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人保护系统发展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行人保护系统发展现状

现在路面上的车越来越多,不少城市的交通主干道天天搞“车展”,汽车与行人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汽车与行人的小摩擦也不时见诸街头。自从汽车发明面世以来,汽车与行人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一直是汽车厂家思考的重点,具体表现为“行人保护”。如今“行人保护”这个重点已发展为汽车厂家的营销关键点——无论是从人道主义角度考虑(保护行人安全),抑或是从商业角度考虑(维护客户利益),“行人保护”都是汽车厂家不可回避的问题。

其实“行人保护”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目前围绕这项内容,主要分为“行人保护材质”和“行人保护系统”两大方向。在这两个方向上,“材质派”和“系统派”都能用一些实例去说明自己的可行性。消费者在面对这些观点与概念的碰撞时,多少有些坠入云里雾里的感觉——究竟哪种更靠谱?

“行人保护”到底为何物?

行人安全保护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的,到了90年代末开始在欧洲大幅度推广,在欧洲交通安全联系会议中专门出现了行人安全工作组,提出了行人安全法规,这一法规在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

行人保护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尽可能地降低汽车在碰撞行人时对行人造成的伤害。在一起标准的行人碰撞事故中,行人除了被汽车撞击受伤外,还受到撞击后倒向汽车时造成的碰撞受伤。因此,行人的小腿、膝盖、骨盆、胸部和头部是最常见的受伤区域。

目前流行的降低行人受伤的方法主要是降低保险杠高度、减低保险杠硬度(尤其是左右边缘)、减缓发动机盖前沿坡度、降低发动机罩强度、减少行人与翼子板区域接触、尽量避免行人头部与风挡边缘接触同时尽量保证头部与风挡中部接触。

从行人保护的目的和标准看,降低汽车对行人的伤害最直接的做法便是降低汽车与行人接触面部位的强度,由此带来的便是这些部位材质的变化。但汽车外观部件强度的降低也可能会同时减低汽车驾乘人员的安全系数。

材质变软了就真的安全吗?

被软的东西碰着不疼,被硬的东西碰着则会很疼,这是谁都懂的常识。目前不少汽车厂家在研究行人保护技术的时候,会先从汽车前部材质着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保险杠材质由金属转变为塑料。

汽车保险杠位于汽车前方和后方的大部分区域,可避免车辆外部损坏时对车辆安全系统造成的影响,在高速撞击时减少驾乘人员受到的伤害。以往汽车前后保险杠是以金属材料为主,现在保险杠越来越多的用于行人保护,而非单纯保护驾乘人员。

目前轿车的前后保险杠称为塑料保险杠。塑料保险杠是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等三部分组成。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厚度为1.5毫米左右的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型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上,横梁与车架纵梁螺丝联接,可以随时拆卸下来。这种塑料保险杠使用的塑料,大体上使用聚脂系和聚丙烯系两种材料,采用注射成型法制成。

一些厂家的宣传资料介绍,这种塑料保险杠在与行人发生碰撞后,会产生形变,达到吸能的效果,减少行人与汽车之间的硬接触;保险杠损坏后,修复或更换也会十分方便。从厂家的宣传资料看,这种塑料材质保险杠似乎在行人安全保护及车主保养维护方面找到了平衡点。

不过,大部分消费者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传统层面,即将硬度视为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塑料保险杠的出现令消费者队伍中出现两种声音:接受塑料保险杠保护行人的观点、质疑塑料保险杠的作用。从目前来看,质疑塑料保险杠的声音更大一些。

网上不时会出现一些帖子,内容基本上是说某品牌的某款车型“不耐撞”,“只是碰一下前保险杠就凹下去一大块了”。其中以日系品牌车型居多。在帖子的评论中,大部分是在嘲笑这种“不耐撞”的设计,甚至怀疑厂家是在“偷工减料节省成本”。虽然不能排除评论中有“挑事者”在煽动,但消费者在购车时,也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对汽车保险杠的塑料材质有所顾忌。

其实汽车保险杠采用塑料材质已成为的主流,塑料保险杠也的确能减轻行人被撞时受到的伤害。但问题的关键是:塑料保险杠内部是否还有保护驾乘人员的材料?

经过媒体的测试和揭秘,目前市场上不少轿车的前后保险杠内部并无配备防撞钢梁,一些车型只在保险杠内部填充起缓冲作用的泡沫材料,保险杠与车架之间的区域成为一个安全隐患。汽车与行人碰撞时可保护行人,但如果与其他车辆或障碍物碰撞时,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将得不到有效保证,只能靠车架进行保护。

用高科技及特别构造提升安全系数

上文提到的行人保护结构,专业的名称应为“碰撞缓冲防护系统”,这种技术目前已经普及。除了采用塑料保险杠意外,在发动机舱盖段面上采用缓冲结构设计,也是目前国内汽车厂商较为常见的做法。

单靠材质保护多少有些“最后防线”的感觉,因此,汽车厂家在材质保护的基础上,已经研发出一系列主动保护系统:

1、主动防护引擎盖系统。该系统利用引擎盖弹升技术,使发动机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瞬间鼓起,使人体不是碰撞在坚硬车壳上,而是碰撞在柔性与圆滑的表面上。在检测到撞人之后,车辆就会自动启动发动机盖弹升控制模块,车内配备的弹射装置便可瞬间将发动机罩提高,使被撞行人有足够的缓冲空间。

2、智能安全保护系统。该系统能够对行人采取主动保护,在事故发生以前就及时通知驾驶员,避免车祸的发生或者将伤害降至最小。这些车载设备包括安装在车身各个部位的传感器、激光雷达、红外线、超声波传感器、盲点探测器等,具有事故监测功能,能随时通过声音、图像等方式向驾驶员提供车辆周围及车辆本身的必要信息,并可以自动或半自动地进行车辆控制,从而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3、车外行人安全气囊系统。是以气囊为碰撞缓冲装置,为避免人体撞击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发动机盖以及前挡风玻璃附近设置安全气囊,两者配合使用。发动机盖气囊在保险杠上方紧靠保险杠处开始展开。但目前只有在国外一些高档车上才能看到这样的配置,国内还没有引入这种安全系统的车型。

提前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在事故发生后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行人的伤害,行人保护系统的作用更明显,只是这些效果明显的保护系统与经济车型无缘。

此外,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嘴”设计也包含了行人保护的设计理念。“大嘴”设计意味着车头部位更加平整,中网与前保险杠尽可能地处于一个平面当中,碰撞发生时车头与人体接触面积较大,可以减小伤害的程度。因此,车头面积越大、越平整,此类伤害也就越小。

行人与汽车如何才能和谐相处?

当然,任何行人保护措施都不是万能的,比如软质材料外观部件、行人保护系统等,最佳的保护效果必须在限定的车速以内才能实现,比如60km/h以下或更低的速度。若在高速状态下与行人发生碰撞,再多的保护系统都没有多大作用。

目前国内汽车数量与日俱增,行人与汽车的矛盾越发突出,汽车碰撞行人的事故频发。一方面,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行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在行车道上行走或骑行等等,都是酿成事故的隐患。另一方面,部分汽车驾驶员的素质不高,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据统计,从1998年开始,中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行人超过2万人,约占总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0%。国外交通事故大多以车碰车事故为主,而中国车撞人的事故却为数不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