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句判断的几个误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句判断的六个误区

丁银显

一、误把比较当比喻

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解析:此语句出自太史公之口,被毛泽东引用于《为人民服务》一文,而在牵涉到这一句子的修辞手法的大部分资料中,都把这句话的修辞看成是“比喻”。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其理由如下:

首先,把这句话翻译为现代汉语,其意义为:“人终有一死,要么(有时)比泰山更重(死得有意义),要么(有时)比鸿雁的羽毛还要轻(死了都不值一提)。”这句话中根本无法确定“本体”和“喻体”,更不要说“比喻词”了。其次,单就“于”字的解释来看,是“比……更……”的意思。所以,这句话就其表述的本意来看,是表比较而不是“比喻”。

二、误把同类事物的描写当比喻

例如:“……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藤野先生》鲁迅

解析:这句话出自鲁迅的《藤野先生》,是对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涂有华表,外强中干的丑态的描写。因其有“宛如……一般”的字样,被各种教辅资料定为“比喻”修辞。其实,这只能算同类事物的描写,而不是“比喻”修辞。理由如下:

比喻修辞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然是本质不同而具有相似点的两种事物。如果把这句话的“本体”和“喻体”挖掘出来,其形式是“……辫子……宛如发髻一般”,其本质是“头发……宛如头发一般”。因为描写的对象本质都是“头发”,所以说这句话不是“比喻”句。如果这是比喻句的话,那么“我家有一头小猪,宛如大猪一般”也就无疑是比喻句了?

三、误把类推当比喻

例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散步》——莫怀戚

解析:这句话出自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是儿子建议母亲“出去走走”而母亲应允的结果推理。因为有“像……一样”的字样,同学们经常把它看成是“比喻句”,人为“像……

一样”是明显的“比喻词”。其实这句话根本找不到“本体”和“喻体”,只是一种行为状态的类比推理,不是比喻句。

四、误把程度描写当比喻

例如:“我的心痛得像刀绞一样,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解析:这句话同样有“像……一样”的字眼,但只是“心痛”的程度的描写,不是“比喻”修辞。因为这句话中根本没有“喻体”——如果把“心”看做“本体”。那么,“喻体”就没有了着落,“刀绞”是一个主谓短语,根本不可能对应于“心”而成为“喻体”。

五、误把比拟当比喻

例如:“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解析:这句话的修辞,是“比拟”中的“拟物”,即把人当物来写。“夹着尾巴逃跑”是“敌人”狼狈逃窜的一种状态。造成这种错误判断的原因,是同学们在进行判断思维的过程中,主观臆断地加入了一个“意象喻体”,比如“狗”,进而把这句话在思维进程中意向性地变为“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把原本没有“喻体”的句子加进了一个莫须有的“喻体”——“狗”。故而造成判断的失误。

六、误把借代当借喻

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解析:这句话用的是“借代”的修辞,而同学们往往会误判为“借喻”。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对“借代”和“借喻”两种概念本质的混淆。把握和区别这两个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

体),是一种省略了本体和比喻词的比喻,完全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把本体找出来,再加一个“像”字将借喻还原成明喻的形式。比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和“鸿鹄”都是借喻,我们把它们还原成明喻形式: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好象渺小的燕雀;自己好象翱翔万里的鸿鹄。而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

2、借喻因为是“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

进。

3、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借代却只能起”代“的作用,其代用的

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

4、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地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

借代了。如:“……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是比喻句。

后文直接用“圆规”代指“杨二嫂”就是借代——“……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

所以,“枪杆子”是借代,用“枪杆子”来代替“武装斗争”。因为“武装斗争”必须得用枪杆子,二者之间有联系。不能说武装斗争像枪杆子。再如:“那边来了个红领巾”。“红领巾”是借代,是用少先队员的标志来代替少先队员。不能说少年队员象红领巾。

总之,一种修辞手法的判断,必须牢固把握它的本质特征,只有在充分理解掌握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地址:贵州省威宁县哲觉镇哲觉中学

邮编:553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