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伤寒论 的寒热错杂证治

合集下载

厥阴病寒热错杂危重证救治体会

厥阴病寒热错杂危重证救治体会

厥阴病寒热错杂危重证救治体会作者:沈艳莉何力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2年第09期关键词:厥阴病;寒热错杂证;危重证;中医疗法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9-0091-02厥阴病是张仲景《伤寒论》六经病证的最后阶段,病情复杂危重,急需把握病机,积极救治,方有一线生机。

笔者近期遇一寒热错杂危重证,仿厥阴病证救治,现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患者,男,70岁,2011年6月8日因“急性脑梗死、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于外院活血化瘀及抗凝治疗2周,2011年6月28日入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医院。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呼之可睁眼,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活动不能,鼻饲,进食正常,尿黄,大便干,三日一行,舌黯红,苔薄白腻,脉弦。

予针灸、理疗康复治疗。

2011年7月18日,突然出现呕吐咖啡色、血性胃内容物,量约400 mL,面色苍白,周身大汗,神志不清,血压80/50 mm Hg,心率101次/min。

转至三甲西医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经治无出血,2011年7月25日转回本院。

2011年7月27日-8月1日体温37.4~39.9 ℃,间断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5~70 mL不等,间断排柏油便5~300 mL不等,诊断仍为消化道出血,同时诊断为左肺感染。

静点美罗培南、甲硝唑抗感染。

经治无出血,体温正常,渐予米汤喂食。

2011年8月12日晚,体温39.6 ℃,大便泻下如水,每日20余次,总量大于2 000 mL,颜面潮红,喉中痰鸣,四末不温,神识不清,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西医诊断:不除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停美罗培南、甲硝唑,加培菲康调节肠道菌群失调。

中医辨证:脾胃虚寒、肺热内陷;治法:发越郁阳、清上温下。

8月13日予麻黄升麻汤:炙麻黄6 g,升麻9 g,桂枝6 g,茯苓12 g,白术6 g,当归12 g,知母6 g,黄芩6 g,玉竹6 g,白芍6 g,天冬6 g,炙甘草6 g,石膏(先煎)12 g,干姜3 g,石菖蒲6 g。

【《伤寒论》六经辩证】

【《伤寒论》六经辩证】

【《伤寒论》六经辩证】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

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一、六经病证的分类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

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

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由阳经入阴经。

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

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

因而针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证候,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确定何经为病,进而明确该病证的病因病机,确立相应的治法,列出一定的方药,这正是六经病证分类的意义所在。

(-)太阳病证太阳病证,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内发,致使太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临床证候。

太阳,是阳气旺盛之经,主一身之表,簇摄营卫,为一身之藩篱,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外邪侵袭人体,大多从太阳而入,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表出里。

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

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

伤寒杂病论心得体会【篇一: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医要略》两书,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 '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初次阅读《伤寒杂病论》是在大学三年级时,刚接触到中医不久,囫囵吞枣地记了些东西,考试成绩不错,但对伤寒却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了解,只有琳琳碎碎的一知半解。

等空暇时再次拿起这本经典时,又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例如治疗停饮性呕吐的茯苓泽泻汤和治疗水逆的五苓散,同样有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等药组成,但茯苓泽泻汤以茯苓半斤为君药,再加生姜甘草,治疗以呕吐不已为主症,而五苓散以泽泻为君药,再加猪苓,治疗以小便不利为主症。

同样的底方,不同的剂量可以对症不用的病症。

再着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和半夏干姜散,除了药物剂量的差别外,在治疗过程同样服用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

小半夏汤宜“分温再服”,生姜半夏汤应“小冷,分四服,旦三夜一服”,半夏干姜散却要“顿服之”,使药力集中而取效迅捷。

同样的药,不同的用法,却又不同的效果。

在这些小细节上给的印象特别深刻,常常会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再深入细细体会就会有新的收获,也能体会张仲景在方药上的斟酌。

对于张仲景的遣方用药遵循六经辨证,脏腑辨证。

寒热由表入里辨三阴三阳,杂病辨脏腑,辨邪气去留,有独立的一套辩证体系,结合案例可以体会到,往往可将疾病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在以后自己的辩证方式中可以将病因病机一分为二,以最能突破人体卫外致病的寒邪为代表的六经辨证,以各种内伤因素为主的脏腑辨证。

对于将经典转化为自己的临床经验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人也因此受益良多。

通过学习《伤寒杂病论》,使我们深感它的基本临床思维是深刻而正确的,时至今日,仍有不可否认的指导作用。

若再简化它,也许可用“诊病审因,辨证察机,随机选方,对症用药”四句话。

略论《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法则

略论《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法则

略论《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法则摘要】《伤寒论》在《内经》、《素问》等基础上创立了理、法、方、药齐全的辩证论治体系。

本文从八纲辨证;扶正祛邪,因势利导;组方严谨,疗效精专;预防性医疗阻断法;试探疗法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使得对《伤寒论》有了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伤寒论辩证论治《伤寒论》的基本精神,代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

理、法、方、药是指导临床的规范,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

如何辩证?是书概括六经、八纲、经络、气化为辨证论治的大法。

兹将我们从事《伤寒论》学习、教学、临床的肤浅体会,不揣愚昧,简述于后,不当之处,恳求指正。

一、六经病变,辨在八纲《伤寒论》是根据什么原则,把看似一大堆杂乱无章的症状、体征有条有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个证候?仲景以高度的概括以阴阳为纲,以表里寒热虚实为辨,他以三阳经统属六腑,三阴经统属五脏,以反映脏腑、气化的生理、病理的变化活动,来表示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正邪相争的情况等,从而判断病变的部位、寒热的趋向、正邪的盛衰、阴病阳病等等,作为辨证论治的理论根据。

具体的说,凡属风寒初袭于表,反映出来的经气不利,营卫功能失调的证候,即:“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便是太阳病;若外邪由表入里,反映出来“胃家实”,便是阳明病;若病邪分争于胁下,反映出来的少阳枢机不利的证候,便是少阳病。

至于三阴经的病证,主要表现为阴盛阳衰,抗病力弱,正气虚弱,邪气深入的特征。

如太阴病反映出来的“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脾的虚寒证;少阴病反映出来的心肾功能衰竭,精神俱虚的“脉微细但欲寐”证;厥阴病反映出来的阴极阳复的寒热错杂,厥热胜复证。

这些六经的病证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始终贯穿着八纲辩证的基本内容。

阴阳是辩证的总纲,有关阴阳辩证的原文,如论中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前者表示机体健壮,正气充沛,抗病力强,当外邪入侵,正气积极与邪相争,所以发热恶寒同时并发,故“发于阳也”,后者表示正气不足,抗病力弱,外邪侵入不能及时与邪相争,所以无热恶寒,发于阴。

【怕热又怕冷,寒热错杂证:半夏泻心汤】

【怕热又怕冷,寒热错杂证:半夏泻心汤】

【怕热又怕冷,寒热错杂证:半夏泻心汤】随着年龄的增大,脾胃功能减弱,容易出现胃胀、胃疼等胃寒的典型症状。

此时如果吃得太多无法消化,又可能积聚生热,出现口干、口臭、反酸、烧心等热的问题。

这个时候寒和热两方面夹杂在一起,就是我们所说的寒热错杂证,这也是中老年朋友脾胃问题中最常见的一类证型。

现代人的脾胃病,多半都和寒热错杂证有关。

那么,如何判断您自己是不是寒热错杂体质呢?食物是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营养的成分往上走,中医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升清;而糟粕的部分往下走,通过肠道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则叫做降浊。

因脾胃是人体的中焦部位,是人体的一个升降枢纽。

所以,当脾胃升降失常时,中焦以上的部位就会常常出现热的症状,而中焦以下的部位则常出现寒的症状。

有寒的症状:腹痛、腹胀、腹泻、肠鸣、怕冷有热的症状:口臭、口苦、反酸、喜冷饮、烧心当您出现胃脘胀满、憋闷等脾胃不通的时候,如果同时有寒和热两方面的症状,那么就有可能是中焦的寒热错杂问题。

半夏泻心汤是方书鼻祖《伤寒论》中最典型的调和脾胃、升清降浊的方子,可以寒热并治。

原文: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辛平、黄芩苦寒、干姜辛热、人参各三两甘温,黄连一两苦寒,大枣十二枚掰温甘,甘草三两炙,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半夏泻心汤【药材】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大枣、人参、甘草【功效】干姜和黄连起到辛开苦降的作用。

半夏也是辛味药,可以降逆止呕,辅佐干姜。

黄芩也是苦的,增强苦降作用。

人参、甘草、大枣可以补益脾胃。

【适用症状】胃胀满、反酸水、咽部不适、呕吐、腹泻、滞下、肠鸣都是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脾涩的症状。

这时可以用到半夏泻心方来治疗。

【药材】桂枝6-9克、干姜6-9克、炙甘草3-6克【用法】加上200-250毫升的水,用小火煮15分钟,去掉药渣后,可以一次或分两次喝完。

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原文

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原文

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原文一、太阳病辨证论治1. 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 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 此条文阐述了太阳中风证的脉证特点及治法。

阳浮阴弱是脉象,同时有发热、自汗、恶风恶寒、鼻鸣干呕等症状,以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服法上强调药后啜热粥、温覆取微汗等注意事项。

2. 太阳伤寒证(麻黄汤证)- 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 这里指出太阳伤寒证的主要症状为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等,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与桂枝汤证不同之处在于有无汗出,麻黄汤证无汗,且不需要啜粥辅助发汗。

二、阳明病辨证论治1. 阳明经证(白虎汤证)- 第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对于伤寒病中出现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此处“里有寒”多认为是里有热邪,为传抄之误)的情况,用白虎汤清热生津。

《伤寒论》的寒热并用法

《伤寒论》的寒热并用法

《伤寒论》的寒热并用法所谓寒热并用,指寒热异性药物合并使用。

在八法中属温、清两法,又叫温清合法。

寒与热、凉与温,药性截然相反。

若其归经相同、作用部位一样,则在同一方中配伍会减其寒热之性;若其归经不同、作用部位不一,则不会减其寒热之性。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又强调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

”这是中医的治疗原则。

临床上,单纯热证或单纯寒证固然不少,但寒热互结、寒热错杂、寒热虚实错杂、寒热真假以及寒热格拒更是多见。

若单纯清热则热不去,甚或热更重;单纯温阳则寒不退,甚或寒更重。

只有寒热并用、寒热并调,方可并治。

正如《医碥》曰:“寒热并用者,因其人有寒热之邪夹杂于内,不得不用寒热夹杂之剂。

”尤其是碰到寒热格拒者,非反佐则无以调和之。

《伤寒论》实录方剂112方。

其中寒热并用者达53方,占47.32%。

其应用之广,可见一斑。

其寒热并用既有大辛大热的附子、干姜与大苦大寒的黄芩、黄连相配;又有辛温之桂枝与辛凉之葛根相伍。

既有大热的附子与微寒的白芍相合;又有大寒的石膏与性温的半夏相用。

张仲景不仅开创了中医寒热并用之先河,而且配伍精妙。

其应用既灵活多样,又有其内在规律:取性取用“性”指药物的四性,即寒热温凉。

“用”指药物的功用。

《伤寒论》中寒热并用的一些方剂,在选药组方时是既用其性,又取其用。

如栀子干姜汤,用于上热下寒(热扰胸膈在上,脾胃虚寒在下)之“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

”其中栀子性寒,功用清热除烦;干姜性热,功用回阳温中。

该方用栀子是既用其寒性,又取其清热除烦之用,以清解在上之邪热:用干姜是既用其温性,又取其回阳温中之用,以温在下之脾胃阳气。

二药虽然药性相反,但其作用相反相成、并行不悖,而且二药配伍后还有干姜监制栀子对脾胃阳气的损伤和栀子监制干姜对热扰胸膈的反作用。

至于寒药热药孰多孰少、孰轻孰重,《伤寒论》方也很有讲究。

原则上是依据寒热的主次、轻重而定。

浅析仲景《伤寒论》方证中“寒温并用”药物配伍规律

浅析仲景《伤寒论》方证中“寒温并用”药物配伍规律

浅析仲景《伤寒论》方证中“寒温并用”药物配伍规律孔乔【摘要】仲景《伤寒论》中所立经方,被后世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其疗效卓著、配伍严谨、用药精湛,皆体现了“方以法立,法以方传”的特点,至今仍对临床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仲景遣药组方切中病机,寓意深刻,颇堪师法。

其中,“寒温并用”便是张仲景组方用药的显著特色之一。

《伤寒论》载方113首,其中寒温并用方竟达52首之多,仲景以病因病机为基础,同时使用寒凉药与温热药的配伍,各趋其所,有相反相成之妙。

仲景的寒温并用,根据病机不同,其用亦有不同。

本文通过例证《伤寒论》中寒温并用的代表方剂,并具体从七个方面分析总结其药物配伍规律与配伍目的。

【期刊名称】《中医学》【年(卷),期】2017(006)004【总页数】4页(P205-208)【关键词】《伤寒论》;寒热并用;配伍规律【作者】孔乔【作者单位】[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临床著作,后世称其“启万世之法程,诚意门之圣书”。

《伤寒论》中的方药配伍极具特色,其中寒温并用法更是独具匠心。

仲景针对寒热错杂之证,方药选用温热、寒凉两类药性相反的药物来进行施治[1]。

使其清则热去而不过寒,温则寒却不过热,促使机体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本文通过例证《伤寒论》中寒温并用的代表方剂,以期全面分析总结仲景寒温并用的药物配伍规律,并探究其深意。

《伤寒论》中第三十八条载:“太阳中风,脉伏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大青龙汤证病机为外感风寒,寒邪闭表,症见无汗、身痛、脉浮紧等,是典型的伤寒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大青龙汤为麻黄汤中重用麻黄加石膏、姜、枣而成,麻黄辛温,为发汗解表之要药,故本方乃发汗峻剂。

然本病亦有烦躁之症状,乃寒邪闭表,郁而生热,热邪上扰所致,故加石膏,用其寒清在里之热。

麻黄、石膏一温一寒,寒温并用,可达相反相成,表里双解之功。

浅析寒热错杂证

浅析寒热错杂证

浅析寒热错杂证
曹惠彬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2(031)001
【摘要】寒热错杂证是指寒证与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1].早在《内经》已经提出"寒热理论",有学者[2]就此归纳了《内经》中寒热治疗学理论内容,总结出《内经》寒热治疗学理论奠定了中医学外感病的基础.医圣张仲景不但继承了《内经》的寒热理论,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在《伤寒论》中,处处可见"寒"与"热".
【总页数】3页(P137-139)
【作者】曹惠彬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中蒙医院,02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
【相关文献】
1.黄连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均为寒热错杂证,二者有何不同?试从病理、主证和治法上说明之。

2.《伤寒论》中寒热错杂致中焦枢机不利的机理及证治探析
3.糖尿病寒热错杂证的辨治
4.柴胡乌梅丸治疗非咳嗽变异性哮喘激素敏感性咳嗽寒热错杂证的临床效果
5.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证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寒热错杂证

寒热错杂证

2012年第1期烧灼等各种妇科手术,或行诸多妇科检查器具使用不当、消毒不严等,或经期用品选择不当等因素有关,致使邪毒由阴户侵袭胞宫,任带脉湿热邪毒乘虚而入,而成本病[3]。

青带则可以考虑通过细菌培养以找出病因,尽早用药。

赤带则在内服调理的同时还需要经过妇科检查排除患有生殖器赘生物。

至于黑带一证,临床实为罕见,且利火汤苦寒峻利,用之当辨寒热,切忌一味照搬套用。

傅氏论治带下,多责之于脾、肝、肾,冲任不固,带脉失约。

治疗上重用扶正,轻用疏泻。

但在临床上患者有体质不同,病情差异,应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遵循傅青主论治带下理论体系之规律,法古而不拘泥于套用成方,要经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将内服外用相结合,积极使用现代医学的诊疗手段来对带下病进行诊治,排除有相似临床表现的其它疾病,以免贻误病情[4]。

参考文献[1]清·傅山.傅青主女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2.[3]李海棠.傅青主论治带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4-5.[4]杨利侠.带下病治疗之我见[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45-2846.中图分类号:R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1-0137-03浅析寒热错杂证曹恵彬**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中蒙医院(021400)2011年11月13日收稿关键词:寒热错杂证;浅析寒热错杂证是指寒证与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1]。

早在《内经》已经提出“寒热理论”,有学者[2]就此归纳了《内经》中寒热治疗学理论内容,总结出《内经》寒热治疗学理论奠定了中医学外感病的基础。

医圣张仲景不但继承了《内经》的寒热理论,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

在《伤寒论》中,处处可见“寒”与“热”。

寒热错杂证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根据数据显示《内经》所载13方中用治寒热错杂证的就有3方;《伤寒杂病论》中亦创有19方、分别治疗多种寒热错杂证[3]。

经方在寒热错杂证中的应用思考,

经方在寒热错杂证中的应用思考,

经方在寒热错杂证中的应用思考,经方在寒热错杂证中的应用思考北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10级博:£研究生)摘要:寒热错杂证是临床中常见的复杂证候,特别是在慢性病和疑难病症中更多见,包括表里寒热错杂证、上下寒热错杂证、中焦寒热错杂证,病情难以把握,治疗棘手。

《伤寒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治疗寒热错杂证效验的方剂,笔者认为深入理解该证的病机特点,借鉴经方寒热并用、巧妙配伍和应用的思路,对于提高中医治疗复杂疾病寒热错杂证的疗效大有裨益。

关键词:寒热错杂;寒热并用;经方思路寒热错杂证,是指寒证与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

它是机体脏腑阴阳失调的结果,属于《灵枢?根结》所说的“阴阳相错”。

“寒热错杂”一词,原本用于对《伤寒论》诸痞证的病机概括,主要是以方测证归纳而来,但古今医家的著述都显示,寒热并存的病机广泛地存在于诸多病证的发展过程中。

临床中各种慢性病、疑难病久治不愈常出现寒热错杂证,包括表里寒热错杂证、上下寒热错杂证、中焦寒热错杂证等,病情复杂,治疗棘手。

l寒热错杂证的证候特点早在《经》中就有寒热错杂相关症状的简要记述,如“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直到仲景《伤寒论》的出现,才对寒热错杂证进行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具体的治疗方药,如桅予干汤证、半夏泻心汤证、乌梅丸证等。

若秋曾以《伤寒论》中治疗寒热错杂证的10个经方为基础,博采历代医家用此类方所取得的验方效案,以统计学方法为主,系统分析了寒热错杂证的证候特点。

基于《伤寒论》原文、历代医著和现代杂志发表的寒热错杂证证治验案中的症状、体征分析显示:寒热错杂证是以脾胃肠等脏腑功能失调所派生出的一类证候群,并与肝的疏泄功能紊乱有重要关系;寒热错杂证一般是从性质互逆症状的并见为着眼点进行确诊的。

其主要证候表现多以自觉症状为主,如四肢厥冷、腹痛、心下痞,很难用一个客观的标准来判定这个复杂的病证。

其中饥而不欲食、心下痞闷、四肢厥逆、脐腹动悸、久利及大便异常为其特征性症状,舌苔黄腻或黄白相间,脉弦为其常见的舌脉特征。

对寒热错杂诸方综述

对寒热错杂诸方综述

对寒热错杂诸方综述《伤寒论》所载的寒热之药并用方剂,归纳起来有柴胡桂枝干姜汤、栀子干姜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一共八个方剂。

而柴胡桂枝干姜汤已经讲过,栀子干姜汤从略,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能够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

下面别离对各方剂进行简要表达。

一、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是寒药、热药杂用的方剂。

它属于和解脾胃寒热之邪的代表方。

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都是在它的方药基础上加减转变面成。

它是医治脾胃之气失和、心下痞满而挟有痰饮的一种病证。

因其挟有痰饮,故兼有呕吐之证。

如结合临床观看,此证当有心下痞满、呕吐、肠鸣下利,或大便不调之证。

本证的产生,由于脾胃阴阳不和,起落失序,中焦之气痞塞、寒热错杂,痰饮内生之所致。

故用半夏泻心汤苦降辛开、和胃涤痰为主。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岑、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组成。

此证气机起落不利,中焦痞塞,胃气不降而生热,故方用芩、连之苦寒以降之,脾气不升而生寒那么肠鸣下利,故用于姜之辛热以温之,痰饮扰胃,逆而作呕,故用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脾胃气弱,不能斡旋上下,故以参,草、枣以补之。

本方清上温下、苦降辛开、寒热并用,以和脾胃,为治心下痞的主方。

【按】心下为半表半里部位(在胸之下、腹之上),故其为病,那么用泻心汤和解为宜。

然小柴胡汤治在肝胆,而泻心汤那么治在脾胃。

两证的气机皆有出入起落不利的特点,又皆系阴阳的乖戾不和所致,假设不用和解而用它法医治,那么病不能愈。

尤以“心下”位于胸腹之间,乃气之上下要道,故阴阳交通不利那么作痞。

痞者塞也,气滞而不行,非血非水,中实无物,故按之那么濡,但气痞耳。

张××,男,36岁。

素有饮酒癖好,因病心下痞满,时发呕吐,大便不成形,日三四次,多方医治,不见功效。

脉弦滑,舌苔白。

辨证:证为酒伤脾胃,起落失调,痰从中生。

痰饮使胃气上逆那么呕吐,脾虚气寒那么大便不成形,中气不和,气机不利,故作心下病。

《伤寒论》寒热错杂症病机探讨

《伤寒论》寒热错杂症病机探讨

《伤寒论》寒热错杂症病机探讨《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确立了"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张仲景所创寒热并用方一直奉为临床治疗寒热错杂症之臬本,开启了临证施用寒热并用法之先河。

《伤寒论》诸方中,寒热并用法极具特色,在所列方剂中,寒热并用者竟多达50余首之多。

其中妙理奥义,匠心独运很值得后学者拜研。

寒热并用法源《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其曰:“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

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寒热并用包括:内热外寒、上热下寒、上寒下热、寒热错杂、寒热真假等等,现将系列研讨,供大家交流参考。

一、内热外寒此类代表方有桂枝二越婢一汤,大青龙汤主之,柴胡桂枝汤,白虎加桂枝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

1、桂枝二越婢一汤“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热,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三钱大枣四枚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煎服:右七味,咬咀。

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太阴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属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之轻证2、大青龙汤《伤寒论》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

组成: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如鸡子大碎煎服: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

一服汗出者停后服。

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功效: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

烦躁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燥,口渴,脉浮紧为辨证要点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与大青龙汤证的病机均为外有表寒,内有郁热,只是轻重不同。

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小寒闭表兼有轻微的郁热烦躁;而大青龙汤则寒闭表郁及郁热烦躁均甚。

寒热错杂证之研究

寒热错杂证之研究
弦、舌苔黄腻是寒热错杂证的舌脉特征。另
外,补用药的运用、神疲乏力与寒热错杂证程
度相关系数较高,说明了寒热错杂证的出现可
能是以机体功能状态低下为前体的,虚损症是
寒热错杂证的重要表现之一。
从现代医案分析中,见到舌质红、苔黄从
所占比重较大,兼之小便不利(黄赤),显系
湿热为患之征。提示我们临证时应注意湿热证
保持原始样本的随机分布状态,进行咬计分
析。第一步作频次统计分析,也为第二步多元
分析自变量的设置提供依据。其结果:
所现症状、体征共117个,频次在10次以
上的症状主要是胃肠症状群与外部外征(四肢
厥逆、自汗出、形寒畏冷、发热、脉弘)、与
《伤寒论》原方证的症状分布基本一致。频次
最高的体征为舌苔黄腻或黄白相兼(7。次),

创,、曰、电曰、洲,勺,..户~、,
.
.
.


~
.
.自甲

‘闷州、口
.
、翻甲,.呜勿‘口、
.

.
,,,~叼曰‘、

,、尸、沪、J、尹
.
J、、J、产,尹、
合订本出售启事
陕西中医1990年度精装合订木已装订,每册贷元
(含邮资)。欲购买者,请直接汇款至西安市西华门
证,乌梅丸证等。本文以这10方证为墓础,傅
采历代医家用此类方所取得的验方效案,系统
分析寒热错杂证的证候特点、证的构成与其证
确立的规范。
1.《伤寒论》中寒热错杂证症状分析
概括《伤寒论》中10个寒热错杂方证条文
一点进行治疗都有一定道理。尤其是中医临床

《伤寒论》寒热并用法举隅

《伤寒论》寒热并用法举隅
胃 中 有 邪 气 ,腹 中 痛 ,欲 呕 吐 者 ,黄 连 汤 主 之 ”。此条 文 中 的 “胸 中 ”与 “胃 中 ”是 指 在 体 内 相 对 的 上 下 部 位 而 言 ,“胸 中 有 热 ”,是 指 邪 热 居 于 胃 脘 部 ,上 至 于 胸 膈 ,表 现 为 呕 吐 ;“胃 中 有 邪 气 ”,是 指 寒 邪 居 于 腹 部 , 部 位 在 脾 ,下 至 肠 腑 ,表 现 为 腹 痛 、下 利 。黄 连 汤 证 的 病 机 为 上 热 下 寒 ,胃 中 之 热 邪 上 逆 ,而 腹 部 寒 凝 气 滞 , 故 用 清 上 温 下 之 黄 连 汤 以 治 之 。方 中 以 苦 寒 之 黄 连 清 胸 中 之 热 ;以 辛 温 之 干 姜 散 胃 中 之 寒 ,二 药 相 合 ,清上 温 下 、平 调 寒 热 ,共 为 君 药 ;半 夏 和 胃 降 逆 止 呕 ,人 参 、 大 枣 、甘 草 益 胃 和 中 ,使 脾 胃 升 降 之 司 得 复 ,桂枝温阳
作 者 单 位 :珠 海 市 中 西 医 结 合 医 院 名 医 工 作 室 (广 东 珠 海 519000) A 通 讯 作 者 :E-mail: zhuhaizhilong@ 163. com
两 条 文 均 论 述 了 误 用 汗 法 、下 法 后 ,邪 热 内 传 ,邪热壅 肺 而 致 喘 的 证 治 。表 邪 化 热 人 里 壅 肺 ,肺 失 肃 降 ,导致 肺 气 宣 降 失 常 ,故 见 气 喘 之 证 ;肺 外 合 皮 毛 ,邪 热 壅 滞 于 肺 ,热 迫 津 液 外 出 ,故 有 汗 出 之 证 。麻 杏石甘汤为麻 黄 汤 去 桂 枝 加 石 膏 而 成 ,方 中 麻 黄 辛 温 宣 肺 定 喘 ,专疏 肺 郁 ,宣 畅 气 机 ;石 膏 辛 甘 寒 ,直 清 肺 胃 之 里 热 而 生 津 , 麻 黄 、石 膏 相 伍 ,去 麻 黄 之 热 性 而 取 其 宣 肺 平 喘 之 功 效 [2],又 能 透 邪 外 出 ;杏 仁 宣 肺 降 气 ,助 麻 黄 宣 肺 平 喘 之 效 ;炙 甘 草 调 和 诸 药 。综 观 全 方 ,寒 热 并 用 ,共奏解 表 清 里 ,宣 肺 定 喘 之 功 效 。 1 . 3 柴 胡 桂 枝 汤 《伤 寒 论 》1 4 6 条 曰 :“伤 寒 六 七 日 ,

【《伤寒论》寒热错杂证辨治】

【《伤寒论》寒热错杂证辨治】

【《伤寒论》寒热错杂证辨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阴阳”是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应双方属性的概括。

寒热之中,寒为阴,热为阳。

且寒热亦是八纲辨证中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因此,辨别寒热对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伤寒论》中多处提及寒热错杂证的辨治,通过对《伤寒论》中不同证型的寒热错杂证的总结与分析,可得出某些辨治规律,以求临床运用自如。

在寒热错杂证中,寒热错杂的部位、证候特点尤为值得关注,本文按照六经辨证的顺序对《伤寒论》中寒热错杂证辨治规律进行探析。

太阳病篇表寒里热,宜解表清里临床表现可见恶寒,发热,身痛(或重),无汗,烦躁,脉浮紧(或浮缓)等症状。

代表方剂为大青龙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

证候分析:脉浮紧、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属典型的太阳表实证;脉浮缓、身重、烦躁则因阳郁内热所致。

方剂比较:大青龙汤与桂枝二越婢一汤病机均为外寒兼内热。

大青龙汤为外寒内热之重证,治以峻汗;桂枝二越婢一汤为外寒内热轻症,治以小汗。

热扰胸膈中焦虚寒,宜清上温中临床表现可见身热不去,微烦,腹痛,下利,食少等症状。

代表方剂为栀子干姜汤。

证候分析:身热、微烦为上焦有热;腹痛、下利、食少为中焦有寒。

心下痞兼阳虚,宜泻热消痞扶阳固表临床表现可见心下痞,无表证恶寒汗出等症状。

代表方剂为附子泻心汤。

证候分析:此心下痞当属热痞,无形之热邪壅聚中焦心下,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故作痞,胃脘灼热、心下痞等均为热结胃中的表现;阳虚不能温煦体表和司汗孔之开合,故见恶寒无汗等阳虚之证,以方测证,应当可见四肢厥冷、身倦嗜卧、脉象沉微等肾寒之证。

煎服法:大黄、黄连、黄芩,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本方渍三黄,取气之轻清以泻心消痞,附子另煮取汁,取其辛热厚味以扶助阳气,如此便可清胃温肾,寒温并用。

胃热脾寒,宜清上温下临床表现可见欲呕吐,腹痛。

代表方剂为黄连汤。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5首经方浅析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5首经方浅析
2001:
35

[
4]匡萃璋«金匮 要 略 »阴 阳 毒 病 证 探 析 [
J]
江西中医学院学
报,
2007,
19(
2):




[
5]付滨,王宝娟,高常柏“阴阳毒”考略[
J]
天津中医药,
2007,
24(
2):
130

132

(收稿日期:
2019

10

09)
« 伤寒论 » 上热下寒证 5 首经方浅析
的治法调换.«
医宗金鉴»
对此也有异议,
认为可能是在传抄
阴阳毒在东汉时期究竟属于何病,已不可考,也无法用现
过程中存在错讹,
笔者比较赞同传抄错讹之说.
代病名与之相套,临床运用时应尽量做到谨守病机,辨证
正如前文所述,阳毒和阴毒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无表
论治,凡是血分有热的病证均可选用升麻鳖甲汤.如果
证,而唐代以前治疗表证多用麻黄、桂枝,因此,可以推测
参考文献
[
1]王振国 敦 煌 曲 子 词 中 的 “咏 伤 寒 ”词 [
J]
中 医 文 献 杂 志,
1995(
2):




[
2]宋耀鸿 阴阳 毒 病 证 治 之 浅 见 [
J]
四 川 中 医,
2001,
19(
5):
10

11

[
3]尤在 泾 金 匮 要 略 心 典 [M ]
北 京:中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
王一迪 ,唐尊昊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浅析寒热错杂证

浅析寒热错杂证

寒热错杂证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 根据数据显示《 内经》 载 亦 有 阴 阳之 别 :阳胜 则 热 ”感 受 阳 邪 , 所 “ , 易致 阳偏 盛 而 出现 实热 1 方 中用 治寒 热错 杂证 的就 有 3方 ; 伤寒杂病论 》 3 《 中亦创有 证 , 心火 炽 盛 , 面赤 舌 疮 、 如 见 心烦 失 眠 、 便 短 赤 等 ; 阴 胜则 小 “
l 方 、 别治 疗 多 种 寒热 错杂 证 【 另 外 分别 对 《 寒 论 》《 匮 寒 ” 9 分 3 】 。 伤 、金 感受 阴 邪 , 易致 阴偏 盛 而 出 现 实 寒 证 , 寒 邪 直 中 , 及 脾 如 伤 要 略》 寒 热 并 用 统 计 显 示 : 伤 寒 论 ) 1 方 中( 一 方 )寒 热 胃 , 吐 泻清 稀 、 腹冷 痛 、 便 清长 等 。在一 定 的 条件 下 , 的 《 ) 3 a 缺 , 见 脘 小 机体 并用者约占 5 3首 ;金匮要 略》 《 所列 2 5首( 中四首 只列方名 寒 热不 调 的 病机 亦 可 以 同时存 在 。 伤寒 五 六 日 , 下 损 伤脾 0 其 如 因误 而 未 载 药 味)药物 有 寒 热 并 用之 意 的 ( 含有 服 法 ) 方 , 9 胃之气 , 邪 热乘 机 内陷 , 热 之 邪犯 于 中焦 , 脾 胃升 降失 常 , , 不 组 达 8 使 寒 致 首之多 阎 。这 就证 明嘹 仲景 对寒 热 错 杂证 的 辨证 、治 疗贡 献 极 气 机痞 塞 , 出现 “ 满 而 不痛 ”的寒 热错 杂 之 痞证 。 故 但
2 1 年第 1 02 期
17 3
烧灼等各种妇科 手术 , 或行诸多妇科检查器具使用不当、 消毒不 异 , 当辨 病 与辨 证 相结 合 , 循 傅青 主论 治 带下 理 论 体 系 之规 应 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探《伤寒论》的寒热错杂证治
关键词: 《伤寒论》、寒热错杂证、辨证论治、张仲景
学号:2009511050姓名:阿里木江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确立了治疗寒证、热证的总纲,单纯的寒证与热证表现的症状性质明显,辨证比较容易,治疗一般不易出错,但临床上大多疾病往往见症较为复杂,舌脉症也可能不相符合,用纯寒纯热药治疗很难收效。

寒热错杂是是临床症状多变、病机较为复杂的一类证候,病证寒热判若冰炭, 而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寒热错杂者, 每难辨治。

《伤寒论》对此不乏简记,散见于太阳病变中痞证、上热下寒证、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等篇中,涉及的方剂有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乌梅汤、干姜黄芩黄连汤、麻黄升麻汤等。

学习这方面的论述,我认为对于提高辨证施治、临床诊治水平有实际意义,所以我就《伤寒论》中寒热错杂证的治疗中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并总结了仲景辨治寒热错杂证的一些认识。

寒热之象在临床病者身上很常见,在我抄方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老师在问诊中也会重点询问病人有无明显的寒热表现,因为知道了这些征象后在开方治疗中我们就可以根据病人的寒热特点来选一些寒凉或温热的药物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这样辨证相对单纯而简明,在临床中我们也不乏见到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寒热夹杂的征象,如果纯用温法, 则热邪难除, 纯用清法, 则寒邪不消,据此我们就要探究出新的方法来治疗诸如此类寒热同时出现的病症。

读张仲景《伤寒论》32 方寒热并用之法,我有了三点启迪。

一是辨证施治,当以“和”为第一要务。

是否失“和”?失“和”几何?如何调和?必须层层辨析,方得要领。

若气机调畅,阴阳和调,则正气各充其所、各守其责,邪气又何惧哉?二是寒热错杂之证必须寒热同治,而不论寒热之上下、内外、先后。

盖寒热之致病不仅耗损正气,更易扰乱气机,而寒热同治也不仅在于驱邪扶正,更为调畅气机。

可见寒热错杂之斗争实为气机之争。

三是虽非寒热错杂之证,若遇气机怫郁、阴阳不和之病机,也可用寒热并用法治之。

如大承气汤、麻子仁丸、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陷胸汤、桃核承气汤等,或取其用而弃其性,或取温散宣通之用,或两者兼用之。

又如治疗格阳、戴阳证之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在温热药中用咸寒之猪胆汁、人尿引阳药入阴,以反佐之法而建奇功。

如我们在《中医临床经典导读》中学到寒热错杂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导致气机痞塞,可见“满而不痛”之痞证,张仲景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用苦寒之黄芩、黄连泄热而和胃,配辛热(温)之半夏、干(生)姜祛寒而散结,再用人参、大枣、甘草甘温药坐镇中州,补益脾胃以复其升降之职,如此寒热并用,辛开苦降,阴阳双调,共奏和中消痞之功。

若邪踞少阳,既有入里化热之机,又有走表外解之势,因正邪势均力敌,以致邪气留连,既不能入里,又不能出表,寒热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即出现寒热往来的少阳证。

对此,张仲景创制柴胡剂,其代表方小柴胡汤以柴胡、黄芩之苦寒以清泄少阳之郁火;以生姜、半夏之辛温以化痰消饮祛水,共奏辛开苦降、疏通气郁、和胃降逆之功;再结合人参、大枣、甘草扶正祛邪,如此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起到和解少阳的作用。

其类方的作用机制亦大概如此。

若上热下寒,热邪在上(胸)、寒邪在下(胃肠),出现“腹中痛,欲呕吐”证,张仲景拟黄连汤,用苦寒之黄连清在上之热,辛热之干姜温在下之寒,辛温之半夏降逆止呕,辛温之桂枝宣通升散。

若大下之后,损伤中阳,同时外邪内陷,郁热留扰胸膈,形成上(胸膈)热中(脾)寒证,拟栀子干姜汤,用苦寒之栀子清热除烦,撤在上之热,用干姜温脾散寒,祛中焦之寒。

若下寒格热于上,形成寒格证,则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以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热清则胃气降,以干姜辛热祛下寒,寒祛则脾气升,如此寒热格拒之势得解。

而麻黄升麻汤证是因表邪内郁,气机不伸,上(肺)热下(脾)寒,阴阳
不和而成,此证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虚实寒热错杂,故治其阴则阳必伤,若补其虚则碍其邪,如此难治之证,非本方寒热并用、虚实兼治不可。

方中麻黄、升麻宣发陷下阳郁之邪,用寒凉之黄芩、石膏清肺胃之热,桂枝、干姜通阳温中以祛寒,余药则调补阴阳气血。

厥阴病以寒热错杂为特点,乌梅丸则是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之蛔厥证而设,又主治寒热虚实错杂、上热下寒之久利。

方中除用乌梅和肝安胃、益阴和阳、安蛔外,又用辛温大热之附子、干姜、桂枝温经扶阳以祛寒,用味辣性温之川椒、细辛通阳破阴杀虫,用苦寒之黄连、黄柏清热,人参补气健脾,当归补血养肝,诸药合用,使寒热去,阴阳调,肝安胃和,气血调畅,则病乃除。

又有表寒里热者,如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大青龙汤证,太阳邪郁兼里热,轻者桂枝二越婢一汤,用桂枝汤发散表邪,用越婢汤发越郁热;重者大青龙汤,重用麻黄辛温发汗以散表寒,以小剂辛寒之石膏清其里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表寒里热证,里热与湿相合,湿热郁蒸发黄,故用麻黄、杏仁、生姜辛温发散表邪,连翘、赤小豆、生桑白皮苦寒清热除湿以退黄;还有治疗邪热在里之痞兼表阳虚之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芩、黄连之苦寒泻热消痞,用附子之辛热温经扶阳固表等。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系统阐述了寒证、热证、寒热错杂证的辨治规律,并巧妙的运用了寒温并用法且成为其遣方用药的独特风格。

真寒假热之证,当辨明疾病本质,治宜破阴回阳,宣通内外上下; 内外寒热并见之证,当分清表里虚实,治宜外散表寒,内清里热; 上下寒热错杂之证,当分清病位病性,治宜寒温同施,上下兼顾; 寒热互结中焦之证,当明辨痞满虚实,治宜寒热并用,通上下交阴阳从上文分析我们也可以知道仲景对寒热错杂证的治疗辨证准确,组方严密,用药精确,使用广泛,从中我也深受启发。

临床上,病人的症状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常表现为寒热错杂,所以不管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还是临床治疗中我们也应该全面的看待一个问题,考虑到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从这些因素中入手而达到保持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

如《伤寒论》中所云:“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我认为寒热错杂之证总的来说是机体的阴阳之间出现了失调,只有当我们正确的在这”失衡“之间建立枢纽使机体的阴阳之间达到一个动态平衡,机体的失衡现象才能恢复。

就如寒热错杂证,我们也应以整体治疗入手,使机体的寒热错杂因素得以消除。

对于《伤寒论》,我认为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典籍, 无论在中医药的发展以及临床诊疗等方面, 都起有一定指
导作用,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我们不仅要领悟《伤寒》的真谛而且要学会多思考。

有人把中医比喻成“艺术”,我认为仲景就是体现中医“艺术”化的一位国医巨匠,在仲景的经典方中我们会发现简单的几味药的变化就能体现针对性很强的临床效果,而这背后我们就应该多思考仲景为什么会这样辩证和配伍,自己的思考和仲景的的辩证区别在那里,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平时学习和临床工作中值得深思的。

我们在传承经典的同时还应该发展好经典,不能拘泥于仲景的学术思想,要做到精通金典而又不拘泥与经典,就如裘沛然先生所说:“如果自己家的经典都没有掌握,如何谈去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