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原理考纲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施拉姆:美国传播学学者,被称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并将他人的成果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使之完善化,系统化,正规化。

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撰的第一本权威性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

信息、符号、讯息:信息是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是传播的基本客体。

但它是抽象的,具有载体性,必须依附在物质载体上才能进行传播。

符号就是这样的物质载体。

当一组符号被用来表示特定的信息,就构成了一个可以传播的内容,就是讯息
把关人: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

他们被称为“把关人”卢因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这些把关人负责把关,过滤信息的进出流通。

所谓把关人就是催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

群体动力论:由美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最先提出。

群体动理论主要研究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群体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制约和影响。

从研究中可以得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卢因的群体动理论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和方法。

噪音:传播噪音的概念是由香农提出的,可以理解为传播过程中的障碍。

在社会传播中,一半强调有三种噪音的存在。

一是物理噪音;二是语义噪音,指由词语意义所造成的传播阻碍;三是差别噪音.
沉默的螺旋: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确实有很大的效果,即认为一切公众都难以逃脱媒介意见的诱导,媒介意见一旦形成,便会处于优势地位,他往往代表着多数派的意见,而反对派意见则渐渐沉默得消失了。

议程设置:该理论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提出,认为大众媒介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问题,可能使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社会大众心目中提升,这种“可能性”成为议程设定的假设。

编码和解码:编码就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将信息转换成符号的过程。

如果受传者决定要接受某些讯息,将符码还原成具体的信息内容,重建其意义。

这个过程通常称“解码”。

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也称作媒介即信息——马克卢汉的理论。

就是说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

换句话说,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

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

使用与满足:该理论将受众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它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该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赫卓格、贝雷尔森、麦奎尔等分别得广播、报纸、电视进行的调查研究。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提出该理论,他们使用“交往”以描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性,包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

该思想得到我国学者陈力丹的阐发,形成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认为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和一定的物质交往相适应,又有其独立和能动的一面。

简答题:
1. 请你简要说说李普曼对传播学的贡献
李普曼对传播学的一大贡献,是他的“两个环境”理论。

即: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是现实环境,二是拟态环境。

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后者则是人类意识或体验到的主观世界。

大众传播形成的媒介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2. 请你简要阐述传播的定义以及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传播学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 概括介绍拉斯韦尔的传播五大模式的具体内容及意义。

1.谁(Who)
传播的主题“谁”就是“个人或组织机构”,这是传播的第一要素。

传播是要对社会负责的,只有明确是谁发出的传播,才能真正明确责任。

2.说了什么(Says What)
传播的客体是“说什么”,即“讯息”(或“信息”)。

这是传播的第二要素。

只有把诉求的信息传播给受众,才能实现广告传播的目的。

3.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传播的第三个要素即“媒介”——所通过的渠道。

4.对谁说的(To Whom)
“受传者”即“其他人或组织”,是指传播的对象,也就是信息的接受者或成为受众。

这是传播的第四个要素。

5.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ich effects)
传播活动不应看成是一个单向的直线性的传播,而是由接受者和反馈信息构成的一个不断循环、发展、深化的连续而又完整的过程。

意义: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4.简要介绍传播学中受众研究的基本脉络及意义。

受众研究有著名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
含义:a.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有一定的社会和心理根源;
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
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满足与否;
e.两种结果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意义:
a.认为受众的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此前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b.揭示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否定“子弹论”等观点;
c.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有利于矫正“有限效果论”,因而被称为适度效果论。

5. 比起其他人类传播类型来,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
1. 传播者职业化,组织化。

2. 讯息复制化,其传送是广泛、快速、连续、公开的。

3. 媒介机械化、电子化、网络化。

4. 受众大众化,即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分布广泛、相对隐匿。

6. 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它的提出者是谁?这个模式的局限性在哪里?美国学者拉斯韦尔
5W: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但它没能注意到反馈这个要素,忽视了传播的双向性。

7. 举例说明“选择性接触”
看书看报看电视……
8. 传播学的学术渊源有哪些?举出两个学科为例,它们是如何影响了传播学的发展的?
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等。

传播学与社会学
在西方,人们曾将传播学看作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传播学在形成中吸取、借用了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如调查方法、统计方法)。

传播学与心理学
在传播学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学曾经助一臂之力。

作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是通过挖掘传播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因素来充实和丰富传播学研究的内容的,从而使偏重于宏观研究和过程研究的传播学能够从微观研究和心理研究方面得到取长补短,显得更具活力。

9. 试述传播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差异。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集中在研究目的,研究焦点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

研究目的的差异:美国的传统学派的研究目的是要维护现在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因而实用性、经验性明显。

而欧洲的批判学派是将传播活动置于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从哲学、社会学质化分析的角度探讨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矛盾与冲突。

利用对现存传播状况的研究改变既存事实、促进社会变化,因而要对现有的状态进行分析、批判。

研究焦点的差异:由于传播学传统学派研究目的在于维护,在于实用,因而它的研究焦点就放在了传播效果与受众上。

批判学派着重点在于宏观的传播体制的研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上。

这与它希望找到变革的社会原因和根本动力的出发点不无关系。

研究方法的差异:传播学传统学派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经验、微观。

批判学派强调定性分析,注重思辨、理论、宏观、全面。

10. 如何理解媒介组织中的把关现象?
关于媒介组织中的把关研究可以从一下五个方面进行:
1. 来自媒介工作者个人的影响。

2. 来自媒介日常工作惯例的影响。

3. 媒介组织方式对内容的影响。

4. 来自媒介机构之外的组织对媒介内容的影响。

5. 文化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形态。

三、论述题(13分一题,共两题)
(一)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四个阶段?各有什么代表性的研究?
1、枪弹论
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的一种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认为,软弱的受众象射击场的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

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

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代表性研究:拉斯韦尔的宣传分析、李和李的“宣传的七种技巧”等。

2、有限效果论
该理论也可以叫做“最低效果法则”,它认为传播活动是传授互动的过程,受众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

大众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大受影响。

媒介不是影响受众的直接和唯一因素。

大众媒介透过许多中介,在其它多种格局影响下发生作用,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的。

代表性理论:态度劝服理论、两级传播论等。

3、适度效果论
适度效果论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认为,大众传播对于受众虽然没有枪弹论所认为那样直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不像有限效果论说的那么不堪,它仍然是具有一定影响的,这种影响应该从受众这个角度来衡量,并且从长期效果来衡量。

代表性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创新与扩散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教养理论、知识沟假说等。

4、强大效果论
20世纪80年代后重新兴起的强大效果理论,重新强调大众传播有巨大的效果。

但是与枪弹论不同,强大效果论强调的效果不是简单的、直接的,而是复杂的、间接的;不是短期的、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不是微观的、个体的,而是宏观的、社会的。

代表性研究:沉默的螺旋假说等。

(二)重大事件的报导与解释,请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理论予以分析。

(1)大众传播具有环境监测功能,可以及时发出如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各种警告;而对领导人更换也可因消息的传播与扩散而提高其社会地位;对统治阶层来说,如政权变动涉及夺权性质,则可以通过了解敌对或颠覆性活动而控制舆论。

(2)大众传播具有社会协调功能,可以对上述重大事件进行选择,解释和评论,如宣传防洪、防震救灾,对劫机事件及时妥善处理等,使社会协调一致,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作出有效的响应。

(3)还应考虑大众传播的功能失调这一方面,如对水灾、地震、劫机等重大事件,大量报导或不加分析,也会引起人们的恐慌与不安;或使人无所适从。

因而需要掌握好各社会功能之间的平衡和“度”。

(三)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高非语言传播的能力。

非语言符号的可变性和多义性常常使我们难以确定意义,从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对非语言信息的理解常常需要依靠特定的情境。

这不仅包括传播发生的场合、传播双方的相互关系,而且和民族差异、时代背景等都有很大关系。

除情境因素外,在理解非语言行为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各种影响传播的主观偏见和心理定势。

当我们和别人交流时,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对环境刺激的情感和生理反应。

我们的言语行为较为明显、可被清楚地识别和认知。

但是非语言行为更有自发性、模糊性、流动性,常常超出意识而难以控制。

因为非语言信息常常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在还没有准确识别出相关信息时,我们可能已经作出了相应判断,而我们的判断可能就建立在各种定型见解上。

定性见解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处理信息,减少不确定性从而减轻认知焦虑,但定型见解本身可能就包含有很多人云亦云的偏见,如果这些偏见影响到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相互协调时,可能就会起到阻碍交流的反面作用。

和语言行为一样,非语言行为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反映出我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文化特征。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对交流行为的理解常常因为对方陌生的非语言行为受到限制。

从打招呼到情感表达,我们常常会感觉到不舒服,而原因在于对方的非语言行为。

因为我们对非语言的认识是不自觉的,所以常常不知道为什么感觉不好。

人类学家霍尔把非语言看成是文化的隐藏成分,之所以是隐藏的,是因为和语言行为不同,它是存在于交流语境或情境中的。

除了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交流语境的暗示,从而和语言行为一起帮助我们解释交流的全部意义。

总之,对非语言符号的关注和考察,应当以增强人际交流的敏感性、促进人际沟通为最终目标。

(四)试论述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①口语传播时代:人类开口说话—用手写字。

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②文字传播时代:以手抄为主。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③印刷传播时代: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文字信息的批量生产和大量复制。

印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④电子传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

电子技术推动了计算机诞生。

四、实践分析(25分一题共一题)
(一)我国当前社会发生了许多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质,请你结合中国当前社会现实论述受众在新闻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是媒介经营策划的两大支点。

受众,作为一种广泛性、客观性的存在,作为传播活动的起始点与最终归宿的对象,更多地变现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不以任何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的制约。

它与功能定位一起,相辅相成,共同决定着媒介传播的内容,风格和整体面貌,并最终决定着媒介传播的成败得失。

研究受众,重视受众,了解受众兴趣和需要,已经成为今天所谓媒介从业人员的共识和必须。

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媒介运作方式也从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转变。

受众在新闻事业中的决定性影响体现在:第一,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表面上是由记者编辑决定,长远看新闻媒介内容的最后取舍权属于受众。

第二,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读者的文化底蕴决定了报纸的风格。

第三,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其变革的一句归根到底在于新闻媒介不断追逐受众的新需求,使受众迫使新闻媒介不断变革,并按照受众的需要进行变革。

从中外新闻上看,重视受众是一切新闻媒介兴旺发达的起点。

重视受众的新闻媒介不一定是非常成功的媒介,因为新闻媒介的成功还有其他因素,但不重视手中的新闻媒介绝不会是兴旺发达的媒介。

中国在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新闻媒介真正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新闻媒介的从业人员才懂得,受众是新闻媒介的“衣食父母”,是新闻媒介真正的“上帝”、中国的新闻媒介从这时候开始了从传者为中心逐步向以受者为中心的国度。

伴随着这一过渡,新闻媒介更加重视受众的调查,真心实意地倾听受众各种形式的反馈。

(二)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
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它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

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请从受众的角度谈谈媒介娱乐化特点及其后果。

答案要点:五光十色的电视娱乐节目令人目不暇接。

从“脱口秀”到“真人秀”,从博采游戏节目的热播到纪实写真节目的流行,从娱乐新闻到社会新闻的故事化,越来越多的娱乐资源在收视率的刺激下被开发出来,电视媒体的娱乐资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掘。

从受众角度看:1、娱乐是人的本性。

娱乐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性必需品。

“人类对娱乐的需求如同对于衣食住行与传宗接代一样自然”。

“感官刺激、娱乐。

享受对观众来说是天生的。

”英国哲学家赫波特·斯宾说,人类在完成了维持和延续生命的主要使命之后,尚有剩余的精力存在,这种剩余精力的释放,主要靠娱乐。

2、当代社会是市民社会。

一般来说,市民的需求是大众的,通俗的,娱乐性的。

在工作的快节奏和生活的重压下人们需要刺激、排遣和放松。

千姿百态的娱乐样式,直接诉求于人类的情感,是大家产生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凝聚力,将一个个怀有同样和类似心态的消费者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规模很大的、超越时间于空间距离——当然,心理距离非常近的虚拟群体。

娱乐不仅拉近了产品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而且间接满足了现代人对归属感的渴望。

3、从现场娱乐到传媒娱乐。

传媒将所有的娱乐形式都表现出来,从各个角度,拍摄的图像和录入的声音使观众享受了最大大视觉冲击
力和声觉感染力,一定程度是现场观众想得而得不到的。

电视的发展,使娱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所有的娱乐形式都成通过电视进行转播。

电视使人们享受一切娱乐形式,带来了家庭娱乐的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它的随意、方便、廉价是以往一切娱乐形式无法比拟的。

娱乐和传媒的结合一方面娱乐通过传媒的传播得以普及,扩大影响;另一方面,传媒通过娱乐节目赢得观众和市场。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人的娱乐活动大半是大众传播媒介所制作和传播的娱乐。

这类娱乐活动与传统意义上的的娱乐活动不同,它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娱乐活动需要物质条件的介入,活动的结果通常会对娱乐参与者的身心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

这类通过传媒进行的娱乐活动是信息化的娱乐活动,或者可以称之为“信息娱乐”。

当代大众传播所提供的娱乐活动与传统的娱乐活动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娱乐活动的个别性。

电视具有共时性的传播特点,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交流中的地域差异也就是空间关系,使受众处在同一时空中。

这样电视的娱乐节目可以打破地域限制、消除时差,使所有的娱乐活动参与者在同一瞬间进行同一活动。

也即大众的狂欢。

这样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是一种无时空限制的共享性娱乐而不再是传统的个别性娱乐。

从尼尔・波兹曼对大众媒介的娱乐化的看法可以看出,媒介的娱乐化趋势会使人们丧失辨别力,从而不假思索地顺从现状,还会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媒介的娱乐活动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人们的自由时间,并且这种“信息娱乐”具有“麻醉作用”。

“麻醉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1)让人沉醉在虚幻的满足之中。

(2)剥夺人的行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