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文言翻译题的八个考查点专题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翻译题的八个考查点
文言语句翻译是古文阅读中的重点和难点。下面以历年高考中出现的一些句子为例,谈谈高考文言语句翻译题的备考。
考查点之一:古今异义词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书写相同但意思和用法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比如:
例1: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有读史书的人说:“晋国军队三头猪渡过黄河。”)
例2: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
例1中,“史记”的翻译可能会有些难度,其语境义为“史书”,而不是现在所说的司马迁的《史记》;另外,“河”古义专指“黄河”。而例2的关键词为“忍”和“去”,其中的“忍”在教材里出现过——《鸿门宴》有“君王为人不忍”一句,这个“忍”也是“心狠、残忍”;“不去”的“去”也属古今异义,今意“往”,古意指“离开”。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因此,考生解答翻译题时应警惕与现代汉语形似的双音节词,切不可轻易地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古代汉语的词语,以免造成“以今释古”的错误。比如:
例3: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例4: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说:“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地把它当作珍宝来收藏,不要使它毁坏。”)
例3中的“设备”、例4中的“宝藏”都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翻译时应分开解释,分别指“设置防备”和“把……当作珍宝收藏”(“宝藏”直接译成“珍藏”也对)。
考查点之二:同义复词、偏义复词
所谓“同义复词”,指古代汉语中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词语。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因同义复词两个部分的意义相差甚远,常让人无从下手;其实,在具体翻译时“取其一”即可。比如:
例5: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如果想治理天下,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在本例中,“平治”就是一个同义复词,意思是“治理”“使……太平”,“平治天下”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
所谓“偏义复词”,指古汉语中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作为陪衬,只起到构词的作用。在具体翻译时,同样只“取其一”。比如:
例6: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由于眼眶全肿了,不能睁开眼。)
在本例中,“开合”即是一个偏义复词,偏义在“开”,“合”是衬字。
考查点之三:通假字
通假字也是高考常用来设题的考点。比如:
例7:身虽瘁臞,犹未有益。(自己即使憔悴、清瘦,还是没有益处。)
本例中的“臞”同“癯”,意思是“消瘦”(译成“清瘦”“瘦弱”“枯瘦”等也可);“瘁臞”,就是“憔悴、清瘦”。
考查点之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几种情况,名词作状语也属于这一范畴。比如:
例8: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两败俱伤。)
例9: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例8中,“利”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有利”;“利晋多事”即“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例9中,“闻”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本句的“相”比较特殊,为称代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他”)。
考查点之五:判断句
文言判断句显著的特点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用“也”“者……也”“者”“为”等表判断,还有的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比如:例10: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例11:公性孝友,为颍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颍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例10是用句末的“也”表示判断;例11中“为”表判断。
考查点之六:被动句
被动句是高考翻译的考查重点,它可分为标志性被动句和意念性被动句两类——后者没有语言形式标志,需要从语意上判定。比如:
例12: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例13: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皇帝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了。”)
例12中,“为清慎者所鄙”是以“为……所”为标志的被动句,翻译时要体现出来;例13中“皆不纳”的“纳”是被动词,译作“被采纳”,意思是“都不被(皇帝)采纳”。
考查点之七:倒装句
古代汉语中的语序倒装主要有谓语前置、宾语前置、介宾短评后置和定语后置四种情况。翻译时应引起注意。比如:
例14: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例15: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例14中,“不之杀”为宾语前置,可译为“不杀它”;例15中,“植槐一株”即“植一株槐”,定语后置;“作糜哺饿者于其下”相当于“于其下作糜哺饿者”,介宾短语后置。
考查点之八:成分省略
成分省略是古代汉语中的常见现象,省略的成分通常有主语、宾语(包括介词宾语)、介词(如“于”),有时也省略谓语。比如:
例16: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bì)以财。(逃亡没有回来的,官府替他们盖房;贫穷不能盖房的,给予他们钱财。)
例17: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例16中“官为为之”在前一个“为”后省略了介词宾语“逃未复者”,“畀以财”在“畀”之后省掉了宾语“贫不能者”;例17中“下贲狱”应为“下贲于狱”省略了介词“于”;“以勋旧而止”在“以”后省略了介词宾语“帅”。补足后可译为“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本句前一个“怒”活用作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