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企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中小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浅谈

摘要:为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控制和处置事故,工业企业都应该建立完备可行的安全事故处理预案。该文针对中小钢铁企业这方面的管理工作谈相关探讨。

关键词:钢铁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处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21003-146-02

钢铁企业具有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及生产过程连续的特点,主要生产设各有炼铁高炉、

炼钢转炉、炼焦焦炉、轧钢生产线、大型锅炉、大型起重机械、大型车辆等生产设备。设

施种类繁多,危险因素复杂,危害性大,各工序之间的关联程度较高。生产过程中主要事

故类型有煤气中毒、火灾和爆炸、高温液体喷溅、溢出和泄露、机械伤害、电缆隧道桥架

火灾、煤粉爆炸、职业病危害等。发生事故的风险高,安全管理的难道大,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机械伤害、职业病等重大安全生产危险因素。

首先,根据国家标准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对特定的生产场所

及贮存场所确定为企业危险目标。根据危险性的大小将危险源划分为A级危险源、B级危

险源、C级危险源三个等级。A级危险源即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

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工艺条件特殊,易发生事

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严重人员伤亡的场所和设施如油库、火药库、高压锅炉、加热炉、

烧结点火器、喷煤系统及煤气贮柜等,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

和设施。B级危险源是指作业的危险性较大,危险物质储存数量较大,但未超过临界量,

工艺条件较为特殊,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具有一定

危害的场所和设施如煤气水封、防爆板、煤气阀门、放散阀等。C级危险源是指作业的危

险性较小,危险物质储存数量较少,工艺条件一般,即使发生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较小的

场所和设施如机械传动部位等。

其次,要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最好以企业的最高领导者担任组长,成员由安全、

环保、生产、安保、能源、运输部门和危险源较集中的成员单位领导者组成。要在事故发

生的第一时间分别负责指挥调度、监测监护、疏散人员、组织抢险救援、生产恢复和善后

及评估等各项工作。小组成员及其所在单位要分工清晰、责权明确,务求高效。

第三,要完备报警装置,制定切实可行、简捷高效的应急措施。

采用可靠的仪器、仪表等技术监控措施对公司内部危险源建立完善技术监控手段,保

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要制定可靠的人工监控方式,定期检查确认,及时发现和解决

出现的问题和隐患。

根据钢铁企业生产特点、事故情况和企业对事故的控制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可制定

三级应急响应预案:

1Ⅰ级响应。这个级别包括一般安全生产事故及能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类别的事故。包

括极小范围的危险物资泄露,可能发生小型火灾初期。现场人员要履行他们的职责,分厂

及作业区的应急能力也可以处置。

2Ⅱ级响应现场应急。公司的应急能力可以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影响范围基本处于厂内,主要部位需要关闭,要立即采取行动以保护现场人员和阻止事态进一步扩散。现场人

员应履行他们的职责,公司应急预案全面启动。

3Ⅲ级响应全体应急。这个级别包括特别重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已超出企业事故

应急处置能力、向周边扩散影响范围超出厂界,事故可能影响周边企业或公众。公司生产

区需全部关闭,需采取立即行动保护和撤离现场人员,需要取得外部支援,请求政府启动

应急预案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响应程序可参照下图所示制定。

1、初期响应

紧急情况发生时,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人员根据事故情况确定的应急响应级别启动

应急程序,如通知有关人员到位、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等。

应急行动队伍及时进入事故现场,积极快速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人群疏散等有

关的应急救援工作。

1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处理措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将采取相应应急处理救援措施:

1问清报告人姓名、单位部门和联系电话。

2问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主要毒物、事故性质、对救援

的要求,同时做好电话记录。

3按应急救援程序,派出救援队伍。

4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5保持与救援队伍联系,视事故发展状况,必要时排出增援队伍。

2危险区的划定和隔离:

各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选择有利地形地点设置现场救援指挥部或救援、急救医疗点。

3事故现场检测与评估:

应快速鉴定危险源的性质及危害程度,测定出事故的危害区域,提供有关数据。

4应急救援人员的防护监护:

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中,应配戴好防护装置,并随时注意事故的发展变化,做好自身防护,执行救援任务时,应以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互相照应,带好通讯工具,随时保持通讯联系。

5危险区域人员的紧急疏散与撤离

1在组织和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后,再撤离危险区域。

2组织员工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

3员工要互救互助进行撤离。

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后,进入应急恢复阶段;当事态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进入扩大应急响应。

2、扩大应急响应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或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事故响应级别需要提高时,应积极快速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人群疏散等有关的应急救援工作,并向政府部门及外援机构请求援助。

1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应尽快地开通通讯网络,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险程度,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行动。

2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抢险人员撤离的优先顺序是周围群众与员工――工作人员中的非关键人员――应急关键人员之外的所有人员――全部撤离。

3事故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1对现场潜在的危害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2人员安全疏散。

3现场交通管制。

4现场治安秩序维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