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hance the interface adheslon between in fillers and resins.The production and silane coupling agent
were
organic
market situation of
briefed in this pa43er.融羚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8
9
籀考文献㈡?嗲謦∥爹黟猕瓮‘?∥甏雾≯;嘞灞
fjj孙晋,宋义虎,周明等.5一已酰 基硫代一1一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及 其在SSBE/Si02复合体系中偶联效果研 究[Jj.高分子学报.2007,5:446…450 [2]胡春野.双一(v一三乙氧基硅丙基)四 硫化物制备方法解析[J].有机硅材料及应
基础及前沿研究
中国科技信息201 0年第,0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ay.201
0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0.10.013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8LQl 3)
硅烷偶联剂的研究进展
更稳定。周兴甲4|合成了硅烷偶联剂硫氰
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收率可达82%左 右;其应用性能Si-264相当。 美国GE公司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硅烷
偶联剂NXT,3一硫代辛酸基一卜丙基三
乙氧基硅烷是其中一个代表”1,又称位阻 型巯基硅烷偶联剂,即巯基中的氢被位阻 基取代。该硅烷偶联剂可以有效的克服 Si-69、Si-75、A—189在橡胶轮胎应用 中的不足,是目前研究的热门。颜和祥 等161合成了与硅烷偶联剂NXT结构类似的 自制封端型巯基硅烷偶联剂SUane NI结构 式:(CH30)3SiC3H6S(C=O)C7H15】, 与使用硅烷偶联剂Si-69的NR相比,使 用Silane N的NR混炼胶中的白炭黑分散 性稍差,NR硫化胶的生热稍低,在玻璃化 温度时的损耗因子稍大,其余各项性能相 差不大。 2.2改性氨基类硅烷偶联剂 氨基硅烷类偶联剂属于通用型,几 乎能与各种树脂起偶联作用,但聚酯树 脂例外。该类产品主要包括:y一氨丙 基三乙氧基硅烷(A一1100),N—D(氨 乙基)一v一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BM一 602),氨乙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A-1 130)。 这些含游离氨基的硅烷碱性大,反 应活性高,且随着氯基的增加,成型材 料的挠曲强度也相应增加。但是,这类 硅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过早反应而达 不到预期效果。为此又研制了含脲基的 硅烷偶联剂,其代表为y一脲基丙基三乙 氧基硅烷(A—1160),它是中性的水溶 性化合物,在低温下同许多树脂的反应 活性都有所降低,从而保持一定的极限 工作性能。另一类反应性介于氨基和脲
were
emphatically discussed.
嚣ey
silane
words coupling agents;structure;modification
1.前言
硅烷偶联剂是目前品种最多,用量 最大的偶联剂,其通式为Y—R—SiX,。 其中,R是脂肪族碳链,Y是和有机基质
万方数据
一“
氧基硅烷(A一1 89)。孙晋等IlI合成偶联剂 3~己酰基硫代一1一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HXT),将HXT与Si-75分别添加于丁 苯橡胶(SSBR)/SiO,混炼胶复合体系中, 发现HXT对SiO,粒子表面改性效果优于 Si-75。胡春野…的研究表明,影响国产 硅烷偶联齐'lSi一69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 原料Y~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四硫化钠 及溶剂乙醇的质量。郭长法131以Y一氯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CPTES)和硫氰酸盐为原 料,通过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得到硫氰基丙 基三乙氧基硅烷(德国Degussa公司商品名 为Si-264),提高硫化胶的抗撕裂,耐 磨、耐屈挠龟裂等性能,增加天然橡胶硫 化胶的抗硫化还原性,其性能比Si一69
偶联剂发展很快,如辛基、十二烷基硅烷
偶联剂等。此类偶联剂在改善有机物对填
万方数据
基础及前沿研究
铺潞巍缀%∞#‰前磁≤氛城旒鑫替疲嫩黼赫瓣苏溉篱瓣氇赫孰蕊渤女魄藏姥瓣_擗秣蛳蝴勰溅辘
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第10期
CHINA SCIENCE AND
TE僦OGY
II怦ORMATION May.2010
料的浸润性方面亦有其独特的优点,尤 其对于那些具有很高的表面能的填料如: 玻璃纤维、纳米二氧化硅等,长链硅烷 偶联剂由于具有疏水性的柔性长链,极 大地降低了填料的表面能,使得有机相 中的溶剂、树脂、助剂等能均匀的渗透 到玻璃纤维中或均匀分散到纳米填料表 面,这就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耐热性等。彭自力等I¨1合成了甲基十二 烷基二氯硅烷(HD一90)。可以用于布 料的防水处理,还可与氨烃基硅烷偶联 剂复配用于绦、棉,毛以及混纺织物 等,能有效解决单独使用氨基硅烷偶联 剂易造成织物色差的现象。朱准军等¨,J 在此基础上,克服了原反应在常压敞开 体系中易导致原料挥发浪费,工艺较为 复杂的缺点,以自制的铂催化剂在室 温,0.1~0.3MPa下合成了甲基十二烷基 二氯硅烷,并采用无溶剂气一液相反应法 以甲醇醇解得到了甲基十二烷基二甲氧基 硅烷。钟桂云等11 81以甲基二甲氧基氢 硅、辛烯为反应物,甲苯为溶剂,通过 硅氢加成反应一步法制得甲基辛基二甲氧 基硅烷,产率为74%(以辛烯计)。张 运生等119J用含氢硅油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 烷合成了一种大分子聚硅氧烷偶联剂, 用于发泡硅橡胶。可以制得拉伸强度为0.
茨键词
硅烷偶联剂;结构;改性
u舳straot
Silane wr4ch coupling
carl
agent is
a
chemical
substance。
涂料的增粘剂,可大大提升材料性能。 与硅橡胶、硅树脂、硅油并列成为四大 类有机硅产品。 美国道康宁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德 国威凯公司和德固赛公司、日本信越化 学、法国罗地亚公司均是生产硅烷偶联剂 的世界级大公司。我国从事硅烷偶联剂 研究和生产的单位很多。经过近几年的 发展,南京曙光化工集团、东莞宏柏化 学公司、南京裕德恒精细化工有限公 司、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江 苏晨光偶联剂有限公司等几家大公司脱颖 而出,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国内 偶联剂的质量也大幅提升,同德生产的 v一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产品纯 度稳定在99%以上,打破国内市场30年 没有高纯度硅烷产品的局面。该厂开发
殷榕灿张文保阜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糖娶“_”秒…~∥一”¨”……一鬻
硅烷偶联剂是应用最广的一类偶联刺。 本文概述了硅烷偶联剂国内外的现阶段的 研究进展。
发生反应的有机基团(如乙烯基、环氧 基、氨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巯基 等)。X是在硅原子上结合的特性基团, 通过水解作用使Si-X转换为S卜OH,将 硅烷与无机基质连接起来。硅烷偶联剂 广泛应用于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无机 填料填充塑定在22.5%左 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研究进展
硅烷偶联剂最早于1 945年前后由美 国联碳(UC)和道康宁(Dow Coming)等公 司开发,最初应用于玻璃纤维的表面处 理剂。目前已报道的硅烷偶联剂已达100 多种,其中三分之一已获得实际应用。 目前偶联剂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 面: 2.1含硫硅烷偶联剂 目前轮胎工业中使用的硅烷偶联剂几 乎全是含硫硅烷偶联剂,特别是多硫硅 烷偶联剂。在轮胎胎面胶中应用时,含 硫硅烷偶联剂中的烷氧基与自炭黑表面的 硅羟基结合,而硫则与橡胶结合,形成 牢固的网络结构,应用这种体系可显著 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该类产品主要品 种包括:双一f v一(三乙氧基硅)丙基J四 硫化物(si一69)、双-【Y一(三乙氧基硅) 丙基】二硫化物(si一75)、y一巯丙基三甲
(2,3一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A一1 87)为代表。早期国外专利11 21报 道了A—l 87的合成。王晓会等113’研究了 配位的Pt络合物作为催化剂,以烯丙基 缩水甘油醚(A G E)与三甲氧基硅烷( TMOS)为原料,合成了A一187,其中Pt- N(C,H;)、络合物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 性,收率可达86%以上。 研究表明A~187对制品的扯断伸长率 有负面的影响。美国通用有机硅(G E Silicone)公司生产的Wetlink 78和 Wetlink 90环氧硅烷偶联剂,可用作水 性胶粘剂体系的交联剂和黏合促进剂, 对于密封剂在玻璃、铝和其他基材上显 示出极优的湿态粘合力,并在不降低伸 长率的情况下,提高拉伸强度和撕裂强 度。于菲等“4】以甲基二氯硅烷(DCMS)和 乙醇为原料,醇解制得中间体甲基二乙 氧基硅烷,然后在Pt-C.,H,。Si。O。配合 物催化剂的作用下,和烯丙基缩水甘油 醚(AGE)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制得Y一环氧 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Wetlink 78),产品纯度是97%,收率为84.8%。 2。5(甲基)丙烯酰氧基类硅烷偶联剂 (甲基)丙烯酰氧基类硅烷偶联剂一端 含(甲基)丙烯酰氧基,另一端含有其它 活性功能基的有机硅基团,中问为一个 碳以上的烷基。其中最常用的是Y一(甲 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 合成该化合物主要有3种方法:一种 方法是以三氯氢硅等为原料,通过加 成、酯化、皂化和取代四步得到目标产 物。另一种是三氯氢硅与甲基丙烯酸烯 丙酯(AMA)进行硅氢加成,然后再与甲 醇或甲醇钠反应,此两种合成方法均有 盐酸腐蚀性问题,且成本高、质量不够 稳定。第三种方法是三甲氧基硅烷(TMS) 与AMA进行直接硅氢加成,该工艺克 服了上述缺点。但几乎所有文献均申请 了专利且采用SPeier催化剂。已有的 AMA合成方法产率较低,仅70%左右。 朱文喜等‘¨1通过酯化法高产率地合成 AMA,并且采用了一种高活性的催化 剂,用于AMA与TMS的直接硅氢加成 合成v一(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 烷,产率比使用Speier催化剂提高了15 %左右。 2.6新犁硅烷偶联剂 近年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硅烷
基硅烷之间的改性氨基硅烷是烷氧酰乙氨 基类硅烷,常用品种有Y一565l、Y一 5652和Y-5653。这种硅烷偶联剂可以 更准确地调整反应性,以适合不同树脂 的要求,并使材料的耐湿性能得到改 善。 随着耐高温聚酰亚胺和聚苯并咪唑等 树脂的出现而开发的热稳定硅烷亦属于改 性氨基硅烷。由于在硅原子上结合苯 环,使其耐热性较传统产品高60~l 00 ℃,代表性的品种有Y一5475和Y一5669 等。余政【71合成了一系列芳酰亚胺硅烷和 脂环基酰亚胺硅烷偶联剂,发现芳酰亚 胺硅烷耐热性能更优异。刘峰等㈦利用4一 苯乙炔苯酐(4一PEPA)对Y一氯丙基三乙 氧基硅烷(Y-APS)进行改性,得到热稳定 性更好的新型硅烷偶联剂。 2.3乙烯基类硅烷偶联剂 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通式为:CH,= CH(CH,)。SiX,。X通常是氯基、甲氧 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酰氧基等。 此类硅烷偶联剂丰要用于塑料增强,兼有 偶联剂和交联剂的作用,适用于聚乙烯、 聚丙烯、不饱和聚酯等塑料品种,常用于 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和管材等。该类产 品主要品种包括: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A—l 51)、乙烯基三(D一甲氧基乙氧 基)硅烷(A一1 72)。 乙烯基硅烷偶联剂大多由乙烯基三氯 硅烷与各种醇反应,制成相应的偶联剂。 李凤仪等川用铂催化剂催化乙炔和甲基二 氯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高收率(>95%)地 合成了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陈新兰等1…1 用自制的WD一铂催化剂II催化乙炔和三 甲氧基硅烷的加成反应,乙烯基三甲氧 基硅烷的收率为85%。O.Masaki等…l在 聚乙二醇上锚合Pt(PPh,)。C1,,然后 将其负载干硅胶上,合成了一种固载液 相催化剂,并用干催化乙炔与三甲氧基 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可获得67%的乙烯 基三甲氧基硅烷。 2.4环氧基类硅烷偶联剂 传统的硅烷偶联剂在水性体系中易发 生预交联反应,限制了,应用,而环氧硅 烷偶联剂在水性体系中表现出长期储存稳 定性,室温储存1年以上仍保持良好的黏 附力和物理性能。该类硅烷偶联剂适用 于多种聚酯材料,特别适用于坏氧树 脂。可以改善双组分环氧密封剂的粘合 力。改善丙烯酸胶乳.密封剂、聚氯 酯、环氧涂料的粘合力。该类产品以3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