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力学-结构面剪切强度特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剪切扩容所提供的分量——正压力增大,水平 力(剪切力)增大; 2)水平推力作用于齿形斜面所产生的剪切抵抗分 量; 3)在无扩容条件下,正压力产生的剪切抵抗分量; 4)剪断齿尖而产生的剪切抵抗分量。 勒单尼公式表现了规则齿形结构面在剪切过程 中,爬坡同时又切齿的破坏机理,但参数太多, 表达过于复杂,虽合理,但少用。 (二)不规则齿形结构面的楔效应摩擦强度



' (3)试件受力为剪切力T 和正压力N 共同作用 TN' (限制性直剪试验); (4)齿面上受剪切力 T′和正压力N′作用; (5)不断施加剪切力 T ,试件沿结构面齿面
1、帕顿的结构面强度公式 图4-14(b)为一简化成 规则齿形节理面试件。 图4-14(b) 1)假设 (1)结构面的各接触面有相同的坡面角; (2)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坡面角、爬坡角)为β ;




由图4-15(b)得出: 在剪切位移下,结构 面上半块试件(面壁) 将沿爬坡角产生位移, 图4-15 当齿形越过齿尖将沿 另外一个齿形斜面位移,因此,在水平位移(U) 与垂直位移(V)的坐标下,将表现出齿形的轮廓 线,最终形成扩容曲线 OA′。 2、勒单尼提出的结构面强度公式 勒单尼在分析了规则齿形结构面剪切过程中 的受力状态,提出了结构面的剪切抵抗能力是由 四部分组成。

合力夹角)



即fs=tanφ s ,φ s——节理面的静摩擦角 2)动摩擦系数——岩块移动的最小摩擦力与相 应正应力之比Tmin /N =tanα min=tanφ k 一旦节理面上的岩块开始滑动,其摩擦力常会 减小,这样求得相应的动摩擦系数fk=tanφ k 其中φ k为节理面的动摩擦角。 3)动、静摩擦系数大小的影响因素: 与结构面性质(强度、硬度),接触面的光 滑程度,结构面的湿度,结构面中充填物的粘结 程度,滑移速度,温度和振动状态等有关。 4)结构面由静止到滑动的规律
↓ ↓
到更多

岩体中的结构面,对岩体力学特性的影响与单元块 体大小有关,即通常所说的结构面的尺寸效应。 巴顿对结构面的尺寸效应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 结果,如图4-22曲线——结构面的尺寸效应规律





※结构面的尺寸效应如下: 1、随结构面面积的增大, 峰值剪应力将随之减小, 裂隙度切割度增大。 2、随结构面面积的增大, 峰值剪应力对应的剪切位移,也将随之增大。 刚度减小。 k u 3、随着结构面面积的增大,结构面的剪切位移 曲线由脆断型向软弱型过渡,因破碎糜棱岩充填了 其中,使之体现充填物特性。 4、随着结构面面积的增大,其扩容量有随之减小 的趋势,—齿面磨蚀破碎剪胀减小的原因。



A′B发生破坏(被剪断) NSinβ 2)求:齿面上的剪切力T′ A′ 和 正压力N′
N D
N′ NCOS β
C 合力(N′、T′) F
(1)正应力: Tcosβ G 在Δ OCD中,OC=N COSβ , 在Δ OGF中,FG=Tsinβ,则N′= NCOSβ +Tsinβ。

T′ A
目前,结构面的尺寸效应属岩体力学中的难题, 其产生的机理还没有定论,不过,有两种说法 (论点)有一定说服力,在此作一简单介绍。 1)巴顿说:认为产生结构面尺寸效应的主要因素 是结构面面壁强度— 建立在岩石试验上。 2)剪切面积比说:认为结构面的接触面积远小于 岩块的面积,故剪切抵抗力要比岩块小得多。




如图4-13所示,当物体受合力与 正压力夹角α =φ s 时,物体开始 滑动时φ s转为φ k,由此得出结论: ①物体由静止到滑动,静摩擦系数φ s
减小到动摩擦系数φ k,即 φ k<φ s 。
静摩擦角 动摩擦角


②物体(结构面)在剪切力和正压力作用下滑动维持一
个常数值(匀速运动)。 ③当剪切力移开(撤除)后,运动停止,其运动位移不 可恢复。 ④当再次加载α =φ s ,物体再次滑动。


T cos tan sin tan N cos sin tan j
tan j 1 sin cos
右侧同除以cosβ

sin tan j cos
∵sinβ/cosβ=tanβ
由上试得出: (tanφj+tanβ)/(1-tanφj .tanβ)= tan(φj+β) 故: tanφ= tan(φj+β) ∴ φ=(φj+β) —(4-24) φ ——岩体(结构面)在外力作用下的总摩擦角。 4)结构面上总摩擦角φ 及其它角度关系 由公式4-24可得出的结论 : 规则齿形结构面破坏规律:--五方面
1、节理面粗糙度系数(JRC) (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图4-16,



巴顿按粗糙度分成1~10级,JRC分别取值0~20 (0~2,2~4……18~20)每2格为一级取10cm 长剖面。 2、节理面面壁的单轴抗压强度(JCS)—依表现 风化程度而定:轻——岩块,重——节理面。 3、(节理面)基本内摩擦角φ b(相当于平整 或光滑节理面的摩擦角),用残余剪切实验求得, 多数为 25°~ 35°。 如已知结构面在正应力下的 JRC 抗剪强度,则粗糙度系数为: 三、结构面的转动摩擦效应(自学)
结构面强度的描述,可发现 结构面强度其为一条折线方 程,表现了不同的破坏机理 采用不同的强度公式。
如下:σ ≤σ

T
τ﹦σ tan(φ j﹢β )
(爬坡效应)
σ ≥σ T τ﹦Cj ﹢σ tanφ j (切齿效应) 式中:σ T ——为两条强度线的交点,表示区别爬 坡效应与切齿效应的正应力值。实质为两强度转 折点,说明直剪试验时,结构面是由爬坡转为齿 尖开始剪断的效果。 Cj tan( j ) C j tan j 由上述两式转换 tan( ) tan
O
T
B Tsinβ

(2)剪切力: 在 Δ OCD 中,DC=- NSinβ (∵DC向与T′方向相反) 在Δ OGF中,OG = TCOSβ 则T′=- NSinβ + TCOSβ 。






3)结构面的总摩擦角φ 显然,在正压力N′和剪切力T′作用下的直剪试验,结构面 的破坏将沿着一个低强度的齿面A′B产生,此时试件发生 破坏,对于作用在齿形斜面( A′B )上的N′和T′必须满足 其摩擦强度条件。 即tanφ j = T′/ N′ (φ j为齿形斜面上的摩擦角),将T′和N′ 代人则tanφ j = TCOSβ -NSinβ / NCOSβ +Tsinβ,将其展 开得: NCOSβ tanφ j +Tsinβtanφ j = TCOSβ - NSinβ 整理得 N(COSβ tanφ j +Sinβ )= T(COSβ -sinβtanφ j ) 同时,结构面沿着一个低强度的齿面A′B产生破坏,还必 须满足试件外部的正压力和剪切力作用条件, 即tanφ = T/N =(COSβ -sinβtanφ j )/(COSβ tanφ j +Sinβ )
T j j

(由σ T代替σ 表示两条强度线的交点的强度)



由(4-26)式作出图4-14(c)曲线:OAB 为 结构面剪切最大强度包络线。 残余剪切强度:如果在每一个正压力下,结构面 受剪初始破坏后,位移继续发生(剪切力将降低 的值)并记录每个试样的残余剪切力(每一正压 力下,剪切位移开始时的剪切力),即可画出残 余剪切力下的残余破坏包络线 OC 。 6)规则齿形结构面楔摩擦的扩容 前述在进行变形分析时可知,结构面上下齿 形面壁相对位移时,不仅沿剪切力方向产生位移U, 而且也沿垂直方向产生垂直位移V,
a
11 a b


结构面的剪切强度特性

结构面的受力特点与岩石不同,结构面的抗 剪强度是保持岩体稳定的关键,所以要重点讨论。 结构面的剪切强度与其形态特征(光滑、粗糙、 凸凹度等)有着密切联系。 本节按结构面的形态特征分别讨论结构面的 面摩擦,楔效应摩擦,转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等强 度特性。



天然节理面,多数都呈不规则齿状起伏,其 起伏状态通常可用节理表面的起伏度和粗糙度加 以描述。 1977年巴顿根据大量试验,经统计分析提出 了经验公式 tan[JRC lg( JCS ) ] ——4-34

n b n
n



σ n ——节理面上的正应力 该公式包括三个参数:

百度文库

二、结构面的楔摩擦效应


自然界中岩体结构面的表面大多数都是起伏 (齿形凸凹)不平的,当受到拉、剪应力作用 时,这种起伏不平状态将给结构面强度产生一个 附加的值(即附加强度,它与起伏不平的斜面有 关,故称作楔效应摩擦)。 楔效应摩擦——指由齿型结构面所产生的附加强 度。 楔效应摩擦可分为规则齿状结构面摩擦及不 规则齿状结构面摩擦两种。分述如下: (一)规则齿形结构面的楔效应摩擦 规则齿形结构面就是将起伏不平的结构面表 面形态简化成具有相同角度的规则齿形,来分析 其强度特性。在该方法中以帕顿强度公式和勒单 尼强度公式最为经典。已被岩体力学界的工程技 术人员所公认,所以在此作以介绍 。
试验仪器——直剪仪 T ƒσ 正压力σ ——常数 剪切力T ——由小至大直至节理产生位移破坏

3、判断物体滑动与否 作用在结构面上有正应力N和剪切力T,合力R, 与正压力夹角为α,稳定α<φ,极限α = φ, 破坏α >φ。——(4-19)

tan s

4、摩擦系数 结构面发生摩擦时,可产生静、动摩擦两种 情况,从而形成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 N R 1)静摩擦系数——最大摩擦力与相 α 应的法向力之比,由图4-12可知, Tmax Tmax/N=tanα max=tanυ s 图4-12结构面的面摩擦效应 (式中分别为将位移前的最大正压力,摩擦力及
a rc t an ( lg( JCS

)
n
b

)
n

四、结构面的滚动摩擦效应 (自学) 五、结构面强度的尺寸效应 图4-21为地下巷道,它周
由少
↓ ↓
到多
围岩体处于完整及被结构面 切割成不同结构体的单元块 体。由图可得出的结论(结 构面强度的尺寸效应):

一、结构面的面摩擦效应 结构面的面摩擦强度——指结构面(表面平整光 滑形成面接触)表面在正应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下, 所表现出的抵抗剪切位移破坏的最大摩擦力。 1、结构面的面摩擦强度 在正应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下,平整结构面的摩擦 强度是与其表面的摩擦系数有关的函数,即(剪 切)摩擦强度τ=ƒσ =σ tanφ ——(4-18) 2、摩擦强度的由来—摩擦试验 R αN



(5)斜面上的合力与作用在外部的正压力N 间 的夹角为φ =φ j﹢β 。 5)结构面的变形曲线 在上述分析中并没有考虑正应力大小给与的 影响。如果加大作用在结构面上的正压力增大, 帕顿认为:结构面将出现剪断齿尖的破坏特征 (扩容量减小,随剪切力上升,变形梯度变小, 曲线变缓)。因此,此时的强度表达式应用另一 条直线描述:τ = Cj+σ tanυ j , 式中Cj、Φj—分别为剪断齿尖时表现出的粘结 力和内摩擦角。其实,剪断齿尖曲线公式就是莫 尔—库仑强度包络线的表达式。综合帕顿对规则齿形




(1)具有β 角的规则齿形结构面,直剪试验时, 在较低正应力作用下,结构面表现出爬坡效应的 破坏特征。 (2)爬坡效应破坏的总摩擦角φ 等于结构面的摩 擦角φ j和爬坡角(坡面角)β 之和, 即φ = φ j﹢β (3)在结构面极限应力状态时,齿形斜面 (A′B)上的正压力N′和剪切力T′的合力应与作用 在该平面上的正压力N′间的夹角φ j ,即结构面的 摩擦角。 (4)作用在齿形斜面上(A′B)的正压力N ′ 又与 外部正压力N 夹角为β ,即爬坡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