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人文关怀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孙霞邮编03600 每年讲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或许是在时间的流逝中,自己已经长大感悟到了更多,也因为面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特别是今年所教的学生,大多生于00后,他们是在祖国腾飞,经济强盛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这些孩子乐观、积极、思维活跃,但又是心灵脆弱的一代,在课文的教学中正确的分析文章背后所展示的人格力量会对他们从内心产生深远的影响和长久的震撼。

苏轼是词学的一座高峰,一个地标,更是国人精神的一种信仰。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学习中,我们重点学习了苏轼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在苏轼的词学中我们感知、成长,找寻苏轼

走过的心灵路程,追寻他伟岸的内心,了解苏轼的传奇人生经历,感受他无穷的人格魅力。

当他初出眉州,声动京城时,人们看到是昂扬自信的文学之星冉冉升起,当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时,个人命运融入到社会的滚滚洪流中,真是身不由己。在讲授苏词时,我带领学生,试图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一把钥匙,打开苏词的文化宝库,感受苏轼一生,从中汲取战胜困难的力量,让在题海中遨游的学生,找到学习的榜样,在他们感受到学习的苦与累时,遇到困难就生出懈怠之心时,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打击之后,苏轼被远贬到了黄州,他常常

来到当地一个叫赤壁的地方,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水,他不断在叩问自己,绝望的仕途,颠沛的人生,混乱的朝政。他又该何去何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在寻找生命的出口,他在突围,面对滚滚江水,滔天巨浪,人是何等渺小,昔日的英雄都成了故事,随江水而逝去。先生从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虽无力改变世界,但可以主宰自己的内心,可以让自己在生活中找到位置。余秋雨在《黄州突围》中写道:在史料记载,苏轼此时经济贫困潦倒,生活难以维系,为到东坡去买一块荒芜的土地,而去郊外,途中遇雨,我们总愿躲避风雨,享受现世的安稳,但苏先生却在风雨中,迈步高歌,这些风雨更像是一种享受,历练,更像是品到一壶美酒,他从中找到了人生快乐的钥匙。这样的豁达胸襟,使他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荡,而在现实中人们稍有挫折就轻言放弃,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们,他们需要这样的阳光导师。

试问经常饥肠辘辘,米酒空乏的他乐观来自于哪里?那便是他强大的内心,他力量无穷的小宇宙,给了他战胜一切的信心。他可以在失望与不幸中找到生活从头再来的勇气。不由地想起《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毁灭他,可就是打不败。”即使在海上一无所获,那副硕大的白骨足以昭示了人的伟大,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这才是真正的“硬汉子”。苏轼何尝不是这样的人。一味的打压迫害并没有压倒他,反而使他的弹力更强,以更昂扬的姿态面对政敌对他的一次次迫害。

孔子说:“忍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东坡在《留侯论》

中说,看到真正勇者有过人之节,他能够忍受像韩信那样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辅助刘邦决胜千里的大业。因为他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是因为他有着宽容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在这里他想起的不是聪慧过人的卧龙先生,而是一举成名的年轻将领——周瑜。“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瑜年轻有为,立下火烧赤壁的大功。苏轼羡慕他的年轻有为,风华正茂,羡慕他的深受信任重用,而在同一个地方,自己却年近半百,被贬远方,一事无成。“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何等的儒雅,“小乔初嫁了”美人的相配,突出他的神气,“樯橹灰飞烟灭”,突出他的丰功伟绩而自己出道京城名噪一时,而仅在几年之间,人事沧桑,不可改变,这样的跌宕人生,没有强大的内心是很难承受的。或许是大浪的声音把他带回到现实中,而自己发出“多情应笑我”的感慨。在引导学生理解时,重点在“多情”,是苏轼的自作多情吗?当然不是,那是一颗心系君王,心怀天下的一颗赤子之心,但他却以自嘲的方式,我们分明感受到,那种困扰,矛盾纠缠的自己。那是一种沉重、一种无奈、一声叹息。但在自嘲苦笑的背后,凸显的不正是他那颗不屈的心吗?人生有很多的痛苦、无奈,在经历中逐渐长大,怕吃苦总在吃苦,肯吃苦才能成就自己。

他的豁达来自于他正直无私的本性,来自于学识渊博先贤的引领,来自于他对国家人民深情的爱恋。他两次夜游赤壁,都在证明他与自己内心的斗争,人非圣贤,面对挫折,面对磨难,不被打败就要成长,需要有凤凰涅槃的勇气,平凡的人会随波逐流,顺从生活,伟大的人

却从困难中崛起,主宰生活,把握命运。

而我们当代的学生,特别是近几年的学生,他们已经成为钻入象牙塔的真空孩子,作业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分数成了全家人关注的焦点,他们感受到磨难无非是一次考试的失利,没有过挨饿经历,怎么会感受到面包的香甜?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怎么能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当我看到有的学生与同学的矛盾,或是一时的不顺心,考试的一次失误,有的气馁,有的沉溺于网络世界,有的陷入抑郁的怪圈,更甚至,常听到学生自杀,这是家庭的悲剧,更是教育的悲剧,更是国家的悲剧,“少年强才能国强,”在当下幸福的生活中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不应被空虚的网络所左右,应该找到属于年轻一代的健康向上的生命理解,而这需要我们从文学作品中挖掘正能量,引领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在走入高中后,我们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的把握和意义机械背诵,而应该以鲜活的故事,生动深入地分析,去让他们聆听、感知、实践。

苏轼给我们的感召,他们正直伟岸的内心,高尚的爱国情操,战胜困难的勇气,这些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部分,成为火炬引领我们不断的向前,真正成为融入血脉的文化基因,让新时代的孩子们真正担当的复兴大任。

总之,东坡先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豪放的词篇,更是永不言败、战胜一切的民族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