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离老人远一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离老人远一点!

孤独就像一把利刀,一天一天切割着老人本已脆弱的身心。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形单影只的日子对老人是最大的折磨。很多老人忍受不了这样寂寞的日子,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实在这时,只需一点寄托和陪伴,老人就能避免走向死亡。孤独,这个阴险的鬼魂,我们需要让它离老人再远一点!

个案示例:

69岁的唐女士是一位非常孤独的老人。在她每天的日程里,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4个多小时,剩下的时间都是一个人睁着双眼等天黑。

唐女士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了,孩子们都住得很远也很忙,很少有时间能来看望她。唐女士没想过找老伴和保姆,也不愿意搬去跟孩子们同住,因为他们的房子不大而且经济压力不轻,她不想给孩子增加负担。唐女士有退休金,生活不愁,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不喜欢和邻居打交道。她现在每天就想一件事——死还是不死?老人的这句话让热线感到非常震撼,因为哈姆雷特的著名句式“生还是死?”中尚有“生”这个字眼的存在,而老人的问话中却已只剩下“死”了。不幸的是,这样关于死亡的问话竟是很多老人在自杀前会问自己千遍的问题!

唐女士告诉我们,她觉得自己现在活得很没有意思,反正是人活一辈子,最后怎样都要死,倒不如“早死早超生”。她很羡慕那些敢于自杀的人,因为自己缺乏自杀的勇气。她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身体好、胃口好、腿脚好,这样要死起来就更难了。而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某一天早上就突然醒不来了,那样她就不用再面对孤独的折磨,也不用费尽心思考虑怎样自杀了。

唐女士的电话引起了热线的重视。因为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决定自杀之前会向周围的亲友和同事发出求救信号,如果这个求救信号被人们忽视了,自杀的念头就会付诸现实。而这个电话正是老人给予我们的信号——如果情况持续这样下去,我很可能真的会被孤独逼上绝路!

原因初探:

唐女士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老年孤独导致自杀倾向的案例,唐女士的自我表述也反映了孤独老人主要的心理特征:失落、空虚、无价值感、兴趣索然、渴望摆脱现状。从具体情况来看,热线可以找出引起唐女士自杀情绪的几个主要因素:独居生活,外部环境刺激少,缺少精神寄托;丧偶、子女疏于照顾,老人得不到足够的关怀和爱,内心失落;没有兴趣爱好,不喜欢人际交往,加剧了老人的自我封闭状态,使老人与环境更加隔绝开来。要解决老人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以相应的理论分析为指导,以更加科学地分析唐女士的心理和社会需求。

理论分析:

1、感觉剥夺实验

没有经验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对于一个衣食无忧的老人来说,仅仅因为孤独就真的能把他逼上死路吗?在此,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个著名的实验——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是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在上世纪所做的。他们将被试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在这种特殊状态下,被试者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来自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感觉被剥夺七天后,被试者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各种神经症症状。这个实验证明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漫不经心地接受着各种来自外界的刺激,这些刺激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感觉对人保持内部环境(即内心)和外部环境间的平衡是很重要的。一旦外部刺激没有了,人的内部环境就会失衡。

孤独的生活状态对于老人来说其实就像是感觉剥夺。因为随着时间推移,老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感知能力都日渐减弱,运动能力下降,活动范围缩小,外界的环境刺激减少;再加上身边无人陪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老人基本上处于一个“真空”世界,这种无互动、无刺激的生活完全无法满足老人的情感需要,孤独感和被隔离感油然而生。长期处于这种孤独的生活中,人也会出现实验中的病理心理现象,例如幻觉、错觉、情绪焦虑等,这种次生情绪将会不断折磨老人的身心,最终甚至引向死亡。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和爱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5个等级构成的,它们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较低层次的需要;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

人到老年,对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追求自己能力或潜能的发挥和完善的需要)已经降低,但对于归属与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它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却在提高,而这种提高更多地表现在老人对子女、亲人的依存需要上。因为退休前,老人生活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工作群体、朋友群体之中,人际交往能提供给他们归属感。退休后,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群体,朋友群体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这时,家庭和子女便成为了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之地。如果老人得不到来自家庭的关心、爱护,归属与爱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高级需要的不满足将影响老人的健康长寿、精力和创造力,容易使他们陷入需求缺失引起的情绪低落、消沉、自我否定之中。

唐女士子女因工作忙碌、居家较远而忽略了与独居母亲的交流,老人感觉不到来自子女的关怀,归属与爱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加重了唐女士内心的孤独无助,也让她对自我价值和生存价值产生否定。否定的结果就是感觉“活得很没有意思”,渴望以死亡来结束这种无价值生活。

3、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

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孤独的老人往往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较少,这种“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将会进一步加剧了老人内心的衰老和孤独感。例如,因退出社会主流生活而导致老年郁抑症,因长期独自一人无人交谈而提前脑退化进程等。

针对这一情况,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老人活动理论。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勤于用脑的老人比懒于用脑的老人,脑力活动退化的速度慢。

因此,芝加哥研究小组研究认为,随着核心家庭和双职工家庭的增多,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竞争压力使子女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老人,为延缓老人活动能力的退化,应当鼓励老人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应当让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以防止老人大脑退化;同时,社会不仅应在态度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应当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参与社会的条件。

根据活动理论,唐女士感觉孤独的一方面原因就在于她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不喜欢和邻居交往,活动水平较低。这种活动水平低的生活方式加剧了老人的精神空虚和孤独。因此,应该鼓励唐女士自我调适、积极投身社会生活而不是独处一隅。

具体操作:

“打蛇打七寸”,有了问题分析和理论指导,热线总算找到了矛盾的关键点。专门救助因孤独而具有自杀倾向老人的“关爱三部曲”也在唐女士的辅导过程中成形了。

第一部:电话进行时

为了增加唐女士的外部刺激,热线从收到唐女士“求救信号”的第二天开始便安排专人每天给她打电话,跟她聊天,询问她的生活状况。因为,据研究表明,只要每天有人与孤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