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4、回声:声音的反射。 <0.1秒
三、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
外练习。
五、课后活动:
练习:物理套餐的部分内容。
作业:16页1、2、3题。
教学后记:
1、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可降低难点。
初二物理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物理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品德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物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浮力的应用:古希腊的教学家阿基米德首先提出比重概念并发现了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的规律,并写了<<浮体论>>正因如此,才发明了潜水艇和航空母舰..此外,阿基米德发现杠杆、滑轮等机械的工作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他说一句名言世”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移动地球。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描述)
1.筷子提沙子实验
现象:沙子被提起
2、纸托水
现象:水不流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
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2、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学习目标:1、知道人耳的构造。
2、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
3、了解“双耳效应”,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电脑、音叉。
试验: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结论:(1)、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学生阅读课本图示
2、响度:声音的强弱
试验: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
以传播声音。
(2)、实验14页图1-4示:
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
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无————因为暂无相关内容
二、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
—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
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教材分析: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看就
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
要的纠正即可。其他时间可以讨论上节课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三、前提测评: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3、声音在、体中比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四、导学达标:
结论:(1)、响度与振幅有关
(2)、用dB表示声音的强度,学生阅读材料:
了解一些环境的响度。
3、音色:声音的一个特征
音色表示什么?
三、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教后记
本节内容比较多,应紧扣要求,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
应让学生在课后去分析较多的声现象,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
要的纠正即可。其他时间可以讨论上节课的练习。
教学过程:来自百度文库
五、前提测评: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3、声音在、体中比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六、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1、音调:声音的高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闹钟、纸盒
引入课题:直接给出问题,引入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在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的基础上,解释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
2、利用骨传导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
三、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教后记
本节课堂内容不多,可以增加一些其他有关声音的知识:如声波、人体的结构等。
设计好练习,物理套餐的内容必须进行调整。
三、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重、难点:(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电脑、音叉。
教材分析: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看就
2.电磁波:科学家发现了“电”和“磁”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于是各种各样的电器才应运而生。电磁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跑得跟光一样快的物质。
3.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了这一发现,人类才开始认识到了宇宙、天体的运动和变化,并制造出各种航天器。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电脑、音叉、鼓、闹钟、真空罩等。
教材分析:1、本节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要求尽可能利用实验、
周围现象去进行教学。可以利用课本外的实验、现象去
进行教学。
2、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并
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有关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