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工大选修课 俄罗斯电影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填空题10个30分
2.简答5道30分
1)关于地下财产的法律
2)《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女主人公给我们的启示
3)《命运的捉弄》俄罗斯过新年的习俗10项
4)俄罗斯普通老百姓喜欢的总统的形象
5)《一个人的遭遇》中男主人公的人性特点
3.论述题《战争与和平》皮埃尔思考性人物分析人物形象40分
面包和盐套娃柴可夫斯基
①“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列宁在十月》
中的经典台词
②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创始人作品《战舰波将金号》《墨西哥
万岁》
③“第三代”战争电影的代表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④《雁南飞》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
⑤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电影奇才《伊万的童年》《飞向太
空》《镜子》
⑥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烈日灼人》导演
⑦艾利达尔、梁赞诺夫《命运的捉弄》《两个人的车站》《办
公室的故事》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影片的最后一句台词:“我寻找了你多久?”女主人公重复着这句话,眼中饱含泪水。
是啊,要寻找多久呢?才能找到这一生中要遇到的那个人。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一切要靠自己争取。
找寻生命中的奇迹,不能沉寂地等待,找寻,找寻……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是一部关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变迁的电影,它可以让人触摸到生命的律动,让人相信未来。
本片的善良和宁静让人感动,绝少意识形态,纯粹是关于一个人的生活和她的爱情。
可惜毕竟是电影,现实可能远没有这般理想,但有个东西来温馨你的心怀,多少还能让人觉到一种充实,内心也漾起暖暖的爱意。
或者由于我是带着爱意看的,所以主人公更引起我的共鸣。
“你知道我找了你多久吗?”“八天?”“你知道我找了你多久吗?”……总之,机会转瞬即逝,会爱,还要会把握爱。
另外,影片音乐很好听,从心里流出来一般。
精彩影评
面包厂的普通女工怎样才能嫁得如意郎君?卡捷琳娜没想过这个问题,她只是努力自修准备考大学,而柳德米拉倒是看得很透彻。
她故意出入院士博士常常出没的图书馆,与他们结识,并劝说卡捷琳娜和她一起假扮姐妹,自称教授的女儿,偷偷用卡捷琳娜的教授舅舅家的豪宅自办了一场招待会。
两人各自交上了男朋友。
但老谋深算的柳德米拉深谙欲擒故纵的道理,骗得了著名冰球运动员的真心,轻易地原谅了她的欺骗行为,还愿意与她结婚。
可怜的卡捷琳娜就没那么走运了,遇上了一个势利的电视台工作者,而且还很倒霉地怀孕了。
那人发现了她不过是女工而不是大学生,顿时以她“欺骗”为借口要求“好离好散”。
到这里我们都觉得卡捷琳娜真是惨到底了,但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让我们发现老子的话是有道理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作为一个单亲妈妈,卡捷琳娜奋发图强,十几年后成为一个成功企业家,令人刮目相看,并且遇上了一个绝世好男人,会做饭会生活,自信,而且和她女儿处得也相当不错。
当年的电视台工作者采访企业家的时候猛然发现这位代表型的领导人原来竟然是她,看她发达了,立刻展开努力,试图想重续前缘但理所当然地被无情地拒绝了。
而柳德米拉的冰球运动员却因为酗酒堕落了,堕落到离婚7年了还不时地跑来骚扰她问她要点钱。
真是世事难料啊。
毫无疑问,《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是非常优秀的影片,许多人说这结尾太理想化,那末试问我们亲爱的卡捷琳娜面对那不负责任的男友的冷漠,面对其母亲市侩的嘴脸时,那是否也是理想化的表现?如今的我们,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彼此伤害,无论是利益上的还是感情上的,都淡淡地称之为现实,看到那些无私的、纯粹的人或事,总是像看到旷世奇珍一样感慨万千。
究竟是电影太理想化了,还是我们太缺乏理想了?把一部电影看很多遍,最后所看到的多是电影之外的东西。
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个有益的过程,是个成长的过程,然而这过程并不轻松,往往伴随着怀疑,伴随着痛苦的选择。
2002年8月初,俄罗斯电台播放了一首流行歌曲,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窜红,
成为各大电台的流行金曲。
不过,这首歌的“主人公”不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帅哥靓妹,而是一位已经人到中年、五短身材的秃顶已婚男人——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
这首歌是三个女孩的合唱,内容是失恋女孩诉说要找一个像普京一样的男朋友,它不仅曲调优美,歌词也朗朗上口,令人过耳不忘。
最有趣的是,这首歌有一个“抓人”的歌名——《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
每当歌迷们打开收音机,聆听着那动人的旋律,一个充满男性魅力的俄罗斯男子汉形象就会在脑海里久久萦绕。
“我的男友打了一场架,打得遍体鳞伤,喝得酩酊大醉又沉沦毒海。
他简直令我无法忍让,我把他逐离我的身旁,我如今想要一个像普京的人。
昨天我在新闻上看到了他的身影,他说,这个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
他是那么具说服力,使我下定决心想要:一个像普京的人,一个像普京强而有力的人,一个像普京不酗酒的人,一个像普京不使我伤心的人,一个像普京不会舍我而去的人。
”
《一个人的遭遇》:战争刚爆发,木工索阔洛夫就上了前线,在战争中,他走过了一条苦难的艰巨道路:他被浮过;在集中营里做过受尽折磨的苦工;又机智地驾车回到了苏军阵地,还俘获了一个德冠少校,带来了重要的情报。
战争使索阔洛夫失去了人间所有的亲人和温暖的家,但他并没有变得冷酷无情,并没有被痛苦折磨得失去生存的意志。
他不仅自己要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要以破碎的心灵中的全部的爱去温暖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小生命。
索科洛夫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著名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主人公,这个悲剧人物一生历经磨难,灾难与不幸如影随形,无数的读者曾为他扼腕悲叹,潸然泪下。
作为读者,我觉得心灵的震撼和灵魂深处的潜思缅想远不只是为索科洛夫的悲剧命运而伤怀,小说更深沉、更丰广的意蕴不在这里,其最震撼人心之处是索科洛夫在自己的人生路途上艰难跋涉之时,没有丧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更能够以一颗博大的爱心去温暖、呵护同样在战争中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凡尼亚。
这种苦难与厄运泯灭不了的人性之美才是作品真正催人泪下、感人肺腑之处,更是彰显索科洛夫平凡中显崇高、普通中见伟大的点睛之笔。
皮埃尔
在作者的笔下他似乎是一个“最不合适宜”的人。
私生子的身份令他如是;沙龙中的鲁莽行事令他如是;瓦西里公爵谋取他父亲家产的未遂令他如是;将警察
局长和狗熊绑在一起令他如是;同多洛霍夫的决斗令他如是;共济会中的表现令他如是;救助农奴的善举令他如是;衣着燕尾服来到博罗迪诺的战场令他如是;莫斯科城中的怪异打扮令他如是;与法籍军官的奇妙关系令他如是;以贵族的身份而沦为阶下囚令他如是(他本可以不这样的)。
总之,在作品的诸多情节中它总是扮演着一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角色。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最不合适宜”
的设定,凭借作者赋予他那极其敏感的特质使他贯穿于当时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令他更像一面走动的镜子,透过他折射出各个阶层的人们最直接的欲求和状态。
他总是为了表达些什么而鲁莽行事,因为别人的索求而困顿烦恼,为解读上帝那深邃和悠远而冥思苦想,为了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义而误打误撞,他相信周围,疑惑于自己。
他与安德烈性格上的差异是鲜明的,安德烈坚持心中的理想和原则,内心中总是不肯为别人所左右。
皮埃尔善良而敏感,虽然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却总能准确的感知到周围的情况微妙变化。
也正因为他们各自的不同,他们的交流又往往最富有启迪和意义。
所以也就愈加欣赏彼此的闪光之处。
皮埃尔随法军撤退的路上。
在一个夜晚,同样是在最切身的感受下,他彻底的感知了那份生命的意义。
之前生命中的那些杂乱而无序的奇遇,顿时促成了现有的这份对于生命最真挚的渴望和需求。
一切都豁然开朗,还是那些事情、还是那些问题,却也不再那么深奥和做作。
一切都在自己最由衷的感知下愈加真实,愈加神圣。
当他回到莫斯科,依然是那片天空和大地,但生命的点缀令她如此绚丽,哪怕最深奥的道理都逃不出生活的定义。
用那充满生机的心灵所构筑的天堂,才是上帝曾经允诺的圣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