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弱之外:关系概念的再思考

强弱之外:关系概念的再思考
强弱之外:关系概念的再思考

李继宏

李继宏 发表于:> 论文

强弱之外:关系概念的再思考

其他 创作

《社会学研究》2003年03期

众多社会学家运用网络的概念和方法来探讨社会网络究竟是促进还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对社会网络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社会资源派,他们展示从社会网络中抽离出来的关系对个体求职过程的影响;一是社会支持派,他们的研究表明了在对社会支持的获取中,强关系和同质构成(homophilous )关系的作用比弱关系和异质构成(heterphilous)关系要强(Jeanne S. Hurlbert et al.,2000:598-599)。

社会网络的研究涉及到三个重要的概念:关系 、社会资本或社会资源、嵌入性。社会资本的含义相当复杂,普特南(Putnam )用它来表述社会组织——例如制度或者信任机制——中有利于协作行为的特征,林南(Lin Nan )和博特(Burt )用它来反思社会关系的工具理性价值(Roberto M. Fernandez et al.,2000:1289)。科尔曼(Coleman)的定义是:“当人们间的关系变动有利于行为时,社会资本就被创造出来”(转引自Alberto Palloni et al.,2001:1264)。社会资本是行动者从特定的社会结构中得到的用于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的资源,它的产生源于行动者关系的变化(Coleman ,转引自Baker ,1990:619)。法国学者布迪厄把资本区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些持久性的社会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特定行动者占有的社会资本的数量,依赖于行动者可以有效加以运用的联系网络的规模的大小,依赖于和他有联系的每个人以自己的权力所占有的资本数量的多少(布迪厄,1997:202)。对嵌入性概念的争议显然要少得多,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 )把它从波兰尼处借来用以说明个人行为的非原子化特征。嵌入性强调了具体的个人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结构在产生信任和防止欺诈(discouraging

malfeasance )上的作用(Granovetter ,1985:490)。

本文不打算全面反思社会网络,仅就关系概念及其在网络研究中的应用做一些建设性的探讨。

关系概念的应用、发展和评述

关系概念,最初出现在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中。1973年格兰诺维特发表了《弱关系的力量》一文,初步提出了关系的一些理论界定及关系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可能的作用。格氏对关系概念并没有直接予以明确的定义,根据边燕杰的理解,在《弱关系的力量》一文中,关系(tie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由于交流和接触而存在的一种纽带联系”(1999:3)。这样,关系就不同于社会学分析中的变量关系和阶级关系,因为前两者是人们的属性,而关系则是由于交流和接触产生的那种纽带联系(边燕杰,1999:3)。格氏根据概述关系特征的时间量、情感紧密性、熟悉程度和互惠交换等四个标准把关系区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格兰诺维特,1999:39;Bian ,1997:368),并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判断方法,即朋友圈子的重叠程度,当两个人没有关系时,他们的朋友圈子重叠程度最小,关系强时,重叠程度最大,关系弱时,重叠程度适中(格兰诺维特,1999:39-40)。

格氏考察了信息传播过程中强弱关系所起的不同作用,他认为,强关系的组成者的相似度高,他们之间信息的重复性也高,通过强关系传播的信息更可能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弱关系中的信息传播由于经过较长的社会距离,因此能够使信息流行起来。他进一步提出,强关系是群体内部的纽带,而弱关系则是群体间的纽带,“(弱关系)确实并不自动地充当桥梁,然而相当重要的东西在于所有桥梁都是弱关系”(格兰诺维特,1999:

41)。格氏得出的结论是,弱关系因其在信息流通过程中的桥梁作用而被视为个人机会和社区整合所必须,强关系因为限制了信息向更大范围的流通而在培育局部的内聚力的同时导致了总体的支离破碎(1999:48)。翌年,格氏以职业流动为题对弱关系假设进行验证,得到的结论证实了弱关系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即人们更经常地通过弱关系而不是强关系获得帮助。

众多调查支持了格氏的观点。威尔曼(Wellman )和沃特利(Wortly )认为强关系在提供财政帮助或大宗服务时的作用并不显著(Barry Wellman & Scot Wortly ,1990:581)。一项对国际移民的社会关系的考察证实了弱关系的作用,帕伦尼等人认为,基于亲属关系的社会网络并不必然对移民决策产生最有效最显著的影响,反而是一些熟人关系或更弱的关系影响到人们移民机会的获得(Palloni et al.,2001:1295-1296)。

边燕杰利用格兰诺维特的方法对天津地区职业流动中的影响因素作了调查,发现在天津,人们职位的变迁往往是通过强关系而非弱关系来实现的。边燕杰认为尽管弱关系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作用非常大,但基于信任和义务的强关系在获取代价更高、更难获取的影响上有更大的作用(Bian ,1997:367)。边燕杰认为中国的人际关系有如下三个特点:熟悉和亲密性、值得信任、互惠义务(Bian ,1997:368-369)。边燕杰的天津调查对格兰诺维特的理论进行了补充而不是反驳,因为在格氏的研究中,弱关系起作用主要是在信息的流通方面,在边的研究中,强关系的力量则在于获得权力机关影响方面。边燕杰和洪洵对新加坡职业流动的调查发现了强关系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力量,他们的解释多少带有点功能主义的色彩:通过强关系实现的职业变迁有助于降低企业招募新员工的成本。此外,职业流动还涉及到信任的问题,对新加坡人来说,强关系意味着较高程度的信任,“弱关系意味着不太信任和缺乏义务”(边燕杰、洪洵,1999:32)。

威尔曼和沃特利认为大部分关系建立在无形或世俗资源的交换的基础上,社会经济资源的差异对它们的支持作登录 注册客厅诗词和古籍整理学术杂文报道

广告

用的影响不大。例如,实际交换关系似乎能提供或强或弱的物质服务,但妇女更多的是提供情感的支持(Barry Wellman & Scot Wortly,1990:581-582)。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不同的关系满足不同的需求,因而在不同的情景中,强弱关系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芬兰德兹(Fernandez)等人反思了关系在应用过程中的单向性,即只考虑到求职者的因素,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因素。他们认为关系在社会资本分析中的应用必须考虑到投资成本、回报率和被意识到的回报方式(Roberto M. Fernandez et al.,2000:1351)。雅库波维奇等从俄国的求职过程出发,把经济转型的社会结构中弱关系对强关系的替代的本质看成是国家社会主义向市场的转变(Valery Yakubovich et al.,2000:495)。彼得森等指出,求职过程涉及到的主体通常是分开的,一方是求职者和他或她的家庭,一方是雇主和招聘机构;他们彼此之间的了解很浅,难以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和做什么(Tround Peterson et al.,2000:809)。关系就是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渠道,这样,弱关系显然比较重要。

在上述的研究中,关系处于一种强弱对立的二元状态,它们是现成的、静止的,而不是有一定历史基础的,变化的;刘林平对此进行了批判和修正。刘林平从过去和现在两个时点定义关系,比如过去是强关系现在是弱关系,则是一种强弱关系,依此类推,一共得到了四种关系类型:强关系、弱关系、强弱关系和弱强关系。刘提出应该从动态的、多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竞争的角度把关系看成是一个生产和再生产的连续过程。通过关系链的建构,刘林平认为强关系也可以获得信息,弱关系除了提供信息外,还会起到别的作用。他认为关系的功用是在比较中存在的,是人们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资源的配置手段;关系的实质是利益交换,在竞争不充分、信息不完全、规则不完善的条件下,关系就会发生作用;人们运用关系的原则是理性选择,寻找关系的路径是一个从强关系到弱关系的扩展过程。

几乎可以这样断言:所有社会资源派的研究都证明了弱关系的力量(格兰诺维特,1999;Nan Lin et al.,1981;Barry Wellman & Scot Wortly,1990;Tround Peterson et al.,2000;Palloni et al.,2001等);所有社会支持派的研究都证明了强关系的力量(Bian,1997;边燕杰,洪洵,1999;刘林平,2001;Zang,2000)。这一方面是不同的研究目的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网络理论自身造成的。

传统的网络研究只是在某一时间关注社会关系的某一领域(Palloni et al.,2001:1269;刘林平,2001:113);对关系强弱的界定基于一个核心—边缘的网络,格氏的信息桥只有在这样的网络中才能得到理解(Bian,1997:368)。核心网络是网络中包含了强关系和同构成关系的部分,它们的结构显示出高密度和低分化(Hurlbert et al.,2000;格兰诺维特,1999;边燕杰,1999;刘林平,2001)。古拉蒂指出,强关系意味着高粘合度群体(cohesive clusters)妨碍其内部成员与外群体成员的合作(Ranjay Gulati & Martin Gargiulo,1999:1476)。网络的强弱关系假设面临着方法论的窘境,分析层次的选择上,面对面的互动太过微观,整个网络则太过宏观(Baker,1990:59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被研究的网络往往仅是一个行动系统(action set),它以某一个人为中心或出发点,以特定的工具理性交换为界限(Edwina Uehara,1990:529)。

格氏的嵌入性虽然注意到具体的个人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结构在产生信任和防止欺诈(discouraging malfeasance)上的作用(Granovetter,1985:490),但他却赋予了这种关系及其结构以边界,嵌入性从而不是整个网络的嵌入性,而是预先设定的一个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网络的嵌入性。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网络都是网络中的网络,如果不考虑方法论上的便利,则显然没有一个网络是有明确的边界的,在分析中的中心或者边缘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由于格氏本人把关系当成是经济生活中信任产生的原因(Granovetter,1985:491),因而关系是前在于信任的,也就是说,他没有给予关系一个信任的基础。问题在于,没有信任基础的关系如何可能?

应该承认的是,刘林平建立在不同时点上的关系类型对关系概念来说是一种突破,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关系类型的区分超越了强弱的对立,更在于能够历史地看待嵌入在关系中的信任是如何产生和如何再生产的。从格兰诺维特到边燕杰,信任总是先在于关系的;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这样一种误解:关系不单是静止的,而且也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既无法解释关系从无到弱到强的产生,也无法解释关系从强到弱到无的破裂。刘林平的强弱关系当然仍无法解释过去的强关系是怎样随着信任的产生而产生,但却足以使得分析中的强弱关系有一个理性的信任基础。但刘林平本人似乎忽略了他的理论的意义,没有从这一方面去阐释,因此虽然关系理论的诞生是建立在对不充分社会化和过度社会化的批判上,他得到的结论却令人吃惊地带着浓郁的不充分社会化的理性人色彩(刘林平,2001)。认为关系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并无不妥,但把利益交换当成关系的实质,把理性选择当成人们运用关系的原则却不免有将个人原子化之虞。

此外,显然是由于关系与嵌入性原理是用来批判制度主义经济学的,我们看到的关系毫无例外都是人们之间相互的非正式关系,与制度安排没有任何相关。值得指出的是,新经济社会学家在试图泼掉制度主义的脏水时,把盆里的孩子也一同泼掉了:他们急于论证制度主义的缺陷,而忘却了制度限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张力对关系的影响。

关系概念的反思

回顾关系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可以看到,即使一直有社会学家对其进行补充,关系在经济社会学中的运用仍充满了争议和不确定性(边燕杰,1999:6-8)。笔者认为,网络理论在不同研究中得到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既不是“西方的组织行为理论不适合东亚及东南亚的公司行为”(Zang,2000:88),也不是不同的关系满足不同的需求,因而在不同的情景中,强弱关系的作用是不一样的(Barry Wellman & Scot Wortly,1990),而是他们在运用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沿袭了格兰诺维特起初的定义,甚至对关系强弱的断定也以格氏提出的四个标准为坐标;而格氏对关系概念的界定是可以商榷的。在格兰诺维特看来,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由人们从属于同一群体的属性或由血缘确定,如同学关系、兄弟关系、同事关系等。由于个人间关系的力量决定于概述关系特征的时间量、情感紧密度、熟识程度和互惠交换的复合体,而没有考虑到处于关系的连结点的个人对关系的认同程度,关系在上述社会学家的研究中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对称的理想型。

关系作为网络结构观,被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于是,影响个体行为的是个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个体的特征;将个体按其社会关系分成的社会网络代替了按个体的特征分类的社会阶层;对人们社会关系面、社会行为的嵌入性关注代替了对人们身份和从属群体的关注;强调人们对资源的占有转变成强调人们对资源的涉取能力;网络的平行的中心-边缘位移代替了结构的垂直的顶端-底层距离(边燕杰,1999:2)。这些表面上的区别掩盖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地位结构观还是网络结构观都赋予人们在社会空间的位置以客体性,

一种垂直的漠视人们意识的武断被一种平行的漠视人们意识的武断所代替。更重要的是,后一种武断显然与前者有着同样多的非理性,如果不比前者更多的话。

总之,强关系假设的缺陷是简化了社会网络和假定了在多元社会中并不存在的高同质群体;弱关系假设的缺陷却是先验地断言存在着两个或者更多没有任何交集的群体。尽管刘林平认识到了关系的变动形态,但他依赖格兰诺维特的关系定义的结果使足够描述关系的动态过程的理论工具显得那样遥不可及。强弱关系和弱强关系在分析的应用中仍是静止的,一张20岁时拍的相片固然无法使观看者对相片里的人过去20年的成长历程有动态的把握,再加上一张10岁时拍的相片所能得到的结果也不会比这好多少。前文已经提及静止的关系令信任的产生十分费解,而离开信任,人们之间的交往、附着在其上的由交往体现出来的义务与权利又如何可能?从而导致了关系危机:关系如何产生和维持?古拉蒂认为新关系的产生是相互依赖性和网络嵌入性的结果(Gulati,1999:1475-76),但这两者并不能等同于信任。总之,信任不可能先于关系而存在,关系也显然不能等同于交往,信任与关系究竟怎样在交往中发展起来?这些问题都是静止的关系观所无法解答的。

针对上述静止的、客体性的、对称的和强弱二元对立的关系概念,作者认为必须对关系的概念进行去世俗化的建构,也就是说,要超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关系概念的不确定性和世俗性,而以一个比较严格的学术的界定来代替。对关系概念的再界定必须先认识关系的一些基本属性,包括共时性和历时性、不对称性、主体间性,以及关系的向度和强度。

关系的属性

1、历时性与共时性

关系不是一种静止的社会结构,而是一个历时性和共时性统一的过程。把社会当成结构的后果之一便是过分地侧重共时性(synchronic)的描写,而关系,作为一种人们之间变动不居的联系,更多地具备历时性(diachronic)的特点。社会结构观认为“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有机体,而是因为他在社会结构中占有位置”;各个位置的联系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绵延构成了社会结构(拉德克利夫-布朗,1999:10-11)。在这样静态的结构中,事物本身的一些重要特征,事物内部不同因素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这一事物在与不同的情景发生遭遇时所可能发生的种种出人意料的变化,都并不是前在地存在于既有的结构之中(孙立平,2000:8)。虽然有的社会学家认识到网络是动态的、自形成(self-evolving)的结构(Castells,2000:697),拉德克利夫本人也承认人们所能观察到的“具体事实并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个过程” (拉德克利夫-布朗,1999:4),但在分析中明显缺乏对历时性的侧重;同时社会现象的非线性认识伴随着分析工具的线性(Castells,2000:698)应用。面向不断变化的社会,世界和多元关系一直存在于一个形成的过程中而不是静止的(Crossley,1996:173),历时性的缺席意味着关系稳定的同时难以追溯关系以及关系维持所必须的信任的起源。

2、关系的不对称性。

关系不是对称的,或者说,关系大部分不是对称的。“关系被假定为积极的和对称的,一种全面的理论需要讨论消极的和不对称的关系,这将会增加目前的探讨性批论的不必要的复杂性”(格兰诺维特,1999:40)。为了分析和讨论的简化,格氏故意忽略了关系的不对称性。令人遗憾的是,他及他的后来者只关注能给分析带来方便的对称性,而使“一种全面的理论”到目前为止仍付诸阙如。

关系的不对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关系主体对关系的认同;韦伯指出,关系的客体性对称只有当它对双方的意义都一样时才存在,社会关系由于被赋予不同的意义而客体性地不对称(objectively asymmetrical)(Weber,1978:27)。当交换对双方来说不具备同等重要性时,关系是不对称的(Baker,1990:602)。(2)权力的介入和关系主体间身份的不对称。权力和身份是微观社会互动的两个相联系的基本分析维度(Kemper et al.,1990:32),社会关系中的权力使行动者能让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使行动者获得他者自愿的服从,这种服从往往和接受和喜爱结合在一起(Kemper et al.,1990:34)。在布劳那里,权力是在能向对方提供某些必须的、其他地方无法得到的报酬,同时还不依赖于对方的回报时获得的(蔡禾,1994:152)。由于权力和身份不同,关系主体拥有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吸引力也就有了一定的不对称性,即他们拥有的战略资源、替代来源和强制力量是不一样的。这必然影响到关系过程的不对称性。当然,权力和身份仅是在分析意义上分开的,它们是结合在一起的维度(Kemper et al.,1990:59)。(3)关系的不对称性不仅仅在于它所承载的主体意义,还在于关系过程中流通的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称性。关系过程中流通的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称性主要在于,双方的获得在量上或质上的差别。LJG花4万多元送礼,换来了40万的贷款,对他来说,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不对称的;对接收他的礼物的人来说,他们的付出并不是40万(贷款终归是要还的),而是批贷的决策(刘林平,2001:115)。正是这种不对称的双赢使关系成为可能。刘林平所谓的理性选择原则实际上是这种不对称性的结果,而不是人们进行关系过程的行为规范。

3、关系的主体间性

关系不是客体性或者主体性的,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存在。主体间性在哲学上的意义是对传统主、客体对立的认识论的突破,关于主体间性的哲学研究很多(胡塞尔,1994;梅洛-庞蒂,2001;Crossley,1996),主体间性被引入到社会学是舒茨(Alfred Schutz)的功劳(蔡禾,1994:206),随后众多社会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Goffman,1959;Mead,1967;埃利亚斯,1998)。在巴伯(Buber)的我-你(I-You)关系中,主体间性意味着自我以自我意识的缺席和面向他者的无条件的交往开放(communicative openness)的形态和无法经验到的他者交往;在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的著作中,它主要是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经验他者的移感意向性(empathic intentionality)(Crossley,1996:23)。主体间性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这样一个哲学问题的寻绎:“他人如何可能?他者的世界如何可能?”它强调对象间的状态而不是对象本身。 克洛斯里把主体间性上升到社会哲学的高度,认为它是社会过程的架构(Crossley,1996)。关系,作为关系主体互动产生的社会联系,必然牵涉到他们对他者意图的移感经验,因而,关系的变化往往是连结点依据他所经验到的他者意图做出的行为调适的结果。以观测者(observer)视角所看到的关系的客体性和以局内人(agent)身份所体验到的关系的主体性都只描述了关系的某一被碎化了的(segmented)属性,前者无法诠释存在于关系中至关重要的意义,后者则在揣摩行为主体的意图时顾此失彼。由于关系的存在必须通过人们的互动才能得以实现,关系的

主体间性主要地体现在关系主体及其行动上。

(1)关系主体的主体间性。

关系主体的主体间性产生于自我意识对他者(otherness)的依赖,同时也产生于关系主体的行为和角色认同对他人的依赖。首先,自我意识的形成产生于它与他者的联系中(Crossley,1996;Hollis,1997;Goffman,1959;Mead,1967;黑格尔,1997;梅洛-庞蒂,2001;休谟,1996)。我们不把没有任何强制的主体间性本身称之为辨证的,而是把压制和建立主体间性的历史称之为辨证的(哈贝马斯,1999:52)。社会学中关于主客体对立主要表现在社会与个人的对立上,传统的理论不是把个人看成是客观存在的,就是把社会现象或者作为整体的社会看成是客观存在的;两者的共同特点是把社会中的行动者视为“封闭的个人”(埃利亚斯,1998:28-36),社会网络理论对关系主体的看法也未能脱离这一窠臼。关系主体的行为尽管受到社会网络的约束(也就是所谓嵌入性问题),但他们的意图与决策仍能保持一种令人吃惊的自主性。主体间性的关系主体是一个开放的主体,他必须依靠和依赖于他人(埃利亚斯,1998:46),而不是类似于莱布尼茨的没有窗户的单子。社会和个人不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是表示同一事物的个体方面和集体方面(库利,1999:27;埃利亚斯,1998:9)。个体的日常行为是他对很多被社会地建构和传递的经验的主动选择结果(吉登斯,1998:221),个体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公共领域——语言也不是单方面能完成的(梅洛-庞蒂,2001:446),任何个人都应被视为社会群体的特殊性表现,他没有独立的存在(库利,1999:28)。任何人都不能脱离开他人同他共同具有的相同性来建立他自己的认同 (哈贝马斯,2000:17)。自我认同(personal identity)总和一定的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离开了角色界定,自我是无法被表达的。彼得?伯格(Peter Berger)指出:“当你说‘我是一个男人’的时候,角色宣称的成分和‘我是美国陆军的一名上校’是一样的。”(转引自Hollis,1997:176)个人认同融合了个人的各种社会认同成分(王宁,2001a:57),角色的建构则是主体间性在场(presence)的结果。总之,个体的主体性与客体性只有置入在一种主体间性的背景中才能被理解。

(2)行动的主体间性。

必须明确的是,关系作为一个社会过程,是以关系的主体间性也由行动的主体间性来体现,行动的缺席是不可思议的。韦伯区分了个人行动和社会行动,当个人行为应对他人的行动或者能引起他人的应对时,其行动就是社会行动(Weber,1978:22-23)。行动具有两种意义:一是主体性的,即行动者试图通过它表达的意义;一种是主体间性的,即行动在他人眼里的意义(Hollis,1997:148)。行动的主体间性意义涉及到双重诠释(Double Hermeneutic):为了明白行动的意义,我们需要行动者的解释;为了明白行动者的解释,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再解释(Hollis,1997:146)。在关系过程中,关系主体的社会行动不是一种受到客观的社会网络约束的主观意图的展示,它在行动的过程中已经掺杂了他者的意图。在林南对求职过程的研究中,求职者必须知道中间人(intermeditaries)愿意帮助自己,而且能够得到目标人(target persons)的帮助;中间人必须确认求职者对新工作的胜任和渴求,也必须确认目标人提供影响的意愿和可能;目标人则必须权衡中间人对他施加的影响、求职者的能力和可能流动的机会(Nan Lin,1981)。在这样一个简单的三角互动(triadic interaction)中,对他人意图的移感以及由此做出的行为调适正是社会行动的主体间性表现。

(3)资源与信息的主体间性。

我们把在关系过程中流通的区分为资源 和信息。社会资源派研究的实际上是关系过程中信息的流通,社会支持派研究是的关系过程中资源的流通。信息的流通依赖于话语或者文本,话语的意义强烈地和它的背景联系在一起(Wittgenstein,1953:20),维特根斯坦用语言游戏(Language Games)来强调语言背景对理解的重要性。克洛斯里指出:“对维特根斯坦来说,语言建基于不可还原的语言使用者和语言规则的一致的基础

上。”(1996:41)语言背景和语言规则即是语言的主体间性的两个主要方面。书写文本,在吉登斯处获得了跨时-空而仍能持久存在的固定性(1998:51),从而成为他所说的监控(surveillance)的基础。文本不再渗透着表面指涉的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界和指涉;对文本的诠释过程无疑也涉及到文本的主体间性。社会资源的概念在林南处被界定为财富、身份、权力以及和某一个体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Nan Lin,1981:395)。财富、身份和权力都只有在社会中,在人们的生活之间才具备意义,它们指涉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主体;社会关系也是如此。依照林南的定义,则在关系过程中流通的社会资源当然也是主体间性的。

4、关系的向度 和强度

由于过去对关系的分析没有超越强-弱的维度,关系的不对称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与此相关的关系向度也就被忽略了。上面我们已经说明关系是不对称的,这就意味着关系过程有一定的向度。首先要区分主动关系主体和被动关系主体:主动关系主体是关系过程的寻求者,他们对关系的认同与渴求比后者要强烈;被动关系主体是关系过程的被寻求者,他们首先是满足前者的需求,然后才能在这种满足中得到另一种满足。其次,虽然关系往往是双赢的,但关系主体的受益程度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物质上都有一定的差别;受益程度之间的落差是关系向度的一个重要维度。最后,关系主体对关系的情感、时间、物质和权力等的投入是不对称的,投入程度成为关系向度的另一个维度。如果关系过程中可以明确区分出主动关系主体和被动关系主体、最大受益者和其他受益者、关系主体间对关系过程投入程度的不等,那么,我们说关系是单向的,求职过程往往就是单向的。如果这三者在关系过程中很难判别,那么,我们说关系是双向的,如热恋中的男女。

格兰诺维特对关系强度的判断标准已经被认定是不恰当的,必须寻求另外的标尺。最好的显然是关系过程中流通的信息或资源。信息和资源在量化上制造了一个难题,但它们的强度不能凭量上的差别来衡量,而是要依靠它们对关系主体寻求关系的目的的满足程度:关系主体是否从关系过程中流通的信息和资源完成目标的达致?关系主体对关系的投入程度也应该成为权衡强度的一个指标,必须注意投入的内容不仅仅是物质,情感、时间和权力等都得考虑在内。此外,由于上述两个指标在关系过程中的测量有某些困难,对关系结果的考察可以成为另外一个辅助指标。

结论

本文回顾了从格兰诺维特以来的众多有关关系在社会网络研究中的应用的文献,认为尽管在此应用中的视角和方法不断变化,但关系概念本身和分析中的强-弱维度却始终被捧为圭臬。作者反思了关系的属性,认为关系是历时性的、不对称的和主体间性的,关系的强度必须和向度结合在一起。关系的概念不再是那个源于格兰诺维特而被毫不犹豫地使用了近30年之久的概念,而应该被定义为在具体的事件过程中关系主体间的信息和资源的流通渠道。应当指出的是,尽管上面对关系属性的概述更多的是一种普遍性的界定,但关系并不能脱离具体的事件而存在,否则也就成了所谓的网络结构观了;只有把关系与具体的事件联系起来,关系才是可以是被理解和分析的。

对关系概念的再定义的理论上的意义不在于格兰诺维特所期望那样,使社会网络成为沟通微观层次的互动和宏观层次的社会结构的桥梁(格兰诺维特,1999:39),而在于使人们对日常生活的互动的复杂与混沌(chaos)有一种全面的把握。以人造的天堑把微观层次的互动和宏观层次的社会结构隔开,试图通过对日常

生活的考察获得对整个社会的规律性认识,并没有脱离布莱克(Black)所说的古典社会学的意义。对此进行

批判在本文的论题之外,笔者所需要强调的是,关系所能提供的仅仅是对纷繁的日常生活的一个可能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自身的多变与复杂使它具备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失去了方法论上的简化和便利。是优是劣,则取决于研究者所采用的学科范式。

参考文献

诺贝特?埃利亚斯,1998,《文明的进程Ⅰ》,三联书店。

边燕杰、洪洵,1999,《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网和职业流动》,《国外社会学》第4期。

边燕杰、1999,《社会网络和求职过程》,载涂肇庆、林益民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西方社会学文献述评》,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皮埃尔?布迪厄,1997,《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

蔡禾主编,1994,《现代社会学理论述评》,安徽人民出版社。

马克?格兰诺维特, 1999,《弱关系的力量》,《国外社会学》第4期。

查尔斯?霍顿?库利,1999,《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

尤尔根?哈贝马斯,2000,《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99,《认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

黑格尔,1997,《小逻辑》,商务印书馆。

胡塞尔,1994,《纯粹现象学通论》,商务印书馆。

安东尼?吉登斯,1998,《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

—— 1998,《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

菲利普?柯尔库夫,2000,《新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拉德克利夫-布朗,1999,《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刘林平,2001,《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莫里斯?梅洛-庞蒂,2001,《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

倪梁康,1999,《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三联书店。

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法——当代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

王宁,2001a,《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1b,《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社会学研究》第1期

维特根斯坦,2001,《哲学研究》,上海世纪集团。

休谟,1996,《人性论》(上下),商务印书馆。

张其仔,2000,《新经济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朱国宏主编,1999,《经济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 1998,《社会学视野里的经济现象》,四川人民出版社。

Baker,Wayne E.1990, “Market Networks and Corporate Behavior.”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November,Vol.96 No.3.

Bian,Yanjie 1997, “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Ties,Network Bridges,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June,Vol.62.

Black,Donald 2000, “The Purification of Sociology.”Contemporary Sociology, September,Vol.29, No.5. Blum,Terry C.1985, “Structural Constraints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A Test of Blau’s Macrosociological Theor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November,Vol.91, No.3.

Castells,Manuel 2000, “Toward a Sociology of the Network Society.”Contemporary Sociology, September,Vol.29 No.5.

Crossley,Nick 1996, Intersubjectivity:The Fabric of Social Becoming,London, 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Fernandez,Roberto M.,Emilio J.Castilla & Paul Moore 2000, “Social Capital at Work:Networks and Employment at a Phone Center.”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March,Vol.105, No.5.

Goffman,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Harmondsworth,Penguin.

Granovetter,Mark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November,Vol.91, No.3.

Gulati,Ranjay & Martin Gargiulo 1999, “Where Do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Come Fro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March,Vol.104, No.5.

Hurlbert,Jeanne S.,Valerie A.Haines & John J.Beggs 2000, “Core Networks and Tie Activation:What Kinds of Routine Networks Allocate Resources in Nonroutine Situation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August,Vol.65.

Hollis,Martin 1997,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An Introdu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mper,Theodore D.& Randall Collins 1990, “Dimensions of Microinter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July,Vol.96, No.1.

Mead,G.H. 1967, Mind,Self and Socie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an Lin,Walter M.Ensel & John C.Vaughn 1981, “Social Resources and Strength of Ties:Structural Factors in Occupational Status Attain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August,Vol.46.

Palloni,Alberto,Douglas S.Massey,Miguel Caballos,Kristin Espinosa,& Micheal Spittel 2001, “Social

推荐

最后更新

2013-01-31 12:11:06Capital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Test Using Information of Family Network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March ,Vol.106, No.5.

Peterson ,Ttound ,Ishak Saporta ,& Marc-David L.Seidel 2000, “Offering A Job :Meritocracy and Social Network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November ,Vol.106, No.3.

Uehara ,Edwina 1990, “Dual Exchange Theory ,Social Networks ,and Informal Social Support.”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November ,Vol.96, No.3.

Weber ,Max 1978, “The Concept of Social Relationship”,Economic and Society,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ellman ,Barry & Scot Wortley 1990, “Different Strokes from Different Folks :Community Ties and Social Support.”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November ,Vol.96, No.3.

Wittgenstein ,L.1953,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Oxford ,Blackwell.

Yakubovich ,Valery & Irina Kozina 2000, “The Changing Significance of Ties——An Exploration of the Hiring Channels in the Russian Transitional Labor Market.”International Sociology ,September ,Vol.15, No.3.Zang ,Xiaowei 2000, “Intercorporate Ties in Singapore.”International Sociology ,Vol.15,No.1,March.?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李继宏,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2014-09-12 23:54:13 冰湖守夜人

这应该属于是文献综述吧

> 我来回应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 · 豆瓣广告? 2005-2016 https://www.360docs.net/doc/a0778083.html,, all rights reserved

有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文章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摘要: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运用社会调查问卷的形式引证出人际关系的对于当前“社会人”的重要性。并依次从分析人际关系的现状、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异同点、人际关系的分类、作用和建立,阐述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对于我们个人的身心和社会活动有极大帮助,而且对于个人社会结交面的范围的大小和事业工作的成功都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并且着重指出了学校开设人际关系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在校学生在学校和今后的工作中所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 关键字: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社会活动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十分重要。特别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接触和联系的概率也大大增加。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一个人在一生中与他有过重要交往的平均人数约为500人。这不能不提醒我们应该努力去营造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快乐或烦恼,也在为事业的发展创造机会或设置障碍。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人际关系?要怎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一.关于人际关系现状的社会调查 发放问卷40份,回收35份。 参加调查人员来自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公司

年龄:20-30岁 1.你认为人际关系在你生活中重要吗? 所有参与调查者都认为人际关系十分重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的因素之一了。 2.你满意你现在的人际关系吗? 有25%的参与者很不满意现在的人际关系,45%参与者认为有些不满意,20%参与者认为比较满意,10%的参与者选择满意现在的人际关系。由此看出70%的被访者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已经变成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门必修功课了。 3. 你想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吗? 所有被访者都选择了“想”。由此看出,所有人都想要获得更好更佳的人际关系 4.你是如何获得人际关系相关知识的? 75%的被访者的人际关系知识都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之中,20%的被访者来自于父母的指导,5%来自于其他途径,然而没有人选择从学校获得人际关系知识。由此看出,虽然人际关系十分重要,但是大家还都主要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属于“自学成才”。没人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 二.人际关系是什么 所谓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具体指个体所形成的对其他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人际关系的好坏反应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得到满足,彼此之间就喜欢和接近;相反,就厌恶和疏远。 人际关系的疏密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上。心理学家霍尔就指出,人际关系不同,交往时的空间距离也不同。一般分为四种人际关系距离:亲密距离为0.5米以内,可以感到对方的体温、呼吸与气味,通常是父母与子女、恋人、夫妻之间;朋友距离约为0.5~1.2米,以便于深谈或传递细微的表情;社会距离约为1.2~1.7米,是相识的人之间的距离,多数交往在这个距离之内;公众距离

不等关系与基本不等式同步练习题

不等关系与基本不等式同步练习题(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A.基础卷 一、选择题(5×8=40分) 1.函数)2(2 1 >-+ =x x x y 的最小值为( ) A. 2 B . 3 C . 4 D .23 2.不等式0)31(>-x x 的解集是( ) A .)31,(-∞ B . )31,0()0,( -∞ C . ),31(+∞ D .)3 1,0( 3.已知,R b a ∈、且0>ab ,则下列不等式不正确的是( ) A .b a b a ->+ B .b a b a +<+ C .b a ab +≤2 D . 2≥+b a a b 4.已知无穷数列{}n 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则有( ) A. 8 6 64a a a a ≤ B. 8664a a a a < C.8664a a a a > D.8664a a a a ≥ 5.已知01,0<<-> B.a ab ab >>2 C.2 ab a ab >> D.a ab ab >>2 6.已知,1117,32-≤<-<≤-y x 则1 2 -y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92,43 B.??? ??-0,43 C.??? ??-0,21 D.??? ??-0,43 7.若 ,11 <++b a a b 则b a 与中必( ) A.一个大于1,一个小于1 B.两个都大于1 C.两个都小于1 D.两个的积小于1 8.已知,,d c b a >>则( ) A. d b c a ->- B. c b d a > C.a d b c ->- D.bd ac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 说课内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材分析: 上节课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本节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这是学好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会用数轴确定解集。并且本课也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来类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些概念,尝试对学生类比推理能力进行培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也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创新意识,为学生在今后生活和学习中更好运用数学作准备。 教学重点:1、理解有关不等式组的概念。 2、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教学难点:在数轴上确定解集。 教学难点突破办法: 一般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由四种基本类型构成,它们的解集、数轴表示,学生很难确定,用顺口溜的方式解决问题,即:大大取大;小小取小;比小大,比大小,中间找;比小小,比大大,解不了(无解)。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分三步进行:画数轴、定界点、走方向。本节我们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因此由一元一次不等式猜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本节所选例题也真正的实现了低起点小台阶,循序渐进,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教学方法:

1、采用复习法查缺补漏,引导发现法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尝试指导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2、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究每一个问题,而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结论。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分层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学习方法: 1、学生要深刻思考,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2、学生做题要紧扣不等式基本性质,特别是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认真检查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正确。 3、合作类推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共同讨论,并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 教学步骤设计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从字面上来推断一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并由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引人课题。 学生活动:猜想和推断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 1、想一想: 出示一个实际问题,请大家先理解题意,搞清已知条件和未知元素,从而确定用那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即把实际问转换为数学模型,从而求解。通过学生的分析和解答,让学生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来类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 学生活动:找出已知条件,列出所有的不等关系。互相讨论,类推概念。

沟通的作用和意义精编资料

沟通的作用和意义

沟通的作用 为什么要沟通?这个问题乍听起来,好像问别人“为什么要吃饭”或“为什么要睡觉”一样愚蠢。吃饭是因为饥饿,睡觉是因为困倦。同样,对于我们来说,沟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必需的、无所不在的活动。 通过沟通可以交流信息和获得感情与思想。在人们工作、娱乐、居家、买卖时,或者希望和一些人的关系更加稳固和持久时,都要通过交流、合作、达成协议来达到目的。 在沟通过程中,人们分享、披露、接收信息,根据沟通信息的内容,可分为事实、情感、价值取向、意见观点。根据沟通的目的可以分为交流、劝说、教授、谈判、命令等。 综上所述,沟通的主要作用有两个: (1)传递和获得信息 信息的采集、传送、整理、交换,无一不是沟通的过程。通过沟通,交换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信息,生活中的大小事务才得以开展。 掌握低成本的沟通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地传递信息能提高人的办事效率,而积极地获得信息更会提高人的竞争优势。好的沟通者可以一直保持注意力,随时抓住内容重点,找出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他们能更透彻了解信息的内容,拥有最佳的工作效率,并节省时间与精力,获得更高的生产力。 (2)改善人际关系 社会是由人们互相沟通所维持的关系组成的网,人们相互交流是因为需要同周围的社会环境相联系。 沟通与人际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有效的沟通可以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又使沟通更加顺畅。相反,人际关系不良会使沟通难以开展,而不恰当的沟通又会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坏。 [编辑] 沟通的意义 沟通是人类组织的基本特征和活动之一。没有沟通,就不可能形成组织和人类社会。家庭、企业、国家,都是十分典型的人类组织形态。沟通是维系组织存在,保持和加强组织纽带,创造和维护组织文化,提高组织效率、效益,支持、促进组织不断进步发展的主要途径。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3篇精华版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阅读精选(1):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一: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1)在东方哲学里,关系就是生产力。在西方,关系是最稀缺的商业资源。关系是一个很 庞杂的概念,也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现象。我认为人际关系决定人生良好的关系能为我们的成功插上翅膀,因此锻炼人际交往潜力就显得格外重要。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人熟好办事的潜规则都是适用的。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务必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如果你的关系上有达官贵人,下有平民百姓,而且有人在你春风得意时为你鼓掌喝彩,在你有事需要帮忙时为你两肋插刀。这时候,你就会深刻体会到关系的力量! (2)人际关系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密切相关的,生活当中关系的发展不可避免会用到 一些业余时间,如能够定期安排和亲朋好友间的活动。工作和生活就应有区别,工作关系的建立,则应利用休息或零星时间进行联系,在现代忙碌的工作中,对内外人际关系的建立应把握对人的最高热诚,利用好完成重要工作的时间空挡,和同事、上司可利用午饭时间或上班休息时间,与不同人员进行交流,在不影响达成工作目标的前提下,良好的交流定会促使工作更高效的完成。 (3)人际关系越广,路子越宽,事情就越好办。这已经被无数经验和教训所验证。一个优 秀的人往往能理解并影响他身边的人,机遇与交际潜力和交际活动范围成正比。因此,我们应把开展交际与捕捉机遇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交际潜力,不断扩大交际,只有这样,才会发现和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使自己与他们的关系更好。拥有良好的关系网是成大事者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必备的条件。 二: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 (1)心向一致原则是指人们在协调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时,坚持正确的目标导向,引导全体 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指向一致、有机统一,促进公司组织和其成员的共同和谐发展。贯彻该原则关键是科学制定公司管理目标,并合理控制与实现目标。 (2)心理投入原则是指老板在协调内部人员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善于引导全体员工工树立 用心的参与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内部管理出谋献策,为经济效益为目标实现自觉努力工作。贯彻该原则关键是建立民主管理机制。 (3)心理相容原则是指总经理在处理公司人际关系过程中,善于用人和容人,善于凝聚人心,使领导成员之间,领导成员与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相互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团结和谐、彼此悦纳的心理交往态势,为建立公司良好的人际关系夯实心理基础。贯彻该原则的着力点是致力于创造一种宽容、体谅、信任、合作的心理氛围和工作环境。 (4)心理平衡原则是指企业在处理农民工人际关系的过程中秉公办事,公正待人,使每个 成员因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和信任,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权益和待遇而产生一种舒畅、欢快的心理状态。贯彻该原则的焦点是公正处事、待人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经典教案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学习目标】 1.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掌握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3.掌握不等式的八条性质. 【学法指导】 1.不等关系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应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实质是将“自然语言”或“图形语言” 转化成“数学语言”,是用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步.只需根据题意建立相应模型,把模型中的量具体化即可. 2.作差法是比较两个数(或式)大小的重要方法之一,可简单概括为“三步一结论”,其中关键步骤“变形”要彻底,当不能“定号”时注意分类讨论.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决不等式的有关问题的依据,应用时每步都要做到等价变形. 一、知识温故 a-b>0?; a-b=0?; a-b<0?. 3.常用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a>b?b a(对称性); (2)a>b,b>c?a c(传递性); (3)a>b?a+c b+c(可加性); (4)a>b,c>0?ac bc;a>b,c<0?ac bc; (5)a>b,c>d?a+c b+d; (6)a>b>0,c>d>0?ac bd; (7)a>b>0,n∈N,n≥2?a n b n; (8)a>b>0,n∈N,n≥2?n b. 二、经典范例 问题探究一实数比较大小 问题1(实数比较大小的依据) 在数轴上不同的点A与点B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实数a与b,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 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从实数减法在数轴上的表示可以看出a,b之间具有以下性质:

如果a-b是正数,那么; 如果a-b是负数,那么; 如果a-b等于零,那么. 以上结论反过来也成立,即a-b>0?a>b;a-b<0?a<b;a-b=0?a=b. 问题2(作差法比较实数的大小) 向一杯a克糖水中加入m克糖,糖水变得更甜了.你能把这一现象用一个不等式表示出来吗?并证明你的结论. 问题探究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问题3在实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可以给出不等式八条基本性质的严格证明.证明时,可以利用前面的性质推证后续的性质. 请同学们借助前面的性质证明性质6: 如果a>b>0,c>d>0,那么ac>bd.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概念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概念 1.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 6.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7.定理与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经历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样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不等式(组)的特点和作用,掌握运用它们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一.知识框架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3.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5.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7.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 8.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9.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本章要求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人际关系与沟通的意义

一、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重要性 人际交往与沟通是一门学问。它对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谐的人际氛围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 社会不是抽象、窃同的,而是由具体的人及其相互之间的交往编织起对于大学生来说,与周围的同学、教员交往、沟通中融洽相处,这就为自己减少烦恼,心身愉快,集中精力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没有身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个定义中可看到,心理健康是一个健康的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过去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中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或喜欢过孤独的生活,往往不会从心理不健康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乐于交往的人,既愿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又能坦然接受别人的言谈举止,容易与周围的同学保持一种和谐的交往关系,而离群索居、喜欢孤独、乱离朋友、不愿交往的人往往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交往是人类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由于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的情绪体验往往会决定人的心理状态,而情绪的困状又大多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人有相互交往的需要,当一个人有了群体归属感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消除孤独感,形成愉悦的情绪体验。大学生正处于自我与社会外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种群体感的获得显得尤为重要。而群体感的获得需要通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达到相互了解、理解和认同。因此,大学生健康的心理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 一个人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要素很多,其中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因为人际交往是青年人增长才学、开启心智;适应社会、准确定位;认识自我、

简述人际关系重要性

简述人际关系重要性 第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人们共同协作,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共同奋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既为交往创造了快捷方便的 条件,也对交往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许多社会工作任务, 越来越不能靠单个人单枪匹马来完成要通过众多人的共同协作来完成。每个科研项目的攻关,也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联手合作,加强 联系,共同研究。 第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现代社会知识量激增,“信息爆炸”,不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进行交往,就不能尽快获得信息。有人曾说,现代社会80%的信息 是通过交往获得的。而在现代社会掌握了信息就等于增加了成功的 砝码。 第三,人们可以从友好协作的人际关系中吸取力量,增强信心,在人生业绩的创造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反之,如果人与人之间 互相拆台,互相牵制,积极性受到压抑,才能无法发挥,消磨意志,空耗时光,则根本谈不上人生业绩的创造。 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 一个人如果处在相互关心爱护,关心密切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一定心情舒畅,有益于身体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保持轻松平稳,态度乐观。不良的人际关系,可干扰人的情绪,使人产生焦虑、不安和抑郁。严重不良的人际关系,还会使人惊恐、痛苦、憎恨或 愤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恶劣的情绪实际上是对身心健康的最大 摧残。据悉,最近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有20%的美国人因惯于生 气而使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人的身心健康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俗话说健康之道在于“和”,这个“和”是指身体内在的和,也指 与自然和社会的和,同样也指人和,即人际关系的和谐。良好的人 际关系的状况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教学设计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第一课时)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感受不等关系的普遍存在 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 2、利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不等式(组)研究及表示不等关系,进一步理解不等式(组)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3、初步掌握运用作差比较法比较实数和代数式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难点: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 三、教学基本流程

四、教学情景设计

1、引入:章头图及古诗《题西林壁》引入,介绍不等量关系也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数量关系,它们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实际问题的需要我们要研究不等量关系。介绍本章将要研究表示不等量关系的不等式的基本知识。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不等关系的普遍存在,了解学习不等式的意义。 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 师:多媒体出示情景:(1)交通标志(限速、限高、限宽);(2)商家打折海报(一折起、低至几折);(3)产品含量指标。问:表示什么含义?怎么表示其中的不等关系? 生:分析各种不等关系,口答并尝试用不等式(组)表示。 师:引导学生准确表述,给出不等式定义,板书学生口答的各问题中不等式(组)。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知道用不等式(组)表示这种不等关系。 3、知识探究一:具体情境中如何用不等式研究及表示不等关系。 师:多媒体出示问题1(销售收入问题)、2(实际安排生产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本组同学交流讨论结果。完成后交流展示,小组代表板书结果,并说明式子的含义。 师:点评学生结果,找有不同结果的小组讲解不同方法或补充,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设计意图:问题方式给出,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经历如何利用不等式研究及表示不等关系。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交流对于问题的认识。展示不同结果,使学生认识思考问题严谨性和不同角度。师最后介绍两问题中反映的生产要求如何解决,是本章后续章节会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 4、知识探究二:比较实数和代数式大小的方法——作差法。 生:结合学案上知识探究二中所填结果,与同组学生交流结论。 师:提问引导学生表述:要比较两数或代数式大小,可以让两数或两式相减,比较结果和0的大小。若结果大于0,则前者大于后者;若……。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作差法具体做法,明确这种比较大小的方法如何运用。 5、课堂练习:作差法比较代数式的大小。 生:可独立完成,也可与同组同学交流,在规定时间完成。 师:巡视,指导学生疑难处,找完成好的两生板演结果,并让板演学生讲解。点评学生思路,进一步总结作差法中变形结果的形式:

不等式的有关概念

不等式的有关概念 1、不等式定义:用符号“<”、“≤”、“>”、“≥”、“≠”连接而成的数学式子,叫做不等 式。这5个用来连接的符号统称不等号。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为0.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列不等式:步骤如下 (1)根据所给条件中的关系确定不等式两边的代数式; (2)选择与题意符合的不等号将表示不等关系的两个式子连接起来。 3、用数轴表示不等式 (1)ab>c,则a+c>b+c,a-c>b-c ; ②若ab ,且0>c ,则ac>bc.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负数,必须把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所得的不等式成立。若a>b ,且0

日干旺衰强弱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们把抽象思维转变为形象思维──四柱好比一架天平,日干就是天平的支撑轴,其余干支就是天平两边的平衡臂和托盘,这些干支的实际五行力量就是砝码。本书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对日干力量具有增益作用(生)的五行力量看成天平左边的砝码。把对日干力量具有损耗作用(克)的五行力量看成天平右边的砝码,即左生右克。当生日干的力量大于克日干的力量时,天平左边砝码重于右边砝码,这时天平失去平衡倾向左边,日主身强;反之,则倾向右边,日主身弱。当天平平衡时,日主中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日主身强身弱关键就取决于天平左右砝码的重量。那么,怎样才能精确地衡量左右砝码的轻重呢? 前面我们介绍了五行的旺衰和十天干生旺死绝表,这里派得上用场了。 先明确旺、衰、强、弱的概念: 旺:凡是当令或受月令之生的某行称为旺,但不同于十天干生旺死绝中的帝旺。如甲木生于亥、子、寅、卯月皆为旺,但在卯月为帝旺,其中当令的某行比受月令之生的五行更旺。实际上这里的旺就包括了五行在“四时旺相休囚死”中的“旺”和“相’。 衰:凡既不当令,又不得令生的某行皆为衰。衰包括五行在“四时旺相休囚死”中的“休、囚、死”。也就是说,凡不属于旺的范畴的五行皆为衰。衰的程度可参考“十天干生旺死绝表”。旺衰是相对而言的,非旺即衰,非衰即旺。旺衰是两个大范畴,不仅仅限于“十天干生旺死绝表”中狭隘的旺衰范畴。 强:即五行力量强大。五行力量强大的前提是:或当权得令而势众,或虽不得令但朋党(同类五行)特别众多,聚沙成塔。所以,旺的五行可以为强,衰的五行也可结党为强。当令的某行受到其他某一行或几行强有力的克伐或泄耗时寡不敌

众,则不为强,称为旺而不强。好比伏天的太阳本来十分灼热,但伏天大雨倾盆之时太阳就收敛了灼人的烈焰。从另一方面讲,夏日炎炎,寒气退位,但一场狂风暴雨,可使气温骤然下降,丝丝凉风吹在身上可使人感到寒意,如果人在这样的气候受到风吹雨淋,就有可能感冒。这种寒凉之气,就是由风雨的寒凉集聚而成。这就是虽不当令,但党众特别多时也可聚衰为强的道理。 弱:即五行力量弱小。同强的道理一样,旺的五行不一定都强,衰的五行也不一定都弱。 从以上旺衰强弱的概念可知,我们通常所说的日干旺衰实质上是指日干的强弱。本书为了尽可能详尽描述五行力量的细微差别,将诸书中旺衰强弱的含义重新给予区分定义,请读者在阅读本书时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 强旺:既旺又强。 强:衰但势众而强。 衰弱:既衰又弱。 弱:旺但势单而弱。 中和:日主强弱适中,天平不偏不倚。 偏强:天平稍向左边倾斜。 偏弱:天平稍向右边倾斜。

论沟通对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论沟通对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日期: 2010-4-9 2:44:34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作者: 佚名 有生命、生活的存在,就有沟通的存在。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无不在与他人交往和沟通。在沟通中我们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技能,在沟通中我们学会了怎么去处理问题。在沟通中我们学会了怎么适应周围环境,怎么让自己更好的生活。如果没有了沟通,社会就会停止它转动的步伐,停留在那个原始的年代,作为当代的我们更应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沟通的一些方法,技巧,原理。使我们更好的去建立一些人际关系。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多栽花,少栽刺,搞好关系好办事。一个人的成功,30%来自于自身的知识,70%来自于人脉关系。学做事就得先学做人。做人就是要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家人、亲人、朋友、同学、同事、邻居、其他组织其他人等)。 那么什么是人际关系呢?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一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人际关系的主要有以下作用 1、幸福感。研究表明,朋友的多的人,他们生活得更幸福些,原因可能是他们所获得的人际关系发生了作用。 2、心理健康。心理上的疾病往往由紧张所引起。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有些设计精巧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联系是由于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发生了作用。在绝大多数场合下,社会支持和高度的自我尊重可以保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世界。 3、身体健康。协调而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更需要人们多关心。 人际关系决定一个人的成功指数,我记得好莱坞有句流行语:“成功不在于你会做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这是对人际关系作用再形象不过的说法了,因此,能否织就一张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这不仅是情商高低的体现,同时也是关乎你人生成败的重要筹码。而沟通是助你占领成功的制高点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它在社会各行各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 一个人如果能够与他人准确、及时地沟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是牢固的、长久的。洛克菲勒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如果不顺畅,就不能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给对方,就会引起误解或者闹笑话。有这样的一个例子(一天一个学生在和爸爸聊天呢,他问他爸爸小天王周杰伦唱的《菊花台》人、失去朋友,就后悔莫及了。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请了甲、乙怎么样,结果呢他爸爸说这种茶我还没喝过,不知道什么味道)。 人与人的交往,就是一个反复沟通的过程,沟通好了,就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不好,闹点笑话倒没什么,但因此得罪、丙、丁四个人吃饭,临近吃饭的时间了,丁迟迟未来。这个人着急了,一句话就顺口而出:“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他听到这话,甲不高兴了:“看来我是不该来的?”于

不等关系与基本不等式同步练习题

a 6 B. C. D. 6.已知 - 2 ≤ x < 3,-17 < y ≤ -11,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 3 2 ? ? 3 ? ? 1 ? ?3,- ? B. - ,0 C. - ,0 D. - ,0 ? ??A. a - c > b - d B. a 不等关系与基本不等式同步练习题(一)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A.基础卷 一、选择题(5×8=40 分) 1.函数 y = x + 1 ( x > 2) 的最小值为( x - 2 ) A. 2 B . 3 C . 4 D . 3 2 2.不等式 x (1 - 3x) > 0 的解集是( ) 1 1 1 1 A . (-∞, ) B . (-∞,0) (0, ) C . ( ,+∞) D . (0, ) 3 3 3 3 3.已知 a 、b ∈ R, 且 ab > 0 ,则下列不等式不正确的是( ) A . a + b > a - b B . a + b < a + b C . 2 ab ≤ a + b D . b a + ≥ 2 a b 4.已知无穷数列 { n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则有( ) A. a 4 ≤ a 6 a a 5.已知 a < 0,-1 < b < 0 ,则 a, ab, ab 2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 ab > ab 2 B. ab 2 > ab > a C. ab > a > ab 2 D. ab > ab 2 > a x 2 y - 1 ? ? 4 9 ? ? 4 ? ? 2 ? ? 4 ? 7.若 ab + 1 a + b < 1, 则 a 与 b 中必( ) A.一个大于1,一个小于1 B.两个都大于1 C.两个都小于1 D.两个的积小于1 8.已知 a > b , c > d , 则( ) b > C. c - b > d - a D. ac > bd d c

不等式的解集(概念定义课)

课题:8.2 不等式的解集 课型:概念定义课主编:王琳审核:编号: 课前反馈: 学习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解集,能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2.培养学生的数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习过程: 一.情景构建、认知概念: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不等式x+2>5的解?哪些不是? -3, -2, -1, 0, 1.5, 2.5, 3, 3.5, 5, 7 我们发现-3,-2,-1,0,1.5,2.5,3都是不等式x+2>5的解,由此看出,不等式x+2>5有许多个解 进而看出,大于3的每一个数都是不等式x+2>5的解,而不大于3的每一个数都不是不等式x+2>5的解,不等式x+2>5的解有无数个,它们组成一个集合,称为不等式x+2>5的解集。 在数轴上表示为 二.提供素材、观察实验: 探究一:若方程(m+2)x=2的解为x=2,想一想,不等式(m-2)x>-3的解集是多少?试探究-2,-1,0,1,2这五个数中哪些数是该不等式的解 探究二: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 x≥-3;(2) x<0;(3) x>2. 探究三:求出适合下列不等式的x的整数解,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x<7; (2)-4<x≤-2; (3)1≤|x|≤3.

三.归纳抽象、得出概念: 1.一个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2.含有,未知数的是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3 在数轴上,解集x ≤a ,表示成 解集x -5的负数解集有有限个 C.不等式-2X<8的解集是X<-4 D.-40是不等式2X<-8的一个解 6、直接想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 -3>6的解集是______ ; (2)2x <12的解集是________; (3)x-5>0的解集是_________; (4)2 1x >5的解集是_________. 5.知识梳理、巩固概念: 不等式的解集:

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的总结

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的总结人际关系这个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率先提出的,也被称为人际关系论。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的总结,我们来看看。 篇一:人际关系与管理沟通的总结通过学习了人际沟通心理学之后,我对这方面了解到很多,也学习到很多东西。所谓人际关系,从广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显然,此种定义没有揭示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在学习了人际沟通心理学之后,我想从以下4个点去阐述我所理解的人际沟通: 第一,什么是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是一种有意义的互动历程。第一,人际沟通是其实是一种历程,在一段时间行程内,我们为达到到一种目的,要进行一系列的行为,但是我们这种行为是有意义的,此种行为就是实行人际沟通。第二,这种沟通是一种有意义的沟通历程。在沟通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结果是什么,其意图所传达的理由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其重要性的价值对应出此沟通的“有多重要性”。第三,双方在沟通过程中

表现的是一种互动,在沟通的过程中及沟通之后所产生的意义都要负责任存在。在尚末沟通之前,不能先预测沟通互动后的结果。综上所述,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各类关系,如:亲子关系,互相关心,义务互助,是为了加深彼此间的亲情;夫妻关系,互相疼爱,是为了加深彼此的感情;朋友关系,互相帮助,是为了更加巩固已有这份关系;同事以及师生间,也是为了相处融洽;这就是人际沟通中所讲的"行为目的"。 第二,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人际沟通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性呢,估计这一点,我就不言面喻了,只要你生存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在人类社会的群体中,那么你每天都要和人际沟通打上一定的交道。正所谓"相识是缘,相处是份。这就是说,你在物欲横流的人类社会中,认识一个人容易,但是能否相处的融洽,这可是一个大的话题,也可以说是一门学问。怎样才能健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就需要学会沟通。从小处讲,就是从我们老百姓的身边讲起,人际沟通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你才能了解周围人的性格品德,他的产物就是你与其他人的融洽程度。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你与其他人和平相处。从大处讲,有关国家,政治,外交方 面,良好的沟通才能使国邦之间友好的相处。周总理曾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相原则",使一直僵持

5第五讲 不等关系与基本不等式(教师版) - 副本 - 副本

第一课时:不等式关系与不等式 知识点一 不等关系 思考 限速40km /h 的路标,指示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应使汽车的速度v 不超过40 km /h ,用不等式如何表示? 答案 v ≤40. 梳理 试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关系: (1)a 大于b a >b (2)a 小于ba b ?a -b >0;a =b ?a -b =0; a b ?b b ,b >c ?a >c (传递性); 第三节.不等关系与基本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

(3)a >b ?a +c >b +c (可加性); (4)a >b ,c >0?ac >bc ;a >b ,c <0?ac b ,c >d ?a +c >b +d ; (6)a >b >0,c >d >0?ac >bd ; (7)a >b >0?a n >b n (n ∈N +); (8)a >b >0n ∈N +). 类型一 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例1 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减少2000本.若把提价后杂志的定价设为x 元,怎样用不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呢? 考点 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题点 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解 提价后销售的总收入为? ?? ?? 8-x -2.50.1×0.2x 万元, 那么不等关系“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可以表示为不等式? ?? ?? 8-x -2.50.1×0.2x ≥20. 反思与感悟 数学中的能力之一就是抽象概括能力,即能用数学语言表示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时: (1)要先读懂题,设出未知量; (2)抓关键词,找到不等关系; (3)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思维要严密、规范. 跟踪训练1 某钢铁厂要把长度为4000mm 的钢管截成500mm 和600mm 两种.按照生产的要求,600mm

(完整word版)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归纳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知识结构图 二、知识要点 (一、)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不等号主要包括: > 、 < 、 ≥ 、 ≤ 、 ≠ 。 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左右两边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即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5、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分三步进行:①画数轴②定界点③定方向。规律: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应记住下面的规律: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等于用实心圆点,不等于用空心圆圈。 ????????????????????????????????与实际问题 组一元一次不等式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性质性质性质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不等式不等式相关概念不等式与不等式组)(321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 用字母表示为:如果b a >,那么c b c a ±>±;如果b a <,那么c b c a ±<± ; 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 正数 ,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 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0,>>c b a ,那么bc ac >(或c b c a >);如果0,>c b a ,那么bc ac <(或c b c a <);如果0,<(或c b c a >); 解不等式思想——就是要将不等式逐步转化为x >a 或x <a 的形式。 (注:①传递性:若a >b ,b >c ,则a >c . ②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解简单的不等式)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