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课程三个模块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人教版新教材培训汇编

合集下载

2020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3篇

2020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3篇

2020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3篇【篇一】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例文汇编2月27日,我在市二小参加了一年级语文下期新教材培训。

本次培训通过赵飞燕老师的讲解使我更认识到本册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较上册教科书的改革力度更大,使我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在本次培训中,赵老师主要从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突出特点、各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识字写字具体编排与教学建议、阅读教学的编排特点、口语交际教学、备课建议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

使我们明确地了解到新教材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教材有梯度,各部分的语文要素在教科书中呈现了稳步发展、螺旋递进的编写原则,具有极强的前后关联性;选文丰富,营养与趣味并重,不仅确保了教材全面的思想内涵,而且保证了教材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等等。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如:阅读教学。

赵飞燕老师强调扩大阅读量,加强课内外沟通,是这套部编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提倡无压力阅读,不着痕迹地将学生领进阅读的大门,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又如口语交际。

赵老师在指导“一起做游戏”这一教学时指出,我们不妨设计一个游戏,创设情境让孩子在实践体验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还可以把教材中的某个环节生活化,如“帮助”,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表达会更有效。

这样,让孩子在每一次口语交际中都能得到针对性地训练,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层层递进中螺旋上升。

针对新教材,赵老师要求我们备课要有全局意识,要有研究教材的意识,要梳理其“隐在”的语文要素,扎实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

赵老师以《彩虹》、《动物儿歌》两课为例,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这又为我们指明了学习方向。

本套教材中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

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

(完整版)新高中英语必修三教材分析_英语_教材分析_人教版

(完整版)新高中英语必修三教材分析_英语_教材分析_人教版

欢迎阅读人教新课标模块3教材分析——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由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应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每个单(---采用发以上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目标的解读。

下面,我们将从教材的使用者的角度,结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学生对教材的反应情况,主要针对模块教材整体,从模块和单元知识结构,模块和单元内容发生发展过程,模块和单元知识学习意义,模块和单元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四个方面浅略地谈一下自己的见解,以期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更好地掌握、运用好英语课程标准。

Ⅰ、模块和单元知识结构分析Unit 1单元涉及的要点是:(一)了解世界各国的节日、含义、由来与民俗;(二)学习有关节日和民俗的词汇,如:have fun with , custom , religious 等;(三)掌握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中的词汇用法;(四)进一步复习、巩固运用请求及感谢的表达法;(五)掌握一些情态动词的用法。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节日”,单元各项活动的设计都围绕着一些中外节日的主题进行。

“热身”(warming up)部分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表格填充。

学生要在表格中的三个空行里填充中国的三个节日名称,日期(时间)、庆祝的内容。

“读前”(Pre-reading)部分通过若干个问题考查学生对节日的认识。

“阅读”(Reading)部分由五篇小短文组成,其中四篇带有小标题,它们分别介绍古代节日的起源、亡灵节、纪念名人的节日、丰收节、春天要求容组成。

2选完尝“趣味阅读”Unit 2本单元涉及的要点是:(一)合理饮食、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与饮食文化;(二)如何给予劝告、提出建议;表达同意与不同意以及如何就医;(三)掌握情态动词ought to 的用法;(四)本单元所出现的词汇的用法;(五)如何正确处理矛盾、解决问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模块实施的几点做法与反思.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模块实施的几点做法与反思.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模块实施的几点做法与反思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李铁王爱香实施新课程一年来,既看到了新课程给同学的带来的可喜的变化,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困惑。

笔者把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如实的呈现给老师们。

希望能引起老师们的思考。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理解新课程的内涵这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

为了避免老师的课堂“穿新鞋、走老路”,我们认真组织老师们,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精神,与老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经过大家学习讨论,认为新课程标准有下面两个显著的特点。

1.新课程增加了体验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一种直接体验。

了解科学家发现知识过程的辛酸苦魏,这是一种替代体验。

通过直接体验、替代体验,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投身科学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新课程关注发展性发展有三层含义:(1)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在新的情景下的可移植性,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我们每年拿1口1 了那么多国际奥赛的金牌,基础领域的研究却不领先,这么多的金牌代表什么呢?(2)促进物理学科的发展。

新课程增加了一些近代物理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在经典物理学取得了巨大贡献的同时,还有他的局限性,还需要不断完善发展。

这些内容尽管学生可能是半憧不憧,但并不影响他的教育效果。

就如同在物理学大厦上开了几扇窗户,而阳光迟早会从窗户射进来,学生的视野会从这扇窗户延伸出去。

(3)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关注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双刃剑作用,关注对经济、文化的影响,要求同学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实施新课程确实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认真研究新教材,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1.解决好新教材的部分断点必修模块(1)(2)在一些章节的连续性上有考虑不周的地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增加:匀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增加:竖直上抛运动与烂直下抛运动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增加:功和能另外新教材从运动学开始,并引入矢量的概念,在矢景概念上花费了不少精力,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因为矢量与标量的区别不是多一个方向的问题,而是运算法则不一样问题。

人教版高三必修一教材解析培养思维能力

人教版高三必修一教材解析培养思维能力

人教版高三必修一教材解析培养思维能力在高中教育中,必修一作为人教版教材中的重要一环,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对人教版高三必修一教材进行解析,并探讨其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 高三必修一教材的整体架构与理念人教版高三必修一教材的整体架构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命题立意”,“文本解读”和“文化视野拓展”。

其理念是通过多样的文本和题材,引导学生思考和解读,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 命题立意模块: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命题立意模块以生活、社会等实际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这个模块下,学生需要通过阅读一些具有思辨性的材料,发现问题,并通过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一些思维导图和分析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问题。

3. 文本解读模块: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文本解读模块是必修一教材的核心部分,通过选取多样化的文本,包括文言文、现代文、小说、散文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和解读。

这种多样性的文本选择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

4. 文化视野拓展模块:拓宽学生的思维边界文化视野拓展模块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化经典作品,如《红楼梦》、《原则》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其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

同时,教材还引入了一些文化对比,启发学生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拓宽他们的思维边界。

5. 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人教版高三必修一教材还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

比如,教材中提供了一些思维导图和问题解决的思路,引导学生系统地思考;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维能力。

6. 评价标准的改进与反思在教材解析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人教版高三必修一教材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做出了一些改进。

然而,也需要反思其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更好地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

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

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单一老师对整个班级进行统一授课难免有一些困难。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并提高教学效果,有些学校选择了“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即将学生按照能力分成不同层次并分别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

本文将从实践与思考两个方面,对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浅谈。

首先,我们来谈谈实践方面。

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需要在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从教师角度来看,与传统教学相比,“分层走班”形式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学习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教师还需要具备灵活的教学风格,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或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想要深入学习的课程。

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学生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复习和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从教学资源角度来看,实施“分层走班”形式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如教室、实验室等。

学校需要合理安排课程表,以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足够的教育资源支持。

除了实施方面的考虑,我们还需要思考“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首先,分层走班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通过分层走班,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其次,分层走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多地进行自主选择和创造,锻炼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分层走班教学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这将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能力提升。

谈模块教学在我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谈模块教学在我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中有 了很 大 突破 , 朝这一 方向继 续努 力。 并 2 活动 中存在 问题 的剖析 . 体 育与健 康教材 开发是 国家课 程标 准的拓 展 ,我 校在 三个 学
期 课程 实施经 历 中存 在的一 些 问题 , 值得 我们 去思考 : 教 师的认识不到位 , 工作过程 中的探 索谨慎 、 主动性不够 , 实施 在
养德、 、 、 智 体 美全 面发展人 才不 可缺少 的重要 途径 。 我校现 占地面积 9 O 39 0平方 米 ,校 舍建 筑面 积 3 1 方 7 4平 8
由于教 学 内容 、 管理 、 价等 方 面教 师 的发挥 空 间更 大 , 师 评 教 除 了传授学 生知识 技能 。 更要重 视学 生心理 健康和 社会 适应能 力 , 这就使 得教 师必须 潜心钻 研教 学内容 ,有特 色 、创 造性地 开 展工
用不够 , 在学生非技能水平方面还有很大潜力没能发挥, 学生的组织仅
体育 师资力量雄厚 , 有专职 教师 8 , 位 高级职称 2 , 级职称 位 一
作中互补性强 。特 别是近年从 高校招聘 青年教 师 。 们专 业知识扎 他
2 , 位 二级职称 4位。教 师年龄结 构合理 , 作精力 充沛 . 教学 工 过程中还不能摆脱多年来就以素质达标成绩。对校园环境资源整合利 工 在 实 。 更贴 近潮 流 , 观念 工作 中结 合老 教 师的教 学 经验 , 学效 果显 限于比赛 , 教 无法打破较单一 的组织形式, 造成活动场地紧张 的局面。
钻研教 学 方式 , 指定 客观 的评 价 标准 . 终让 学 生学会 学 习 。 最 学会
“ 康周 末” 健 等时 间加强 拓展 , 动内容 丰富 , 活 活动开展 过程 中积 累 了一定 的经验 , 在学 习方 法上 注 重学 生的 主体 性 , 习的过 程 性 , 学 关注 学生 的个性 、 感 、 情 态度 上 的转 变 。

2019高中化学新课程修必教材的教学实践与反思.ppt

2019高中化学新课程修必教材的教学实践与反思.ppt
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教材的 教学实践与反思 Evaluation only.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蔡子华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008. 2.26
1
Evaluation only. 状 eated 元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5
关于栏目的几点说明

Evaluation only.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不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和各校的不同条件,可由教师演示,也可边讲边实验或 学生探究。同时为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提供必要的引导或建议。 【科 学探究】以探究为目的,具有思考性、探索性的学生活动。提供探究课题,创设学习情境,呈现探究过 程,体现知识获得过程和方法。在教科书中,设计了多种不同 类型的科学探究活动,涉及多种不同的科学探 究过程,蕴涵了多种科学方法,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 【思考与交流】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并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活动沟 通和交流。 【学与问】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并发现问题,学习提出问 题。 【科学视野】属于辅助教学内容的一些阅读资料,多为联系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一些内容。可拓展学 生视野,但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科学史话】化学史料、化学发现等。 【资料卡片】数据资料、小常识等。 【实 践活动】一些与社会相关课题的调查活动、研究、课外小实验等。例如,通过设计一些研究方案,培养 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查找资料和进行 社会调查,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社会实践能力 和关注社会的情感;通过对现实的研究,提高学生判断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 自我表现能 力和组织能力。 【信息搜索】提供信息线索,如网址、书目等。 【习题】思考题、练习题、开放式习题、实践性题目。

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49)【内容摘要】:通过对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实践的反思,初步探讨了在目标设置、探究性教学、化学观念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关键词】: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目标设置探究性教学化学观念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实施四年以来,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观,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根据自己和同事们的实践情况来看,在教学中,特别是化学必修模块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突出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改革进程中得到长足的思考和改进。

一、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三维目标需全面达成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教学要达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

而目前,一线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存在以下不合理现象。

一是目标拔高,主要指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越位出线”。

在新教材的备课中,教师们最困惑的就是知识、技能目标的确定:要让学生掌握什么?到怎样的广度和深度?作业本、教学质量检测讲义中超越《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知识点要不要落实?讲难了,学生怕(听不懂),讲简单了,老师怕(怕考到)。

于是在人教版老教材的教学惯性下,很自然联想起以往的目标和要求,不知不觉中就对知识点加以补充拓宽,很多知识更是一步到位,偏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望而生畏,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信心。

二是目标缺失,即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弱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显性的,是可以并且必须量化的,教师自然把它看得很重,会自觉去钻研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的,较难检测,大家又是初次接触新教材,在整体上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不是很强,挖掘的不深,把握的就不够。

每逢课时紧张时,老师们更是愿意把时间“奉献”给知识与技能目标,所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便是可有可无了。

教学目标引领着师生的教与学,是教学的起点,也是终极方向,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准确地设立教学目标,从而使新课程的要求落到实处呢?1、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基本要求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基础上面向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所以教材内容精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涉及面虽广泛,要求却比较浅显,突出基础知识的作用,着眼于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

三科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三科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三科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在教材培训的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
1. 认真学习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每个章节
的内容和教学要点,这样才能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2. 学以致用:只有掌握了教材的内容,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在培
训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实际教学实践,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理论
联系实际。

3. 多角度思考教材: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教材,了解教材的
内涵和背后的教育理念。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教材,为教学提供更丰富的资源。

4. 与他人交流分享: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

通过交流与分享,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观点和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5. 不断反思和改进:教材培训并不是一次性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并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提升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教材培训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次重要的机会。

我们要认真学习教材,将所
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多角度思考教材,与他人交流分享,不断反思和改进,提
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必修模块功能定位内容构成和实施建议

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必修模块功能定位内容构成和实施建议
❖化学与可持续发 展
初中课程
科学探究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物质构成的奥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
高中必修模块
认识化学科学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物质结构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
常见无机物
化学反应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高中选修模块 实验化学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物质结构与性质
二、引导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 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三、有应用科学的兴趣和意识,具有参与化学科技 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 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 合理的判断,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 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强调在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景中、 问题解决活动中、生动多样的探究过程中 学习科学
听着学科学、坐着学科学 被动消极、冷漠无奈地学科学
教师过分依赖系统讲授和题海训练 学生过分依赖死记硬背和信息的简单接受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知识测验与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课程标准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处理,
突破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 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 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有关的物质,而 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 生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将物质性质的 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 分析解决活动中,体现其社会应用价值。
充分体现元素化合物与自然界和 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贯彻STS教育 的观点;引导学生从综合的观点去 学习和认识有关的物质,通过对物 质性质的学习加深对环境和社会生 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并做出思考 和决策,使学生直接体会到了所学 知识的价值,避免机械孤立地学习 和记忆有关物质的知识,有利于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 素养的提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模块教学内容深广度整合的实践研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模块教学内容深广度整合的实践研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模块教学内容
深广度整合的实践研究
首先,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应深入学生的研究,使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并能够有效地利用化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实践操作。

比如,让学生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实验室操作课程,使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同时熟悉实验室操作技能,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其次,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应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够更好地利用化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比如,让学生研究离子和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课程,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离子和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去。

最后,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模块教学内容深广度整合的实践研究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科学措施。

总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模块教学内容深广度整合的实践研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研究化学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反思

新课标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反思

了教学 内容、 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过于统一的倾 向, 更关注学生 的个性 , 更关注学生的不 同学习需求 。 据此而编写新的教材把一
些理论、 概念集中出现 。由于知识点阶段要求的局限, 每个知识

教 学的观念是否真的转 变
在进入新 课标的教学之前 ,参加 了多次有关 新课 改的培 训, 新课改的必要性 、 对 新课程 理念、 新课程 目标等 已有所 了 解。 真正进入新课程的教学还 是遇 到了不少新理念 与教学实 但 际的冲突 。 : 如 教学新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 虽然清 楚新理念
【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必修模 块; 困惑; 反思
上学期开始迈入高中新课程的教学 有十几年教龄的我, 在 新课程的教学中遇到了不少困惑。如: 化学教师应该如何真正转
已往的教材是按教学 大纲编写的,注重的是学科知识内容 的教学。 知识体系结构完整 , 前后知识的衔接 比较顺畅。 只要按 教学大纲 , 认真教好教科书就基本上 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 但
课 改 专 页
新课标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反思
晋江 市毓英 中学
【 摘 要】 高中新课程 的教 学已全面 实施, 由于教 师的教 学
肖升 文
二、 如何处理新教材 与课 标的关系
理念难 于转 变, 加之教 学经验 、 学习惯等 因 教 素影响 , 实 在 施新 课程 的教 学中, 了各种各样的 困惑、 产生 挫折, 甚至经受过失败 的考验 。如何面对 困惑、 挫折、 失败 , 我们进行 了 索和 实 。 探 践
明确必修模块 的功能, 必修 模块是基础性 的保证, “ 但不是基础 性的全部 ” 。因此 , 在进行必 修模 块的教学时 , 要抓住学生在后
续的学习中的必备基础 、 核心知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要面面俱到 , 任意拓宽。

使用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的几点思考

使用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的几点思考

使用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的几点思考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在云南省实施已有一年多,对于一线教师是一个新的考验与挑战。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新教材的编写较老教材有较大的变化,如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章节内容之间的调整、新增的栏目等,同时在新教材使用中也产生了几点困惑。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使用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谈几点思考。

一、新教材的特点(一)理念创新。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理念创新,重注培养学生动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通过教学发现,新教材许多知识点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通过一些探究活动、思考与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总结出来。

充分体现“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

如在《元素周期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总结出元素周期表的特点。

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得到结论。

(二)体系创新。

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共八本,其中必修1、必修2为必修内容,其余6本为选修内容。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共5本教材,其中《化学1》《化学2》为必修内容,这两本教材内容广泛,又重注强调基础知识。

其中化学1以实验为基础,从定性的角度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重注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化学基本原理和概念。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

《化学2》在《化学1》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重要非金属元素、化学反应与能量,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知识的学习后让学生领悟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原理。

《化学2》侧重培养学生拓展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这两本必修内容突出基础知识的作用。

(三)呈现形式创新。

新教材内容呈现结合了高中学生认知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呈现方式,如《化学1》中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的呈现,在初三化学中学生已从物质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在这基础上过渡到从化合价、得失电子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二、高三的内容陆续介绍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等。

2021年人教版普通高中三科教材培训

2021年人教版普通高中三科教材培训

2021年人教版普通高中三科教材培训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教材的质量和内容至关重要。

为了提升教材的质量,人教版普通高中三科教材培训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此主题展开讨论,旨在深入探讨2021年人教版普通高中三科教材培训的重要性、内容安排和培训效果等方面。

一、培训内容1.教材内容更新人教版普通高中三科教材培训,首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更新。

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反映社会现实和科技进步。

教材培训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学科知识和前沿技术,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有价值的学习资源。

2.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是教材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培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实践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也是教材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培训需要帮助教师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

二、培训重要性1.提高教学质量教材培训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培训,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提升学生素质教材培训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素质。

通过教师的培训,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全面的学习资源,可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3.适应社会需求教材培训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教材培训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三、培训效果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经过教材培训后,教师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数学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的教学反思及经验交流

高中数学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的教学反思及经验交流

高中数学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的教学反思及经验交流高中数学新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其中,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构成: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选修课程分成4个系列: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

根据四川省教学实际、学生状况和教师实际情况,必修模块数学内容遵照数学1、数学4、数学5、数学2、数学3的顺序实施教学,其中数学3在高二上学期的前半学期进行,作为必修模块的最后一个。

今天,我围绕必修3 模块的教学作一教学反思和交流。

有不妥之处,请大家不吝指正。

必修3包含算法初步、统计和概率等三章内容。

数学3与别的模块不一样,教师在教前的学习任务更重些,备课量大,尤其是对于已经教了很多年的老教师而言,这部分内容可能有一些困难。

一、概括地谈谈各章教学前必需要做好哪些准备“算法初步”是必修内容中惟一新增的章节,要教好它,自己先要接受它、喜欢它,具体的要了解算法教学的作用、意义,理解算法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以往我们虽然教过统计,但与大纲的安排不同,课标把它安排在概率之前,我觉得教师要认真领会这一安排的用意,更好地把握课标对统计的教学要求。

只有我们自己真正领会了统计的特征(部分推测全体),体验了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懂得了统计结果的随机性,知道统计推断可能出错,才能更好地把握统计教学的真谛。

概率教学也一样,也要领会好变化的意图:一是概率之前不安排排列组合,二是概率放在统计之后。

我们备课组经过讨论,认为这样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概率教学的本质,即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避免复杂的计数导致概率教学的错位──把不确定性数学教成了确定性数学。

二、关于《算法》教学中的反思在教学中我多次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在数学课中教“算法”?大学是计算机课的内容;我们自己的算法知识有限,感到心中无底。

而且在高考中,这部分内容也不多。

没有教前,我也对算法教学心中无数,但通过备课组的研讨、自学,并结合教学不断地自我反思,还是顺利地完成了算法的教学。

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2019年教育文档

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2019年教育文档

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我校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四年了,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观,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教学中应当一名具有创新性的教师,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面就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践。

一、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特点有:一是鲜明的时代性。

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对大家发展有用的化学研究中的新成果、新进展。

突出的时代特征还体现在对我们“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上。

因此新课程中要求同学更主动、更积极地投身到化学学习中。

多实验、多思考、多探究、多开展研究性学习应该是高中化学学习的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是坚实的基础性。

由于高中教育已经转变为面向全体的大众教育,化学学习的目的不再是仅仅塑造化学方面的“专长”,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化学教学全面提高大家的化学学科素养。

新教材共8个模块:必修的《化学1》和《化学2》是面向全体的,另外6个选修模块是:《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

前两个模块的特点是十分重视运用化学基本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

后四个模块主要是渗透化学思想的教育,同时主动进行实验探究。

二、新旧教材编排体系的区别旧教材:以物质结构为主线,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知识的“骨架”,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血肉”,注重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要求高,难度大。

如先学习碱金属、卤素、氧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建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铺垫,再系统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形成理论体系。

又以该理论指导氮族、碳族、镁铝、铁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新课标:与旧教材相比较,新课标在知识编排、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把握不好,就会“穿新鞋走老路”。

新课标在强化双基的同时,还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不追求知识体系的严密完整,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和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人教版必修阶段教学实践与体会

人教版必修阶段教学实践与体会

人教版必修阶段教学实践与体会一、教学内容与目标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阶段主要包括五个模块:函数及其应用、几何与空间、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文化。

这些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1.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提问、讨论、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数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师要重视基本概念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3. 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

数学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

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4.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示范、实验、探究等,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践与体会1. 学生的差异性较大,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教师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课堂组织和管理至关重要。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秩序井然;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与家长、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

教师要与家长、同事保持密切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总之,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阶段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对3套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材中科学探究栏目的思考-3页文档资料

对3套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材中科学探究栏目的思考-3页文档资料

对3套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材中科学剖析栏目思考科学剖析指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证据提出种种解释多种不同途径。

同时,科学剖析也是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方法而进行各种活动[1]。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阐述了课程目标,明确要求“提高学生科学剖析能力”[2]。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中化学学科共有3套教材,3套教材都非常重视科学剖析活动素材收集与设计,除了在多个栏目中渗透科学剖析外,还设计了专门科学剖析栏目,“人教版”称为“科学剖析”,“鲁科版”称为“活动•剖析”,“苏教版”称为“活动与剖析”。

通过对3套教材专门科学剖析栏目比较与剖析,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剖析内涵,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科学剖析学习。

1 3套教材科学剖析栏目类型表1 3套教材科学剖析栏目类型版本人教版鲁科版苏教版总数141926按剖析组织形式分学生个体剖析131625小组合作剖析131按剖析途径分实验131724制作模型011填表画图110资料剖析001按是否为完整剖析分局部剖析111122完整剖析384教材科学剖析栏目属于活动性栏目,以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收集资料、剖析、交流反思为主,反映了教材从“教材”到“学材”转变。

从表1可见,从总数来看,苏教版数目最多。

按剖析组织形式分,3套教材以学生个体剖析为主,小组合作剖析较少。

按剖析途径分,有实验、制作模型、填表画图、资料剖析等,其中实验剖析占了绝大部分。

实验是化学科学剖析最基本方式,也是现行化学教学薄弱之处,因而3套教材都非常重视实验剖析,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获得实验结论过程,提高学生剖析能力。

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走进“唯实验”误区,实验剖析只是科学剖析一种形式与途径,也只是剖析过程一个环节。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科学剖析过程概括为8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3]。

人教A版教材《必修3》教学的思考与反思

人教A版教材《必修3》教学的思考与反思

而在椭圆中0||5x ≤而025||3x =>8,故不符合题意,故选D .解法八设圆方程为:229x y +=,椭圆方程为:2212516x y +=.两者联立解方程组得:22579x ×=,不可能.故圆229x y +=与椭圆2212516xy+=无交点,即1P F 不可能垂直2P F ,故选D .创新的成功直接依赖于努力钻研的坚韧程度.数学教学中由一个基本问题出发,运用类比、联想、特殊化和一般化的思维方法,探索问题的发展变化,使我们发现问题的本质.要注意主动地克服思维的心理定势,变中求进、进中求通、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总的说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深挖细究,要在解题的质量上下功夫.变题教学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这个过程构建起自己的经验体系.同时教师一定要进行解题的反思、回顾、总结,概括、提炼(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由浅入深,变式变形、深化推广、引伸创新,由封闭到开放.力求“解一题,会一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教A 版教材《必修3》教学的思考与反思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潘愉芳(350007)课标课程的实施,使得高中数学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多思考,三思而后“教”;还需要教师在课后多反思,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换言之,教师应该是重于思考、辅以反思.那么,究竟应该思考与反思什么呢?本文依托人教A 版教材《必修3》的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思考与反思.1思考重、难点的精髓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方式确定重、难点时,多数教师习惯于照搬教师用书的表述.但是,教师用书的表述往往比较宽泛,而教学中时常又必须把重、难点细化.这就要教师必须思考如何将重、难点细分,以利于学生掌握.比如第一章的算法中的【循环结构】,其重、难点应该细分为如何正确理解和掌握“直到型循环”和“当型循环”两种结构.不难发现两种结构中都有一个循环体,这个循环体是实现算法的关键部分,而正确写出循环体,主要又依赖于对算理的正确理解;此外,其中一种结构是满足条件才执行循环体,另一种结构却是不满足条件时才执行循环体,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之一应该锁定在算理的教学上,重、难点之二应该锁定在判断框中的条件该如何写上.把握了重、难点的精髓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应该想如何突破和解决,这是课堂教学课成败的关键.例1设计计算1+2+3+…+100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为了突破第一个重、难点,备课时采用了这样的设计:(当然,应该在学生不能发现算理时才给出箭号)步骤i 计算所得的值第1步0+1=1第2步1+2=3第3步3+3=6第4步6+4=10第5步10+5=15第6步15+6=21 (100)4950+100=5050通过如此设计引导,学生容易发现算理的实质即第i 步的值=第(1)i 的值+i ,而且计数变量逐一增加直到100为止.所以,循环体就是S S i =+,2008年第2期福建中学数学231i i =+.为了突破锁定的第二个重、难点,教师可以在两种结构的判断框中采用对比填空的手段突出两种循环的区别,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重、难点的突破常常是在例题的教学中体现的,因此,相应例题的分析及引导语言也应该讲究,备课时必须思考如何才能做得更加到位,如此,才能有效的突破设定的重、难点分块.2思考“如何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个“好问题”应当具有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究性.可接受性是指问题要让学生容易地理解问的是什么,要有一定的意义容易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障碍性则是要求问题要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也就是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是显而易见的,是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供使用的但又确实与已学内容有一定联系的问题;探究性是指学生能进行探究,而探究的过程又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课标课程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拥有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师应当注意使机会永远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例2写出把123212(4)化为十进制数的程序.虽然学生已学会了54(4)12321214243=×+×+321042414241766×+×+×+×=,但如果只是提出如何写出程序,大部分的学生都会感到很茫然.如果这样设计逐步递进的问题系列:①上述的转换过程有什么特点?(原数中从右数第i 位的数乘以4的1i 次幂);②通过上述计算过程你们可以发现k 进制转化为十进制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基本上能回答出把原数中的右数第i 位数乘以k 的1i 次幂,然后相加).此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各个位置上的数如何取出,所以就再问:③计算机又如何把一个数的各个位数分离出来呢?有了前面除10取个位数的方法以及循环语句学习的基础,容易得到循环体(mod10)r a =*S S r ki=+1i i =+\10a a =.至此程序的编写已经问题不大了.例3十进制123转化为4进制数.算理的实质就是先将这个数除以4,得到余数3,然后再把所得商30作为被除数除以4,得到第二个余数2,如此反复地把商作为被除数除以4,就能一次一次的求出余数,这些在介绍“除k 取余法”时,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只要提示性地问:①“除k 取余法”的算理的实质是什么?本题的难点是如何编程序才能使计算机将这些余数串成一串呢?可以接着着提出这样问题:②如果输入1,2,3三个数字,如何让计算机输出321这个数?③由此你能将这些余数串成一串最终让计算机输出这个k 进制数吗?这样提出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有“跳一跳、摘得到”的感觉,而不至于“望尘莫及”!3思考“课本教学程序及例题解决方法的合理性”课本课本,教学的根本;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的确,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和一种范例,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其合理性,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要有“用教材”的意识.例4编写程序,使任意输入的3个整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这是一道三个条件语句叠加的问题,从课本的例题安排顺序来看,其跳跃度比较大,学生不易掌握,所以在求解例题之前可以用:编写程序,输出任意输入的3个整数的最大数来进行铺垫.此外,本文前面已提到的“k 进制化为十进制”的编程问题,课本上所编写的程序并不好理解,其实只要不断的除10然后再取余数,直到这个数为0时就结束循环.为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与接受,可以把课本的内容改写成以下程序:INPUT a,k b=0i=0DO r=a mod 10b=b+r*k i i=i+1a=a\10LOOP UNTIL a=0PRINT b END 4思考“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通常,教师备课更多的是备书本,很少备学生.建构主义教学的第一要义就是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已有学习基础和个别差异,充分估计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问题,预先想好对策,使问题尽24福建中学数学2008年第2期早的解决.如[条件语句]这节中,对于条件语句的嵌套和条件语句的叠加,结束条件语句的“END IF”所放的位置是有区别的,如果预先没有充足的考虑,学生很有可能把它放置错误.为此,备课时想到了一个比喻的方法,即:条件语句的嵌套好比老子带儿子,现代社会往往是儿子的事解决了,才解决老子的事,所以只有等到子条件语句“END IF”了,才能写“老子”的;所以,上层条件语句中的“END IF”要在内层条件语句结束之后;而条件语句的叠加好比排队检票,自己的票检查合格是自己的事,解决已否与他人无关,所以在下一个条件语句之前要加上“END IF”.为了让学生今后不再发生他们可能发生的某个错误时,往往需要制造让其“跌入陷阱,又再获新生”的体验.如在学习“古典概型”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意试验出现结果的有限性而忽视等可能性.为此,可以通过以下的环节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环节:跌入陷阱.让学生做一道习题:天气预报说,在今后的三天中,每一天下雨的概率均为40%,求这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可以预见一定有很多学生会这样处理的:设下雨为1、不下雨为0,那么三天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是100、101、110、111、010、011、001、000共8种情况,其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情况有3种,所以3/8P=.第二环节:用随机模拟试验的方法得出1/4P=,并将两种方法对比.第三环节:探究发现,寻找导致不同结果的原因.第四环节:得出结论,再获“新生”.通过学生讨论,他们发现上述8种情况实际上是不等可能的,这样他们会牢牢记住“等可能性”的重要,这也实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理念.当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比如是否有一题多解?是否可以由此问题联想到彼问题?等等.但限于《必修3》,这方面的思考相对于少了些.5反思“为什么某一部分的教学进行的不顺利?”在如何应用“秦九韶算法”完成一般的多项式-1-110()n nn nf x a x a x a x a=++++求值问题时,教材中采用的做法希望学生能归纳出下面的递推公式:0nv a=、-1-(1,2,)k k n kv v x a k n=+=,但实际操作中却发现学生是“启而不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教师必须及时反思!仔细琢磨,发现原因之一是因为x的系数是不断的用上一个值来赋,而a(i)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特殊的引例到两个量都在发生变化的一般情形,其思维的跳跃度太大;原因之二是学生还没有学到数列的递推关系.本着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遵循思维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尝试做了如下改动,先从系数与幂指数都特殊的求值432()2345f x x x x x=++++= (((2)3)4)|5x x x x++++①,然后到幂指数特殊而系数一般的求值43243210()f x a x a x a x a x a=++++②,最后再到系数与指数都是一般的求值问题()f x=nna x-1-110nna x a x a++++③,通过对①的认识,发现010213243 1,2,3,4,v v v x v v x v v x v v x ==+=+=+=+5诱导学生对比完成②的递推关系式0410*******,,,, v a v v x a v v x a v v x a==+=+=+430v v x a=+,所以04,v a=14k k kv v x a=+(1,2,3,k=4),然后再类比得出③的0nv a=、-1-k k n kv v x a=+ (1,2,)k n=就显得自然而且容易,这实际上也是前面所提到的给学生的思维飞跃创造了一个铺垫,这就是反思所带来的双赢!上述问题也说明了教科书仅仅是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必须依据《课标》及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取长补短,活用教材.当然,反思可以来源于多种渠道,可以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情况进行反思,可以从课上的是否顺畅的自我感觉中反思,还可以从学生的作业、学生所问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反思,总之只要“有心”,就会有收获.思考与反思的有机结合能使教师的教学得以不断改进,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2008年第2期福建中学数学25。

对必修模块教学实践的体会

对必修模块教学实践的体会

6.物质通过细胞膜进行被动运输有几 种方式?
被动运输: 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侧向低浓度 侧转运,转运动力来自膜内外两侧物质的浓度梯度或电位差,不 消耗细胞代谢能的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 1、 简单扩散 简单扩散又称自由扩散,只要物质在膜两侧存在浓度差即可 进行简单扩散,不消耗细胞代谢能,不需膜蛋白协助。如O2、N2、 CO2、乙醇、尿素、苯、H2O等小分子物质都可通过简单扩散的方 式进行穿膜运输(图)。特点:①物质由高向低顺浓度梯度转运; ②不需借助载体;③不消耗细胞代谢能。
4.关于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 关于对照实验,科学方法论的书上一般是这么论述 的:如果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余因 素都相同,那么这两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 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要依据研究 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来确定,有时候研究的问题和作出 的假设改变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有可能会发生对换。一 般来说,保持原有状态的组作为对照组,人为改变条件 的组作为实验组;或者是,已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对照 组,未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实验组。 对比实验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 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 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照实验的范畴比对比 实验广,因而又有人将对比实验称为相互对照实验。
第4章
第5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
知识点的删除
如:生物体的六大基本特征、生殖的类型、生 物的个体发育、B对于植物的作用、原生质体 内的主要元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高尔基 体的功能删去了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生物 体的代谢类型、新陈代谢等。
知识点的增添
第一章第一节中出现的生命系统及生命系统层次(P4)、第 二节中出现的蓝藻的种类和蓝藻细胞的内含物(P9)、细胞学说建 立的过程(P10) 第二章第二节中出现的幼儿体内的必需氨基酸(P21)、蛋白质盐 析和变性的比较(P23)、第三节中DNA和RNA的观察(P26)、第四 节中常见二糖的水解产物、脂肪与糖原释放能量的比较、胆固醇的 重要作用、脂肪和胆固醇的饮食健康(P30) 第三章第一节中细胞膜上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相关知识、细胞膜功 能中信息交换的相关知识扩充。(P41) 第二节中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溶酶体功能、细胞骨架(47)、线粒 体的染色方法、人工肾的具体内容(P44) 第三节中核仁的作用、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数据分析能力的训 练(P53) 第四章中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建立过程、协助扩散方式、胞吞和 胞吐现象(P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一.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生物教师教学工作内容 的设定
要做什么?
二.必修课程两个模块的教学实践
怎么做好?
三.必修模块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初探
反思与纠正
6
一.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生物教师
教学工作内容的设定
一线教师努力做到:
1. 研读课程标准 2. 透析学生用书 3. 精读教师用书 4. 优化教学环节 5. 改进实验教学 6. 提升评价理念
10
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二:
面向全体学生 《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 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 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 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11
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
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 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 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 之一。《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 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 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问题引发的思考:
课时为什么会如此紧张? 怎么解决? 依据什么来划分课时和确定教学内容? 知识点的教学次序是否可以改变? 知识教学中一般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合适? 探究活动一定要做实验吗? 实验都要开吗?人教版教材中究竟有哪些实验是因为客
观条件不足而不能开出的? 教学中如何最合理使用教材提供的练习和单元检测题? 一定要补充大量习题训练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吗? ……………………
A.太紧
(22人)
B.较紧
(22人)
C.正好
(6人)
D.宽松
(0人) 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集中反映的问题有:
没有充分理解课标和教参,穿新鞋走老路。 内容太多,课时紧,一直在赶进度。 探究活动没有切实开展。 实验开出率低,实验教学方法没有改进。 缺乏合适的学生练习册,对基础知识训练不够。 学生评价仍然只有纸笔测试。 ……………
B.>80%
C.≈50% C.<300%
8.你布置学生写实验设计吗? A.写成报告形式 B.你写让学生记笔记 C.通过试题让学生简答或其它
9.你觉得36课时紧张吗?
A.太紧
B.较紧
C.正好
D.宽松
2
问卷调查的结果:
(50位高一、高二教师)
1.你在备课时认真对照课标的 教学要求吗?
A.认真对照 (10人)
C.不够仔细 (7人)
7.本学年你所教模块的实验让 8.你布置学生写实验设计吗?
学生做了多少?
A.写成报告形式 (8人)
A.100%(0人) B.>80%(32人) B.你写让学生记笔记 (12人)
C.≈50%(10)人C.<30%(8人) C.通过试题让学生简答或其它
(30人)
9.你觉得36课时紧张吗?
人教版新教材培训
必修课程三个模块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1
问卷调查的部分内容 :
1.你在备课时认真对照课标的 教学要求吗? A.认真对照 B.看一下 C.来不及看
2.你在备课时主要参考教师用 书的什么内容? (多选) A.教学目的要求 B.教学内容特点 C.教学策略 D.答案与提示
3.你能说出三个必修模块的教 育价值吗? A.能清楚地说出 B.知道,说不完整 C.不知道
P4
12
课程的基本理念之四: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 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标准》 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 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 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 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B.看一下
(28人)
C.来不及看 (12人)
2.你在备课时主要参考教师用 书的什么内容? (多选)
A.教学目的要求 (22人)
B.教学内容特点 (28人)
C.教学策略
(12人)
D.答案与提示 (50人)
3.你能说出三个必修模块的教 育价值吗?
A.能清楚地说出 (9人)
B.知道,说不完整 (5人)
C.不知道
7
1. 研读课程标准
自1978年起,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历经多次改革,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普通高 中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吸纳现行高 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 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 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 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36人)
4.教学中你能运用教材中的栏 目吗? A.全用到,都仔细讲 (6人) B.全用到,部分仔细讲 (23人) C.不全用,重点才讲 (21人)
5.你经常布置学生画概念图吗? 6.你对教材中的图仔细研究了
A.经常画
(12人)
吗?
B.画的不多
(9人)
A.仔细研究 (39人)
C.在课本上填,不画 (29人) B.较仔细研究 (4人)
4.教学中你能运用教材中的栏 目吗? A.全用到,都仔细讲 B.全用到,部分仔细讲 C.不全用,重点才讲
5.你经常布置学生画概念图吗? 6.你对教材中的图仔细研究了
A.经常画
吗?
B.画的不多ALeabharlann 仔细研究C.在课本上填,不画
B.较仔细研究
C.不够仔细
7.本学年你所教模块的实验让 学生做了多少?
A.100%
----课标前言
8
课程性质:
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 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 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 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 形成。
9
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 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 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 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及 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 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