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 思想

合集下载

鲁迅立人思想主要内容

鲁迅立人思想主要内容

鲁迅立人思想主要内容
鲁迅立人思想是近代新青年革新精神的本质所在,它表达了近乎英雄主义的无
畏挑战,也揭示了对传统常规的反抗,与从容不迫的从容推移。

从思想内涵来看,鲁迅留给我们的精神真谛可以大致分为四大类:首先是追求
自由,追求自由注重人们身心自由,明确所有人具有平等的权利,维护公民政治。

其次是尊重个性,尊重个性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追求自白的权利,不可去干涉、压迫,只有尊重个性,才能发挥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才能激发出一代又一代的智慧和创新。

第三是团结四肢,团结四肢指的是团结祖国人民,弘扬友爱,感召更多的像鲁迅一样的精神能手,把国家的繁荣和盛世延续到后代。

最后是推翻传统畸规,推翻传统畸规注重追求进步,反对传统落后思想以及死板宗教,主张吸取传统优点不受控制,用先进技术来完善旧有体制。

透过鲁迅立人思想,人们痛定思痛,学会深入思考,革新传统,实现自我发展,构建崭新的未来,把个人愿望实现、追求理想,彰显自己完整的进步可能性,从而全面展现个人的原则性。

略谈鲁迅的“立人”思想及价值

略谈鲁迅的“立人”思想及价值

现当代文学略谈鲁迅的“立人”思想及价值胡朝强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摘要: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吃人”思想的坚定批判者,作品也含有“立人”思想,做到了破中有立。

本文第一部分写鲁迅“立人”思想的具体呈现,第二部分写其价值,并站在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挖掘其“立人”思想价值,以期推动当代人走向现代化。

关键词:鲁迅;立人思想;价值一、鲁迅“立人”思想的具体呈现鲁迅“立人”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留学。

在留学阶段,写出了表明其“立人”思想的作品如《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

鲁迅的这种思想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成熟的过程。

(一)以救心为主旨的“立人”之志众所周知,由于鲁迅的家庭背景的人生经历,奔赴日本求学最初是学习医学课程。

在“幻灯片”事件后,极大的刺激了鲁迅的思想的转变。

鲁迅深切的感触到中国的衰败,是肉体之下的血液、精神的堕落。

由此,鲁迅拿出的解决的方案是:用手中的笔墨,直指国人的灵魂,从根源出解决才是正道。

鲁迅的《拿来主义》的文章的结构是:先破后立。

鲁迅先生按其文本的逻辑思路先否定“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最后提出“拿来主义”。

虽说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中国的国情来说,但也含有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如此。

细读这篇文章,联想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其实都是应然如此。

中国在总体上来讲可以说也是一个高度概念化的人,要想从扭转危机必须做到“拿来主义”。

鲁迅的《文化偏至论》是他早期的一篇代表性的论文,对西方文明的发展进行了一个很颇具主观感情色彩的论述,其中的“剖物质,排众数”的观念对时下中国仍具有警策性意义。

社会的发展不能只是单纯器物的发展和物质上的满足,真正的归结核心在于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是社会所要服务的宗旨和目的,不能本末倒置。

(二)以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为核心的“立人”之心中国古代的小说所写基本围绕: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等这类主题。

在这种观念下形成的作品,在潜藏文本中表现的是群体性的思想观念,追求是的“大团圆”式的结果。

鲁迅“立人”思想的学习感悟

鲁迅“立人”思想的学习感悟

鲁迅“立人”思想的学习感悟鲁迅“立人”思想的学习感悟鲁迅“立人”思想的学习感悟鲁迅小学教育集团赵浙红鲁迅一生致力于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在他的各种文体著述中,对国民劣根性及其社会根由的锐利透析、辛辣讽刺、无情抨击及活脱脱的摹写、刻画比比皆是,而其指归却是“立人”,使国人都具人格而不是“奴格”。

何谓“立人”,也就是人的全面彻底解放,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精神自由受自己意识支持的实体。

——这是鲁迅先生“立人”思想的精髓。

先生在那灾难深重的旧中国,高扬“人”的旗帜,谋求尊严生活和探求精神发展,为人类解放找到了最终的指归。

经历了鲁迅“立人”思想和生命哲学的洗礼,我似乎看到了当时先生焦灼的眼神,似乎听到了先生当时心底的呐喊,又似乎看到了先生在黑暗中辗转难眠,在昏黄的灯光下奋笔疾书。

是啊!面对国人沉默的生命,先生急啊!“人立而后凡事举”,先生如是说。

他让我们懂得“自觉”是人的精神支柱,自觉地生命是人生意义的展现而不是“苟活”,既要保存这生命,也要延续生命,更要发展生命,把握生的权利和生命价值的真谛就是爱生命;他让我们懂得张扬个性就是焕发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勇猛、执信和操守才能体现人格上的自主精神,即拥有自主的思想,自主的行动,自主的是非判断力;更让我们懂得人的唯一出路在于理性地正视现实,改造现实,并改造自己……人是灵与肉的结合,是自身命运和社会发展的主体。

抽去灵魂,失为主体,剩下的肉躯就只能做牛马,做奴隶,“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压迫下不幸沦落至此,且集体无意识。

即为奴隶,便显奴性——冷漠、自私,非主体的麻木;守旧、健忘、迷信,非主体的自欺;敷衍、献媚、无特操、“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非主体的欺人与受欺。

总之是一切有悖于主体人的品性。

这种在长期的封建制度压迫下衍生出来的奴性正是种种国民劣根性的“原点” 。

人之为人的内在品质是人格;人作为人的社会认同也是人格。

鲁迅立人思想总结

鲁迅立人思想总结

鲁迅立人思想总结鲁迅立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以及他的言论中。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立人思想深受中国近代历史变革和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西方思想的启迪。

鲁迅立人思想主要包括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对人性的关注以及对民族觉醒的呼唤。

首先,鲁迅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是他思想的核心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他以尖锐的笔触揭露了社会的丑恶和不公。

他通过讽刺、嘲笑和讥讽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封建制度下的压迫、贫穷和愚昧。

他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了封建制度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不幸和困境。

鲁迅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激起了人们的思考和反思,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奠定了基础。

其次,鲁迅对人性的关注是他立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深刻地洞察到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他相信人性中既有光明和善良的一面,也有黑暗和邪恶的一面。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探索和揭示。

他批判了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的传统观念,呼吁人们敢于思考和解放自己的灵魂。

鲁迅关注人的痛苦和困境,他倡导人们要追求真理,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命运,要坚守自己的信念。

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引导人们对自己的人性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最后,鲁迅对民族觉醒的呼唤是他立人思想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背景下,鲁迅深感中国社会的困境和落后,他痛心于中国人民的屈辱和悲惨命运。

他呼吁人们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要为了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和封建制度的批判,他力图唤醒人们对他国的认识和认同,呼唤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奋起。

鲁迅的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呼唤也深深地感动了许多中国人。

综上所述,鲁迅的立人思想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瑰宝,他的作品和言论反映了他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对人性的关注以及对民族觉醒的呼唤。

他的思想引导人们对自身、对社会和对民族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的“立人”思想

鲁迅的“立人”思想

鲁迅的“立人”思想如下是关于鲁迅的“立人”思想:“五四”在对传统的反思和对外来思潮的接纳中,最积极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人的发现和文学的自觉。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也是第一个以丰厚的文学创作真正体现了新文学实绩的作家。

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鲁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思考出发,为了众多的下层民众能够摆脱掉封建的伦理道德笼罩在他们灵魂上的“非人”阴影而选择了文学,将文学作为“匕首和投枪”无畏的坚决的向传统文化展开斗争。

在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中,他从学医到从文,经历了由“立业”到“立人”的文化选择过程。

鲁迅选择学医试图从肉体上拯救国民积贫积弱的现状,但是他认识到光有健康的体魄没有清醒的灵魂是无济于事的。

鲁迅痛感民族的积弱和国人的麻木而弃医从文,并逐步确立了“立人”的文学思想,本着这种立人的精神,开始了自己的文学救国梦。

(1)首先,以文艺来改变中国人民的落后的精神状态。

鲁迅在留学日本的时候,就主张向欧洲学习,他在《摩罗诗力说》中热切的呼唤精神界战士的出现来表达自己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思想,鲁迅总结出了非人的生存状态即是“一是想做奴隶求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1918年春,当他写新小说为新文化助阵的时候,就为自己提出了借用文学的力量,来改良社会的任务,开始了改造国民性,促进民族自我反省的总体艺术构思,作品显示了理性批判精神和雄大的社会使命感。

(2)其次,通过描写农村和知识分子两类题材来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以此唤起国民的个体意识,拯救他们麻木的灵魂。

“五四”时期鲁迅反复揭发和描绘的,便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不断呈现的“吃人/被吃”主题;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深刻而尖锐地指出整个中国四千年的文化吃人的历史本质;紧接着发表的《孔乙己》(1919)和《药》(1919)都是从改造国民性的总体构思出发,痛切地揭示了封建意识对普通民众的深入肌髓的毒害;又通过阿Q来透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所有人类的人性弱点,以此来启蒙广大的民众,唤醒国民的意识表达人的觉醒,发现人,肯定人的价值就成了包括鲁迅在内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思想。

从鲁迅的“立人”思想想到的

从鲁迅的“立人”思想想到的

有幸听到上海市委党校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宝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国胜以《鲁迅的“立人”思想和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为题所作的关于鲁迅先生“立人”思想的讲座,聆听刘教授从其读鲁迅全集,谈到他所理解的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并结合其亲身实践,与我们分享他的感悟,令我享受了全新的思想盛宴,也带给了我无限启迪,引发了我结合本职工作,思考鲁迅先生“立人”思想给地方人大立法工作带来的启示。

鲁迅先生以“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鲜明地指出了“立人”的重要性,并随之提出了“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的“立人”目标,进而围绕如何“立人”,又申发出关于立人的途径和方法、基本要求、切入点和根本点的一系列论断,回答了每一个中国人面对的最重大、最基本的问题——我们如何活在现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作为地方立法机关,市人大常委会也面对着一个类似的问题——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地方立法工作;而作为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一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立我”以适应新时期地方立法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

“无论如何,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

这便是“立人”的第一种途径“改革之路”。

鲁迅先生把改革、创新视作实现生存这一最基本需求的必然途径,恰恰是赋予了“革新”以极其高度的重要性。

创新需要勇气,改革更难免壮士断腕之痛,然而“生存不是苟活”,在新时期地方立法要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及时更新理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我们需要思考,在各领域的法律法规基本完备的情况下,怎样发现社会问题、挖掘立法需求,并从追求数量转向崇尚质量;我们需要思考,在法律体系需要不断完善、本市发展面临创新转型的情况下,怎样实现从立法项目到法规内容全方位的与时俱进。

这些新的理念,必然催生我们进一步完善立项论证制度,以从纷繁复杂的情势中找准急需立法解决的问题和社会需求,并以此为导向,选择恰当的立法体例、引领法规中的制度设计,使法规真正符合实际的需求,以达成其“有效”、“管用”的质量标准。

浅析《朝花夕拾》的立人思想

浅析《朝花夕拾》的立人思想

教育信息化数码世界 P .189浅析《朝花夕拾》的立人思想周澧 雷振华 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中文系摘要:“立人思想”是鲁迅先生对中国教育的巨大贡献,彼时具有强烈的时代超前性,传承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且在中国现代教育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阐释。

所谓“立人”,简单地说就是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不仅包括学识、健康、行动,更触及精神、灵魂与情感,这与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通过对“立人思想”的回溯、反思和发展,能够为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以鲁迅先生《朝花夕拾》这一文集为研究媒介,反思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重问题,正视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道德品质、教育理念的急剧滑坡,从该文集中筛选具有典型代表的语篇,总结“立人思想”的内涵,进一步探讨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本文共同过三个部分展开探讨:首先,阐明研究背景、核心概念及研究意义,论证现代教育背景下重提“立人思想”的重要性。

其次,综合《朝花夕拾》中的文本进行“立人思想”的内涵分析,主要包括“生命本真”、“人性之美”、“精神自由”和“道德为先”四个方面。

再次,分析《朝花夕拾》中立人思想的现代教育价值,结合现代教育改革背景提出渗透、应用策略。

关键词:朝花夕拾 立人思想 教育价值 内涵一、绪论(一)研究背景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逐渐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联动格局,基于“一纲多本”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挖掘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方法,由此形成“百花齐放”的教材媒介。

客观上,教材的多样性为教育自主性提供了前提条件,尤其在中小学阶段打破统一学生考核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的平衡发展,赋予“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更大的动能。

由学校教育向前追溯,我国教育理念中有着历史悠久的“立人”思想传统,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贤人,必先修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等一路沿袭,至于近代鲁迅先生将其浓缩为“立人”——它是基于近代文化运动背景下的一种教育理念回归,其中蕴含着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强调尊重“人的主体性”、提倡引导“人的自由发展”,兼有人格、人性、人道等诸多思想要素——广义上,“五四运动”中由中国教育界提出的“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精神纲领,其出发点和立脚点都是“立人”,它是新旧文化、新旧思想、新旧社会更替轮换的一个“矛盾集合点、激化点”;由学校教育向后延伸,在中国现代教育范畴中“立人=立德树人”,这既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需要渗透到教育各个环节的基本要素。

孔子立人达人解读

孔子立人达人解读

孔子立人达人解读
孔子“立人达人”思想,是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理念。

这一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

“立人”指的是在个人修养方面,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格标准。

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基本的道德品质,通过自我修养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得体。

同时,“立人”也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人。

“达人”则强调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

孔子认为,一个具备道德修养的人,不仅应该关注自身的内在修养,还应该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来帮助他人、启发他人、成就他人。

同时,“达人”也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要注重协调和沟通,以和谐、合作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孔子“立人达人”思想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旨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鲁迅“立人”思想下的当代教育理念建构

鲁迅“立人”思想下的当代教育理念建构

鲁迅“立人”思想下的当代教育理念建构作者:章桂周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2020年第04期摘要:改造国民性和“立人”是鲁迅终生孜孜探求的问题。

“立人”的要义在于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强调具体的个体、自由的状态、精神的意义,从而让沙聚之邦转为人国。

教育追求立德树人,成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鲁迅“立人”思想可以成为当今教育理念建构汲取的思想资源,启迪广大教师要以生为本,强调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需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鲁迅;“立人”思想;教育理念;建构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2-0004-0520世纪初,我国内忧外患,社会千疮百孔。

1902年,鲁迅留学日本,在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和尼采的个人主义思想后,逐渐确立了“立人”的思想。

鲁迅好友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提到,鲁迅在日本弘文书院读书时,常与他讨论三个相关的大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他的病根何在?改造国民性和“立人”是鲁迅终生孜孜探求的问题。

鲁迅认为,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是表象,深层次的、根本的原因在于人;各国竞争的关键在于立人,在于人的个体精神自由。

他在1908年发表的《文化偏至论》中指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假不如是,槁丧且不俟夫一世。

”表明了“立人”的重要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鲁迅的“立人”思想对于当代教育理念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将会成为我们丰厚的思想资源。

一、注重个人,张扬个性鲁迅在《破恶声论》中谈到:“聚今人之所张主,理而察之,假名之曰类,则其为类之大较二:一曰汝其为国民,一曰汝其为世界人。

前者慑以不如是则亡中国,后者慑以不如是则畔文明。

寻其立意,虽都无条贯主的,而皆灭人之自我,使之混然不敢自别异,泯于大群……以独制众者古,而众或反离,以众虐独者今,而不许其抵拒,众昌言自由,而自由之蕉萃孤虚实莫甚焉。

鲁迅的“立人”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鲁迅的“立人”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鲁迅的“立人”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作者:邱兴宇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年第03期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他一生很长时间从事教育工作,虽然没有教育专著,但他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对许多教育问题发表了革新性见解和主张。

他不仅提出了关于儿童、青年、妇女教育的思想,而且对如何做一个合格教育者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

在这些教育思想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是“立人”思想,这是他文学创作的灵魂。

今天,我们再度审视鲁迅“立人”的教育思想,依然能够从中寻出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理论基石,并从中受到新的启迪。

一、“立人”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在鲁迅看来,“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坟·灯下漫笔》第一卷P212),面对中国社会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之间循环转换,国人在浸染一切的巨大“染缸”里变为“看客”的麻木沉沦,他树立了全民教育目标——改造国民的劣根性。

他希望通过教育,国人最终有“人的价格”,成为独立、自主、自由的人,能“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20世纪初,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指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事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及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鲁迅从中国现实出发,又立足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全局,提出了他的“立人”为中心的思想纲领。

鲁迅所提出的“立人”思想,表现了他对西方文明的一种总体理解与把握,即以为“欧美之强……根柢在人”,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刻理解:几千年封建专制对于人的价值的贬抑,个性的压抑尤为甚。

因此,鲁迅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的战略着眼,强调人的个性价值与精神自由。

所谓“立人”也就是人的全面彻底解放,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精神自由、受自己意识支持的实体。

在鲁迅的“立人”为中心的思想纲领中,主张一条“先觉者的个性解放→国人的个性解放→立人→立国”的道路。

在他看来,中国像一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要传播新思想,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对众多的“不沉觉者”进行思想文化启蒙。

鲁迅的立人思想

鲁迅的立人思想

鲁迅的立人思想1907年,远在日本求学的鲁迅先后抛出《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以及《破恶声论》等文章,一举确立了“立人”思想,并明确给出其“道术”:“尊个性而张精神”,也即“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

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立人”思想构成了鲁迅一生思想的基点和支柱,无论是其“五四”时期重新确立启蒙思想,还是1930年代接受阶级论思想,都是“立人”思想的不断修正、完善与实践,而不是一种否定的结果或新生的产物。

因此,青年鲁迅“立人”思想作为一个复杂甚至矛盾的统一体,必然包含多种层面的意义,只有对其进行整体性关照并予以多义性解读,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接近其思想本质。

本文将选取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阐述:一、是非论:“科学”与“救国”鲁迅对发端于西方的科学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这在此前的《中国地质略论》、《说鈤》等文已有所体现。

他认为,科学作为西方近代文明的象征,已经越来越多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交通贸迁,利于前时……饥疠之害减;教育之功全”,”他还指出,那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是“以知真理为唯一之仪的,扩脑海之波澜,扫学区之荒秽,因举其身心时力,日探自然之大法而已”,而不是为了追求实利,所以他们“常恬淡,常逊让,有理想,有圣觉”。

在此意义上,科学成为人的精神、智慧和道德的统一体,也便具有了“人性之光”。

同时,青年鲁讯并不迷信国人所热衷的科学之于救国的各种学说,他审慎地指出:那些“抱残守阙之辈”,却“耳新声而疾走”,而“借口科学,怀疑中国古然之神龙”的人,实际上却不知“科学何物,适用何事,进化之状奈何,文明之谊何解”,其真实的心理是“见中国式微,则虽一石一华,亦加轻薄,于是吹索抉剔”。

对于“汝其为国民”、“汝其为世界人”、“破迷信”、“崇侵略”、“尽义务”、“同文字”、“弃祖国”、“尚齐一”的论调,鲁迅将其斥之为“伪士”的“恶声”。

而对那些“取经”的留学生,鲁迅讥讽道:“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以所拾尘芥,罗列人前,谓钩爪锯牙,为国家首事”。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

论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摘要:“立人”思想是鲁迅早期为拯救中国危亡而提出的观点,它成为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其基点在于中国传统的“立心”思想和西方尼采等人以个体为本位的现代主义思想。

重点在于个体内心的建设和人格精神的构建,即通过“立人”达到“立国”这一目的。

鲁迅的“立人”思想,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立足于当时中国现状,借鉴于西方新兴思潮,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青年鲁迅;“立人”思想;形成基础;内容特点鲁迅作为一个历史的现实主义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潜在的制约和影响。

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国现状,“传统文化熏陶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使得鲁迅试图通过‘立人’复兴中华”,即通过“立人”达到“立国”,这种深刻而有点偏颇的“立人”思想,在当时中国社会乃至今天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青年鲁迅“立人”思想形成的基础鲁迅生活的时代,正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攘忧之世”,这就决定了青年鲁迅不得不积极入时,为中国能在世界强国之林寻得立足之地而四处奔波。

青年鲁迅萌发“立人”救国的思想,除了个人内在的原因之外,还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不无关系。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是一个危机四伏和民族矛盾异常突出的时代,面对外族的入侵,抵抗一败再败,一个自大的民族终于暴露出不堪一击的真面目,割地赔款使中国丧失主权,种族灭亡迫在眉睫,民族危机日益凸现,而当时的中国则呈现出两种现状,一是以最高统治者为代表的大地主阶级守旧派,他们继续奉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自大独尊思想;而另一类则是生活在下层的劳苦民众,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意识的毒害,他们对启蒙思想忽视、排斥,加之极端落后的教育水平,下层民众处于一种蒙昧半蒙昧状态之中,甚至滋生出麻木奴化的思想,面对中国社会的转型,继往和启蒙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

由此来看,中国20世纪初期的“攘忧之世”的社会现状和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的“以天下为己任”“匡扶天下”的“士”精神共同构成了鲁迅早期“立人”思想的坚实基础,同时这也是鲁迅“立人”思想雏形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在彷徨中呐喊--鲁迅“立人”思想的内涵及其形成过程

在彷徨中呐喊--鲁迅“立人”思想的内涵及其形成过程
全面具体地理解人的内涵是鲁迅提出人的概念的首要前提因而他的作品中塑造的各式各样的人物都有促成其性格和命运的特定生存环境自欺欺人欺软怕硬的阿q意志消沉悲观失望的魏连殳受苦受难愚昧无知的祥林嫂等一系列人物无不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描摹出来的
学园 I X U E Y U A N
2 0 1 4年 第 2 2期
境地。鲁迅 向来痛恨看客们的自私冷漠 , 在杂文 《 最先与最
后》 中他点出了这些人的本质危害, 正是在这种 “ 不为戎首 , 不为祸始”的中庸思想影响下 ,国民逐渐养成了 “ 坐山观虎 斗”的逃避性格 , 这便使得千年来的中华民族成为容易被欺 侮 、被颠 覆 、被毁灭 的民族 。所 以 , 要 消 除这 样 的人 , 首 先 要做的就是把这个 “ 群”打散 、 打烂 , 逼着人有新异的想法 , 渐而使他们 自觉地转变想法。只有如此 ,人才能 “ 以己为中 枢” ,思想 行 动全 凭 自己的意 志去 裁决 执行 、无 须 对着 锈迹 斑斑 的 “ 铁屋 ” 的墙壁 抬头 聆听 头顶 的号令 。
解鲁迅思想的一个窗口。本文以论述鲁迅 “ 立人”思想的内涵和形成过程为主,试 图为鲁迅 的 “ 立人”思想理清脉络。
【 关键词 】 鲁迅 “ 立人”思想 内涵 形成过程
【 中图分类号 】 1 0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4 8 1 0( 2 0 1 4) 2 2 —0 0 6 8 —0 2
立的思考和行动能力 ,而非待在群体中做看客。鲁迅认为 , 旦把 人 归为 “ 群” ,那 么社 会 的发展 便很 少会 有 希望 。 当

时的处境下人人 自危、陈腐守旧的 “ 群体领袖”们更是使出 各式手段维持现状、 保住 自己的权威 ; 而群体 中的大部分人 充当了 “ 看客”的角色,只要被惩罚和嘲笑的人不是 自己, 那么面对别人的痛苦便心安理得地抱着猎奇的心理 , 殊不知 自己也 只是 处于 “ 暂 时做 稳 了奴隶 ”或 “ 连奴 隶都 不是 ”的

鲁迅的“立人”思想和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

鲁迅的“立人”思想和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

鲁迅的“立人”思想和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作者:刘国胜来源:《市场观察》2013年第06期1907年,鲁迅先生在比较分析了世界各国的情况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之后的近30年中,聚焦“立人”,先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他完整的“立人”思想。

作为一名企业的实际工作者,我认为,这一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我所理解的鲁迅“立人”思想依我浅见,鲁迅的“立人”思想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一是关于“立人”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要在国际竞争中有立足之地,“首在立人”,把人树立起来了,其他一切事情才好兴办,否则,衰败、沦亡是难免的。

二是关于“立人”的目标。

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但是,“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

人“要有理想的光”,“致人性于全”。

物质生活固然要紧,但是精神生活更重要。

应当“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三是关于“立人”的途径和方法。

基本的是改革之路和开放之道。

“无论如何,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

“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倘不洗心,殊难革面”;要十分重视风俗习惯的改革。

“中国太难改变了”,但是再难也得改革。

与改革密切相关的是开放。

“比较既周,爰生自觉”,要实行“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四是关于“立人”的基本要求。

包括待人之道和处世之道。

待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诚和爱。

人当以诚为本,苟安于虚伪便不配做人。

必须正视问题,反对“瞒和骗”,反对心口不一、台后台前不一的“做戏的虚无党”。

人当以爱为纲——“以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为纲”,注重“幼者本位”和“弱者本位”的爱。

作为爱的延伸,人与人之间应当互助相师。

处事之道,“可以记一个总纲”,“认真点”,现实点——“眼光不可不放大但不可放得太大”。

要有“泥土精神”和“一木一石”精神。

浅谈鲁迅的“立人”思想和中学鲁迅作品教学

浅谈鲁迅的“立人”思想和中学鲁迅作品教学

浅谈鲁迅的“立人”思想和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摘要】从“立人”出发,鲁迅终其一生追求着自身的独立个性和思想自由,也就是个性主义。

在鲁迅看来,既然要立人,当然就要维护人的正当权益、地位、尊严,自然也包括自己的正当权益、地位、尊严。

鲁迅作品中,无论是语言魅力,还是思想内涵,都体现了作品“美”的本质。

在教学时应该紧紧抓住“美”这一切入点,深入文本,分析语言艺术,提炼先生深邃丰富的思想力量,转化为学生审美素养的养料。

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深刻的语言美、形象美、结构美以及作品表达出来的作者本人的思想美,是同一时期其他作家所不能比拟的,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宝贵材料。

【关键词】鲁迅作品;“立人”思想;审美素养;教学价值自20世纪20年代初鲁迅作品被选入教材以来,至今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

期间,无论教材如何改版,各时期、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始终是“重量级嘉宾”。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新时代背景下,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也有所变化。

受鲁迅“思想家”光辉的影响,鲁迅作品教学长期以来更多注重对作者思想内容的挖掘,而对作品的“审美”存在一定的缺失。

无论是鲁迅先生的语言魅力,还是作品中蕴含的深邃思想,无一不是“美”的彰显与体现,对于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浅谈鲁迅的“立人”思想鲁迅曾说:“立国先立人”,“立人”的精神实质即为摒弃国民劣根性,重塑新型的民族性格。

在鲁迅看来,“立人”是“兴国”的前提。

也就是说,在“兴国”(亦即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这一系统工程中,最根本、最关键的一项是“人”的工程。

鲁迅对“立人”的正面主张,比如他希望中国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能容纳新潮等,其实就是鲁迅本人精神的写照。

“鲁迅精神”是一种百折不回、独立自强的人格精神,是中国人为生存、解放而奋斗的一种民族精神。

鲁迅的“立人”,就是要培养这种民族精神。

“立人”是鲁迅毕生事业的起点和归宿———他所从事的文艺运动不过是“立人”的一种手段。

对立人思想的理解

对立人思想的理解

对立人思想的理解一、什么是对立人思想对立人思想呢,这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啊,就是一种看待事物时,把人和事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

比如说,在一个公司里,员工觉得老板就是在压榨自己,只想着让自己多干活,少给钱,这就是一种对立人思想的表现。

员工把自己和老板完全放在了对立面,没有去想老板也有老板的难处,要考虑整个公司的运营,要承担各种风险。

1. 在生活中的体现生活里这样的情况可不少。

就像小区里业主和物业之间,业主总觉得物业收了钱不办事,光知道收钱,这卫生打扫不干净,那设施维护不及时。

物业呢,觉得业主事儿多,不好伺候,这物业费还不好收。

双方都把对方当成对立面,而不是想着怎么共同把小区的环境搞好,让大家住得舒心。

再好比说,孩子和家长之间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孩子觉得家长管得太严,限制自己的自由,不让玩游戏,不让出去玩。

家长呢,觉得孩子就知道玩,不好好学习,双方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2. 对立人思想的弊端这种思想的弊端可真是太多了。

首先啊,它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就像刚刚说的员工和老板的事儿,如果一直对立着,员工不好好工作,老板也不体谅员工,那公司的效益肯定好不了,最后可能大家都没饭吃。

而且啊,对立人思想还会破坏人际关系。

人和人之间本来可以和谐相处的,但是一旦有了这种思想,就会互相猜忌,互相指责,感情就会越来越淡。

就像邻居之间,如果总是互相看不顺眼,有点小事就吵起来,那住得也不舒坦啊。

3. 如何避免对立人思想那怎么避免这种思想呢?其实也不难。

第一呢,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

还是拿员工和老板来说,员工要是能想想老板的压力,老板要是能体会员工的辛苦,那双方就能互相理解了。

第二,要多沟通。

业主和物业要是能坐下来好好聊聊,把各自的想法和难处都说说,那很多矛盾就可以解决了。

孩子和家长也是一样,多交流交流,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家长也讲讲自己的担心,这样关系就能缓和很多。

二、对立人思想在历史中的影子1. 历史故事中的对立人思想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对立人思想的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鲁迅“立人”思想的人格内涵集中体现于他对国人传统奴性的批判与矫正:其一,人的自觉,以自尊、自珍与自强的意识把握生命的权利和人生价值;其二,个性的发展,以勇猛、执信和操守的独立精神实现自主的存在;其三,行为的理性,以求真、向善的生活态度赢得美的人生。

关键词: 1.鲁迅 2.立人 3.人格鲁迅一生致力于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在他的各种文体著述中,对国民劣根性及其社会根由的锐利透析、辛辣讽刺、无情抨击及活脱脱的摹写、刻画比比皆是,而其指归却是“立人”,使国人都具人格而不是“奴格”。

人是灵与肉的结合,是自身命运和社会发展的主体。

抽去灵魂,失为主体,剩下的肉躯就只能做牛马,做奴隶,“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呐喊•自序)。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压迫下不幸沦落至此,且集体无意识。

即为奴隶,便显奴性——冷漠、自私,非主体的麻木;守旧、健忘、迷信,非主体的自欺;敷衍、献媚、无特操、“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忽然想到七),非主体的欺人与受欺。

总之是一切有悖于主体人的品性。

这种在长期的封建制度压迫下衍生出来的奴性正是种种国民劣根性的“原点”。

①人之为人的内在品质是人格;人作为人的社会认同也是人格。

所以鲁迅认为,要让一个丧失了人格的民族免于灭亡,“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使之找回灵魂,还为主体。

这就是“立人”,让趴着的奴隶站立起来做人。

“找回灵魂”便是“文明批评”,医治奴性的病根;“还为主体”便是“社会批评”,抨击致人于奴的社会弊端。

这两方面形成了鲁迅立人思想的完整体系,而贯穿其中的正是矫正国人传统奴性的人格内涵:人的自觉、个性的发展和行为的理性。

1.人的自觉人是什么?人=动物+文化。

②这个“文化”指的是人的社会生存环境,包括生产方式、社会体制、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的总和。

特定社会文化孕育特定类型的社会人。

鲁迅认为,“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老调子已经唱完),并且“从来如此”(狂人日记),“天不变,道亦不变”,人人都须“存天理,灭人欲”。

于是,中国人便“坐稳了奴隶”,甚或“想做奴隶而不得”(灯下漫笔)。

于是鲁迅得出了“人+家畜性=某一种人”的另一种答案(略论中国人的脸)。

但是鲁迅理想中的人,首先是具有人的自觉品性的生命存在。

它的根本自觉就在于把握住自己生存的权利和生命的价值。

“自觉”是人的精神支柱,自觉的生命是人生意义的展现而不是“苟活”。

所以,他“心以为然的道理”,“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这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其核心就是对以生命形式存在的人的“爱”,发自人的自觉的自尊、自珍和自强的爱。

而“从来如此”的定理实质上就是要人一代接一代地做旧礼教、旧体制的殉葬品,完全泯灭了人的生命价值,显然违反了生命的基本道理。

既要“保存这生命”,就要树立起人的自尊。

人是万物之灵,天地至尊。

人命贱如草芥,何谈“保存”?是此,中国人在无视人的社会中已经习惯于“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

”(灯下漫笔)《祝福》中饱受封建礼教身心摧残的祥林嫂最终沦为“千人踏,万人跨”的“非人”,也没能赎清“一世的罪名”(祝福)。

礼教杀人,而芸芸众生或冷漠、或讥诮、或鄙视,也有意无意地帮着作贱人:作践人的肉体,作践人的灵魂。

然而在作践人的愉悦中,他们也作践了自己作为人的尊严,自行退化成了兽,于是也就见怪不怪地看吃人,心安理得地跟着吃人,最终也无可抱怨地被人吃。

“死的说‘阿呀’,活的高兴着。

”(暴君的臣民)既要“延续这生命”,就必须珍爱生命,像生命的“过客”(过客)那样,任是“困顿”到像一个叫花子,“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依然不屈服、不妥协、不回头、不停步,认准了最后的出路,一意地“奋然”走去。

因为他知道,“回转去”的结果不是被恶势力吃掉,就是与之同流合污,生命就毫无价值地结束。

自珍的爱也是推己及人的爱,及整个人类的爱,终为“全体人”的自珍。

正因于全体人的不自珍,鲁迅“主张一条‘先觉者的个性解放→立人→立国’的道路”③来拯救我们民族的沦亡。

所以他在早期发表的《摩罗诗力说》一文中就疾呼:“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有作至诚之声,至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作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至诚”、“温煦”就是先觉的战士对于“人”的珍爱,也应是及于全体人的普遍道德的起点。

既要“发展这生命”,就必须自强,勇于“走异路,逃异乡,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鲁迅深恶国人惯于得过且过,只要得了“略等于牛马的价格”就“心悦诚服”(灯下漫笔),或则“敷衍”“狗苟”,满足于“精神胜利”,靠“瞒和骗”而苟活,“‘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

”(摩罗诗力说) 所以他痛心疾首的呐喊:“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忽然想到五)把握生的权利和生命价值的真谛就是爱生命。

鲁迅热情地借赞美“野草”而赞美生命:虽然“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个夺取它的生存。

”在鲁迅看来,这就是生命的哲学:“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野草•题辞)人类生命的意义正在于此:作为类的存在,它体现为一种前进的“文化”;作为个体的存在,它就是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

“死亡”不过证明生命“曾经存活”而并非抹煞它的存在;“腐朽”则体现它育新的价值而非于人类发展的“空虚”。

因此,对于这“生命”,没有什么“从来如此”,“道”也须常变常新,一切的“万岁”都是梦呓,不过是妄图死亡永垂而实则逃避新生。

人的生命应当完完全全是生的勃发,生的竞争,生的进化。

对于这“生命”,生存就是“天理”,发展就是“人欲”。

人类正是像野草“吸取露,吸取水”那样,靠着辛勤的劳动和创造而发展壮大;像野草“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那样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继往开来。

然而,这一切又并不像野草那样纯粹出于自然,而是自觉——对于生命自觉的爱和爱的自觉。

我们作为人的一切品性就源于这样的自觉。

生命的自觉是人的灵魂。

2.个性的发展鲁迅认为,“立人”的“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文化偏至论)。

因为中国国民性的特点就是无个性,不容个性。

大家彼此彼此,“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论睁了眼看)谁要出人头地想试着站起来,定然遭到一致的断喝:“我们的祖先一向是爬的,不许你站!”(革命时代的文学)于是大家默默无声的永远做猴子。

张扬个性就是焕发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使人摆脱死气沉沉、千篇一律的生存定式,人人都发展成为一个“自我”。

马克思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④这种类的特性表现在个体身上就是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的自由、自觉伸展。

“自由”是每个人自我的发展;“自觉”是个体符合整体共同利益的发展。

鲁迅的个人发展观同样包含了“自由”和“自觉”两部分:“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并不是放纵。

”(北京通信)但是既然“苟活”,也就无所谓“发展”。

人的个性是无法在“苟活”中发展起来的。

中国人为什么安于“苟活”?鲁迅看到了骨子里:“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

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

”(灯下漫笔) 这“弊”就是打破了醉人的梦幻,甚而招来坐牢杀头的灾祸,且还未必真“动弹”得了。

所以,“苟活”的人自然怯弱。

“无祸便是福”,中国人的格言。

于是“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苟活”的人自然无执信。

那叫“不通世故”,“死脑筋”。

于是“怎样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狂造谣,蝇营狗苟”;“苟活”的人自然“无特操”。

只要事不关己,做个“二花脸”又何妨?于是朝三暮四,人云亦云,“假借大义,窃取美名”,再不然便“忘得干干净净”(十四年的读经)。

所以,“苟活”的人,其人格中最缺乏的内涵就是勇猛、执信和操守。

勇猛,就是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而不是靠着“瞒和骗”来自欺欺人;就是“要大胆地说话,勇敢的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文化偏至论);就是要韧性的战斗,“虽屡踣屡僵,而终得现其理想”(无声的中国)。

中国人太驯良了,驯良得甘愿做牛马,“只求主人决定他们怎样跑”(灯下漫笔),这在鲁迅看来“简直倒是没出息”。

所以他竭力提倡恢复“中国人性质中所本有的”“洋气”,即现在只在洋人身上显现出来的“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的气质(从孩子照相说起)。

这就是个性。

执信,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念,抱定一个目标,顽强地向前走去。

执信的人一定自信,同时“他信”。

“自信”与“他信”是一胞双胎,自信的人才有“他信”的气魄和气度;并且人人“自信”并“他信”,世界上就无所谓“无信”。

鲁迅由衷的赞叹汉唐气魄宏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接受外来文化“就如将彼俘来一样”。

这就是“自信”并“他信”。

人无自信,当然更不敢于他信,剩下的就只有“自欺力”了,于是就显出积弱民族的典型心态:“退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看镜有感);而“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种种忌讳就来了,中国人热衷于求神敬鬼,崇古人,怕洋人,皆因缺乏自信,并无他信,只能靠着迷信来自欺。

所幸中国自古就有“脊梁”似的人物,是以绵延数千年而不致灭种。

鲁迅称赞他们“有确信,不自欺”,堪为国人的楷模。

这就是个性。

操守,就是行动处事要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原则、自己的目的。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而是“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

”其为人格,就是不附势、不盲从、不媚俗,而只重实际,崇真理。

这就是个性。

鲁迅尤其痛恨“可彼可此”的圆滑态度,斥之为“骑墙”和“随风倒”(我来说“持中”的真相)。

勇猛、执信和操守都体现为人格上的自主精神:自主的思想,自主的行动,自主的是非判断力。

人的个性便是在这样的自主中生成、发展和完善,从而形成主体人的内质。

3.行为的理性理性的行为是合规定性与合目的性的行为。

规定性表明行为的外在制约,必须是合理的、合法的、合道义的,合公平原则的,总之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和规范的,因而是真;目的性表明自己的内在需要,或是利己的,或是利他的,至少是不妨碍他人或有所补偿的,总之是有益的,因而是善;理性原是人的类本质,体现在人的行为当中,便是求真、向善。

这样的行为观照着人的本质力量,因而是美。

人类理性的评判标准就是行为的真善美。

众所周知,鲁迅笔下有三种人,代表了三种行为态度:其一是“先觉”的“精神界之战士”,他们顺应历史潮流,为人类生存而战,牺牲自己,拯救众人,是人类理性的代表;其二是愚弱的“庸众”,他们行为的最大特征是非理性:不愿求真,拒绝向善,一味的茫然、偏执、迷信,小生产者的狭隘与自私,在奴隶的境遇中感受着虚幻的“美”;其三是“赵贵翁”之流封建统治者,他们逆历史潮流而动,一切损人利己,当然是反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