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封包疗法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封包疗法操作规范
中药封包疗法是近些年来推广应用新技术,其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路、散寒通痹、缓急止痛的药物成分,且遇热易挥发,穿透力强,可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将治疗包中的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态,通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能有效提高周围肌肉的张力,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减轻和消除疼痛。

药物组成:伸筋草20g透骨草20g红花20g海桐皮20g乳香15g没药15g海风藤20g穿山甲5g
作用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散寒通痹、缓急止痛。

适应症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腰酸、外伤肿痛、关节痛、肢体麻木、活动不利、肢体萎软、落枕、腰痛等。

操作流程
1、辩证选药
2、将备好的药物稍打碎,装入棉布袋内、扎好袋口。

袋分:
特大(15x15cm);大(10x10cm);中(5x5cm);小(<5x5cm)四种型号。

3、将药袋置于蒸锅或微波炉中加热50°左右。

4、敷药初,先轻提药袋,使期间断接触皮肤,至温度适宜时将药袋热敷患处。

5、每日1-2次,每次10-20次,可重复加热使用,用后晾干。

禁忌症
1、皮肤对该药物过敏者、局部皮肤病损禁用。

2、妊娠期禁用,哺乳期、经期妇女慎用。

3、不明肿块、出血倾向慎用。

4、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注意事项
1、此治疗有内病外治的效果,但许多疾病仍需内外兼治。

2、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止治疗,严重者需积极对症治疗。

3、注意观察,避免皮肤烫伤。

中药枕疗法操作规范
花类、叶类药物必须充分晾晒,搓成碎末;根茎、木本、藤类药物必须充分晾晒或烘干,粉碎成粗末后使用;矿物质、角质类药物必须打碎成米粒状碎块,或加工成分装后使用;种子类药物必须去除灰尘,或清洗后晒干使用;含有芳香类、挥发类成分的药物,一般不需加工炮制,可直接混入其他药末中使用。

药枕的包裹用料宜选用宋、柔、薄、透气性能良好的棉布、纱布,以利于药物的挥发,不用化纤、尼龙的布料。

药枕底层枕芯可加垫塑料布一块,以防止药物渗漏,弄脏床单,一般药枕的长度为60-90厘米,宽度为20-35厘米,也可根据各人爱好和需求,制成各种形状及大小的药枕。

临床效果
药枕作用的发挥,一般是通过3个途径完成的:一是通过呼吸道吸收。

药枕中的挥发物质通过呼吸道吸收,鼻腔黏膜下层毛细血管非常丰富,,而通过鼻腔吸入,鼻粘膜的反射作用,刺激有关部位,使药物向血液和组织渗透并进入人体内循环,从而产生生理和治疗效应;二是通过渗透的方法直接从皮肤进入,使人体吸收。

药枕直接接触的部位是后脑勺以下至大椎穴部位,枕芯里的药物直接刺激该部位皮肤,入睡时,皮肤毛孔扩张,枕内药物的部分有效成分在头温的作用下缓慢逸出而透皮吸收;三是长期持续作用于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致使药枕产生对机体良好的调节作用。

颈椎及后脑勺是督脉所经之处,督脉与任脉相表里,经气相
贯。

而药枕通过刺激渗透,直接进入经络,巡行经脉,使气血运行,改善了脏腑功能,并发挥功效,使药物直达靶组织,促进人体内部生理功能趋于正常。

一、助眠枕
组成:炒决明子、合欢花、丹参、菊花、葛根、首乌藤等
功效与主治:宁心安神,调和阴阳,安神助眠。

用法及注意事项:取中药装入封包袋,患者睡眠时放在头下。

白天不用时把封包放入密封的袋子里。

中药枕治疗也有禁忌症。

对于患者身体上有皮肤损伤、炎症、过敏或者用药后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现象,应暂停使用。

方解:选用具有安神助眠药物成分的中药饮片,通过将药物放进布袋后,在人体局部或一定穴位,使得药物渗透入经络、血脉以发挥助眠安神等作用。

二、颈椎枕
组成:葛根、川芎、红花、威灵仙、白芷、珍珠透骨草、伸筋草、羌活、菊花等。

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行气止痛。

用法及注意事项:取中药装入封包袋,患者睡眠时放在头下。

白天不用时把封包放入密封的袋子里。

对于患者身体上有皮肤损伤、炎症、过敏或者用药后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现象,应暂停使用。

方解:颈椎枕选用具有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行气止痛等作用。

三、降压枕
组成:菊花、炒决明子、怀牛膝、夏枯草、槐花、桑叶等。

功效与主治:清肝火、抑肝阳、治疗肝阳上亢、肝火旺盛型高血压病。

用法及注意事项:取中药装入封包袋,患者睡眠时放在头下。

白天不用时把封包放入密封的袋子里。

对于患者身体上有皮肤损伤、炎症、过敏或者用药后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现象,应暂停使用。

方解:降压枕选用具有平肝火、抑肝阳的中药,由于肝经、胆经行于头部及头两侧,因此通过将药物刺激两经的循行部位,使得药物渗透入经络、血脉以发挥清肝火,抑肝阳,达到降压的作用。

熏洗法操作规范
熏洗疗法,就是按一定处方用药的中草药,经加清水煎煮沸后,先用蒸汽熏疗,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使用于疖、痈、急性蜂窝组织炎,丹毒等外科疾病;血栓闭塞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周围血管疾病;软组织损伤等骨科疾病;带状疱疹、银屑病、湿疹、寻常尤、手足癣、发癣、股癣等皮肤科疾病及某些内脏疾病如失眠、高血压等。

基本技术
(一)淋洗法
将药物放在沙锅内,加水煎汤,过滤去渣后,承热装入小喷壶内,不断的淋洗患处,或用消毒纱布蘸药汤连续淋洗患处,这种淋洗方法多用于疖,痈破渍流脓或创伤感染、批发溃疡等,尤其是发生于腹部或腰背部者。

在淋洗时,并可轻轻按压伤口四周,并用镊子持消毒棉球试蘸伤口脓液,将脓液及坏死组织淋洗干净,淋洗后,根据伤口情况进行常规换药。

(二)熏洗法
1、全身熏洗法
将药物用量加倍,煎汤倒入浴盆里,进行全身沐浴。

或把汤倒入大木桶或大水缸内,桶内放一小木凳,高出水面3寸左右,患者坐在小木凳上用布单或毯子从上面盖住(仅露头部在外面),勿使热气外泄,待药物不烫人时,取出小木凳,患者再浸于药汤内沐浴,以出汗为度。

熏洗完毕后,擦干全身用浴巾盖住,卧床休息,如能稍睡片刻更好,待消汗以后,再换穿衣服。

全身熏洗法主要用于全身性皮肤病等疾患。

特别提示:高血压、心脏病重症患者慎用,如出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后立即停用。

2、局部熏洗法
(1)手熏洗法
把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将患手架于盆上,进行熏蒸,外以布单将手连盆口盖严,不是热气外泄,等到药汤不烫人时,可把患手或腕部与前臂浸于药汤中进行洗浴。

(2)足熏洗法
把煎好的药汤倒入木桶内,桶内安置一小木凳,略高出水面,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患足放在小木凳上,用布单将腿及桶口盖严密,进行熏蒸,等到药汤不烫人时,取出小木凳,把患足及小腿浸于药汤中泡洗。

根据病情需要,药汤可浸至踝关节部或膝关节附近。

(3)
把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待药汤不烫人时,臀部浸于盆中泡洗。

也可用坐浴椅,先把盆放在椅下进行熏蒸,后将盆移至椅上坐浴。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肛门及会阴部的疾病。

特别提示:老人及身体虚弱者应坐稳,以免跌倒摔死;应用熏洗法如果无条件熏蒸时,可直接熏洗患处,
3、热罨法
热罨法类似现代的热湿敷法,由于患病部位不同,治疗应用时,有以下几种方法:
(1)将煎好的药汤承热倒入盆内,用消毒纱布7-8层或干净软布数层蘸药汤承热摊放患处,另用1块消毒纱布不断的蘸药汤淋渍患处,使摊敷在患处的纱布层得以保持一定的温热度,持续淋渍热罨。

(2)将煎好的药汤承热倒在盆内,用消毒纱布或软布蘸药汤,稍微拧一下(不要太干),在折叠数层,承热在患处,两手轻轻旋按片刻,少凉再换,如此连续操作。

(3)将药物研成粗末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搪瓷盆内加水煎汤,承热熏洗,并取出药袋,带汤承热在患处进行湿热敷,这样汤洗与热罨连续交替产用。

热晕法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后肢体功能障碍者,也使用于疖、痈等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还未渍破者。

但使用时应注意消毒灭菌。

禁忌症
1.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等,均忌用全身熏洗。

2.危重外科疾病,严重化脓感染疾病,需要进行抢救者,禁用熏洗。

3.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肢体缺血,发生肢体干性坏疽者,禁止使用中高温(超过38°)熏洗。

4.孕妇妊娠和月经期间、均不宜进行熏洗。

5.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均不宜熏洗。

6.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熏洗。

7.有过敏性哮喘病的患者禁用香包熏法。

注意事项
1、冬季熏洗时,应注意保暖,夏季要避风,全身熏洗后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旺盛,全身湿热出汗,必须待汗解和穿好衣服后再外出,以免感受风寒,发生感冒等症状。

2、药汤温度要适宜,不可太热,以免烫伤皮肤,也不可太冷,以免产生不良刺激,如果熏洗时间较久,药汤稍凉时,须再加热,这样持续温热熏洗,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夏季要当日煎药当日使用,汤药不要过夜,以免发霉变质,影响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

4、在全身熏洗过程中,如患者感到头晕不适,应停止洗浴,卧床休息。

5、如熏洗无效或病情反而加重者,则应停止熏洗,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6、熏洗后的木盆或木桶一定要及时清洗,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7、药物可连续煎煮使用2-3天。

中药足浴治疗脾胃虚寒之胃疡病
方法:主要方药有艾叶15g、元胡20g、川芎10g、红花10g、香附15g等。

将以上诸药煎汤熏洗双足,日1次。

共入搪瓷盆中,加水5000浸泡100-200分钟,文火煮沸后,再煮30分钟,离火后放入足浴桶中和熏蒸器中,先熏手足,待药液温度降至38℃-42℃时,再将手足入药液中浸泡30分钟。

治法:温经通络,和胃止痛。

适应症:胃疡脾胃虚寒之胃脘部疼痛。

禁忌症:胃疡病肝胃郁热者、胃阴不足证禁用。

中药外洗是中医学的传统治疗方法,其通过药浴水的温热作用和药物作用,刺激作用部位的经络穴位,扩张微血管,改善周围组织营养,激发机体自身调节功能,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和周围神经功能。

其中脚是人体经脉汇
会聚处之一,人体12条正经中有足三阳经终止于足,足三阴经起始于足,分布于脚部的经络穴位多达60多个,通过中药浸泡,刺激这些穴位,就可以活血通络,疏通腠理,透达筋骨,理气和血,通达十二经络。

中药足浴操作规范
1、遵医嘱配制药液: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
3、按排患者合适体位,暴露熏洗部位,必须时用屏风遮挡,注意保暖;
4、足浴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了解其生理和心理感受,,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5、足浴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

中药代茶饮操作规范
中药代茶饮,指用中草药与茶叶配用,或以中草药(单味或复方)代茶冲泡、煎煮、然后像茶一样饮用。

中药代茶饮为我国的传统剂型,是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原则指导下,依据辩证或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对病情的判断,为防止疾病,病后调里或仅为养生保健而组方选药与茶叶(或不含茶叶)合制而成的剂型。

平潜降压饮:
组成:菊花、槐米、决明子、冰糖。

功效:平肝潜阳、降压明目。

主治: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用法及注意事项:取一小袋倒入茶杯,沸水泡5分钟即可饮用,可冲泡数次,但不宜过夜饮用。

糖尿病人请将包中冰糖去掉。

方解: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是为君
药。

槐米性微寒,味苦。

有清肝泻火、凉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决明子味苦,甘而性凉,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功能,现代研究证明决明子水浸液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

两者共为臣药,助菊花清肝泻火、平降肝阳。

冰糖一可调和药性,矫正口味,二可养阴生津、补中益气。

平潜降压饮是我院院内制剂,在多年临床应用中,其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效果满意。

剂型为代茶饮,简便易行,口味极佳,安全无副作用;能被广大患者接受,推广应用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药内服法操作规范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有着非常好的保健作用,针灸、火罐、中药都是中医的典型。

中药的功效是很多的,而中药的采集也都是在大自然中,中药常见的内服方法是制成汤药或者是入菜,这两种方法都是最常见的内服方法。

操作方法
1、先将群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

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无须浸泡。

2、头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文火10-40分钟,启锅滤汁。

后下药无须浸泡,注明“后下几分钟”,则在头煎的最后几分钟放下锅。

3、二煎:在头煎药渣中加水,再次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与头煎同样的时间,然后起锅滤汁。

4、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装入保温瓶、每日分2-3次喝完。

(一)服药的温度
1、温服:一般来说汤剂均需要温服。

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能和胃益脾,减轻刺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2、冷服: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

一般来说,寒剂宜冷敷,适用于热证。

凡是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该冷服。

3、热服:将煎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服下。

一般而言,热剂宜热服,适用于寒证。

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热服,并且服后还需盖好衣被,或吃点儿热粥,以帮助汗出,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药效。

(二)服药的剂量
1、分服:适用于慢性病、病情轻的,可慢慢调治的患者。

一剂汤药可分2-3次口服,每次100-200ml。

呕吐的患者要先少后多,分多次服下。

小儿口服汤剂时,应将汤剂浓缩,从而减少服用量。

以少量多次为好,不要急速灌服,以免呛咳。

2、顿服:适用于急性病及病情较重的,应急速治疗的患者。

一剂汤药可一次服下。

这样药力大而猛,能充分发挥药效。

3、危重病人应该少量多次服用;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少量频服。

在应用发汗、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见出汗、泻下、热降即可停药,适可而止,以免出汗、泻下、清热太过,损伤人体的正气。

在使用峻烈的药物以及有毒性的药物时,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取效即止,切勿过量,以免发生中毒反应或伤及人体正气。

(三)服药时间
1、空腹服:清晨空腹时,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此时服药避免与食物相混合,能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故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均宜空腹服。

2、饭前服:饭前胃腑空虚,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故多数药特别是补虚药和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都宜饭前服。

3、饭后服: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故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

4、睡前服:为了顺应人体生理节律而充分发挥药效,有些药宜饭前服。

安神药用于安眠时
宜在睡前0.5-1小时服,以便安眠;涩精止遗药宜在临睡时服,以便治疗梦遗滑精;缓下剂宜在睡前服,以便翌日清晨排便
5、定时服:有些药定时而发,只有发病前某时服才能见效,如截疟药应在疟发前2小时服。

6、不拘时服:病情急险,则当不拘时服,以便力挽狂澜。

注意事项
1、服用中药汤剂时应忌烟酒,忌食辛、辣、油、腻等食物。

2、皮肤病及疮伤应忌食鱼虾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3、若与西药联用,应与西药错开时间服用。

4、小儿、孕妇或老年人应遵医嘱。

5、煎好的中药汤剂应在2-8℃冰箱中保存。

脐疗法操作规范
脐疗法:是以肚脐(即神阙穴)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全身疾病的一种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

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对胃肠病、妇科病、男性病、衰老病症、小儿科病症等疗效显著。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暴露脐部,用75%乙醇在局部常规消毒后,将面圈置于脐周,取如小米粒大小的人工麝香(也可用冰片代替)置于脐内,然后取配制好的药末约8-10g,填满脐孔,用艾柱置于药末上,连续施灸约10壮,约2小时。

在施灸操作过程中,需把握火候,患者宜感到温热深透,且不烫为宜。

若患者在脐灸过程中感觉过热,可以在面圈内周、灸火外围加水,但不要把灸火熄灭。

如果患者还感觉过热,可采取在面圈下垫棉花等措施。

适应症
痛经(原发性痛经),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精浊(前列腺炎),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在进行灸疗时,要注意室内通风,或安排排烟设备,以免灸疗产生的烟引发患者严重的不适感。

3、预制的各种制剂必须密封保存,以免有效成分挥发。

4、去除药物后应用消毒棉球轻轻拭去脐部残留的药物,若脐部微觉痛痒,不可搔抓,数日内自可消退。

5、脐疗后如果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

若水泡过大,可用一次性消毒针从泡底刺破,放出水液后,再用消毒敷料覆盖。

督灸操作规范
督灸是在督脉的脊柱段隔药施灸,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该疗法汇督脉、药物、艾灸的作用于一体,即可温肾壮骨、补精益髓,又可行气活血驱寒除湿、豁痰破瘀。

我科主要用于对脊髓损伤患者以及颈腰背痛患者的治疗。

操作方法
1、令患者裸背俯卧于床上。

2、医者用拇指的指甲沿脊柱(督脉)凸处按压“+”字痕迹。

3、以75%酒精棉球自上而下沿脊柱常规消毒3遍。

4、沿脊柱凸部医者按压“+”字痕迹处涂抹姜汁。

5、沿脊柱凸部医者按压“+”字痕迹点撒督灸粉呈线条状。

6、将宽10厘米、长40厘米的桑皮纸覆盖在药粉的上面,桑皮纸的中央对准督脉。

7、把姜泥牢固地铺在桑皮纸中央,要求桑泥底宽3厘米,高2.5厘米,顶宽2.5厘米,
长为大椎穴至腰腧穴的长度,呈梯形。

8、在姜泥上面放置锥形艾柱,柱直径如病人手指中的中指中节直径,长度与姜泥样。

9、点燃艾柱的上、中、下三点,任其自燃自灭。

10、1壮灸完后再换1壮,灸34壮。

11、灸完后取下姜泥。

12、用湿热毛巾轻轻揩干净灸后药泥及艾灰。

适应症
1、主要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

2、可用于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注意事项
1、调节饮食:要求患者在治疗前7天开始调节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多食用植物蛋白,如大豆、花生、蔬菜等,忌食一切酒类和水产品鸡、羊、狗肉及肥甘之品,以免降低疗效。

2、排烟通畅:治疗室内应有排烟设施,及时排除艾烟,以免污染空气。

3、防火设备:治疗室内应准备1个水杯,贮存点燃过的火柴柄,以防火灾。

4、治疗后保暖:适当休息、不能熬夜和久居空调室。

5、医者在操作时要密切注意患者情况,防止由于患者活动引起艾柱的脱落。

患者治疗结束后,医者应嘱其缓慢坐起并在治疗床上静坐5分钟-10分钟,以免出现不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