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以诗为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苏轼“以诗为词”

词起源于隋唐,历经敦煌曲子词、中唐文人词,再发展到晚唐五代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和以李璟李煜父子为代表的“南唐词”,进入北宋,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继前期晏殊、欧阳修承袭“花间词”继续创作以儿女情长和闲情雅致为主要题材的所谓“艳科”词之后,后来柳永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创造了慢词新调,极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能力。继柳永之后,苏轼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向“士大夫化”发展。苏轼“以诗为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扩大,引议论入词、大量用运典故,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体式,并使词进入了雅文学的领域并使之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以下将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对苏轼“以诗为词”的认识:

1、苏词“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苏轼“以诗为词”,重点是突破了词为“艳科”的局限,词不仅仅是表达男女恋情主题、摹写风月花鸟景致和展露悲欢离合情感,苏轼将词的题材从儿女私情扩大到田园风光、山水景物和人生志趣,咏物记事、怀古伤今和说理抒情,描写生活景致以感叹生命志趣,寄托幽眇沉思来抒发悲壮情怀,感慨人生际遇以触摸仕途升沉等。苏轼全方位地摄取了现实生活的各种题材入词,大大地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泛化词的题材,开拓了词的内容。其内容题材主要有:

(1)讴歌报国壮志

这是魏晋至唐代边塞诗的重要主题,气调慷慨而豪迈,苏轼之前,词中还没有这样的气概,他在密州出猎时所作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又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一首极为杰出又具代表性的豪迈之词,抒写报国豪情。整篇展现了一位英雄为国请缨、征服辽国的雄心壮志。特别是下半阕气概尤为豪壮,结语“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他以天下为己任,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扫平边患的豪情

壮志。

(2)借古抒怀的咏史词

谈及苏轼“咏史”词的创作,就不能不提及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描绘了赤壁附近的壮阔景物,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的理想抱负以及老大无为的感叹。作者从眼前的自然风光起笔,引出历史人物,抒发个人感慨,险奇壮丽的赤壁风光成为词人追慕古代英雄人物、抒发个人豪情的有力烘托,自然山水、历史人物、个人感慨三者交织在一起,抒写了词人的理想抱负和老大无为的感概之情。

(3)寄托遥深的咏物词

苏轼婉约咏物诗的一大写作特色是借物抒情,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此时创作期间正值苏轼被贬黄州,也因为词中每句都暗含作者贬谪时的落寞孤独。词作最后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孤单徘徊,飞遍每一个枝头却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孤鸿自比,巧妙通过描写孤鸿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暗示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悲凉处境和洁身自好、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全词无一字直接提到词人自身,细读下来,词人当时处境与心情却又清晰印在我们脑海里。

(4)寄托田园,表现世俗生活气息

苏轼是一个乐天派,善于在生活中发现乐趣,调节生活情趣。任徐州太守时,作了五首《浣溪沙》,将田园诗的风味引入词中,有聆听乡村音乐之美妙,寻趣味于荒野,成为他失意苦闷精神的滋润品。苏轼用《浣溪沙》词牌填词共有很多首,主要涉及怀旧、宴游、赠友、咏物、农村等内容,描写的题材范围广泛。在

所有这些词作中,又以吟咏农村题材的联章组词最为著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分别在徐州、黄州两地创作的这组《浣溪沙五首》。这两组词,基本属于“农村”题材,有具体的经历与事件作基础,有强烈的现实感和生活气息,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当时词体创作传统的一种突破。例如其五云:“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使君元是此中人”正道出了世俗地主阶级来自民间且又眷恋民间之情,这种“何时收拾耦耕身”与“元是此中人”之情绪,在逐渐官僚化、雅化的士大夫心中始终挥之不去。

2、苏轼“以诗为词”深化了词的意境

历来被人们称为苏词代表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主要表现了词人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思想和政治失意所造成的消极苦闷以致悲哀幻灭的心情。作品中词人感叹时光消逝,惋惜风流人物的淹没,叹息自己早生华发的思想,利用生动的艺术形象用意境来渲染自己的情怀。词人在写了周瑜、曹操的战史之后,转入个人身世的感慨——“故国神游,多情应该笑我,早生华发。”词人进入临“故国”思“豪杰”的精神状态。想到周瑜在三十四岁时,便建立了那样惊天动地的功业,而自己呢,比他大十岁,却被贬谪在这里,没有为国为民做出什么有益的事来,只能在赤壁矶头怀古高歌、头发也很早就花白了,相形之下,是多么的不同啊!江山依旧,人事皆非,沦落无聊……“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既已如此,还不如借酒浇愁吧。这里词人的感情沉郁而复杂,感叹人生短促,无可奈何,又隐含着不安于现状的愤慨之情。全词题材广泛,意境深远,这在苏轼以前作家的词作中是没有过的。

3、转变了当时词的风格,形成了柔情、细腻的豪放词

词发展到了宋代后,宋初词基本上承了晚唐五代“绮丽香泽”“绸缪婉转”的风气,晏殊、欧阳修、柳永等承前人已形成定势,恪守“诗庄词媚”的审美观念。而苏轼则自成一家,开创了豪放派。虽然在苏轼之前,有李白所作的《忆秦娥》,范仲俺的《渔家傲》,但这只是整个文人词史上的个别现象。直到苏轼才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打开词风豪放一脉。苏轼并没有使词回到服务政治的传统老路,而是要以词全面地反映宋以来士大夫阶层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新的审美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