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998年中国经济转轨分析
中国经济的历史趋势
中国经济的历史趋势
中国经济的历史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计划经济阶段(1949-1978年):在这一阶段,中国采取了计划经济模式,以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目标。
国家对资源配置和生产决策具有绝对权威。
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效率问题和
分配不均问题逐渐显现。
2.改革开放阶段(1979-现在):在这一阶段,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
国家逐步放弃了对生产领域的绝对控制,扩大了私有和外资进入市场的机会。
经济快速增长,GDP增长率高达两位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3.可持续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也面临着环境和资源压力的问题。
政府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环保和绿色技术发展。
同时,政府也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等海外经济活动,实现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的经济格局。
总之,中国经济的历史趋势可以概括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而今后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
我国经济转轨探析
我国经济转轨探析引言经济转轨是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
我国经济转轨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探索我国经济转轨的过程、理论基础和取得的成就。
经济转轨的背景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的局限性和效率低下。
特别是随着苏联解体和国际社会经济格局变化,我国迫切需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模式。
经济转轨的理论基础经济转轨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西方经济学理论,如供给需求理论、边际效用理论和市场竞争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国经济转轨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经济转轨的主要步骤1.农村改革和乡镇企业改革农村改革是我国经济转轨的起点之一。
通过承包土地给农民个体经营自由和引入市场机制,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乡镇企业改革则是推动农村工业化的重要一环,乡镇企业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19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着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价格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等。
国有企业改革则着重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和所有制问题。
3.开放改革和外资引进开放改革是我国经济转轨的重要环节。
我国通过开放政策引进外资,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技术进步。
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
4.宏观经济调控和市场监管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不断完善宏观经济调控和市场监管体系。
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我国努力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我国经济转轨取得的成就我国经济转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经济转轨后,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增长态势,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高速增长。
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就业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经济转轨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降低了失业率。
同时,人民收入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经济转轨阶段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分三个过程: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底)。
这一阶段中,人民币汇率的制定基本上与物价挂钩,而汇价机制主要是市场调节,在不断的波动中寻找均衡点,尽管其间变化非常频繁,但最大的特点是由波动趋向平稳,并且随着国内通货膨胀率的下降,汇价逐渐升值。
第二阶段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至1967年底(1953-1967年底)。
这一阶段汇率制度的显著特点是汇价与计划固定价格和计划价格管理体制的要求相一致,我国外汇汇率基本处于凝固状态,特别是从1955年开始,汇价就一直维持在2.46¥/$的水平上。
人民币汇率与物价逐渐脱钩,主要作为会计工具用于内部核算计划编制。
第三阶段是人民币对外计价结算到西方货币实行浮动时期(1968-1978年底)。
这一阶段,由于1967年11月英镑大幅度贬值以及1972年主要西方国际货币纷纷实行浮动汇率,我国为了避免汇率风险,人民币实行对外计价结算,并确定权重,根据这些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升降幅度,加权计算出人民币汇率。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基本上稳定在各国之间汇率的中间偏上水平。
在1972年汇价偏离2.46¥/$以后,人民币快速升值,并于1980年达到了1.50¥/$的水平,汇价高估的状况不断趋向严重,错过了调整外汇水平的良机。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由政府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是计划经济的调节工具。
这种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有:汇价水平不能真实反映当时中国外汇相对短缺的情况;在刚性的汇率制度下市场力量对汇率水平几乎没有影响;汇率对实际经济的影响机制难以在资源优化配置中起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确定合理的人民币汇价水平,发挥汇率在国民经济中的杠杆作用,并逐步使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便对人民币制度进行了改革,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经济波动分析1. 1978-1983年中央领导没有考虑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严重扭曲的实际情况,想继续按照过去的高指标、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方式,而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上。
1978年-1985年间,要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在全国形成14个大型重工业基地,做到在8年期间,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
从国外引进耗资160亿元的9套大型化工项目,以及100套综合采煤设备、宝山钢铁厂等22个项目,共耗资600亿元。
如此巨大的投资规模,对国民经济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力量,财政力度加大造成了财政赤字。
国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使得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投资主体,各级政府和企业由了独立的利益和投资自主权,但国有企业机制尚未完全转变的情况下,投资决策的利益与责任具有非对称性,盈亏与风险具有非对称性,投资最终决策者是国家,企业可以从国家决策投资中获取利益,但不用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和责任。
因此,企业热衷于向国家争项目正投资,而不顾资金成本,盲目向银行贷款,加大投资力度,造成社会投资过热,造成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2. 1984-1990年(两次经济过热)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扭转了1981- 1983年期间计划经济思想的回潮。
当时全国上下群情振奋,认为从此可以放手改革。
此外,从1985年起执行的扩大专业银行贷款自主权办法在设计时发生了一项技术性错误,导致各基层银行不但对企业的贷款需求有求必应,甚至还送款上门,鼓励企业多借贷款,竞相扩大信贷规模,逐级部署,制造“基数”。
货币供应迅速增加,1984年,现金发行比上年增长%,银行信贷总额比上年增长了%,其中仅12月就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物价开始飞速上涨。
为了抑制高通胀,当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但落实不到位。
1986年开始经济再次过热,1988年全面爆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1988和1989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了%和%,涨幅比1986年分别提高了和个百分点。
1979—2001年中国经济增长格局的历史剖析
1979—2001年中国经济增长格局的历史剖析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
回顾这一段时期经济增长的轨迹,分析其增长格局与机理,对于实现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增长,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本文分别从动因特征、动态特征和结构特征三个方面,剖析1979—2001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格局及其成因。
文章认为,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已有了较大改善、形态有了重大转变,但仍没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进一步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保持经济稳定以及加快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的转化,是实现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增长动因总量波动二元经济结构历史启示1992年我们曾经对1957—198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格局进行了研究。
①‚增长格局‛是一个涵盖较广的概念,它包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动因特征、动态特征和结构特征三个方面。
本文拟运用这一分析性概念框架,对1979—2001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格局进行历史剖析。
197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始之年。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经济开放化进入新的阶段,而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经济市场化也进入新的阶段。
因此,1979到2001年,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
回顾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长轨迹,分析其增长格局与机理,并总结得失,对于当前迎接经济全球化尤其是加入WTO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实现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动因特征:1979—2001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从现有文献看,要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因素作实证分析并对各项因素进行精确和详细的分解尚有一定困难,因为这不仅涉及到理论问题,同时也面临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获得性等因素。
当然,方法论和统计数据等方面的困难,并不能令我们放弃这方面的努力。
首先是选择动因分析工具。
美国经济学家肯德里克和丹尼森于20世纪60—70年代开创了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以来开始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重要分析工具。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与前景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与前景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的改革历程;40年,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正是这40年的“风雨路程”,让中国站在了世界舞台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那么,这40年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它的前景又将会如何呢?一、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发展轨迹1.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转折点。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
“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一决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
1979年,中国开始推行市场的经济改革,并开始开放国门,接受外资和引进外商。
这个开放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之一。
2.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
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之一。
特别是在近年来的经济下行周期中,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加速转型升级,推动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真正走上创新驱动,追求创新型经济的道路。
3.实施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目的在于实现发展的公平和可持续性。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扩大,消费、投资和进出口都不断增加。
这些努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平衡和稳定,使得中国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国家。
4.创造国际环境创造出稳定、开放和公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这不仅使中国受益,也促进了整个亚洲和全球的经济发展。
二、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发展前景1.继续深化改革中国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系统性的改革问题,例如经济发展方式、产权体系和财税体制等。
因此,中国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实现更多的转型升级。
2.实现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未来,中国应该继续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实现更多的创新和合作。
将中国的发展与全球经济相互配置,让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劳动力投入31% 技术进步 20%。
中国经济增长 粗放型、外延型特征。
产业发展
重工业为主,资金主要投向重工业领域
“三五”至“五五”时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50%的份额 投向了
重工业。到1978年,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高
计 划
达56.9%, 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格局已经形成。
经 济
时
期
(中国统计年鉴1990.6)
贷款、利用外资和引进新技术以及交通运输等方面优先的原则, 期
使得计划经济时期的商品短缺现象得到彻底扭转。
产业发展
尽管这一时期加快发展了轻工业,但并未形成显著特征
的主导产业。
经
济
转
轨
时
期
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
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改变了过去那种片面强调国家利益、忽 经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核心: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
按照多 劳多得,少劳少得
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者不得的原则
计
划
弊端:导致苦乐不均,劳动者积极性下降,搭便车行为普遍化 经
济
时
期
经济结构
城乡分化和二元结构。
政府投资和资源配置等优先保证城市和重工业发展,造成城
市对农村的挤压,以及工业对农业的抑制。农村和农业发展
比如“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的
计
实现,既是计划经济体制完成的标志,也是计划经济体
划
制的重大建设成就。
经 济
时
期
存在问题
资源流向的指令刚性
配置效率的下降,使得大量的资源都被按照政府意愿配 置,资源的利用结构极不合理
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分析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分析及其发展趋势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1978年,被视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改革的成果是显著的,经济产出得到了极大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中国未来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难题,今天我们来对历史进行回顾和分析,了解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1978年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标志年份,改革开放的实施是由邓小平提出的。
邓小平主张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以改革为先导,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为基础,逐步把经济发展纳入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之上。
与此相对应的是政治上的开放,实行领导集体化、民主集中制、反对个人迷信和头头是道的倾向。
改革开放是受中国自身经济情况和现实所促成的。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年中,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自力更生和封闭式经济的发展。
这种封闭的经济局面,使得中国的工业基础相当的薄弱。
与此同时,全球的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第三次产业革命得到了新的发展,高科技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开放迫在眉睫。
二、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中国迎来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深远,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1.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计划经济是在计划和国家控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将市场经济引入中国的经济体制之中。
随着国民经济的市场化,中国的企业也得到了发展,市场企业和品牌也悄然涌现出来。
同时,市场经济也让全球的企业看到了中国的潜力,并开始将自己的业务拓展到中国。
2.对外开放和全球化改革开放后,中国引进了许多外国投资和技术。
这些外资有力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
全球化也使得中国的产品能够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国际上的第二大经济体。
3.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在计划经济下,中国把劳工与企业划清了关系,让劳工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的运用。
但是,在市场经济下,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和外资的进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开始尝试着走向自由化。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8年秋季报告)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8年秋季报告)在1996~1997年国民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的基础上,进入1998年以来,尽管国际经济环境风云变幻,而中国的宏观经济仍然继续保持着稳定快速增长,总的形势是良好的。
但是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受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日益严重的影响,1998年夏季又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洪水灾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这是对我们能否在各种不利的条件下驾驭宏观经济的严峻考验和挑战。
面对这样的考验和挑战,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积极运用和发挥各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作用,努力扩大国内需求,使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仍然保持着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较高增长速度。
最近,又作出了通过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及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一系列重大决策。
这些决策不仅能保证中国在1998~1999年,以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实现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而且必将为世界经济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做出重要的贡献。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尽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完全有能力进一步解决目前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在适度快速平稳增长的轨道上,将中国的四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报告将在模型模拟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分析和预测1998~199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问题。
一、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测1998年年初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了以物价指数下降为表现形式的通货紧缩迹象,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遇到了破坏严重的特大洪灾,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继续兴风作浪,对我国的影响的严重性日益显现。
这些新情况无疑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实现年初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的难度。
据预测,在目前条件下,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仍能继续保持适度快速增长的运行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在8%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将为3.2%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将为9.2%左右,其中轻、重工业的增加值增长率将分别为9.3%和9.7%左右,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将为8.3%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三次经济下行的成因及治理——稳增长的历史经验研究之二
改革开放以来三次经济下行的成因及治理——稳增长的历史经验研究之二本报告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三次经济下行的成因和治理情况。
20世纪80年代我国两次经济过热之后采取的紧缩措施都导致了经济下行。
但由于市场化改革还有较大潜力、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分配较公平,投资和消费都有潜在动力,紧缩后能迅速恢复增长。
1997年我国首次遇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需不足的经济下行周期,应对的主要思路是市场边界和政府支出“双扩张”,一方面扩大市场边界,深化国有企业、劳动、住房、医疗、教育等改革,把更多领域纳入市场机制,来分担和转移已经存在的产能和资本过剩。
另一方面扩大公共支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入世”步伐,以政府投资和外需弥补内需不足。
总的来看,是用扩张性政策来缓解、分担和转移经济体制内部的结构性矛盾。
1979年至1981年:依托内需和改革稳增长文革后,经济建设回到党的工作中心。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遇到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增速从1978年的11.7%下降到1981年的5.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1978年的22%下降到1981年的-10.5%。
这次经济下行内在机制是,中央政府主动加快大项目投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张消费,导致经济过热,治理经济过热导致经济增速特别是投资下降。
但这次由紧缩导致的经济下行只持续了很短时间就迅速复苏,这是因为放权让利的市场化改革和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保障了这一时期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强劲增加,使紧缩措施退出之后很快恢复正常增长。
——背景和成因:投资先扩张后紧缩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全国上下加快经济建设的心情十分迫切,呈现投资扩张趋势。
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引进机械设备本来已积累大量赤字,1977年又相继提出20世纪末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1985年前建设大型电站、煤炭、油田、钢铁等120个大型项目,并随即扩大投资规模。
1978年投资增长21.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31.1%,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增长55.8%。
1979――1998年中国中央银行体制演变的历史分析
1979——1998年中国中央银行体制演变的历史分析姓名:xx指导老师:xxxx内容摘要金融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央银行体制是现代金融体制的核心。
研究二十年来中国中央银行体制的演变,有利于探索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与内在规律,有利于探索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规律性,促进中国经济稳健运行,有利于探索进一步完善中国中央银行体制的方式和方法,1979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也是中国中央银行体制演变的开始。
1998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中央银行体制初步建立,中国中央银行体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1979—1998年构成牛国中央银行体制演变史上一个相对完整的阶段,本文将从经济史的角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79—1998年中国中央银行体制演变的过程、原因和特征,进行整体的分析。
中央体制演变过程的分期标准,最主要的是中央银行剥离其蕴涵的商业银行职能的程度。
同时,还参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组织完善程度、中央银行的职能发挥程度、中央银行的监管制度的完善程度等方面。
根据以上的划分标准,笔者将新中国建立后的中国中央银行体制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大一统”中央银行体制。
第二阶段:1979——1983年混合式中央银行体制。
第三阶段:1984——1992年单一制中央银行体制初步确立阶段,第四阶段:1993—1998年单一制中央银行体制初步完善阶段。
“大一统”中央银行体制向现代中央银行体制演变基本完成,本文对1979年以后中国中央银行体制演变的三个阶段进行重点剖析。
第—部分1979——1984年混合式中央银行体制时期在研究1979—1984年混合式中央银行体制形成之前,让我们先对1949——1978年“大一统”中央银行体制的形成过程,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大一统”中央银行体制的形成过程是多元金融产权被整合为单一的国有金融产权的过程:中国人民银行从建立起就被赋予国家金融产权的唯一代表地位,1948年,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银行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迅速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
中国体制转轨的经济秩序分析
中国体制转轨的经济秩序分析一、中国体制转轨下的经济秩序分析1. 转型期间的政策变化与影响2. 市场化改革与国有企业的关系3. 外资的引入与中国经济的成长4. 城乡差距与经济不平等的解决5.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及应对措施1. 转型期间的政策变化与影响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策上不断进行改革与调整,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对外开放政策、市场化经济、国有企业改革以及财税体系的重构,都是我们今天的中国经济所基于的核心。
这些政策变化和制度创新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并存的环境,为企业走向市场竞争提供了机会,也为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 市场化改革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在“以市场化改革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下,国有企业改革沿着有限制的市场化路径广泛推广。
作为这个业务领域内最大的参与者,国有企业通过提高效益和移交财政,为中国体制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以市场化改革为的国有企业经济也受到了市场环境的压力,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本质导致了它们在今天中国经济中的局限性。
3. 外资的引入与中国经济的成长外资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逐渐与世界连接起来。
外资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经济体系一直都是由国有企业主导,这导致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一直都较弱。
然而随着外资不断地引入,中国经济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国家经济体系得到了更好地运营,并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扩张。
4. 城乡差距与经济不平等的解决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财富只被少数人所拥有,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
中国政府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要得到有效的解决,必须实现经济市场化,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去除实行冗长的政府监管。
5.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及应对措施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就业市场的矛盾、国际贸易的压力等。
为了对抗这些挑战,中国需要加强企业的广泛参与,让整个国家的经济更加健康并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周期状况描述分析
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周期状况描述分析经济周期一般可划分为收缩和扩张两个阶段,波峰和波谷是周期的转折点。
1、1976年前急剧动荡型经济周期,1976年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突出表现为强烈的上下急剧波动,特点为:峰谷落差大;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绝对相关;周期更迭频繁且年份很短。
由于这五轮经济周期中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基本为纯粹的政府投资,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的依赖性极大。
经济周期波动和政府投资周期波动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性,经济波动幅度强烈且周期年数较短根本上归因于政府投资的多变性。
2、文革后,我国经济得以缓慢恢复发展,GDP 增长率从1977 年的7.6%增长到1978 年的11.7%。
1978 年改革开放初,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的调整措施,我国经济进入一个小小的调整阶段,之后GDP 出现下滑,到1990 年经济周期走入谷,谷值为5.2%,从而完成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轮经济周期。
经分析,1977—1990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可概括如下:一方面,多元化产业发展的准市场经济有效规避了经济波动的大起大落;另一方面,前期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产业格局不合理问题继续存在且日显突出以及国家对资源的垄断导致资源不能自由流通造成的供需矛盾,引起了我国经济的短周期波动。
3、1991-1999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分析,在l991—1999年第九轮经济周期中,我国经济周期保持了三年的持续上升,随后出现拐点并稳步下降,经济周期表现出短扩张、长收缩的特点,经济运行进一步趋向平稳。
由于这一阶段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价格机制转变增强了经济运行的抗衰力。
2O世纪90年代后期,波动较小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防止了经济周期的剧烈波动。
1978—1990年间,物价被冻结,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主要随供给面变化,供需矛盾引起了经济的强幅波动。
1990年后随着价格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价格信息逐步成为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参考,减缓了经济周期的强烈波动 I。
应用文-对中国70—90年代经济战略演变的研究
对中国70—90年代经济战略演变的研究'对中国70—90年代战略演变的研究引言经济战略是一国具有是全局性、长期性的经济方针。
[2]伴随着经济全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我国经济政策逐步开放,外贸发展战略在我国整个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对外贸易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国际贸易发展直接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状况,一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外贸发展战略直接决定了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态度和趋势。
对外贸发展战略在国际上大致有两种分类,一类是内向型与外向型,另一类是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型的外贸发展战略,但划分标准都是按其贸易奖励制度是否为“中性”。
即若一国政府对贸易的奖励制度为中性,那其所采用的就是外向型外贸发展战略;若一国政府偏向内销,那么采用的就是内向型的发展战略;若一国政府同等对待其进口产品和本国产品,即采用的中性的奖励制度,那么其采用的就是出口导向型的发函战略;若政府比较倾向于对本国产品的扶持,那就是进口替代型的外贸发展战略。
[3]其中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体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二是反映国家的产业结构导向。
因此,我们可以依据国家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政策倾向,将外贸发展战略分为两大类: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
从我国正式成立至今,我国主导的外贸发展战略经历了进口替代(19499—1978年),混合型战略(1979—1992年)、出口导向型战略(1993—至今)的转变。
而20世纪的70到90年代是我国经济战略转变的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重要时期,认真研究我国在这一段时期内的经济战略转变的原因、过程以及成果,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发展的基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建国初期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背景及原因新中国成立前夕,东西方国家处于冷战时期,世界被分成两大阵营: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的抗美援朝加剧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孤立和经济封锁,其与我国正常的经济交往和贸易往来都被切断。
中国经济发展数据及节点过程
∙70年代,全国凭票证供应的商品达77种,最多的地方有近百种。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50年11.3亿美元增至1997年3251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
∙1998年居民储蓄余额已达53407亿元,而1952年只有8.6亿元。
199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诞辰,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中国经济和社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业绩,同时也经历了失误和磨难,本文用翔实的统计数据,对中国50年来走过的曲折道路和历史的新篇加以描述和分析。
艰难的起步——旧中国的经济概貌建国前夕,从清朝末年办“洋务”到1949年,全国只积累起124亿元的固定资产,民族资本工业萎缩,连同官僚资本工业计算在内,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只占10%左右。
农业由于长期受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雇农及中农仅占有20%—30%的土地。
加上长期战争,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到1949年粮食产量仅为11320万吨、棉花44.5 万吨。
由于工农业生产下降,百业萧条,经济破产,通货膨胀,民不聊生,据测算,1949年国民收入仅为358亿人民币,人均66元,仅为18.0美元,扣除生产建设积累所需的资金,用于消费的约12美元,而1949年美、英、德、法等国人均国民收入为505、464、394和285美元,中国仅为这些国家的3%~6%。
新中国50年的建设成就一、经济建设总规模扩大,国民经济实力增强建国后,为了增强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条件,首先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从1950—199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7584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2703亿元。
大规模的建设,使国民经济实力大大增强,50年来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49800亿元。
建国初期各种类型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只有120多亿元,至1998年年底全部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已达12万亿元,为建国初期的800多倍。
近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分析
Hm- k 。我们以正东向 为 0b, 逆时针 旋转至 180b 为负, 反
之为正。令 k [ l [ m, 则有
Hl- k = arctg[ ( y l - y k) / ( x l - x k ) ] , Hl- k I [ - P, P] 。
m
于是
E Hm- k = 1/ ( m - k ) # Hl 。
关 键 词: 经济重心; 移动路径; 中国
中图分类号: F129.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O2363( 2005) 01O00012O05
自 20 世纪 50 年 代以 来, 中 国经 济发 展取 得巨 大 成就。全国 GDP 总 量 由 1952 年 的 679. 0 亿元, 增 至 2000 年的 89403. 6 亿元; 人均 GDP 也由 119 元上升 到 7078 元。与之相应, 区域经济差异也发生了很大变 化。 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上, 学者们做 了大量工作, 这 些文 献 不 仅 给 出 了 区 域 经 济 差 异 的 程 度 及 时 间 变 化[ 1~ 4] , 还有少数[ 5, 6] 论及这种差异变化 在空间上的 移 动方向及距 离。但 是, 相 关 研究, 要 么 侧 重某 特 殊 行 业, 要么时间尺度较短, 不足 以反映区域经 济全貌和 新 中国成立以来中 国经济 发展 的脉 搏。基 于此, 文章 对 1952 年以来, 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加以初步分析。
1) 1952~ 1953( - 73 ) 表示 1952 ~ 1953 年 间经济重 心移动 矢 量( 大小为实际距离, 方向为南偏东 73 度) , 其余同理。
图 3 中国经济重心移动方向 Fig. 3 Moving direction of China economic center
转轨与摩擦1979-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历史剖析
作者: 赵凌云
作者机构: 中南财经大学
出版物刊名: 当代中国史研究
页码: 48-58页
主题词: 中国经济转轨;经济增长方式;指导思想;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传统经济;经济体制转轨;经济体制因素;摩擦;传统计划经济
摘要: 一、引言1979-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即转轨,亦即从单一指令性计划的、封闭的传统经济向市场化、开放化的现代经济转轨。
20年的经济转轨是一个多层面的历史过程。
其先导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转轨。
其主体或实质,是由传统经济向现...。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79-1984
安徽凤阳县农民“分田到户”“保证书”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凤阳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凤阳农民联产承包后,欢庆大丰收
小岗村建成大包干纪念馆
单位:亿元
1400 1200 1000 亿元 800 600 400 200 0 1978 1979 1980 1981 年份 1982 1983 1984 全国职工工资总额 城乡储蓄存款余额
结语
• 1978年12月以后,中国的经济工作由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确立的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主持; • 改革和转轨使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发生 转折性变化; • 中国经济这几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主要的原因 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也就是制度变革; • 1979——1984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史和中国社 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探索史上成绩辉煌的时期。
• 4.2综合改革试点阶段 4.2.1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进行大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逐步实行市管县的体制,撤销原有专区行署 建立不同类型的,跨地区跨部门的经济区
4.2.2进一步改革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以税代利
5.“六五”计划提前完成与经济发展 道路的根本性
• 5.1经济快速增长
单位:亿元
年份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78 1979 1980 1981 年份 1982 1983 1984
亿元
工业总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78 -200 年份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黄金储备(万盎司) 外汇储备(亿美元) 进出口贸易总额 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9~1998年中国经济转轨分析1979~1998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转轨。
从政治上看,中国开始告别传统的高度集权化的政治体制,逐渐步入现代型民主政治体制;从社会上看,中国开始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法治化、文明化的社会;从经济上看,中国开始从传统的、封闭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化、开放化、市现化的经济转轨。
在这三个层次中,经济转轨是先导,是基础;政治转轨与社会转轨是经济转轨的后果与延伸。
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道路与特征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起点是传统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型计划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的基本特征,归结到一点,就是采用纯粹的指令型计划手段动员和配置资源,排斥市场机制的能动作用。
经过20年的改革,这一体制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转轨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到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已经成为典型的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并存的“双轨型”经济体制。
计划手段的作用范围与力度缩减,市场手段的作用范围与力度增强。
计划手段在宏观经济运行与中长期经济运行与调节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手段在微观经济运行与即时经济调节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从整体上判断,市场因素的成长与作用已经达到了成为资源配置主体机制的临界点,其标志是:(1)作为传统计划经济存在的重要依据和特征的短缺现象已基本消失,作为市场经济体制重要运作基础的买方市场格局已初见端倪。
中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型向市场约束型转变。
短缺现象的消失既是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和作用的前提与基础条件,也是市场体制因素的成长和作用已达到相当程度的标志。
(2)市场性价格机制已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价格形式。
在资源配置的直接手段中,市场价格机制已占支配地位。
就生产资料的配置来看,1997年,我国实行计划价格的生产资料有11种,到1998年,下降为5种。
劳动力、资本等要素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是伴随着对旧体制的改革而展开的。
因此,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道路实际上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道路是一致的。
谈论中国经济体制转轨道路,实际上是谈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道路。
尽管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道路进行理论上的概括有困难,但我们仍可以从实证以及比较的角度概括出这一道路的诸多特色。
从发生学角度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发生过程具有不同于其他转轨经济国家的特征。
这突出表现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发生是理性选择与路径依赖相结合的产物。
其他转轨经济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传统经济体制弊病充分暴露,经济生活的矛盾已经恶化到相当激烈的程度。
改革与转轨是外在力量逼迫的产物。
70年代末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生,也有传统经济体制难以为继这类客观因素的作用,但主要是由于“文革”结束后指导思想拨乱反正,在思想认识上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进行理性反思,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
而这种理性选择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经济体制演变的历史路径。
一方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转轨选择“渐进式”的道路,是由于,从历史上看,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较之原苏联“版本”来说更具有灵活性,例如地方经济权限相对较大、集体经济比重相对较大等。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转轨选择“体制外成长”的方式来培育新的经济体制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历史上曾经有过这种尝试,例如,1956年,曾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指导思想。
可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发生是理性选择与路径依赖相结合的产物。
这一发生学特征决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形态学特征。
从形态学角度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过程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从路径依赖理论的角度看,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每一个步骤都受上一个步骤的影响与约束,同时也影响和约束下一个步骤,甚至决定下一个步骤的走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呈现出这种特色。
例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过程即是如此。
“文革”结束后有关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恢复形成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复出的土壤。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削弱了原有人民公社体制的基础,客观上要求改革人民公社体制。
政社分开的改革要求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构,因此,改革推展到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上来。
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又决定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路径。
国有企业改革与转轨的过程也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色。
原有国有企业体制的特色决定了改革只能从放权让利入手。
这不仅因为历史上(1956年)曾有过这种设想,而且因为原有国有企业体制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企业缺乏自主权利。
放权让利是改革之初成本最小、收益最大且最易于实施的改革步骤。
放权让利的实施以及原有计划体制的松动逐渐增强了企业的市场主体性质,这又决定了接下来的改革步骤,即让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国有企业市场主体性的成长进一步要求有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框架与之相适应。
20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正是遵循放权让利→构建市场主体性→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这一路径展开的。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整体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过程的铺展也呈现出路径依赖的色彩,在此不再详述。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具有明确的直接目标导向,这就是,逐渐扩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这是在70年代末改革之初就已确立的指导思想。
但是,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程度,则经历了一个深化的过程,即由补充性作用的认识深化到基础性作用的认识。
而其他转轨经济国家的经济体制转轨几乎一开始就是以建立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经历了一个渐进的、探索性的过程。
其他转轨经济国家采取理性主义的改革方式,即通过理性的分析、预测,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制定一揽子的改革与转轨计划,激进快速地实施改革与转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虽然不乏理性主义的色彩,即注重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借鉴,注重改革推进方案的理论逻辑,注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与转轨理论,在一些具体改革上也注重“一揽子”方案的设计,如在改革中注意配套措施的推进,但是,从改革的推进过程上看,中国避免了“大推进”式的改革方案,而是采取循序渐进,由试验到推广,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轨中国经济转轨的另一重要层面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轨。
如果说经济体制转轨是生产关系层面的转轨,经济增长方式转轨则是生产力层面的转轨。
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轨是中国经济转轨过程的两个重要的侧翼。
首先,在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式方面,初步改变了原有的大起大落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格局,出现了相对平衡的小幅波动格局。
建国后前30年经济增长的波动呈现出频率高、波幅大、造成的损失大等特征。
近20年来,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这期间,经济增长呈现出小幅波动特征。
真正既有统计意义、又具有社会经济意义的波动只有两次,即1978~1991年和1992~1998年间的两个起落。
可见,这20年间经济增长的波动总体上说不仅频率较低,且波差较小,没有出现负增长。
经济波动多是良性的,没有损害经济的快速增长。
其次,在经济增长的动因格局方面,初步改变了原有的主要依靠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的外延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制度变迁、技术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加大,内涵式、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初具雏形。
建国后一段时间,特别是在1957~1978年期间,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分别为49%和31%,技术进步的贡献只占20%。
外延性要素投入的贡献占80%,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型、外延型特征(注:赵凌云:《1957~1998年中国经济增长格局的历史剖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3期。
)。
近20年来,经济体制的变化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的活力,技术因素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体制变迁与技术进步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计算,1979~1988年10年间,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4%,劳动力投入的贡献为23%,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等因素的贡献则达53%(注:赵凌云:《1957~1998年中国经济增长格局的历史剖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3期。
)。
1989~1997年,由于制度变迁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驱动力的下降,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贡献份额略有上升,分别上升到26%和27%,与此相应,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贡献份额下降到47%(注:笔者的计算,计算过程及其结果的意义将另文专述。
)。
但总体说,2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已开始改变以外延性要素投入为主要驱动因素的格局,经济增长动因格局向内涵型、集约型方向转变。
第三,在经济增长的结构格局方面,开始摆脱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
建国后30年间,中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在生产力方面,传统生产技术与现代生产技术并存;在经济形式方面,商品经济成分与自然经济成分并存。
这一结构在1957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即已初步形成,本应开始逐步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但1957~1978年间,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呈现惊人的稳态格局,而且,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等外力和内力的作用之下,还出现退化。
从生产力角度看,现代工业虽有发展,但其技术扩展仅局限于工业部门;从经济形式角度看,整个经济退化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1979年以来,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趋向成熟,并开始向一元的现代经济转化。
其基本历史线索是:农村改革催发了农村经济中长期被压抑的增长潜力,农村经济迅速增长,为二元经济结构的成熟和转化提供了原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经济产出水平的提高与市场的扩大从两个方面同时促进工业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浪潮,不断冲击自然经济格局;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直接推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
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格局向现代经济一元格局转变的最主要标志,除了现代生产力的比重迅速扩大以外,还表现在国民经济开始走上商品经济的轨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框架已初具雏形,20年间标志经济商品化与市场化的指标迅速提高。
综上所述,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格局、动因格局以及结构格局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转轨,即从传统的粗放型、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内涵式、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几点总体分析和结论第一,20年转轨的核心是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
这20年间,从生产力角度看,中国经济从以手工劳动和手工技术为主体的经济向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技术为主的现代生产方式和现代生产技术转变;由自我封闭式的经济体系向开放式的经济体系转变。
从经济形式角度看,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商品经济转变。
从经济体制角度看,从传统的单一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从经济结构角度看,从传统的二元经济格局向一元的现代经济格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