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之比较综述
一、背景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不断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世界各国在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唯恐在未来的全球信息化社会里失去立足之地。中国和美国在信息化的建设中非常注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纷纷出台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两国标准在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内涵、实施计划等方面都有着异同之处。为此,通过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对中美两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进行比较。
二、研究意义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 无疑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与美国同类标准比较, 我们既看到了我国《标准》的创新,同时也看到了其中的不足。在深刻理解我国国情基础上, 我们有必要逐步修订和完善《标准》, 使之不仅具有规范的可操作性, 又能适应地区差异。
三、中美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关于教师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一春教授编写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2007,5),《从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看我国的教师培训》(曾兰芳、张建伟等2001)[1],《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研究初探》(刘雍潜2002)[2],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与分析》(王铟等2002)[3]等等。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张进宝等人的研究《<美国教育技术标准>概要》[4]是比较突出的,此文研究了美国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制定的背景、制定的目标、内容结构,重点研究了各个教育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绩效指标,勾勒了整个教育技术标准大厦的基本框架,让我们对该标准有了全面的认识,明确了各个标准对应的绩效指标的内容。
从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历届政府就把发展教育作为重要的执政目标,最初的基于标准的改革开始于1983年的“里根时代”,从“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到老布什的“美国2000年目标”,再到“克林顿时代”的“2000年目标”,等法案都强调了联邦教育发展的目的和目标。2001年小布什政府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法案。2001年1月,美国教育报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再次重申,政府始终相信信息技术应该成为学校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门有力工具,呼吁社区、私人企业、州级官员和个人行动起来,为实现21世纪美国信息技术的普及而努力。1986年美国卡耐基工作小组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建议国家建立专业教师标准。1987年美国成立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制定教师的教育技术标准,成为美国国家委员会认证体系(NationalBoard Certification)的基础,它成为各个地区、各州中小学和高校提供了发展职前和职后教师能力的指导。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主持启动了一项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致力于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2061”计划项目,并在1992年出版了《科学素养的基准》(Bench 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2000年又出版了《技术素养标准:技术学习之内容》(Standard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Content for the Study ofTechnology),提出了许多技术素养的要求。[5]
四、中美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比较我国存在的问题
(1)政策和法律支持背景
美国政府对教育的推动作用,并不是以行政命令形式来实现的, 而是通过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服务和资金的支持等形式来实现的。其政策形式有总统国情咨文、教育部规划, 还有很多法案。我国政府则更多采用行政命令方式、政策形式多是指导性和告知性的, 如
意见、指导意见、通知等, 缺乏相应的法律来规范、也很少设置专项基金来扶持。
研制过程
(2)研制过程
美国《标准》研制过程参与人员面广、数量更多、尤其邀请了图书馆人员、重要公司代表参加, 为教育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标准》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体系结构、能力素质、一级指标和绩效概要均依据《面向学生的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使教和学统一起来。而我国《标准》的设计教和学几乎是同步的。这在理论上很难保证教师教育技术的使用建立在学生更好学习的基础上。
(3)价值取向
美国《标准》从学生发展出发, 规限教师在教育技术水平方面的准入资格, 采取的是预防策略。我国《标准》从教师适应教学出发, 要求其提高教育技术水平, 采取的是补漏策略。
五、未来研究趋势
近年来, 虽然我国教育技术标准已经有了很多的成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必须要与国际的《标准》整合。深刻理解我国国情基础上, 我们有必要逐步修订和完善《标准》, 使之不仅具有规范的可操作性, 又能适应地区差异。
参考文献:
[1] 曾兰芳、张建伟等.从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看我国的教师培训[J]中国电化教育.2001(8):10-139
[2] 刘雍潜.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研究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2(7):19-3-6,19 [4]王瑞霞,基于课型的网络课程结构设计,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3] 王铟朱京曦.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2(3):19-23
[4] 张进宝等.《美国教育技术标准》概要[J]中国教师,2005,(3):20-24
[5]高玉英《中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比较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