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的尝试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的尝试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的尝试

小学数学中的“先学后教”

【关键词】和谐高效先学后教循序渐进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获得知识并创新知识。而今,我们的数学教育实际并没有摆脱“题海战”“应试战”,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让学生机械的练习。上课时,学生总是循着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学习,一问一答是最好的方法,虽然有时考试时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是不利的,跟素质教育相违背。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洋思中学的创举,实践证明,这一尝试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也说明了一点:放手以后学生也能学好,甚至能学得更好。“先学后教”的核心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无论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在小学中,尝试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对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

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先学后教”的方法也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就在小学高年级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经无非有两个,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而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记得更牢。并且,学生通过自学获得新知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这在一般学习中是不可能体会到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是比较关键的。可通过一些科学家的例子来说服学生。我介绍了曾被人称为“低能儿”的爱迪生,他通过刻苦自学,终于成为发明大师;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出身贫寒,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却凭着超人的意志登上数学的高峰。这些典型实例,使学生受到启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在实施时不可操之过急,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刚开始进行自学,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消除他们的疑虑。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让学生都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行。

二、精心选材,因人而异

在进行“先学后教”时,并不要求所有的知识都进行自学。针对小学生,主要是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可让他们自学。教师要把好这个关,切忌千篇一律。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正确处理好不同内容的关系,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关

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长方体的体积推导可与学生共同完成,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在长方体公式的基础上得出,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自学,搞清给他们的几个思考题: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算,a3表示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同桌讨论。很容易获得新知。在自学的同时,我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后进生只要弄懂怎样做就可以了。

三、循序渐进,指导方法

数学教学要按照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就学生的智能发展来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学习指导,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一开始,教师可以对自学内容设计一些自学思考题,让学生按你的思路学习,并从中学到以后看书自学,应该弄清哪些问题。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可以让学生自己找问题,弄清学习这个内容所要搞懂的是哪些方面。教师可以在最后提问:通过自学,你学到了什么?

最后,学生自学后教师要收集资料,使学生自学的信息能及时反馈。通过信息反馈使学生或教师发现问题。学生在自学中,开始还不知道自己的自学方法是对是错,对于正确的做法必须坚持,欠佳的做法必须改正,通过练习和自检就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调整自学方法,使自学能力不断提高。而教师则可以通过课堂反馈和平时测验发现问题,进一步指导学生调整自学方法,并通过要求学生对章节内容进行小结,锻炼他们对知识结构的归纳能力,提高抽象、概括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先学后教---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基本假说 1、学生能自己利用课本进行文本阅读,基本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2、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全班展示交流活动,以“教授者”的角色组织小组或全班同学的学习活动,正面回答同学的质疑问难,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人人“乐学”。这是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志。 3、学生的人格得以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成绩优秀者在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成绩一般的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得到发展,学业成绩有所提高;成绩较差的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帮助,能更多地参与学习,学业成绩有较大提高。这是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4、老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能正确把握学生的学情,正确解读教材,对教学过程有“精到的预设”;教学时,“善于举例,善于提高,善于优化”。这是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 预习指南 利用课本进行文本阅读是“先学”的主要活动,是学生最重要的自主学习,是“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之根本。充分地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学科可以按课文的章节进行预习,也可以由老师指定内容进行预习。预习的一般方法: 一、读课题。说一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数一数有几道例题,有几道习题。 二、读课文。⑴边读边想。读书时,在例题上评注出数字、符号、图形之间的联系。⑵边读边划。读书时,用各种记号划出重要的词句、数学概念、规律和性质等。⑶边读边做。读书时,或模仿课文动手做实验,或完成例题上预留的练习。 三、做练习。⑴试着完成课本中“做一做”的练习。⑵认真读习题的题目,并试做;对不会做的习题做上记号。 四、提问题。在本课的页末写出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想想是否还有其他解法。初拟出学习目标,写在本课的页首。 操作说明:本教学模式适用的年级——三至六年级。开始培养学生预习能力,可以安排在课内进行进行预习,当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后,才可以让进行课前预习。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就不能布置课后作业,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负担。 学生要养成书头批注、写提纲、写提要、写摘要、做卡片等读书笔记的习惯。 变式说明: 练习课一般不安排预习。 复习课的预习,完成老师指定的练习,根据练习阅读相关章节的课文内容,并梳理主要的知识点,摘录平时做错的习题。 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新授课的模式。教学时,老师和学生都要熟知其基本环节,并达成默契。主要有五个环节: 【环节一】提出目标,明确问题(2分钟) 操作要领: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角度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提出疑难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也仅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简明地提出全班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与学生进行交流。 目的意义:在学生自主阅读时,培养其目标意识和问题意识。注意: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是一维的,而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必须是三维的。 【环节二】聚焦问题,小组互动(5分钟左右)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冀教版第七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单元重难点: 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本单元共安排了2课时。 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 第2课,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升和毫升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和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升和毫升的认识 教学难点: 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饮料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瓶饮料(出示饮料),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饮料多,用眼直接看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可以用数来表示饮料的多少了。(板书课题)

1、实验,容量。 ⑴出示两杯不同颜色的水(高度不一样)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杯水多呢? 生:红色(蓝色) ⑵再出示两个杯子。(大小不同) 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⑶提出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考虑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里。 生2: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鼓励的语气) 小结: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课件) 2、实验,认识升和毫升。 ⑴出示两个高度一样、装着水的高度也一样、但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用不同颜色区分)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瓶子。比一比,哪个瓶子装的水多?你是怎么比较的?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 师生交流。 生1:用一个大杯子,先把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做一个记号,然后倒出来。再把另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和刚才做的记号比较。 生2: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个多。 生3:用量杯也可以测量出哪个瓶里的水多。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许多好方法。那现在,我们就来按刚才的方法试一试吧。 ⑵师:如果要精确的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计量液体的工具(认识量筒和量杯),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师: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课件并板书,学生读一读)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用升或毫升来计量? 生:油,牛奶,可乐,啤酒。 ⑶用量杯测量两个瓶子中液体的多少。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读出两个量杯中红色液面和蓝色液面所在的刻度。(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巩固练习。 第1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 第2题,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后汇报结果。 第3题,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05641532.html,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初探作者:孙姝 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05期 摘要:现阶段伴随著改革教育的推进,人们对于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呈现出了较高的关注度,并且相关的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保证学生学习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们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通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应用,进一步帮助学生们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学习,教学模式,分析与研究 对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尽可能地保证学生自主的参与。在下文的论述中,笔者将会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展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留前置作业,引导学生“先学” 首先该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引导学生们进行先学,先学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阅读课本,而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先行学习。教师需要根据授课的内容向学生们讲解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并且对学生们提出详细的自主学习的内容,指导学生们进行先学。教师完成各项任务的布置之后,那么学生们就能够带着问题进行先学,有目的性的进行内容的学习,并且完成自学的自我检测题目。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所能够应用的自学的方法非常多,其中包含有看课本的经典例题、进行课本的通读、自主做生活试验等等,教师需要告诫学生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进行规划,在课堂上向教师提问。在完成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学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汇总,对于出现次数较多的问题要进行重点的讲解。除此之外教师需要进行前置作业的布置,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实际的前置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其次需要教师对教材有着较为详细的了解,进行重难点问题作业的设计,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学习方向的指导,使学生们在进行留置作业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围绕几个重点知识点展开。留置作业中问题的设计应当遵循逻辑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问题中要包含所有的知识点,避免较多的问题给学生们增加课外学习的负担。 举例来说,当课程进行到“鸡兔同笼”这一课时时,笔者就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教材的内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雉”在题目中到底是什么意思?该怎样理解“鸡兔同笼”呢?你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条件呢?题目中获得的条件哪些是对解决问题有用的呢?书中一共汇总了几种计算方法?你觉着哪几种的计算方法较为实用?你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与困

【精选】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数学

四年级数学教案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容量和升。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学习的,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已被广泛运用,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组织形式 4人小组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二、认识升: 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板书完整课题) 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课题图形的拼组(一) 教学内容:课本2页例1。 学习目标: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教具: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图形的拼组”,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 把书翻到27页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学生也拿出来一张长方形纸? ①观察长方形有几条边? ②折一折,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拿出正方形: ①观察正方形有几条边? ②折一折,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四、后教:评议 1、长方形有4条边,边的特点是相对的边相等。 你是怎样发现的?学生上台动手折一折。 2、正方形有4条边,边的特点是四条边都相等。 你是怎样发现的?指名学生动手折一折。 3、学生记忆特点。 五、拓展 动手折一折,比一比谁折的又好又快。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比一比谁的作业能得100分,谁的字体最端正。 作业:跟老师学做风车,动手操作(27页)仿照做. 一分钟安全教育:小朋友,当你一人在家时,一定要关好门窗。如有人敲门,先要从猫眼或门逢中看清来的人是谁,再决定是否开门。不管来的人有什么理由,即使是自称是你的爸爸妈妈的朋友的人,请你都不要给不认识的陌生人开门。 七、课后反思: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第一个活动:认图形,对平面图形有一个基本了解;第二个活动:找图形,比较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第三个活动:摆图形,挖掘平面图形之间的本质区别;第四个活动:说图形,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 图形的拼组(二) 教学内容:课本27页例2。 学习目标:运用所学过的图形,灵活地拼组图形。 教具:长方形纸,正方形纸,三角形纸

一年级下册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课题图形的拼组(一) 教学内容:课本2页例1。 学习目标: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教具: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图形的拼组”,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 把书翻到27页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学生也拿出来一张长方形纸? ①观察长方形有几条边? ②折一折,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拿出正方形: ①观察正方形有几条边?

②折一折,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四、后教:评议 1、长方形有4条边,边的特点是相对的边相等。 你是怎样发现的?学生上台动手折一折。 2、正方形有4条边,边的特点是四条边都相等。 你是怎样发现的?指名学生动手折一折。 3、学生记忆特点。 五、拓展 动手折一折,比一比谁折的又好又快。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比一比谁的作业能得100分,谁的字体最端正。 作业:跟老师学做风车,动手操作(27页)仿照做. 一分钟安全教育:小朋友,当你一人在家时,一定要关好门窗。如有人敲门,先要从猫眼或门逢中看清来的人是谁,再决定是否开门。不管来的人有什么理由,即使是自称是你的爸爸妈妈的朋友的人,请你都不要给不认识的陌生人开门。 七、课后反思: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第一个活动:认图形,对平面图形有一个基本了解;第二个活动:找图形,比较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第三个活动:摆图形,挖掘平面图形之间的本质区别;第四个活动:说图形,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第一单元位置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2、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 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2页。 【教学目标】 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方法】 合作、演示等。【教学过程】

布置作业:课本第2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位置左右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前后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3~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通过观察、操作、表演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的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与体验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三、实践与应用 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1课时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学习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根据具体事物和图片判断观察角度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出示“盲人摸象”情境图 师:你们以前有没有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讲一讲生:…… 师:四个盲人摸得是同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对摸到的部分感受不一样呢? 师:老师这有一个盒子,请3名同学站在不同方位上观察物品,并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总结出: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板书: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出示四个同伴观察木头大象的情景图 师:丫丫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丫丫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其他三位同学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4名学生在不同的方位上观察这个带把的水杯,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水杯的样子。 师: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三、巩固练习出示拍照图 师:说一说小猴、小兔分别在什么位置给小房子拍照,并说一说它们能拍到房子的什么部分。 师:(出示两幅照片)让学生判断两幅照片分别是谁照的,并说出理由。 练一练2题 师:汽车侧面的侧面指的是哪? 师:物体的左面和右面观察统称为侧面观察。 作业设计:练一练1、3 板书设计: 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老君镇中心小学张道文“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次历史性改革与突破。传 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满堂灌,四十分钟内,学生始终处于被束缚的状态,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独立思考,积极质疑,主体作用得不到相应的发挥。而“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地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满堂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它使课堂教学的重心前移,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让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通过“先学后教”,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先学 “先学”的核心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体现,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让学生明确“先学”内容,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每堂课前,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先学下一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并适当超前,这样,在上课前,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储备,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克服学习上的畏惧心理,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及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先学不是漫无目的的盲学,也不是没有教师指导下的乱学,要培养学生“先学”的习惯并以有效的措施进行督促。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案,让学生的课前“先学”达到最佳效果,促进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先学”任务。 (二)指导学生“先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学生的知识的积累是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不应要求所有的知识都要“先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不同要求。应考虑内容的难易程度,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差别等。对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要“先学”。让优等生当好后进生的“小老师”。针对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先行尝试,宜动口则动口,宜动手则动手。让学生自己推导、演算,练习,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的潜能,提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落实学生“先学”,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产生困惑、碰撞,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利用小组合作和老师点拨,让课堂变成解决问题,消除困惑的场所,让学生更有兴趣。例如:在教学中讲授三角形的认识和分类等,教师要让学生用表格的形式找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发现它们的规律。通过学生先自学,后交流,后进生提出的问题让优等生先解决,教师再点拨、补充。这样,学生通过“先学”,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消除他们的疑虑,正确评价和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实践证明,教师放手后学生也能学好,甚至学得更好。要相信每个学生,让学生有信心,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让学生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样能学好。 (四)检验学生“先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先学”后,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学”进行检验,不然,学生就会丧失“先学”兴趣。最好的效果是“作业前移”,,教师应对“先学”内容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先学,要明白该弄清哪些问题。学生在“先学”后,必须做出书面作业,经过一阶段的训练,让学生找问题,弄清所学内容要搞懂的知识。再根据学生的“先学”确定如何“后教”。 二、后教 有人认为学生“先学”了,原来充满悬念的课堂引入没有了,只能开门见山平铺直叙。课本上的例题更难讲解,会的学生不愿听,不会的学生因一知半解听课中也会走神。课堂教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 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第三单元 辨认方向

辨认方向 第一讲:生活中的方向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8?3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东、西、南、北以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经历辨别方向的过程,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 2.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并理解方位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难点:根据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向的技能,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具准备 指南针、指示牌、课件、有关在野外找方向的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拍手游戏,导入新课。 师:让学生跟自己一起拍手,边拍边说: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生:跟老师一起拍手。 师:刚才我们拍手时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 生:上、下、左、右、前、后。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表示方向的词? 生:东、南、西、北。 师:除了这四个方向还有其他方向吗? 生: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师: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几个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八个方向。 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学生在操场上辨认四个方向。 师:你能找出东南西北中的哪一个方向?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生:这边是东边,因为早晨太阳从这边升起。 师:好,请你把这块指示牌放在操场的东边。 师:他找得对吗?老师可以借助一个工具准确地测出东在哪里,你们知道是什么工具吗? 生:指南针。 师:请你(刚才找到该方向的学生)过来.,看一看,东在哪边?操场的东边有什么? 生:操场东边有3号教学楼和后门。 师:你们知道了这个方向,还能知道哪个方向?想不想试一试?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其余三个方向,找到的就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拿指示牌去放,看一看你们最先能找到哪一个方向?开始。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合作找出其余的三个方向,观察各个方向有什么景物,放好指示牌。 师:你们说说是怎么找到这个方向的。 生:中午,太阳在南边。 生:老师,我还知道太阳从西边落下。(学生说出他们找到的方向以及他们自己的方法)师:那到底同学们找到的方向对不对,准不准呢?老师现在拿指南针来测一测,请几个同学上来看一看。红色指针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这边就是北。这边就是南,这边就是西。请大声地告诉大家这边是……你们的指示牌放对了吗?谁能去调整一下? 2.找方向。 师:现在我们站在操场的中间,用手指一指东南西北,你有什么感受?谁能来发口令,带领大家一起找方向吗? 生发口令:东、南、西、北,再来一次,东、南、西、北。 师:同学们表现不错,请你伸出两只手,同时指两个方向行 吗?东和西,南和北。 师:看看指示牌,检查一下,你指对了没有? 师:现在我们一起面向西,如果知道了西,怎样辨认其他三个方向呢? 生:后边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师:现在我们一起面向北方,如果知道了北方,怎样辨认其他三个方向呢?自己试一试。(生自己试着做) 师:谁来说说,你刚才是怎么玩的?生:我面对北方,后面是南方,左边是西方,右边

小学数学如何做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小学数学课如何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而制定、调整教学策略,全过程让学生学,全过程让学生读,全过程让学生思,全过程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这个模式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方法,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过程性、自主性、任务驱动性的特点,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以学习求新知,化知识为水平,进而全面提升素质。 “先学”就是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自主学习,自主尝试和亲自体验;教师对学生讲明自学要求,指导自学方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 “后教”就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让学生教学生,所谓的“兵教兵 " ,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及教师启发解决疑难问题,在这个环节上,教师充分注意到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解,创设了民主,平等,竞争的氛围,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实行教学。 “当堂训练”就是指当堂练习和当堂作业,学生练习后由教师点拨和纠正。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当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水平,举一反三,基本实现课堂揭示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既当堂完成了作

业,老师也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课后的作业辅导打下了基础。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目标要求也得到了落实。 在每个环节上教师必须明确每堂课的“先学”学什么、怎么学;“后教”教什么、怎样教;“当堂训练”训练什么、怎么训练。 首先,设计目标和自学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必须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其次,实行学法指导,结对帮扶,调动合作的力量; 第二,设计练习,要根据典型性、针对性、量力性原则精心设计,调整学生作业时间与预习时间,强调当堂达标,减少作业时间,逐步增加学生的预习时间,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升”; 第三,要考虑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并预测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在设计思考题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自学例题,思考题要能启发学生,归纳相关步骤,理解相关思想方法或者启学生小结注意点等内容,要真正体现“课前百倍功、课上几分钟 " ,实现精讲精练。 如“概念型”课中 ①揭示教学目标。目的: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了解或识记,即对具体内容的模仿和回忆;理解,即领会知识的意义,包括揭示判别、直接推论等;简单使用,即把学过的内容直接用于新的情境解决问题。讲述教学目标。目标要准确,即什么内容达到简单使用的要求,教师在揭示时要讲明确。语速要慢,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上册全套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套教案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认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找出圆的对称轴。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课本的情景图,动物设计的汽车,思考兔博士的问题。 学生回答 师:你想过没有,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车轴又是安装在哪儿的又是为什么 生答。 师:这一切,都跟圆的知识有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师: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圆。 生:一些圆形钟面,纽扣是圆形的,硬币是圆形的,球(球是立体图形,把球从中间剖开得到的剖面才是圆形。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 师: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2、用一个瓶盖或圆柱体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并剪下来。

学生独立完成。 3按照书上的方法折一折,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同学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进行总结。明确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同时介绍直径和半径。 4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你还有什么发现 师: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生汇报: (1)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师:有没有谁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 (师板书:半径无数条直径无数条) (2)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师:你量出你画的圆的半径是多少其他同学呢量直径的同学呢,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怎么不相等?要使半径都相等,必须加上一个前提条件。(板书:在同一个圆里与等圆中) (板书:都相等) (3)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小结。 (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板书:d=2r,r=d÷2)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 单元主备人: 第一课时厘米得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1页到3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瞧一瞧、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 厘米得表象。 2、通过学生得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得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得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厘米得长度概念。 难点:能在直尺准确找出指定得厘米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 一、掲题示标: 1、故事引入: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得长度不就是件容易得事情。人们常常用身体得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得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帮古人解决这个难题。下面请认真瞧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遍。 2、口述并出示目标: (1)、通过瞧一瞧、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我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学会测量方法得多样性。 过渡语:您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您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得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瞧课本第1-3页内容,重点瞧书中得情境图。思考并讨论: 1、测量课桌面得长度时您采用得方法就是哪一种?您们得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得长度单位就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瞧一瞧(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瞧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瞧书。 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1、测量课桌面得长度时您采用得方法就是哪一种?您们得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得长度单位就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针对学习指导中得问题对子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得小对子给以帮助与提醒 , 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得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得地方老师或其她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或奖励。 4、知识归纳: (1)利用“铅笔”“文具盒”“拃”等作为长度单位测量同一物体得长度,会因选取得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在测量物体得长度时,要使用统一得标准,这样才能准确得得到物体得长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开题简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题会议议程 黄渠桥中心学校数学课题组 2014年11月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题会议议程 时间: 2014年11月21日(周五)下午2:30 地点:黄渠桥中心学校多媒体教室 参会人员:全体教师 主持人: 仇宁伟 会议议程: 一、王维君校长介绍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运用情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我校2010年初先后分6批24人次赴河南沁阳市永威学校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和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回校后培训教师积极尝试在全校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为了使我校各学科老师更加灵活运用,上好新课程改革的课,教学生学,让学生发挥好主体作用,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我校先后承担开展了平罗县教研室联片(北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研讨会、中心学校与捆绑学校城关二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交流、中心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优质课比赛。为学校教师搭建了交流的平台,达到了教师互相学习、相互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2014年6月,我校申报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经由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于2014年10月批准立项,经过课题组成员的筹备,今天正式开题了。希望我们将以这次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为契机,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使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更加适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发展。 二、王维君校长宣读课题立项书 三、课题负责人仇宁伟陈述课题开题报告 陈述人:仇宁伟 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 我校数学课题组申报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经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批准为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课题,为了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我代表课题研究组作开题报告,请专家、领导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指正。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一: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及 反思】 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3页。 教材分析: 0的认识,教材呈现了生活中儿童喜闻乐见的、充满童趣的小鸟长 大飞离巢穴的情境和“鸟窝里有几只鸟”的问题,让孩子们知道一个 也没有用0表示。再通过“想一想”的问题和常用的尺子、电视、温 度计等物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0的含义。 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得,更有利于孩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2、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素材,并给予了孩子们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通过自 己发现、探讨、讨论交流、汇报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把已有经验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充分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书写0,会用0表示一些熟悉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熟悉的事物,理解0的意义,了解0在实际 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兴趣 学生分析: 刚入学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而且农村的孩子接触的范围较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引出内容并且利用游戏巩 固所学知识借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难点:0的含义,能正确书写0。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探求新知。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大家高兴吗?(学生说:高兴)大家要好好表现哦!老师呢!知道同学们非常喜欢小鸟,就 准备了几幅小鸟图,你们想看一看吗?(学生:想) 2、观察讨论。 出示第一幅小鸟图。 师:看这幅图你想说点什么? 出示后三幅图。 师:发生了什么事?先说给你的同桌听。 师:谁想说一说? 师:3只小鸟用数字几表示?2只呢? 3、设疑引出0。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认真,现在鸟窝里一只小鸟也没有应该用数 字几表示? 师:说的非常好,一只小鸟也没有用数字0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 识 “0”这个新朋友。板书:0的认识 4、出示课件(兔子拔萝卜),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一个也没有,用0 来表示”。板书:一个也没有 做拍手游戏。5、4、3、0 5、下面请同学们举例子来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来表示”。指名回答。 6、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是不是还有 别的意义呢?出示课件(直尺), 提问: 直尺上的0表示什么呢?(学生刘思源回答:表示起点)注意:多找几名学生回答。(学生:王辛晨) 老师: 答的很好,因为我们在量东西时,是从0开始的,所以0就 表示起点。 板书:起点 老师:0在几的前面?(学生:在1的前面) 教师: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数越大,离0就越远。所以,人们就利用这个原理,用直尺来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 教师:让学生齐读直尺上的数字。正读、倒读。 8、体会“起点” 教师:0可以表示起点,那么你知道生活中像这样表示起点的还有 哪些东西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