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与社会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史与社会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建设民主的课堂气氛,拓宽历史与社会课堂,从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改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一方面不断研究学习《历史与社会课标》,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的开拓创新,大胆尝试和探索。
一、搞好自主探究,重视课前预习
所谓自主探究是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时,极少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是自己独立完成。开展自主探究时,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确定探究的对象,设计探究的程序,收集所需信息,检查自身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直到最后得出结论。简言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经过各种探究活动独立地解决问题。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思想内涵广泛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中。在新课改的精神要求下,历史与社会教学越来越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将课改精神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新课改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就是要求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搞好课前预习,不仅改变以往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能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从而开展自主探究。
在自主探究时,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料及提示相关信息,起着活动的辅助者和组织者的作用。由此可见,自主探究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地发挥创造性的机会,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更直接,印象也更深刻。
二、在合作中学习,发掘学生潜能
1.激趣指导
兴趣是学生学习是否成功的致命环节,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中兴趣显得非常重要,这里的合作学习既有师生间的合作学习又有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学习。那么,要想使一堂课上的生动有趣更有价值,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学生正处于模仿能力很强的阶段,通过向学生介绍历史上杰出人物对历史
及社会知识的重视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如唐太宗李世民认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可见唐太宗对历史及社会知识的重视程度。
通过向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他们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历史人物有很多,如秦始皇为什么要实行中央集权制,而刘邦要实行分封制?这些历史人物的成功经验有哪些值得现在社会借鉴呢?甲午战争为什么中国会失败?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历史问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搭配,合理分组
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既能让学生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感,又能使他们认识到积极互赖、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它对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合作、社交等各种技能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教师参与,适时调控
在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研讨,是实施“合作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更为重要,要使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换,重心下移,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在具体分析问题时,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交流。良好默契的学习氛围的养成,是教学活动的难点,也是闪光点,它要求教师:教风民主、知识全面、思维敏捷、驾驭课堂娴熟自如,调控得心应手。特别表现在学生质疑问难上教师要坚信:态度上只有沉下来,学生的问题才能提上去。同时,师生都应明白这样几句话:举疑不在大小,不会则难;解疑重在点拨,喻则善教;求知不应待知,自得才乐;知识重在探究,积累乃博。
三、构建历史与社会大课堂
毋庸讳言,生活是多元化的、五彩缤纷的、具体形象的、有血有肉的“现在进行时”,不是“干瘪、教条、刻板、僵死”的“过去完成时”。历史与社会知识绝不是“死”的与现实未来无关的东西,相反,历史与社会内容所反映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现实是课堂的自然延伸。新教材突出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素材也已不断在丰富。但如果老师不设法拓展和补充,那么课堂教学的体验和感受就相当空洞,就无法生动揭示历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无法给学生以“鉴古观今”、“彰往察来”的启迪,无法学以致用,尤其是关于历史知识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感受,上课时学生就兴趣不浓,索然无味了。所以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可以通过各种专题知识讲座,了解历史、地理以及探讨当前发生的热点问题。使我们的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兴趣盎然中给学生以强烈的美感,使心灵、品格、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使学生感受到对人生的追求、激起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新一轮教学改革大大减少了知识量,使课堂内师生互动,探索性学习有了更多余地,这正是国家推行教学改革的精神所在,利用合作探究方式打破课堂教学机械刻板的僵化局面,使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处于主动状态,提起对历史与社会的兴趣。总之我们应将传承与创新作为新课改形势下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核心,从而真正培养出面向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仁华:《课程改革与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