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突破训练-辽宁省凌海市石山镇初级中学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突破训练-辽宁省凌海市石山镇初级中学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突破训练-辽宁省凌海市石山镇初级中学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相对原子质量突破训练

2.一个A的原子质量是a,一个B的原子质量是b.求A、B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多少?

3.已知C-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求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多少?

4.已知n个银原子的质量为mkg,a个碳原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bkg,则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A.12am/bn B.am/12bn

C.12bn/am D.bn/12am

5.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 :b,而乙原子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c :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ac

bd

B、

12

bc

ad

C、

12bd

ac

D、

12

ad

bc

6.质量相同的Na、Mg、Al、Ca四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A. Na

B. Mg

C. Al

D. Ca

7.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质量为()

A.32m B. 2m C. m D. 不能确定

8.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则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_kg

9.若以一种氧原子质量的1/16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28××10-26kg,则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10.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见下表),根据下表判断6.02×1023个钠原子

请归纳下表中的规律:

相对原子质量突破训练

2.一个A的原子质量是a,一个B的原子质量是b.求A、B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多少?

a:b

3.已知C-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657×10-26kg/1.993×10-26kg×1/12=16

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求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多少?

2.657×10-26kg/16×12=1.993×10-26kg

4.已知n个银原子的质量为mkg,a个碳原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bkg,则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A)

2am/bn B.am/12bn C.12bn/am D.bn/12am

5.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 :b,而乙原子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c :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A、12ac

bd

B、

12

bc

ad

C、

12bd

ac

D、

12

ad

bc

6.质量相同的Na、Mg、Al、Ca四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少的是(D)

A. Na

B. Mg

C. Al

D. Ca

7.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质量为( B )

A.32m B. 2m C. m D. 不能确定

8.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则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

9.若以一种氧原子质量的1/16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28××10-26kg,则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10.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见下表),根据下表判断6.02×1023个钠原子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上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3、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a)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b)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4、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6、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7、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8、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9、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10、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1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12、微观的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教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间有作用力。 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微粒的结构性质决定的。 2.使学生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 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 教学设计: 引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一些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性质。我们是否会提出这些问题: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原因是什么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各种物质是否有相同的构成……这些问题将会在我们本章逐步为你解决。 引入:既然要开始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那么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宏观的物质或现象。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 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 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 答:不能。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然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 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总结: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1.物质可以再分; 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学习目标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它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分析。 3、学会利用实验进行探索研究的本领。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导: 1、落体运动的思考: (1)、亚里士多德观点: (2)、伽利略的反驳: 理论:假设亚里士多德正确(重的物体下落得快) 结论1: 结论2: 实验:比萨斜塔实验 (3)、正确的结论是: (4)、在现实生活中羽毛比铁片下落的慢的原因是:空气阻力的影响2、自由落体运动 (1)、概念: (2)、特征:和 二、课堂导学: ※学习探究 1、亚里士多德简介及其观点 2、伽利略简介及其反驳: 理论:假设重的物体下落得快,得出互相矛盾的两个结论 实验:比萨斜塔实验 3、我的探究 (1)硬币和纸片从同一高度下落 实验结果:快,慢,即:重的物体下落 (2)纸片和纸团从同一高度下落 实验结果:快,慢,即:轻重相同的物体下落不一样快(3)硬币和一枚表面贴有纸片的硬币从同一高度下落 实验结果:,即: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综上所述: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量无关 4、请探究实际生活中为什么羽毛比铁片下落的慢?课本27页 (1)牛顿管中有空气现象: (2)牛顿管中没有空气现象: 结果分析:影响羽毛和金属片下落快慢的原因: 5、记录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 (1)、自由落体的概念: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和 思考: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是否属于自由落体运动?

(3)、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自由落体的信息 纸带的分析: a 、重物在下落过程中其速度有没有变化?依据是什么? b 、请猜想s 与t 的关系是 ,还是 ? 学习评价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从静止下落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 B 、物体从竖直下落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 C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 D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球从三楼无初速度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 B 、无风时,树叶的下落运动属于自由落体运动 C 、忽略空气阻力,树叶和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铁球比树叶快 D 、忽略空气阻力,树叶和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一样快 3、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只有落体的有( ) A 、在沿水平方向上运动的飞机上释放一物体 B 、纸片在空中释放 C 、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恒等于g 的运动 D 、小铁球由静止下落,空气阻力可以忽略 4、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大小是否会对其运动产生影响?尝试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 课后作业 1、甲物体比乙物体受的重力大5倍,甲从H 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 高处同时自由下落(H 较大),在落地之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大 B 、下落1s 末,它们的速度相等 C 、各自下落1m ,它们的速度相等 D 、下落过程中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大 2、从某一高度相隔1s 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的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 ) A 、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1.9 5.8 17.3 13.4 9.6 A D C B F mm E 2t s ∝t s ∝

凌海张占宇

让农民兄弟过上城里人的日子,这就是我人生的最大追求。——张占宇 在广袤千里的大凌河畔,有一个闻名全省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辽宁省凌海市三台子镇小上五旗满族村。这里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活富裕,家家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可10多年前的小上五旗村,却是另一番景象,连年欠产,户户负债,村民没钱盖房、没钱看病、没钱供孩子进城读书,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小上五旗村为何有如此巨变?村民们异口同声:“我们有一个为农民造福的好带头人——张占宇。” ■人物小传 张占宇,曾先后荣获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辽宁新农村建设风云人物、辽宁新农村建设十大功勋人物等荣誉称号。光荣当选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10余年间,他心系农村发展,情系农民利益,带领村民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村民住进了别墅,开上了豪华车,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过去,小上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连年遭遇旱涝灾害,亩产过不了400公斤;种植品种单一,没有村办企业,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为了转变这种状况,张占宇上任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组织实施四项增收工程:扣大棚抓棚菜生产。起初,村民对建蔬菜大棚顾虑很多,有的不熟悉棚菜生产技术,怕侍弄不好赔本;有的担心蔬菜卖不出去,到头来白干一年;更多的是手头没钱,为资金犯愁。为了打消思想顾虑,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张占宇把市农业站技术人员请到村里办技术培训班,从外地邀请棚菜大户介绍棚菜生产经验,对菜棚用地统一规划,村上出钱打机井、架设供电线路,并为每个菜棚补贴1000元。这些措施,有效调动了村民积极性,现在全村有蔬菜大棚360座,每座大棚年均收入1.2万元,仅此一项使村民人均收入增加3000元。 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张占宇分批组织200多人到丹东市学习种植五味子经验,投资40多万元建成30亩五味子苗圃,为村民无偿提供种苗、化肥、水泥杆和棚线,全村已种植五味子500亩,每亩收入达到1500元。 修水渠保农业增收。小上村地势低洼,连年遭灾欠产,为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张占宇带领村民利用荒草甸子修筑了一条深10米、宽24米、全长5000延长米的深水渠,填土造地120亩,两岸栽树1万多株,投放鱼苗数万尾,使这条水渠成了一条壮观的风景带。水渠建成后,全村水浇地达到1500亩,确保了大亩作物连年丰收。 着力发展村办工业。种地增收有限,发展村办工业才是致富的根本出路。张占宇就是循着这条路带领村民先后办起5家企业,村民收入的70%来自村办工业和其他产业,2007年又同凌海电力集团联手,投资1.6亿元,建成年产80万吨的特钢厂,全村有160名劳动力在工厂上班,每人年工资收入3万多元。使小上村走上了以工为主、农工结合的发展道路。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超过当地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方位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过去由于经济落后,小上村没钱修路,几条土路是晴天一层灰雨天一脚泥;学校只有几间简陋的教室,几十年没翻修过;村民用不上自来水,家家户户打井“压”水吃;没钱安装有线电视线路,有电视也看不到几个频道节目。所有这些,张占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找村干部商议,决定从解决群众生活难题入手,大抓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同时向村民承诺:全部费用都由村里承担,不收群众一分钱。 张占宇首先抓道路改造工程,在主干道铺设黑色路面,对下田作业道路打了厚厚的石头路基,其余村路都铺上砂石路面,路两边埋设水泥排水管道,路两侧栽植景观树木,各条村路平坦笔直,给村民出行带来了便利。 接着,为村民安装有线电视,从铺设电缆到架设线路,再到有线进户,不出半个月。有线电视开播那天,全村呈现一片欢乐景象,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起欣赏有线电视的精彩节目,交口称赞村上为大家办了实事、解了难题。

粤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归纳

粤教中考化学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 1.1社会生活与化学 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科学探究的方法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相关连接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一、参观实验室 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 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2)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 (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 (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b)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3、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前马中学施恩 认知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间有作用力 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 情感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微粒的结构性质决定的 2.使学生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 实验探究:从一些具体的课堂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能够总结出原因和规律 教学设计: 引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一些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性质。我们是否会提出这些问题: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 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原因是什么?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各种物质是否有相同的构成?……这些问题将会在我们本章逐步为你解决。 板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引入:让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宏观的物质或现象。 板书:§3、1用微观的观点看物质 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将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 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 答:变浅直至无色,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 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总结: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1.物质可以再分; 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 举例:除了课本实验,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的?回答:学生自行讨论。如过滤时水能够从滤纸中渗过,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六)

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充电的时候了!记住: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同样做得到;靠天才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也能做到。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 (六)语文版 一、积累与运用 1、文学常识填空。(5分) ①《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字,末期思想思想家、家、家。 ②《世说新语》是朝文学家组织人编写的。 ③《木兰诗》是________期一首北方民歌,选自《》。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产生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默写填空。(1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所作。其中透视出作者达观的态度的名是:,。 ③《淮上与友人别》中从听觉、视觉方面抒发各自天涯的离愁之情的诗句是: ,。 ④由“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可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而这首诗中写友情的名句是:,。 ⑤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3、将下列语句补充完整:(3分) (1)不入虎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满盘皆输。 (3)吾生也有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4分) ⑴默而识之通________ ⑵尊君在不通________ ⑶出门看火伴通________ ⑷不亦说乎通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格。(4分) ⑴宁可以急相弃邪?() 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⑶沉舟侧畔千帆过。() ⑷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解释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6分) ⑴学而时习之() ⑵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⑶其不善者而改之()⑷余闻之也久() ⑸不能称前时之闻()⑹歆辄难之()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1~4章)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节认识运动 1.以地球做作为参考系 2.车厢内的人是注视另一站台的火车,即人的视线以离开了地面,人不以自身为参考系,就会一另一站台的火车为参考系,显然,人习惯于以自身为参考系,故有此感觉。 3.(1)、(3) 4.以列车位参考系时,人向西运动;以地面为参考系时,人随列车向东运动。 5.在研究瓢虫的星数、翅膀扇动问题时,不可以将瓢虫视为质点。在研究瓢虫的爬行轨迹、飞行路线问题时,可以将瓢虫视为质点。 6.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致,都是一天,因此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总是相对静止的。 第二节时间位移 1.位移为零;路程1600m。 2.物体运动的路程不一定大于物体运动的位移,物体作直线运动并没有改变运动方向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3s内”是指时间,时间为3s;“第3s内”是指时间,时间为1s;“3s 末”是指时刻;“前3s”是指时间,时间为3s;“最后1s”是指时间,时间为1s。 4.(1)“9时0分50秒”是时刻;“21小时”是时间;“6时23分”是时刻。(2)是时刻。(3)是时刻。 5.(1)影子的边缘在“圭”上的位置可以表示时刻,就象时间坐标轴上的一点;影子边缘在“圭”上移动的距离可以表示时间,就象时间坐标轴上的

一段。 (2)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钟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照,表影则最长。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如果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或最短值),这两次最长值(或最短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365天的时间长度。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1.下面一条纸带运动比较快,上、下两条纸带运动的时间之比是16:10。 2.在DK范围内点于点之间的距离几乎是等间距的,所以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A到D和K到N范围内,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是等间距的, 所以纸带做变速直线运动。 3.略。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1.大白鲨合某优秀运动员的速度都是平均速度。大白鲨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11.94m/s,某优秀运动员的速度为2.29m/s,所以大白鲨的速度更快。2. B 3.100km/h 4.略。 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C 2.不对。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就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已知汽车运动的初速度,末速度等于零,又知减速时间,加设汽车作匀减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测试范围:空气、物质的构成)(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一、我会选择(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既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化铝 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1/5的结论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3.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污染指数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1以上 质量状况优良普通不佳差 某市区某天的空气污染指数为48,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状况是() A.优 B.良 C.轻度污染 D.重度污染 4.下列符号既可表示1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H B. 2N C. O2 D. He 5.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蒸馏水 B.氯化钠C.金刚石 D.C60 6.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从显微镜下观察分子和原子的运动已经成为可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分子是有外壳的实心球体,通常情况下静止不动 B.分子间有间隔,固体中分子排列是有规律的 C.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D.从分子、原子的研究可知,科学研究是一个大胆假设、实践验证的过程 7.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微粒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D.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组成元素和分子构成不同 8.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凌海市变化

我的家乡在辽宁省凌海市。凌海,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环渤海对外开放市,也是中国最北方的沿海开放城市。199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锦县撤县建凌海市,宣告锦州地区第一个县级市的诞生。凌海总面积2495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街道、农场),总人口54万。凌海交通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得天独厚,距离锦州港、锦州机场均为30公里,京沈电气化铁路、京沈高速公路等多条国省干道贯通全境。 改革开放的30年,是凌海发展速度最快的30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30年。凌海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实现重大跨越,进入辽宁省县(市)综合实力十强行列。凌海大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年来,凌海市始终把小城镇规划建设作为加快城镇进程,缩小城乡间差别,繁荣农村经济的重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双羊镇还取得了全国文明镇的最高殊荣,有力地推进了凌海市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近几年,凌海市小城镇改造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凌海市各乡镇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作为驱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的有效途径。几年来,省级中心镇双羊镇,投资3130万元建成居民住宅楼8600平方米,改建综合市场一座,修建道路90公里,植风景树4.6万株,安装路灯336盏。该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使一些小城镇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双羊镇、石山镇、阎家镇、翠岩镇、娘娘宫镇等一批小城镇粗具规模,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小城镇定位突出特色,为小城镇建设发挥了指导作用。经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科学论证,基本做到了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石山镇利用石材优势建设了石材加工、销售集散一条街;双羊镇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发展工业为重点,以蔬菜产业为主导,建设成了农工一体的小城镇;娘娘宫镇发挥临海优势,以捕捞、养殖、加工为重点,建设集“出口、创税、商贸、集散”于一体的小城镇。 小城镇聚集功能明显增强,主导产业迅速发展。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聚集功能不断增强,带动了乡镇企业、主导产业的迅速发展。石山镇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使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双羊镇组织专门班子招商引资,开发项目,实行产业投资;白台子乡拓宽筹资渠道,吸引外来资金2000多万元,新增个体工商户50多户。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双羊镇工业和蔬菜业、石山镇的石材业、娘娘宫镇的水产养殖加工业、阎家镇的农副产品和物流业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城镇的发展扩张转移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使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大批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小城镇经济结构由原来的以农业为主的单一型向以商业为主的工、商、农、建并茂型多元化经济结构转变。大大活跃了城乡经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下面我们就分开来说说吧。 工业发展创新路 经过30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凌海的工业化道路打造出了以民营企业为特色,以金属冶炼、农副产品深加工、建筑石材、轻纺服装、机电制造、化工企业为主体的六大工业产业格局。近两年来,凌海积极发展七大支柱产业,即风力发电、金属冶炼、石油化工、海产品养殖加工、盐化工业、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全市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50个,建成工业园区14个,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72户。国电凌海(南小柳)风力发电项目一期工程33台机组已于2007年8月底并网发电。2007年凌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16亿元,是1978年工业总产值6519万元的177倍。 农业成就铸辉煌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志强教育一对一讲义 教师: 王转转 日期: 星期: 时段: 学生签字:______ 课 题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知道物质的分类,掌握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重点 离子反应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学习方法 讲练结合 学 习 内 容 与 过 程 一、 物质的分类 物质??????? ????? 单质????? (如 ) (如 )化合物????? (如 )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 例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 2 B .Na 2O C .NaClO D .FeSO 4 2、 按要求给下列物质分类: ?Ba(OH)2 ? AgNO 3 ? BaCl 2 ? BaCO 3 ? FeCl 3 ?Mg(OH)2 ? BaSO 4 ?AgCl ?Ag 2CO 3 属于碱的是_______ ___ ___ 属于硝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碳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硫酸盐的是____ ___ 属于盐酸盐的是 ____ ____ 属于钡盐的是_____ ______ 以上题中的物质为例 ,填空。 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海水 ②蒸馏水 ③氨水 ④食盐水 ⑤汞 ⑥液溴 ⑦硝酸溶液 ⑧硝酸银 ⑨纯碱 ⑩烧碱 ⑾乙醇⑿生石灰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 二、离子反应 1、电离: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初中化学:第三章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讲解及配套练习1

课时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1) 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又是由什 么构成的? 2.一大块冰糖,你如何使它变成更小块的冰糖?你还有什么方法使它分割成更小的看不见的微粒? 3.取少量的食盐加到一杯水中,食盐会,水的味道变成。 4.一杯盐水,你能用什么办法从中获得食盐固体呢?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听。 5.高锰酸钾是由许多高锰酸钾的微粒构成的,高锰酸钾的颗粒是颜色的,把高锰酸钾溶于水中,可得到 颜色的溶液。 6.大量的实验证明,物质是由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 7.把一块金属不断地分割,当分割到我们的肉眼不能看见的时候,把物质放到高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物质还存在吗? 知识回收站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把你的看法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并进行简单的总结。 糖和食盐都是白色的固体,为什么味道却不一样呢?把糖加到水中,一段时间后糖就会“消失”,而水却变成了甜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分析: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而不同的微粒具有不同的性质。构成糖和食盐的微粒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味道。糖的固体加到水中,糖被不断地分割,直到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微粒,因而表面上看糖“消失”了,但是糖的微粒只是扩散到水中去了,并没有变成其它物质的微粒,因而此时的水也变成了甜的。

1.下列变化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是() A.碘加热后变成紫色蒸气 B.冰块融化成水 C.樟脑丸放在衣柜中逐渐消失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盐溶于水逐渐消失 B.红墨水滴入水中使水变红 C.石蜡燃烧逐渐消失 D.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3.晾干湿衣服时,构成水的微粒所发生的变化是() A.构成水的微粒被分解了 B.构成水的微粒变成其他物质了 C.构成水的微粒扩散到空气中了 D.构成水的微粒受阳光作用体积变小 4.下列转化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 是() A.由混合物转化为纯净物 B.由块状物质转变为粉末 C.由固态物质升华为气态物质 D.由一种纯净物转变为另一种纯净物 5.关于氧气和液氧,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因而性质也完全不同 B.它们是完全相同的物质,因而性质也完全相同 C.因为构成两者的微粒相同,因而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氧气能燃烧,而液氧不能燃烧 6.自然界的物质都是由构成的,不同的微粒具有不同的性质,因而其所构成的物质也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如氧气能,二氧化碳却能 氢气能,水却能。 7.高锰酸钾溶于水时,用取少量的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用量取一定的水,倒入烧杯中,用搅拌溶液,其作用是。 8.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某些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 9.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示放在实验桌上: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仪器A的名称是,该仪器的主要用途是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实验说明

化学粤教版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 一:空气填空 1:在钟罩中燃烧红磷的现象是:a:钟罩内水面上升约1/5体积,而不是全部b:燃烧匙中有剩余的红磷c:有大量白烟生成. 这个实验说明了氧气约占 空气体积的 1/5。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 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 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氮气:低、常温条件下化学性质稳定、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参与化学反应。 用途:保存食品,充氮灯泡、制取化肥、合成染料、制炸药。 5、稀有气体(惰性气体)用途:氦气密度小可用于探空气球。 6、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7、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8、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损坏地面设施(建筑物),破坏文物古迹,产生温室效应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9、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①工厂的废气,必须经过除尘,除污处理,达到国家规 定的排放标准,才能向空气排放;②实行煤炭综合利用,减少直接以煤为燃料,改用气体燃料;③大力发展水电、核电,改变能源结构;④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⑤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大力改善周围环境等等 10、空气质量日报(1)首要污染物(2)空气污染指数(3)空气质量级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二、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2:分子的性质是(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2)分子不断运动。(3)分子间有间隙。(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3:物质呈三态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间隙大小不同。 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5:混和物与纯净物混合物:宏观概念: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微观概念: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宏观概念: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概念: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只是简单地混合,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但有影响。 (二):原子 1: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2Hg+O2↑通过这个反应,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一)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 (一)语文版 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度过了一个紧张而又忙碌的学期后,轻松、愉快的寒假生活向我们走来。那么,这个漫长美好的假期怎么过呢?相信同学们都会有具体可行的计划。在这里老师首先祝同学们度过一个缤纷充实的假期,同时也希望同学们不要忘了自已的身份,你们长大的不只是年龄,还有成熟和稳重,轻松之余不要忘了拿起笔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啊! 一、积累与应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消谴.(qiǎn)堆砌.(cha)着.迷(zháo) B.粗糙.(zào)滑稽.(jī)撰.文(zhuàn) C.寂寥.(liáo)冗.长(rǒnɡ)陶冶.(yě) D.点缀.(zhuì)憔悴 ..(qiáocuì)差.(chā)事 2.补全下列词语。(3分) 不及防言简意俗不可 之如归望洋兴怨天人 3.把下面相关的项连接起来。(2分) 《三国演义》《汤姆历险记》 苏东坡蒲松龄 《聊斋志异》桃园三结义 马克?吐温山色空蒙雨亦奇 4.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 这句话中的“惜别”意思是舍不得分别。请根据下列达述,写出几个含“别”的两字词语。(6分) ①长时间的分别——别②不能再见面的离别——别 ③临行前向人告别——别④握手告别——别 ⑤设酒食送别——别⑥短时间的分别——别 5.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4分) ①读万卷书,。 ②少壮不努力,。 ③,只欠东风。 ④拳不离手,。 6.写出你最喜欢的一首歌曲名称,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歌曲名称: 喜欢的理由: 二、阅读 (一)阅读《忆读书》(节选),完成1——5题。(18分)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

九年级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基础练习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时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1) 自学导航 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又是由什 么构成的? 2.一大块冰糖,你如何使它变成更小块的冰糖?你还有什么方法使它分割成更小的看不见的微粒? 3.取少量的食盐加到一杯水中,食盐会,水的味道变成。 4.一杯盐水,你能用什么办法从中获得食盐固体呢?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听。 5.高锰酸钾是由许多高锰酸钾的微粒构成的,高锰酸钾的颗粒是颜色的,把高锰酸钾溶于水中,可得到颜色的溶液。 6.大量的实验证明,物质是由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 7.把一块金属不断地分割,当分割到我们的肉眼不能看见的时候,把物质放到高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物质还存在吗? 知识回收站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把你的看法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并进行简单的总结。 指点迷津 糖和食盐都是白色的固体,为什么味道却不一样呢?把糖加到水中,一段时间后糖就会“消失”,而水却变成了甜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分析: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而不同的微粒具有不同的性质。构成糖和食盐的微粒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味道。糖的固体加到水中,糖被不断地分割,直到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微粒,因而表面上看糖“消失”了,但是糖的微粒只是扩散到水中去了,并没有变成其它物质的微粒,因而此时的水也变成了甜的。 基础评价 1.下列变化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是() A.碘加热后变成紫色蒸气 B.冰块融化成水 C.樟脑丸放在衣柜中逐渐消失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盐溶于水逐渐消失 B.红墨水滴入水中使水变红

C.石蜡燃烧逐渐消失 D.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3.晾干湿衣服时,构成水的微粒所发生的变化是() A.构成水的微粒被分解了 B.构成水的微粒变成其他物质了 C.构成水的微粒扩散到空气中了 D.构成水的微粒受阳光作用体积变小 4.下列转化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 A.由混合物转化为纯净物 B.由块状物质转变为粉末 C.由固态物质升华为气态物质 D.由一种纯净物转变为另一种纯净物 5.关于氧气和液氧,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因而性质也完全不同 B.它们是完全相同的物质,因而性质也完全相同 C.因为构成两者的微粒相同,因而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氧气能燃烧,而液氧不能燃烧 6.自然界的物质都是由构成的,不同的微粒具有不同的性质,因而其所构成的物质也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如氧气能,二氧化碳却能氢气能,水却能。 7.高锰酸钾溶于水时,用取少量的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用量取一定的水,倒入烧杯中,用搅拌溶液,其作用是。 8.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某些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 9.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示放在实验桌上: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仪器A的名称是,该仪器的主要用途是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题新版粤教版

第二章测试题 (100分,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27分) 1.(河南)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二氧化硫浓度 B.氮气浓度 C.二氧化氮浓度 D. PM2.5浓度 2.(兰州)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 2O B. 2O2 C. O2 D. 2O2- 3.(湖北荆门)下列物质既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化铝 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燃烧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稀有气体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5.(福州)根据图2-1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2-1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 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 6.(福州)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图2-2中的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图2-2

7.(山东莱芜)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D.符号“O”可以代表一个氧原子 8.图2-3中的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图2-3 9.(天原杯复赛,信息给予题)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和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B.为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C.为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 D.为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二、填空题(42分) 10.(安徽蚌埠三中期中,8分)现有①冰水混合物②铁③氯化铵④自来水⑤盐汽水 ⑥水银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11.(湖南湘潭,10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国家提倡使用的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加碘食盐里的“碘”指的是(填“单质”、“元素”或“原子”).已知碘酸钾受热不稳定,因此,你认为炒菜时(填“早”或“迟”)加入加碘盐更有利. (2)仔细观察图2-4后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