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心理学》(第十章-教学心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十教学心理
授课内容:教学设计心理原理、课堂管理、教师心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教学设计含义与环节
(2)举例说明教学策略种类
(3)了解教学评价概念及类型
(4)区分课堂气氛类型
(5)了解良好教师行为
2.能力目标:(1)能运用教学设计原理设计教学目标
(2)能将教学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
(3)能对建立积极课堂环境提出建议
3.素质目标:(1)具有尊重并自觉运用教学心理规律的职业态度
(2)培养科学课堂管理意识
(3)树立坚持自我提升教学能力的终身追求
教学重点:教学设计心理原理;课堂管理
教学难点:教师心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案例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使用的教案、课件、音像等材料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复习导入:学习理论的提出者及区别。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
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准备水平、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

1.决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1)布鲁姆对教学目标的分类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2)明确化的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
①行为目标陈述法
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②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格伦兰提出用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表述教学目标的观点。

2.了解准备水平
(1)学习准备的含义
学习准备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2)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提供教学支架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所谓提供教学支架是指通过提供教学支持,帮助学生完成他们起初不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成功地通过最近发展区,并最终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3.选择教学策略
(1)讲授法;(2)提问;(3)组织讨论;(4)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除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以外.心理学家在有关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又发展出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包括发现学习、掌握学习、程序教学及合作学习等。

4.实施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特点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测量,收集有关资料,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首先,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

其次,教学评价常常通过测量收集资料,(2)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根据实施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②根据对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③从评价时使用的测验的来源不同,可以将测验分为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二)教学策略的心理学研究
1.概念教学的策略
概念是人对某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就是获得并掌握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获得并掌握概念所运用的方法即概念教学策略。

(1)概念一例证法
概念一例证法是指在概念教学中先给出概念的定义,然后列举概念的例证加以阐释说明的方法。

该方法是概念教学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2)例证一概念法
例证一概念法是指在概念教学中先提供与概念有关的若干正例和反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正例、反例的比较,归纳概括出概念的本质特征的方法。

2.问题解决教学的策略
问题解决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解决学科领域中的各种具体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详细分析并讨论例题
(2)指导学生正确表征问题
(3)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问题解决的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选择如何搜索算子的策略,包括算法式和启发式两种基本策略。

手段一目的分析法、逆向反推法、类比法是人们常用的启发式解题策略。

(4)训练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监控和反思(5)通过“大声思维”,提供专家示范。

3.阅读教学的策略
阅读教学的策略即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采取的各种教学方法。

①大量阅读训练;②阅读技能训练法;③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程序;④指导学生学会对阅读理解进行自我监控与调节程序性教学与行为矫正
(三)课堂心理气氛
1.课堂心理气氛及其类型
(1)课堂心理气氛的含义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群体心理状态,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注意状态、知觉状态、思维状态、情绪、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和定势状态等。

(2)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
我国学者黄秀兰将课堂心理气氛划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2.课堂心理气氛的调控
教师对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发挥关键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课堂心理气氛进行调控:
(1)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关系。

(2)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对待学生。

(3)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巩固拓展
具体实例分析教学设计的心理原理。

四、评价总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课时所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设计含义与环节、教学评价概念及类型和课堂气氛类型。

五、布置作业
完善课堂笔记,预习下节内容。

六、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复习导入:教学策略、课堂气氛。

二、讲授新课
(一)教师的角色
1.学习的指导者
2.班集体的领导者
3.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4.心理保健者
5.教育科研人员
(二)教师的威信
1.概念
教师威信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它是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及教育艺术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崇拜的态度,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地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

2.种类
教师的威信有两种:一种是权力威信,一种是信服威信。

教师应该树立信服威信,而不应该追求权力威信。

教师威信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1)信服威信:是由教师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与民主作风而使学生自愿接受、内心佩服而树立起来的威信。

(2)教师威信是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基础,教师的威信有不同的深度和广度。

3.形成
教师威信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如社会对教师的态度、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对教师及其工作的认识、教师本身的条件等。

其中教师本身的条件对教师威
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的各种心理品质和教师崇高的思想品质以及高度的专业知识技能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

教师的外表、生活作风和习惯等对教师获得威信也有一定的影响。

4.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作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三)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1.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概念
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称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2.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结构及特征
(1)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可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

(2)根据其作用范围,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可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两类。

(3)根据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可分为:自我检查、自我校正和自我强化。

3.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1)从他控到自控
(2)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
(3)敏感性逐渐增强
(4)迁移性逐渐提高
(四)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1.教学效能感的概念
(1)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2)在理论上,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3)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

①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与班杜拉理论中的结果预期相一致;②个人教学效能
感:是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

这与班杜拉理论中的效能预期相一致。

2.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作用
(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五)师生互动过程中良好的教师行为
1.教师对学生的理解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是通常所说的学生观。

学生观内容很多,主要内容是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智力与人格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2.教师对学生的偏见及其克服
(1)第一印象
(2)晕轮效应
(3)刻板印象
3.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教师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4.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1)教师的领导方式
①民主型;②权威型——极端权威型、温和权威型;③放任型
(2)教师在学生指导上的两种功能
①维持集体;②达到目标
(3)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
①教师应该明确认识到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和组织好班集体是教师指导学生的两项主要工作,并采取有意识的行动,充分发挥好维持集体和达到目标的功能;②教师应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通过学生的反馈来了解自己在指导学生上的不足之处,克服教师自我评价的偏差,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指导能力。

三、巩固拓展
掌握学教师良好行为的具体表现并树立职业态度。

四、评价总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课时所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良好教师行为表现。

学生确立尊重并
自觉运用教学心理规律的职业态度,具备科学课堂管理意识,树立了坚持自我提升教学能力的职业追求。

五、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章内容。

六、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