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寺的由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严寺的由来
哈尔滨;这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我们无法沿着古老的墙垣去探寻它的过去,我们只能从那些悠悠百年寺院的建筑身上追索历史的脉络。让我们的目光回溯一百年,隆隆的车轮,高扬的汽笛,交错的铁轨,一个边陲渔村转瞬发展成沙俄殖民者的"黄俄罗斯东方大都"……
一八九五年,俄国决定将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过中国东北。一八九六年和一八九八年,俄国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攫取建筑和经理中东铁路干支两线的特权。哈尔滨就是建筑铁路过程中由一个车站发展起来的城市,统治中国土地上这座城市的一直都是外国人,这座从来没有设过城门的城市,涌入的不仅是想探险想发财的洋人,而且还有代表西方文化的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这些西方文化纷纷建立教堂,想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哈尔滨被屈辱地称为“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但做为中国文化的本土元素在哈尔滨则一点儿也看不到,因此不甘在政治上和文化上臣服的中国人顽强地起来抗争,其中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建立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式庙宇,华严寺与著名的极乐寺都属于这一时期的建筑。
一个世纪以前,当异域的物质与文明沿着铁路与河道向这里弥散的时候,各种教派随着来自30多个国家各种肤色的探险家们,沿着中东铁路切入到这片寂静的荒原腹地,佛教能深深根植与人们的心中,是得益于佛教教理的博大精深,在于她是一种教育启迪人们的智慧,唤起人们的自性。
华严寺因承贤首之续奉大方广佛《华严经》为主,故名华严寺。华严寺始于华严宗。
华严宗思想渊源于古印度佛陀时代,在中国自东汉时期即开始传播,经过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初正式创宗立派。华严宗主要依据的经典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因经立宗,故称“华严宗”;又因该宗的实际创始人法藏大师被我国的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礼为国师,赐号“贤首”,所以又称“贤首宗”。还因该宗发挥“法界缘起”为宗旨,故又称“法界宗”华严宗强调“圆融无碍”是观察宇宙、人生的法门,也是认识的最高境界。杜顺先从寺僧道珍修习禅定,后在终南山讲《华严经》。
华严宗历祖以由毗卢遮那佛为教主,又别立十祖,即普贤、文殊、马鸣、龙树、世亲、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和宗密;在中国一般称为五祖,即杜顺、智严、法藏、澄观和宗密。
华严宗在世界各国和地区流传非常广泛,而《华严经》则成为学佛之人必读的重要经典。华严宗的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华严经》,此经被认为是佛陀成道第十四天后在古印度菩提伽耶大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首菩萨所宣说的自内证法门。
《华严经》主要内容叙述菩萨从树立信仰到解脱成佛的各个阶段和诸多方面的修行,以十信、十住、十回向等法门行相为构架。阐释各类修行感果的差别,以及依此修行实践获得无量功德。华严宗的核心思想是法界缘起,其它主要思想有六相圆融、十玄无碍等。
始建于1922年的华严寺见证着历史的进程,她那精美绝伦的建筑总能使我们享受到历史的盛宴;她在娓娓诉说着那段辉煌的过去
据【哈尔滨宗教志】记载1922年,在中东铁路任职的居士吕尊五为支援慈善团体给予免费土地批准证书而向俄人铁路局局长请示,俄人在南岗比乐街批了700平方米土地,由吕尊五个人投资哈大洋1.5万元委其弟吕福臣监工修建寺庙。当时修建了二层楼主殿,主殿
两侧耳殿,还有东西对称配殿6间,房盖均为小青瓦,至1923年秋冬之交,因资金不足停工。工地由吕氏兄弟雇用一位孙氏老太太看守。
1929年10月,华严寺由虚法师主持大戒场,请观宗寺谛闲法师传授三坛大戒。当时受戒后有3位尼僧,经人介绍到吕氏兄弟所建庙宇中来。因为没有围墙、山门、佛像、法器、供器等,由守志、乐西、念西3位接手募缘,继续修建此庙。
1934年冬修完围墙、山门,1935年8月,守志圆寂于此庙,由乐西接任,继续募缘修建。1937年基本建成(当时已住有尼僧十几位,前后共募缘现大洋1.5万元)。建筑面积587平方米,天井及四周空地为113平方米。从请批庙开始至落成历经15年。是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药王菩萨做道场,举行开光典礼,根据经典《华严经》命名为华严寺。当年,已有20余尼僧来住,同学同参,共度佛教生活,在庙内选举了执事班子。常照任知客、圣提任纠察、常如任维那、了尘任悦众兼书记、常悟任典座、圣慧任院头、圣勤任殿主。这是华严寺最兴旺发达时期。
1939年5月,乐西圆寂。一时不好确定监院,由20位尼僧选出5人小组领导华严寺:了尘、常照、圣勤、常提、常悟。同年8月,净西从长春佛学院回哈,经众尼僧选举任第三任监院。
1947年,净西退居,参加社会工作。遂由守慧任第四任监院。同年,华严寺举办佛像开光庆典十周年法会,将香火布施捐献给哈尔滨战时运动委员会。
1951年后,该寺将庙舍租给洁净小学校,每月收租180元,用于社会救济事业。
1957年,洁净小学校迁走,地藏寺部分迁入,9月又迁回顾乡,同时净修念佛堂、吉祥庵迁入。
1964年,守慧圆寂后,又由净西、了尘2位主持华严寺,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华严寺还有尼僧12人。“文革”中红卫兵抄了庙中之物,砸了佛像,扒了佛台,尼僧全部被逐出庙宇。华严寺被南岗区长虹公社占用。1990年仍被社办企业和住户占用。庙的主楼、配殿等房屋已被私拆乱建毁坏不堪,庙院空地已被占用。
1996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与南岗区为落实宗教房产政策,保护好华严寺,将寺庙旁的占用者搬迁。至“文革”结束,法纲重振,百废复兴。净西师为重振华严寺法鼓而多方奔走、上下吁求。在有司及朱护法信众诸如麦素茗、伍增芬、王柏柏、黄文英等大力协助下,历时十二载,而故址获归。然破败颓散,难存尼众。在净西师感召下,四方居士、八方信众,捐资戮力修复院宇,终于一九九六年农历七月初四,行三十年后第二次开光大典。这座有着80多年历史的寺院重新焕发出光彩。此后,寺院每年定期粉刷外墙及栅栏,注重环境建设。1997年至今,分别修缮了大殿、天王殿、和门房,并彩绘、粉刷了大殿、斋堂等处。2007年,经市政府组织专家论证,华严寺被列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从法律上对寺院的土地使用权、建筑物、附属设施以及庭院加以保护。
目前,华严寺不仅恢复了浓厚的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气息,而且在宗教场所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呈现出新的变化。
首先,实现了依法管理宗教事物的转变。中国佛协颁布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国家宗教局颁布《宗教事务条例》等,为新时期寺院逐步走上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道路提供依据。华严寺在净西法师重新担任住持后,依照有关政策逐步健全了民主组织管理机构。实行集体讨论表决制度。形成各有分工,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组织管理局面。寺院现有尼众8单,在净西法师带领下不断加强寺院建设。多年来,建立健全了《人员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治安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外事接待制度》、《教产文物保护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寺院建立起与政府、佛协等上级组织的沟通渠道,在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下开展宗教活动。
其次,寺院实现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转变。华严寺倡导以“持戒为本、净土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