡丹、菊、莲、水草、蝶、螺、熊、鱼、松竹梅石、山水、高士、花托“福”字、草书福、寿字等。 (4)胎釉。胎色米灰,个别米黄色,粗糙,瓷化程度不强,常有未烧透的孔隙,为窑温掌抽不好所致。釉有很浓的影青味,有卵白釉、青白釉、灰青釉、地釉有白、发青,这是造成青花发色灰暗的原因之一。釉厚浑浊,出现开片,釉面松散。 (5)造型及制作工艺。多见墩式碗与折腰盘。圈足平切,底心有乳点,有粘沙现象,多见跳刀痕,旋坯痕,制作粗糙。有的碗带涩圈,发现有涩圈上有黑字的情况,钴料若不罩釉,烧成后即成黑色。由涩圈可看出当时有一种碗摞碗的叠烧工艺。见有花瓣形款,太极图款。 2·xx、xx(1403—1435年) (1)典型器为青花寿字纹碗,南京博物院藏群仙献寿纹大罐。 (2)青料、纹饰。均用国产料,发色较灰暗,也有小铁锈斑,但不及官窑的大、深。 纹饰布局同官窑。绘画多实笔。纹样中不见官窑的龙纹与藏文,除官窑中常见的各式折枝、缠枝花卉外,常见各种高士图,绘于碗心,几笔勾出人物形象,非常简炼,画面中常配有大片云,日本称为“云堂手”。犀牛望月纹一周常绘杂宝中相辅。月映梅纹的梅花,为空心梅。

绘于碗外壁的云气纹,永乐碗中亦常见,但不象洪武时仅绘上半部分,而是外壁满绘。常用楷书“福”、“寿”字,乳虎吹喇叭亦常见。梵文开始启用,永乐时多在圆器内心作主题纹饰。 而xx时多用于边饰纹样。 (3)胎釉、造型及工艺。胎质粗,见气孔,色灰白。釉发青,肥润。碗不撇口,墩式。 圈足根为两面斜削、平切。多砂底,少釉底,见跳刀痕现象。盘有圆口、花口瓜棱腹两种。 大罐有胎接痕,常因烧结不好而掉底。露胎处见窑红,盘、碗常见芝麻酱釉,俗称檀香口。 3·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年) (1)典型器。由于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时局不安定,民窑生产受到影响而减势,但没有象官窑那样大起大落。这段时间民窑生产可以分为两期,前期继承宣德风格,后期开成化先河,是承上启下的一期。典型器有江西省新建县正统二年朱盘烒墓出土的青花缠枝莲纹盖罐,高 20、口径 8.9厘米。南京博物院藏南京牛首山弘觉寺正统七年塔基出土青花缠枝花卉纹瓜棱盖罐,青花开光杂宝纹瓜棱盖罐。景德镇市郊景泰四年严处土墓和景泰七年袁氏墓出土的一批青花瓷器。山西省博物馆藏“天顺三年大同马氏造”款青花回纹炉。这是民窑中第一件写帝王年号款的器物。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青花阿拉伯纹三足炉,底有“天顺年”楷款。香港艺术馆藏天顺五年许愿文铭青花缠枝牡丹纹盘螭龙纹瓶。另外,南京玉带河出土的瓷片、景德镇窑里、湖田等窑址中发现的这一期瓷片,都证明了此期生产的持续。景德镇昌江沿岸的十八渡为烧制此期青花的主要窑址。 (2)青料。多数为国产料。前期青料呈色兰中偏黑,后期发色淡雅的较多,铁锈斑晕散较少。青花品种有白地青花,外豆青里青花,外祭蓝内青花等。

美术赣美二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画青花纹饰》教案

《画青花纹饰》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及历史特点,通过对青花瓷不同造型及图案的欣赏,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美感的理解。 2、运用折、剪、画的制作方法,绘出不同造型的青花瓷,以及青花的图案装饰。 教学重点: 了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历史特征、不同造型与图案的寓意,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 运用折、剪、画的制作方法,绘出美丽的青花瓷。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上课为大家来敲奏一点乐曲,看看谁能猜出我是用什么敲出来的,听听瓷器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 2、展现青花瓷实物,小朋友们,这个白地青花的瓷器就叫做青花瓷。今天老师就将带大家进入一个美丽的青花世界。大家知道吗?青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呢,在很久以前,人们做出来的陶瓷是没有颜色的,有一个叫做青花的小姑娘,她为了采集到可以化为漂亮颜色的材料,独自到一个山上去找矿,秋去冬来,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三个月,这

个小姑娘终于在一座倒塌的碳窑里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料石,可是小姑娘却由于辛苦和寒冷冻死在了山上,她采回来的料石被磨成了颜料,画在胚胎上,就成了现在这样清脆欲滴的蓝色花纹。 二、了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及历史特征 1、小朋友们知道这美丽的青花花瓶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课件展示泥胚制作视频)你们可别小看这样一个青花瓷瓶,它可是要工作人员经过几道复杂的工艺才能制作出来的哦。它首先要拉胚,然后等泥胚自然晾干以后,用铀上色,经过高温1300左右烧制出来,因为这种铀色经过高温烧制以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我们把它叫做“青花”。 2、青花瓷在我们国家可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早在离我们几千年前的唐朝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了青花瓷了,到了元朝,人们就开始在瓷器上绘画些好看又吉祥的花纹了,青花瓷上开始出现了美丽的植物、风景或者是人物故事呢。到了后来的明清年代,青花瓷就越做越精美,漂亮了。在这个时候,人们还创造了多种色彩的青花,又叫做“五彩青花”,(课件展示各年代青花瓷图片)。在青花的历史中,我们江西景德镇的瓷器是最有代表性的了,它享有“中国瓷都”的称号。 三、欣赏美丽的青花瓷 1、老师这里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青花瓷,它们有着素

钻石鉴定报告

钻石鉴定报告 如何分辨真假钻石 其实要鉴别一颗钻石的真伪,只需以一个10倍放大镜作辅助就可作数个简单的观测 方法一 观察钻石的腰部,若是磨沙状腰围就最适合用此方法,钻石因为比任何冒仿品坚硬,因此不会像冒仿品般出现细条状的纹路,钻石的腰围乃呈颗粒状外观。 方法二 同样因为钻石比冒仿品坚硬,冒仿品的刻面稜线往往会比钻石的感觉圆钝,而钻石的刻面稜线必是锐利的。 方法三 基于钻石比冒仿品坚硬,冒仿品的刻面稜线常常出现磨损的情况。 方法四 若钻石留有天然面,天然面上有机会发现到钻石独有的『三角形生长纹』 方法五 若钻石出现崩断口,外观通常皆为阶梯状,而冒仿品则会截然不同地呈弯弧或贝壳状。其它方法 1 比重测试法: 市面上有一种测量宝石比重的比重液;我们可以用3.32的比重液拿来测试真假钻石。天然钻石的比重为 3.52,所有天然钻石置于比重水中都会下沉,所以凡是浮在比重水上的宝石,都可肯定它不是钻石。 2 穿透观察法: 钻石具有高折光率,而折光率越高的钻石,光线反射力也越强,相对的透视度较低。可准备一张画有直线的纸张,将要测定的两颗不知名的钻石,正面朝下,压盖在直线上,由该钻石的背部直接以肉眼看下去,如能看到压在钻石下的直线,就肯定不是天然钻石。 3 亲油性法: 钻石对油脂有一种「吸油性」,仿冒钻石则无此特性。将钻石在脸上沾些微量的油脂,用拇指磨擦该钻石,拇指会感到一种胶黏性,不易滑动,而仿冒钻石则会让姆指有滑溜的感觉。 4 呵气试验: 天然钻石传热能力佳,热气散得快。将要测试的钻石靠近嘴巴,轻轻呵气,使被测试的钻石蒙上一层轻雾,此时立即注视该钻石雾气挥发的情形,如为天然钻石,雾气将立即散去,反之雾气会在仿冒钻石上维持一阵子, 才会散去。 5 度量与重量: 1克拉的天然钻石,直径尺寸约为6.50公厘(0.65公分),大多数的仿冒钻石在相同1克拉的重量下,其直径尺寸与天然钻石总有颇大的差距。 Date: GIA证书签发日期 GIA Report: 对印于每颗钻石的不同号码,就像人的身份证。 Shape: 钻石形状,圆形,梨形,橄榄形,椭圆形,心形,祖母绿形,公主方形,古法形。。。 Measurements: 钻石的实际尺寸,直径*直径*高 Weight: 钻石重量,1克拉为100分 Depth: 钻石台面到底尖的比例。 Table: 钻石腰部直径与台面直径的比例。

地砖铺贴施工工艺标准定稿版

地砖铺贴施工工艺标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地砖铺贴施工工艺标准 一、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冲洗干净→弹水平控制线→贴灰饼→做冲筋→抹找平层→铺贴地砖→铺踢脚线→喂缝→质量检查→产品保护。 二、操作要求: 1、饰面砖材料应表面平整、边缘整齐、棱角不得破坏,并具有产品合格证。 2、饰面砖材料表面应光洁,质地坚固,尺寸、色泽一致,不得有暗痕和裂纹,吸水率不大于10%。 3、拌制砂浆应用洁净水。施工时所用胶结材料的品种、掺合比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 4、饰面砖分项工程的材料品种、规格、图案、固定方法和砂浆种类,应符合设计要求。 5、镶贴、安装饰面砖的基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 6、饰面砖应镶贴在平整粗糙的基层上,光滑的基层表面镶贴前应处理。残留的砂浆、尘土和油渍应清除干净。 7、饰面砖应镶贴平整,接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勾缝密实,以防外墙渗水到室内。

8、镶贴室外突出的檐口、腰线、窗口、雨篷等饰面,必须有流水坡度和滴水线(槽)。 9、饰面砖其粘结强度同时符合以下两项指标时定为合格: ⑴每组试样平均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40Mpa; ⑵每组有一个试样的粘结强度小于0.40Mpa,但不应小于0.30Mpa。当两项指标均不符合要求时,其粘结强度为不合格。 10、砖墙面的打底应先用水湿透后,用1:3水泥砂浆打底,木抹子搓平,隔天浇水养护。 11、对于砼基层打底应用1:1水泥细砂浆(内掺20%107胶)喷或甩到砼基层上,作“毛化处理”后再行打底。 12、饰面砖镶贴前应先选砖预排,以便拼缝均匀。在同一墙面上的横竖排列,不宜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非整砖行应排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优良工程不得存在有非整砖现象。 13、外墙饰面砖宜采用1:2水泥砂浆镶贴,砂浆厚度为6-10mm;镶贴用的水泥砂浆可掺适量石灰膏保和易性。 14、勾缝后,应及时将面层残存的水泥浆清洗干净,并做好成品的保护。 15、饰面砖镶贴必须牢固不空鼓、无歪斜、无缺棱掉角和裂缝等缺陷。

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

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 再谈关于元青花的认识与研究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雷从云 元代青花瓷的成功烧制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元青花用料、配料,技术、工艺、绘画和审美等方面的重要成就,使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且为尔后青花瓷以至整个彩瓷的工艺技术与美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现代人对元青花瓷的认识时间很短。这些年来,它引发出的种种问题,还把学术界、科技界的部分专家、学者,以至一部分收藏家和主管部门,搞到了一筹莫展的地步,一些问题也弄得难分难解,并且至今进展不大。自2005年以来.,本人曾多次谈及并著文《给元青花瓷以更多关注》、《希望对元青花的鉴定与研究有一个新突破》、《元青花瓷鉴定与研究的路数》和《元青花瓷的特点与鉴定》等,从诸多方面谈过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本文拟再就元青花瓷的认识与研究问题,谈一点看法,与同好切磋。

一 近些年来,对元青花瓷的研究成为陶瓷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中国先后举行了六七次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一些地方还举办过元青花瓷的专题研讨会,元青花瓷特别展览,各地先后成立了多个以元青花为主题的研究机构等,即是证明。不过,迄今在国内外仍不乏专家、学者,认为全世界现存元青花瓷不超过二三百件的。这无疑是一个误区。原因何在?因为“二三百件元青花”概念是“专指”,不是“泛指”,更不可能是元青花的“全部”。之所以长时间停留在“二三百件”的争论上,我以为有认识和观念上的问题,有识别、鉴定和研究上的难度,也还有体制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家、科技检测、藏家、媒体和文物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在对待元青花的认识与观念上的问题,首先是不要过早地把元青花瓷的数量局限在多少多少件上。原因很简单。从年头说,元朝历史从公元1271到1368年,长达近百年,况且直接有纪年的元青花瓷考古资料,即有前至正十三年(1276年)、延佑元年(1314年)、延佑四年(1317年)、延佑六年(1319年)、延佑七年(1320年)、至正十一年(1351年)等年款的元青花瓷,几乎含盖了元朝的各个时期。已经发现了这么多纪年款元青花,还有没有未发现的纪年款元青花呢?从地点上说,元青

鉴定钻石的一些方法

鉴定钻石的一些方法 钻石的肉眼鉴定 一、毛坯的肉眼鉴定 钻石的毛坯肉眼鉴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观察光泽 由于钻石具有特殊的金刚光泽,是区别其他无色透明矿物(或材料)的重要特征。世界上许多著名钻石的发现,都因为其具有“亮晶晶”的外表,而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观察钻石光泽时还要注意,由于一些钻石毛坯表面晶面花纹十分发育,影响光泽的观察,应尽量从光滑晶面处进行光泽的观察,避免产生错觉。 2.观察钻石的外观形态和表面特征 在钻石毛坯中,发育良好的晶体占有相当的数量,通过观察晶体形态,也可帮助我们辨认钻石。钻石最常见的晶体形态是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及二者的聚形,在无色透明矿物中具有这几种晶形的矿物为数较少。即或是具备相似的形状,如无色的尖晶石、石榴石等,但由于其他的性质与钻石相去甚远亦可彼此区分。 除了观察毛坯的晶体形态外,另一个特征是钻石的晶面花纹,钻石的不同晶面常常具有特征的生长纹(晶面花纹)如八面体晶面常见三角形生长纹,三角形的尖端指向八面体的晶棱;立方体晶面常具正方形或长方形生长纹,与立方体平面呈45’的夹角;菱形十二面体晶面则常见平行于长对角线方向的凹槽等,这些均可作为钻石的识别特征。 3.估计钻石的密度 在所有与钻石的外观相似的天然矿物或人工材料中,除托帕石外,其他品种密度值均与钻石有一定的差别,用手掂量,感觉不同。可以“打手”的轻重感觉,来区分钻石及其仿制品。应该说明的是这种方法是在样品几乎相同大小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否则会造成谬误。这种方法最适同于区分相同大小的钻石和合成立方氧化锆,由于钻石的密度值为3.52g/cm’,而合成立方氧化锆的密度为5.95g /cm’左右,几乎是钻石的一倍,手掂的感觉明显不同,很易区分。 二、抛光钻石的肉眼鉴定 1.观察钻石的“火彩”

(完整版)地砖铺贴施工工艺标准

地砖铺贴施工工艺标准 一、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冲洗干净→弹水平控制线→贴灰饼→做冲筋→抹找平层→铺贴地砖→铺踢脚线→喂缝→质量检查→产品保护。 二、操作要求: 1、饰面砖材料应表面平整、边缘整齐、棱角不得破坏,并具有产品合格证。 2、饰面砖材料表面应光洁,质地坚固,尺寸、色泽一致,不得有暗痕和裂纹,吸水率不大于10%。 3、拌制砂浆应用洁净水。施工时所用胶结材料的品种、掺合比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 4、饰面砖分项工程的材料品种、规格、图案、固定方法和砂浆种类,应符合设计要求。 5、镶贴、安装饰面砖的基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 6、饰面砖应镶贴在平整粗糙的基层上,光滑的基层表面镶贴前应处理。残留的砂浆、尘土和油渍应清除干净。 7、饰面砖应镶贴平整,接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勾缝密实,以防外墙渗水到室内。 8、镶贴室外突出的檐口、腰线、窗口、雨篷等饰面,必须有流水坡度和滴水线(槽)。 9、饰面砖其粘结强度同时符合以下两项指标时定为合格: ⑴每组试样平均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40Mpa; ⑵每组有一个试样的粘结强度小于0.40Mpa,但不应小于0.30Mpa。当两项指标均不符合要求时,其粘结强度为不合格。 10、砖墙面的打底应先用水湿透后,用1:3水泥砂浆打底,木抹子搓平,隔天浇水养护。 11、对于砼基层打底应用1:1水泥细砂浆(内掺20%107胶)喷或甩到砼基层上,作“毛化处理”后再行打底。 12、饰面砖镶贴前应先选砖预排,以便拼缝均匀。在同一墙面上的横竖排列,不宜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非整砖行应排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优良工程不得存

在有非整砖现象。 13、外墙饰面砖宜采用1:2水泥砂浆镶贴,砂浆厚度为6-10mm;镶贴用的水泥砂浆可掺适量石灰膏保和易性。 14、勾缝后,应及时将面层残存的水泥浆清洗干净,并做好成品的保护。 15、饰面砖镶贴必须牢固不空鼓、无歪斜、无缺棱掉角和裂缝等缺陷。 16、饰面砖应勾缝密实、表面平整、缝隙宽窄均匀、缝格平直、颜色一致,阴阳角处的砖搭接方向正确。 三、允许偏差:实测允许偏差表(mm)

元明清瓷器鉴定知识要点说明

阿元: 在宋元以生产青白瓷著称 1278(忽必烈)在设浮梁瓷局,生产诸如“枢府”字眼的卵白瓷。 元代除生产青白瓷、白瓷、黑釉瓷以外,新品种有卵白釉(枢府)瓷、青花瓷、釉里红瓷和红瓷、蓝釉等高温颜色釉瓷以及孔雀绿等低温颜色釉瓷。 卵白釉(枢府)瓷: 一、枢府瓷特征: 1、枢府瓷和青白瓷同样为白胎,但相对来说,比青白瓷厚 2、枢府瓷釉,变青白色为卵白色(更偏白,近似鹅蛋色),不如典型青白瓷—影青瓷那样呈玻璃光。 3、枢府瓷器形以盘、碗、执壶和高足杯为多见,极少大件器,最典型的枢府瓷,其碗为小底足。 4、枢府瓷中的折腰器,是突出造型,为人们所称道。(折腰是宋代定窑沿袭唐代金银器的式样而在瓷器制作中运用,著名的有元代的霍窑和的青白瓷、枢府瓷和青花瓷都有此式) 5、枢府瓷盘、碗的底足均为露胎,足壁厚,削足规整,有的底心有乳丁突起,且有明显旋纹。 二、枢府瓷装饰和文字: 枢府瓷分粗细两大类 1、精细的制品大多有印花装饰,图案花纹主要为缠枝莲、菊瓣、花蝶、云龙、云凤等,但印花多数显得浑圆而不太清晰,这类精细器物

的釉,基本上都是白乳浊色。 2、较粗制品,主要是日常用的盘、碗,一般均素面无纹,胎较厚重,釉色白中略偏灰青,偶然在器身有几道划纹。有戗金装饰。 3、枢府瓷铭文以“枢府”最为典型,一般印在盘碗器物壁口沿下,除枢府字样,还有“太禧”“福禄”“福寿”和“寿”“福”“良”等单个吉祥字样铭。美国博物馆有“昌江”字铭。 三、枢府瓷的鉴定要点 见特征,釉呈乳浊状而釉色偏青,无大器,底足较小 青花瓷: 一、定义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1300 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 (中国瓷器的发展: 唐代以前,青瓷占主导地位 唐代以后,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宋代,品种众多,百花争艳 元代,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占据主流 二、成熟元青花瓷主要要素有三点 1、洁白的瓷胎和纯净的透明釉 2、运用钴料产生蓝色的图案花纹 3、熟练掌握釉下彩绘的工艺技术

青花古瓷陶瓷气泡鉴别方法

2.青花古瓷陶瓷气泡鉴别方法 关键词:青花瓷古瓷陶瓷鉴别 图:元青花实物图 瓷库中国讯:元青花的上釉工艺不尽一致,一种是施以干粉的喷釉法,这种釉下很少有气泡,一些大气泡多出现在青花色泽边缘。在干粉白点间隙,时有小气泡。第二种是白釉或青白釉面上加施透明釉的,该种不施干粉;釉下无白色雾蒙层,气泡大小均清晰可见,此种釉保护气泡能力特强。第三种是青花上面仅施以青白釉;釉面下边气泡多有死亡,变褐变黑,如所藏龙纹梅瓷的气泡即是很好的说明。 宋瓷距今已有九百至一千年,给予了气泡很长的老化时间,即是施透明釉带玻璃光的汝窑瓷器也出现了黑色死亡气泡,甚至有的能占到10%,如笔者藏宋汝瓷天青釉三足鬲式炉,鹰首壶和龙凤纹三足洗,宋定窑早期六辨瓜棱盖罐等都有相当的死亡黑气泡。如何利用气泡鉴定明清青花瓷器,除准确介定朝代气泡特点外,还要斟酌釉面对气泡的保护能力,重点看瓷器自身生活史对气泡寿命的影响程度,气泡颜色的老化程度,是初趋变色刚要死亡,还是已死变黄进而老化成黑,以作为断代的一项依据,结合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不论古代瓷还是现代瓷,都在瓷的釉下隐藏着许多极小的气泡。圆圆的、密密的布满釉下,非常好看。但是,不是所有的釉下都有一样多的气泡,有的气泡多,有的气泡少,有的甚至没有气泡。这是为什么呢?可否利用气泡的形态与分布来区别古瓷与现代瓷的不同,为古瓷断代辨真伪呢?笔者抱着这个目的研究了许多各朝各代的真假器物,进行了仔细的比

较,从中找出差别,为鉴定古瓷探索出一条新路——“气泡鉴定法”。 一、气泡的成因气泡是釉中的水分子(H2O)变来的。在烧制瓷器时,高温会使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变成气体,当釉层厚时,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释放不出来,故而形成釉下的气泡。当釉层薄时,气泡冲破了釉层膜,在釉表面形成了不少坑凹—麻点。釉中水分子多,气泡亦多,釉中水分子少,气泡亦少。如果釉中不含水分,釉下可能就没有气泡。每个朝代各窑口釉的配方和工艺不同,器物釉下气泡的情况也不相同。这正好为鉴定古瓷提供了一种有利条件。 二、釉的分类和工艺特点陶瓷生产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釉的制作技术。中国古陶瓷技术十分成熟,具有很长的历史,施釉有很多配方和不同的工艺方法。依照釉的熔融性和烧成温度,可分为易熔釉(又叫软釉)、中熔釉(又叫珐琅釉)和难熔釉(又叫硬釉)。按制造方法可分为生釉、熔块釉和挥发釉。 按上釉方法可分为浸釉法(将坯浸入釉液中)、浇釉法(将釉往坯上浇)、喷釉法、振滴法(用毛刷浸满釉再滴在坯上)、涂刷法、挥发法和撒布法等。这些工艺特点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方法。同时也与釉料的配方和粘度有关。在古代常用釉粉撒布法,这是一种干法施釉,其中不含或很少含水分子。还有一种盐法施釉,是利用食盐加热后产生氯化钠蒸汽,挥发在制品上而成一种盐釉。到明朝开始,这些干法施釉不采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用釉浆施于器物上,再置于窑中烧成。这一工艺的改变过程可以证明釉下气泡的形成是因为在不同朝代有不同表现。尤其在现代仿制技术上,基本是沿用清朝的工艺——湿式调釉法,必然会出现釉下气泡过多的现象。这一特点为鉴定古瓷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三、对宋元两朝古瓷的鉴定宋金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兴盛时期。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的官窑瓷特别多,品种以秘色瓷和青白瓷为主。诸多的瓷窑中以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为首,相继有龙泉、耀州、磁州、登封诸窑。大多为朝廷服务,烧制官器,进贡朝廷。釉色极美,玉质感强,瓷品很高,为世人所珍。后仿制者大有人在,费尽全力,欲求逼真,但至今无人仿造成功。宋朝的五大名窑中尤以官、哥、汝三种瓷仿者众多,难度最大。即便明成化、清雍正时期,帝王命“官窑”以官仿官,不惜工本也难仿成。仿制出的哥瓷貌似神离,距离甚远。何况现代仿品以民间的个人实力去仿制,虽技术条件改进许多,但配方没有掌握,故制造不出成功之作。五大名窑中有名望的高级精品,最突出的特点是“玛瑙为釉”、“玉质光泽”、“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和“雨过天晴”等,但这些美的品质都是很难仿得出的。尽管现代技术高超,学会了以假乱真的能耐,但若用“气泡鉴定法”去辨别仿品,很容易识破庐山真面目。因为仿品尽管把外表做得与真品一样,但绝做不出釉下无一气泡的水平。撒布法釉料的配方今人更是没法挖掘出来。笔者对汝、官、哥、钧、定几大窑的瓷品进行了全面测试(在50倍放大镜下观察),发现这些宋代名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釉下没有气泡,即便有也只是极小的一两个气泡,堪称“寥若晨星”。这一点对宋瓷最有说服力。总的来讲,鉴定古瓷(指宋代瓷)应全面比较。有釉色的“柔和美丽”、“玉质感强”、“光泽不刺眼”,有湿润“冒汗”的现象和看不到气泡等原则。有的宋瓷釉面有斑点或小麻坑均须放大50倍方可看到。凡仿品或元代以后任何朝代制品均不可能没有气泡,只要发现釉下气泡便可证明非真正宋瓷。例如雍正的炉钧釉、明代的“广钧”和现代的“仿钧”都充满了气泡,达不到“宋钧”的特点。对于元青花也有如此特征。元青花一般人很少见到,什么是真品,什么是仿品也难区别。正因为元青花真品不多,世人所见又少,给制仿人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从造型、工艺、绘画、釉色、修胎、火石红诸方面都难以辨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