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微生物发酵制药(1)

合集下载

【发酵工艺学总论】第六章-发酵经济学

【发酵工艺学总论】第六章-发酵经济学

(1)菌株选育对发酵成本的影响
▪ 一般来说,菌种选育约占生产成本的20%-60%,筛选 具有优良性能的菌株和对菌株进行改良是降低生产成 本的有效途径。
a 优良生产菌株的筛选
①提高筛选效率很重要 分离一支有价值的菌株并不容易,通常要花费 较长的时间和代价,甚至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仍一 无所获。
(1)菌株选育对发酵成本的影响
a 碳源(续)
▪ 在确定培养基配方时,不仅要比较它们的单耗成本,
而且还要考虑通风量与搅拌功率。 (黏度、溶氧)
▪ 工业废料的利用
▪ 优点:以此作为廉价C源,主要意义在其社会效益 显著,保护了环境 。
▪ 缺点:经济效益不如传统原料高。
(2)发酵培养基成本分析
b 矿物质(无机盐)
▪ 原材料中矿物质所占比重一般较小,其中较高的
本章内容
一、概述 二、影响发酵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的成本分析
(1)菌株选育 (2)发酵培养基 (3)无菌空气与通气搅拌 (4)动力费(加热、冷却) (5)培养方式 (6)发酵产品的分离纯化 (7)发酵规模 (8)市场经济信息分析及管理技术 三、发酵过程的经济学评价
一、概述
菌株 发酵工程原理 反应过程(代谢、工艺过程及控制)
搅拌转速亦会改变,应根据工艺要求设计,使整个运转费 最低。
(4)动力费(加热、冷却)成本分析
▪ 发酵生产中,需要加热与冷却的工序大体有: ▪ 培养基的加热灭菌(或者淀粉质原料的蒸煮糊化),
然后冷却到接种温度;
▪ 发酵罐及辅助设备的加热灭菌与冷却; ▪ 发酵热的冷却,发酵恒温; ▪ 产物提炼与纯化过程的蒸发、蒸馏、结晶、干燥等。 ▪ 节约冷却水用量的办法 ▪ 采用气升式发酵罐; ▪ 选育嗜热或耐热的生产菌株; ▪ 改变原料路线,少用烃类原料。

第六章 微生物发酵机理

第六章 微生物发酵机理
① 酶活性的激活(activation) 前体激活:代谢途径中后面的酶促反应,可被该途径
中较前面的一个中间产物所促进。 代谢中间产物的反馈激活:代谢中间产物对该代谢途径
的前面的酶起激活作用。
2、酶活性的调节(细调)
② 酶活性的抑制(inhibition):代谢调节过程中所发生 的抑制现象主要是可逆的,大多是反馈抑制
1、酶合成的调节(粗调)
③酶合成调节的遗传机制:操纵子学说
操纵子是指基因组DNA分子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断 由启动子、调节基因、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组成。
诱导型操纵子:效应物存在导致基因表达。 阻遏型操纵子:效应物存在导致基因表达的关闭。
乳糖操纵子的诱导机制
P R PO
z
ya
半乳糖苷 酶
半乳糖 苷渗透 酶
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末端产物的分支合成代谢途径中 ,调节方式较复杂,其共同特点是每个分支途径的末端 产物控制分支点后的第一个酶,同时每个末端产物又对 整个途径的第一个酶有部分的抑制作用,分支代谢的反 馈调节方式有多种:
顺序反馈抑制(sequential feedback inhibition) 同工酶的反馈抑制(isoenzyme feedback inhibition) 协同反馈抑制(concerted feedback inhibition) 累积反馈抑制(cumulative feedback inhibition) 超相加反馈抑制(cooperative feedback inhibition)
第六章 微生物发酵机理
第一节 微生物基础物质代谢 第二节 厌氧发酵产物的合成机制 第三节 好养发酵产物的合成机制
第一节 微生物基础物质代谢
一、微生物对培养基中碳源的代谢 二、微生物对培养基中氮源的代谢 三、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微生物发酵制药29页PPT

微生物发酵制药29页PPT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微生物发酵制药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生物发酵制药

生物发酵制药

主要指标与中间分析项目雷同
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生产啤 酒、酒精、药用酵母等;核酸、麦角固醇、细胞 色素C、凝血质和辅酶A等。 红酵母 (Rhodotorula):β-胡萝卜素 棉病针孢酵母(Nematspora gossypii):核黄素
真菌之其它
牛肝菌属: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腺膘呤、 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 灵芝属:灵芝多糖、灵芝多肽、三萜类、16种氨基酸(其 中含有七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甾类、甘露醇、
第一阶段
• 1676年制成第一台显微镜 ——微生物的存在 • 1857年巴斯德证明了酒精是由活的酵母发酵引起 的 • 1897年毕希纳发现磨碎的酵母仍使糖发酵形成酒 精——酶
第二阶段
• 对发酵技术的认识起始于19世纪末,主要来自于
厌氧发酵,如利用酵母菌、乳酸菌生产酒精、乳
酸和各种发酵食品。
第三阶段
温度
pH
溶氧 泡沫 染菌 发酵终点的判断
菌体浓度
• 在适合的生长速率下,发酵产物的产率与菌体浓 度成正比关系。特别是初级代谢产物。 • 菌体浓度过低,产物产率下降。 • 菌体浓度过高,产生其他影响。 • 措施:调节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的浓度。
营养物质
• 碳源 • 氮源 • 磷酸盐:生长亚适量浓度 • 补料:半饥饿状态
细菌之乳酸杆菌属 (Lactobacillus)
• 生产抗癌类药物
放线菌
• 抗生素12000余种,60%左右来自放线菌,经济 价值大。
放线菌之链霉菌属 ( Streptomyces )
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
金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 红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erythreus) 龟裂链霉菌 (Streptomyces rimosus)

微生物发酵制药(上)

微生物发酵制药(上)

生产菌种的建立
诱变方案设计
出发菌种的选择:较高产,对诱变剂敏 感。 诱变剂的使用:交叉使用多种,合理组 合。中等剂量(80%致死率)。 选择压:施加一定的选择压,获得耐药菌 株。措施:添加抗生素,提高前体浓度, 增加产物浓度。
发酵制药
生产菌种的建立
诱变育种流程
出发菌种 单孢子悬液 诱变处理
高产菌株 复筛
发酵前期(fermentation prophase) 菌体生长期(cell growth phase) 发酵中期(fermentation metaphase) 产物合成(生产)期(product synthesis phase) 发酵后期(fermentation anaphase) 菌体自溶期(cell autolysis phase)
发酵制药
生产菌种的建立
1、生产菌的自然分离(2)
培养基: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营养和pH;添加抑制 剂。 分离方法: (1)稀释法:无菌水,生理盐水,缓冲液 (2)滤膜法:0.22 - 0.45 µm。细菌在膜上, 放线菌菌丝可穿透,进入培养基。 培养条件:温度。放线菌:25-30℃,32- 37℃,45-50℃;7-14天至1月。
发酵制药
3、影响生长动力学的因素 (1)基质浓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生长与生产的关系
菌体生长过程,基质逐渐被吸收利用,浓度呈现降低。 基质浓度的减少可用基质消耗速率和比消耗速率表示:
dS rS= − dt
dS ⎛ 1 ⎞ qS = − ⎜ ⎟ dt ⎝ X ⎠
发酵制药
生长与生产的关系
限制性基质浓度与比生长速率的关系
发酵制药
发酵与制药
1、发酵概念
• 概念:通过微生物培养而获得产物的过程 • 种类:用产品说明,冠以产物名而成,如青霉素 发酵,维生素发酵 • 初级代谢产物:在初级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 包括各种小分子前体、单体和多糖、蛋白质、脂 肪、核酸等。生长所必须的。几乎所有生物初级 代谢基本相同。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 • 次级代谢产物:比较复杂的化合物,不是细胞生 长必需的,对生命活动有意义(抗逆境条件)。 抗生素,毒素,色素

最新发酵工程制药工艺技术基础PPT课件

最新发酵工程制药工艺技术基础PPT课件

12.03.2024
11
生物制药工艺学—— 概 微生述物菌种的选育与保藏
➢ 新药生产菌的保藏
保存机构: 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
理中心、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北京)、抗生素菌种保藏 管理中心、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日本技术评价研究所生物资源中心 (NITE Biological Resource Center) 英国国家菌种保藏中心 (The United Kingdom National Culture Collection )
12.03.2024
10
生物制药工艺学—— 概 微生述物菌种的选育与保藏
➢ 新药生产菌的保藏
目的:保持长期存活、不退化、不丧失生产能力。 保存原理:使其代谢处于不活跃状态,即生长繁殖受抑制的 休眠状态,可保持原有特性,延长生命时限。 保存方法:斜面低温保存、液体石蜡密封保藏、砂土管保藏、 冷冻干燥保藏、液氮低温保藏。
12.03.2024
21
生物制药工艺学—— 概 述 发酵过程的控制
➢ 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与检测
生物参数:菌丝形态、菌丝浓度。
➢ 发酵终点与控制
经济因素、下游工序、其他因素。
12.03.2024
22
生物制药工艺学—— 概 述
思考题
12.03.2024
23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4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人为创造条件,使菌种发生变异,从中筛选优良个 体,淘汰劣质个体,是当前菌种选育的一种主要方法。其特点是速度快、收效

生物技术制药——第六章 酶工程制药

生物技术制药——第六章 酶工程制药

2、酶的提取
3、酶的分离方法
4、酶的组合分离纯化策略
5、酶的浓缩、干燥与结晶
一、酶的分离纯化技术路线
细胞破碎 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细胞 发酵液
酶提取
酶分离纯化
酶浓缩
酶贮存 离心分离,过滤分离,沉淀分 离,层析分离,电泳分离,萃 取分离,结晶分离等。
25
二、酶的提取
JY92-II D超声波
化学合成:固相合成多肽技术
早期酶的生产多以动植物为主要原料
植物提供的酶主要有: 蛋白酶、淀粉酶、氧化酶等。
动物组织提供的酶主要有:
胰蛋白酶、脂肪酶和用于奶酪生产的
凝乳酶等。
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动植物来源有限、生
产周期长,以及地理、气候和季节影响。
目前工业生产一般都以微生物为主要来源
酶活力的变化来诊断某些疾病,二是利用酶来测
定体内某些物质的含量,从而诊断某些疾病。
15
(1)根据体内酶活力的变化诊断疾病:
一般健康人体内所含有的某些酶的量是恒定在
某一范围的。当人们患上某些疾病时,则由于 组织、细胞受到损伤或者代谢异常而引起体内 的某种或某些酶的活力发生相应的变化。故此, 可以根据体内某些酶的活力变化情况,而诊断
和Schleith采用聚氨基苯乙烯树脂为载体,经重氮化法活化后, 分别与羧肽酶、淀粉酶、胃蛋白酶、核酸核糖酶等结合,制成固 定化酶。 郎首次应用固定化氨基酰化酶从混合氨基酸中大规模生产L-氨基 酸,实现了酶应用史上的一大变革,开辟了固定化酶工业化应用 的新纪元。这时人们已经预感到了固定化酶以后可以在现代酶工 程以及整个生物工程中占有的重要作用, 它在应用上和理论上的 巨大潜力吸引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医学、化学工程和高分子 等领域的科研机构及企业科技部门研究人员的注意力。

第六章微生物发酵培养

第六章微生物发酵培养

② 当限制性底物浓度很大
时,零级反应 ;
maxS
Ks S
③ 存在高底物浓度抑制时,
1.2
与米氏方程比较
V
V1m
0.8
0.6
s
0V.m4/2 0.2
v vmax km s
0 0K m 200
400 S 600
800 数法):


max
流加培养 (feed batch fermentation)
• 流加培养又称为补料分批培养,是指先将
一定量的培养液装入反应器,在适宜的条 件下接种细胞,进行培养,细胞不断生长, 产物也不断形成。随着细胞对营养物质的 不断消耗,向反应器中不断补充新的营养 成分,使细胞进一步生长代谢,到反应终 止时取出整个反应系。
Yx / s

x t
/( S ) t

x S

菌体增加的量 消耗基质的量
Yx/s —基质生长得率(g菌体/g基质)或(g菌体/mol基质)
2. 产物得率:消耗单位数量基质所得到的产物量,称为基质的产 物得率,其定义为:
YP / S

P /( S ) t t
P S
二、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速率和环境条件对生长速率 的影响。
(一)生长速率
菌体浓度的增加速率
d x f (x, S, I ) dx x
dt
dt
比生长速率:单位菌体的生长速率 h-1
1dx
x dt
td ln 2 0.693

比生长速率μ与许多因素有关,当温度、pH、基 质浓度等条件改变时,μ随之改变
What is meant by the speed of a reaction? The

微生物发酵工艺

微生物发酵工艺

第六章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6.1 微生物发酵与制药6.2 微生物生长与生产的关系6.3 微生物生产菌种建立6.4 发酵培养基制备6.4 发酵培养基制备• 概念(medium)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各种代谢产物所需要的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

• 培养基的组成和比例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生产和工艺选择、产品质量和产量。

6.4.1 培养基的成分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前体与促进剂消泡剂1、碳源(carbon sources)概念: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素的营养物质。

作用:为正常生理活动和过程提供能量来源,为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碳源种类糖类:葡萄糖、淀粉、糊精和糖蜜脂肪:豆油、棉籽油和猪油醇类:甘油、乙醇、甘露醇、山梨醇、肌醇蛋白类:蛋白胨、酵母膏速效碳源:糖类、有机酸迟效碳源:酪蛋白水解产生的脂肪酸2、氮源(nitrogen sources)概念: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氮素的营养物质。

作用:为生长和代谢主要提供氮素来源。

种类:无机氮源、有机氮源有机氮源几乎所有微生物都能利用有机氮源黄豆饼粉、花生饼粉棉籽饼粉、玉米浆、蛋白\胨、酵母粉、尿素无机氮源氨水、铵盐和硝酸盐等。

氨盐比硝酸盐更快被利用。

工业应用:主要氮源或辅助氮源;调节pH值生理酸性物质:代谢后能产生酸性残留物质。

(NH4)2SO4利用后,产生硫酸生理碱性物质:代谢后能产生碱性残留物质。

硝酸钠利用后,产生氢氧化钠。

3、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概念:组成生理活性物质或具有生理调节作用矿物质• 作用方式: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

• 种类:盐离子磷、硫、钾、钠、镁、钙,常常添加铁、锌、铜、钼、钴、锰、氯,一般不加。

4、水菌体细胞的主要成分。

营养传递的介质。

良好导体,调节细胞生长环境温度。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之一。

5、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概念:维持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不起碳源和氮源作用。

发酵工程 第六章 微生物发酵机理文稿演示

发酵工程 第六章 微生物发酵机理文稿演示
如果采取某些手段阻止乙醛作为氢受体时,磷酸二羟丙酮则替 代乙醛作为氢受体形成甘油,这样发酵转为甘油发酵。
NaHSO3可作为抑制剂: 乙醛 + NaHSO3
乙醛亚硫酸氢钠↓
甘油发酵
2ATP 2ADP
1.6-

二磷

酸果


2AT 2ADPP
3-磷酸
丙酮酸
甘油醛
CO NaHSO
2 乙 乙醛 醛 HSO3
葡萄糖 ATP
ADP
6-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 Pi
1
4-磷酸赤藓糖
3-磷酸甘油醛
2
7-磷酸景天庚酮糖
乙酰磷酸
ADP ATP
3
5-磷酸木酮糖
乙酰
4
5
5-磷酸核糖
5-磷酸核酮糖
5-磷酸木酮糖
6
2 分子3-磷酸甘油醛 NAD+
NADH+H+ ADP
ATP NADH+H+
NAD+
乳酸
乙酰磷酸 ADP
7
ATP

2(NADH+H+)
⑹ 2Pi 1,3-二磷酸甘油酸
2ADP

2AD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⑼
2-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2ATP
2H2O
糖酵解和酒精发酵的全过程
酒精发酵中的副产物
主产物:乙醇、CO2
酵母菌酒精
醇(杂醇油)
发酵
醛(糠醛)
副产物40多种 酸(琥珀酸)

甲醇
二 甘油发酵
酵母菌中的乙醇脱氢酶活性很强,乙醛作为氢受体被还原成 乙醇的反应进行得很彻底,因此,在乙醇发酵中甘油的生成量 很少。
2. 次级代谢(secondary metabolism):微生物以 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 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6-微生物工程-第六章-发酵动力学2

6-微生物工程-第六章-发酵动力学2

30
0.3~0.5
28
0.1~0.3
第18页,共91页。
关于菌龄的描述:
微生物细胞倍增时间与群体生长动力学
细菌:典型倍增时间1hr 酵母:典型倍增时间2hr 放线菌和丝状真菌:典型倍增时间4-8hr
微生物细胞群体生长动力学是反映整个群体的 生长特征,而不是单个微生物生长倍增的特征。
因此,菌龄是指一个群体的表观状态。
第3页,共91页。
研究发酵动力学的目的:
➢ 认识发酵过程的规律; ➢ 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确定最优发酵过程参
数,如:基质浓度、温度、pH、溶氧等; ➢ 提高发酵产量、效率和转化率等。
第4页,共91页。
发酵工程:
一条主线: 发酵工艺过程
两个重点:
发酵过程的优化与放大
三个层次:
分子、细胞、反应器
1 rO2 YX/O rX
比耗氧速率:
(6-9)
第37页,共91页。
(6-11)
(2)底物消耗动力学
产物的生成直接与能量的产生相联系
底物消耗速率:
rs
1 Y
X/S
rX
mX
(6-12)
为维持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所需 能量的细胞维持系数:
m
YX/S 表观得率
针对底物的细胞绝对得率:
Y X/S
qS
1 Y
Monod方程:
比 生 长
mSt Ks St
素 率
表征μ与培养基中残留的生
μ
长限制性底物St的关系
限制性底物残留浓度St
残留的限制性底物浓度对 微生物比生长率的影响
Ks—底物亲和常数,等
于处于1/2μm时的底物浓 度,表征微生物对底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微生物发酵药物是运用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理 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从微生物菌体或其发酵液 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些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微 生物药物可分以下几类:以微生物菌体为药品、 以微生物酶为药品、以菌体的代谢产物或代谢产 物的衍生物作为药品以及利用微生物酶特异性催 化作用的微生物转化获得药物等,包括微牛物菌 体、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抗生素、维生索、 酶与辅酶、激素及生物制品等。这些物质在维持 生命正常活动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投产了青霉素,1958年建设了以生产抗 生素为主的华北制药厂,投产了青霉素、 链霉素、土霉素和红霉素等品种、随着 全国陆续建立起—批微生物发酵药厂, 在1957午我国开始了氨基酸发酵的研究, 其中拧氨酸的发酵于1964年获得了成功, 并投入生产。
• 50年代还开始了核酸类物质的发酵研究, 之后投入了生产。在维生素生
• 微生物酶发酵:
• 目前许多医药用酶制剂是通过微生 物发酵制得的,如用于抗癌的天冬 酰胺酶和用于治疗血栓的纳豆激酶 和链激酶等。
• 并随着基因工程的飞速发展,许多 在动、植物中含量极低的药用酶通 过基因重组的方式,可以在原核微 生物或真核微生物的基因组中通过 发酵得以表达,这样大大降低了生 产成本,拓宽了酶的来源。
• 思考题: • 1.简述微生物发酵制药的研究范围. • 2.制药微生物的选择的要求有哪些? • 3.简述制药微生物菌株筛选的一般步骤及方
案. • 4.防止菌种退化措施一般有哪些? • 5.简述诱变育种的原理。
第六章微生物发酵制药
• 第一节 概述 • 微生物发酵制药的历史悠久。在免疫学
方面,我同早在宋朝真宗(998—1022)年 代就开始利用接种人痘的免疫技术预防 天花病 。到1796年英国医生E.Jenner利 用接种牛痘苗预防天花并获得成功。
• 复方氨基酸制剂主要为重症患者提供合 成蛋白质的原料.以补充消化道摄取的 不足。
• (3)核苷酸类药 利用微生物发酵工艺生 产的该类药物有肌昔酸、肌苷、5-腺苷 酸(AMP)、腺三磷(ATP)、黄素腺嘌吟二 核苷酸(FAD)、辅酶A(CoA)、辅酶I(C01) 等。
• (4)维生素类药 日前微生物微浓度 下能抑制或影响活的机体生命过程 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目前 已发现的抗生素有抗细菌、抗肿瘤、 抗真菌、抗病毒、抗原虫、抗藻类、 抗寄生虫、杀虫、除草和抗细胞毒 性等的抗生素。
• 具不完全统计,从40午代至今,已 知的抗生素总数不少于9000种,其 主要来源是微生物,特别是土壤微 生物,占全部已知抗生素的70%左 右.至于有价值的抗生素,几乎全 是出微生物产生。
• (2)氨基酸类药物 目前氨基酸类药物
分成个别氨基酸制剂和复方氨基酸制剂
两类,前者主要用于治疗某些针对性的
疾病,如用精氨酸和鸟氨酸治疗肝昏迷,
解除氨毒;光氨酸用于抗过敏、肝炎及 白细胞减少症;L—谷氨酰胺用于治疗消 化道溃疡。蛋氨酸用于防治肝炎、肝坏 死、脂肪肝;L—组氨酸常作为治疗消化 道的辅助药物等。
• 随着细胞融合技术和基因工程的问世, 为微生物制药来源菌的获得提供了一种 有效的手段。工程菌和融合子经发酵后 生产原来微生物所不能产生的药物或提 高生产效率。同时近年来发酵工艺及其 控制的研究也得到了发展,利用计算机 在线控制以及固定化细胞技术为微生物 发酵制药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 我国微生物发酵制药工业起步较晚,建 国后,在发展原料药为主的方针指导下, 于1953年5月l日在上海第三制药厂正式
• 直到l0年后,才打破了这个框框,通过 动物试验,把青霉素从细菌学家的好奇 物质转变为医学上具有活力的物质 。
• 微生物发酵的药物必须借助发酵工程来 完成,发酵工程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及在 生产过程中成功的应用为40年代青霉素。
• 为以后的微生物发酵制药乃至发酵工程 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模式,成为以后微生 物工业兴旺发达的开端。这一深层发酵 技术也激发了氨基酸发酵、维生素发酵 以及酶制剂生产等的研究。
• 微生物发酵制药的研究范围
• 微生物发酵制药是利用微生物进行药物 研究、生产和制剂的综合性性应用技术 科学。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制药用菌的 选育,发酵以及产品的分离和纯化工艺 等。
• 主要讨论用于各类药物发酵的微生物来 源和改造、微生物药物的生物合成和调 控机制、发酵工艺与主要参数的确定、 药物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质量控制等。
•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在其 生产和代谢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 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中许 多是可以用于制作药物的。如初级 代谢产物中的氨基酸、蛋白质、核 酸、类脂、糖类以及维生素等,次 级代谢产物中的抗生素、生物碱、 细菌素等。
•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在其 生产和代谢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 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中许 多是可以用于制作药物的。如初级 代谢产物中的氨基酸、蛋白质、核 苷酸、类脂、糖类以及维生素等, 次级代谢产物中的抗生素、生物碱、 细菌素等。
• 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的发展,尤 其是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的发 展,使得发酵制药所需的微生物菌 种不仅仅局限在天然微生物的范围 内,已建立起了新型的工程菌株, 以生产天然菌株所不能产生或产量 很低的生理活性物质,拓宽了微生 物制药的研究范围。
• 微生物发酵药物的分类
• 微生物药物可以按生理功能和临床 用途来分类,还可以按产品类型来 分类,但通常按其化学本质和化学 特征进行分类。
• 产方面,我国于70年代成功地研究出 “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的技术,在 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
• 简述“二 步法”生产工艺:
• D-山梨醇——(醋酸杆菌/氧化)L-山梨 醇——(假单孢菌/生物转换)2-酮-L-古 洛糖酸——(内脂化/烯醇化)L-Vc
• 其他药物如酶制剂,我国在60年代后期 就巳开始了研究与生产;高科技的基因 工程药物近年来已形成研究热点.为我 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基础。
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品种包括:维生素C的 原料2一酮基—古龙酸、维生素A的前体 b—类胡萝卜素、维生素D2的前体麦角缁 醇、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12(钻
胺素)等。
• (5)缁体类激素 在缁体激素的生产过程中,一 些特异的转化反应需要借助微生物的作用
• (6)治疗酶及酶抑制剂 药用酶主要有助消化酶 类、消炎酶
• 微生物菌体发酵:即以获得具有药用菌体 为目的的发酵。如帮助消化的酵母菌片和 具有整肠作用的乳酸菌制剂等,还有近年 来研究日益高涨的药用真菌。如香菇类、 灵芝、金针菇等。这些微生物都可以通过 发酵培养的手段来生产出天然产品具有同 等疗效的产物。另外一些具有致病能力的 微生物苗体,经发酵培养,再减毒或灭活 后,可以制成用于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 到19世纪末,L.Pasteur.P.Enrich和 Von Rehiring等陆续发明了预防或治疗 各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的疫苗和类毒素 等。
• 此后,利用微生物生产疫苗的研究获得 了蓬勃的发展。
•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随着人们对 抗生索,尤其是对青霉素重要件的认识, 才大大推动了微生物发酵制药的发展。 1929年Fleming偶然发现了青霉素,但当 时人们认为动物试验结果不能指导人的 医学实践。
• 类,心血管疾病治疗酶、抗肿瘤酶类以及其他酶 类几类。其中许多
• 都可以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如蛋白酶、纤维素酶、 脂肪酶、链激酶、
• 脲激酶、天冬酰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