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为了对中国传统美德进行完整的、有机的认识,我们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
与群体的关系三个方面来把握。据此可以概括出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一、仁爱孝悌
这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虽然它曾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但并不能由此否认它是中华民族的共德
和恒德。“仁”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在各种道德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
目,而且在世俗道德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在中国文化中,“仁”与
“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仁也者,人也。合
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仁”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
“同情心”,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仁”德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
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悌之德的
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得到
普遍的奉行。由此形成一种浓烈的家族亲情,对家庭关系,从而也对中国社会
的稳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民族团结的基石。中华民族之所以形成坚韧的
伦理实体并经久不衰,与这种孝悌之德的弘扬及其所形成的稳固的家庭关系有
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孝悌之情的扩展就有所谓忠恕之道。“忠恕”是由“仁”
派生出来的,是“仁”由家族之爱走向泛爱的的中介环节。孔子把“恕”作为
“一言以终身行之”的道德准则,认为“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忠恕之
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诚待人,推己及人。具体内容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在忠恕之德的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
宽广情怀和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生活中浓烈的人
情味和生活情趣。爱人、孝悌、忠恕,是仁德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
美德的集中体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既出现了无数孝子慈父、仁兄贤弟、也培
养了许多为民请命、杀身成仁的仁人志士。
二、谦和好礼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义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礼,有礼,注重礼义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中国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
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礼也是治国安邦
的根本。“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五
年》)礼同时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诗经》言:“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孔子更是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
可以就说是“礼仪文化”。“礼”是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作为道德规范,它
的内容比较复杂。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礼教”;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
出于对长上、对道德准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作为一种伦理制度,“礼教”在历史上曾起过消极的作用;但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象征,礼貌、
礼让、礼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礼”和仁德是互相联系、分不开的。
礼之运作,包含有“谦和”之德。谦者,谦虚也,谦让也。中国人自古就
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老子曾以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的事实,告诫
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谦德亦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其
集中体现就是在荣誉、利益面前谦让不争,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互相尊重。中国
历史上的许多故事,如“将相和”,刘备三顾茅庐等都是以谦德为主题。与此
相联系,有所谓“和德”。“和德”体现在待人接物中为“和气”,在人际关
系中为“和睦”,在价值取向上为“和谐”,而作为一种德性为“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第一章)中国传
统文化以“和”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中庸》也把“致中和”作为极高的道德境界。“和”被认为是君子
的重要品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论语•子路》)由此和睦家族、邻里,最终协和万邦。“礼”、“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美好情操。
三、诚信知报
中国美德由于性善的信念占主导地位,强调发挥自主自律的精神,所以特
别重视“诚”与“信”的品德。“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大学》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即是天
道的本然,也是道德的根本。“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真实无妄是天道,而对诚的追求则是人道,故“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以“诚”为基础,中国人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如为人旳“诚实”,待人的“诚恳”,对事业的“忠诚”。正如《中庸》所说,“不
诚无物”。“信”与“诚”是相通的品德。《说文解字》云:“信,诚也,从
人言。”孔子把它作为做人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之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信,行必果。”“信”可以训练
人诚实的品质,也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前提。“朋友有信”历来是中国人交友的
基本准则。孔子就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作为自己的志向;在
为政中,把“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作为三个要领。三者之中,“信”又是
最根本的,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董仲舒以后,
中国传统道德更是把“信”和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之一。守信用、
讲信义是中国人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的美德。在人伦关系中,中华民族不仅
有诚与信的德目,还有”报“的德性。”报“即知恩思报。回报既是中国人的
传统美德,也是道德生活的重要原理与机制。中国古人早就有”投之木瓜,报
之桃李“的道德教训。孔子把”孝“的准则诉诸回报的情理。”滴水之恩,当
涌泉相报“在世俗生活中是公认的美德,是“义”的重要内容。中国人强调要
报父母养育之恩、长辈提携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等。与此相反,“忘恩”与“忘本”,“负义”是同义的,必然会受到严厉的道德谴责。
在漫长的文化积淀中,“知报”已成为中国人道德良知和道德良心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中国道德质朴性的重要表征。
四、精忠爱国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逐步凝结成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这种爱国主义可以说是最质朴的情感和
品性,它是爱亲爱家爱乡之情的直接扩充。因为在中国社会中,家——家乡——国家是直接贯通的,中国人总是把自己的国家称作“祖国”,不仅是衣食之源,而且是情感之源,对其具有强烈的依恋意识。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千万年
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它是爱亲爱家情感的升华,
由此形成一种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的崇高品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爱
祖国、爱民族历来被看做是“大节”。虽然在封建社会它与忠君联系在一起,
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它在本质上把君作为国家的代表,“忠君”的背后,是
一种深层的国家意识。这种精忠爱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
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特别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际,各族人民
都起来反对外来的侵略和压迫,“保家卫国”,不屈不挠,不惜以身殉国。中
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在多次外族入侵面前之所以没有亡国,与这种爱国
主义的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
族英雄,如爱国诗人屈原、陆游,不辱使节的苏武,前赴后继抵御外族入侵的
杨家将,精忠报国的岳飞、文天祥,还有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关天培,中
日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等,都是中华民族爱国美德的杰出代表。
五、克己奉公
中华民族由于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和礼教文化的传统,培育了一种整体主
义的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克己奉公的美德。在传统宗法社会中,由于家族
的整体利益关乎每一个家庭成员,因此要求把维护家族的整体利益作为首要的
价值取向。“礼”的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秩序的精神,突出的是整体秩序对个体
的意义,要求个体服从并服务于整体。中国伦理道德历来强调公私之辨,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