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设工程资源利用率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建设工程资源利用率的分析
、
房地产企业的产品主要是住宅、写字楼、商业建筑等,而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成本(占售价的50%),前后期开发包装成本、设计成本、施工中的建设成本、管理与财务成本等。想做到盈利最大化,既要做到降低成本,又要提高销量。而提高销量主要靠精心的设计和前后期的开发包装,需要较多投入;而土地成本是由政府控制的,也是不能缩减的成本。因此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建设成本与管理成本控制是整个建设工程盈利的关键,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而施工成本控制的精髓就在于提高人工和资源的利用率,需要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工效,提高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层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的领域。
1 合理规划、统筹施工
施工方案确定后,需要收集各方面数据,统计好现有人工量与设备准备情况,通过计算工程项目总量、所需工程进度、单项工程工日消耗量等,列出随时间推进,每日(月)开工与收尾的项目进度矩阵表,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安排好不同工种施工队进场时间,控制好材料采购、仓储、运输、使用的时间点,做好项目衔接,尽量做到无待工。基于此做好项目预算,严格按照合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的时间与资金成本。
2 提升人工效率
(1)人工效率控制应基于从工费角度控制工人的劳动效率
工日单价由当地劳动力市场确定。工日消耗则根据项目不同、工种配备不同而有差异。我们应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统计相关数据,逐步建立自己企业的数据库,获得本企业的人工工日消耗量,并通过合理的奖惩制度可以更准确的控制施工工程的人工效率。
(2)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窝工现象也是控制人工效率的关键
公司、项目部应该建立更良好的组织结构、更合理的组织分工、更优化的组织工作流程以提高人工效率。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施工流程的组织,包括:工作流程、工作流程中的信息处理、资源流程等等。这就要求加强对项目部人员特别是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使技术管理人员有优化组织施工流程的能力。施工管理中要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安排,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并通过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劳动效率,杜绝窝工现象。
3提高材料使用率
对整个施工成本而言材料费占60%以上,而材料的单价是无法由企业控制的,因此,尽量降低材料总成本,提高材料的使用率,使单位材料发挥产生最高经济价值是工程项目控制直接成本的重点。
(1)采购环节必须调查市场行情,有条件时应该做到集中采购,统一招标
不能实施招标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做到货比三家,以成本预算中材料单价为高限,超出预算价格的材料要认真分析,如合同中有材料单价调整条款,则及时签证作为结算依据。
还要充分考虑施工进度要求、仓储能力以及资金的时间价值,在保证用量以及合理材料储备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减少资金占用,更加合理确定每次进货材料种类和数量,才能做到提高材料和流动资金的利用率。
运杂费的也是采购人员应该充分考虑重要的因素,应该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择优选择就近材料供货商。
(2)消耗环节建立完善的收发料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技术措施,力求减少材料损耗。对于周转材料、尾料要及时清查、回收、整理、入库。
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预算中的工料机汇总表中的材料消耗量进行控制,将工料机汇总表中的材料消耗量分解到各施工进度上。每周、月、年进行材料消耗量统计分析,对于该超出成本控制预算材料消耗量的,要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对于未达到成本控制预算材料消耗量的,也要分析总结,作为控制进度指标之一,对于节约了材料损耗的工序、工艺,要在公司内部作为经验推广。对于工程周转材料、尾料的清查、回收,是容易忽视的问题。常常在工程完工后,周转材料、尾料损坏与丢失现象。所以,材料使用控制应该有始有终。做到以上几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使用率。
4施工原则
坚持做到以下原则就可以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工程资金、时间成本,同时提高质量、安全、环境收益的目的。
(1)效率优先原则
①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如果工程效率低,进度过慢,资金的占有时间过长,资金时间价值变大,实际是降低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整体效率。工料机价格具有市场波动性。进度过慢也会由于工料机市场价格的波动,变得不可预测和控制,增加了施工单位承担的价格风险,导致增加成本。
②进度过快可能质量得不到保证,其实也并不一定经济。不合理的超用过多的人员和机械,会导致相应的措施费、间接费增加。比如超用机械,导致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费及安拆费过分增加,降低了资源利用率。
(2)质量优化原则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如果片面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如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会产生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如果一味追求高效的生产过程,同样可能导致成本过高,或导致建筑质量低下。因此,需要横向、纵向协调好管理—后勤—施工—验收等方面的工作效率,才能平衡效率—成本—质量三者的比例,这是工程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课题。
(3)安全原则与环保原则
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安全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很多工程管理人员对安全、环境管理方面缺乏认识,不重视、不投入,劳动生产过程中民工健康安全出现问题,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周边的交通、生产、生活,企业都要做出赔偿,导致成本不可控制的增加,同时还可能导致名誉、信用等隐形资本的流失。因此对安全与环境必要的投入,杜绝完工后追加的环境改造是提高生产效率的要点。(4)严守合同原则
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双方清算的根本依据,是项目人员控制成本的基准线。签订合同后应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合同分析、合同交底、合同实施。特别是明确索赔和反索赔条件、及时做好变更文件。严格按照合同期限施工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中之重。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变更关。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变更一旦发生就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同时,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
认真贯彻执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工程施工中,进行监理,是督促施工单位按合同办事,并对建设工程实行“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控制的有效方式。要认真选择监理单位,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理制度。负责投资控制的监理人员一定要提高责任心,现场监理人员要做到“旁站监理,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对工程监理的失职行为要严肃查处。
4.5 决算控制原则
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最后阶段的工程决算编制完整、正确与否息息相关,特别是完整性。一般来说,由中标价加上各种变更及签证费用(包括索赔)形成最终结算额。在编制决算时不能遗漏每一张联系单。平时要把联系单当成支票、现金那样重点保管,有些分包的决算应与专业分包单位核对后,再纳入总包决算。最终向业主提供决算前,项目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成本分析,决算数是否大于财务成本,决算上的材料数量、价格与实际耗用量、采购价是否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对一个房地产企业而言,如何提高人工效率,如何提高材料使用率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因素。这是一项繁复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调动各监管、施工、后勤、验收部门制定责任目标和管理细则,各部门间既需要横向沟通信息,又需要纵向协调运作顺序,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实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