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聚合物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氧化还原型导电聚合物。
这类聚合物的侧链上常带有可以进行可逆氧化还原反应 的活性基团,当电极电位达到聚合物中活性基团的还 原电位(或氧化电位)时,靠近电极的活性基团首先被 还原(或氧化) ,从电极得到(或失去) 一个电子,生成 的还原态(或氧化态) 基团可以通过同样的还原反应(氧 化反应) 将得到的电子再传给相邻的基团,自己则等 待下一次反应。如此重复,直到将电子传送到另一侧 电极,完成电子的定向移动。
导电聚合物的突出优点是既具有金属和无机半导体 的电学和光学特性,又具有有机聚合物柔韧的机械 性能和可加工性,还具有电化学氧化还原活性。
这些特点决定了导电聚合物材料将在未来的有机光 电子器件和电化学器件的开发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 用。
二、 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分类及研究
1、结构型导电聚合物:是指聚合物本身具有导电性 或经掺杂处理后才具有导电功能的聚合物材料。
2、结构型聚合物的导电机理
构性导电聚合物根据其导电机理的不同可分为: 电子导电聚合物;离子导电聚合物; 氧化还原型导电聚合物。
(1) 电子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
在电子导电聚合物的导电过程中,载流子是聚合物中的 自由电子或空穴,导电过程中载流子在电场的作用下 能够在聚合物内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作为有机材料,聚合物是以分子形态存在的,其电子多 为定域电子或具有有限离域能力的电子。
电子导电聚合物的共同结构特征是分子内有大的线性共 轭π电子体系,给自由电子提供了离域迁移条件。
(2) 离子型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
以正负离子为载流子的导电聚合物被称为离子型导电聚 合物。解释其导电机理的理论中比较受大家认同的有 非晶区扩散传导离子导电理论、离子导电聚合物自由 体积理论和无须亚晶格离子的传输机理等理论。 固体离子导电的两个先决条件是具有能定向移动的 离子和具有对离子溶和能力。研究导电高分子材料也 必须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即含有并允许体积相对较大的 离子在其中“扩散运动”;聚合物对离子具有一定的 “溶解作用”。
非晶区扩散传导离子导电理论认为如同玻璃等无机非 晶态物质一样,非晶态的聚合物也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 度。在玻璃化温度以下时,聚合物主要呈固体晶体性质, 但在此温度以上,聚合物的物理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类 似于高粘度液体,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当聚合物中有 小分子离子时,在电场的作用下,该离子受到一个定向力, 可以在聚合物内发生一定程度的定向扩散运动,因此,具 有导电性,呈现出电解质的性质。随着温度的提高,聚合 物的流动性愈显突出,导电能力也得到提高,但机械强度 有所下降。
结构型导电聚合物根据其导电机理的不同又可分为: A、载流子为自由电子的电子导电聚合物; B、载流子为能在聚合物分子间迁移的正负离子的离
子 导电聚合物; C、以氧化还原反应为电子转移机理的氧化还原型导
电聚合物。
2、复合型导电聚合物:以通用聚合物为基体,通过加 入各种导电性物质,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复合后而得到 的既具有一定导电功能又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多相复 合材料。
大量的研究表明,各种共轭聚合物经掺杂后都能 变为具有不同导电性能的导电聚合物,具有代表 性的共轭聚合物有聚乙炔、聚吡咯、聚苯胺、聚 噻吩、聚对苯撑乙烯、聚对苯等。
导电聚合物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掺杂导电态 上。到了1990年随着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发 现,导电聚合物本征半导态的电致发光特性、 激光特性、光伏打效应,引起了广泛关注,掀 起了研究共轭聚合物的新一轮高潮。
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
1、复合型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比较复杂,通常包括
导电通道、隧道效应和场致发射三种机理。
在填料用量少、外加电压较低时,由于填料粒子间距 较大,形成导电通道的几率较小,这时隧道效应起 主要作用;在填料用量少、但外加电压较高时,场 致发射机理变得显著;而随着填料填充量的增加, 粒子间距相应缩小,则形成链状导电通道的几率增 大,这时导电通道机理的作用更为明显。
离子导电聚合物自由体积理论认为,虽然在玻璃化转变 温度以上时,聚合物呈现某种程度的“液体”性质,但是 聚合物分子的巨大体积和分子间力使聚合物中的离子 仍不能像在液体中那样自由扩散运动,聚合物本身呈现 的仅仅是某种粘弹性,而不是液体的流动性。在一定温 度下聚合物分子要发生一定振幅的振动。
其振动能量足以抗衡来自周围的静压力,在分子周围建 立起一个小的空间来满足分子振动的需要。来源于每 个聚合分子热振动形成小空间满足分子振动的需要。 当振动能量足够大,自由体积可能会超过离子本身体积。 在这种情况下,聚合物中的离子可能发生位置互换而发 生移动。如果施加电场力,离子的运动将是定向的。离 子导电聚合物的导电能力与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溶剂能 力等有着一定的关系。
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电化学活性、氧化还原可逆性、 离子掺杂/ 脱掺杂机制) 以及稳定性是决定其许多应用 成功与否的关键,倍受人们的关注,也是研究的热点 课题之一。
研究导电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循环伏安法、暂态电流法、电导测量法、电化学阻抗 普法、电传统 观念,开创了导电聚合物的研究领域,诱发了 世界范围内导电聚合物的研究热潮。
白川英树1961年毕业于东京
工业大学理工学部化学专业,曾 在该校资源化学研究所任助教, 1976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学留学,1979年回国后到筑 波大学任副教授,1982年升 为教授,现为筑波大学名誉教授。 1983年他的研究论文《关于 聚乙炔的研究》获得日本高分子 学会奖,他还著有《功能性材料 入门》、《物质工学的前沿领域》 等书。
导电聚合物研究进展
一、引 言
1977年A. J. Heeger、A. G. MacDisrmid和 白川英树(H. Shirakawa)发现,聚乙炔薄膜经 电子受体( I, AsF5等)掺杂后电导率增加了9个 数量级,从106S/cm增加到 103S/cm,他 们为此共同获得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