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标准doc.doc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标准doc.doc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标准总学时(实验学时): 24 ;学分: 1.5 ;考试/考查:考查一、课程设置依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和《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7〕24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职业发展需求,同时以职业规划理论和就业指导理论为基础而设置。

二、课程定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针对各专业设置的一门公共必修讲座课程。

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就业做准备。

其任务是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指导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正确选择职业,顺利就业,为成才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按照《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两大模块共12个专题,分别在第一学期、第四学期讲授。

《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包括:(一)大学生涯与职业发展;(二)职业生涯规划概述;(三)自我认知;(四)职业生涯决策;(五)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及步骤;(六)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就业创业指导》内容包括:(一)就业心理及自我调适;(二)求职材料的准备与设计;(三)求职面试技巧一;(四)求职面试技巧二;(五)适应社会走向成功;(六)创业准备;以上12个专题拟开设24学时,第一学期12课时,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学期12课时,讲授《就业创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评审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评审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评审标准一、课程设置评分表(占比45%)(一)课程定位及目标(10分):1.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设置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体现就业育人理念,突出专业性、前瞻性、实操性。

2.课程目标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以服务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和求职就业能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3.合理确定课程开设年级、学时及学分。

4.采取多元评价,体现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鼓励形成科学规范的量化评价模式。

(二)课程性质(10分):课程正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校情、学情设置必修课或选修课,优先支持必修课。

(三)课程覆盖面(10分):课程面向有就业意愿或求职需要的学生群体开设,优先支持所有学生全覆盖课程(四)课程教师团队(15分):1.课程教师团队带头人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熟练掌握生涯教育理论,具备就业指导专业能力,就业工作经验丰富。

2.课程教师团队成员相对稳定,具有良好的梯队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校外兼职教师配备合理,体现所在学校的学科专业或行业特色,满足课程教学实际需要。

3.课程教师团队规模与授课学生覆盖面相匹配。

(五)课程内容(15分):1.课程内容围绕生涯规划指导、就业观念引导、就业政策解读、求职技能提升等其中一个或多个方面组织设计,体现思想性、学术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兼顾课程共性与学校个性。

2.强化职业体验和就业实习实践,与理论授课协同配合,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完成大赛平台生涯闯关。

(六)教材及教辅材料(10分):1.出版或选用高质量教材,按需组织修订或更新调整。

2.教案、讲义等教辅材料质量高,满足教学需要。

(七)课程建设与改革(10分):1.课程开设5年以上,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持续改进优化,课程资源等建设成果突出。

2.形成较有特色课程建设模式,教学研究及教改成果丰富,获得代表性教学奖励。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既强调职业在一个人生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书、创业规划书的写法。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比如职场礼仪、沟通技能、团队合作精神、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能理解学习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的意义;(2)能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3)能理解并掌握择业应具备的能力;(4)能掌握和运用应聘技巧;(5)能掌握国家、教育部及四川省的就业方针政策;(6)能掌握当前就业形势与专业就业前景;(7)能掌握就业协议书的相关知识并独立进行签订协议;(8)能掌握相关就业手续的办理程序。

(9)能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10)能理解企业的含义与类型;(11)能理解并掌握我国创业环境与扶持政策;(12)能理解和评价创业精神的概念和原理;(13)能了解创业的方式方法;(14)能掌握评估创业者素质和能力的要领,并进行自我提升;(15)能掌握产生与识别企业想法的要领;(16)能掌握组建企业的基本流程;(17)能掌握企业申报的基本程序;(18)能掌握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要领;(19)能掌握创业计划书撰写的要领;2、能力目标(1)能熟悉社会上一些行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了解职业要求;(2)能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3)能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撰写一篇符合要求的规划书,熟悉求职择业方法和技巧;(4)能熟练掌握就业协议书填写与就业手续办理程序;(5)能撰写创业计划书的基本写法,掌握创业企业的开办程序和运营知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与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与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与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与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与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与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与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与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十学期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就是集理论课、实务课与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案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案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案一、第一章:职业发展规划1.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识别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能力教授学生如何制定职业发展计划1.2 教学内容职业规划的概念与意义兴趣、价值观和能力识别的方法制定职业发展计划的步骤1.3 教学方法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参与度案例分析报告二、第二章:职业生涯选择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选择的影响因素教授学生如何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引导学生理解职业选择与个人发展的关系2.2 教学内容职业生涯选择的影响因素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的方法职业选择与个人发展的关系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职业选择模拟游戏个人反思报告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参与度职业选择模拟游戏表现个人反思报告质量三、第三章:就业市场与就业趋势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市场状况教授学生如何分析就业趋势引导学生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对职业发展的影响3.2 教学内容当前就业市场状况分析就业趋势的方法就业市场的变化对职业发展的影响3.3 教学方法讲座数据分析练习小组讨论3.4 教学评估数据分析练习成果小组讨论参与度四、第四章:求职技巧与面试准备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求职信、简历和求职渠道的应用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自我推荐和面试技巧引导学生理解求职过程中的沟通和礼仪重要性4.2 教学内容求职信、简历和求职渠道的应用自我推荐和面试技巧求职过程中的沟通和礼仪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与模拟面试个人反思报告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参与度角色扮演与模拟面试表现个人反思报告质量五、第五章: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素养的概念及其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教授学生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理解终身学习对职业发展的意义5.2 教学内容职业素养的概念及其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提升职业素养的方法终身学习对职业发展的意义5.3 教学方法讲座小组讨论个人行动计划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参与度个人行动计划的可行性与实施情况六、第六章:创业指导与创业准备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和创业流程。

13级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13级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非项目化课程)课程代码:130900402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各专业总学时:38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精神而开设公共必修课。

目的是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提升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求职基本技能,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生涯管理能力、就业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由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二、课程目标设计课程目标的依据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掌握核心职业素养;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生涯规划与决策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求职技能、创业基本技能等,同时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3、态度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就业观、创业观,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设计理念课程服务于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人生发展、服务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围绕提高高职生的生涯管理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教学大纲及教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教学大纲及教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大纲及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课程内容概述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2.1 个人发展的需要2.2 职业选择的策略2.3 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与方法三、自我认知与职业定位3.1 性格特点与职业选择3.2 兴趣爱好与职业发展3.3 职业技能与职业要求3.4 职业定位与目标设定四、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与方法4.1 职业探索与信息收集4.2 职业目标设定与路径规划4.3 职业规划的实施与调整4.4 职业规划的评估与反思五、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发展5.1 就业形势与政策解读5.2 求职技巧与面试准备5.3 创业准备与创业实践5.4 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六、职业搜索与信息获取6.1 职业信息的重要性6.2 职业信息的来源与分类6.3 职业搜索的策略与技巧6.4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职业信息搜集七、职业目标设定与路径规划7.1 长期与短期职业目标的设定7.2 职业目标的SMART原则7.3 职业发展路径的规划与调整7.4 目标实现的心理素质培养八、求职技巧与面试准备8.1 简历制作与优化8.3 面试礼仪与沟通技巧8.4 模拟面试与反馈九、创业准备与创业实践9.1 创业观念与创业精神9.3 创业资源与创业团队建设9.4 创业实践与风险管理十、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10.1 职场适应与职业发展10.3 终身学习与职业成长10.4 职业生涯规划的跟进与调整十一、职场法律知识与个人权益保护11.1 劳动法基本概念与劳动者权益11.2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11.3 劳动争议的解决与维权途径11.4 职场中的性别平等与反歧视十二、职场沟通与人际关系12.1 职场沟通的基本原则与技巧12.2 跨文化沟通的理解与应对12.3 职场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12.4 职场中的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十三、职场心理健康与自我管理13.1 职场压力的识别与应对13.2 职业倦怠的预防与调适13.3 情绪管理与心理素质提升13.4 职场中的自我激励与成长十四、职业规划的实践与案例分析14.1 职业规划实践的步骤与方法14.2 职业规划案例的分析与讨论14.3 职业规划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十五、未来职业发展趋势与准备15.1 社会发展趋势与职业变迁15.2 未来职场技能的需求与培养15.3 个人品牌建设与职业影响力15.4 面向未来的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的全面内容。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二〇一三年一月修订)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学时分配:36学时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简称《就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政办发【2009】34号)、《辽宁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32号)与《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通知》(辽教办发【2010】78号)等有关文件与法规精神,结合我省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际,制定本教学大纲。

(二)课程任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我省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创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高校毕业生市场、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能力,信息搜索与管理能力,生涯决策能力,求职能力、创业的基本能力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能力,比如,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与意识,主动培养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与规范意识,自愿为个人的生涯发展与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12.《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课程标准

12.《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课程标准

在教学手段上,在教学手段使用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已经使用了学习通、智慧课堂平台、 网络新媒介(app 等)、学习网站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六、考核评价
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与撰写课程大作业(简历撰写)相结合的形式。 在考核时将从“单一评价”转为“多元评价”,把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课程总成绩为 百分制,形成性考核占 50%,终结性考核占 50%。形成性考核包括如出勤率、课堂提问和讨论、 自主发言、作业质量与次数等,终结性考核采用书面课程大作业形式。学生最终成绩为优秀、良好、 中等、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
撰写和模拟招聘的过程, 2
提升学生的求职技能。
使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解就业创业相
1.就业创业相关政策的解读;
关政策以及整个就业过
2.就业的流程及相关手续的办理。
就业政策及
程中手续的办理以及可
就业协议书的签订、改派补办等;
就业流程、平 劳动合同的签订;人事代理和就 能会遭遇的问题以及对
2

业报到证的办理等
应办法。
学会使用智慧就业信息
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和职 场、学生和职业人的差 别,建立对工作环境客 观合理的期待,在心理 上做好进入职业角色的 准备,实现从学生到职 业人的转变。使学生了 解影响职业成功的因素, 积累相关技能,发展良 好品质,成为合格的职 业人。
学时
2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中,使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 调查、实习见习、体验式教学等各种方法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 导学生认识到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了解大学生就业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 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就业信息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就业技能提升等活动,提高对 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促进学生提升就业能力,顺利迈向就业岗位。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高等职业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实践性又较强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对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选择职业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我,了解职业概况和社会需求,把握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认清现阶段我国就业市场状况和就业形势,调适择业心理,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和发展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掌握职业信息,成功就业,同时可以达到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目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1.素质目标(1)使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2)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3)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2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职业的有关概念、职业生涯设计以及发展、求职就业、劳动合同等相关知识;(2)了解职业道德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3)是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3 .能力目标(1)使学生具备能进行生涯决策、搜集就业信息、求职面试的能力;(2)学会正确的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适应新环境,做个受欢迎的人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4)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具有初步创业能力。

三、参考学时32学时(理论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

四、课程学分2学分。

六、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选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引导教学法等,使学生牢固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二〇一三年一月修订)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学时分配:36学时二、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简称《就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政办发【2009】34号)、《辽宁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32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通知》(辽教办发【2010】78号)等有关文件和法规精神,结合我省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际,制定本教学大纲。

(二)课程任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我省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创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高校毕业生市场、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能力,信息搜索与管理能力,生涯决策能力,求职能力、创业的基本能力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能力,比如,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主动培养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规范意识,自愿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1、结合需求,全程指导。

根据市场需求,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地组织、渗透和强化就业指导,突出就业指导的教育和服务的功能。

2、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针对当前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介绍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指导学生树立竞争就业和自主创业观念,掌握就业政策,学会依法维护劳动权益。

3、充分运用现代化训练技术和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就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动员学生全身心地参与。

4、强化整体教学训练效果。

注重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的结合,保障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外指导的结合,保证就业指导的训练时间;注意团体指导与个体指导有机结合,强调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

5、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训练和指导。

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开展就业指导教学训练的同时,要结合实际,探索新的就业指导形式和方法。

(二)实践教学的要求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主的方式进行,主要采取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五、课程模块及学时安排六、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模块一:职业规划篇专题一:就业形势●教学目标本专题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就业的基本形势,重点理解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以及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同时掌握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基本途径,帮助学生做好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

●教学内容1、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特征分析;新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新趋势。

2、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2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辽宁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3、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4、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途径。

市场导向型就业;政策促进型就业;订单培养型就业;自主创业型就业。

◆课后思考题:1、目前形势下我省的重点就业政策有哪些?专题二:职业基础问题一:职业基础知识及职业素质●教学目标了解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素质的内涵,为学生熟悉“双证制”打下基础,掌握职业分析的基本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明确大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1、职业认知:职业与职位;职业与行业;职业与专业。

2、职业素质:职业基本素质;高职高专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知识结构和就业能力。

◆课后思考题:1、职业和职位的区别?2、基本职业素质包含的内容?问题二:双证书制度●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理解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意义,树立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意识,增强提高职业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内容1、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了解就业准入制度3、了解若干种社会职业和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的特征及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

◆课后思考题:1、如何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如何理解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的特征?专题三:自我认知问题一:自我认知的方法●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领会自我认知对于未来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的重要意义,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自我认知的基础知识和几种自我认知的科学方法,为制定正确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1、自我认知的重要意义2、什么是自我认知,自我认知包括的内容3、自我认知的三种科学方法◆课后思考题:1、自我认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2、自我认知的三种科学方法问题二:职业性格、能力、兴趣认知●教学目标本问题主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个性特征、个人兴趣、性格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气质、性格、能力、兴趣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个人兴趣与职业选择2、个人性格与职业选择3、个人气质与职业选择4、个人能力与职业选择◆课后思考题:1、你的气质类型是什么?适合的职业是什么?2、你对自己优势职业能力的认知?专题四:职业规划问题一:职业决策●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决策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介绍学生几种正确的决策方法以及在实践中影响决策的诸多因素的预测和处理。

●教学内容1、决策的基本理论2、决策的意义3、决策的方法4、在日常生活中,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课后思考题:1、影响决策的四大基本因素?2、在生活工作中,如何做到及时正确的决策?问题二:职业规划制定和实施●教学目标了解职业生涯基础知识,个性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掌握科学制定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顺利完成学业。

●教学内容1、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2、分析自身条件;分析职业生涯发展环境;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确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3、制定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策略4、评估反馈◆课后思考题:1、职业生涯规划书制定的基本步骤?2、请结合你自身情况,制定你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模块二:就业指导篇专题五:求职应聘问题一:就业信息的获取●教学目标本问题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就业信息的获取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如何处理筛选就业信息的相关知识●教学内容1、就业信息搜索和获取的途径2、就业信息的甄别和筛选3、就业信息的整理和跟踪反馈◆课后思考题:1、如何处理和筛选就业信息?2、什么是就业信息?3、就业信息的分类?问题二:求职材料的准备●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撰写标准的求职简历和自荐信。

●教学内容1、掌握撰写简历和自荐信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2、掌握简历的内容和形式设计。

3、了解简历撰写技巧。

◆课后思考题:1、请撰写一份求职信?2、撰写简历中应该避免的常见错误有哪些?问题三:求职技巧与准备●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面试基本技能,了解求职面试的全过程。

●教学内容1、了解面试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2、掌握面试行为的控制和基本技巧。

3、面试典型问题分析及解答。

◆课后思考题:1、什么是无领导小组讨论?2、面试的分类?3、面试的类型及面试应该注意的问题?专题六:就业权益问题一: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教学目标了解就业协议与就业协议书的区别,熟悉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以及《辽宁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的内容,掌握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

●教学内容1、就业协议书及其法律问题。

就业协议书的相关问题、就业协议书的签订、就业协议争议的解决。

2、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制度。

劳动法的概念及特征;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社会保险制度。

◆课后思考题:1、什么是劳动合同?2、就业协议的作用和意义?3、劳动合同和就业协议的区别?4、签订就业协议的流程?5、劳动合同中关于试用期的规定?问题二:就业权益保护●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毕业生就业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就业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维护个人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教学内容1、毕业生就业权益及保护。

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民法、劳动法及就业促进法与权益保护;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权益保护的途径。

2、辽宁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服务和信息服务;违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规定》的法律责任。

◆课后思考题:1、就业陷阱如何避免?2、就业权益保护的途径有哪些?专题七:就业适应●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适应职业环境的具体要求和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以及职业流动的利弊,提升职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适应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教学内容1、角色转换与职业适应。

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转换;职业角色适应;职业环境适应。

2、职业发展。

制订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继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技能;管理时间、提高效率;管理情绪、提高情商;把握职业发展机遇。

3、职业流动与职业再选择。

职业流动的概念;职业在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课后思考题:1、职业适应过程中的心理转变应注意哪些问题?2、如何把握职业发展的机遇?模块三:创业教育篇专题八:创业准备●教学目标通过本专题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自主创业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熟悉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帮助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和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为自主创业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1、自主创业概述。

自主创业的时代背景、意义和特征;创业观。

2、创业素质与创业能力。

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及其培养。

3、自主创业准备。

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创业心理准备;创业知识准备;创业风险及规避。

◆课后思考题:1、创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2、创业具备的条件?专题九:创业实务●教学目标熟悉创业项目选择、商业计划书起草、创业融资、申办新企业的条件与步骤等创业实践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掌握如何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创建优秀团队、强化企业运营管理等,帮助学生增强创业信心,提高创业能力,实现创业梦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