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文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创作
诗歌 《阿尔弗莱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 《四个四重奏》(1935-1943) 《荒原》(1922) 戏剧 《大教堂谋杀案》(1935) 评论 《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批评的功能》(1923)
《诗歌的功能与批评的功能》(1933)
艺术成就
重传统--互文 非个人化--冷峻 客观对应物--象征
3、西方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化。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
基本特征
1、反理性(思想观念、艺术表现); 2、着力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和非人化特征; 3、强调表现人的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 4、提倡“以丑为美”,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5、注重形式,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
(后期)象征主义
基本特征 1、运用暗示、象征、隐喻等的手法表现人的主观感受; 2、主张将丑和恶作为审美对象加以描绘; 3、倡导通感契合原理; 4、强调诗歌的音乐性。 主要作家作品 1、艾略特 2、瓦雷里:《海滨墓园》 3、里尔克:《杜伊诺哀歌》 4、叶芝:《在学童们中间》、《驶向拜占庭》 5、梅特林克:《青鸟》 6、庞德:《在地铁站》、《诗章》
超现实主义
基本特征: 1、专注于人的本能、梦幻、下意识活动的描
写; 2、采用“无意识书写”和“自动写作”的方
法创作; 3、注重艺术组合的幽默效果。 主要作家作品: 布勒东:《娜嘉》
艾略特
1888-1965,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批评家,后期象征 主义诗歌最杰出的代表。
生平: 宗教文化氛围 1906年,入哈佛大学学习哲学 1908年,开始接触象征主义文学 1922年,任《标准》主编 1927年, 加入英国国籍 结识庞德 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庞德
意象派诗歌的领袖 《在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红色手推车 那么多东西 依仗
一辆红色 手推车
雨水淋得它 晶亮
旁边是一群 白鸡
表现主义
基本特征 1、主观性 2、荒诞性 3、抽象性 4、冷漠性 主要作家作品 1、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到大马士革去》 2、奥尼尔:《毛猿》、《琼斯皇》 3、卡夫卡
主要创作
短篇小说: 《变形记》(1912) 《判决》(1913): “父子冲突”--人类在强大威
权之下的生存状况--对奥匈帝国的不满--西方社会中 现实生活的荒诞与非理性
《在流放地》(1919):异化 《饥饿艺术家》(1922):异化 《地洞》(1923-1924):恐惧感
短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揭示社会现实的荒诞、非理性,人的自我存在的 痛苦和原罪感。《判决》、《乡村医生》
20世纪前期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概念解释 20世纪前:含“颓废”之意; 20世纪后:含“最新”、“先锋”、“创新”
之意。 产生背景 1、外部世界的混乱和异化现象造成人们深重
的精神危机; 2、非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潮的综合影响;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 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超人哲学;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揭露西方现代社会中人在重重压迫下掌握不了自 己的命运以致“异化”的现象。《变形记》、 《饥饿艺术家》
描写西方现代社会中小人物找不到出路的孤独、 苦闷情绪和无能为力的恐惧感。《地洞》、《老 光棍布鲁姆费尔德》
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罪恶,反对异族侵略,在某 些方面反映了对祖国、民族的失望情绪。《在流 放地》、《中国长城建造时》、《女歌手约瑟芬 或曰耗子民族》
未来主义
基本特征: 1、强调表现运动、速度、力量; 2、注重物质的音响、重量、气味的描述; 3、主张革新语言形式。 主要作家作品: 1、阿波里奈尔:《酒精集》 2、马里内蒂:《他们来了》
意识流小说
基本特征: 1、主张表现人的内心真实,展示人的主观感受、印
象和意识流动过程; 2、跳跃无序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 3、多层次的意识结构。 主要作家作品: 1、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2、伍尔芙:《达罗卫夫人》 3、乔伊斯:《尤利西斯》 4、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卡夫卡:
外界没有什么能干扰我的写作。
我身上的一切都是用于写作的,丝毫没有多 余的东西,即使就其褒意而言也没有丝毫 多余的东西。
叶廷芳:
与其说他要当作家,毋宁说他为了内心的表 达。……他的作品都不是凭作家的技巧 “做”出来的文章,而是作者自身生命的 一部分。
勃罗德: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 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当中不是自 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 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也不完全属于奥地利 人;作为劳工伤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 资产阶级;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 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 个作家;而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 力常常花在家庭方面;但是在自己家里,他比陌 生人还要陌生。
生平: 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家庭; 不幸的父子关系; 1901年,入布拉格大学学文学,后改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
博士学位; 1908-1922年,于劳工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 1924年,因结核病去逝。 文学情缘、结交马克斯·布罗德、喜欢克尔恺郭尔、自比为左
拉 情感经历。
孤独、忧郁、恐惧、焦虑的内心世界 将写作作为生命的生存方式 充满悖论的存在状态
《荒原》
启发: 《金枝》--死而再生; 《从仪式到传奇》--寻找圣杯 构成: 死者葬仪; 对弈 火戒 水淹之死 雷霆的话
源自文库
主题内容 艺术成就 1、隐含神话结构 2、大量用典 3、具有象征性 4、意象奇特 5、“非个人化”
卡夫卡
1883-1924,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 要奠基者之一。
主要创作
长篇小说 《美国(失踪者)》(1912-1914) :
社会现实的冷酷、人的存在的痛苦 勃罗德:“个人进入人类社会的问题”,“同时也是个人进入天国的问
题”;“美国”--一种人类美好社会的象征?对美国社会的批评与 揭露?逃避布拉格的一种策略、对自由的向往?
《审判(诉讼)》(1918):
对无罪的审判?对有罪的审判?对“审判”的审判?