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统计分析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40分)
根据试题给出的近期中国的三个货币统计概览,应理解和掌握:货币统计框架中的上述统计报表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其他存款性公司包含了哪些金融机构?利用上述报表,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货币统计分析?
(一)货币统计框架中的上述统计报表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答:概览包括各部门概览(中央银行概览、其他存款性公司概览、其他金融性公司概览)、存款性公司概览、金融机构概览。

1.中央银行概览和其他存款性公司概览现实的数据进行汇总得到存款性公司概览数据
2.存款性公司概览的存两个流量数据与其他金融性公司概览数据结合起来形成金融性公
司概览
3.各部门概览属于货币统计框架中的第三层次,存款性公司概览属于第四层次,金融性
公司概览属于第五层次。

这三个层次的概览加上机构单位资产负债表、部门资产负债表共同构成了货币统计框架的两大部分和五个层次,并使得货币统计框架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不仅能够全面反映金融性公司的完整数据,而且有利于在各个层面上进行货币金融分析。

(二)其他存款性公司包含了哪些金融机构?
答:其他存款性公司包括除中央银行以外的所有发行包括在广义货币中的各种负债的居民金融性公司和准公司。

1.最主要的是商业银行
2.此外还包括:
(1)商人银行
(2)储蓄银行、储蓄与贷款协会、房屋互助协会和抵押贷款银行
(3)信用社和信用合作社
(4)农村和农业银行
(5)主要从事金融性公司业务的旅行支票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识别一个机构单位是否属于其他存款性公司的依据不是其名称,而是其职能,只要负债包括在广义货币中,就应归入这一子部门。

(三)利用上述报表,可以进行哪些货币统计分析?
答:
1.中央银行概览:
(1)可以直接获得基础货币的数据,而基础货币是影响货币供给规模的重要因素,也是计算货币乘数的重要数据之一
(2)可以了解把握基础货币构成及基础货币形成两个方面的状况,为中央银行进行宏观金融调控提供信息
2.其他存款性公司概览:
(1)可以掌握广义货币规模和构成的主要内容,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信息
3.存款性公司概览:
存款性公司概览为进行货币统计和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核心数据。

(1)分析广义货币的规模与构成
(2)分析广义货币与存款性公司资产的关系,了解引起广义货币变化的根源:
△BML=△NFA+△DC+△OIN=△NFA+△NCG+△CORS+△OIN
其中,BML=广义货币负债
NFA=国外净资产
DC=国内信贷
OIN=其他项目净值
NCG=中央政府的净债权
CORS=对其他部门的债权
因此:①当存款性公司的持有国外资产和负债变化引起国外净资产增加时,广义货币增加;反之,广义货币减少;
②存款性公司部门增加对政府证券的持有、直接为政府提供贷款或减少政府存款
将导致对中央政府的净债权上升,从而广义货币增加
③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部门债权上升会对广义货币负债产生扩张影响
(3)计算货币乘数,分析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扩张能力
4.其他金融性公司概览:
(1)可以了解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情况
5.金融性公司概览:
(1)显示了所有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反映了整个金融性公司部门对其他部门和非居民部门的资产与负债状况;
(2)从中可以获得整个金融性公司部门为其他部门提供的信贷总量,通过信贷总量的变化可以衡量和判断金融性公司部门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6.部门资产负债表:
(1)为在货币统计中编制概览提供了基本数据
(2)为金融统计中的金融公司部门资金流量的编制提供基本数据。

第二部分(26分),根据近期中国资金流量表(部分金融交易),应理解和掌握:1、为什么住户部门项下证券只列在运用方?政府部门项下证券的运用和来源分别反映了何种经济活动?政府部门项下保险准备金列在来源方反映了什么样的活动?2、根据数据,分析诸如通货流通状况、证券投资基金份额和证券客户保证金、金融机构部门的贷存比等项目的对比变化?
(一)为什么住户部门项下证券只列在运用方?
答:1.金融交易部门的资金流量表中,资金运用项目反应的是各部门金融负资产的增长情况,来源反映的是各部门金融负债的增长情况。

2.住户部门是最主要的资金融出部门,融出方式包括在银行的存款、股票、债券的购买
或投资,融出的结果是形成了金融资产。

住户部门项下的证券由于是既然弄资产,因此要记入资金的运用方。

(二)政府部门项下证券的运用和来源分别反映了何种经济活动?
答:1.政府部门项下证券的来源反映了政府为融资而发放的公债等证券,主要是财政部发行的国债。

2.政府部门项下证券的运用可以理解为对企业的直接投资而形成一定比例的股权,形成
国有资产。

国家规定:对于需要发挥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以及需要政府扶持的经营性项目,可以采用资本金注入方式进行投资。

采用资本金注入方式投资形成的股权属于国有股权,由有关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他机构依法行使出资人权利。

(三)政府部门项下保险准备金列在来源方反映了什么样的活动?
答:表示的是社会保险缴款数额,可以了解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构成情况。

(四)分析诸如通货流通状况、证券投资基金份额和证券客户保证金、金融机构部门的贷存比等项目的对比变化?
答:
1.金融机构贷存比:从存款来源和贷款去向的对比可以看出金融机构部门的增量资金配置结
构和效率的变化。

总量的贷存比下降,对非金融企业的贷存比下降,原因:(1)存款增加、
企业融资渠道拓宽;(2)贷款投放阻力增加;(3)金融机构自身风险意
识增强
2.其他的看情况扯吧
第三部分,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共34分)
应理解和掌握: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等式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个等式各项之间的关系?2、判断一国是否出现国际收支失衡的标准?结合实际情况,能大致理解和掌握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基本演变特征。

3、根据给出的数据,讨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经常账户之间的关系,人民币升值是否改善了我国的经常账户盈余?请说明原因。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等式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个等式各项之间的关系?
答:
1.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账户+储备账户=0
2.关系:
(1)净出口形成居民通过贸易从非居民处得到的净收入,该收入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财产净收入以及经常转移净收入一并形成居民对非居民的储蓄。

这个储蓄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是经常账户余额,也是居民对非居民的净投资,即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的余额。

经常账户余额=资本账户余额+金融账户余额
(2)原则上,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是平衡的
(3)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余额之和=金融账户的余额,此余额称为净贷出/净借入
(4)经常账户余额等于金融账户余额减去资本账户余额
(5)金融资产和负债一般会产生投资收入。

投资回报率是收入与对应的资产或负债存量比(二)判断一国是否出现国际收支失衡的标准?
答:按经济交易的动机或目的,将所有交易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自主性交易:也称事前交易
个人、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从事的交易,如:追求利润、减少风险、资产保值、逃税避税等而进行的交易,体现的是各经济主体个人的意志,具有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点。

2.补偿性交易:也称事后交易
政府或货币当局为了弥补自主性交易的差额,而进行的交易,换句话说:弥补性交易并不是为了其自身理由而是因“自主性交易”而发生的。

因此: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准,是看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三)能大致理解和掌握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基本演变特征。

答:
1.阶段性特征:
(1)第一阶段,1982-1993年,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这一时期,12年中有9年是逆顺差配合,其中5年是经常账户逆差,4年是资本账户逆差。

这一时期的国际收支结构大致体现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常态。

过诶经济发展刚刚起步,需要从国外购买大量设备和原材料;国内资金短缺,需要利用外资加以弥补。

(2)第二阶段,1994年-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结构发生逆转,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保持了长达16年(1998年除外)的持续双顺差。

即经常账户始终保持顺差,资本账户除个别年份(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小幅逆差)外也保持顺差,而且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顺差均较上一阶段有了大幅度增长。

2.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特点:
(1)从发展趋势来看,双顺差虽然开始于1995年,但直到2002年,其数额并不很大,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额也从未超过1000亿美元。

自2003年起,国际收支顺差增速加快;2005年以后,增长速度急剧加快。

(2)从双顺差的结构来看,经常项目顺差呈持续上升态势。

(3)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由货物贸易顺差造成的。

(4)资本项目顺差主要来源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

(5)投机性短期资本的流入对国际收支顺差的形成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根据给出的数据,讨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经常账户之间的关系,人民币升值是否改善了我国的经常账户盈余?请说明原因。

答:
1.2005.7.21央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到2009.12底,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已累计升值21.2%。

理论上,可以认为汇率升值不利于贸易平衡,会导致顺差减少,逆差扩大。

2.实际数据(可能)与贸易及汇率理论相悖。

我国的贸易顺差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和世纪汇率的弹性都是正向的,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升值增加了贸易顺差。

这说明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对
进出口顺差造成直接影响,由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应该是在成本优势方面。

但是,随着劳动力价格上升,环境成本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将有所削弱。

3.具体来说,我国商品贸易顺差的主要因素是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

人民币升值虽然使商品出口的外币价上升,但由于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大部分原材料来自进口,人民币升值会使进口价格和企业成本下降,可抵消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消极影响。

并且,汇改后,外商直接投资不降反增。

综上所述,虽然汇改之后,并没有明显的改善我国经常账户盈余情况,但随着企业成本的上升趋势,最终会回归到理论所述,将缩小贸易顺差,改善失衡状况。

判断国际收支失衡的标准:
按经济交易的动机或目的,将所有交易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自主性交易:也称事前交易
个人、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从事的交易,如:追求利润、减少风险、资产保值、逃税避税等而进行的交易,体现的是各经济主体个人的意志,具有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点。

2.补偿性交易:也称事后交易
政府或货币当局为了弥补自主性交易的差额,而进行的交易,换句话说:弥补性交易并不是为了其自身理由而是因“自主性交易”而发生的。

因此: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准,是看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