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的板式及音乐教学内容
(完整word)《秦腔》教案
秦腔备课人: 2012-12—8【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秦地的地理构造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统一;了解秦地的风土人情。
2.学习文章将秦腔、秦地、秦人以及文化生活的有机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1.品味文章中秦人对秦腔的热爱之情。
2.体会作者在场面细节描写上的出神入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从而对象征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民间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重点】秦人对秦腔的热爱及秦地风俗人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播放几段秦腔的段子,让学生对秦腔有感性的认识。
2。
简介秦腔——秦腔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它的覆盖面极为广阔,流行遍及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目前,秦腔所保留的剧目达700多个,为各剧种之首。
3.介绍作者: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内容,疏理结构1、速读。
扫清词语:淘汰(tài)碌碡(liùzhóu) 妊娠(rènshēn) 筋疲力尽揪心裂肠煨(wēi)熟凶神恶煞木椽(chuán)攒(cuán)拥偌(ruò)大冰雹(báo)麦秸(jiē)词解: 妊娠:怀孕。
志哀: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2、略读.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并归纳大意:—-第一部分:通过比较道出秦腔高亢宏大的特点,指出它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
——第二部分: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只有也只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
三、品读。
研讨课文(一)第一部分研讨(略讲)1.读第一、二段,分别概括秦地、秦腔、秦人的特点.秦地-—--空旷平坦,厚重实在秦腔—--—高亢激昂,沧桑悲凉,秦人-———“二愣”粗犷,朴实豪放2.思考讨论:请你找出课文第一部分中最能表现秦腔与秦地秦人关系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教案秦腔[新]
教案秦腔一、教学目标1.了解秦腔的历史、特点和表演形式;2.学习秦腔的基本唱腔、唱腔节奏和唱腔技巧;3.掌握秦腔的基本表演技巧和舞台语言;4.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秦腔的历史和特点秦腔是陕西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起源于明代,发展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秦腔的特点是唱腔悠长、旋律优美、表演细腻、情感真挚,被誉为“音乐剧之母”。
2. 秦腔的表演形式秦腔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三种:唱、念、做。
唱是指演员用唱腔来表达剧情和情感,念是指演员用念白来表达剧情和情感,做是指演员用身体动作来表达剧情和情感。
3. 秦腔的基本唱腔秦腔的基本唱腔有“二黄、三黄、四黄、五黄、六黄、七黄、八黄、九黄、十黄”等。
其中,“二黄”是秦腔的代表唱腔之一,它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表达了秦腔的艺术特点和表演风格。
4. 秦腔的唱腔节奏和唱腔技巧秦腔的唱腔节奏有“慢板、中板、快板”等,每种唱腔节奏都有其独特的表演技巧和唱腔技巧。
例如,在慢板唱腔中,演员需要注意唱腔的音调和节奏,表现出秦腔的细腻和情感;在中板唱腔中,演员需要注意唱腔的节奏和韵律,表现出秦腔的明快和活泼;在快板唱腔中,演员需要注意唱腔的速度和力度,表现出秦腔的激情和热烈。
5. 秦腔的基本表演技巧和舞台语言秦腔的基本表演技巧有“唱、念、做、打、舞”等。
其中,“唱”是秦腔的核心表演技巧,演员需要注意唱腔的音调和节奏,表现出秦腔的艺术特点和表演风格;“念”是秦腔的辅助表演技巧,演员需要注意念白的语调和语气,表现出秦腔的情感和气氛;“做”是秦腔的身体表演技巧,演员需要注意身体动作的协调和表现力,表现出秦腔的形象和形态;“打”是秦腔的音效表演技巧,演员需要注意打击乐器的节奏和力度,表现出秦腔的节奏和韵律;“舞”是秦腔的舞蹈表演技巧,演员需要注意舞蹈动作的协调和表现力,表现出秦腔的形象和形态。
6. 秦腔的表演艺术秦腔的表演艺术是秦腔艺术的核心,它包括唱腔、念白、身体动作、音效和舞蹈等多种表演技巧和艺术手段。
部编教材秦腔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秦腔教学设计导语:秦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一种国粹艺术,秦腔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情感和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部编教材中,针对秦腔教学的设计必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教学目标通过秦腔教学,我们可以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2. 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秦腔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 秦腔的艺术特点和表演技巧。
3. 秦腔剧目的介绍和分析。
4. 秦腔的音乐、舞蹈和道具制作。
5. 秦腔在现代舞台上的演变和创新。
三、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1. 听觉体验法:通过聆听秦腔音乐和演唱,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妙和独特之处。
2. 视觉感知法:观看秦腔表演录像或现场表演,了解秦腔的表演技巧和舞台特点。
3. 演绎实践法:分组进行剧本演绎和舞蹈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4. 创作写作法: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相关的书面作品,交流分享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秦腔的图片、音乐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秦腔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介绍秦腔的起源、历史和艺术特点。
3. 实践体验:安排学生进行秦腔音乐的学习和模仿唱腔,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4. 表演训练:分组进行剧本演绎和舞蹈排练,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5. 作品展示: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体验感受。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演水平和作品质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也可以通过答辩、小测验和学生自评等形式来进行评价。
原创精品教案《秦腔》教案3
原创精品教案《秦腔》教案3第一篇:原创精品教案《秦腔》教案3《秦腔》教案设计知识与能力目标1.体会文章的大气和深沉的文化底蕴。
2.体会作者在场面细节描写上的出神入化。
3.学习文章将秦腔、秦地、秦人以及文化生活的有机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从而对象征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民间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重点难点1.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了解秦地的地理构造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统一。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放几段秦腔的段子,让学生对秦腔有感性的认识二、介绍秦腔我国地域广大,方言众多,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戏曲,代表着本地文化的某些特点,比如广东的粤剧,以北京为主的京戏等,秦腔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主要流传于西北五省,在观众中,特别是农村观众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逢年过节,吼唱秦腔是秦人表达快乐、倾吐悲伤的最佳方式。
三、介绍作者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52年2月21日出生。
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现为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
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
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等。
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等。
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
贾平凹在散文领域颇有建树,早期的《月迹》、《一棵桃树》,书写儿童眼睛中美丽单纯的世界,注重诗意境界的酝酿。
在80年代中期,他转而写陕西的风土人情,展示当地的人文风景和生活情态。
贾平凹的散文无论在思想意蕴、文化趣味还是语言表达上,都倾向吸取中国文学传统因素,崇尚简单古朴的风趣和静虚境界的营造。
四、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秦腔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信息,概括的能力)——与秦人一样死不离窝的秦腔——与八百里秦川地理构造惟妙惟肖的秦腔——与秦地百姓息息相关,抒发秦地人民喜怒哀乐的秦腔(村村有戏班,人人会清唱,听戏时的痴迷,对善唱秦腔者的尊重……)五、体会课文的场面描写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场面描写,体会场面细节描写上的出神入化,从中了解秦地人民对秦腔的痴迷。
秦腔唱腔板式详细介绍
秦腔唱腔板式详细介绍秦腔唱腔板式详细介绍一、慢板慢板是秦腔唱腔的一个很重要的板式。
它的曲调迂回、婉转,抒情性很强,句中常有较长的拖腔。
在表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时,采用这个板式。
慢板分“苦音腔”和“欢音腔”两种。
这两种唱腔结构、时值、起句、落腔的规律都是相同的。
不同之处在于调式色彩和旋律进行上。
慢板是4/4 节拍,即一板三眼。
板即强拍,眼即弱拍。
三眼分作头眼、中眼、末眼。
其格式如下:4 / 4 强、弱、次强、弱一板三眼板、头眼、中眼、末眼慢板因速度不同又有“慢三眼”与“快三眼”之分。
快三眼即拦头板,它的速度较快,旋律简练,所表现的情绪较为强烈。
一般在人物感情冲动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板式。
快三眼板有一种变节奏型的板式叫“撂板”,它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式。
必须由慢板的下句引入,可连唱数句而转入“二六板”。
慢板的苦间腔又有“伤寒调”与“阴司板”两种特殊的唱腔,它们的结构、节拍、起句、落腔规律与慢板相同,曲调各异。
是在人物情感极度哀伤、懊悔、昏迷状态时所唱的一种曲调。
唱腔的音区很低,多是下行音的进行。
伤寒调的下句落音,更为特殊,落在调式的下属音“1”音上,类似京剧中的反调。
慢板唱句结构慢板唱腔的词句是以十字句和七字句为基础,并由对重迭的上下句构成唱腔段落的。
每句唱词又分为若干不同格式小的腔节。
这些小腔节是唱腔的最小单位,它和语法中的逗句相似。
如“遭兵荒,遇水灾,老天大旱”这句唱词本身便含有轻重停顿之分,朗诵进便分为三逗来念。
这便是是腔节产生的根源,即语言的节奏是音乐节奏的基础。
慢板的唱腔每句分为三个腔节。
其格式如下:这些腔节起唱的节拍位置基本规律如下:上句下句第一腔,起中眼;第一腔,起中眼;第二腔,起中眼;第二腔,起板;第三腔,起板;第三腔,起中眼。
慢板上句第一腔和第三腔唱腔的变化极为多样,腔尾的落音也各不相同,常落于调式不稳定音上。
苦音上句末可落于“2 4 5 71”五个音上。
欢音上句末可落于“5 6 1 2 3”五个音上。
戏曲秦腔ppt课件
2 加强学校教育传承
收集、整理和保存秦腔历史资料、剧目剧本、曲谱等, 为研究和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
3 创新演出形式和内容
收集、整理和保存秦腔历史资料、剧目剧本、曲谱等, 为研究和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
4 促进秦腔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流融合
收集、整理和保存秦腔历史资料、剧目剧本、曲谱等, 为研究和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
。
音乐风格与流派
01
音乐风格
秦腔的音乐风格独特,既有高亢激越的西北风格,又有婉转抒情的南方
风格,同时吸收了各地的地方戏曲音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体系。
02
流派特色
秦腔的流派包括老生、小生、老旦、花脸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表
演风格和艺术特色。
03
代表人物与作品
秦腔的代表人物有李瑞芳、马友仙等,代表作品有《火焰驹》、《三滴
新编剧本
《秦腔》
该剧目以秦腔艺术的发展历程为 主线,通过讲述秦腔艺人的生活 和奋斗历程,展现了秦腔艺术的
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大秦帝国》
该剧目以秦朝的崛起和统一六国为 主线,通过讲述秦始皇和其臣子的 故事,展现了秦朝的辉煌历史和伟 大成就。
《白鹿原》
该剧目以中国北方农村为背景,通 过讲述白鹿原上的家族恩怨和人生 百态,展现了北方农村的风土人情 和生活面貌。
艺术特色
秦腔的唱腔独特,高亢激昂, 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力。
秦腔的表演风格粗犷、豪放, 注重身段和武打技巧,具有浓 郁的地方特色。
秦腔的剧目大多以历史题材为 主,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 ,反映了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 和思想感情。
代表人物与作品
01
秦腔的代表人物有李正敏、王天 民、雷开元等,他们为秦腔的发 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秦腔唱腔板式(4)
秦腔唱腔板式(4)四、慢板唱腔1、紧开口唱法:它是一种特殊、典型的唱法,其紧开口是慢板唱腔的第一腔即前三字连续喷口演唱,而节奏、时值较为自由。
此种唱法常用于一出戏的开始或重要唱段的第一腔,它具有激情和咏叹的特点。
区别于紧开口的唱则为慢开口,其旋律结构较长,表情较为细致。
紧开口、慢开口唱法,例:(见插图yn5)2、拦头即快速的慢板。
拦头或紧拦头是从板式的速度区分。
一般只唱一句慢板便转人[紧二六]板。
如唱两句或更多句慢板时其与一般慢板板式规律相同,只是曲调简单,速度较为急促,并有激情和强烈的气势。
这种唱腔的板式节奏具有典型的戏剧性色彩。
有时下句也可起唱拦头板。
因起法不同,有[一棰拦头],[慢傲拦头],[长棰拦头],[垛头拦头]等。
3、撂板因在慢板中唱撂板故称其为“慢撂板”。
(又称“闪板”)。
撂板是指改变慢板的腔句基本规律,使某些腔节改变强弱关系、并省略过门,使之上下句形成连唱的一种变化形式。
常插下于慢板句式之中而不能成为独立的唱段。
撂板有时可连唱数句,又可转人[二六]板式。
这种撂板在传统剧中生角唱腔尤为多见。
如《放饭》朱春登唱“郭元帅拔壮丁我家门前”这一下句均为“撂板”。
4、阴司板其唱腔结构、节拍、起句及落腔规律与慢板同。
不同处则是旋律在低音区进行,情绪凄惨、无力。
此种唱腔仅限于剧中人物临将死亡或死而复生时应用。
阴司板只有苦音。
慢板中用阴司板来演唱的这种阴司慢板多用于生角和旦角。
如《血泪仇》王东才妻死前的唱段。
5、伤寒调亦属旋律低沉的慢板。
大体和阴司板类同,唯用场有别。
伤寒调主要为剧中人物病、伤、昏、怠以及感情极度衷伤、懊悔时所应用。
如《葫芦峪·祭灯》诸葛亮唱段。
五、句式结构和唱句落音唱腔结构的形成与板式变化体唱腔的产生形成有关。
慢板唱腔的句式变化十分丰富,总的是由对称重迭的上下句构成唱腔的段落。
句式结构类型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词句的字位和旋律的型态,即是慢板前两句为总体慢板结构的核心,而慢板的第三、四句和其它句则是前两句的变化反复。
《秦腔》教案简编
《秦腔》教案简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腔的起源、历史发展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秦腔艺术的欣赏能力和热情。
3. 通过学习秦腔,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秦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秦腔的艺术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3. 秦腔的代表剧目和著名演员。
4. 秦腔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5. 学生实践环节:欣赏秦腔片段,学唱秦腔选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秦腔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及其代表剧目。
2. 教学难点:秦腔的唱腔特点和表演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秦腔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及其代表剧目。
2. 欣赏法:观看秦腔片段,感受秦腔的魅力。
3. 实践法:学唱秦腔选段,体验秦腔的表演乐趣。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秦腔艺术》PPT或教材。
2. 视频资料:秦腔片段。
3. 音响设备:播放秦腔音乐。
4. 教学道具:秦腔服装、道具等。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播放秦腔片段,引导学生感受秦腔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20分钟)1. 讲解秦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介绍秦腔的艺术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三、学唱秦腔(15分钟)1. 学唱秦腔选段,体会秦腔的唱腔特点。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秦腔表演,感受秦腔的表演技巧。
四、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秦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作业:1. 观看秦腔视频,了解秦腔的代表剧目和著名演员。
2. 学习秦腔唱段,准备第二节课的展示。
六、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观看秦腔视频的心得。
二、教学内容(20分钟)1. 讲解秦腔的代表剧目和著名演员。
2. 介绍秦腔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三、欣赏与讨论(15分钟)1. 欣赏秦腔片段,感受秦腔的艺术魅力。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秦腔的心得。
四、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演唱秦腔选段。
2.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2)浅论秦腔音乐声调与板式
(2)浅论秦腔音乐声调与板式我国戏曲音乐在结构形式上可分为“联曲体”和“板腔体”两大类。
“联曲体”是用若干相对稳定的曲牌相互联结而展开音乐的。
“板腔体”是根据一个基本腔调作为多种板眼变化,旋律演化的基础而形成许多不同板式的声腔体系。
(如“秦腔”剧种)戏曲史上先有“联曲体”,后有“板腔体”。
“板腔体”是在吸收民间音乐和“联曲体”的长处之后出现的,它利用板眼变化的音乐结构方法来为剧种、剧本文学显现功用。
秦腔在所有梆子戏系统中可以说是一个先驱。
它的唱词句式基本上是用七字句和十字句,分上下句,两句可成一个乐段,可以结束,也可以自由续写,延伸,更可以转接其他板式,这与“联曲体”的长短句格式相比就自由得多。
在板式的布局上灵活多变,这样就极有利于尽情地发挥戏曲音乐的效能。
一、秦腔的声腔所谓声腔,概括地说,就是具有构成某种特定音乐语言因素的基本腔调。
它包括特定的调式,一定的旋律进行特点和一定的句法结构格式。
我们按秦腔各类板式唱调以及器乐曲牌在调式上的归类,把秦腔唱腔分为“欢音腔”(也叫“花音腔”或“硬音腔”)和“苦音腔”(也叫“哭音腔”或“软音腔”)两大腔系。
这两类声腔都有“慢板”、“二六板”、“带板”、“二导板”、“垫板”,“苦音腔”多了一种“滚板”。
“欢音腔”和“苦音腔”在各个板式所属的两类腔调中,其板眼节拍、结构程式甚至在旋律旋法诸方面本无差别,但由于其中个别音的高低、以及在旋律上的地位之不同,进而却导致了唱腔音乐的调式色彩变化,并促成同一板式唱腔唱调具有两种截然迥异的感情表现专长。
因之在曲调的表现性能上显现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欢音腔”多表现欢乐喜悦、激昂豪放等方面的情绪。
“苦音腔”则长于表现悲壮凄楚、哀怨愤懑等方面的情绪。
秦腔的调式分:(1)徵调式和宫调式是欢音腔系的重要调式。
调式是音乐思维的基础,是旋律构成中确立主音与非主音,稳定音与不稳定音之间关系及其活动规律的逻辑手段。
在旋律进行中,如果把具有稳定性的主音作为旋律轴心音的话,那么,其他不稳定的各级骨干音,必然对主音形成向心力并产生支持作用。
秦腔唱腔的六大板式
秦腔唱腔的六大板式秦腔唱腔的六大板式戏曲网大全集2018-03-29 16:15:06一、二六板一板一眼形式。
节奏紧凑而灵活,长于叙事。
由于它能同唱词中的语言音调紧密结合,呈现出一种字多腔少的状况,有利于对事件、情节的叙述。
基本结构形式是由两个前后呼应、长度相等的乐句组成为一个乐段,两句均起于“眼”落于“板”。
因起板的不同,又有摇板、原板的区别;又因落板的有别,出现了齐板、留板、歇板的差别。
还有快、慢和欢、苦之分。
它的转板多向二导板、慢板或带板。
二、慢板一板三眼形式。
曲调迂回婉转,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句中和句末常有较长的拖腔和彩腔,如[苦中乐][三滴水][麻鞋底][十三腔]等,长于表现人物复杂多变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活动,也有欢音、苦音之分。
因速度的不同变化,又有快三眼、慢三眼之别。
因起板与落板的不同,又有许多不同称谓。
起板分塌板、安板两类。
属于塌板类的有大塌板、中塌板、三棰紧塌板、一棰紧塌板、剁头子塌板、二反塌板、哭腔大塌板与八哥洗澡等;属安板的有一棰安慢板、一棰安拦头和懒翻身等。
又因击乐起板手法不同其衔接板头过门亦不同。
落板也有齐板、留板和歇板三种形式。
齐板的结束比较完满,留板和歇板又往往作为唱腔中的一种间歇或过渡。
真是灵活多变,富于戏剧性。
这样,慢板在秦腔中便成为极为重要的一种板式,几乎占统治地位。
从下可知慢板是二六板的扩展。
三、带板有板无眼形式。
是秦腔唱腔中最具戏剧性的一种板式。
常用在戏剧矛盾冲突最为激烈尖锐和戏剧情节十分紧张的时刻。
可单独使用,也可同其他板式连接使用,并常将唱腔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痛快淋漓、酣畅豪放的戏剧性效果。
带板之所以有这样的艺术表现特长,就在于这种板式自身各方面的变化非常丰富。
就唱腔旋律、节奏变化而言分慢双棰(拍)、慢带板(慢散板)、紧带板(紧散板)、“喝场子”带板;就起板变化而言,分慢七棰带板、紧七棰带板、慢三棰带板、紧三棰带板;就落板变化而言,分齐板、留板、歇板、黄板等;同时也均有“欢”“苦”之分。
高一年级音乐鉴赏《秦腔》教案
高一年级音乐鉴赏《秦腔》教案一、概述·高中一年级·湘版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梨园百花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秦腔的基本知识,能够总结秦腔的艺术特点;2、认知目标:学生能体会秦腔的艺术魅力,并了解秦腔中净角和丑角的行当特点3、情感目标:通过互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音乐课堂期待,有兴趣,但对于本单元的传统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大部分学生对中国戏曲缺乏基本的了解,根本不感兴趣,因此连最基本的常识都知之甚少。
但通过上节课对京剧的学习,学生对京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节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陕西地图交代关中地区的位置陕北---陕南---关中三地划分关中地区有陕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西安,西安是13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2、欣赏歌曲《秦娃》,了解关中地区风土人情,引出秦腔视频中表现了陕西关中地区的风俗风貌简介陕西八大怪,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辣子一道菜,不座蹲起来,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碗盆难分开,唱戏吼起来。
引出秦腔。
二、新课教学1、秦腔的由来陕西简称,秦,所以叫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秦腔的历史秦腔“形成于秦朝,精进于汉朝,昌明于唐朝,完整于元朝,成熟于明朝,广播于清朝,几经衍变,蔚为大观”。
3、秦腔的剧本秦腔是中国所有戏曲品种中剧本保留的最完整的一个剧种4、秦腔的艺术特点:通俗性,夸张性①表演技艺看视频,了解秦腔表演技艺中的繁多种类秦腔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顶灯、咬牙、转椅等。
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
②唱腔看视频,总结秦腔唱腔的特点秦腔唱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刚柔并济。
《秦腔》课件(整理).ppt
3、语言拙朴而富有韵味。
• 贾平凹是文章高手,他能把传统的古文、农民方 言口语、现代白话文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于拙 朴平淡中有传神生动的精妙刻画和不动声色的幽 默夸张。在这些看似技巧的东西背后,其实有作 者对人生、社会和艺术通达洞明的理解。(P91)
• 平和宁静的思想心境、朴素自然的生活态度、顺 势守拙的人生智慧——达到这样的境界,文章自 然就是好的了。这就是贾平凹散文所以高明的奥 秘所在。
馍,你不禁又要改变起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
么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挖爬滚打的人
群是多么“二愣”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
落日在地平线上欲去不去的痛苦的妊娠,五里一
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
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
演示课件
• 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表 现为绵长悠远的乡情、乡思、 乡恋,它甚至可以伴人终生。 柳宗元的“海上尖峰若剑芒, 秋来处处割入肠。若为化作 身千亿,遍上峰头望故乡”, 传达的就是这种意绪。
• 这种故乡情绪,或日乡土情 结,是构成作家地域文化心 理素质的核心与基础。
• 阅读作品,感受陕西西部地 域文化。
《山地笔记》《野火集》等。长篇小说《商州》
《州河》 《浮躁》《废都》《白夜》等。贾平
凹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
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
文化心理内涵,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
永。
演示课件
• 贾平凹在散文领域颇有建树,早期的《月迹》 《一棵桃树》,书写儿童眼睛中美丽单纯的世界, 注重诗意境界的酝酿。在80年代中期,他转而写 陕西的风土人情,展示当地的人文风景和生活情 态。 《走山东》、《商州三录》、《说话》、 《坐佛》等;
板胡教学《秦腔曲牌》(三)部分
《秦腔曲牌》是我国古代戏曲中的一种形式,而板胡则是其中的一种乐器。
本文将针对《秦腔曲牌》中的第三部分,即板胡教学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教学内容、技巧要点、演奏要求等方面。
一、教学内容第三部分的板胡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曲目演奏:学习演奏一段《秦腔曲牌》的指法和表现技巧,包括音调、节奏、情感等方面的把握。
2. 音阶练习:进行板胡音阶的练习,包括上行、下行、跨音练习等,以提高演奏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3. 节奏练习:学习不同节奏模式下的演奏技巧,例如快节奏、慢节奏、变化节奏等,以增强演奏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4. 演奏技巧:掌握板胡演奏中的各项技巧要点,如指法、换弦、滑音、颤音、顿弦等,以达到更高的演奏水平。
二、技巧要点在学习《秦腔曲牌》第三部分的板胡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以下技巧要点:1. 指法准确: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乐谱指法进行练习,保持手指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情感表现:在演奏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表达,根据曲调的变化和音乐的表现要求进行情绪的转换和表现。
3. 声音控制:掌握好音量和音色的控制,在演奏过程中做到音质清晰、饱满、准确。
4. 肢体协调:板胡演奏需要手眼协调、手指协调,学生需通过练习提高板胡演奏的协调性。
三、演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板胡演奏:1. 演奏要求:学生需要按照乐谱要求进行演奏,保持准确、流畅、自然。
2. 表现要求:在演奏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音乐的情感表现,做到情感真挚、表现自然。
3. 合作要求:如果是合奏演奏,要求学生互相配合,协调演奏,做到整体音乐效果的协调一致。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生能够逐步提高板胡演奏的技巧和表现能力,为今后更高层次的演奏奠定基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注重对板胡演奏的理论知识的积累,学习相关的音乐理论和乐器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板胡演奏的要领和技巧。
四、总结通过对《秦腔曲牌》第三部分板胡教学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板胡演奏技法的学习既需要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又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音乐的理解。
秦腔教学_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秦腔,又称“秦声”,是中国汉族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起源于秦代,盛行于唐代,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秦腔以其独特的唱腔、精湛的表演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课程旨在为广大戏曲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和了解秦腔的平台。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腔的历史、起源、流派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秦腔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3. 使学生掌握秦腔的基本唱腔、表演技巧和舞台表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 秦腔基础知识- 秦腔的历史与发展- 秦腔的流派与特点- 秦腔的音乐、唱腔、表演艺术2. 秦腔唱腔学习- 秦腔唱腔的基本要素- 秦腔唱腔的节奏与韵律- 秦腔唱腔的技巧与训练方法3. 秦腔表演技巧- 秦腔表演的基本动作- 秦腔表演的舞台调度- 秦腔表演的化妆与服饰4. 秦腔实践与创作- 秦腔小品的编排与表演- 秦腔戏曲的排练与演出- 秦腔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秦腔的基本知识。
2. 演示法:教师示范秦腔唱腔、表演技巧,让学生直观学习。
3. 实践法: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舞台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秦腔经典剧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秦腔艺术。
五、课程安排1. 课时安排:共16课时,每周2课时。
2. 课程进度:- 第1-4课时:秦腔基础知识- 第5-8课时:秦腔唱腔学习- 第9-12课时:秦腔表演技巧- 第13-16课时:秦腔实践与创作六、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的参与度等。
2. 考试成绩:期末进行秦腔唱腔、表演技巧的考核。
3.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七、课程资源1. 教材:《秦腔艺术教程》2. 影视资料:秦腔经典剧目、表演技巧视频3. 实践基地:剧院、戏曲社团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秦腔艺术,掌握秦腔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统编教材秦腔ppt课件
秦腔的艺术特点
01
02
03
声腔特点
秦腔的声腔属于板式变化 体音乐,以七声清乐为基 础,具有“慷慨激昂、粗 犷豪放”的艺术特点。
表演特点
秦腔的表演注重身段和面 部表情,演员的唱、念、 做、打等表演技巧要求很 高。
音乐特点
秦腔的音乐伴奏以板胡为 主奏乐器,具有鲜明的地 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秦腔的流派与传承
有限。
传承方式单一
传统秦腔的传承方式主要依靠口 传心授,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和 教材,使得传承过程存在困难。
市场需求下降
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秦腔的 市场需求有所下降,对传统表演
艺术的发展带来挑战。
秦腔的传承方式与途径
建立教学体系
通过建立系统的秦腔教学体系,培养专业的表演人才,确保传统 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音乐和舞美创新
运用现代音乐和舞美技术,为秦腔表演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辅助 手段,增强观众视听效果。
秦腔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多元化和市场化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秦腔艺术面临着多元化和市场化的趋势。未来,秦腔需要在保持传统艺术特色的基础上 ,积极适应市场需求,拓展观众群体,实现可持续发展。
艺术教育和传承的深入推进
06
秦腔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秦腔发展的新趋势与新动向
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在保留传统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秦腔艺术逐渐向现代化方 向发展,包括表现手法、舞台设计、服装道具等方面。
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秦腔艺术逐渐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进行交流与融合,如与 现代舞蹈、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结合,创造出更加多 样化的艺术形式。
术风格。
唱腔与曲调
02
秦腔音乐的唱腔独特,通常由主腔和板式组成,具有高亢、激
校本课程秦腔教案
校本课程秦腔教案教案标题:校本课程秦腔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秦腔的历史、特点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 学习秦腔的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秦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秦腔的唱腔和表演技巧;3. 秦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秦腔的概念和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2. 播放一段秦腔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秦腔的独特魅力。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 讲解秦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秦腔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地位;2. 分析秦腔的唱腔和表演技巧,包括音调、节奏、舞台动作等;3. 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第三步:实践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秦腔唱段进行学习和表演;2. 指导学生学习秦腔的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如发声、咬字、舞台动作等;3. 每个小组进行排练,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4. 学生展示他们的表演成果,鼓励他们展示个人特色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困惑;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秦腔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收获;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资源:1. 秦腔的历史资料和图片;2. 秦腔的音频和视频资料;3. 小组表演所需的舞台道具和服装。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演成果;2.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3. 学生对秦腔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秦腔演员来校进行表演和讲解;2. 组织学生参观秦腔表演或戏曲艺术展览;3. 继续学习其他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如京剧、评剧等。
希望以上教案能够为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使您能够有效地教授校本课程秦腔。
如有需要,还请随时与我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咨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腔的板式及音乐
秦腔的板式及音乐
秦腔属梆子声腔系统,是以板式变化表达不同情感和内容的音乐结构。
秦腔音乐主要有三大部分:唱腔部分、打击乐(锣鼓点)部分、曲牌部分。
唱腔部分
秦腔板式共分为六大类:
[二六板]。
基本板式为一板一眼(四分之二节拍),以它为基础,其它板式都是由它衍变而成的。
它的节奏适中,行如流水,运用普遍,起落方便,擅长于表达叙述性、诉说性的情调。
[二六板]有很大一部分的板头用铜器起板,叫做[带板]。
用大铜器起板的叫[大带板],用小铜器起板的叫[小带板],用牙子起板的叫[摇板]等。
[慢板]。
为三眼一板(四分之四节拍),是将二六板节奏扩展一倍而成。
它是秦腔板式中最重要的一种。
板式节奏严谨,旋律丰富,曲调婉转,抒情性强,擅长于揭示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内心活动。
为了剧情与人物情绪需要,慢板在速度上又有慢三眼与快三眼之分。
在它的板头起法上慢速的有[大塌板]、[一锤安慢板]等;快速的有[紧塌板]、[拦头]等。
[带板]。
为有板无眼(四分之一节拍),是将[二六板]节奏紧缩一倍而成。
它是秦腔唱腔中戏剧性最强、运用很频繁的一种板式。
它的板头起法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慢带板(包括慢剁锤带板),也叫(双锤带板],长于表达开阔、豪迈、雄壮、激昂的情绪。
二是紧带板(包括“紧剁锤带板"),长于表现急躁、紧张、感情冲动的情绪。
它的节奏相当于吉或去节拍。
慢带板的散板拍号为了,
紧带板的散板拍号为了,唱法属于紧打慢唱形式,可不受节拍限制,自由灵活。
但紧、慢剁锤板的节奏却很严整,有一定的格式节奏型。
带板既可独立使用,又可与其它板式相互连接,唱腔如由二六板,速度渐快、很自然的转入双锤板后,感情渐激,力度增强,有把音乐推向高潮的作用。
(箭板](尖板)。
为无板无眼的散板性质板式。
是将二六板的正规节奏去掉而成。
它的伴奏和唱腔都比较自由,每句或两句唱完后都要垫上两锤铜器,依次而得名,长于表达激越豪放、悲愤凄楚、内紧而外松的情绪。
[二倒板](二导板)。
为有板有眼(四分之一决赛节奏板式)。
曲式结构为上下两乐句,一般使用于唱段的首句,起着导入大段唱段的作用。
如二倒板起转入慢板。
又可用于唱腔中间,起着板式转换过渡的桥梁作用。
如由二六板转慢板,就必须经过二倒板。
[滚板]。
为无板无眼节奏散唱的形式,分为两种:一是滚板,唱词分上下句,每句五字,四句或六句为一段;一是滚白,唱词为吟诵式的散文体,唱腔有边唱边吟,有时乐器全停,由演员独白的一种特殊板式,擅于表现悲痛、哭诉、哀泣、恳求等情绪。
以上六大板式,除滚板曲讽为苦音外,其它各板式在调性上均有欢音与苦音之分。
除上述六大板式外,秦腔唱腔中还有彩腔部分,它是用假声(二音子)“衣"字拖腔,旋律优美华彩,娓娓动听。
亦有欢、苦音之分,对表达人物特殊的感情境界有独到的功能。
苦音慢板中,彩腔有[苦中乐]、[软三环腔]、苦腔子(也叫三拉腔)]。
欢音慢板中彩腔有[麻鞋底]、[十三腔]。
二倒板中彩腔有[欢音二倒板
腔]、[苦音二倒板腔]、(欢音二倒板序]、[苦音二倒饭序]。
箭板中彩腔有[大起板(也叫大箭板)腔]、(苦音箭板腔]等。
各大板式。
一般都有各自的完整的起板过门、句间过门、落板过门。
有的板式还有转入其它板式的过渡过门,如慢板转二六,二六板经过二倒板过渡可转慢板等。
落板过门有齐、留、砸、簧、辽之分。
根据戏剧情节与人物情感的需要,各板式既可单独运用,又可巧妙地交替转换。
彼起此承。
你转我合,变化多端,连接成套.构成散、慢、中、快、散这个戏曲音乐主体的完整组合艺术形式。
欢音、苦音两种情感截然不同的调式,调性交织,丰富多彩,又有各种彩腔予以润饰,这是秦腔这一古老剧种能够持续几个世纪、受到西北五省广大观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打击乐部分
打击乐是秦腔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配合演员动作、烘托戏剧气氛、接引板式和曲牌的过门,掌握演出节奏。
打击乐乐谱共分三类:
开场锣鼓谱:将秦腔常用的多种锣鼓点组成套曲,主要的有:[湖广锣]、[暴落锤]、[南瓜蔓]、[闹元宵],特别受欢迎的是[十样景]。
又叫[十番]开场,是一种有名的吹打乐开场,每场开戏之前,用来招引观众。
配合演员动作的锣鼓谱。
接引板式和乐曲的锣鼓谱。
曲牌部分
曲牌的作用:点明情景意境,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烘托戏剧气氛,塑造人物的音乐形象。
曲牌可分为两大类:
管弦乐曲牌。
一般常用的弦乐曲牌有[大开门]、[打莲香]、[小开门]、[张良归山]、(柳生芽]、[跳门坎]、[杀妲己]、[小桃红]、[永寿庵]、[扭门栓]、[大八板]、[夜深沉]、[花梆子]、[梳妆台]、(大柳叶锦]等。
唢呐曲牌。
常用的有:[流水空场]、[水龙呤]、[山坡羊]、[江水儿]、[石榴花]、(寿筵开]、[画眉序]、[十三铰子]、[一枝花]、[朝天子]、[甘州歌]、[哪吒令]、[滴留]、[中军令]、[点绛唇]、[赏宫花]、[普天乐]、[紧启]、(慢启]、[耍孩儿]、(压一拍]、[动銮舆]、[队伍]、[将军令]、[黄龙滚]、[节节高]、[船歌]、[雁儿落]等。
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股弦、板胡、二胡、笛子、月琴、三弦、京胡等。
打击乐器主要有:暴鼓、干鼓、堂鼓、牙子、梆子、勾锣、云锣、马锣、铙钹、铰子、碰铃(也叫水子)、吊钗、木鱼等。
大号。
是一种烘托气氛、代替马鸣效果很强的乐器,一般由管前场的人兼任。
秦腔音乐的特点:既善于表现慷慨激越的思想感情,又擅于刻画缠绵悱侧的人物内心活动。
解放以来,随着时代的步伐,秦腔音乐不论在乐器添置上还是乐队编制上都作了大胆的尝试;和声、复调、配器等新的作曲技法大大地扩大了音乐的表现力,丰富了色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